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效果与成本控制之间如何平衡

景观效果与成本控制之间如何平衡

景观效果与成本控制之间如何平衡
景观效果与成本控制之间如何平衡

景观效果与成本控制之间如何平衡

摘要:房地产开发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在建筑产品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给客户第一感觉、第一印象的配套工程--景观工程便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改善型客户。怎么将景观做到打动客户,而且成本能相对控制。在日趋激烈、调控力度空前的情况下,有必要而且是必须得分析、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房地产;成本控制;景观造价

景观营造的效果怎么去评价?投入的成本与产生的景观效果对房产品销售的推动、品牌的知

名度、美誉度的提升价值有多大?怎么去衡量?尤其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精细化管理的

背景下,平衡景观效果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件事:景观的内容到底有哪些?我们需要搞清楚,一般的包含硬质铺装、

绿化、灌溉系统、照明系统、周界围墙,水系、水景及设备。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施工范围。如有些企业将雨污系统、市政道路、零星工程都包含在景观中。但一般就是这些工作内容,不管是多少施工内容,需要界定景观的营造的范围,不然我们就没有横向比较的意义,

本文所提的平衡也无从谈起。

其次项目的定位以及它对景观营造需要达到的目的也会对景观成本投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开元广场排屋在首期开盘的样板区颠覆了对小区景观的概念,定位萧山最好的别墅。我们请

贝尔高林设计,达到了对开元房产品牌、产品品质的传播,提升了产品的高溢价。没有做过

专项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但在公司各个层面反馈回来的信息应该是非常好的。在现在看来06

年的投入(样板区350元/㎡)包括后期的养护管理水平一般,但在当时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只是在前瞻性上没有考虑太多。但是带来一个问题,成本增加翻倍,效果确实好,有必要没有?肯定有,对公司的品牌、品质的传播、产品的去化帮助非常大。但是一定要这么高的投

入么?超前度是不是太多?好像没有专门的机构做此类的评估,我们内部也没有对此进行研讨、分析。我自己对成本投入和效果产生之间的平衡或者说把控有些粗略的梳理(仅供探讨):

一、产品定位对成本控制的平衡

产品定位直接决定了景观投入的多少,这个是首要的前提的条件;建筑的风格、设计的风格

是其次的影响因素;施工单位的水平、甲方的管理水平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产品定位直接决定了景观投入的多少,这个是首要的前提的条件。产品定位中端的景观造价

一般在350-550元/㎡;定位高端景观造价一般在550-1000元/㎡;豪宅的景观造价一般在

≥1000元/㎡这个数据的总结是我根据从业经验、以及其他地产的一些营造成本的了解所得,

大致给出了一个范围。为什么每个档次都有一个区间呢,有地域的差异如东部与西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区别,不同地产对成本控制方式的差异,控制能力的差异、对景观的重视

程度的差异。

二、建筑设计风格对成本控制的平衡

建筑的风格、设计的风格是其次的影响因素。不同的建筑风格会对景观的成本投入产生一些

影响,一般景观设计的风格与建筑的风格统一,以求达到二者的和谐匹配,但也有例外。建

筑风格如为中式或法式的,则同档次定位的景观投入成本会较其他风格要高,因为用材选择

余地较小,对工艺、材质要求较高,包括软景的材料;地中海、新古典式较同等档次的法式

造价低,石材、工艺、软景材料选择的余地较大;现代、后现代同等档次定位的景观营造成

本要比新古典、地中海的低,主要是靠创意、大胆的构思来实现景观的效果,对硬质材质、

软景材料要求相较以上风格要宽松很多。以上是一般规律也不是绝对的,但大抵是这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