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管理条例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管理条例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管理条例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管理条例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管理条例

一、工作制度

(一)工作宗旨

追求“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热爱无偿献血事业,积极从事和推进无偿献血工作。

(二)工作方向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作为红十字会社会服务部的一部分并受其监督及指导,应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开展各种宣扬红十字会精神的公益活动;协助血站宣传有关无偿献血知识,以积极认真、负责、务实的态度为同学和群众提供志愿服务,解答有关无偿献血知识的疑问,提升社会对无偿献血的认识。

(三)工作原则

以自愿、平等、奉献、公平、公正为原则,各队员之间无职位高低,无年级大小之分。分工协作,相互尊重、共同努力,和谐共处。

(四)主要工作内容

1.参与红十字会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作为红十字会的一员,应为扩大红十字会的服务范

围,弘扬红十字会精神尽一责任。

2.开展无偿献血知识培训。作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队员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无偿献血

基本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同学和社会人士了解无偿献血,掌握基本的无偿献血知识。此外,应加强自身的礼仪形象,接人待事处事周到,热情服务,态度友好。

二、组织制度

(一)服务队设立队长一名,副队长两名,小组长若干名,以平时表现、最终考核为标准,经红会委员会同意后正式生效。

(二)经考核通过者,成为服务队队员,同时也是红十字会的干事,履行红会干事的职责,(三)具体分工如下:

(1)队长职责:①总体负责对内外一切工作,安排协调服务工作

②负责联系对外事宜,协调好红会、血站、服务队之间的工作

③参加红会委员会召开的例会,若有特殊情况可由副队长代替

④定期向社会服务部部长汇报近期活动情况并接受其意见和建议

⑤血站要在学校开展宣传工作或采血活动前向红会委员会报告情况并征

询,得到同意后组织校内相关活动。

(2)副队长职责:

①定期向队长汇报各组长工作落实情况

②负责安排值班、组织人员分配任务工作

③监督各小组长是否认真履行组长职责

④记录各队员参加工作情况、日常表现、工时长短

⑤协助队长工作

(3)各部长长职责:

①及时记录各队员参加活动情况,并向副队长汇报,做到公平公正

②及时向队长传达通知

(4)各队员职责:

①必须了解红十字会的各项规章制度、日常工作情况

②遵守红十字会规章制度,履行相应职责

③积极参加血站、红会组织的有关献血的活动

④血车到校内采血前队员负责对口班级,必须把通知传达到位,收集、统计各班有意

向献血的人数

⑤协调血站工作人员像无偿献血者做好填表指导、服务工作

⑥向广大市民、学生宣传无偿献血知识

三、队员招聘条件

(1)认同红会相关规章制度及《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管理条例》;要求有爱心,工作认真,具备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面试进入试用期考察,经红会委员批准后正式成为服务队队员,并公布名单四、奖励评优办法

(1)对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者给予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2)队长、副队长及各小组组长因组织安排工作耗时,享受额外加时

(3)在活动参加人员较少时参加者可享受适当加时

(4)志愿者所从事与无偿献血知识有关活动所用时间全部计入服务时间

(5)队长在推选优秀先进个人情况时考虑因素包括:

①对通知是否及时回应

②工作态度优劣

③对无偿献血知识的掌握情况

④参加服务活动是否准时

⑤有无故意回避本职工作

⑥是否配合小组长、队长及血站相关工作

⑥是否服从队长、副队长、各小组长安排工作,落实工作情况

献血中心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2016兰州大学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项目

兰州大学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申报书 ——兰州大学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项目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常态化的活动。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宣传,面向全校招募志愿者并进行活动前期的培训,活动进行过程中为献血者解答关于献血的疑问,发放纪念品,密切关注献血者献血后一段时间内的身体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此外,还要帮助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送报化验血样、清点血袋等。活动结束后,针对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总结。 无偿献血服务活动的实施地域主要是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和兰州市市区各献血点,受益对象为全体献血志愿者,旨在通过贴心的服务,使献血志愿者消除献血带来的紧张感,同时,防止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对献血志愿者的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每年的6月中旬和12月中旬献血车会进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进行为期一周的献血活动,在献血车进入校园之前管院青协会提前招募好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前的培训工作,为献血车进校园做准备。在每学期的周末都有志愿者自愿报名参加兰州市市区的街头服务,在兰州市区内的几个献血点进行相应的志愿服务工作。初步估计受益对象在500-1000人左右。 在开展该项目前期和后期都会进行相应的宣传工作。前期的宣传主要是方便招募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通过微博等平台对该项目进行宣传,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类的志愿服务活动。该项目进行以来也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兰州晨报、每日甘肃网、甘肃新闻网、兰州新闻网、新浪新闻等媒体都对这一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报道,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媒体的通力合作,使得这一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迈上了新的台阶。 开展该项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同学们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带动同学们发扬红十字精神,自觉投入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通过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形式,展示大学生志愿者的良好风貌,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湖南省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临床用血费用报销工作管理办法

湖南省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临床用血费用报销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无偿献血者合法权益,方便献血者及其亲属临床用血费用报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省行政区域内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包括基层血站和中心血库,以下简称血站)献血的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指无偿献血者配偶、父母、子女)。 第三条无偿献血者献血当日起,即可享受无偿献血报销政策。 第二章报销凭证 第四条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报销临床用血费用时,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无偿献血者本人报销 1.献血者身份证或军官证原件(信息化手段无法查证时,提供《无偿献血证》等有效凭证); 2.就诊医院出具的财务结算发票、用血清单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 原件单位专用章); 3.申请人银行账号(开户行、户名)、联系方式。 (二)无偿献血者亲属报销

1.献血者身份证或军官证原件(信息化手段无法查证时,提供《无偿献血证》等有效凭证); 2.证明与无偿献血者为直系亲属关系的有效证件或证明(如户口簿、结婚证、出生证或公安机关、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出具的证明); 3.就诊医院出具的财务结算发票、用血清单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原件单位专用章); 4.申请人银行账号(开户行、户名)、联系方式。 第五条持有《无偿献血证》,但血站信息系统中没有记录的,由献血者献血的血站审核并出具证明,审核通过的给予报销。 第三章报销标准 第六条无偿献血者及亲属临床用血费用报销,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献血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血站献血的献血量累计计算,下同)累计在900毫升以上(含本数)的,献血者本人终身无限量报销临床用血费用。 (二)献血量累计在600毫升(含本数)以上不满900毫升的,献血者本人报销献血量三倍临床用血的费用。 (三)献血量累计在600毫升以下的,献血者本人报销献血量二倍临床用血的费用。

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

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 一、服务队志愿者招募 (1) 申请条件: (一)年满18周岁,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奉献精神,有强烈的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意愿,不追求物质报酬或其它任何私利。 (三)富有责任感,愿尽个人力所能及,甘于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智力和经验。 (四)具备从事志愿服务相应的基本知识、能力和身体素质,身体健康。 (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助人。 (六)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校各项规章制度,既往无违法犯罪及其他不良记录。 (七)遵守《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管理办法》 凡不符合上述各项条件之一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有权拒绝接受申请。(2)申请及报名方式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均可申请报名。 申请者可采取网络和现场等方式向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或所属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咨询和报名 (3)申请材料 (一)《志愿服务队申请表》

(二)有效证件,包括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 二、服务队注册 (1)注册机构 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志愿者注册机构,负责志愿者注册管理工作。院团委、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可经所在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授权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 (2)注册程序 1. 申请人提出注册申请,填写全校统一格式的注册登记表。 2. 志愿者组织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审核。 3. 审核合格,申请人参加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进行宣誓,领取“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证”。 (3)注册号 为便于志愿者的统一管理,志愿者注册后即获得统一使用的注册号。注册号在志愿服务证上标明并记录在志愿者本人的注册档案中。每名志愿者的注册号永久使用,因死亡、失踪、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违法、未履行志愿服务义务等情况而取消注册志愿者资格的,应注销其注册号,被注销的号码原则上也不重新使用。注册号由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统一确定编制规则。 (4)志愿服务证 志愿服务证用来证明注册志愿者的身份,记录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内容和所获的志愿服务荣誉。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后,由服务对象提供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证明,志愿者所属的团

志愿服务队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JNFC/ZY-14-03 版本号:4 志愿服务队管理规定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XXXXXX 年月日发布实施

1、目的 为了加强志愿服务队的管理,完善志愿服务队的组织建设,增强志愿服务队的纪律,规范志愿者活动,促进志愿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志愿服务队的队伍建设、组织纪律、工作要求、活动组织及实施。 3、职责 团支部负责志愿服务队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工作。 4、相关文件 无 5、规定 5.1 队员申请及注册 5.1.1申请条件 5.1.1.1 具有奉献精神,有志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5.1.1.2 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素质。 5.1.1.3 遵纪守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5.1.1.4 愿意接受所在志愿组织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协调。 5.1.2注册流程 5.1.2.1 本着自愿的原则,申请人提出注册申请。 5.1.2.2 组织对申请人的情况进行调查。 5.1.2.3 调查合格后,填写统一的注册登记表。 5.1.2.4 审核合格,申请人参加单位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 5.2 队员权利及义务 5.2.1基本权利 5.2.1.1 参加志愿服务队组织的各种志愿活动,接受有关教育、培训。

5.2.1.2 就志愿服务工作对团支部提出建议和意见,并进行监督。 5.2.1.3 提出请求,并要求给予负责的答复。 5.2.1.4 向本队推荐优秀会员。 5.2.1.5 退出志愿服务队。 5.2.1.6 相关法律、法规及志愿服务队赋予的其它权利。 5.2.2履行义务 5.2.2.1 遵守志愿服务队的管理规定。 5.2.2.2 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完成志愿服务队安排的或独立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 5.2.2.3 参加志愿服务队安排的教育与培训。 5.2.2.4 尊重志愿服务对象的权利,保守志愿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5.2.2.5 不得以志愿身份从事任何以赢利为目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5.2.2.6 自觉维护团组织、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的形象。 5.2.2.7 相关法律、法规及志愿服务组织规定的其他义务。 5.3 组织纪律及工作要求 5.3.1组织纪律 5.3.1.1 坚持分工合作原则,个人不离集体,集体不离个人,立足本职,明确目标,服从管理,听从安排,认真完成各项工作。 5.3.1.2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围绕“公益事业、弱势群体”开展工作。 5.3.2工作要求 5.3.2.1 认真听取志愿者及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对工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反映。 5.3.2.2 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投身参与本服务队、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多参加实践、公益活动。 5.3.2.3 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在开会(例会)时,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者必须提前 30分钟,以书面形式向负责人请假,准假后方可离开。 5.3.2.4 如确因时间冲突或情况特殊,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缓解,决不能影响本服务队的工作开展,若时间紧急,须迟到或须请假者也须向负责人说明情况。 5.3.2.5 明确工作目标,不能盲目地开展工作,必须拟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常州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常州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及志愿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利用自身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非盈利性社会公益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志愿者是指在志愿服务组织登记或注册~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自然人。 本办法所称的志愿服务组织是指常州市志愿者总会及志愿者协会、分会、服务总队~以及在授权机构备案登记的志愿服务团体。 第四条志愿服务应当遵循自愿、无偿、诚信、平等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将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本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当提倡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 第六条常州市志愿者总会负责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总会由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其秘书处设在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总会直属志愿服务团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组 —1— 织内的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章志愿者

第七条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向志愿服务组织提出申请登记、注册成为志愿者: ,一,自愿从事志愿服务, ,二,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具有相应的体能和技能。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应当征得其监护人同意~在成年人的指导下可以参加与其年龄、身心状况相适宜的志愿服务活动。 第八条志愿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 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参加与志愿服务有关的培训, ,三,对志愿者组织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并进行监督, ,一, 获得所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完整信息, ,二, 有志愿服务需求时优先获得志愿服务, ,六,退出志愿服务组织, ,七, 其他应当享有的权利。 第九条志愿者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志愿服务组织的章程和其他管理制度, ,二,维护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三,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安排的志愿服务工 —2— 作, ,四,尊重志愿服务对象的意愿~不得损害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五,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六,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营利性活动,

无偿献血的相关优惠政策及注意事项

◆无偿献血者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一、公民免费用血制度 1、无偿献血者本人在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需要临床用血的,可免费使用其献血量5倍的血液;5年后需要临床用血的,可免费使用其献血量等量的血液;无偿献血累计达到1000毫升以上者,本人享受终身免费用血。 2、无偿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其配偶、父母、子女需要用血的,可免费使用其献血量2倍的血液。 二、公民免交用血互助金制度 未用血前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公民及其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子女)免交用血互助金。已交纳用血互助金并用血的患者,其本人或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子女)参加本省无偿献血的,可在交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退还。 用血者的亲兄弟姐妹用血前三年内在温州地区献过血的,用血者免交用血互助金。已交纳用血互助金并用血的患者一年内其亲兄弟姐妹在温州地区献血的,可在交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退还互助金。 ◆一次献血400ml更有益? 1、刺激新鲜血液再生 对于献血者,一次献血200ml不足体内血液总量的5%,由于量少,并未涉及到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而每次献血400ml,能够涉及到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等脏器内的血液参加到血液循环中去,刺激新鲜血液再生,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提高输血疗效 对于用血者,如果输血800毫升,若一袋血为200毫升,那么病人就需要接受4个献血者的血液。若一袋血为400毫升,那么该病人只需要接受2个献血者的血液。这样既可以提高输血疗效,又大大减少感染机会及输血反应。

◆为什么说定期适量献血有益健康? 1.促使血液“年轻化” 适量献血会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血液红细胞寿命为120天),增加新生红细胞,促进献血者造血功能更加旺盛,有利于身体健康。 2.降低血液粘稠度 适量献血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提高脑血流量,从而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3.减少癌症发病率 《国际癌症》报道,人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肿瘤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能调整血液中制造红细胞的铁的含量,减少癌症发病率。 4.保持充实、快乐的心绪 无偿献血者用自己的鲜血延续、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使心灵得到慰籍,使人生更加充实、快乐,经常保持充实、快乐的心绪是健康长寿必备的因素之一。 ◆献血会被感染疾病吗? 首先,献血与输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献血是血液从人体血管内向外流出,而输血是使用他人的血液,稍有不慎,就有染上疾病的可能。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血站的行为有严格的规范,血站属于公益性卫生机构,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臵,其工作人员都是具有采血、检验等资格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流水线操作。血站使用的消毒物品、血袋、针头等均为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使用后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焚烧销毁处理。 因此,献血绝不会感染疾病。 ◆献血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献血前注意事项:

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管理办法(试行)

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管理办法(试行) 组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是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经常化、有形化、项目化,保证志愿服务队伍相对稳定的重要方式。为加强对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的管理,规范和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是指拥有3名以上志愿者,履行申请手续,经街道团(工)委备案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的各类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二、职责 1.组织开展各类社区公益活动,为社区建设、发展及需要帮助的社区青少年和群众提供非营利性志愿服务; 2.建立健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各项措施和制度; 3.负责本团队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和考核; 4.制定社区志愿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 5.筹集、使用和管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物资; 6.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 7.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宣传、合作和交流活动; 8.作为青年中心的主要社团,承接青年中心的相关工作; 9.规模较大的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可作为志愿者协会分支机构,承担相应职能。 三、成立 (一)成立条件 1.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坚持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道德风尚; 2.一般要求有3名以上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注册的志愿者(注册志愿者); 3.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名称应当与其服务范围、志愿者规模、活动地域等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 4.有相对固定或已形成规模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5.团队成员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

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调查

Study on the Status of Unm et Care Needs on Blood Donation and the Motivation Factors of Blood Donation Song Renhao et al Hebei Blood Center,Shijiazhuang,050071 Abstract Objective:The paper aimed at studying the status of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and the motivation factors of blood donation,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cruitment of blood donors.Methods:the status of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and its motivation factors were surveyed with questionnaire.Results:Donate blood donor service demand is higher than before,the main demand is enough respect.And to non blood donors,blood donation way and knowledge was the main demand.The main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were no enough respect or bad impression on the blood stations,little sense of blood,inability to find someone to company them to donation,and complicated donation procedures,the main reason of blood donation is the love.And to non blood donors ,the main unmet care needs were don't know how to blood donation,not familiar with the blood stations system,no one request their donations,the main reason for no donation was no social pressure.Conclusion:To improve the recruitment of blood donors,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blood station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increase the blood donation knowledge propaganda and raise people's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lood donation,use social pressure and encourage widespread participation in donation. Key Words Blood donation;Care needs;Motivation factors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快速上升,而有偿献血转变到自愿无偿献血后,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但献血人数也有一定的减少,血液的供需不平衡带来了全国范围的季节性短缺或偏型性短缺。要从根本上解决血液短缺的问题,就要优化献血氛围、提升献血服务水平,促使更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定期参与无偿献血。我国以往的献血者招募研究大多集中在献血知识的知晓率上,对影响献血的直接因素涉及不多,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对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探讨影响献血的促动因素,从而 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拟推动无偿献血的发展。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石家庄市、保定市随机调查1000人,收回有效问卷963份,有效回收率96.3%。以有无无偿献血经历判为献血者和非献血者。其中献血者510人,男235人,女275人;非献血者453人,男247人,女206人。年龄在20-50岁,包括学生、工人、军人、自由职业者等不同阶层,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调查者均自称身体健康。 1.2调查工具与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参考国内同类问卷[1-3]。 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调查 宋任浩1 魏晨玲2何路军1 1 河北省血液中心,石家庄,050071;2石家庄市中医院,石家庄,050071 摘要目的:了解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无偿献血促动因素,探索有效促进无偿献血招募思路。方法:采用问卷 形式,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较高;献血者主要需求是获得足够的尊重,而非献血者的主要需求是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献血程序繁琐等,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奉献爱心;而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不清楚怎么献血、对血站系统不熟悉、没人要求自己献血,不献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社会压力。结论:加强血站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献血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社会压力,鼓动人们广泛参与献血是当前强化献血招募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无偿献血;服务需求;促动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5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YXYSH.2012.10.014 第25卷第10期 2012年10月医学与社会 Medicine and Society Vol.25No.10%Oct.2012 46··

《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教育部发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三条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学生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自愿奉献时间和智力、体力、技能等,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行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学生,经其监护人同意,可以申请成为学生志愿者。未成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应当在其监护人陪同下或者经监护人同意参与志愿服务。 第四条学生志愿服务要遵循自愿、公益原则。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公共秩序和赛会保障志愿服务、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以及面向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等。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第二章工作机构 第五条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协调本级共青团组织明确专门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导、统筹、协调、考核工作。 第六条学校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 第三章组织实施 第七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方式包括学校组织开展、学生自行开展两类。中小学生以学校组织开展为主,高校学生可由学校组织开展,鼓励学生自行开展。未成年学生自行开展志愿服务,遵照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实施。 第八条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未成年人需经监护人书面同意)、择优录取、定岗服务的方式展开,切实做好相关指导、培训和风险防控工作。学校应结合实际,制订学生志愿服务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 第九条高校应给予自行开展志愿服务的学生全面支持,扶持志愿服务类学生社团建设,并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管理。 第十条学生志愿服务程序 (一)学生志愿服务负责人向学校工作机构提交志愿服务计划等材料; (二)学校工作机构进行登记备案,包括进行风险评估、提供物质保障、技能培训等; (三)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四)学校工作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对学生志愿服务进行认定记录。 有条件的学校应实行学生志愿服务网上登记备案、认定记录。 第十一条学校应安排团委、少先队辅导员等教职员工担任志愿服务负责人,具体负责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记录、保障工作。 第十二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学校、学生志愿者、服务对象应签订服务协议书,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和有关权利、义务。 第十三条学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应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必要时要为学生购买或者要求服务对象购买相关保险。学生自行开展志愿服务,学校应要求学生做好风险防控,必要时购买保险。 第四章认定记录 第十四条学校负责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 (一)学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由负责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等证明,

志愿者无偿献血活动总结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志愿者无偿献血活动总结

志愿者无偿献血活动总结 XX年6月14日是第11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为“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xx公益组织群友于当日上午在八一广场献血车无偿献血。 6月14日上午不到8:00,xx们便早早来到八一广场等候献血车的到来,大家签到、分组。8:30,采血车一到达,献血组和服务组便兵分两路,积极行动: 服务组在精英群群友暨中心血站工作人员“永恒心”的指导下,立刻投入到服务工作中,有的帮助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搬桌子;有的搭宣传栏;有的指导填表;有的发宣传资料;有的为献血者发放礼品…… 献血组的xx们踊跃伸出手臂,献出拳拳爱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着正能量。公益群的“xx”是第一位献血的xx,他是长治学院大二的学生,因要参加当天上午9:00的英语四级考试,大伙儿便主动给他开了“绿灯”。精英群的“丁香”是第一位献血的女群友,旁边的人们说女性一般献200 cc就可以了,但“丁香”斩钉截铁的说“我献400”,管理问她能行不能行,她爽快的说“没问题!”在献血过程中,xx们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了在场的许多人,一些献血者纷纷询问xx的情况,然后主动要求进入xx公益队伍中。 截至当天上午11:30活动结束,共有22名xx参加了无偿献血,成功献血者17名,共计献血4800毫升;另有5名xx由于熬夜、服药等原因不适宜当天献血,但对于他们的参与精神给予表扬! 此次要特别感谢参加无偿献血的xx有:xx、xx400cc)、xx (400cc)、xx(400cc)、xx、cc。特别xx,xx,二位申请了造血干细 第2 页共4 页

血站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_全国采供血机构上岗考试试题

《血站管理办法》单选题 1. 新《血站管理办法》已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B)起施行。 A.2006年1月1日 B. 2006年3月1日 C.2005年11月17日 D. 2006年3月31日 2. 《血站管理办法》是根据(A)制定的。 A.《献血法》 B.《卫生法》 C.《传染病防治法》 D.《卫生检疫法》 3.一般血站不包括(C)。 A.血液中心 B.中心血站 C.医院血库 D.中心血库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不包括(A) A.根据全国医疗资源配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全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并负责全国血站建设规划的指导。 B.结合本行政区域人口、医疗资源、临床用血需求等实际情况和当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血站设置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卫生部备案。 C.依据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批准设置血站,并报卫生部备案。 D.负责明确辖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和血站的职责;根据实际供血距离与能力等情况,负责划定血站采供血服务区域,采供血服务区域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5.下列有关采供血机构设置表述不正确的是(B) A.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已经设置血液中心的,不再设置中心血站; 尚未设置血液中心的,可以在已经设置的中心血站基础上加强能力建设,履行血液中心的职责。 B.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已经设置血液中心的,可以设置中心血站; 尚未设置血液中心的,可以在已经设置的中心血站基础上加强能力建设,履行血液中心的职责。 C.中心血库应当设置在中心血站服务覆盖不到的县级综合医院。 D.血液中心的职责包括开展血液相关的科研工作。 6.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没有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的,不得开展采供血活动。 《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C)。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7.血站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应当做到:(A) A.开展献血者招募,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 B.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者对献血者态度热情周到,对献血、输血知识不很了解。 C.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者对现行《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了解不够时,为了说服献血者可以任意宣传。D.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重要,对献血者态度次要。 8.血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液采集,具体容包括(D)。 A.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并进行登记。 B.严禁采集冒名顶替者的血液。严禁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

中国注册志愿者管 理办法 1 2020年4月19日

共青团中央关于印发《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青发[]55号)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鼓励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共青团中央在颁行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结合志愿服务事业的新发展,制定了《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制定并实施《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对于进一步规范志愿者注册工作,加强注册志愿者管理,实现志愿者注册和服务的“两个便利化”,深入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壮大志愿者队伍、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夯实志愿服务事业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共青团中央 11月7日 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志愿者注册工作,加强注册志愿者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志愿者(Volunteer,也称志愿人员、义工、志工)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她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第三条注册志愿者(China Registered Volunteer)是指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在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登记、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 第二章注册 第四条基本条件(一)年满十八周岁或十六至十八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十四至十八周岁者,须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二)具备参加志愿服务相应的基本能力和身体素质。 (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注册机构的相关规定。 第五条注册机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以及大中专院校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为志愿者注册机构。社区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学的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含志愿者服务站、服务队、服务团队等),经所在地注册机构同意能够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 3 2020年4月19日

无偿献血服务流程

服务工作流程 接待询问 填表 检验初筛 献血 止血办证 领取纪念品

志愿者服务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接待:接待献血者是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开展献血宣传、动员、招募、体检、采血及服务工作的关键环节。这个岗位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本次能否顺利献血 以及今后是否持续定期献血。 咨询及填表:询问献血者是否自愿参加献血,是否初次献血,何种血型,有无携带有效证件之后引导其填表。对于初次献血且对《献血登记表》不了解的献血者,志愿者须耐心告知其如何献血及注意事项。除非献血者本人提出,否则志愿者不得询问献血者的私事,志愿者服务时不得涉及医生问诊的项目和问题,不得影响工作人员体采操作,更不得代行体检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体检:医生在对献血者进行查体或问诊时,志愿者必须回避。志愿者应配合医生劝说除当前献血者外的其他待检、陪同及参观者等人回避体检。志愿者不得参与问诊,不得就专业问题主动解答。抽血及化验:志愿者可在抽取血样之前与献血者交流,以消除或缓解其紧张情绪。不得主动询问他人诸如检测结果不合格等原因。

采血:非工作所需应尽可能避免进入采血区域,若因工作需要进入采血区时,不得触碰仪器、器皿及已开封的医用耗材或器具,不得影响从业人员的操作,注意保持通道的畅通。对于献血者,尤其是初次献血者,可以通过聊天等方式缓解其紧张情绪,以轻松的话语打消献血者的疑虑,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及健康献血、助人快乐的理念去影响献血者,使其愉快顺利地完成献血的愿望。 压针孔及休息:采血结束后,志愿者要配合工作人员加强对献血者的监护和服务。指导献血者实施正确、足时的压迫针孔和现场休息。必要时需对献血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提示其休息的时间及其必要性,及时纠正其错误的压针孔方式,挽留其在现场进行足够时间的休息。发生献血反应时,应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妥善处理,并维护现场秩序,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必要时提醒从业人员注意跟踪随访。 欢送:献血者及其陪同人员离开时,志愿者要用感谢性语言对其予以礼节性送行,鼓励和欢迎其符合条件时再来献血。

无偿献血志愿者演讲稿范文

无偿献血志愿者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xxx,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和义工服务队员,今天作为无偿献血志愿者代表上台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献血经历的体会。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无偿献血更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人道博爱的具体体现,无偿献血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血液是活的细胞,到现在尚无人工制造,因此,医疗所需的血液,只有靠大家爱心提供。而且定期献血,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 我从一九九八年开始第一次献血,到现在一共献了四十次,其中十一次是全血,二十九次是机采血小板,至于多少个治疗量我就记不清楚。国家也对我们无偿献血者的爱心给予肯定,我曾经得过国家、省、市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荣誉证书。XX年11月,我加入肇庆无偿献血义工服务队,在牌坊广场做义工,向群众派发宣传资料,逐步加深群众对无偿献血的正确认识,提高群众的科学献血意识,营造良好的献血氛围,招募更多无偿献血者以及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一些帮助。在今天,我高兴的看到,我们无偿献血者的队伍在日益矿大,无偿献血事业在蓬勃发展,形成了肇庆文明风气。在献血和义工过程中,我又了解到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等患者,输血只能延缓他们的病情,抽取血液样本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等待与患者的骨髓配对,希望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献血,是一种身体健康的体验,能用自己的血液延缓挽救他人的生命,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而被你救的活的病人,未曾谋面的朋友,也一定会发自内心的感谢您,人海茫茫,大爱无疆,加入我们献血队伍中去吧,你的付出,换来的是生命乐章,让生命重现光彩,你的付出,让世界充满希望,充满爱! 谢谢大家!

无偿献血实施方案

无偿献血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为依据,以保证我院临床用血需要,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圆满完成我院无偿献血工作任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我院广大职工无偿献血意识有所增强,献血人员有所增加。 三、具体措施 1.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各科室组织科内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及相关政策规定,让我院职工充分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推进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开展的良好氛围和正确舆论导向。 2.大力开展互助献血工作。互助献血是国家《献血法》所提倡的献血方式,是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的明确要求,是自愿无偿献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要高度重视互助献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大力宣传和推进献血工作。 3.为鼓励广大医院职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每100ML给予营养补助100元,调休半天。 五、工作要求 1.无偿献血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我院无偿献血工作,各科室要充分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努力提高组织程度,形成强大合力,推进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开展。 2.各科室要充分认识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带头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3.各科室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求,进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要切实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强化珍借血液资源的意识,规范临床用血行为,减少不合理用血。

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管理办法

汽车工程系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管理办法 为保障系部志愿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全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鼓励支持团总支、师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服务队的各项活动,系部设立专项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并实行经费定额管理制度。为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管理,配合系部二级管理的推行,结合系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来源 1.系部预算安排。 2.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的捐赠与赞助。 3.其他合法经费来源。 二、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预算与划拨 (一)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实行学年定额预算管理。 由系部根据学生人数、上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当年物价标准、围绕系部中心工作,列出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并核定用款预算。 (二)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划拨。 按照系部二级管理办法中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划拨比例,用于系部师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支撑系部志愿服务组织日

常运营,购买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物资等。 (三)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由系部负责预算、计划、使用,系部负责人对该项经费的审批负责。各部门配合系部对该项经费审批、使用进行监管。 系部工作人员要本着“事前预算、事后决算”的原则合理、节约、有序的安排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运营,并在每学期定期将该项经费预算、使用情况报系部备案。 系部对该项经费使用情况、使用范围进行抽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四)其他情况。 1.经费按下达的额度使用,原则上不得突破经费额度。本学期预算指标如有节余,可累积转入下一学期继续使用。原则上节余不能超过该学期经费总预算的10%。 2.接受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对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捐赠与赞助,由系部统一收取,单独列账,使用权归接受捐赠部门所有。 三、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审批及报销 (一)审批。 1.志愿服务经费开支由系负责人审批,并对活动开展、款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负责。并为该项经费设立专门的支出台

洛阳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返回文件编号:33365958 管理办 办法 市志愿服务 洛阳市志愿服 务管理 洛阳市人民政府令第122号 颁布日期:20130818实施日期:20131001颁布单位:洛阳市人民政府 《洛阳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经2013年8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实行。 2013年8月18日 第一条 为了推广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公民的志愿服务意识,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与保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志愿者是指在志愿服务组织登记,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以自身知识、技能、体能等,自愿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和关爱自然的个人。 志愿服务组织是指依法登记,从事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经志愿服务组织安排,由志愿者具体实施的自愿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和关爱自然的公益性活动。 第四条 志愿服务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诚信、非营利原则。 第五条 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第六条 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文明办”)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志愿服务工作。 第七条 每年3月为全市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月,4月为志愿服务集中活动月。 第八条 自愿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员,应当向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经志愿者组织同意,可以注册成为志愿者。 第九条 志愿者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知识技能相适应。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前应当征得监护人同意,并且只能参加与其年龄、身心状况相当的志愿服务。 第十条 志愿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时间、能力等条件,选择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二)获得与从事志愿服务相关的完整信息; (三)接受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 (四)请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帮助解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五)优先获得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帮助; (六)拒绝提供违犯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服务; (七)自由、名誉、隐私和信仰受到尊重; (八)申请退出志愿服务组织; (九)其他应当享有的权利。 第十一条 志愿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志愿服务组织的章程和制度; (二)参加志愿服务组织的教育和培训,接受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和安排,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三)尊重志愿服务对象的意愿和人格、隐私等权利,不得泄露在参加志愿服务过程中获悉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其他依法受保护的信息,不得损害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四)因故不能继续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应当提前告知志愿服务组织; (五)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变相收取报酬、财物,或者牟取其他利益; (六)不得利用志愿者身份从事与志愿服务活动要求不符的行为; (七)维护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声誉和形象; (八)其他应当履行的义务。 第十二条 洛阳市志愿者联合会是依法登记成立、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组织,接受市文明办的指导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负责对本市行政区域辖下的志愿者组织及其所属志愿者进行指导、监督。 洛阳市志愿者联合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志愿服务的各项制度; (二)制订本行政区域内志愿服务计划,发布志愿服务信息; (三)指导、协调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 (四)维护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五)表彰和奖励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 (六)开展志愿服务的宣传和对外交流合作; (七)志愿者联合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符合志愿者联合会章程的本市志愿服务组织,可以申请成为洛阳市志愿者联合会的团体成员。其他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应当纳入洛阳市志愿者联合会管理,定期报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第十三条 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其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十四条 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为志愿者建立档案,并且对志愿者的个人隐私等信息保密,未经志愿者本人书面同意,不得公开或者向第三方提供。 第十五条 志愿者因升学、就业等原因需要志愿服务证明时,志愿服务组织应当提供。 第十六条 志愿服务的范围包括: (一)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帮老助幼; (二)支教助学、医疗保健、科技推广、文体服务、环境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