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基础实验竞赛试题 评分标准.doc

小学科学基础实验竞赛试题 评分标准.doc

小学科学基础实验竞赛评分标准

实验名称: 制作洋葱切片并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材料: 显微镜、洋葱、小刀、碘酒、镶子。

实验步骤:

1、制作洋葱表皮切片并染色(20分)

2、按照要求调试好显微镜(18分)

3、调节旋钮,观察制作好的洋葱表皮切片,并画出观察到的细胞图(20 分)

4、整理器材。(2分)

实验题二

实验名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毛玻璃片、细木条(或蜡烛等物

体)、火柴。

实验步骤:

1、将小苏打和白醋按比例混合,使其进行反应(10分)

2、多角度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20分)

3、验证生成的气体的性质,说出实验结论。(28分)

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10分)

实验材料:秒表、不同轻重的摆锤、不同长短的摆绳、铁架台。

实验步骤:

1、安装一个摆。(3分)

2、摆绳长短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

数(做三次)(25分)

3、摆锤重量不变,改变摆绳的长度,观察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做三次)(25分)

4、汇报结果:摆的快慢跟摆锤的重量无关,跟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5分)

5、整理器材。(2分)

实验题4

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并联电路,并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压

实验材料:小灯座、电池盒、导线、小灯泡、电池、开关、万用表。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串联电路,画出电路图(15分)

2、用万用表测定串联电路的电压。(14分)

3、组装一个并联电路,画出电路图(15分)

4、用万用表测定并联电路的电压。(14分)

5、整理器材。(2分)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观察 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30分)

3、实验结论(15

分) 4、整理器材。 (3分) 实验题6 实验名称: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动滑轮,定滑轮,支架,钩码,

实验步骤: 1、

组装支架。(4分) 2、 组装定滑轮,

研究并描述定滑轮的作用 (18 3、

组装动滑轮,

研究并描述动滑轮的作用 (18 4、 组装滑轮组,

研究并描述滑轮组的作用 (18

实验名称:杠杆的作用 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12分)

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测力计,小重物(钩码或者文具盒等)、钩码、小盒子、测力计、线、粗砂纸、细砂纸等。

实验步骤:

1、按正确操作方法用测力计测量一个小物体,读出重力大小。(7分)

2、只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观察物体在不同接触面匀速运动时摩

擦力的大小。(20分)

3、实验结论。(5分)

4、只改变物体的重量,观察重量不同的物体在相同接触面匀速运动

时摩擦力的大小。(20分)

5、实验结论。(5分)

6、整理实验材料。(3分)

实验题8 实验名称: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温度计、烧杯、凉水、热水。实验步骤:

1、正确使用酒精灯。(8分)

2、按照操作要求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25分)

3、熄灭酒精灯,将热水倒入烧杯,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25

分)

4、整理器材(2分)

实验名称: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g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3、过滤混合物(20分)

实验材料:激光笔(或手电筒)、中间有等高等大孔的卡纸3张、白纸屏1个、支架4个。

实验步骤:

1、将有孔卡纸和纸屏用支架固定,按顺序摆放好。(5分)

2、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20分)

3、移动带孔卡纸,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最近的一张卡纸上的小孔, 观察现象。(25分)

4、实验结论。(7分)

5、整理实验材料。(3分)

实验题10

实验名称: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5分)

2、按照正确方法组装过滤装置(20分)

4、描述实验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10

分)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3分)

1、 2、 3

1、 2、 3、 4

实验二:溶解现象、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方糖、研磨工具。

实验步骤:

选择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溶解和加快溶解实验。(42分) 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12分)

实验结论(4分)

整理器材。(2分) 实验题12

实验名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尺、橡皮筋、鼓或锣、音叉、水、水槽。

实验步骤:

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观察现象。(13分)

拨动橡皮筋,让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现象(13分)

轻轻击打鼓或锣,让其发出声音。观察现象(13分)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现象(13分)

实验结论。(5分)

整理实验材料。(3分)

1、 2、 35、

实验名称:制作电磁铁并验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3节)、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

按照要求制作电磁铁(10分)

用实验方法验证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20分) 用实验方法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20分) 实验结论(8分)

整理实验材料。(2分)

实验题14

实验名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实验材料:油性橡皮泥、烧杯、适量的水、记录表。

实验步骤:

1、 把同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的实心团分别放入适量的水中观察 沉浮,并记录排开的水量。(25分)

2、 把橡皮泥捏成能浮在水面上的多种形状,并记录排开的水量o (28 分)

3、比较数据,得出结论(橡皮泥由沉变浮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变, 而是排开的水量改变了。)(5分)

4、整理器材。(2分)

实验题15

实验名称: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

实验器材:实验用小车1辆、粗线或细绳1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可用回形针弯制)1个、铁垫圈若干、秒表1个。

实验方法步骤:

1、组装实验器材,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与终点,小车每次都从

起点开始运动到终点。(10分)

2、改变垫圈的数量,让小车运动起来,分别记录每次小车运动的时间(36分)

3、比较不同数量的垫圈作用下小车速度,并得出实验结论。(10 分)

4、整理实验器材(4分)

实验题16

实验名称:请你把一根大头针磁化并鉴别出它的南北两极。

实验器材:小学磁铁性质实验盒、大头针、水槽、小泡沫块或瓶

盖、一块标明磁极的磁铁

实验步骤:

1、利用磁铁磁化大头针,并检验是否有磁性。(20分)

2、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至少使用两种方法找出该磁针的南北两极。(36分)

3、整理器材(4分)

实验题17 实验名称: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1 .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火柴、冷水、大烧杯。

2.平底烧瓶、带L型玻璃管的胶塞、滴管、有颜色水;热水、冷水;锥形瓶、气球。

实验步骤:

(一)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1.组装实验装置。

2.用铁环数次去套铜球,观察有什么现象?(5分)

3.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2-3分钟,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

象(10分)

4.把铜球放在冷水中冷却后,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并得出

结论(5分)

(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1.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组装好实验装置后检查气密性。(5分)

2.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气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20分)

3.归纳总结固体、气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10分)

4.整理器材。(5分)

实验题18

实验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装有红色水的实验装置(水槽、红墨水、平底烧瓶、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烧杯(500ml 2个)、冷、热水适量、装有其它液体(醋、饮料、牛奶等)的杯子、记号笔。

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装置。

2.将组装好的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20 分)

3.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其它液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20 分)

4.归纳总结液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10分)

5.整理实验器材。(10分)

实验题19

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实验材料:音叉、装有水的水槽;石块(2块)。

实验步骤:

1.利用音叉验证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10

分)

2.在盛有水的水槽里,把两块石头相碰,可听到相碰的声音。(10

分)

3.继续将两块石头相碰,在水槽的周围任何地方都能听到相碰发

出的的声音。(5分)

4.归纳总结声音是否能在液体中传播。(10分)

5.用手指轻轻摩擦桌面中心,听不到摩擦的声音。当耳朵紧贴桌

面周围任一部位时,却能清楚的听到摩擦声。(10分)

6.归纳总结声音是否能在固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时怎样的。(10

分)

7.整理实验器材。(5分)

实验题20

实验题目: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器材:蒸发皿、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浓盐水、火柴

玻璃棒、用锅钳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8分)

2、在蒸发皿中倒入大约2毫升的浓盐水,并将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

三角架上。(20分)

3、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20分)

4、分离完毕,停止加热,移开并熄灭酒精灯。(10分)

实验名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实验器材:带车轴套的实验用小车1辆、橡皮筋4根、测量距离的皮尺1根

实验步骤:

1、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每次都从起点开始运动。

注意橡皮筋向后缠绕。

2、改变小车上橡皮筋的圈数,分别记录下小车行驶的记录

3、放开小车,在小车停止后量出小车行驶路程,记录下来。

4、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

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题22

实验名称:模拟风的形成

实验材料:风的形成实验箱、蚊香、火柴、蜡烛。

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装置。

2.点燃一?段蚊香放在窗II,不点燃箱子里的蜡烛观察蚊香烟的飘动方向。(20分)

3.点燃蜡烛,观察蚊香烟的飘动方向。(20分)

4.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风形成的原因。(15分)

5.整理实验器材。(5分)

实验名称: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实验材料:小石块、量筒或量杯、水、烧杯、细线;记录纸、笔。

实验步骤:

1.先将量筒或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向量筒或量杯中到入适量的水并读数。(15分)

2.用细线将小石块系好,轻轻地将小石块浸没在量筒或量杯的水中, 读数。(25分)

3.根据实验记录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15分)

4.整理实验器材。(5分)

实验题24

实验名称: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质量

实验材料:托盘天平(200g)、烧杯(50ml) 2个、胶头滴管1个、水、食盐、药匙、白纸。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15分)

3.用天平称出56克的水。(20分)

4.再用天平称出35克的食盐。(20分)

5.整理实验器材。(5分)

实验名称:用三球仪演示说明昼夜成因、四季的形成、日食和月食成因

实验材料:三球仪。

实验步骤:

1.接通模拟太阳的灯泡电源,用三球仪演示说明昼夜成因。(15分)

2.推动悬臂和调节季节盘演示说明四季的形成(20分)

3、放松固定螺丝,调节三个球体的相对位置,推动悬臂,演示说明

日食和月食成因(20分)

4、整理实验器材。(5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