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袭青衫,一卷古诗,一盏青灯,一缕青丝,你微笑的双眸依昔如故

一袭青衫,一卷古诗,一盏青灯,一缕青丝,你微笑的双眸依昔如故

一袭青衫,一卷古诗,一盏青灯,一缕青丝,你微笑的双眸依昔如故
一袭青衫,一卷古诗,一盏青灯,一缕青丝,你微笑的双眸依昔如故

一袭青衫,一卷古诗,一盏青灯,一缕青丝,你微笑的双眸依昔如故

.一個寝室总有一個人,他旳闹铃总是叫不醒自己,却吵醒了别人

雪呵,一如既往盛开她的素洁,薄凉,还有孤独。没有梅花暗香侵袭,没有蝴蝶追寻,没有绿的底色她不顾一切地穿透遥远,从天际堕落在北方沉寂的夜里,清晨

.姑娘别信别等别哭别念别梦别想别忆别说别疼别回别愁别爱记住那只是梦别多情

.你无法鄙视你发自内心同情的人无法避开你发自肺腑爱的人。

画一张属于你的笑脸,放进总也写不完的故事里,慢慢沉淀。

.给我个暂停键吧我真的累了

.要是你是我的男朋友那么我对你的爱,就像炫迈口香糖那样怎么也停不下来

.一袭青衫,一卷古诗,一盏青灯,一缕青丝,你微笑的双眸依昔如故。

.恋爱是租一个人的心,婚姻是栓一个人的心,爱情是暖一个人的心。

.冷漠,有时候并不是无情,是一种避免被伤害。

.不要拿过去的记忆,来折磨现在的自己。

.那些时光,慢慢,慢慢地消逝在回望颔首间

爱在过境,缘分不停,向来情深,奈何缘浅。窗外小雨淅淅沥沥,我终于听见了下雨的声音,我的世界被吵醒,窗台上的滴落的雨滴,轻敲着伤心,凄美而动听。眼睛在下雨,心却为你打伞,一颗潮湿的心,一份滴水的痴情!倘若听见我哽咽的声音,请捂住耳朵,让我一直孤傲;倘若听看到我心碎的裂痕,请闭上眼睛,让我一直伤悲 .预見。欲見。遇見。郁見。於是决定。若是再見。便说再見。再也不見。

.大片大片凉意的风入侵这座荒凉的城市,树叶黄了,大雁也走了。

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更糟的是,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他说,心烦时,记住三句话:.会过去的.算了吧.没关系.

.你知道我喜欢你,我也知道你对我有意思。可为什么我向你表白你总在装糊涂?

.不怕别人笑,会勇敢很好。让心学会去思考,强求爱有多可笑。

.你要相信,有一个人正向你走来,他会带给你最美丽的爱情。

.如透明人一般在你眼前得不到任何温暖

.总有几个蠢货,是我永远不能抛弃的朋友。

.迟早有人举着戒指对你笑说着余生请你多指教。

时间过了缘分淡了相爱的人也就散了,终于还是走到了感情的

尽头,结局最终还是要别离。可是你却选择了默默的离开连分手这个词都没有对我说出口,留给我的只有伤心和眼泪。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眼眶里就充满了泪水。

个性心情说说打磨自己的过程很疼

谢谢你是你的不在乎,让我学会了放弃。

.演绎悲伤谁当主角哥特式回忆不准伱想莪

.总有那么一个人,只要冲你一笑,就把你打败了。

.你的笑容是那么熟悉,一旦不小心想起,就要用去很多时间平息。

.我们之间到最后还是连一句再见都没来得及说便分道扬镳。

.等的只是没结果,不是不爱,而是不能再爱。

.有些人十句话都不能伤到我,但一些人一句话就能让我撕心裂肺.

经典QQ说说觉得平淡无味就想放弃

对着太阳,眼角有一滴眼泪滑落,这世间的冰冷,也许只有太阳能融化那眼角的冰,哦,我没有哭,只是清洗一下眼睛,为的只是看清这世界,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如果我就此忘了你,你会不会责怪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情绪可以控制,但眼泪不会说谎;可以去说服别人,但安慰不了自己。有些话只适合烂在心里,因为别人不懂。有些情只能假装着不想要,因为那是强求。

.每天嘻嘻哈哈的笑着,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活的有多累

.你不是我,你不会知道我有多在乎你,更不懂我有多害怕有一天我会失去你。

.世界上总是有那么几个傻瓜,一直在等那些没有结局的结局 .哭出来才能解决悲伤,笑出来才能疏解心情。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其实没有你也没什么关系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附解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 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载(zǎi)载(zài) B.载(zài)载(zài) C.载(zài)载(zǎi) D.载(zǎi)载(zǎi)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勾②沿 B.①勾②延 C.①沟②沿 D.①沟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2019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1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知1. 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解剖(pāo)联袂(mèi)剔透(tì)谆谆教诲(zhūn) B.寒噤(jīn)细菌(jūn)祈祷(qí)得陇望蜀(lónɡ) C.氛围(fēn)折本(shé)恣睢(zì)鲜为人知(xiǎn) D.胚胎(péi)脊梁(jǐ)污秽(suì)扣人心弦(xián) 2.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和煦 解说:两个“和”字意思相同,都是“温暖”的意思。 B.精通——精致 解说:两个“精”字意思不同,“精通”的“精”是“透彻通晓”的意思;“精致”的“精”是“仔细深入”的意思。 C.满载而归——载歌载舞 解说:两个“载”字意思相同,都是“装载”的意思。 D.莫名其妙——名正言顺

解说:两个“名”字意思不同,“莫名其妙”的“名”是“说出”的意思;“名正言顺”的“名”是“名义”的意思。 3. 结合语境,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实施可以使城市成为舒适美观的人居环境,如何正确实施则有赖于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和设计。尽快将这个研究课题纳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总体框架中去,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对此进行有力地指导和管理。 A.但是只有才 B.但是只要就 C.因此只有才 D.因此只要就 4.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不能恰当地表达下面语段意思的一项是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生长在官宦富贵之家。他曾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于诗书、绘画、金石、园林、中医、织补、饮食等均有研究。后来由于政治斗争的冲击,曹家日渐衰微,曹雪芹命运也急转直下,生活陷入困顿,晚年“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世态炎凉使曹雪芹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心血凝成的《红楼梦》成为我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代表。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偶) B.如同蔷薇在荆棘中绽放鲜艳的花朵,曹雪芹在逆境中创造了我国古典文学的辉煌。(比 喻) C.读了曹雪芹的生平介绍与《红楼梦》,你怎么会不理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呢?(反问) D.有老庄的哲思,有屈原的《骚》愤,有司马迁的史才,有顾恺之的画艺,还有李龟年的音乐天才……因此,曹雪芹才能创作出千古杰作《红楼梦》。(排比) 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托他买两本书——《呐喊》和《彷徨》,他满口答应了。 B.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 C.看到招生简章,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暑期养生文化讲习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含反思

17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 (一)初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 3、齐读

(二)理解诗句 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 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 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 三、体会诗情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讨论) 2、体会作者的感情。(引导说出作者是通过对西湖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3、齐诵古诗。(创设情境:同学们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 四、拓展学习 1、回顾古诗。相机板书:送别诗西湖荷花 2、小组为单位。上网查阅,自主学习 3、交流汇报师生互动 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一首新的古诗,还利用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多发现,多查找,吸收更多的知识,来促进我们的学习。最后让我们再把这首古诗美美的吟诵一番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绝句》,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读《绝句》 1、按自学四步骤读一读古诗。 2、交流自学所得: 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座位号: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 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 ①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 入史册的“丝綢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文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 ②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载( zài ) 载(zǎi ) B.载( zài ) 载(zài ) C.载( zài ) 载(zǎi ) D.载(zǎi ) 载(zǎi )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勾 ②沿 B.①勾 ②延 C.①沟 ②沿 D.①沟 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 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 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 【乙】句号 B.【甲】句号 【乙】分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D.【甲】冒号 【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綢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文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载( zài) 载(zǎi) B.载( zài) 载(z ài) C.载( zài) 载(zǎi) D.载(zǎi) 载(zǎi)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勾②沿 B.①勾②延 C.①沟②沿 D.①沟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乙】句号 B.【甲】句号【乙】分号

D_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精选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古诗阅读专题 西城区 (二)阅读《赤壁》和《泊秦淮》,完成7-9题。(共7分)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请结合原诗具体内容,分别谈谈作者是如何借“东风”和“商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4分) 答: 8.诗评,即对诗歌的评论。以下几则诗评,评论《赤壁》的一项是①,评论《泊秦淮》的一项是②。(在答题卡上填涂选项的字母序号)(2分) A.意致缠绵,语调谐婉。 B.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 C.亡国之音,自不堪听,又当此景。 D.此篇乃变体律诗,前半是古诗体,以古笔为律诗。 9.除了《泊秦淮》首句以外,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很多写到“月”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一 句是“ ”。(1分) 7. 示例:《赤壁》中作者认为如果没有“东风”,赤壁之战可能会是另一种结果,借此表达对历史 (或“功业”“机遇”“自身遭遇”等)的思考。《泊秦淮》中作者通过对商女演唱的描述, 写出当时只图享乐而“不知亡国恨”的浮靡风气,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怀。 评分标准:4分。每首诗2分,其中结合原诗具体内容1分,思想情感1分。 8.答案:①B②C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 9. 示例一:明月几时有 示例二:我寄愁心与明月

评分标准:1分。是写月的古诗句即可,有错字不得分。 东城区 (共5 分) (二)阅读《渔家傲·秋思》这首词,完成第 8~9 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 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下列选项中,对本词理解..的一项是()(2 分) A.“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记录了此地大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奋飞之事,暗含了边塞秋季的萧瑟、 荒凉。 B.“长烟”“落日”之后缀以“孤城闭”三字,与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气象有所不同。 C.“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与“万里”形成对比,一杯浊酒销不掉浓重的乡愁,带给人深深 的震撼。 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表现出将军与征夫的情绪,加之全词景物的描绘,呈现出典型 的婉约风格。 “悠悠”“羌管”描绘出①的意9.古诗文中,常常有乐器出现:如本词中出现的羌笛,作者借助 境;《关雎》中,用“琴瑟”表达“君子”对“窈窕淑女”的②之情;刘禹锡的《陋室铭》则借“调”“素琴”的行为暗指自己③(3分) 8.答案:D 评分:2 分。 9.答案:①凄切悲凉;②渴慕;③情趣高雅。 ③填“志趣高雅”“品德高尚”,皆可。评分: 3 分。每空1 分。 丰台区 (二)阅读《使至塞上》,完成第6-7题。(共5分) 使至塞上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 个生字,会认3 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 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 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2020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A. B. C. D. 2. 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

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 “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 “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 C. 【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3. 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第一单元① ,碧水润京城 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上,这些水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滋养了古老的幽燕大地。 第二单元② ,生态治河湖 北京是一座人口超两千万的特大型城市。为保障城市供水,管理者着力建构多水源保障体系,并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如今,南水北调工程已使上千万人直接受益,北京也连续十七年保持“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要保障水资源,也要改善水环境。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问题,让许多河湖告别了“亚健康”,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北京有信心打好这场碧水保卫战,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2019北京西城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9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二模 语文 2019.5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开展了“汉字的魅力”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叙述过太平盛世,描绘过烽火战争,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 文明——这就是汉字。汉字有着与西方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它是祖先灵性的结晶,是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 是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基 本稳定。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同时,汉字又是维系.()国 家统一的重要支柱。秦朝在统一全国以后,以秦小篆为基础,实施“书同文”的举措,从而结束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纷乱局面。此后历朝历代,国家统一得到长期有效的维护,中华文化一直没有断流。可以说,汉 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是维护国家统一最基本、最恒久、最深刻、最强大的力量。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 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的发展,在书写材料上也不断演变, 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发出新的活力,。汉字古老而又年轻,坚守而又包容,彰显着炎黄子孙的才智与心胸,凝聚起华夏儿女的自信与豪情。 (1)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维系.(jì)(涣)发 B.维系.(jì)(焕)发 C.维系.(xì)(涣)发 D.维系.(xì)(焕)发 (2)对文中画线字的笔顺和填入横线处的语句,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灵”字第四笔是点应填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始终如一” B.“灵”字第四笔是撇应填入“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 C.“灵”字第四笔是点应填入“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 D.“灵”字第四笔是撇应填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始终如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基因”一词,在这里指:汉字形式精巧,结构①,是记录、构筑、②中华文化的核心基本单位。(用原文填空)(2分)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9年是北京市实施中考改革新方案的第二年。面对新的改革方案,语文考试命题以两会(全国教育大会、北京教育大会)为背景要求,稳中求进,立足新时代,立足新发展,深化语文课堂改革,准确把握新方案的设计理念和框架要求,根据已确立的目标和现实的需要继续深化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稳中求进。 一、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体现中考的育人功能 试卷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发挥中考试卷的育人功能。试卷中德育功能的体现主要表现在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焕发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同时注重立德树人的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当下的发展,认识自身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立志成为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基础·运用中的第6题要求学生就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的书法作品欣赏进行判断,进而在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评价过程中,产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敬意,进而启迪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承担历史责任的使命感。 文言文选择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不畏磨难,要经得起考验。接着用两则链接材料,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在题目完成的过程中,完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现代文阅读材料选择的是精准扶贫材料,选取了最新的材料“延安地区整体性脱贫”进入试题,充分反映时代的变化与当前的伟大成就。 现代文阅读试题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英雄业绩。试题将涉及材料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旨在引导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英雄业绩时时不断地在影响、教育着我们。 二、体现学科特点,注重语言实践,核心考查学生的语文功底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试卷的综合性体现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等不同领域的相互综合,也体现在不同能力的相互综合。 “基础·运用”板块借助阅读材料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使用,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句子的修改;在阅读板块中结合具体语境考查语句的理解与运用。 在试卷中注重体现实践性,既是学科特点的要求,也与语文学科提高学生素养的课程目标相一致。试卷在语言实践方面,注重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围绕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命制试题。试卷特别重视设置情境,提出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试卷设置了在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大的学习情境,以主题活动为线索,采用拟写讲解词、解说文物内涵、为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撰写前言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标点等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试题与学生生活进一步贴合。 三、注重考查语文基础,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 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应知应会的、生活中用得上的和未来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笔顺、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都是最基础的内容。试题在灵活多样的形式中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 ①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 ②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A .载(z ǎi ) 载(z ài ) B .载(z ài ) 载(z ài ) C .载(z ài ) 载(z ǎi ) D .载(z ǎi ) 载(z ǎi )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①勾 ②沿 B .①勾 ②延 C .①沟 ②沿 D .①沟 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________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 .【甲】句号 【乙】句号 B .【甲】句号 【乙】分号 C .【甲】冒号 【乙】句号 D .【甲】冒号 【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束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共6分) (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皇甫诞碑》选帖 《怀素千字文》选帖 《争座位帖》选帖 《熹平石经》选帖 A .《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B .《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 .《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D .《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9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北京中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 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綢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文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载( zài) 载(zǎi) B.载( zài) 载(zài) C.载( zài) 载(zǎi) D.载(zǎi) 载(zǎi)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勾②沿 B.①勾②延 C.①沟②沿 D.①沟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乙】句号 B.【甲】句号【乙】分号 C.【甲】冒号【乙】句号 D.【甲】冒号【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 (1分)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綢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文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载(zài) 载(zǎi) B.载(zài)载(zài) C.载(zài) 载(zǎi) D.载(zǎi) 载(zǎi)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勾②沿 B.①勾②延 C.①沟②沿 D.①沟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乙】句号 B.【甲】句号【乙】分号 C.【甲】冒号【乙】句号 D.【甲】冒号【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1分) 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共6分) (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附译文)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附译文) (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共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①“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③“的人生态度。(3分) 11.李白《送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共8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举.于市举.一反三举.足轻重轻举.妄动 B.人恒过.过.目不忘悔过.自新言过.其实 C.衡于虑.不足为虑.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D.征于色.声色.俱厉眉飞色.舞喜形于色. 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上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链接材料一】 赵襄子①攻翟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

最新2019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 的《岳阳楼记》 .(1分) 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2分)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 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 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摹(m ú) “巨”字的笔顺是: B .摹(m ú) “巨”字的笔顺是: C .摹(m ò) “巨”字的笔顺是: D .摹(m ò) “巨”字的笔顺是: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分) A .①叠 ②世外桃源 B .①迭 ②洞天胜境 C .①迭 ②世外桃源 D .①叠 ②洞天胜境 3. 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 (1)(2)题.(共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 【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分号 【乙】冒号 B .【甲】分号 【乙】破折号 C .【甲】逗号 【乙】冒号 D .【甲】逗号 【乙】破折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4. 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15 古诗二首 授课时间: 2018 年月日第节教学课时: 2 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5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人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特别是最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 《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朗朗上口,便于背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经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得很透彻。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引导,之后让学生去读,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歌不同的旋律与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 1 个多音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描写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理念及方法 古诗欣赏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以及多元认识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要真正理解古诗,就应将“感悟诗意,品味诗情”作为研读目标,践行“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共同获得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搜集诗人的资料及古诗的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堂教学模式:讲授式、问题探究式 教学过程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 ①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 ②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A .载(z ǎi ) 载(z ài ) B .载(z ài ) 载(z ài ) C .载(z ài ) 载(z ǎi ) D .载(z ǎi ) 载(z ǎi )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①勾 ②沿 B .①勾 ②延 C .①沟 ②沿 D .①沟 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________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 .【甲】句号 【乙】句号 B .【甲】句号 【乙】分号 C .【甲】冒号 【乙】句号 D .【甲】冒号 【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束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共6分) (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皇甫诞碑》选帖 《怀素千字文》选帖 《争座位帖》选帖 《熹平石经》选帖 A .《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B .《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 .《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D .《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