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份试卷汇总)2020-2021学年上海市名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5份试卷汇总)2020-2021学年上海市名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5份试卷汇总)2020-2021学年上海市名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5份试卷汇总)2020-2021学年上海市名校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4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皆为C4H10O。①CH3CH2CHOHCH3 ②CH3(CH2)3OH ③CH3CH(CH3)CH2OH ④CH3C(CH3)2OH。其中能被氧化为含—CHO的有机物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物质是苯的同系物的是( )

A.B.

C.D.

3.维生素C具有的性质是:

A.难溶于水B.强还原性C.强氧化性D.加热难分解

4.既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气体的单质是()

A.NaAlO2B.Al2O3

C.NH4HCO3D.Al

5.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与铜反应

C.与Na2CO3溶液反应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

6.2018年7月5日《科学》杂志在线报道:合成一种新的具有超高热导率半导体材料——砷化硼(BAs)。通过反应4BI3(g) + As4(g)4BAs(s,晶体) + 6I2(g)可制备BAs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a)图(b)图(c)

A.图(a)表示As4结构,As4分子中成键电子对与孤电子对数目之比为3:1

B.图(b)表示晶态单质硼的B12基本结构单元,该基本单元为正20面体

C.图(b)所示晶态单质硼的熔点为2180℃,它属于原子晶体

D.图(c)表示BAs晶胞结构,As原子的配位数为4

7.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在a mol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N= 2a×6.02×1023

B.热稳定性:MgCO3> CaCO3

C.熔点:MgO < MgCl2

D.沸点:Na < K

8.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Na2O、Fe2O3、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A.只有②④⑥B.只有①②⑤C.只有①③⑤D.只有③④⑥

9.关于下列四种烃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

③④

A.①催化加氢可生成3-甲基已烷B.③与④催化加氢后的产物质谱图完全一样

C.③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D.②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有5个

10.在由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Fe3+离子,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

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离子与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

C.混合物中,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

D.混合物中,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

11.能说明溶液呈中性的可靠依据是

A.pH=7B.石蕊试液不变色C.pH试纸不变色D.c(H+)=c(OH-)

12.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B.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的光纤材料是硅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一致

D.港珠澳大桥用到的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性能

13.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mol该有机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molH2反应

B.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该有机物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

14.某溶液能溶解Al(OH)3,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Mg2+、Cl-、Na+、NO3-B.K+、Na+、NO3-、HCO3-

C.Na+、Ba2+、Cl-、NO3-D.Fe3+、Na+、AlO2-、SO42-

15.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A.装置甲:实验室制取溴苯B.装置乙:验证乙烯能发生氧化反应

C.装置丙:实验室制取硝基苯D.装置丁:用乙酸、乙醇制取乙酸乙酯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泪”是油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17.某优质甜樱桃中含有一种羟基酸(用M表示),M的碳链结构无支链,分子式为C4H6O5;1.34 g M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448 L。M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转化:

M A B C(M、A、B、C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的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2—COOH

B.B的分子式为C4H4O4Br2

C.与M的官能团种类、数量完全相同的同分异构体还有2种

D.C物质不可能溶于水

18.已知:2Zn(s)+O2(g)=2ZnO(s) △H1=-701.0kJ·mol-1①,2Hg(l)+O2(g)=2HgO(s) △H2=-181.6kJ·mol -1②,则Zn(s)+HgO(s)=ZnO(s)+Hg(l)的△H为

A.+519.4kJ·mol-1B.-181.6kJ·mol-1

C.-259.7kJ·mol-1D.-519.4kJ·mol-1

19.(6分)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绿原酸判断正确的是()

A.1 mol绿原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3 mol CO2气体

B.1 mol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5 mol Br2

C.1 mol绿原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D.绿原酸水解产物均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20.(6分)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1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1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向饱和Na1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1.

A.①②③④B.①④C.③④D.②③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mL 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

(2)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 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

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 0.1000 30.05 20.00

2 0.1000 29.95 20.00

3 0.1000 28.2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判断是________,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__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甲.乙.丙.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盐酸浓度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

A、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Hagr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H 的分子式是___;D 的名称是____

(2)G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已知B 的分子式为C 4H 4,则A→B 的反应类型是_____

(3)E→F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A 能和HCl 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

b .H 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存在芳香族化合物

c .B 、C 、D 均可发生加聚反应

d .1molF 与足量H 2反应可消耗3molH 2

(5)M 是G 的同系物且相对分子量比G 小28,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M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①苯环上的一氯取代只有一种 ②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

(6)以苯乙烯和甲醇为原料,结合己知信息选择必要的无机试剂,写出

—3C CCOOCH 的合成路

线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23.(8分)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cm -3)配制成1 mol·L -1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 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________mL 的容量瓶。

(2)在量取浓盐酸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____。

A .5 mL

B .10 mL

C .25 mL

D .50 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 mL 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液面最低处与瓶颈的刻度标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24.(10分)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 4·7H 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写出步骤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X是______。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3)用固体F制备CuSO4溶液,可设计以下三种途径:

写出途径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出你认为的最佳途径并说明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分析】

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催化氧化,结合醇的结构分析解答。

【详解】

①CH3CH2CHOHCH3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H3CH2COCH3,CH3CH2COCH3中官能团为羰基;

②CH3(CH2)3OH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H3CH2CH2CHO,CH3CH2CH2CHO中官能团为醛基(-CHO);

③CH3CH(CH3)CH2OH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H3CH(CH3)CHO,CH3CH(CH3)CHO中官能团为醛基;

④CH3C(CH3)2OH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催化氧化;

因此能被氧化为含-CHO的有机物为②③,答案选B。

【点睛】

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情况与跟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个数有关。(1)若α-C上有2个氢原子,醇被氧化成醛;(2)若α-C上没有氢原子,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即: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该物质和苯不是同一类物质,它们不是同系物,A错误;

B. 该物质和苯不是同一类物质,它们不是同系物,B错误;

C. 该物质和苯不是同一类物质,它们不是同系物,C错误;

D. 该物质和苯是同一类物质,在分子构成上相差1个CH2,它们互为同系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D。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容易失去电子,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在碱性溶液中很容易被氧化,加热易分解,答案选B。

4.D

【解析】

【详解】

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两者均产生氢气。且题中问的是单质,故只有铝符合要求,D项正确,

答案选D。

5.B

【解析】A. 使石蕊变红,只能说明硝酸具有酸性,不能说明氧化性,故A错误;B. 与铜反应生成Cu(NO3)2和NO气体,生成硝酸铜表现酸性,生成NO表现硝酸的氧化性,故B正确;C. 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说明硝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 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只表现硝酸的氧化性,不表现酸性,故D错误。故选B.

点睛: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在反应中与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氮的氧化物,与非金属反应还原生成NO或NO2等物质,同时将非金属氧化成高价的氧化物,也可以通过化合价的变化来分析

判断,以此解答。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图(a)表示As4结构,每个As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3个σ键,还有1对孤电子对,As4分子中成键电子对与孤电子对数目之比为6:4,即3:2,故A错误;

B. 图(b)表示晶态单质硼的B12基本结构单元,每个面都是由3个B原子形成的正三角形,每个B原子被5个正三角形共用,一共20个面,所以该基本单元为正20面体,故B正确;

C. 单质硼的熔点为2180℃,熔点较高,且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属于原子晶体,故C正确;

D. BAs晶胞中,较大的原子为As原子,在其周围最近的B原子数目为4,所以As原子的配位数为4,故D 正确;

故选A。

7.A

【解析】

【详解】

A.在金刚石中,每个C原子与其他4个C原子共用4个C-C键,相当于每个C原子占有4×=2个C-C键,则amol金刚石含2amolC-C键,故A正确;

B. Mg,Ca为同主族元素,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形成碳酸盐时阳离子电荷数相同,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极化能力越强,越容易夺取CO32-中的O,造成碳酸盐热稳定性下降,所以热稳定性:MgCO3<CaCO3,故B错误;

C. 离子晶体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氧化镁的晶格能大于氯化镁的晶格能,所以晶体熔点由高到低:MgO>MgCl2,故C错误;

D. 钠和钾属于同族元素,原子半径Na < K,导致金属键Na >K,金属键越强,金属的沸点越高,沸点:Na >K,故D错误;故选A。8.B

【解析】

【分析】

①酸是指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出来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②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的化合物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可以分析各种的所属类别;

③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详解】

①依据概念分析,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故①正确;

②蔗糖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硫酸钡是盐属于强电解质,水是弱电解质,故②正确;

③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③错误;

④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④错误;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⑤正确;

⑥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⑥错误;

故选B.

9.C

【解析】分析:①催化加氢可生成3-甲基庚烷;B.③催化加氢后的产物为3-甲基己烷;④催化加氢后的产物为2-甲基己烷;C.根据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进行分析;D.根据乙炔分子中四个原子共直线进行分析。

详解:催化加氢生成,命名为3-甲基庚烷,A错误;加成产物为,命名为3-甲基己烷;

的加成产物为,命名为2-甲基己烷,二者加成产物不同,产物质谱图不完全一样,B错误;乙烯分子中四个氢原子被甲基、乙基取代,乙烯为平面结构,所以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C正确;乙炔分子中四个原子共直线,因此中,最多有4个碳原子共直线,D错误;正确选项C。

10.C

【解析】

【详解】

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且无Fe3+,故溶液中溶质为FeCl2,n(HCl)=0.2mol,n(H2)=0.448L÷22.4L/mol=0.02mol,n(Fe2+)=0.1mol,由反应2Fe3++Fe=3Fe2+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但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则A.根据以上分析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但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故无法确定混合物里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A错误;

B.反应后所得溶液为FeCl2溶液,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B错误;

C.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且无Fe3+,故溶液中溶质为FeCl2,由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及反应2Fe3++Fe=3Fe2+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但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C正确;

D.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不能确定Fe与FeO的物质的量的关系,D错误;

故答案选C。

11.D

【解析】分析:溶液的酸碱性是根据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的;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呈酸性;当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时,溶液呈中性;当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时,溶液呈碱性,据此判断。

详解: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2,pH=6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A错误;

B.石蕊的变色范围是5.0~8.0,使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溶液,常温下溶液不一定显酸性,B错误。C.pH试纸不能精确测定溶液的pH,pH试纸不变色,只能说明溶液接近中性,C错误;

D.c(H+)=c(OH-)时溶液一定呈中性,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属于易错题,注意不能根据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要根据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12.B

【解析】

【详解】

A.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构成原电池时铁为正极,保护了铁,所以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故A正确;B.制作光导纤维的原料是二氧化硅,不是硅,故B错误;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废气、废渣等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一致,故C正确;D.跨海大桥使用的合金材料,必须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故D正确;故答案为B。

13.C

【解析】

【详解】

A.苯环和碳碳双键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该有机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molH2反应,A正确;

B. 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碳碳双键,故其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确;

C. 该有机物分子中虽然有氯原子,但其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故遇硝酸银溶液不能产生白色沉淀,C不正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