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刺伤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针刺伤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针刺伤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针刺伤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针刺伤理论考核试卷

1.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1.医务人员 80—90%的职业伤害由以下情况造成:()

A.针刺伤

B.意外跌倒

C.手术器械伤

D.殴打伤

2.以下针刺伤防护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禁止徒手传递利器

B.单手回套针帽

C.直接用手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

D.尽快,准确地将用过的针头丢弃在锐器盒内

3.针刺伤发生后应该用以下哪种消毒液进行消毒:()

A.95%酒精

B.0.1%碘伏

C.0.5%碘伏

D.双氧水

4.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 HBV

A.0.01ml

B.0.001ml

C.0.004ml

D.0.005ml

5.以下伤口处理的方法哪项不正确:()

A.应当在伤口远心端向近心端轻轻挤压

B.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C.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D.用 0.5%安多福碘消毒

6.针刺伤的危害造成的心理影响不包括:()

A.焦虑

B.绝望

C.恐惧

D.紧张

7. 预防利器伤的措施包括()

A.在有创操作时应光线充足,利器使用完毕立即放入利器盒;

B.注射器使用后严禁双手回套针帽,即使要回套针帽,只能单手操作;

C.手术中利器采用徒手传递时应仔细小心。避免扎伤。

D.以上都是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一、什么是针刺伤? 二、针刺伤的危害? 三、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 四、针刺伤的预防? 五、发生针刺伤如何处理? (一)针刺伤: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 (二)针刺伤的危害: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三)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 (1)刺伤相关因素:刺伤的深度,接触的血量,刺伤锐器物的种类。 (2)病人的相关因素:疾病阶段及病情――血液中病毒的存在和浓度。 (3)医务人员的相关因素:安全教育,预防意识,预防接种,接触频率,安全具的使用。(四)针刺伤的预防: ①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和消毒隔离制度。 ②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在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的操作时要戴手套。 ③规范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操作素质。 ④及时处理使用过的锐器。 ⑤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采用单手复帽技术或使用一种器械夹持住针头鞘帽以复帽盖住针头。 ⑥禁止用手分离污染过的针头和注射器。 ⑦禁止直接传递锐器物。 ⑧禁止手持裸露的锐器物指向他人。 ⑨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必须有其他人协助等 (五)发生针刺伤如何处理 (1)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上报院感科―抽血化验检查―必要时用药―院感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护士在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2%碘酊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 5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参考文献】 1、谢红珍,聂军护士刺伤的危害及危险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4,(17):15-161. 2、吴安华.任南.吕一林,护士面对刺伤的危害和及对策划,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525-526. 3、曹明霞.血源性传播疾病与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护石进修杂志,1999,14(7):51-52.

试卷

新上岗护士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15分) 1、健康: 2、护理: 3、体温过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急救药品和抢救设备要做到“五 定”、、、、。 2、意识障碍的程度为、、、。 3、手法开放气道有三种法、、。 4、人工呼吸的频率成人,儿童,婴儿。 5、查对制度,三查即、、。七对、、、、、、。 6、冷疗的禁忌症包括、、、。 7、病区最适宜的温度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常用的抢救技术有哪些? 2、核心制度有哪些? 3、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包括哪些? 2.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护士有哪些要求?

新上岗护士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16分) 1、护理学: 2、无菌技术: 3、稽留热: 二、填空(每空2分,共计44分) 1、使用中氧气湿化瓶、湿化液应更换,消毒后干燥保存状态下的湿化瓶有效期为。 2、换药室、治疗室属于区域,其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应 cfu/cm2。 3、一般病情观察内容包括、、、 、、、、。 4、常用的铺床法有、、。 5、为病人洗胃时,洗胃液的温度为,清醒病人采用位,胃管插入长度为。 6、输液滴速应根据病情、年龄及药液性质进行调节,一般成人滴速为,儿童滴速为。

7、对一级护理的患者需要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 8、病区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2、如何为脉搏短绌的患者测量脉搏? 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预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2、简述处理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当手被针刺伤或锐器损伤后应如何局部处理?

远离针刺

远离针刺伤,预防筑健康 针刺伤是在医院内所有的医疗锐器所致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我们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可导致20多种血源性疾病,最严重的是感染艾滋病(HIV)、乙肝(HBV)、丙肝(HCV)。当针刺伤发生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我们是捍卫健康的忠诚卫士,是驱除病魔的圣洁天使,面对可怕病魔肆虐横行时,我们用瘦弱的身体组成一道钢铁长城。我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日夜穿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病房)上。面对患者痛苦的呻吟,我们摘除口罩只为传递那份炙热的爱心。面对患者危急的抢救,我们不慎针刺手指只为争分夺秒与死神斗争。面对患者焦急的等待,我们二次分拣医疗垃圾只为节约时间赢得患者舒心。面对患者绝望的眼神,我们没来得及戴手套就清理痰液只为挽救垂死挣扎的生命。 我们日夜奋战在临床一线,内心深知针刺伤的风险与危害,单常以繁忙为借口,以救治为掩饰,以考核为形式,以违规为习惯。忘却了标准预防的意义,忘却了病菌吞噬生命的风险,忘却了关爱自己的责任。不幸就在心存侥幸的那一刻发生了,那无数个病毒与细菌面目狰狞,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对我们残暴虐杀。超负荷的压力,夜班的煎熬为敌人提供了枪支弹药,潜伏的细菌、病毒攻破了我们皮肤,突围了我们机体的免疫防线,艾滋病(HIV)、乙肝(HBV)、丙肝(HCV)、梅毒、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她们在我体内汲取丰盛营养病快速繁殖,复制,突变。吞噬生命的恶魔让我们的青春不再靓丽阳光,我

们如花的容颜变得憔悴枯黄,我们以自己的健康为赌注,收获了无限的苦楚与悔恨。血泪写成的教训足以告诫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还能一成不变,明知故犯吗?我们刻不容缓必须立即改变! 执行标准预防,远离针刺伤,不再让细菌及病毒把我们吞噬遍体鳞伤。我坚信您可以改变 无论你多忙,洗手规范记心上,执行指征不能忘。 无论你多急,时刻杜绝针刺伤,细菌病毒要预防。 无论你多强,伤口处理不慌张,上报流程按规章。 无论你多累,医疗垃圾不可堆,二次分拣最危险。 无论你多美,口罩帽子不可没,保护患者爱自己。 随意侥幸必危险,防护警惕报安全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标准预防必行之于严,必操之于细,必束之于规,必记之于心。 你是不是不想留有任何遗憾 工作本该如此,远离针刺,呵护自我 而拿生命做赌注。付出生命的 我的病毒心中唯有窒息呼叫分秒必争我 但您又何曾想过只有呵护自己才能救治他人。您日夜繁忙付出的同时可曾想过,您的敌人是细菌病毒 您是否没有遗憾但绝不能不怕被感染的风险。, 您在繁忙时, 您总是预防呼吸道 ,标准预防,, 但我要改,忽视每个细节,我要规范洗手,戴口罩,我要开始规范洗手。重新开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

标准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E ) A化学性职业暴露B感染性职业暴露 C 放射性职业暴露D其她职业暴露 E 以上均就是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就是( A ) A护士 B 医生 C 技术员 D 保洁人员 3、标准预防的原则就是( C ) A保护病人 B 保护医务人员 C 二者都就是 D 二者都不就是 4、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与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就是指:(B )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D、不能确定暴露源就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5、预防锐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有( B ) A减少锐器使用B及时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C 不携带锐器走动 D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注射 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D )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适 7、医务人员发与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D ) A 紧急局部处理 B 报告 C 填写登记表 D 以上均就是 8、标准预防,就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D )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她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 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 9、关于戴手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D )

针刺伤

针刺伤 针刺伤是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威胁着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和职业安全,给暴露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也给医疗卫生机构和暴露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护理人员针刺伤及由针刺伤所致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医务工作者,是针刺伤高危人群。我国目前尚无针刺伤防护的相关专家共识。 为推动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和处理工作的规范化,有效降低针刺伤的伤害,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撰写此版《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1、针刺伤的定义针刺伤是指由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等医疗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 2、针刺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2.1 发生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护理人员在过去 1 年内针刺伤发生率,印度为67.4%,韩国为 70.4%,英、日、澳大利亚为 10% ~ 46%,美国为 64%;在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目前,针刺伤已成为护理人员所关注的重大安全问题。 2.2 人群分布 工龄≤5年的低年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最高,实习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2.3 科室分布 护理工作节奏快、任务重、临床诊疗及护理操作多、高度紧张忙碌的环境是针刺伤发生较多的场所。 2.4 发生环节 注射过程、锐器处理过程、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静脉导管管理过程、采血、整理用过的针头等为针刺伤发生的主要环节;我国调研结果显示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整理用过的针头、采血等为发生针刺伤最常见环节。 2.5 针刺伤器材 注射针、头皮钢针、静脉导管针、真空采血针等是引起针刺伤的主要器材。具有安全装置的针具,不正确操作也可引起针刺伤的发生。 3、针刺伤的主要风险因素 3.1 护理人员因素 3.1.1 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意识薄弱。 3.1.2 各种因素导致的护理人员疲劳、工作匆忙,对标准预防措施遵守程度降低。 3.1.3 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也是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3.2 防护用品因素 3.2.1 安全器具使用率低;防护用具不能就近获取。

2012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1.护士申请延续注册的时间应为B A 有效期届满前半年 B 有效期届满前30日 C 有效期届满后30日 D 有效期届满后半年 2.针刺伤可以传播多种血源性传染病,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C A 50% B 60% C 80% D 90% 3.护士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但除外B A 必须依照诊疗技术规范 B 必须有医师在场指导 C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自身能力水平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护 D 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4.在实践层面上,护理最根本的职业特征是A A 人道主义精神 B 利他精神 C 博爱精神 D 公正精神 5.以下哪项不属于专科护士的职能D A 提供某一领域的临床护理服务 B 开展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 C 对同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 D 对专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建议和指导 6.《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执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规定,对均应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D A 所有病人的血液 B 所有病人的体液 C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 D 上述均是 7.对于患职业病的护士,应享受以下权利,但除外D A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B 诊疗、康复费用,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 C 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的生活保障由用人单位承担 D 用人单位除负责患职业病护士的生活保障外,不负责其他经济损失,护士不得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8.以下法规性文件,法律效力最低的是D A 《护士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D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9.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出现的情形,不适合依照护士条例进行处罚的是C A 泄露患者隐私 B 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不服从安排参加医疗救护 C 因工作疏忽造成医疗事故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未及时通知医师 10.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用的支付原则D A 医疗机构支付 B 患方支付 C 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D 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11.护士执业注册的有效期为B A 2年 B 5年 C 8年 D 10年

最新护士定期考核试卷及答案资料

xxxx 护士定期考核试卷 、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 分,共 60 题) A. 有效期届满前半年 B. 有效期届满前 30 日 C. 有效期届满后 30 日 D. 有效期届满后半年 2. 护士的在职培训不包括( 5 .护士从事护理活动唯一合法的法律文件书是 ( )B A.外心脏按压 B.开放气道 C.人工呼吸 D.止血 8. 全国范围内的护士监督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是 ( )C A.人事部 B.教育部 C.卫生部 D.监察部 9. 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因素是 ( ) C 1. 护士申请延续注册的时间为 )B A. 岗位培训 B. 学历教育 C .学校教育 D.继续教育 3. 《国际护士伦理学国际法》规定护士基本职责不包括( )A A. 提高舒适 B. 保护生命 C. 减轻痛苦 D. 增进健康 4.护士职业注册的有效期为 ( )B A.2 年 B.5 年 C.8 年 D.10 年 A. 《护士条例》 C .护理或助产专业毕业证书 6.我国护理专业学术团体( ) A A .中华护理学会 B .中国医院协会 7?心肺复苏A 、B 、C 中的A 是指( B .护士执业证书 D . 《护士管理办法》 C. 中华医学会 D.中华预防医学会 )B

A .手臂位置过高 B.袖带过紧 C.袖带过松 D.眼睛的视线高于水银柱平面 10. 为昏迷患者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为()E A. <5 秒 B. <15 秒 C. <1 分钟 D. <30 秒 11. 为确剂的消毒效果应注意的事项是:()B A. 使用浓度正确 B. 使用浓度正确且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C .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D .适当加大剂量使用 12. 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实验室废弃物最理想的方式是:()B A.掩埋 B.高压消毒和焚烧 C.丢入垃圾箱 D.回收再用 13. 健康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的原因最主要的是()A A.针刺伤 B.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 C.接触患者的污染体 D.为污染伤口换药 14.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B A. 1 / 2 时 B.3/4 时 C.2/3 时 D.3/5 时 15.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规定,对均应视为具有 传染性的病原物质()D A.所有病人的血液 B.所有病人的体液 C.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 D.以上均是 16. 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D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锐器盒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目前已证实的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据美国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CDC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将针刺伤对护士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主要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来改变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医院对工作中有可能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年轻护士,要把职业防护教育作为岗前的一项特殊培训,以加强对针刺伤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操作时戴手套十分重要。但临床现状并不乐观,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预料要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时只有%的人戴手套。此外,工作中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不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械,操作完毕及时做好收尾工作不随时乱放,专用容器及时更换切勿堆放过满,手持无针套注射器或锐器行动时,不要将针头笔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等。 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禁止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采用单手复帽技术或使用一种器械夹持住针头鞘帽以复帽盖住针头;避免用手分离针头;采集血标本后避免带针头传递;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不将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障足够的光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它尖锐物品装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容器置于尽可能接近这些物品使用的区域;严禁处置前折弯或折断针头增加不必要的操作而增加感染几率;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必须有他人协助等。 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制度医院成立有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订了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制定了使用锐器时安全操作的守则。 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医院提供有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此外减少滥用注射治疗,即在口服给药有效或临床表现、诊断不支持注射治疗的则不用注射治疗,以减少非安全注射几率。配备专职院感监控员,做好针刺后的管理。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理等。有条件的医院还可提供用于防止针刺伤的产品。一是无针头的产品,由于其减少了针头的使用频率,使得与之相关的针刺伤减少了43%。二是具有安全保护性的产品,如可收缩针头的注射器等,使针刺伤的发生率减少了76%。三是个人保护产品,如外科医生使用的顶针。四是锐器盒的使用也十分有效。 2发生针刺伤的处理

2018年12月院感考核试卷

2018年度院感考核试卷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手卫生 D.隔离传染病人 2.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的() A.无菌观念 B.消毒水平 C.手卫生依从性 D.以上都是 3. 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错误的是:() A.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应配备清洁剂 C.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D.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4. 关于暂居菌的描述,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寄居在皮肤表层 B.常规洗手不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C.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 D.可随时通过手传播 5. 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暂居菌 B.常驻菌 C.病毒 D.支原体 6.外科手消毒清洗双手的部位是( ) A.双手、前臂B.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C.双手、前臂和上臂上1/3 D.双手、前臂和上臂 7.《手卫生新规范》要求洗手时揉搓双手的时间至少为() A.2 分钟 B.5 分钟 C.15 秒 D.1 分钟 8.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血液 B.接触体液 C.接触分泌物 D.接触传染病患者 E.以上均是 9.关于外科手消毒注意事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B.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低于肘部 C.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D.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10.多重耐药菌是指() A细菌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B.细菌对三种或三种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C.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全部耐药才是多重耐药 D.细菌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不敏感 1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A.应穿隔离衣 B.应当实施手卫生 C.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D.以上都不对 12.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正确的是?() A.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C.仅用清水擦拭 B.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无须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D.以上都不用 13.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错误的是:() 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

最新《针刺伤》考试试题答案教案资料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针刺伤的预防、处理》考核试题答案 简答题:每题20分。 一、什么是针刺伤? 答: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器械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二、护理人员如不慎被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传染病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或刺破皮肤时,如何步进行紧急处理,有哪些步骤? 答:1.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2.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 3.污染眼部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 4.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到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三在医院发生医疗锐器伤时,你应该怎样做?(处理流程) 答: 医务人员被患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使用过的锐器损伤——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眼部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到外科进行伤口处理——上报院感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预防用药——定期随访 四、你觉得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有哪些? 答: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用手分离针头;采集血标本后带针头传递;将针尖指向自己或别人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操作时,光线不够;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它尖锐物品未装入规定容器内,容器未置于方便使用的区域;处置时折弯或折断针头增加操作而增加感染几率;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未采取保护性措施等。 五、如何预防针刺伤? 答: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2.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操作时戴手套。3. 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4. 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5. 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医院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

针刺伤考核试卷及答案

针刺伤理论考核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医务人员80—90%的职业伤害由以下情况造成:() A.针刺伤 B.意外跌倒 C.手术器械伤 D.殴打伤 2.以下针刺伤防护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禁止徒手传递利器 B.单手回套针帽 C.直接用手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 D.尽快,准确地将用过的针头丢弃在锐器盒内 3.针刺伤发生后应该用以下哪种消毒液进行消毒:() A.95%酒精 B.0.1%碘伏 C.0.5%碘伏 D.双氧水 4.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A.0.01ml B.0.001ml C.0.004ml D.0.005ml 5.以下伤口处理的方法哪项不正确:() A.应当在伤口远心端向近心端轻轻挤压 B.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C.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D.用0.5%安多福碘消毒 6.针刺伤的危害造成的心理影响不包括:() A.焦虑 B.绝望 C.恐惧 D.紧张 7. 预防利器伤的措施包括() A.在有创操作时应光线充足,利器使用完毕立即放入利器盒; B.注射器使用后严禁双手回套针帽,即使要回套针帽,只能单手操作; C.手术中利器采用徒手传递时应仔细小心。避免扎伤。 D.以上都是

8.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不包括:() A.梅毒 B.乙肝 C.淋病 D.麻疹 9.发生暴露后感染HCV的几率:() A.0.2% B.0.3% C.0.4% D.0.5% 10.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A.乙肝五项 B.肝功能检查 C.乙肝病毒DNA检查 D.乙肝定量检查 二.填空(每空3分,共60分) 1. 针刺伤是由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的。 2.针刺伤可引起医务人员感染传播疾病,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 3.使用后的锐器应及时放入,并与其它医疗垃圾。 4.被乙肝或丙肝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小时内抽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做对比,同时注射。 5.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按个月、个月、 个月复查,同时口服。 6.针刺伤发生后须填写、。 7.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需接种乙肝疫苗,全程接种3针,按照、、个月程序接种。 8.锐器收集到利器盒容量的时应停止使用,更换时确保盒盖,并送指定地点统一毁形。

《针刺伤》考试试题答案

《针刺伤的预防、处理》考核试题答案 简答题:每题20分。 一、什么是针刺伤? 答: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器械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二、护理人员如不慎被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传染病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或刺破皮肤时,如何步进行紧急处理,有哪些步骤? 答:1.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2.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 3.污染眼部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 4.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到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三在医院发生医疗锐器伤时,你应该怎样做?(处理流程) 答: 医务人员被患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使用过的锐器损伤——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眼部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到外科进行伤口处理——上报院感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预防用药——定期随访 四、你觉得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有哪些? 答: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用手分离针头;采集血标本后带针头传递;将针尖指向自己或别人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操作时,光线不够;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它尖锐物品未装入规定容器内,容器未置于方便使用的区域;处置时折弯或折断针头增加操作而增加感染几率;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未采取保护性措施等。 五、如何预防针刺伤? 答: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2.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操作时戴手套。3. 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4. 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5. 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医院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

预防针刺伤演讲稿

强化认知为自己添加防护之盾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强化认知为自己添加防护之盾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我刚入职时候的小故事:记得那是我刚做实习护生。之前我从未下过临床,所以对临床实习期待又好奇,热情高涨,总想自己做点什么。虽然护士长反复强调学生不能单独操作,但是这些挡不住我的工作的热情。一天下午,我在给一输液病人拔针时,被病人带血的针头刺伤了,并且那病人血样乙肝检查还有问题。带教老师知道后第一时间通知了医生,于是立即进行伤口处理,挤血消毒伤口,采血送检。并且报告了预防保健科,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带教老师又咨询权威科室有关那个病人血样检查结果,结果是虚惊一场后才放心。刚开始,我觉得一点针刺伤,不必这么小题大做吧,可是老师们紧张的神情,还是吓了我一跳。通过后来的进一步学习我才了解到针刺伤的危害性。现已证实 20 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 较 HIV 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 0.004 ml 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被携带 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 1/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因此,预防针刺伤事故发生,及时处置针刺伤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穿刺、注射、抽血时戴手套,执行与锐器有关的高危操作时要戴双层手套。正确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改掉回套针帽及拔出针头等不良习惯。如果可能,手术中推荐使用钝针;留院病人推荐使用留置针。废弃的锐器应丢弃于防刺破的容器中,并不要装得太满,容器应靠近锐器使用的地方。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减轻针刺伤风险。 针刺伤事故发生后,尽量挤出伤口血液,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后包扎伤口。并按“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做好登记、报告、评估暴露级别、进行血清学检查和追踪检查,必要时应用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剂,以避免或减轻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随访并存档。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和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做好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各位同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尽力杜绝针刺伤事故的发生,为自己添加一面强有力的防护之盾。

针刺伤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器械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经常接触注射器等锐利器械,因此,极易引起针刺伤,随着针刺伤而来的就是令人生畏的乙型肝炎、丙肝、艾滋病。因此要做到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处理 一针刺伤的预防 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主要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来改变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医院对工作中有可能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年轻护士,要把职业防护教育作为岗前的一项特殊培训,以加强对针刺伤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2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操作时戴手套十分重要,此外,工作中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不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械,操作完毕及时做好收尾工作不随时乱放,专用容器及时更换切勿堆放过满,手持无针套注射器或锐器行动时,不要将针头笔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等. 3 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禁止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避免用手分离针头;采集血标本后避免带针头传递;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不将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障足够的光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它尖锐物品装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

容器置于尽可能接近这些物品使用的区域;严禁处置前折弯或折断针头增加不必要的操作而增加感染几率;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必须有他人协助等。 .4 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制度。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订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制定使用锐器时安全操作的守则 5 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医院必须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配备专职院感监控员,做好针刺后的管理。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理等。有条件的医院还可提供用于防止针刺伤的产品。一是无针头的产品。二是具有安全保护性的产品,如可收缩针头的注射器等。三是个人保护产品,如外科医生使用的顶针。四是锐器盒的使用也十分有效 二发生针刺伤的处理 .1 伤口局部紧急处理措施,当发生针刺伤时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伤口;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必要时去外科处理。 2对乙肝或丙肝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的血对比,同时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乙肝疫苗或采取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等。 .3 报告反馈制度针刺伤发生后启用针刺伤应急处理工作程序,逐级上报到相关部门,由控感科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防护意识,减少并杜绝针刺伤的发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及答案 (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 一、单选题:?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E?)? ? ??A化学性职业暴露???B感染性职业暴露????C??放射性职业暴露????D其他职业暴露????E?以上均是?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A??) A护士?????B??医生????C???技术员????D??保洁人员 3、标准预防的原则是(?C??)? A保护病人???B??保护医务人员???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 4、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B??)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 状、?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 计数正常者 ?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5、预防锐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有(?B??) A减少锐器使用???????????? B及时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C?不携带锐器走动???????? D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注射 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D????)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适 7、医务人员发和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D????) A?紧急局部处理???B??报告???C??填写登记表????D??以上均是 8、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D????)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 D、以上均 9、关于戴手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不要戴手套按电梯按钮????? ?B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C皮肤有损伤时戴双层手套????

(完整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

标准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E ) A化学性职业暴露B感染性职业暴露 C 放射性职业暴露D其他职业暴露 E 以上均是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 A ) A护士 B 医生 C 技术员 D 保洁人员 3、标准预防的原则是( C ) A保护病人 B 保护医务人员 C 二者都是 D 二者都不是4、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B )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5、预防锐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有( B ) A减少锐器使用B及时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C 不携带锐器走动 D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注射 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D )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适 7、医务人员发和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D ) A 紧急局部处理 B 报告 C 填写登记表 D 以上均是 8、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D )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 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 9、关于戴手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不要戴手套按电梯按钮B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第一篇: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2)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 (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再发生意外针刺伤或粘膜、有创伤口结仇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危险。【处理措施】 (1)紧急处理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用流动水和/或肥皂水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0.5%聚维酮碘或75%的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行外科处理。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黏膜、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2)暴露程度评估按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以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

在24h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24h内抽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和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5)乙肝、丙肝追踪随访6个月;梅毒追踪随访3个月;艾滋病病毒暴露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12个月时间点复查病毒抗体,做相应处理。【应急处理程序】血液、体液暴露→立即冲洗、消毒处理伤口→暴露程度评估→针对暴露源进行实验检查和预防用药→登记、上报→追踪随访。 第二篇: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 2、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 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医护人员在发生意外针刺伤或粘膜、有创伤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池,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处理措施】 1、紧急处理

护士定期考核试卷及答案

护士定期考核试卷及答 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护士定期考核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 分,共60 题) 1. 护士申请延续注册的时间为( )B A.有效期届满前半年 B.有效期届满前30日 C.有效期届满后30日 D.有效期届满后半年 2.护士的在职培训不包括()C A.岗位培训 B.学历教育 C.学校教育 D.继续教育 3. 《国际护士伦理学国际法》规定护士基本职责不包括()A A.提高舒适 B.保护生命 C.减轻痛苦 D.增进健康 4.护士职业注册的有效期为( )B 年年年年 5.护士从事护理活动唯一合法的法律文件书是( )B A.《护士条例》 B.护士执业证书 C.护理或助产专业毕业证书 D.《护士管理办法》 6.我国护理专业学术团体() A A.中华护理学会 B.中国医院协会 C.中华医学会 D.中华预防医学会7.心肺复苏A、B、C中的A是指()B A.外心脏按压 B.开放气道 C.人工呼吸 D.止血 8.全国范围内的护士监督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是 ( )C A.人事部 B.教育部 C.卫生部 D.监察部 9. 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因素是( ) C A.手臂位置过高 B.袖带过紧 C.袖带过松 D.眼睛的视线高于水银柱平面 10. 为昏迷患者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为()B A. <5秒 B. <15秒 C. <1分钟 D. <30秒 11.为确剂的消毒效果应注意的事项是:()B A.使用浓度正确 B.使用浓度正确且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C.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D.适当加大剂量使用

针刺伤试卷

针刺伤的继教班试题 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题) 1、针刺伤易发生环节( ABCD ) A、掰安瓶时 B、拔下针帽时 C、抽吸药 D、抽完药物重新套上针头帽时 2、针刺伤执行全面预防措施:规范操作行为,下面正确的是(ABCD ) A、禁用双手回套针帽 B、禁针头进行输液时第二次连接 C、禁直接传递锐器物 D、禁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和针筒; 3、医疗锐器伤处理流程,下列处理正确的是(A ) A、应当在伤口稍上方轻轻挤压,从伤口近心处向远心方向挤压 B、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2分钟 C、只用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D、可以不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4、医疗锐器伤或粘膜受血液或体液沾染之后血液监测流程,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B ) A、病人为HIV(+)受伤医务人员HIV anti(-),经过专家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一年。刺伤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查HIVanti。 B、病人为HCV anti- (+)受伤者HCV anti(-)1年后取血查HCV anti肝功能。 C、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或Anti-HBc (+)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 D、病人为HCV anti- (+)受伤者HCV anti(-)3个月后取血查HCV anti肝功能。 5、在针刺伤发生过程中乙肝病毒的多少血液足以感染乙肝病毒( D ) A、0.01ml B、0.02ml C、0.03ml D0.04ml 6、有多少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感染( C ) A、10 种 B、15种 C、20 种 D、25种 7、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处理、早报告,由医院专门组织( A )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 A、院感染管理科 B、护理部 C、总务处 D、院部办公室 8、医务人员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多长时间上报院内感染管理科核实后开据化验单去检验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 C ) A、 12小时 B、15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9、针刺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ABCD ) A、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薄弱 B、操作时心情急躁或紧张,注意力不集中 C、操作行为不规范 D、针刺废弃物处理不当 10、安全注射:由WHO提出,下面正确的是(ABC ) A、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B、对医务人员无害 C、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社会及他人无害。 D、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无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