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练习题讲解学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和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一起并称为当代科 学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航天、气象、地震、密码破译等领域。 A.科学计算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数据处理 2.已知字符"A"的ASCII 码的十进制数是65,则 字符"d" 的ASCII 码的十进制数表示是( )。 A.100 B.104 C.106 D.68 3.计算机系统不同,指令系统也不同,目前常见 的指令系统有复杂指令系统(CISC)和精简指令系统( )。 A.RISC B.BIOS C.CMOS D.CIMS 4.计算机硬件五大部件是指( )。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 出设备 B.RAM、运算器、磁盘驱动盘、键盘、I/O 接口 C.ROM、控制器、打印机、显示器、键盘 D.存储器、鼠标器、显示器、键盘、微处理 器5.数码相机是摄取的图像一般保存在( )或SM 卡上,以与计算机的USB通信端口连接。 A.CF https://www.doczj.com/doc/bf2263406.html,D C.RAM D.VCD 6.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 )两部分组成。 A.软件系统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操作系统 7.已知x=156D,Y=10010110B,Z=241O,则三个数 的正确排序为( )。 A.Z>X>Y B.Z>Y>X C.Y>X>Z D.X>Z>Y 8.从信息的输入输出角度来说,( )既可以看作 输入设备,又可以看作输出设备。 A.磁盘驱动器和磁带机 B.音箱 C.打印机 D.扫描仪 9.追记型光盘存储器将所需信息写入光盘后 ( )。 A.只能读不能写 B.即可读也可写 C.即不能读也不能写 D.不能读但能写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许骏)

第一篇计算机与网络基础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答:从产生信息的客体出发,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表述;从接收信息的主体而言,信息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一种东西;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信息可以理解为一组编码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某一目的有用的知识。 特征:(1)可共享性;(2)可转移性(时间上转移“存储”,空间上转移“通信”);(3)相对性与时效性;(4)可变换性;(5)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 2.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代表信息的哪些过程? 答: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其内容包括:(1)感测技术(信息的获取);(2)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3)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4)控制技术(信息的应用)。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2)计算机内部采取二进制形式表示和存储指令或数据; (3)把解决问题的程序和需要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周而复始地取指令、执行指令的过程。 4.画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答:硬件系统结构图见P8页。各部分基本功能如下: (1)中央处理单元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统一指挥和有效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2)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 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 充和后援。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原始数据以及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表示方式,然后放入存储器;输出设备用于把各种 计算机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 (4)输入/输出接口:作用是协调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的工作。功能大致包括:数据隔离;数据缓冲;数据变换;记录外设与接口的工作状态,据此调整对外设与数 据接口的指令;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联络控制。 (5)总线:是一组公共信号线,能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的信息。其优点是,可减少计算机系统中信息传输线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使计算机系统 便于实现模块化,从而提高计算机扩充内存容量及外部设备数量的灵活性。5.存储器为什么要分为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两者各有何特点? 答:在计算机系统中,对存储器的容量、速度和价格这三个基本性能指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存储容量应满足各种应用需求,存储速度应尽量与CPU匹配,并支持输入/输出操作,价格要相对合理等。然而按目前的技术水平,仅采用一种存储技术组成单一的存储器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解决方案是采用多级存储器系统,即把几种存储技术结合起来,缓解容量、速度和价格之间的矛盾。 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充和后援。

最新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习题目和答案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习题目和答案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 习题和答案 第二章 1、8088与8086的区别 [解答] ①外部数据总线位数不同。8086外部数据总线16位,在一个总线周期内可以输入/输出一个字(16位数据),而8088外部数据总线8位,在一个总线周期内只能输入/输出一个字节(8位数据)。 ②指令队列缓冲器大小不同。8086指令队列可容纳6个字节,且在每一个总线周期中从存储器取出2个字节的指令代码填入指令队列;而8088指令队列只能容纳4个字节,在一个机器周期中取出一个字节的指令代码送指令队列。 ③部分引脚的功能定义有所区别。 (1) AD15-AD0的定义不同。在8086中都定义为地址/数据分时复用引脚;而在8088中,由于只需要8条数据线,因此,对应于8086的AD15-AD8这8根引脚在8088中定义为A15-A8,它们在8088中只做地址线用。 (2) 引脚28和34的定义不同。在最大方式下,8088的第34引脚保持高电平,在最小模式时,8088和8086的第28引脚的控制信号相反,而8086的第34引脚为BHE/S7,BHE用来区分是传送字节、还是字,8088的第34引脚为SS0,用来指出状态信息,不能复用。 (3) 引脚28的有效电平高低定义不同。8088和8086的第28引脚的功能是相同的,但有效电平的高低定义不同。8088的第28引脚为IO/M,当该引脚为低电平时,表明8088正在进行存储器操作;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表明8088正在进行I/O操作。8086的第28引脚为M/IO,电平与8088正好相反。

<信息技术>淘宝资料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理

(信息技术)淘宝资料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理

1. 根据计算机使用的电信号来分类,电子计算机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其中,数字计算机是以( )为处理对象。 A. 字符数字量 B. 物理量 C. 数字量 D. 数字、字符和物理量 2. 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ENIAC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 B. 它主要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 C. 它是首次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使计算机自动工作 D. 它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3.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 )。 A. 宾夕法尼亚大学 B. 麻省理工学院 C. 哈佛大学 D.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4.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每秒钟运算速度为()。 A. 5000次 B. 5亿次

C. 50万次 D. 5万次 5. 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硬件由()部分组成。 A. 2 B. 5 C. 3 D. 4 6. 科学家(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A. 诺贝尔 B. 爱因斯坦 C. 冯.诺依曼 D. 居里 7. 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核心是( )和“程序控制”。 A. 顺序存储 B. 存储程序 C. 集中存储 D. 运算存储分离 8. 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存储程序”是由( )提出来的。

A. 牛顿 B. 冯·诺依曼 C. 爱迪生 D. 莫奇利和艾科特 9.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将计算机划分为( )类。 A. 3 B. 4 C. 5 D. 6 10. 计算机中的指令和数据采用()存储。 A. 十进制 B. 八进制 C. 二进制 D. 十六进制 答案:1.C 2.C 3.A 4.A 5.B 6.C 7.B 8.B 9.D 10.C 11. 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为()。 A. 水银延迟线或电子射线管 B. 磁芯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习题和答案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习题和答 案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习题和答案第二章 1 、8088与8086的区别 [解答]①外部数据总线位数不同。8086外部数据总线16 位,在一个总线周期内可以输入/输出一个字,而8088 外部数据总线8位,在一个总线周期内只能输入/输出一个 字节。 ②指令队列缓冲器大小不同。8086指令队列可容纳6个字节,且在每一个总线周期中从存储器取出2个字节的指令 代码填入指令队列;而8088指令队列只能容纳4个字节,在一个机器周期中取出一个字节的指令代码送指令队列。 ③部分引脚的功能定义有所区别。 (1) AD15-AD0 的定义不同。在8086中都定义为地址/ 数据分时复用引脚;而在8088中,于只需要8条数据线,因此,对应于8086的AD15-AD8这8根引脚在8088中定义为A15- A8,它们在8088中只做地址线用。 (2) 引脚28和34的定义不同。在最大方式下,8088的 第34引脚保持高电平,在最小模式时,8088和8086的第28

引脚的控制信号相反,而8086的第34引脚为BHE/S7, BHE用来区分是传送字节、还是字,8088的第34引脚为SS0, 用来指出状态信息,不能复用。 (3) 引脚28的有效电平高低定义不同。8088和8086的第28引脚的功能是相同的,但有效电平的高低定义不同。 8088的第28引脚为IO/M,当该引脚为低电平时,表明8088 正在进行存储器操作;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表明8088正 在进行I/O操作。8086的第28引脚为M/IO,电平与8088 正好相反。 2 、根据8086CPU的存储器读写时序图,请说明:⑴ 地址信号应在哪些时间内有效?(2)读、写动作发生在 什么时间内? (3) 为什么读与写数据的有效时间长短不一样? (4) T1 状态下数据/地址线上是什么信息?数据信息是 什么时候给出? [解答]地址信号只在T1状态时有效,并被锁存起来。读动作发生在T3、T4状态,而写动作发生在T2、T3、T4状态。读与写数据的有效时间长短不一样是因为CPU的速度与 外设的速度不相匹配所造成的。T1状态下数据/地址线上是 地址信息,数据信息是在T2状态,AD15-AD0给出。 3 、8086CPU形成三大总线时,为什么要对部分地址线进行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综合练习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综合练习题2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名称是 A)ENIAC B)APPLE C)UNIV AC-ID)IBM-7000 (2)CAM表示为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教学D)计算机辅助模拟 (3)与十进制数1023等值的十六进制数为 A)3FDH B)3FFHC)2FDH D)3FFH (4)十进制整数100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A)1100100 B)1101000C)1100010 D)1110100 (5)16个二进制位可表示整数的范围是 A)0~65535B)-32768~32767 C)-32768~32768 D)-32768~32767或0~65535 (6)存储400个24×24点阵汉字字形所需的存储容量是 A)255KB B)75KB C)37.5KB D)28.125KB (7)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9 B)D C)aD)y (8)某汉字的机内码是B0A1H,它的国际码是 A)3121HB)3021H C)2131H D)2130H (9)下面列出的4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 A)RAM B)ROM C)FROM D)CD-ROM (10)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的部件,通常称为 A)运算器B)控制器C)显示器D)存储器 (11)下列4种设备中,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A)UPSB)服务器C)绘图仪D)光笔 (12)二进制数111110101101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1F5B B)D7SDC)2FH3 D)2AFH (13)十六进制数CDH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A)204 B)205 C)206 D)203 (14)下列4种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小的一个是 A)八进制数247 B)十进制数169C)十六进制数A6 D)二进制数10101000 (15)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NUL B)B C)g D)p (16)ASCII码分为哪两种? A)高位码和低位码B)专用码和通用码C)7位码和8位码D)以上都不是 (17)7位ASCII码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编码值? A)126B)124C)127 D)128 (18)一条指令必须包括 A)操作码和地址码B)信息和数据C)时间和信息D)以上都不是 (19)下列不属于微机主要性能指标的是 A)字长B)内存容量C)软件数量D)主频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素养的内容:一、信息意识,二、信息能力,三、信息品质。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数据库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课本上的原话—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个部分组成。个人意见—由:CPU、总线、主存、辅存和I/O设备组成。 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有时钟频率和字长。时钟频率以MHz或GHz表示,通常时钟频率越高;其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对也越快。字长表示CPU每次处理数据的能力,按字长可分为8位、16位、32位、64位CPU。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数据总线。 计算机中总线:微机各功能部件相互传输数据时,需要有连接它们的通道,这些公共通道就称为总线(BUS)。分为内部总线和系统总线两种。(平时说的总线指的是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有: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或主存储器是指:RAM和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既可以存入数据,也可以从中读出数据的内存,平时所输入的程序、数据等便是存储在RAM 中。但计算机关机或意外断电时,RAM中的数据就会消失,所以RAM只是一个临时存储器。外存中的数据与指令必须先读入RAM,然后计算机才能进行处理。RAM又分静态(SRAM)和动态(DRAM)两种。ROM:(只读存储器)只能从其中读出数据而不能将数据写入的内存。ROM中的数据关机或断电也不会消失,所以多用来存放永久性的程序或数据。容量大小的单位及换算,单位:位(Bit)、字节(Byte)、KB、MB、GB等,换算:1字节(Byte)=8位(Bit)、1KB=1024B(B为字节)、1MB=1024KB、1GB=1024MB。Cache 的功能是存储数据和指令。计算机中存储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内存。 计算机中的地址是指存储单元的有序编号。一般来说,机器指令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组成。以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由冯·诺依曼提出的。为方便记忆、阅读、和编程,把计算机语言进行符号化,相应的语言称为汇编语言。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英文缩写为DBMS。应用软件是指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形式是二进制。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这一节不好列举,自己看课本(35页),考到几率很大。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2000是一种但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窗口部件示意图和任务栏示意图可能或让你们填各部分名称,到书上记一下。(48页.50页)。桌面元素有:桌面墙纸、桌面图标和任务栏。鼠标的基本动作: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改变应用程序窗口位置,用鼠标拖动其标题栏即可。关闭应用程序窗口:用鼠标单击其右上角关闭按钮或双击其左上角的控制菜单框按钮即可。切换输入法:Ctrl+空格可以在中英文输入法之间切换Ctrl+ Shift可以在安装的所有的输入法之间切换。在同一文件夹中不允许建立两个同名的文件或文件夹。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如果某个文件夹图标的左面有一个矩形框,单击上面的加号就可以展开此文件夹下的全部文件夹。单击减号就可以隐藏此文件夹下的全部文件夹。右窗格:选中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单击其图标即可。为了显示文件或文件夹的详细资料,应使用菜单栏上的查看菜单。(这一章都是些基本的东西,WINDOWS操作估计大部分你们都会。稍微看看书就行了,把他们从书上打下来太累了,呵呵) WORD:word的最大特点就是所见即所得。Word操作中,在当前段产生新的一行,但不是产生新的段落,新行的格式与当前段落格式一致,应按下Shift+ Enter键。在world文本编辑中,用鼠标双击某个汉字,则选定的内容是词组。鼠标移到正文左边,形成向上箭头时,连续单击鼠标3次可以选定全文。分页按Ctrl+ Enter键。要使文档中的每段的首行自动缩进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考题及解析

1单选(2分) 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种预报方法会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 A )。 A.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和过程控制 C.数据处理和辅助设计 D.科学计算与辅助设计 2单选(2分)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 C )。 A.中国 B.英国 C.美国日本 # 我国第一台半导体大型体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诞生,并于1958年交付使用。参与研发的骨干有董占球、王行刚等年轻人。随后,由总参张效祥教授领导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在1959年也交付使用,骨干有金怡濂,苏东庄,刘锡刚,姚锡珊,周锡令等人。其中,磁心存储器是计算所副研究员范新弼和七机部黄玉珩高级工程师领导完成的。在104机上建立的、由仲萃豪和董韫美领导的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编译系统,则在1961年试验成功(Fortran型)。 3单选(2分) 按电子计算机传统的分代方法,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依次是( D )。 A.晶体管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光器件计算机 B.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C.手摇机械计算机, 电动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D.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小、中规模集成,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4单选(2分)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部件是( C )。 A.继电器 B.晶体管 C.电子管 D.光电管 # 早期的计算机元器件是电子管,其体积大、耗电多。 5单选(2分) 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A.光盘中所存储的信息是数字信息 B.模拟信息将逐步取代数字信息 C.计算机中所存储处理的信息是模拟信号 # 二进制数据(高低电平)的形式 D.数字信息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造成失真 # 模拟信息:模拟环境是通过使用由移动电话公司所提供的WAP手机模拟器来实现WML浏览。在网上能免费下载的模拟器提供了比较完整的集成开发环境。这种方式提供了集成环境和WAP手机基本一致的模拟器。但是很难说所使用的模拟器和其产品完全一致的,并且没有网关的参与(有的模拟器可以设置网关),因此这是一个不完备的检测,特别是与WTA(Wireless Telephony Application)相关的服务没有办法进行检测。对于开发阶段来说,这样的环境就已经足够 #模拟信息更易受干扰,数字信号都是0,1,0,1的数组成的,得需要解码器才能解出图像声音^ 而模拟信号直接在信号上做线性叠加,就会变成另外的信号了。。。所以现在什么都是数字的数字的,模拟的就要被淘汰啦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试题

2005—2006学年第1学期 2003级《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时间:2006年1月 一、(20分)填空 1.主程序和子程序间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送参数. 2.Pentium微处理器在实模式下,中断向量表从地址__________开始,占用____K字节空间。 3.Pentium微处理器在实模式下,逻辑地址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4.8237A是__________接口芯片,ADC0809是__________接口芯片。 5.CACHE地址映像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GDTR和IDTR分别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串行通讯按传输方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8.Pentium微处理器是______位微处理器,有______条数据线,能直接寻址_____字节的主存 物理地址空间。 二、(10分)四选一题 1.两台主机之间要通过RS—232相互通讯,最少连接线是_____条。 A. 4 B。5 C.3 D。2 2.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需经过( )翻译能得到.obj文件(目标代码文件). A. 连接程序 B.解释程序 C.操作系统 D。汇编程序 3.可编程接口芯片8251()传送方式。 A。只支持异步 B。只支持同步 C。支持异步和同步 D.并行 4.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中. A. 通用寄存器 B。堆栈 C。主存单元 D.段寄存器 5.一个8为A/D接口,0伏和5伏输入转换为数字量00H和OFF,2。495伏输入转换为( ). A。 50 B。90H C.128 D.0A0H 6.四片8259采用级联工作时,最多可与( )个中断源连接。 A。 32 B。16 C。29 D.5 7.要显示640*480点,每个像素用4位模式,需要刷新缓存的容量是( )。 A。 153600 B.307200 C。614400 D。76800 8.为改善高速的CPU与主存存取速度的不平衡,可采用()。 A. 虚拟存储器 B。高速缓存 C.辅助存储器 D.以上都不行 9.由语句VAR1 DB定义的变量VAR1的类型是( )。 A。浮点类型 B。字类型 C.字节类型 D.逻辑型 10.字符显示器接口电路中,字符发生器ROM中存放的是()。 A。显示的图形数据 B.显示程序 C.所显示的字符ASCII码 D。字 三、(10分)计算 1.Pentium微处理器在实模式下,AX寄存器的值为1234H,数据段寄存器内容为2000H,指 令”MOV [5678H], AX”把什么值存入什么物理单元。 2.已知异步串行通信中,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和数据位8位(包括7位ASCII码和1位校 验位),采用的是偶校验,画出传送字符“A”(ASCII码为41H)的波形。 3.完成534CH+0BF52H运算后,判断Pentium标志寄存器中CF、PF、AF、OF的状态。

最新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练习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和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一起并称为当代科 学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航天、气象、地震、密码破译等领域。 A.科学计算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数据处理 2.已知字符"A"的ASCII 码的十进制数是65,则 字符"d" 的ASCII 码的十进制数表示是( )。 A.100 B.104 C.106 D.68 3.计算机系统不同,指令系统也不同,目前常见 的指令系统有复杂指令系统(CISC)和精简指令系统( )。 A.RISC B.BIOS C.CMOS D.CIMS 4.计算机硬件五大部件是指( )。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 出设备 B.RAM、运算器、磁盘驱动盘、键盘、I/O 接口 C.ROM、控制器、打印机、显示器、键盘 D.存储器、鼠标器、显示器、键盘、微处理 器 5.数码相机是摄取的图像一般保存在( )或SM 卡上,以与计算机的USB通信端口连接。 A.CF https://www.doczj.com/doc/bf2263406.html,D C.RAM D.VCD 6.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 )两部分组成。 A.软件系统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操作系统 7.已知x=156D,Y=10010110B,Z=241O,则三个数 的正确排序为( )。 A.Z>X>Y B.Z>Y>X C.Y>X>Z D.X>Z>Y 8.从信息的输入输出角度来说,( )既可以看作 输入设备,又可以看作输出设备。 A.磁盘驱动器和磁带机 B.音箱 C.打印机 D.扫描仪 9.追记型光盘存储器将所需信息写入光盘后 ( )。

A.只能读不能写 B.即可读也可写 C.即不能读也不能写 D.不能读但能写 10.( )对源程序是一边翻译,一边执行,并不产 生目标程序。 A.解释程序 B.汇编程序 C.编译程序 D.翻译程序 11.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主频的单位是( )。 A.HZ B.bPS C.BIPS D.MIPS 12.从( )开始,出现了操作系统和会话式语言, 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 A.集成电路计算机 B.晶体管计算机 C.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D.电子管计算机 13.十六进制数AC9转换成二进制形式后,正确 答案是( )。 A.101011001001 B.110010111101 C.111000101101 D.100010010010 14.微型计算机中,PCB指的是( )。 A.主板 B.适配器 C.扩展槽 D.总线 15.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价格低、在断电后可 以永久地保存信息的是( )。 A.外存 B.RAM C.内存 D.ROM 16.( )是指每秒钟对音频信号的采样次数。 A.采样频率 B.主频 C.量化 D.速度 17.计算机的( )是计算机区别于其他计算工具的 重要特征。 A.存储性 B.运算速度快 C.通用性 D.精确性 18.对二进制数1111011.1101小数点右移3位后, 结果是原数的( )倍。 A.8 B. 3 C.100 D. 4 19.计算机能够自动完成运算或处理过程的基础 是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 )提出来的。 A.冯.诺依曼 B.布尔 C.莱布尼兹 D.巴贝奇 精品文档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A)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年代为1946年,名称为ENIAC。 ?三个阶段: ?近代计算机阶段。 ?大型计算机阶段。 ?微型机网络阶段。 ●计算机的特点(A)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A)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辅助系统 ●计算机病毒(B) ?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点 传染性、寄生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衍生性以及攻击性。 ?计算机病毒(定义) 能够自身复制自身,并以其他程序为宿主的可执行的代码。(病毒是程 序) ?计算机病毒的根本特征是传染性。 ●使用计算机的基本道德和法规(A) 每个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不应该有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1年6月4日,我国政府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992年9月25日,我国开始执行《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A) P195- 对信息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无限性、可传递性、共享性、信息载体的可变换性 ?信息与相关概念 1.信息与数据 数据与信息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两个术语。数据是描述客观事实、概念的一组文字、数字或符号。 2.信息与信号 信息通过信号来传递。信号是信息的携带者,但并不是信息本身。 3.信息与消息 信息是消息的内核,信息是能给人带来新知识的消息。 4.信息与知识 信息是知识的“毛坯”,是现象与知识的中介。信息经过科学的系统的加工,才能上升为知识,知识是同类信息的积聚,是系统化和优化了的信息。 ●三大资源(三大要素)(A)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是一种资源,它提供各 种各样的材料。能量是一种资源,它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也是一 种资源,它提供知识和智慧。 ?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 当今,人类已经认识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信息资源是 关键是灵魂,它起着支配全局、贯穿始终、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概念及其基本内容)(A) P200 一般认为,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环境的手段或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辅助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对信息技术的狭义理解分为以下三种: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答案

7. 显示器分辨率指的是整个屏幕能够显示像素的数目。 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控制器 10. 汉字在计算机系统内使用的编码是机内码 按照汉字的”输入→处理→输出打印”的处理流程, 不同阶段使用的汉字编码分别是输入码→机内码→字型码 18. 计算机指令中规定该指令执行功能的部分称为操作码 1. 进位计数制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基数和位权。 3. 存储单元的唯一标志是地址。 4. 计算机完成某个基本操作的命令称为指令。 5. 在存储器系统的层次关系中, 高速缓存主要解决CPU和内 , 而辅存主要解决容量问题。 6. 计算机中, 一个浮点数由两部分组成, 它们分别是阶码和尾数。 7. 在ASCII码中, 字母A的码值是41H, 字母f的码值应为66H或102D。 8.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的工作原

理。 9. 请完成下列数据的进制转换: 1) ( 326.6) D = ( .1001) B = ( 506.44) O = ( 146.9 ) H 2) ( ) B = ( 653 ) O = ( 1AB ) H = ( 427 ) D 3) ( 3246) O = ( ) B = ( 6 A6 ) H = ( 1702 ) D 4) ( A2B1) H = ( 0001 ) B = ( 1212 61 ) O = ( 41649 ) D 10. 请写出下列十进制整数在计算机内用机器数表示的三种编码形式: 1) ( 49) D = [ 00110001 ]源= [ 00110001 ]反= [ 00110001 ]补 2) ( -49) D = [ 10110001 ]源= [ 11001110 ]反= [ 11001111 ]补 11. 基本ASCII字符集总共能够对128个不同字符进行编码。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 1.比特(bit, binary digit)即二进位,只有0和1两种取值,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一般用小写字母b表示。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字节(byte),用大写字母B 表示。换算关系:1B=8b,八个比特(八位二进制数字)构成一字节。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出一个比特。中央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可以存储一组比特。 在内存储器中使用2的幂次作单位:1GB=1024MB=10242KB=10243B;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常使用10的幂次作单位。 2.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按照每一位的权值依次展开即可。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对整数部分从低位到高位除以逆序取余法,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乘以顺序取整法。 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对整数部分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用等值十六进制数代换,不足四位在高位加零补足;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每四位用等值十六进制数代换,不足四位在低位加零补足。 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每个数字均用等值的二进制数代换即可。 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与上述过程相似,每三位代换即可。 3.一个数字或西文字符占据1个比特即8位二进制,无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0, 255(28-1)]。 n个二进位表示的带符号证书的取值范围是[-2n-1+1, +2n-1-1]。带符号整数的8位二进制中必须留最高为作为符号位,0表示“+”,1表示“-”。 原码和补码:原码即数值在计算机中的二进位表示形式,补码的正数表示与原码相同,但负数表示保持最高符号位1不变,其余部分全部取反后加1即可。 定点数和浮点数:定点数指计算机存储中小数点固定的数字(整数和纯小数),浮点数指小数点位置不固定的数字(除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其他实数)。一般地,计算机中实数也叫做“浮点数”,而整数叫做“定点数”。 4.ASCII码:96个可打印字符和32个控制字符,每个字符用7位二进制数编码,同时最 高位保持为0,故每位ASCII码占据1个字节空间。 5.比特的逻辑加(∨):除了1∨1=1,其余与算术加法相同。 比特的逻辑乘(∧):均与算术乘法相同。 6.划分计算机发展阶段的标准是核心元件的类别。计算机核心集成电路经历了电子管、晶 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阶段。晶体管的尺寸越小,集成度就越高,极限工作频率就越高。 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及成都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采用非接触式IC卡制成的,进一步改善了防伪性能。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7.计算机应用模式的演变: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网络计算模式。 根据前文所述的计算机划代标准,计算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一共可分为四代。 计算机分类: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巨型和大型计算机的区别在于巨型计算机的CPU个数是大型计算机的成百上千倍。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试题

2005-2006学年第1学期 2003级《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时间:2006年1月 一、(20分)填空 1.主程序和子程序间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送参数。 2.Pentium微处理器在实模式下,中断向量表从地址__________开始,占用____K字节空间。 3.Pentium微处理器在实模式下,逻辑地址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4.8237A是__________接口芯片,ADC0809是__________接口芯片。 5.CACHE地址映像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GDTR和IDTR分别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串行通讯按传输方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8.Pentium微处理器是______位微处理器,有______条数据线,能直接寻址_____字节的主存 物理地址空间。 二、(10分)四选一题 1.两台主机之间要通过RS-232相互通讯,最少连接线是_____条。 A. 4 B.5 C.3 D.2 2.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需经过()翻译能得到.obj文件(目标代码文件)。 A. 连接程序 B.解释程序 C.操作系统 D.汇编程序 3.可编程接口芯片8251()传送方式。 A. 只支持异步 B.只支持同步 C.支持异步和同步 D.并行 4.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中。 A. 通用寄存器 B.堆栈 C.主存单元 D.段寄存器 5.一个8为A/D接口,0伏和5伏输入转换为数字量00H和OFF,2.495伏输入转换为()。 A. 50 B.90H C.128 D.0A0H 6.四片8259采用级联工作时,最多可与()个中断源连接。 A. 32 B.16 C.29 D.5 7.要显示640*480点,每个像素用4位模式,需要刷新缓存的容量是()。 A. 153600 B.307200 C.614400 D.76800 8.为改善高速的CPU与主存存取速度的不平衡,可采用()。 A. 虚拟存储器 B.高速缓存 C.辅助存储器 D.以上都不行 9.由语句VAR1 DB定义的变量VAR1的类型是()。 A. 浮点类型 B.字类型 C.字节类型 D.逻辑型 10.字符显示器接口电路中,字符发生器ROM中存放的是()。 A. 显示的图形数据 B.显示程序 C.所显示的字符ASCII码 D.字 三、(10分)计算 1.Pentium微处理器在实模式下,AX寄存器的值为1234H,数据段寄存器内容为2000H,指 令”MOV [5678H], AX”把什么值存入什么物理单元。 2.已知异步串行通信中,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和数据位8位(包括7位ASCII码和1位 校验位),采用的是偶校验,画出传送字符“A”(ASCII码为41H)的波形。 3.完成534CH+0BF52H运算后,判断Pentium标志寄存器中CF、PF、AF、OF的状态。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总结(经典版)考试专用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点总结 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1.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后的结果,是数据的逻辑意义。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 2.信息高速公路主要是指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信息传输干线。最早由美国提出。 3.计算机文化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为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4.计算机之父查尔斯?巴贝奇 5.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 6.计算机的发展 7.计算机的特点:存储型、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精确性、逻辑判断能力 8.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利用计算机做数值仿真 ②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情报检索、企业管理 ③过程控制(实时控制):现代工业生产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CBE 计算机辅助教育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T 计算机辅助测试 CIMS 计算机集成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9.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格化智能化 10.计算机的逻辑运算:与(AND)0?0=0 0?1=0 1?0=0 1?1=1 或(OR)0?0=0 0?1=1 1?0=1 1?1=1 非(NOT)1=0 0=1 异或(XOR)0 0=0 0 1=1 1 0=1 1 1=0 11.位bit 简记b 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 简记B 1B=8bit 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12. 机器数最高位采用“0:”或“1”表示正负 13. 两个字节(16位)表示一个汉字 14. 7位标的ASCII 码可表示128个不同的字符 15. 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16.计算机的两种信息:数据流和控制信号 17.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决定了计算机的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8. 通常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9. 存储器??? ?????????外存等待问题:高速缓存,解决:微机中的内存一般指断电后仍长期保存:存放固定程序数据,内存cpu Cache RAM RAM ROM 20.?????????????????????????????实用性应用软件:具有很强的 支撑服务软件数据库管理语言处理程序机管理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本的系统软件直接运行在裸机上最基口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操作系统系统软件计算机软件 21.计算机的性质: ① 有穷性:解题过程必须是可以终止的 ② 确定性:每一步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应该在理解时产生二义性 ③ 可行性:每个算法都可以有效地执行,并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22.程序语言:(三个阶段) a.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识别的,直接供机器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不同计算机因指令系统的不同,所以同一型号的机器语言不能在另一 台上使用 b.汇编语言:依赖具体计算机,通用性较差。汇编语言的编写过程叫做汇编 ???目标程序等价的机器语言并产生编译:将源程序翻译成 执行,不产生目标程序解释:对源程序解释并高级语言c. 23.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快内存容量:内存越大,内核:多任务处理性能数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字长:运算部件能同时数,单位:在单位时间发出的脉冲主频:指hz cpu

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习题答案

1.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①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型计算机的一部分。它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②微型计算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和系统总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体。 ③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设及系统软件三部分。 1.2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具备哪些主要功能? 答:1.CPU在内部结构上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算术逻辑部件(ALU); ②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 ③程序计数器(指令指针)、指令寄存器和译码器; ④时序和控制部件。 2.CPU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①可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②可保存少量数据; ③能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执行规定的动作; ④能和存储器、外设交换数据; ⑤提供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 ⑥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求。 1.3累加器和其他通用寄存器相比,有何不同? 答:许多指令的执行过程以累加器为中心;输入/输出指令一般也以累加器来完成。 1.4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有哪两类? 答:一类是通过对指令的译码,由CPU内部产生的。这些信号由CPU送到存储器、I/O 接口电路和其他部件。另一类是微型机系统的其他部件送到CPU的。通常用来向CPU 发出请求。如中断请求、总线请求等。 1.5微型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有什么优点? 答:首先是系统中各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变为各个部件面向总线的单一关系。其次是一个部件只要符合总线标准,就可以连接到采用这种总线标准的系统中,使系统功能 得到扩充。 1.6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套总线 或者合用部分总线,那么,要靠什么来区分地址或数据? 答:1.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地址总线是单向输出三态。 2.数据和地址复用时,必须有一个地址选通信号来区分该总线上输出的是地址还是数据。1.7控制总线传输的信号大致有哪几种? 答:包括CPU送往存储器和I/O接口的控制信号,如读信号、写信号、中断响应信号、存储器和I/O接口区分信号等。还包括其他部件送到CPU的信号,如时钟信号、中 断请求信号、准备就绪信号等。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 Internet使用的协议是(TCP/IP) 2. 下列关于e-mail的附件说法正确的是(所有文件) 3. 计算机局域网按拓扑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环形、星型和(总线)型等 4. 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以下哪项操作是无法进行的操作(编辑幻灯片中的占位符的位置) 5. 在Excel公式中,公式“SUM(C2,E3:F4)”的含义是(=C2+E3+E4+F3+F4) 6. Excel单元格中手动换行的方法是(Alt+Enter) 7. 在Word中,使用(段落标记符)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 8. 在Word中,如果在输入的文字或标点下面出现红色波浪线,表示(拼写和语法错误) 9. Word中插入图片的默认版式为(嵌入型) 10. 资源管理器可以用来(管理文件夹) 11. 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12. 以下操作系统中,(DOS)是单用户操作系统 13. 若windows的菜单命令后面有省略号,就表示系统在执行此菜单命令时需要通过(对话框)询问客户,获取更多的信息 14. 某公司的财务管理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15.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16. 不是电脑输出设备的是(扫描仪)

17. 下列哪一个操作系统不是微软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linux) 18. LCD显示器的尺寸是指液晶面板的(对角线)尺寸 19. 能直接让计算机识别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20. 计算机病毒是指(具有破坏性的特制程序) 21. 二进制数100110.10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38.625 22. 下列(主频)指标可以帮助衡量计算机运行速度 23. 使用的最多、最普通的是(ASCII)字符编码,即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24. 和十进制数225相等的二进制数是11100001 25.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 26. 关于电子计算机的特点,以下论述错误的是(运行过程不能自动、连续进行,需要人工干预) 27.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28. 高速缓冲存储器是(Cache) 29. 在PC机中,各类存储器的速度由高到低的次序是(Cacha、主存、硬盘、软盘) 30. 计算机病毒是指(具有破坏性的特制程序) 31.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32. 在Excel中,如果要冻结1—2行,则先选定第(3)行,然后再选择冻结窗口命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