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实用模板

钢筋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实用模板

钢筋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实用模板
钢筋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实用模板

钢筋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 0.00617

0.617 是圆 10 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

4.837kg............

Φ12(含 12)以下和Φ28(含 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 至Φ25 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

25=3.86Kg

我有经验计算公式,你自己计算一个表格就可以了。也可以去买一本有表格的书,用起来也很方便的。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理论重量 W(kg/m)

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

方钢 W=0.00785×边长 2

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 2

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 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 值:一般型号及带 a 的为 3.34,带 b 的为 2.65,带 c 的为 2.26。

3、e 值:一般型号及带 a 的为 3.26,带 b 的为 2.44,带 c 的为 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1

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与理论重量表

公称直径(㎜)公称横截面面积(㎜ 2)理论重量(kg/m)

6 28.2

7 0.222

8 50.27 0.395

10 78.54 0.617

12 113.1 0.888

14 153.1 1.21

16 201.1 1.58

18 254.5 2

20 314.2 2.47

22 380.1 2.98

25 490.9 3.85

28 615.8 4.83

32 804.2 6.31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 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 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 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 03G101-1 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 且≥0.5Hc+5d,为直锚,取 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 或≤0.5Hc+5d,为弯锚,取 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2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

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

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

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 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 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 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 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 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以 2#、5#及 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 50mm 起弯-4 个保护层+

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

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

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 03G101-1 的 66 页。第二节其他梁

3

一、非框架梁

在 03G101-1 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 12d;

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 0.5Hc+5d 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 03G101-1 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 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

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 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第一节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暗拄与墙身相平,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4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

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端拄突出墙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 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 50mm 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 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第二节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

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 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 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 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5

H型钢理论重量表

常用H型钢理论重量表

常用H型钢理论重量表

常用H型钢理论重量表

H型钢理论重量表 c型钢理论重量计算表(C型钢的理论重量) 每米重(kg)型号每米重(kg) C 80 x 50 x 20 x 2.25 3.886 C 80 x 50 x 20 x 2.50 4.318 C 80 x 50 x 20 x 2.75 4.749 C 80 x 50 x 20 x 3.00 5.181 C 180 x 60 x 20x 3.0 8.007 C 180 x 70x 20x 3.0 8.478 C 180 x 80 x 20x 3.0 8.949 C 200 x 50 x 20 x 2.5 6.673 C 100 x 50 x 20 x2.25 4.239 C 100 x 50 x 20 x 2.50 4.710 C 100 x 50 x 20 x 2.75 5.181 C 100 x 50 x 20 x 3.00 5.652 C 120 x 50 x 20 x 2.25 4.592 C 120 x 50 x 20 x 2.50 5.103 C 120 x 50 x 20 x 2.75 5.613 C 120 x 50 x 20 x 3.00 6.123 C 140 x 50 x 20 x 2.50 5.495 C 200 x 60 x 20 x 2.5 7.065 C 200 x 70 x 20 x 2.5 7.458 C 200 x 80 x 20 x 2.5 7.850 C 200 x 50 x 20 x 3.0 8.007 C 200 x 60 x 20 x 3.0 8.478 C 200 x 70 x 20 x 3.0 8.949 C 200 x 80 x 20 x 3.0 9.420 C 220 x 50 x 20 x 2.5 7.065 C 220 x 60 x 20 x 2.5 7.458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1、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钢筋理论重量表 2、毎米钢筋的重量,可通过下列计算公式,适用于任何不同直径钢筋。 一、重量等于直径乘直径乘0.00617即0.00617 d2=XXX㎏/m 二、1、W=πr2×L×ɡ÷1/1000 2、W=π×d2/4×L×ɡ×1/1000=πd2/4×L×ɡ×1/1000。 式中:W——重量;(单位:公斤) d——钢筋直径;(单位:毫米) π——圆周率:3.1416; r——钢筋半径;(单位:毫米) L——长度;(单位、米) ɡ——比重7.85(克/厘米3) 【例】钢筋直径10mm,求其毎米理论重量? 解:①W=0.00617 d2=0.00617×10×10=0.617(㎏/m)。 ②W=πr2×L×ɡ÷1/1000=3.1416×52×1×7.85×0.001=0.617(㎏/m) ③W=π×D2/4×L×ɡ×1/1000=3.1416÷4×102×1×7.85×0.001 =0.7854×100×1×0.00785=0.616539(㎏/m)=0.617(㎏/m) 钢筋Φ6 ;kg/m 0.222 钢筋Φ8 ;kg/m 0.3950 钢筋Φ10 ;kg/m 0.6169 钢筋Φ12 ;kg/m 0.8880 钢筋Φ14 ;kg/m 1.21 钢筋Φ16 ;kg/m 1.5800 钢筋Φ18 ;kg/m 2 钢筋Φ20 ;kg/m 2.4700 钢筋Φ22 ;kg/m 2.98 钢筋Φ25 ;kg/m 3.8500 钢筋Φ28 ;kg/m 4.8300 钢筋Φ32 ;kg/m 6.3100 钢筋Φ36 ;kg/m 7.9900 钢筋Φ40 ;kg/m 9.8700 钢筋Φ50 ;kg/m 15.42 钢筋重量(kg)=0.00617*钢筋直径*钢筋直径*钢筋长度,钢筋直径用mm单位,长度用m 单位,算出来重量就是Kg。

钢筋理论重量表

钢筋理论重量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钢筋重量表 (钢筋扁钢方钢方管工字钢槽钢型钢 H型钢)(一)圆钢 具体算法直径乘以直径乘(国家标准) 商家默认标准:直径乘以直径乘 圆钢规格重量表

(二)螺纹钢 理论重量具体算法可以采用直径除以10然后平方再乘以0.617kg/m 钢筋理论重量 Φ9-0.499kg/m Φ10-0.617kg/m Φ12-0.888kg/m Φ14-1.21kg/m Φ16-1.58kg/m Φ18-2.00kg/m Φ20-2.47kg/m Φ22-2.98kg/m Φ25-3.85kg/m Φ28-4.83kg/m Φ32-6.31kg/m Φ40-9.87kg/m 工字钢规格重量表

槽钢规格重量表 (三)其他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钢筋理论重量计算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Kgφ=0.26kgφ8= 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 2.0kgΦ24=Φ22=Φ25=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W=×宽×厚 方钢W=×边长2

钢筋理论重量表

钢筋理论重量表

螺纹钢及圆钢筋的重量表 螺纹钢 Φ9-0.499kg/m Φ10-0.617kg/m Φ12-0.888kg/m Φ14-1.21kg/m Φ16-1.58kg/m Φ18-2.00kg/m Φ20-2.47kg/m Φ22-2.98kg/m Φ25-3.85kg/m Φ28-4.83kg/m Φ32-6.31kg/m Φ40-9.87kg/m 同圆钢具体算法可以采用直径除以10然后平方再乘以0.617kg/m 也就是10mm直径钢筋的每米重量这样就可以算出任何直径的钢筋重量直径相同的螺纹钢圆钢带肋钢每米重量都相等所以只需要考虑直径就行 了比如6mm钢每米重量就是0.6*0.6*0.617=0.222 这就是6mm钢筋每米的重量了 直径乘以直径乘0.006165(国家标准) 商家默认标准:直径乘以直径乘0.00617 其他: 方钢 W=0.00785乘边长的平方 扁钢:W=0.00785×宽×厚 钢板 W=7.85×宽×厚 钢管:W=(外径-壁厚)×壁厚×0.02466 渡锌类:W=原理论重量×1.06

圆钢规格重量表 规格截面面积重量(kg/m)Ф3.5 9.62 0.075 Ф4 12.57 0.098 Ф5 19.63 0.154 Ф5.5 23.76 0.187 Ф5.6 24.63 0.193 Ф6 28.27 0.222 Ф6.3 31.17 0.245 Ф6.5 33.18 0.260 Ф7 38.48 0.302 Ф7.5 44.18 0.347 Ф8 50.27 0.395 Ф9 63.63 0.499 Ф10 78.54 0.617 Ф11 95.03 0.746 Ф12 113.10 0.888 Ф13 132.70 1.04 Ф14 153.90 1.21 Ф15 176.70 1.39 Ф16 201.10 1.58 Ф17 227.00 1.78 Ф18 254.50 2.00 Ф19 283.50 2.23 Ф20 314.20 2.47 Ф21 346.40 2.72 Ф22 380.10 2.98 Ф24 452.40 3.55 Ф25 490.90 3.85 Ф26 530.90 4.17 Ф28 615.80 4.83 Ф30 706.90 5.55 Ф32 804.20 6.31 Ф34 907.90 7.13

钢筋理论重量表大全

钢筋理论重量表 钢筋Φ4;kg/m 0.099 钢筋Φ6.5;kg/m 0.26 钢筋Φ8;kg/m 0.3950 钢筋Φ10;kg/m 0.6169 钢筋Φ12;kg/m 0.8880 钢筋Φ14;kg/m 1.21 钢筋Φ16;kg/m 1.5800 钢筋Φ18;kg/m 2 钢筋Φ20;kg/m 2.4700 钢筋Φ22;kg/m 2.98 钢筋Φ25;kg/m 3.8500 钢筋Φ28;kg/m 4.8300 钢筋Φ32;kg/m 6.3100 钢筋Φ36;kg/m 7.9900 钢筋Φ40;kg/m 9.8700 钢筋Φ50;kg/m 15.42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5.5 kg/m;0.18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6.0 kg/m;0.222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6.5 kg/m;0.2600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7.0 kg/m;0.3019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7.5 kg/m;0.3469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8.0 kg/m;0.3950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8.5 kg/m;0.4450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9.0 kg/m;0.499 钢板密度为:7.85g/cm^3或 7.85*10^3Kg/m^3 常用材料密度表 石灰岩密度;g/cm3 2.60 花岗岩密度;g/cm3 2.60~2.80 (石灰岩)碎石密度g/cm3 2.60 砂密度g/cm3 2.60 粘土密度;g/cm3 2.60 普通粘土砖密度;g/cm3 2.50~2.80 粘土空心砖密度;g/cm3 2.50 水泥密度;g/cm3 3.10 普通混凝土密度;g/cm3 2.60 轻骨料混凝土密度;g/cm3 2.60 石灰岩容重;kg/m3 1000~2600 花岗岩容重;kg/m3 2500~2700 (石灰岩)碎石容重kg/m3 1400~1700 砂容重kg/m3 1450~1650 粘土容重;kg/m3 1600~1800 普通粘土砖容重;kg/m3 1600~1800 粘土空心砖容重;kg/m3 1000~1400 水泥容重;kg/m3 1200~1300 普通混凝土容重;kg/m3 2100~2600 轻骨料混凝土容重;kg/m3 800~1900 常用钢丝 钢丝0.05;kg/km 0.016 钢丝0.055;kg/km 0.019 钢丝0.063;kg/km 0.024 钢丝0.07;kg/km 0.03 钢丝0.08;kg/km 0.039 钢丝0.09;kg/km 0.05 钢丝0.1;kg/km 0.062 钢丝0.11;kg/km 0.075 钢丝0.12;kg/km 0.089 钢丝0.14;kg/km 0.121 钢丝0.16;kg/km 0.158 钢丝0.18;kg/km 0.199 钢丝0.2;kg/km 0.246 钢丝0.22;kg/km 0.298 钢丝0.25;kg/km 0.385 钢丝0.28;kg/km 0.484 钢丝0.30*;kg/km 0.555 钢丝0.32;kg/km 0.631 钢丝0.35;kg/km 0.754 钢丝0.4;kg/km 0.989 钢丝0.45;kg/km 1.248 钢丝0.5;kg/km 1.539 钢丝0.55;kg/km 1.868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2);10 kg/km;31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2);12 kg/km;44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 3);10.8 kg/km 465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 3);12.9 kg/km 671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标 准型9.5;kg/km 43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标 准型11.1;kg/km 58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标 准型12.7;kg/km 77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标 准型15.2;kg/km 1101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摸 拔型12.7;kg/km 89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摸 拔型15.2;kg/km 1295 注:; 1.表中的理论重量是按密度为 7.85g/cm3计算的,对特殊合金钢丝, 在计算理论重量时应采用相应牌号的 密度。;a 刻痕钢丝 刻痕钢丝5.000;kg/km 0.016 刻痕钢丝0.055;kg/km 0.019 刻痕钢丝0.063;kg/km 0.024 刻痕钢丝7.000;kg/km 2.9999 刻痕钢丝8.000;kg/km 0.039 刻痕钢丝8.999;kg/km 5.0000 刻痕钢丝0.100;kg/km 0.062 刻痕钢丝0.11 kg/km 7.4999 刻痕钢丝0.12 kg/km 8.8999 刻痕钢丝0.140;kg/km 0.121 刻痕钢丝0.16 kg/km 0.158 刻痕钢丝0.179;kg/km 0.1990 刻痕钢丝0.200;kg/km 0.246 刻痕钢丝0.22 kg/km 0.2979 刻痕钢丝0.25 kg/km 0.3850 刻痕钢丝0.280;kg/km 0.4839 刻痕钢丝;kg/km 0.5550 刻痕钢丝0.320;kg/km 0.6310 刻痕钢丝0.350;kg/km 0.754 刻痕钢丝0.400;kg/km 0.9889 刻痕钢丝0.450;kg/km 1.248 刻痕钢丝0.5;kg/km 1.5389 刻痕钢丝0.550;kg/km 1.8680 螺旋肋钢丝 螺旋肋钢丝5.000;kg/km 0.016 螺旋肋钢丝0.055;kg/km 0.019 螺旋肋钢丝0.063;kg/km 0.024 螺旋肋钢丝7.000;kg/km 2.9999 螺旋肋钢丝8.000;kg/km 0.039 螺旋肋钢丝8.999;kg/km 5.0000 螺旋肋钢丝0.100;kg/km 0.062 螺旋肋钢丝0.11;kg/km 7.4999

比较全面的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 钢筋算量基础方式小结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断定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wo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结构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wo们可以发明,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wo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依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主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弥补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长了2d,箍筋计算时增添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长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理论重量表大全(权威)

钢筋理论重量表 钢筋Φ6 ;kg/m 0.222 钢筋Φ8 ;kg/m 0.3950 钢筋Φ10  kg/m 0.6169 钢筋Φ12  kg/m 0.8880 钢筋Φ14  kg/m 1.21 钢筋Φ16  kg/m 1.5800 钢筋Φ18  kg/m 2 钢筋Φ20  kg/m 2.4700 钢筋Φ22  kg/m 2.98 钢筋Φ25  kg/m 3.8500 钢筋Φ28  kg/m 4.8300 钢筋Φ32  kg/m 6.3100 钢筋Φ36  kg/m 7.9900 钢筋Φ40  kg/m 9.8700 钢筋Φ50  kg/m 15.42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5.5 kg/m ;0.18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6.0 kg/m ;0.222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6.5 kg/m ;0.2600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7.0 kg/m ;0.3019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7.5 kg/m ;0.3469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8.0 kg/m ;0.3950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8.5 kg/m ;0.4450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9.0 kg/m ;0.499 钢板密度为:7.85g/cm^3或7.85*10^3Kg/m^3 常用材料密度表 石灰岩密度 g/cm3 2.60 花岗岩密度 g/cm3 2.60~2.80 (石灰岩)碎石密度g/cm3 2.60 砂密度g/cm3 2.60 粘土密度 g/cm3 2.60 普通粘土砖密度  g/cm3 2.50~2.80 粘土空心砖密度  g/cm3 2.50 水泥密度 g/cm3 3.10 普通混凝土密度  g/cm3 2.60 轻骨料混凝土密度  g/cm3 2.60 石灰岩容重 kg/m3 1000~2600 花岗岩容重 kg/m3 2500~2700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一、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 例如:螺纹钢?20mm(直径)×12m(长度) 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 二、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 例如: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计算:(114— 4)×4×0.02466×6=65.102kg 三、圆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如:圆钢?20mm(直径)×6m 计算:20×20×0.00617×6=14.808kg 四、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 例如:方钢50mm(边宽)×6m 计算:50×50×6×0.00785=117.75kg 五、扁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 例如:扁钢50mm(边宽)×5.0mm(厚度)×长度m 计算:50×5×6×0.00785=11.775kg 六、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对边直径mm×对边直径mm×长度m×0.00068 例如:六角钢50mm直径×6m 计算:50×50×6×0.00068=102kg 七、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长度m×宽度m×厚度mm×7.85 例如:钢板6m(长度)×1.51m(宽度)×9.75mm(厚度)计 算:6×1.51×9.75×7.85=693.43k 八、扁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长mm+边宽mm)×2×厚度mm×长度m×0.00785 例如:扁通100mm×50mm×50mm(厚)×6m(长) 计算:(100+50)×2×5×6×0.00785=70.65kg 九、方通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吨位)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吨位) 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10-3-4 20:50 |提问者:cuijian88521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钢的密度为7.85 比如10的钢筋是:7850*0.01/2的平方*3.14=0.617KG/M 0.617*10的平方/100=0.617 其它钢筋均可以用:0.00617*钢筋直径D的平方就能算出每米重量 但这个正比是怎么得出的呢,怎么论正? 最佳答案 每米钢筋重=0.00617 D×D(kg)如何推导出来? 1、钢筋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V=π×R×R×L,D:钢筋直径(mm),R:钢筋半径mm),L:圆柱体长,1米长(1000mm),π=3.1415927,每米钢筋体积为: V=π×R×R×L=π×D/2×D/2×L=3.1415927×D×D/4×1000=785.398175×D×D(立方mm); 2、每米钢筋重G=V×d(d钢筋比重:7.85g/立方cm=0.00785g/立方mm) G=V×d= =785.398175×D×D×0.00785 =6.1653757×D×D(g) 3、将上述“2、”结果化为公斤(kg): 6.1653757×D×D(g)/1000=0.0061653757×D×D(kg)。四舍五入得: 每米钢筋重=0.00617 D×D(kg)。 每种规格的钢筋每米理论重量是多少?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9-3-30 17:06 | 提问者:henan_887 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知道里已经有人问过了,这里抄袭一下告诉你吧:

钢筋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模板

钢筋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 是圆 10 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φ6.5=0.26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Φ24=2.47k 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 12)以下和Φ28(含 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 至Φ25 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Φ8=0.395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 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我有经验计算公式,你自己计算一个表格就可以了。也可以去买一本有表格的书,用起来也很方便的。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 方钢W=0.00785×边长 2 圆钢、线材、钢丝W=0.00617×直径 2 钢管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 值:一般型号及带 a 的为 3.34,带 b 的为 2.65,带 c 的为 2.26。 3、e 值:一般型号及带 a 的为 3.26,带 b 的为 2.44,带 c 的为 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1

钢筋理论重量表统计(大全)

钢筋理论重量表统计(大全) 钢筋 Φ6 ;kg/m 0.222 Φ8 ;kg/m 0.3950 Φ10 ;kg/m 0.6169 Φ12 ;kg/m 0.8880 Φ14 ;kg/m 1.21 Φ16 ;kg/m 1.5800 Φ18 ;kg/m 2 Φ20 ;kg/m 2.4700 Φ22 ;kg/m 2.98 Φ25 ;kg/m 3.8500 Φ28 ;kg/m 4.8300 Φ32 ;kg/m 6.3100 Φ36 ;kg/m 7.9900 Φ40 ;kg/m 9.8700 Φ50 ;kg/m 15.42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Φ5.5 kg/m ;0.187 Φ6.0 kg/m ;0.222 Φ6.5 kg/m ;0.2600 Φ7.0 kg/m ;0.3019 Φ7.5 kg/m ;0.3469 Φ8.0 kg/m ;0.3950 Φ8.5 kg/m ;0.4450 Φ9.0 kg/m ;0.499

常用材料密度表 石灰岩 密度  g/cm3 2.60 花岗岩 密度  g/cm3 2.60~2.80 (石灰岩)碎石 密度 g/cm3 2.60 砂 密度g/cm3 2.60 粘土 密度  g/cm3 2.60 普通粘土砖 密度  g/cm3 2.50~2.80 粘土空心砖 密度  g/cm3 2.50 水泥 密度  g/cm3 3.10 普通混凝土 密度  g/cm3 2.60 轻骨料混凝土 密度  g/cm3 2.60 石灰岩 容重  kg/m3 1000~2600 花岗岩 容重  kg/m3 2500~2700 (石灰岩)碎石 容重 kg/m3 1400~1700 容 重kg/m3 1450~1650 粘土 容重  kg/m3 1600~1800 普通粘土砖 容重  kg/m3 1600~1800 粘土空心砖 容重  kg/m3 1000~1400 水泥 容重  kg/m3 1200~1300 普通混凝土 容重  kg/m3 2100~2600 轻骨料混凝土 容重  kg/m3 800~1900

型钢理论重量表

H型钢理论重量表 H型钢 (公斤 /米) (H高度 ,B 宽度 ,t1腹板厚度 ,t2翼缘厚度 ) 类别型号H*B(mm)t1(mm)t2(mm)理论重量HW200*200200*20081250.5 200*204121256.7 250*250250*25091472.4 250*255141482.2 300*300294*302121285 300*300101594.5 300*3051515106 350*350344*3481016115 350*3501219137 400*400388*4021515141 394*3981118147 400*4001321172 400*4082121197 414*4051828233 428*4072035284 458*4173050415 498*3424570605 HM150*100148*1006921.4 200*150194*1506931.2 250*175244*17571144.1 300*200294*20081257.3 350*250340*25091479.7 400*300390*3001016107 450*300440*3001118124 500*300482*3001115115 488*3001118129 600*300582*3001217137 588*3001220151 594*3021423175 HN100*50100*50579.54 125*60125*606813.3 150*75150*755714.3 175*90175*905818.2 200*100198*99 4.5718.5 200*100 5.5821.7 250*125248*1245825.8 250*1256929.7 300*150298*149 5.5832.6

c型钢理论重量表大全

c型钢理论重量表大全 型号每米重(kg) 型号每米重(kg) C 80 × 50 × 20 × 2.25 3.886 C 180 × 60 × 20 × 3.0 8.007 C 80 × 50 × 20 × 2.50 4.318 C 180 × 70 × 20 × 3.0 8.478 C 80 × 50 × 20 × 2.75 4.749 C 180 × 80 × 20 × 3.0 8.949 C 80 × 50 × 20 × 3.00 5.181 C 200 × 50 × 20 × 2.5 6.673 C 100 × 50 × 20 ×2.25 4.239 C 200 × 60 × 20 × 2.5 7.065 C 100 × 50 × 20 × 2.50 4.710 C 200 × 70 × 20 × 2.5 7.458 C 100 × 50 × 20 × 2.75 5.181 C 200 × 80 × 20 × 2.5 7.850 C 100 × 50 × 20 × 3.00 5.652 C 200 × 50 × 20 × 3.0 8.007 C 120 × 50 × 20 × 2.25 4.592 C 200 × 60 × 20 × 3.0 8.478 C 120 × 50 × 20 × 2.50 5.103 C 200 × 70 × 20 × 3.0 8.949 C 120 × 50 × 20 × 2.75 5.613 C 200 × 80 × 20 × 3.0 9.420 C 120 × 50 × 20 × 3.00 6.123 C 220 × 50 × 20 × 2.5 7.065 C 140 × 50 × 20 × 2.50 5.495 C 220 × 60 × 20 × 2.5 7.458 C 140 × 60 × 20 × 2.50 5.888 C 220 × 70 × 20 × 2.5 7.850 C 140 × 50 × 20 × 3.00 6.594 C 220 × 80 × 20 × 2.5 8.243 C 140 × 60 × 20 × 3.00 7.065 C 220 × 50 × 20 × 3.0 8.478 C 160 × 50 × 20 × 2.50 5.888 C 220 × 60 × 20 × 3.0 8.949 C 160 × 60 × 20 × 2.50 6.280 C 220 × 70 × 20 × 3.0 9.420 C 160 × 70 × 20 × 2.50 6.673 C 220 × 80 × 20 × 3.0 9.891 C 160 × 50 × 20 × 3.00 7.065 C 240 × 50 × 20 × 2.5 7.458 C 160 × 60 × 20 × 3.00 7.536 C 240 × 60 × 20 × 2.5 7.850 C 160 × 70 × 20 × 3.00 8.007 C 240 × 70 × 20 × 2.5 8.243 C 180 × 50 × 20 × 2.50 6.280 C 240 × 80 × 20 × 2.5 8.635 C 180 × 60 × 20 × 2.50 6.673 C 240 × 50 × 20 × 3.0 8.949 C 180 × 70 × 20 × 2.50 7.065 C 240 × 60 × 20 × 3.0 9.420 C 180 × 80 × 20 × 2.50 7.458 C 240 × 70 × 20 × 3.0 9.891 C 180 × 50 × 20 × 3.00 7.536 C 240 × 80 × 20 × 3.0 10.362

圆钢理论重量表大全

圆钢理论重量表大全

圆钢和螺纹钢理论重量表 建筑工程中,圆钢和螺纹钢是对不同种类钢筋的通俗叫法,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五点: 1.外形不同。圆钢的外表面是光滑的;螺纹钢的外表面带有螺旋形的肋。 2.生产标准不同。在现行标准中,圆钢指HPB235级钢筋,它的生产标准是《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面钢筋》(GB13013);螺纹钢一般指HRB335及HRB400级钢筋,它的生产标准是《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3.强度不同。圆钢(HPB235)的设计强度为210MPa;螺纹钢的强度较圆钢要高,HRB335的设计强度为300MPa; HRB400的设计强度为360MPa。 4.钢种不同,(化学成份不同)。圆钢(HPB235)属碳素钢,钢种是Q235;螺纹钢属低合金钢,HRB335级钢筋是20MnSi(20锰硅);HRB400级钢筋是20MnSiV 或20MnSiNb或20MnTi等; 5.物理力学性能不同。由于钢筋的化学成份和强度的不同,因此在物理力学性能方面有所不同。圆钢的冷弯性能较好,可以作180度的弯钩,螺纹钢只能作90度的直钩;圆钢的可焊性较好,用普通碳素焊条即可,螺纹钢须用低合金焊条;螺纹钢在韧性、抗疲劳性能方面较圆钢好。 理论重量(当然,如果你的智能手机或手提方便的话,用预算小软件比这个好使多了,不过基本的东西还是记住一些的好)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乘以长度L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钢筋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例如:求直径为D的钢筋的理论重量=D*D*0.00617 0.617为直径为10钢筋的理论重量,只需要记住10钢筋的理论重量即可! 直径12及以下的保留三位小数;直径12以上的保留两位小数;保留时候6舍7入! 直径40以下的都很准 2、方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 3、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 4、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 5、螺纹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6、角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7、扁钢每m重量=0.00785×厚度×宽度 8、无缝钢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9、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

10、钢板每㎡重量=7.85×厚度 11、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12、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13、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14、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15、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每米重量(kg)=0.00617*钢筋直径(mm)*钢筋直径(mm)*0.00617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Φ28=4.83Kg Φ32=6.31Kg

钢筋每米重量计算公式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 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 径)的平方成正比。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x钢筋的直径(mm)>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 6= 0.222 Kg $ 6.5= 0.26kg $ 8= 0.395kg $ 10= 0.617kg $ 1= 0.888kg ① 14= 1.21kg ① 16= 1.58kg ① 18= 2.0kg ① 24 2.47kg ① 2= 2.98kg ① 2= 3.85kg ① 2= 4.837kg ...................... ①12含12)以下和① 28含28) 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①14至①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① 6=0.222Kg ① 8=0.395Kg ① 10=0.617Kg ① 12=0.888Kg ① 14=1.21Kg ① 16=1.58Kg ①1 8=2Kg ①20=2.47Kg①22=3Kg①25=3.86Kg 我有经验计算公式,你自己计算一个表 格就可以了。也可以去买一本有表格的书,用起来也很方便的。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 (kg/m) 扁钢、钢板、钢带W = 0.00785宽>厚 方钢W = 0.00785 >边长2 圆钢、线材、钢丝W = 0.00617 >直径2 钢管W = 0.02466 >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W = 0.00785 >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W = 0.00785 >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W = 0.00785腰厚[高+f (腿宽-腰厚)] 槽钢W = 0.00785 >腰厚[高+e (腿宽-腰厚)] 备注、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f 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e值:一般型号及带 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钢筋理论重量表

钢筋理论重量表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钢筋重量表 (钢筋扁钢方钢方管工字钢槽钢型钢 H型钢)(一)圆钢? 具体算法直径乘以直径乘(国家标准) 商家默认标准:直径乘以直径乘 圆钢规格重量表

(二)螺纹钢 理论重量具体算法可以采用直径除以10然后平方? 再乘以0.617kg/m 钢筋理论重量 Φ9-0.499kg/m Φ10-0.617kg/m Φ12-0.888kg/m Φ14-1.21kg/m Φ16-1.58kg/m Φ18-2.00kg/m Φ20-2.47kg/m Φ22-2.98kg/m Φ25-3.85kg/m Φ28-4.83kg/m Φ32-6.31kg/m Φ40-9.87kg/m

工字钢规格重量表

槽钢规格重量表 (三)其他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钢筋理论重量计算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Kg?φ=0.26kg?φ8= 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Φ24=Φ22=Φ25=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W=×宽×厚?

钢筋理论重量表大全

钢筋理论重量表普通混凝土密度;g/cm3 2.6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 X 2) ;12 轻骨料混凝土密度;g/cm3 2.60 kg/km;447 钢筋① 4;kg/m 0.099 石灰岩容重;kg/m3 1000~260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 X 钢筋① 6.5;kg/m 0.26 花岗岩容重;kg/m3 2500~2700 3) ;10.8 kg/km 465 钢筋① 8;kg/m 0.3950 (石灰岩)碎石容重kg/m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 X 钢筋① 10;kg/m 0.6169 1400~1700 3) ;12.9 kg/km 671 钢筋① 12;kg/m 0.8880 砂容重kg/m3 1450~165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X 7)标钢筋① 14;kg/m 1.21 粘土容重;kg/m3 1600~1800 准型9.5;kg/km 432 钢筋① 16;kg/m 1.5800 普通粘土砖容重;kg/m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X 7)标钢筋①18;kg/m 2 1600~1800 准型11.1;kg/km 580 钢筋① 20;kg/m 2.4700 粘十空心砖容重;kg/m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X 7)标 钢筋① 22;kg/m 2.98 1000~1400 准型12.7;kg/km 774 钢筋① 25;kg/m 3.8500 水泥容重;kg/m3 1200~130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X 7)标钢筋① 28;kg/m 4.8300 普通混凝土容重;kg/m3 准型15.2;kg/km 1101 钢筋① 32;kg/m 6.3100 2100~260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X 7)摸 钢筋① 36;kg/m 7.9900 轻骨料混凝土容重;kg/m3 拔型12.7;kg/km 890 钢筋① 40;kg/m 9.8700 800~190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X 7)摸钢筋① 50;kg/m 15.42 拔型15.2;kg/km 1295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①5.5 吊用钢丝注:; kg/m;0.187 钢丝0.05;kg/km 0.016 1.表中的理论重量是按密度为低碳钢热轧圆盘条①6.0 钢丝0.055;kg/km 0.019 7.85g/cm3计算的,对特殊合金钢丝, kg/m;0.222 钢丝0.063;kg/km 0.024 在计算理论重量时应采用相应牌号的低碳钢热轧圆盘条①6.5 钢丝0.07;kg/km 0.03 密度。;a kg/m;0.2600 钢丝0.08;kg/km 0.039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①7.0 钢丝0.09;kg/km 0.05 刻痕钢丝 kg/m;0.3019 钢丝0.1;kg/km 0.062 刻痕钢丝5.000;kg/km 0.016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①7.5 钢丝0.11;kg/km 0.075 刻痕钢丝0.055;kg/km 0.019 kg/m;0.3469 钢丝0.12;kg/km 0.089 刻痕钢丝0.063;kg/km 0.024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①8.0 钢丝0.14;kg/km 0.121 刻痕钢丝7.000;kg/km 2.9999 kg/m;0.3950 钢丝0.16;kg/km 0.158 刻痕钢丝8.000;kg/km 0.039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①8.5 钢丝0.18;kg/km 0.199 刻痕钢丝8.999;kg/km 5.0000 kg/m;0.4450 钢丝0.2;kg/km 0.246 刻痕钢丝0.100;kg/km 0.062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①9.0 钢丝0.22;kg/km 0.298 刻痕钢丝0.11 kg/km 7.4999 kg/m;0.499 钢丝0.25;kg/km 0.385 刻痕钢丝0.12 kg/km 8.8999 钢板密度为:7.85g/cm A3或钢丝0.28;kg/km 0.484 刻痕钢丝0.140;kg/km 0.121 7.85*10A3Kg/m A3 钢丝0.30*;kg/km 0.555 刻痕钢丝0.16 kg/km 0.158 常田材料密度表钢丝0.32;kg/km 0.631 刻痕钢丝0.179;kg/km 0.1990 常用材料密度衣钢丝0.35;kg/km 0.754 刻痕钢丝0.200;kg/km 0.246 石灰岩密度;g/cm3 2.60 钢丝0.4;kg/km 0.989 刻痕钢丝0.22 kg/km 0.2979 花岗岩密度;g/cm3 2.60~2.80 钢丝0.45;kg/km 1.248 刻痕钢丝0.25 kg/km 0.3850 (石灰岩)碎石密度g/cm3 2.60 辛冈丝0.5;kg/km 1.539 刻痕钢丝0.280;kg/km 0.4839 砂密度g/cm3 2.60 钢丝0.55;kg/km 1.868 刻痕钢丝;kg/km 0.5550 粘土密度;g/cm3 2.6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刻痕钢丝0.320;kg/km 0.6310 普通粘土砖密度;g/cm3 2.50~2.80 刻痕钢丝0.350;kg/km 0.754 粘土空心砖密度;g/cm3 2.5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 X 2) ;10 刻痕钢丝0.400;kg/km 0.9889 水泥密度;g/cm3 3.10 kg/km;310 刻痕钢丝0.450;kg/km 1.24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