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2.4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2.4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2.4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2.4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

204 自然界中的水

1.学习目标

⑴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了解水污染及水资源的保护。

⑵了解水的物理性质,掌握水的组成。

⑶掌握氢气的可燃性。

⑷了解水、江河水、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硬水的联系和区别。

⑸学会蒸发和过滤二实验基本操作。

2.学习方法

3.预习导航

⑴地球表面水面积约占___________,但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只占不到_______

⑵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______,负极产生______,两者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⑶氢气燃烧时,火焰呈______色,如果氢气中混有空气,则点燃后可能会引起________

⑷硬水是含有较多_____、_____离子的水,工业锅炉不能使用硬水是因为硬水煮沸后会产生_______和氢氧化镁沉淀,附着在锅炉内壁,使锅炉受热不均容易爆炸。锅炉爆炸属于____ _变化。

4.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1. 水占地球表面的3/4。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较少。

2. 水占人体体重的。

二、水的性质与组成

1.水的物理性质

(1)色味的体。

(2)4℃时,密度为。

(3)在标准大气压下,凝固点为,沸点为。

2.水的化学性质

(1)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水通电能分解

①实验装置图

②现象:

注:V

正:V

负=

③反应表达式:

化学式:

④结论:水由组成。

说明:

a、采用直流电

b、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c、实验数据体积比误差分析:;少数氧气与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第二课时

三、氢气在空气燃烧

1.物理性质:色态味:;溶解性:;密度:;

2.化学性质

⑴氢气在空气燃烧

①现象:

②文字表达式:

化学式

说明:氢气点燃前要,原因:

1.由电解水实验和氢气在空气燃烧实验得出:水由组成。

2.氢气在玻璃导管口燃烧发出火焰。

⑵氢气的还原性

如:

【补充】实验室制氢气

⑴药品:

⑵文字表达式:

化学式:

⑶实验装置

⑷氢气的收集方法及依据

,依据

,依据

⑸氢气的检验:

⑹氢气的用途:

第三课时

四、水的净化

1.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哪些水属于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2.蒸馏水与食盐水的区分:

3.硬水与软水:

注:(1)区分过程属于变化。

(2)硬水的危害:

(3)硬水可通过的方法转化为纯净水,此过程属于变化;

硬水可通过的方法转化为软水,此过程属于变化。

练习:区别硬水和蒸馏水

4.水的净化的方法:(1)蒸馏:净化程度最高

(2)过滤:除去不溶性的杂质

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3)吸附: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属于变化

(4)沉降: a、自然沉降

b、化学沉降:常用的净水剂(混凝剂)-- 明矾。

(5)消毒、煮沸:常用的消毒剂有等。

总结:上述方法中肯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说明:自来水厂净水的顺序:沉降→→→(煮沸后饮用)。

注:澄清透明的水不一定能饮用。

5.巩固练习

⑴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a中的气体是H

2

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H

2和O

2

的质量比为2 : 1

D、产生的H

2和O

2

的体积比为1 : 2

⑵据报道,前一段时间太湖水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快速繁殖生长,死亡腐烂湖水位下降后,太湖

底泥上泛,使水体产生异味。为改善太湖水水质,除去水中的异味,下面所提建议不合理

...的是() A.人工捞藻,投加活性炭B.加入大量生石灰和明矾

C.增加水量,促进水体流动D.严格控制各种污染源,确保达标后排放

⑶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⑷今年,我市旱情比较严重,水资源紧缺。有关部门呼吁,人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下列节水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B、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C、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少喝水,不洗澡

6.学习反思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Teenage Problems Reading 1教案

Unit3 Teenage Problems Teaching aims 1. To guess general meanings from keywords and context 2. To skim text for overall meanings and scan for details Teaching focus To identify spe cific information about Teenage Problems Difficult points To use words to describe the Teenage Problems Teaching method Task-based approach Teaching procedures The second preparing lessons Teaching procedures (Free talk) 1. Wh at do you like to do during your free time? 2. T: Do you like your school life in Gr ade 9? How do you feel? Why? T: What do you often do with your proble ms? Activity Two While reading. T: … We can also write to newspapers and TV stations. Or sometimes we can write to youth workers like Sigmund Friend. Millie and Simon wrote two letters to him. Step 1: Open your books at Page 36. Skim their letters and answer the 课 题 Reading 1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 时 Period 2 教 具 A recorder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20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月度练习(无答案) 牛津版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20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月度练习(无答案) 牛津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Millie often helps me my English. A. in B. for C. with D. on 2. What you do tomorrow? A. shall B. do C. are D. will 3. —Sorry,I don’t know how to look after these flowers. — . A. Not at all B. You’re welcome C. Never mind D. That’s right 4. — glasses of juice do you have a day? —Two. A. How many B. How much C. How long D. How far 5.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room? — . A. No B. No one C. Nobody D. None 6. He enjoys badminton. A. playing B. to play C. play D. playing the 7. I like going into town my bicycle. A. by B. at C. on D. before 8. — try some Shandong food for dinner today? —Good idea. A. Why not B. Why don’t C. Why not to D. Why not we 9.—I hope you my birthday party next Sunday. —OK,I . A. to come;will B. to come to;am C. can come to;will D. can come to;am 10.They are fathers. A. Dick’s and Lily’s B. Dick and Lily’s C. Dick’s and Lily D. Dick and Lily 11. I can’t swim. What you? A. about B. can C. are D. is 12. There are about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ir school. A. nine thousands B. nine thousand C. thousand of D. nin e thousand of 13. ---Is there _________ with your MP5? ---It doesn’t work. A. something wrong B. anything wrong C. nothing wrong D. wrong anything 14. There ________ a big rain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 will have B. will going to be C. is going to be D. will go to be 15. ------Xiao Wang, will it take to fly to Beijing? ------For abo ut three hours. A. how far B. how soon C. how many D. how long 二、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One Sunday afternoon, my younger brother and I were left alone at home. I was doing

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全册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水资源和节水的资料。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搜集。 【情境导入】“长寿村之谜”:于都县小溪乡坳下村总人口200多人,百岁老人三四个,80岁以上的习以为常,双胞胎五六对。这是什么原因呢?(2010年4月《赣南日报》)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59页至61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__________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______; 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______;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_____种; 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_______,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______; 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____。 3.世界水日是__月___日。 4.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____,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_____水调往北方。 【归纳小结】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储水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 1.391×1018m 3 ,地球表面约 %被水覆盖──“水球”。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为:(如图) 2.水资源概况:总水量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 。 3.海洋水: ⑴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 %; ⑵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 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⑶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且分布不均匀。 【阅读】课本第61页至6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 2.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3.如何节约用水?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归纳小结】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中国节水标志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理)

2020第一学期高三9月考数学(理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已知集合,则等于( ) U ={x|?20f(x)上为 增函数;命题q : ,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x 20?2x 0+1<0 A. B. C. D. 3.点P 从点出发,沿单位圆逆时针方向运动弧长到达Q 点,则(1,0)x 2+y 2=1Q 点坐标为 () A. B. C. D. 4.已知向量若与平行,则实数x 的值是 ()A. B. 0 C. 1 D. 2?25.在中,,,且 ,则 位+渭=()A. 1 B. C. D. 12?2?126.在中,,则此三角形为 a cos B =b cos A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7.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 若, ,c.c 2=(a ?b )2+6

则 的面积为 ()A. 6 B. C. D. 332 3338.已知,则 ) A. B. C. D. 459 ?45919?199.函数的 f(x)=Asin(蠅x +蠁)(A >0,蠅>0,0<蠁<蟺)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为( ).f (蟺4 ) A. 2 B. C. D. 123310.下列关于函数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B. 最小正周期是蟺 C. 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D. 图象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11.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的取值范围是 蠅() A. B. C. D. [0,23] [0,32][23,3][32,3]12.已知函数满足,且当时,,函y =f(x)(x 鈭圧)f(x +2)=f(x)f(x)=|x|数,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0 ,2log 0 ,2x 21g <+≥-=x x x x )(?(x) =f(x)?g(x)[?2,5]的个数为 ()A. 4 B. 5 C. 6 D. 7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9.3环境污染的防治学案

第9章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 2.了解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和防治措施,知道赤潮、水华的成因和危害; 3.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和有用性,知道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4.认识中国环境保护标志和物品回收标志,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学习难点】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你所知道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它们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你知道右图所示标志吗?它有哪些寓意?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认识空气质量对我们重要性 阅读P107-110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空气污染? 3.空气质量报告中五个等级对应的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有哪些? 4.当今十大环境问题中,、、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1). 根据P110【活动与探究】 ①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②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2)臭氧层空洞

①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 ②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 ③解决的方法: (3).温室效应 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②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 ③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活动二、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阅读P111-113完成下列问题 2.水污染的危害: ⑴危害人体健康:被污染的水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⑵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 华”、赤潮等现象;⑶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3.水的净化方法、、、等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 活动三、认识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的意义 阅读P111-113完成下列问题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2.右图是什么标志?怎样理解垃圾也是一种资源? 、、 3.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2.水的污染源是什么?如何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3.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学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2、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六大营养素 【阅读】课本86页的相关内容,填写下列空白: 1、营养素包括、、、、、等六大类。 知识点2、蛋白质 【阅读】课本86-88页与蛋白质有关的内容,填写下列空白: 2、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构造机体、修复组织。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等。 3、血红蛋白在人体中的输送者,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很强,若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时容易发生中毒。 4、蛋白质遇到、、等会发生变质. 5、某洗衣粉不仅能去除汗渍,而且有较强的除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渍,这是因为在洗衣粉中加了() A 碳酸钠 B 烧碱 C 蛋白酶 D 淀粉酶 知识点3、糖类 【阅读】课本89-90页与糖类有关的内容,填写下列空白: 6、糖类是维持人体正常活动所需的营养素之一。糖是提供人体的主要物质。能提供糖类的食物有、、等。 7、蔗糖的化学式为,葡萄糖的化学式为。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和,同时放出。 知识点四、油脂 【阅读】课本90-91页与油脂有关的内容,我发现: 8、油脂包含和,它放出的热量比同质量的糖类要(填高或低),是重要的能源备用物质。 9、含油脂的食物有、、、。 知识点五、维生素 【阅读】课本91页与维生素有关的内容,我知道: 10 、维生素的作用是,和。 11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 12 、缺乏维生素将使人体患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 【反思与小结】:学完本节课我知道了三、自我测评 13.鸡蛋、鱼和牛奶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1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无机盐 14.下列物质中,不能向人体提供能源的是()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无机盐 1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A.麦芽糖 B.淀粉 C.蔗糖D.蛋白质 16.从对人体有害的角度考虑,你认为炒锅用下列哪种材料最好()A.铝 B.铁 C.铜 D.铝合金 17.“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不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A.用干冰保存容易变质的食物 B.用硫磺熏制白木耳粉丝等食品 C.用甲醛浸泡易腐烂的食品 D.用工业食盐腌制泡菜 18.脂肪成分的获得主要来自() A.豆类、肉类、奶类制品 B.猪、牛、羊的油、花生油、豆油 C.粮食作物、豆类、植物的根茎 D.蔬菜、水果及植物种子 19.下列物质不会引起人体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亚硝酸钠(NaNO2) C.甲醛水溶液 D.葡萄糖 20.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烟焦油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损害最大 C.尼古丁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D.香烟的烟气能使小白鼠中毒死亡 21.维生素C(C6H8O6)是维生素类中的一种,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须从食物中摄取,它主要存在于(填写食物名称)中,它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若缺乏维C,会引起病。 (1)取3粒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性。 (2)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请您想一想,如何食用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22.已知某一种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试回答: (1)从生成物分析,该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 (2)今将9.6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为10.8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计算该9.6 g有机物中都含有哪几种元素?各多少克?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中物理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 期中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2. 小强在加油站加油时,看到加油机上有如图所示的图标,关于图标涉及的物理知识及其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这些图标的依据是静电屏蔽原理 B.工作人员工作时间须穿绝缘性能良好的化纤服装 C.化纤手套与接触物容易摩擦起电存在安全隐患 D.用绝缘的塑料梳子梳头应该没有关系 3.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负电荷由电势低的地方移到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一定增加 B.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从电场中某点移到无穷远处时,静电力做的正功越多,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越大 C.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的各点,场强的大小必然是相等的 D.电势下降的方向就是电场场强的方向 4. 跟毛皮摩擦过的胶木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验电器金箔张开的角度变小,由此可以判定() A.验电器原来带正电B.验电器原来带负电 C.验电器所带电荷部分被中和D.验电器所带电荷部分跑掉

5. 学习物理要正确理解物理规律和公式的内涵.你认为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根据库仑定律公式可知,两个电荷的距离趋于零时,库仑力为无穷大 B.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C.由匀强电场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知,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 D.根据电容器的电容的定义式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它所带电荷量成正比 6.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其中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 ) A.甲图中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 B.乙图中两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C.丙图中两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D.丁图中非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 7.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电压为U的电源两极连接,板的间距为d;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静止在极板间,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油滴带正电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15周语文周末作业语文试题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15周 语文周末作业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3.(2016年中考湖北荆门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5月4日,荆门市电视台记者采访了我校黄博文同学,并祝贺他荣获“五四好青年”。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D.“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B.2016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D.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全。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 B.“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C.从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整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1-7单元.

初三化学上期复习学案 说明:本学案设计可供期末1-7单元学生自主复习使用,可以算是课本导读,所以不用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5、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 观察到的现象原因说明鸡蛋壳中有什么物质 (1) (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文)试题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 (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已知集合,,则中元素的个数为() A.B.C.D. 2. 设条件p:a2+a≠0,条件q:a≠0,那么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 B.“”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命题“,”的否定是“,”D.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4. 设函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A.B.C.D. 5. 设<b,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A.B.C.D. 6. f (x)=-x2+4x+a,x∈[0,1],若f (x)有最小值-2,则f (x)的最大值( ) A.-1 B.0 C.1 D.2

7. 设,,,则、、的大小关系为()A.B.C.D. 8. 函数f(x)=a x-b的图象如图,其中a,b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1,b<0 B.a>1,b>0 C.0<a<1,b>0 D.0<a<1,b<0 9. 设函数f(x)=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 将函数f(x)=sin(2x+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f(x)在上的最小值为() A.-B.-C.D. 11. 已知函数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且当时, ,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 A.9 B.10 C.11 D.18

12. 的定义域为,,对任意,则不等式解集为() A.B. C.D. 二、填空题 13.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在上为增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 14. 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 15. 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 的面积为__________. 16. 关于函数有下述四个结论: ①是偶函数;②在区间单调递增; ③在有4个零点;④的最大值为2;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已知a为实数,函数. (1)若,求,的值; (2)求的解析式; (3)若,求a的取值范围.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2课时)》学案(新版) 沪教版(I) 【学习目标】1、了解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延长材料使用时间,减少资源消耗的措施,特别是铁资源的保护; 3、了解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重点】1、了解延长材料使用时间,减少资源消耗的措施,特别是铁资源的保护; 2、了解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难点】1. 铁生锈实验总结出铁生锈的条件 2.铁资源的保护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①碳酸氢铵是色固体,将少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足量 的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现象是 ,说明碳酸氢铵溶于水。 ②取少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蒸发皿中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的现 象。说明碳酸氢铵 易分解。 ③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加热碳酸氢铵,可以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 。 (提示: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物有哪些? 思考2: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将导管从烧杯中取出, 还是先熄灭酒精灯?为什么? 小结:加热碳酸氢铵的文字表达式为 【新知导学】: 化学帮助我们物质; 化学指导人类资源; 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空气中的氮气资源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4页理解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空气中的氮气很,在常温下很(难或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氮气用途有、、、 2.延长材料使用时间,减少资源消耗。 活动二、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 阅读教材P5,观察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据估计,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钢铁锈蚀,造成巨大 经济损失。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叙述图中实验现象 , 解释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结论:铁在作用下易生锈,铁与_________ 溶液接触后更易生锈。 拓展:(1)上述实验为什么用红墨水?你还能设计出其他原理相同的实验吗? (2)应该如何防止铁生锈?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活动三、阅读教材P第6~7页,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历史学家有时以一种新材料出现划分时代: 如时代、时代、时代、时代。 在古代,我国的化学工艺就已有相当的成就例如,的制造;冶炼与应用发明,烧制都是举世闻名的。我国在代会制青铜器 2.化学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化学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日常生活中使用哪些措施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数学: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10.4《二元一次方程组(2)》学案(七年级下)

10.4二元一次方程组(2) 学习目标 1.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 学习重点: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学习难点:找出等量关系. 一、预习导航: 某厂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产品,生产一个甲种产品需要时间8s 、铜8g ;生产一种乙种产品的型号需要时间6 s 、铜16g.如果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用1h ,用铜6.4kg,甲、乙两种产品个生产多少个? 二、探究学习: 1.尝试: (1)已知数是什么?未知数是什么? (2)能找到几个等量关系? (3)单位是否一致? 2.概括总结.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能告诉我等量关系或方程吗? 3.分析: 甲种产品x 个 乙种产品y 个 总计 用时/s 用彤/g 4.板书: 解:设生产甲种产品x 个,乙种产品y 个 由题意得 ???=+=+6400 168360068y x y x 解这个方程得?? ?==280240y x 答:生产甲种产品240个,乙种产品280个. 5.典型例题:

例1、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手段达到节约水的目的.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水不超过6 3m 时,按基本价格收费,该市某户居民今年4、5月份的用水量和水费如下表所示,试求用水收费的两种价格. 月份 用水量/3m 水费/元 4 8 21 5 9 27 分析:由表格看到什么信息? 4月份用水超过6 3m ,所以水费有两部分组成21元. 5月份用水超过6 3m ,所以水费有两部分组成27元. 解:设基本价格为x 元/3m ;超过6 3m 部分的按y 元/3m . 由题意知???=+=+27 362126y x y x 解这个方程得???==6 5.1y x 答:基本价格为1.5元/3m ;超过6 3m 部分的按6元/3m 6.巩固练习: 做一做:P116 1 , 2 三、归纳总结: 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建立方程. 【课后作业】 A 组题: 1.小丽买苹果和桔子,买4千克苹果和2千克桔子,花费18元;如果买2千克苹果和4千克桔子花费16.8元,求苹果每千克多少元,桔子每千克多少元? 2.甲、乙两粮仓,甲运进14t 粮食,乙运出10t 粮食后,两个粮仓数量相等;甲运出8t ,乙运进18t 后,乙是甲的6倍.问甲、乙粮仓原来各有多少?

仪征市第三中学创建智慧课堂总结

仪征市第三中学创建扬州市智慧课堂示范校工作汇报 2015年1月,我校搬迁到新校园办公教学。搬迁前,政府对校园进行校安工程改造,各方面的建设比过去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2017年12月,我校成功创建成为扬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包括我校在内的仪征市有八家学校成功创建成为扬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对于仪征市和我校而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019年,我校积极申报智慧环境示范校和智慧课堂示范校,并为此积极准备,迎难而上,做了大量的建设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保障 1.1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余启宏 副组长:张远伟 成员:张启旺(电教组长,物理)李孝荣(电教,信息)李臣美(电教,信息)吴贤海(电教,数学)丁庆彩(电教,体艺)汪兴春(电教,历史)周继才(语文)唐国红(英语)吴诗田(化学)陈静(政治)任琳(生物)夏圆(地理)邹升斌(科技) 成立了以余启宏副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远伟同志担任副组长,教育技术组成员和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核心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计划,划分步骤,细分任务,落实责任,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创建工作。 1.2制定行动方案 “智慧教育”是继“传统形式教育”、“多媒体环境下的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我校在2016年底建成微格教室、在此基础上,2017年底升级成为智慧教室,实现了硬件条件的巨大改善。 2017年,校务会决定,从当年起所有的教研课均在微格教室开设,为此,我校电教部门专门成立了录播编导组,做到每节课均有专门老师录播编导。截止目前,我校共录制教研录像课516节。 2018年,校务会制定了智慧教育三年行动纲领.第一年为“智慧探索年”,鼓励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老师开始探索、实践智慧课堂教学模式。2019年“智慧提高年”,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在本组开展一次智慧教研课,实现至少本组一名教师掌握智慧教研课程的备课、上课及课后辅导技术。2020年为“智慧教研年”,目标为让各学科几乎全部教研课均在智慧课堂的模式下进行。 二,积极稳妥建设智慧校园环境 2.1我校积极推进智慧校园网络环境建设 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2015年校安工程对学校的校园网络全新建设,实现了有线网络班班通,教师办公桌前人人通。2017年我校建设了无线校园,实现在校园的90%的区域无间断上网。同时为加大学校的网络带宽,我们在教育网的基础上,与中国电信合作开通了一条500兆的办公宽带,全面实现了千兆进校园,千兆进楼栋,百兆进班级的网络环境,为建设智慧校园提供了网络保障。宽带网络能够满足广大师生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需求。 2.2建设智慧课堂教学环境。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学案(最新版)

班级姓名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帮助人们科学的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摆脱愚昧和无知,抵制愚昧和伪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2.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重点】 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难点】 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课前预习】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每个写两遍) 氢元素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钙元素硫元素铁元素 2.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创造性的科学,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已有相当的成就。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举世闻名的。 3.化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为带来了, 为___ 带来了,还为带来 了。 4.当前人类面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5.化学科学是一门极富魅力的科学。学习和研究化学,可以帮助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交流与讨论〗 (1)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推荐使用中国的传统厨具—铁锅。铁锅相对其他烹饪用具有哪些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烟对人体健康到底存在哪些危害?这些危害又是如何造成的? 〖观察与思考〗实验一加热碳酸氢铵 实验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保存碳酸氢铵化肥要注意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复习学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及其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3、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的性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2、物理性质是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是。 3、请试着描述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二.空气保护: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 (2)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三.纯净物混合物 5.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 ),氢气( ),氮气( ),氯化钠( )等。 6.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

7.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纯净物,每一种纯净物有自己的化学式,因此混合物一般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如盐水(由食盐()和水()两种纯净物溶解混合而成,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固定的物质,有自己的一种化学式。如碳酸钙()、硫酸钠()、高锰酸钾()、氯气()、氮气()等。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最直接的区分方法是从组成上区分,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如铁、铝、碳、硫等;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或可从名称上看出来,如二氧化碳、高锰酸钾等。另外,单质一般不能分解,而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⑴以一种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 量的(约为 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 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符号为Ar)。 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在SI单位制中单位为“”(一般不写出)。原子的质量是原子的绝对质量,单位为克或千克。 ⑶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没有改变。 3.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守的一个定律。而物理变 化不属于此定律研究的范畴。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是指 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剩余的)。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 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发布:陈维强时间:2011-1-18 18:44:24 来源:宁夏教研网点击: 518 讨论: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陈维强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的课程。新课程内容加强了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立和科学探究精神。校本课程是对现有课程资源的补充和延伸,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营造一个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 探究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个性化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人的培养问题 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支点。我们觉得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实施素质 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生物学科的是一门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能够深 入了解大自然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从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四次高考分析可知,生物学的各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内容的分值占生物学科总分值的比例由2007年的44%提高到2010年的66.7%。由此看来,只局限于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的发展,因此,进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也是势在必行了,本课题也就成为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的着眼点。我校生物实验室条件的完备,校园网络的改善,新农村生态基地和星海湖生态旅游基地的建立以及当下石嘴山市正在大力打造新型园林化的工业城 市等等,这一切都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 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学教学的传统做法,这些都给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虽然在一些地区(如山东、江苏、广东等)的一些学校已有一些成型的经验和做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校本课程建设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尤其对高中学校来说,如何在高考升学压力下,根据学生全面成长的具体需要,建设好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始终是急需解决的实际课题。就我区、我校来看,现在没有一套适合于我校的生物学校本课程教材。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是开发并撰写适合我校学生需要、体现办学特色、符 合我校及本地区实际,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的校本课程教材,并研究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校本课程教材的撰写拟以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与生物学科高考相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和生物学知识为编写内容,更好地体现“趣味性、 探究性、实效性、同步性、开放性、选择性”的研究目标。拟包括三大模块即:高中生物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