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维度理念目标和工具

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维度理念目标和工具

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维度理念目标和工具
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维度理念目标和工具

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维度:理念、目标和工具

郭灵凤

内容提要:以先进通讯科技为先决条件、以西方文明的扩张为原初推动力的“文化全球化”席卷全球。在这一场“同质化”的运动中,文化作为个人和集体在时间和空间中确认自身身份的媒介,其标志“独特性”的功用被持有各种利益诉求的人群充分拓展。他们向美国主导的西方文化霸权提出了挑战,日益严重的文化竞争与文明冲突威胁着世界安全。

)。这

①是自

语言、文化越来越多元化,同时欧盟外部世界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文化竞争与文明冲突的威胁。欧盟委员会认为,在全球化世界中,文化具有两个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增进不同

① SEC(2007)570, Inventory of Community actions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② COM (77) 560 final,Community action in the cultural sector. Brussels ,12.2.1977.

人群间的相互理解。文件将文化在欧盟内、外政策中的作用分别予以说明,为欧盟机构、成员国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三个目标①:

——推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间对话;

——在里斯本战略框架下,发掘文化作为创意产业催化剂的作用;

②的

③:

“文化意识条款”(Cultural Awareness Clause)。

③ David Held ,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and Jonathan Perraton, Gol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363,368.

础,与此同时,涌现出许多国际机构和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为文化交流制定全球性的规则;

——不同于历史上各大陆间的文化交往,借助广播、电视、商业广告、电影出口和书籍杂志,今天的文化交流在数量和速度两个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即时文化联系(real-time cultural link)的可能性实现;

18世

但是,正是在这一场“同质化”的运动中,文化作为个人和集体在时间、空间中确认自身身份的媒介,其标志“独特性”的功用被持有各种利益诉求的人群充分拓展,向美国主导的西方文化霸权提出了挑战。因此,继“人权”、“民主”在国际社会中确立其“政治正确话语”的地位之后,“文化多样性”、“文化间对话”、“文化与发展”也成为国际政治语境中的“正当性话语”,尽管不同的人群是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它的。

1、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已经从人类生活的现实境况描述演变为一种策略性话语①,它服务于不同层次想象共同体(次国家、国家和超国家)的政治诉求,并通过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法律程序,成为国际政治语境中的“正当性话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发表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②、《保护和

② UNESCO: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 Paris: UNESCO,2001.

③ UNESCO: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Paris: UNESCO,2005.

④ M. Sahlins, ‘A Brief Cultural History of Culture’. Unpublished paper prepared

但是,不同于抵抗后殖民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人民,也不同于发达国家中扞卫尊严、争取权利的少数族裔,欧盟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文化多样性”这个词语的呢?欧盟宣称,“欧洲文化模式”(European cultural model)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包含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尊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鼓励能够培育和丰富每一种文化的各种合作形式。因此,欧盟文化政策的目标是:强调欧洲遗产的共同方面,提高属于一个共同社会的归属感;承认和尊重文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多样性,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和传

Raj Isar, Cultural Diversity,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23(2-3).p.373.

① European Commission: A community of culture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arts,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2.p.3.

② COM(2007)242 final: “A European agenda for cultur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产品与服务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性质,故不应视为仅具商业价值”,被明确地写进《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之中。欧美在文化产品与服务市场准入领域里的较量以确立“各国拥有在其境内采取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措施和政策的主权”①而告终。这一次,欧洲国家对“文化多样性”话语的使用成功扞卫了民族国家文化产业的利益。

2、文化间对话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版,第3页,巴黎2005年10月20日。

② COM(2007)242 final: “A European agenda for cultur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③ COM(2007)242 final: “A European agenda for cultur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化领域开展政治对话、促进文化往来、为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市场准入、资助地方文化发展等手段,欧盟着力塑造其“尊重文化多样性、推进文化间对话”的形象,并积极推广其人权、民主等价值观。其次,欧盟积极利用与前欧洲殖民地国家之间的语言联系,在文化对话过程中,特别注重与当地公民社会建立联系,开展“公共外交”。第三,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组织的工作,如联合国“文明联盟”(‘Alliance of Civilisations’)进程,通过在国际文化组织中发挥作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规则的制定。

①án Vitányi eds. European Culture and World Development, Pergamon Press 1985.

② Our Creative Diversity , the 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Paris: UNESCO Publishing, 1996.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文版,《特性、多样性和多元化》第3条,

的关系也已经写进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成为国际社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讨论中的“正当性话语”。经济和文化互补原则指的是,文化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所以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同样重要,且所有个人和民族都有权参与两者的发展并从中获益。可持续发展原则指的是,文化多样性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财富。保护、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人及其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①

巴黎2001年11月2日。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版,第二条指导原则五经济和文化互补原则、六可持续发展原则,巴黎2005年10月20日。

② SEC(2007)570: “Inventory of Community actions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相适应的政策工具。

1、中东欧候选国。中东欧局势对欧盟维持安全、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申请入盟国和潜在的申请者,欧盟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对话和经济援助,目标就是对其经济制度、政治体系进行“欧洲化”的改革,使之达到哥本哈根标准(Copenhagen Criteria)①。而在文化上,主要是建立“欧洲认同”,或者说对欧洲规则的认同。基于这个政策目标,欧盟

、“入

欧洲邻居政策(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是欧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欧洲委员会发表一份题为《更大的欧洲》的政策文件,提出让东面和地中海地区的邻国① 1993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欧盟决定第5次扩大,并向申请入盟的候选国提出了入盟标准,如建立稳定的民主机制、法治、维护人权、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欧盟内的竞争压力、承担作为成员国的各项政治、经济责任等。

与欧盟建立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换取它们逐步走向尊重民主价值观,实施政治、经济和体制改革。欧盟给予的好处包括:参与欧盟的内部市场管制结构、优惠的贸易关系和市场开放、在应对共同安全威胁和预防冲突方面加强合作、与欧盟的运输、能源和电信网络、研究计划等整合等。其中在文化合作方面,要增加跨界合作,加强在科学、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人与人交流。①因此,欧盟对邻邦的对外政策目标是编织以欧洲为中心的合作交流网络,进而影响其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认同。政策工具有公共外交、双边文化交流等,具体项

织的交流合作,举办电影节、诗歌展示活动等;在日本通过欧盟中心举办讲座等活动,传播关于欧洲文化的知识、增加人与人交流。

5、亚洲。欧盟在亚洲的文化外交主要是通过亚欧会议文化领域对话的形式开展的,如

①欧盟委员会驻华使团:《更加统一、更加多样》,2004年,第22页。

召开关于文化和文明讨论的部长会议、发表关于文化和文明间对话的宣言(ASEM Declaration on Dialogue among cultures and civilisations)、建立亚欧基金会(ASEF, Asia-Europe Foundatin)。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在亚洲侧重对各界精英施加影响,如亚欧

基金会组织的智力交流计划,为商业界人士、政府官员以及公民社会代表建立网络,进行

关于国际关系、环境保护、政治治理、文化对话等方面的政策讨论。又如,人与人交流计

划的目标就是建立年轻一代,尤其是年轻一代中的领导者的网络。这个项目主要涉及两个

the

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第10届欧洲发展基金会为欧盟—加非太文化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帮助加非太地区的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鼓励地方和地区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出

① European Communities,The EU in the world: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Communication, Brussels 2007. p.4.

现。2003、2006年在欧盟支持下举办了两次加非太文化部长会议,推出了达喀尔行动计划(Dakar Plan of Action 2003)和圣多明各决议(Santo Domingo Resolution 2006),建立文化网络、制定文化政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其中,电影电视支持计划(Film and Television Support Programme)资助生产、传播和推广加非太国家出产的视听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支持计划(Cultural Industries Support Programme)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提供资助,创建加非太文化观察台(ACP Cultural Observatory),加强对此地区文化领域的了

(或

杰弗里?柯安和阿梅里?阿森诺尔特将公共外交分为三个层次:独白、对话和合作。两位学者认为,这三种公共外交形式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境能够实现各自的外交目标。在面对他国的广大民众的时候,领导人往往采用独白(monologue)的形式,发表演说或参与①COM(2006) 278 final:“Europe in the World —Some Practical Proposals for Greater Coherence, Effectiveness and Visibility”,. p.10.

公开文化活动。各国官方代表在公开会议场合或不同国家的普通公民在互联网聊天室里的谈话都可以视为文化间的对话,对话(dialogue)的主要目的是交换意见和交流信息。而合作(collaboration)则是指不同国家的公民一起参与一项计划或达成一个共同目标。在合作的过程中,各国参与者自然会有大量的对话,但同时他们还有具体地、易于辨识的目标,会产生一个结果,在此基础上会形成今后进一步合作的基础。因此,在跨国交流更为普遍的全球化时代,合作在某些情况下是比独白和对话更加有效的公共外交手段。①

to collaboration: the three layers of public diplomacy,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2008.

②具体内容详见。

③具体内容详见。

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社会政策,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两极化的全球体系。这个世界的一端是享受了全球化成果的发达国家,另一端则是遭受全球化侵害,在排外、种族和民族仇恨中寻求安全的土着居民。①如何从相互理解的角度调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诉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团结?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全球化的压力下,大多数欧洲公民,尤其是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希望欧洲在国际事

国家和地区因其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文化影响力要比发展中国家大一些,精英阶层因其

① Jonathan Friedman, Culture and Global Systems,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23(2-3), p.405.

② COM(2007) 242 final: “A European agenda for cultur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经济、社会地位,要比社会底层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这是“文化全球化”的不平衡之处。因此,在国际公共空间中,应该有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弱势群体通过正常渠道发出声音,全球安全和全球团结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文化融合应该在文化间对话的基础上实现,因此文明之间相互学习才是正确的态度,文化之间相互影响才是恰当的结果。

(作者简介:郭灵凤,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文化得核心内涵就是“责任”与“卓越”,即要以“正身之德”而“厚民之生”,做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得优秀企业公民。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会栋梁 中国移动得愿景:成为卓越品质得创造者 一、序 二、核心价值观 三、企业使命 四、愿景 五、跋 一、序 中国移动得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得历程。回首过去,我们踏着快速、坚实得步伐,坚持“服务与业务领先”,以“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为目标,创造了移动通信事业大发展得辉煌;展望未来,中国移动将以“做世界一流企业”为己任,努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得新跨越。 卓越得企业建筑于卓越得企业文化。纵观中外企业得发展史,成功得企业大都拥有独具特色得企业文化。优秀得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得灵魂,就是企业长盛不衰得根基,建立并贯彻一套清晰得价值理念,就是企业

基业常青得灵魂。2005年中国移动提出“培育先进企业文化、锤炼持久核心能力、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三大措施作为“从优秀到卓越”战略得重要举措,就就是要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得动力源泉,凝聚企业得精神力量,建立具有中国移动特色得文化理念体系,明确中国移动人得价值观。 中国移动得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得不断进步、提升得过程。2005年,中国移动对企业成立以来得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刻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中凝聚并凸显出来得文化品质与文化内涵,以继承与创新为方针,经过全集团上下反复酝酿与讨论,最终整合、提炼成中国移动追求卓越得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 核心价值观阐述了“我们就是谁,我们得信仰就是什么”,反映了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得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与所崇尚得精神;使命表达了“我们得事业”就是什么,其内涵表达了企业存在得根本目得与原因;愿景说明了“我们得目标”就是什么,就是企业在一定阶段内期望达到战略目标与发展蓝图;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得核心,就是形成使命、愿景得根本动力与精神源泉,就是选择使命、愿景得决定因素;而使命、愿景就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领域得价值追求得具体体现,就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活动中得承载与表现。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得核心内涵就是“责任”与“卓越”,体现了中国移动作为企业、中国移动

七个维度分析宝洁的企业文化

七个维度分析宝洁的企 业文化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七个维度分析宝洁的企业文化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宝洁公司的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么,相比其他公司,宝洁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何独到之处?此处试用七个维度来分析其组织文化的特点。 一.关注细节 宝洁公司的招聘有着全面而规范的流程,在面试部分,宝洁一贯以“追根究底”见长,希望得到每个问题回答的高度细节,雇员需要对问题精确分析,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应聘者很难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而宝洁在调查市场需求时,宝洁并不仅采取简单的消费者座谈,而是会深入市民生活一线,观察人家生活的细节,以对产品进行针对性研发。 二.创新与风险承受力 “对宝洁来说,创新就是生命的血液。”宝洁公司坚持“360度创新”理念,公司的研发创新流程涉及方方面面,所有让消费者觉得舒服的产品、功能、包装、乃至广告、陈列方式,都源于创新。更不用说那些颠覆性的创新,比如纸尿裤、电动牙刷。宝洁斥资8000万美元在北京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创新中心,便于宝洁接近不同层次的中国消费者,也帮助宝洁从中国的大学中招募到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新人才,以及接触到优秀的合作伙伴。创新中心的员工表示,大学毕业刚进宝洁时,虽然是基础工作,但职位叫“科学家”,

从这里便能看出创新在宝洁公司的地位。同时,宝洁公司也为员工营造了自由探索的氛围,重奖重用作出贡献的开拓创新者和思想活跃者。 宝洁公司技术总监许友年说,他常常鼓励员工要勇于承担风险,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来得早是个好结果,既可以让研发人员重新寻找方向,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更多投入。而每当新产品上市前,北京宝洁都有会生产一小部分产品,放到消费者中作调研,以确保这些产品在功能、质量方面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也降低了推出新产品的风险。 三.团队导向 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使得宝洁人团结在一起,而公司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使得每个人都能用独特性来实现公司的共同价值观和业务目标。 四.员工导向 宝洁公司是一个员工导向的公司,其丰富的活动及灵活的工作时间使员工时时感受到被关心的氛围,提高绩效和留住人才一举两得。150多年来,宝洁公司倡导了许多项员工福利计划,包括利润分享计划。 宝洁推行的“全员持股计划使”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购买和拥有公司股票,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五.成果导向 宝洁公司有着全面的绩效考核公式和体系。宝洁非常注重人的发 展,所以它的业绩考核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而且落到了实处。

公司企业文化理念

公司企业文化理念 一、企业价值理念: 体现自我价值,共创美好的生活,做成行业内的(巨龙)。 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价值理念是指导企业行为的最根本的原则,本质上决定着企业的成功与否,也是影响企业业绩的根源。体现自我价值,共创美好的生活,,做行业巨龙,这是我们的价值理念,是所有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理念。 体现个人价值就是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它可以摧人奋进,使人向上,能使人在困境中奋起,从而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也可以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高,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轻言放弃,就会慢慢地从错误和失败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看到胜利的曙光。 共创美好生活: 通过我们共同努力, 逐渐实现基础物质目标, 改善个人及家庭物质生活条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体现自我价值, 创造实现个人美好的生活。 做行业巨龙:我们既然踏入这个行业,走进这个行业,热衷于这个行业,坚持自己的信念,把企业做强做大,占据市场(甚至,亚洲乃至全球建设市场)要让其他企业认可,让国家认可,同时要让其他企业以我们山工的品牌为标准,把山东山工的旗帜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们的梦想,更是我们山工人的动力。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在座员工共同的努力。我们山东山工会在世界五百强的建设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 二、员工精神: 忠诚、协作、专业、进取 忠诚: 尽职尽责,以维护公司利益为基准。忠诚是天理之道,诚信是做人之基。“忠诚”就是对企业不存私心,同心同德,一心一意,知恩图报,建功立业。忠诚无论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精神,还是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企业精神,它不仅护卫责任,它本身也是一种责任。在一个企业里,我们需要的是一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doc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呼伦贝尔副教授杜国民 一、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意义 1.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使人们从不同层面挖掘学校文化的意义,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现状,了解所处的文化层次结构及文化功能,提升师生对文化建设的了解度和认知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维度研究,其要旨在于多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现象,形成科学的学校组织文化观。 2.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梳理、组织行为的研究、组织氛围的透视等,判断学校发展的健康状况,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各要素、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探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3.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学校文化内部要素的整合。伯顿·克拉克认为,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结构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结构性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中人们或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的,规范性整合则来自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场理论”( field theory)——“行为=f(人·环境)”。即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来解释学校组织行为,通过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情感关系、权力关系、利益关系等的研究会使结构性整合更加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学校文化内部要素,查明各要素在现实中的作用和状态,提炼升华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默许假设或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达成文化的规范性整合。 4.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文化功能开发的视角。在组织管理上,“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育人育德上,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人才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学生的社会发展上,学校文化会加速学生的成熟步伐,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等。 二、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几个维度 对某一种文化进行判断评价,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发现其文化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其系统及功能。本文主要从学校组织的文化类型、组织氛围、组织行为、发展层次等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1.学校组织文化的类型维度研究。在文化类型上,学校文化有着一般组织理论所不能刻画的个性特征。斯坦霍夫和欧文斯(Steihoff,C.R.& Owens.R.G.)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家庭文化(family culture)、机器文化(machine culture)、表演文化(cabaret culture)、恐怖场所文化(little shop of horros cuture),分别隐喻了相互关爱、友善合作的,学校作为完成任务机器的,学校是表演舞台的和受专制强力控制的,冷漠冲突的几种学校文化形态,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根”。汉迪( Charles Handy)提出学校组织文化存在四种理想模式:权力文化模式( Power culture)、角色文化模式( Role culture)、任务文化模式(Task culture)和人的文化模式( People culture)。他用四位希腊神话人物(宙斯、阿波罗、雅典娜和狄俄尼索斯)来分别作为上述四种文化模式的象征,对崇拜“英雄”的组织、工具理性特色明显的组织、注重集体合作精神的组织和彰显人的地位尊严的组织进行了文化描述,但其四种文化模式更像组织或管理模式,理想化特征较为明显。此后,舒尔·多普森和伊安·莫克内进一步提出大学的四种组织文化模式:学院模式(Collegial Model)、官僚化模式(Bureaucracy Model)、团队模式(Corporation Model)和企业模式(Enterprise Model)。学院模式代表了一种学者治校、教授治教的围绕学术权威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权力文化色彩的、部门连接相对松散的组织运行模式,不足之处在于极易滋生学阀专制、组织战斗力不强;官僚化模式代表了高度规范、等

机关单位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机关单位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小编语: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下面是关于机关单位文化建设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机关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一) 为扎实推进我单位机关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机关文化生活,提升整体素质,打造良好形象,根据《关于印发××区机关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建办发[××] ××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先进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探索、总结提炼具有我局特色的文化理念、文化内涵、文化精髓及表现方式,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先进的文化理念,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塑造文明的整体形象,为推进××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作目标 (一)建设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的干部队伍。通过加强机关的文化建设,要形成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正派、工作有力的干部队伍。 (二)建设一个凝聚力和向心力强,有良好风气的科技局机关。通过加强机关的文化建设,促进机关形成庄重、高雅、大气的内在文化品质,培育良好的工作风气和团队精神,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善于协调好、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和利益关系,努力在机关内部营造一种团结融洽,蓬勃向上,奋

发有为的工作氛围。 (三)建设高效率、快节奏、规范有序、运转畅通的科技局机关。通过加强机关的文化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行为准则,使机关的党务、政务、业务、事务等活动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四)建立优质、文明、廉洁、服务的科技局机关。通过加强机关的文化建设,使服务成为机关的最高职能。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标准,完善服务职能,履行服务承诺,提高服务质量。 三、主要内容 (一)精神文化建设。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教育,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武装干部。同时通过“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升干部职工的精神境界,增强践行机关价值理念的自觉性,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外树立形象、作出承诺、接受监督,推动机关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二)科技文化建设。在科普画廊设立反映科技局行为理念、机关干部精神风貌和崇高追求的展示板,主要展示八种作风、八荣八耻、行为准则、名言警句等内容。 (三)办公文化建设。办公物品定品、定位、定量摆放,办公环境整洁有序。利用室内墙壁公示机关工作职责,悬挂反映本单位精神面貌、思想品位、服务理念等方面内容的字画,统一规格,多种字体,不同风格。 (四)礼仪文化建设。以接待礼仪、交谈礼仪、接听电话礼仪、集体礼仪、仪容礼仪等为主要内容,倡导和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的文明礼仪行为,提高文明办公水平。 (五)廉政文化建设。以廉洁自律为准则,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开展廉政教育,强化廉政意识,引导和激励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洁身自好。

企业文化理念内容示例

企业文化理念内容范本 【示例一】 公司宗旨 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创新进取,回报社会。 经营宗旨 信誉至上,用户第一,质量满意,交货准时,愿与您真诚合作、携手发展。 服务宗旨 热情接待新老客户,确切了解顾客需求;严格质量过程控制,确保合同交货周期;及时进行质量跟踪,迅速处理质量异议。 质量宗旨 以优于国内、国际标准的厂控标准,满足顾客对产品实物质量的期望和要求。 企业精神

誉满中华,名扬世界。 企业目标 创中国名牌,出世界精品。 营销战略 品种独特、质量优良、价格适中、交货及时、策略灵活、服务优质。企业作风 经济讲效益,管理讲制度,办事讲原则,工作讲效率。 企业道德 诚实守信 经营理念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

人本理念 思想领先,以人为本。 【示例二】 企业宗旨 提升电子商务品质,以最佳价格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企业愿景 创建中国最大的钢铁电子交易市场 企业使命 产业报国创造价值服务社会贡献人类 价值观 在奉献中实现企业与员工的价值

在提高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 企业精神 创新敬业追求卓越经营理念顾客是上帝 以人为本精诚团结 诚信合作精益求精多边共赢 经营策略 公平公正公开安全便捷高效诚信中立规范实施企业名牌战略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资源优化配置,发展规模经济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与合作伙伴通力协作,创造新的价值和市场 构筑与顾客的信赖关系,实现顾客利益最大化目标 企业道德

永远保持对社会的责任心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为股东、员工、顾客和社会创造效益 尊重人权和环境,努力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遵崇科学、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诚实守信、稳健经营 企业作风 明天的事情今天做,保持企业的灵活机动性 感谢社会和顾客,迅速解决顾客的问题,与顾客一道实现梦想 员工格言 创造名牌,步步是台阶,天天是起点优质服务,于细微处听惊雷 有了顾客的成功,才有我们的成功有了员工的成功,才有企业的成功人际关系和谐化、组织纪律军事化、学习工作制度化、电子商务现代化

机关文化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

xxxxxxxxx开展机关文化 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建设,决定在我中心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构建先进的文化理念、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塑造文明的整体形象,组织开展具有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机关文化创建活动,促进思想解放,激活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作风转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我市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活动内容 机关文化是机关在实施组织和管理事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所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群体意识、道德品质、精神风貌的总和。是我中心根据先进的执政理念和行政管理思想,学习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的新尝试。机关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创建机关文化理念 机关文化理念是机关文化建设的精髓,是引领机关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向导。创建机关文化理念要以机关的使命及部门职能为根本出发点,做到既在现实意义上发挥规范的引导作用,又在创新意义上实现管理变革。我中心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廉洁高效、运转协调、公正透明、行为规范”的机关建设目标、“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等展开深入学习研讨,从中提炼出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学习理念、服务理念、管理理念、廉政理念、人才理念、创新理念等机关文化理念,并对其内涵进行全面深入的诠释,使之成为干部职工所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廉政文化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和载体,采取组织专题学习、研讨、比赛等形式,带动机关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二)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制度建设是机关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度使文化具有了规范性和稳定性。机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是机关管理机制、工作运行机制的外在表现,反映着机关的工作理念,体现着机关的工作作风、管理特色和精神面貌,对干部职工的群体行

组织文化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老师会随机抽取7题) 1、组织精神文化:是指组织的领导和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 2、物质层文化:是组织文化中最直观、最表象的部分。 3、一般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条件,还包括那些能影响组织但联系尚不清楚的方向。 4、具体环境:是指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那部分环境,它是由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关键顾客群或要素组成的。 5、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由各国的历史传统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进程所产生的,表现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6、文化震荡:指人们来到一个同其原来长期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环境有很大文化差异的新环境中时,从心理上和社会上产生的强烈的不适应状况。 7、社会距离:是指各社会存在体之间在空间、时间和心理上的距离。 8、不确定性避免:是指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并试图以提供圈套的陨灭案例,建立更正式的规则,不容忍偏离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知识和专家评定的手段来避免这些情景。 9、产品的实质层:为顾客提供最基本的效用和利益。消费者购买产品绝不仅是为获得构成某种产品的材料,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满足需要。 10、企业容貌:是企业文化的表征,是体现企业个性化的标志,它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象征物和企业空间结构布局等。 11、组织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的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有的、独特的价值观、制度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12、公共距离: 13、产品的扩展层:即产品的各种附加利益和附加服务的总和。它包括各种售后服务,如提供产品的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世界许多强势品牌的成功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得益于优良的售后服务。 二、简答题(随机抽取5题) 1、组织文化的特点 ?1)超个体的独特性;2)超个体的独特性;3)融合继承性;4)发展性 2、席尔和马丁认为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1)组织文化提供给成员一种对组织过去事件合理的解释,因而便利成员了解他们在未来类似事件中应有的表现 ?2)组织文化提供给成员一种对组织过去事件合理的解释,因而便利成员了解他们在未来类似事件中应有的表现

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发展理念口号大全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展理念、服务理念口号标语大全企业理念企业宣传标语大全 1.不断超越,追求完美。 2.诚信为本,创新为魂。 3.居安思危,自强不息。 4.关爱生命,保护环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 5.严守标准,履行合同,工程优质,信誉至上。 6.对工程负责,让用户满意! 7.公司是我家,发展靠大家。 8.奋发努力,扎实工作,创精品工程,建一流电厂! 9.创建精品工程,加速与国际接轨! 10.创建精品工程,回报XX人民! 11.干甲中华工程,创新世纪名牌!(外高桥工程) 12.建中国最好电厂,创世界一流品牌!(阜阳工程) 13.重回旧战场,再度创辉煌!(平圩工程) 14.全力干好电厂工程,努力振兴安徽经济!(省内其他工程) 15.带出一流的队伍,创出一流的业绩,展现一流的风貌! 16.向质量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 17.人人爱岗敬业,公司兴旺发达。 18.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19.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努力培养“四有”职工队伍。 20.求生存,敬业爱岗与公司共命运;谋发展,开拓进取创企业新局面! 21.树企业形象,创优质工程! 22.热烈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23.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电建事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24.创建精品工程,再展铁军雄风! 25.高起点、严要求、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争一流! 26.克服困难,精心施工,优质、安全、准点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7.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28.人人守规章,个个保平安! 29.遵章是安全的保证,违章是事故的祸根! 30.你投入了心血、汗水、智慧,工程回报你安全、优质、效益! 31.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32.安全保证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33.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34.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35.抓质量、保平安、促进度、创效益! 36.严格工艺纪律,确保工程优质! 37.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38.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39.安全是遵章者的光荣花,事故是违纪者的耻辱碑! 40.质量第一,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艰苦创业! 41.消灭习惯性违章作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42.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讲求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43.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警钟时刻长鸣。 44.强化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活动,为工程建设创造出良好的施工环境! 45.讲职业道德,爱本职工作,树企业形象! 46.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摘要]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赋予学校文化以意义,全面理解和建构学校文化系统,将有利于探察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及相关关系,建构理想的学校文化模式,创造适宜的学校组织氛围,同时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维度 一、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意义 1.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使人们从不同层面挖掘学校文化的意义,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现状,了解所处的文化层次结构及文化功能,提升师生对文化建设的了解度和认知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维度研究,其要旨在于多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现象,形成科学的学校组织文化观。 2.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梳理、组织行为的研究、组织氛围的透视等,判断学校发展的健康状况,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各要素、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探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3.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学校文化内部要素的整合。伯顿·克拉克认为,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结构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结构性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中人们或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的,规范性整合则来自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场理论”(field theory)——“行为=f(人·环境)”,即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来解释学校组织行为,通过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情感关系、权力关系、利益关系等的研究会使结构性整合更加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学校文化内部要素,查明各要素在现实中的作用和状态,提炼升华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默许假设或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达成文化的规范性整合。 4.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文化功能开发的视角。在组织管理上,“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①;在育人育德上,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人才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

文化和机关文化的内涵以及重要性

文化和机关文化的内涵以及重要性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保存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社会制度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复合概念,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它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作为精神产品,能够丰富某一地区的内涵,提高民众素质,展示地区形象;能够团结和凝聚力量,产生精神动力,鼓舞人心,激励斗志;能够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人才,促进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影响;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二)机关文化的内涵 机关文化,是机关在实施组织和管理事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所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群体意识、道德品质、精神风貌的总和。机关文化是机关理念、体制、机制的系列复合体,是引导激励和规范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精神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

(三)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能够凝聚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的力量,调动积极性,自律个人行为,激励奋发有为,塑造机关形象,强化机关自身建设,提高机关干部素质,提高机关效能,推动机关各项工作最大效能化,使服务人民、服务发展做得更好。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实际,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活动,就是要体现时代性和特色性,把追求规范效率、民主法制作为机关建设的首要任务,为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新卡斯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的五步走

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的“五步走” 1企业文化理念的完善 核心企业文化理念提出后,要根据其精神内核丰富和完善,形成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它包括企业基本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使命)、企业战略、企业作风和经营理念。 企业基本价值观是企业判断是非、美丑、好坏最根本的标准,做事情最基本的出发点。企业精神展现我们的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是什么样的人。如IBM公司的企业精神“IBM就是服务”。企业宗旨(使命)表明企业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为了谁。如三鹿的企业宗旨“以科技兴企、产业报国、服务大众、奉献社会为己任,为民族乳业的振兴而努力奋斗,为提高大众的营养健康水平而不懈地进取”。企业战略要明确企业未来如何去发展,分几步走,最终的愿景和目标是什么,特别要描述清楚自己的事业领域,统一思想,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美国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表明,世界上每倒闭1000家企业,有850家是决策失误造成的,其中有600家是没有自己的事业领域,什么赚钱就干什么,无战略地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所导致。企业作风反映企业在做事中的风格。如海尔的企业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经营理念凸显企业在经营中如何做。经营理念又可细化,包括管理理念、质量理念、营销理念、人才理念等。如海尔的管理理念“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再卖产品”;人才理念“赛马机制”。 企业文化理念在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广泛发动群众,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反复酝酿讨论,聘请企业文化专家帮助进行提炼概括,再经企业决策者和员工共同研讨确认,确定及时编写、下发《企业文化手册》,附加案例,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详细的诠释,以此作为指导企业发展的“圣经”。 2企业文化理念的传播 传统方式传播。定格于《企业文化手册》的文化理念要利用企业报纸、杂志、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通过企业各种会议进行宣传,借助专题学习、研讨、交流进行宣传。 企业领导的布道。美国哈佛大学有一套判断被调查企业文化力量指数高低的调查问卷,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被调查企业的经理们是否经常谈论自己公司的“理念”、“经营模式”或行事的方法。张瑞敏说过,他在海尔充当两个角色,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因此,企业领导要做企业文化理念的第一传播人,持之以恒地传播、灌输、布道,使企业文化理念在积极引导的基础上形成企业全体的共识。 3企业文化理念的推展 装饰在环境中。企业要在生产环境和办公环境中,利用展室、橱窗、板报、宣传栏推广展示文化理念,

文化维度理论 一

文化维度理论一 参加了公司的跨文化培训后,其中对郝夫斯特(Hofstede)/强皮纳斯(Trompenaars)的文化架构理论的印象非常深刻。郝夫斯特把文化抽象为5个跨文化维度:(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2)权力距 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 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而强皮纳斯他把文化抽象分类为7个维度(1)普遍主义-特殊主义(2)个体主义-集体主义(3)中性-情绪化(4)关系特定-关系散漫(5)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6)长期-短期导向(7)人与自然的关系2位在他们 的书籍中都给出了每个维度的行为特征、心理表现等观点。这几个理论不仅仅 适用于不同国家之间跨文化理解和管理,而每个维度中关于中国的特征分析对 理解我们中国自身的行为习惯一样有非常好的帮助于是到网上特意搜了一把郝 夫斯特/强皮纳斯,摘抄了一段更加详细的文章(《跨文化管理》,作者:陈晓萍):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理论中至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由荷兰管理学者郝夫斯特(Hofstede,1980,1991)提出。该理论是 实际调查研究的产物,起初并无理论构架。20世纪70年代,IBM这家为数不多的全球公司之一对其分布在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万名IBM员工(大部分为工程师)进行了文化价值观调查,得到了大量的数据。那时,郝夫斯特正在IBM工作, 有机会得到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机会。郝夫斯特的逻辑是,在IBM工作的工程师 大都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和智力水平,个性特征也会比较相似。因此,他们对同 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很可能反映出他们成长的文化环境对他们价值取向所产 生的影响。比如,如果一个人对"我总是比我们重要"这个句子非常赞同,而另 一个人极不赞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可能就是文化的差异。再比如对以下说法的 赞同程度:"上级应该视下属为与自己一样的人,而下属也应对上司同等看待",反映的也可能更多的是文化差异而非个体差异。通过对各国IBM员工对于大量 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学上的因素分析,郝夫斯特发现有4大因素可以帮助我们 区分民族文化对雇员的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的影响。1980年,他在《文化的 后果》一书中发表了该研究的成果。这4大因素或4个跨文化维度是:l个体 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l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 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l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五个文化维度

什么是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 吉尔特·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是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一个有效架构: ?权力距离。一国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对于人际关系(他们所属 的家庭或组织)的认同与重视程度。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男性气质的文化有益于权力、 控制、获取等社会行,与之相对的女性气质文化则更 有益于个人、情感以及生活质量。 ?不确定性规避。一国范围内人们对于结构性情景(相 对于非结构性情景、非常规态势)的偏爱程度。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长期:着眼于未来的价值取向, 比如储蓄习惯和坚持力。短期:着眼于短期和眼前的 价值取向,比如尊重传统、重视履行社会义务。 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社会对组织机构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下属对上司有强烈的依附性,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上司是开明专制君主,是仁慈的独裁者;在权力距离小的文化中,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较高,下属在其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有相应的自主权。 个人主义是指一个松散的社会结构,假定其中的人们都只关心自己和最亲密的家庭成员;而集体主义则是在一个紧密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分为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人们期望自己所在的那个内部群体照顾自己,而自己则对这个内部群体绝对忠诚。 所谓“不确定性的规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保障职业安全,制订更为正式的规则,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来规避上述态势。”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指“社会中…男性?价值观占优势的程度,即自信、追求金钱和物质、不关心别人、重视个人生活质量”;其反面则是“女性”价值占优势。 长期导向性、短期导向性表明一个民族对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价值观。具有长期导向的文化和社会主要面向未来,较注重对未来的考虑,对待事物以动态的观点去考察;注重节约、节俭和储备;做任何事均留有余地。短期导向性的文化与社会则面向过去与现在,着重眼前的利益,注重对传统的尊重,注重负担社会的责任;在管理上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利润,上级对下级的考绩周期较短,要求立见功效,急功近利,不容拖延。 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管理文化,你不仅仅要有关于这个国家的知识,还要对它的文化有一个完整概念,能够心领神会。Hofstede的独特统计调研法给出的结果告诉我们,即便在处理最基本的社会问题上,另一个国家的人们的思想、感受以及行动可能都会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别。Hofstede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机关文化是机关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自然或被动养成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生活态度、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内在统一和外在表现,体现着一个机关干部素质、服务水平和对外形象,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约束力、执行力和亲和力。 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机关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全面建设一支能承担发展改革重任、善于引领科学发展、在推动我县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勇创佳绩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当前我们畜牧系统加强机关建设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一、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畜牧系统服务水平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用先进文化推进机关思想、作风、队伍和廉政建设,积极营造和谐向上、充满活力、求真务实、规范有序的工作氛围,努力实现“忠诚、奉献、创新、高效、卓越、廉洁”的共同意志,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谐机关建设的积极促进者,为努力实现阿合奇县现代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忠诚”是品格、是境界、是责任感的体现。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执行方针政策决定坚决彻底,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在生活中,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奉献”是一种价值观。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

克服私心,忘我工作,努力为社会、为民众、为发展改革事业多做贡献。 “创新”是工作方法。要敢想、敢试、敢闯,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运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勇创新佳绩。要使思想解放、敢干敢变、与时俱进成为机关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 “高效”是办事的速度和质量。就是“严、准、快、勤、细”的作风体现。要建立调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管理科学机制,营造绩效为先、充满生机、活力迸发的工作氛围。 “卓越”是一种追求。就是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目标激励,把争创一流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归宿。通过一流的管理、打造一流的队伍,通过一流的工作,创造一流的业绩。 “廉洁”是原则,是做人民满意公仆的基本要求。我们干的每一件事,都要经得起组织检验、纪律检验,时间检验,经得起阳光检验。要常存敬畏之念、常怀律己之心,树立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气节,顶得住歪风,耐得住艰苦,不为私利和金钱所动摇。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生活习惯、从政习惯,干干净净为党和人民工作。 二、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要坚持的主要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的文化氛围,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实现干部职工的自我管理、自我升华和自我发展,使全体干部职工的智慧和能量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工作。 ——全员参与原则。机关文化是对全体干部职工共同意志的提炼与升华,建设机关文化是我们的共同任务。要树立人人是文化创新主体、人人是文化建设主人、人人是机关形象代表的观念,

公司文化理念

公司文化与理念 核心理念 ●创新理念,优质服务。 ●成就你我,奉贤社会。 ●创新无限,成就价值。 ●创意思维,造福员工,服务客户,奉献社会。 公司使命 ●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公司创造效益;为员工创造未来。 公司服务观 ●只有客户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客户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 ●以人为本、质量至上、服务第一、追求卓越。 公司经营理念 ●创新是本,质量第一,客户为尊,诚信待人,团结协作,有效沟通。 ●小胜靠智慧,大胜靠品德。 ●工作价值最大化,成本风险最小化。 公司治理观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管。 ●细节决定成败,成败在于细节。 公司风格 ●淳朴、真实、简单、高效。 ●创新、包容、激情、快乐。 ●诗家的浪漫,史家的严谨,道家的深邃,儒家的理性,兵家的睿智,法家的 犀利,墨家的执行,佛家的达观,中医的系统思考。 公司工作风格 ●有流程就不乱,有预算就不穷,有计划就不忙。 ●任何工作只讲结果不讲过程。 ●面对困难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只找方法和策略。 ●让我们的领导只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不投机、不取巧,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公司学习观 ●正确认知自我。 ●做人是做事的前提,沟通是成功的保障。 ●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明白道义的人格调谦虚,自尊自爱的人身心强健,勤劳务实的人精神振奋, 知晓仁德的人思想真诚。 ●控制情绪、节制欲望、戒除骄气、摒弃懒惰。 公司用人观 ●我们最欢迎同时具备道德和才能的人才,不过道德是公司首先考察的标准。 ●公平,公开,公正。 ●海纳百川的胸襟,包罗万象的气度,汪洋恣肆的思考,天马行空的灵感。 ●相信每一个员工充满实力,相信每一个员工拥有动力,让每个员工自由成长。 ●员工的一小步,公司的一大步;帮助员工成长,从而使公司更快地成长。 公司团队观 ●创新和果敢是成功的动力,恐惧和懒惰是成功的阻力。 ●群狼搏虎,无坚不摧。 ●一个队伍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套核心的思想。 ●自由的幸福个人,民主的言论场所,真诚的友谊团队,和谐的快乐家庭。 公司安全观 ●紧绷安全意识的弦,弹出平安快乐的调。 ●安全意识在我们心中,安全生产在我们手中。 公司健康观 ●管好嘴,饮食可以清淡一点;多动腿,手脚可以勤快一点;交往中,烟与酒 可以少一点;看事物,心情可以愉快一点。 ●悦纳自我,关爱他人,携全体员工创造快乐工作环境。 ●关注心灵健康,放飞绿色心情。 ●心态支配行动,行动改变命运。 公司员工操守 ●看到人家没看到的,想到人家没想到的。 ●不争取没有成功的动力,不谦退没有大成功的动力。 ●累积员工个人品牌,筑就公司大品牌。 谭总批示: 1、要反应公司的文化状态,不要空洞的,要具体到公司的基本面貌,公司已经 形成的习惯。 2、要用现代语言表达,尽量少用文言文。 3、还要加入学习观,健康,安全等内容。 4、多请教熟悉公司的员工完成。

机关文化建设建议

机关文化建设建议 一、新时期需要新的企业文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行业的变革加剧,企业体制向公司制、集团化转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引入到企业;地域性的地方保护也慢慢被打破,突破了原有地区、省份的市场限制,虽然仍在国家的专卖监管之下,但全国性的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行业内的大力度破产、兼并、重组此起彼伏;中国绝大多数行业已进入到一个以适应中国经济环境变化和主动参与全国性市场竞争的变革、整合、创新、发展的新时期,原有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模式在新的时期面对着无法抗拒的挑战。也有很多的中国绝大多数品牌,如“中华”、“芙蓉王”、“利群”、“白沙”、“黄鹤楼”、“黄金叶”等,在产品、品牌、市场运作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企业的快速成长,一些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仍然滞后,原有企业文化的惯性仍然占主导地位,难以满足以适应外部市场竞争和体现员工现代价值观需求的双重要求。在新的时期,如何营造适应新时期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值得重视的问题,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源动力的根本所在。 二、企业文化建议不要形而上学忽悠人 许多绝大多数企业近年来对文化的思考以及对文化打

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对于文化在企业重组过程中的内部资源整合具有的重要意义不容置疑,对于文化在企业新时期发展的导向作用寄予厚望。很多企业决策者言必称“企业文化”,并大力度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编制了精美、完整的企业文化手册和设计了漂亮、规范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经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后,却发现员工对新企业文化并不真正理解和认同,也无法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真正有效的企业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玄虚,不是空乏说白的教育,更不是广宣不为的标语,而应该能实实在在地落地,在激-情的言语和实际的行动之间找到共鸣。文化虽然意义深远,虽然可以博大精深,虽然可以高屋建瓴,但想产生无穷的动力,一定要能落到实处,让全体员工能真实感受到,亲身体会到,才能上下同心,行动一致,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否则就是有点忽悠人。 三、企业文化建设应形实兼顾,要鲜明地落到实处 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显著效果,能使员工认同并转化成自觉行为,须要在企业文化的深层理念和企业文化的中层结构之间要进行有机地衔接,就是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向的、以物质基础为体现的、以能满足员工基本人性需求的文化宣传、企业制度和行为规范相融合的有依据的、可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这个体系中至少要在以下方面鲜明地落到实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