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借鉴国际标准提高管理水平_关于医院管理质量认证标准的比较研究

借鉴国际标准提高管理水平_关于医院管理质量认证标准的比较研究

借鉴国际标准提高管理水平_关于医院管理质量认证标准的比较研究
借鉴国际标准提高管理水平_关于医院管理质量认证标准的比较研究

828

 2008年11月第16卷第11期中医药管理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Chinese Medicine 科研管理

借鉴国际标准 提高管理水平

———关于医院管理质量认证标准的比较研究

吴向红 曹 静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摘要:文章通过对ISO9001标准、英国保柏“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标准、J CI国际医院认证标准的特点进行简要比较,旨在探讨适合于中国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方面、实施国标化战略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ISO9001标准;J CI国际标准;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9203(2008)1120828203

我国加入WTO后,医疗保健行业被纳入国际贸易服务范畴,国内医疗机构要进入国际医疗市场,必须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目前在国际上有多种评价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标准、Malcolm Baldrige国家质量奖标准、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等。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所使用的标准也不同。目前我国医院较为常用的国际标准有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J CI标准。去年,英国保柏质量认证也登陆中国市场。我们通过对ISO9001标准、英国保柏“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标准、J CI国际医院认证标准的比较研究,探讨借鉴国际标准,提高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实施国标化战略的思路与方法。

1 标准的产生背景

1.1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它是一个全球性国家标准联盟机构。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迄今为止,它已被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1]ISO9001标准是公认的有关质量体系的标准,被认为是国际标准化组织9000族标准体系中最全面的部分。ISO9001标准最早是针对制造业而制定的,最初目的是为独立的供应厂商的资格和注册提供共同的标准。经过不断修订,它成为一个不受行业或经济部门限制、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或指南。它借助要素管理和文件化管理,对管理的认识由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对组织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2 英国保柏“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英国保柏集团是一家经营健康保险和医疗保健机构的跨国公司。主营国际医保业务,其业务覆盖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保柏“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认证,是在“中英政府卫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基础上开发的,是中英两国“创新医疗”合作项目之一。2007年6月14日,中英政府续签了卫生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促进双方医学卫生领域的合作,提高两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保柏“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认证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评估医院的特需服务能力,确保VIP客户在其认证授牌的医院能在良好的医疗环境下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1.3 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J CI标准)

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是美国一个独立的、非政府、非营利性机构,成立于1951年,它是以提高卫生保健质量为使命的评审机构。其宗旨是通过医疗机构评审,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医疗机构绩效的提高,以促进全球卫生保健质量与病人安全的改善。国际联合委员会(J CI)是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国际性分支机构,于1999年开始推行国际医院认证计划。《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第2版,于2003年元月启用。[2]J CI标准中有368个标准(200个核心标准,168个非核心标准),1033个衡量要素,主要针对医疗、护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例如病人获得医疗护理服务的途径与连续性、病人健康状况的评估、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病人及其家属的权利以及健康教育等。最大的特点就是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和保障患者、家属的权利。同时J CI标准也重视公共设施及安全的管理、员工资格与培训、质量改进、医院领导层的协调与合作以及信息管理等。

 中医药管理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Chinese Medicine2008年11月第16卷第11期829

 

2 三个标准的异同

ISO9001标准、保柏“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认证标准与J CI医院评审标准同属管理体系的质量标准,都运用了类似的指南与概念,包括采用质量改进、质控手段、遵循操作规程、运用统计方法、明确界定管理职责以及通过规范管理保障患者权益、降低医疗风险等共同的理念。这也是ISO9001体系标准这一通用性标准得以在医院实施认证的重要基础。

ISO9001标准帮助医院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它体现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具体应用,“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是ISO9001标准的核心和精髓所在。ISO9001标准为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以及实施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它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依照要素管理和文件化管理,使医院内部制度正规化、合理化,管理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运作效率和运行效益。ISO9001质量体系对每项工作都有严格的程序/流程控制,并有相应的记录,通过对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控制达到对服务过程的控制,管理上由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充分保护患者利益,有利于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巩固和提高医院的信誉。

保柏“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认证与其它认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可以对医疗机构的某一个独立部门进行评估,以此带动整个机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保柏“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在中国国内医院的评估认证业务,主要针对医院的特需医疗服务,以点带面。通过对医院提供特需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评估,全面评价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国际医保的V IP客户能在良好的医疗环境下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保柏集团的V IP客户提供优选医院名单。

J CI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评价医院服务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的全球最高权威标准,是医疗机构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J CI 标准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医疗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规范医院管理,为患者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J CI认证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给国际社会一个以标准为基础的客观的评审程序,通过应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实施评审,以促进医疗机构持续不断地改进质量。J CI标准完全从病人的利益和安全出发,向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工作者、后勤保障人员提出严格的要求,为病人提供完善、统一、安全的医学服务。它对于医院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的管理就像一个国家的宪法,非常细致具体,可操作性强。J CI认证是医院安全与规范化管理的标志,也是商业保险机构支付医疗保险费的基本条件,只有获得认证的医疗机构才能获得国际医疗保险赔付。[3-6]

3 国际标准认证的体会

我院于2001年开始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2004年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标准为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以及实施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它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依照文件化管理手段,使医院制度正规化、合理化,管理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后,通过内部审核、监督审核、管理评审等方法与手段,自我完善机制基本形成,医院竞争实力增强,患者的利益得到了保证,医院从经验管理步入了科学管理的轨道[7]。ISO9001标准强调坚持质量管理规定的程序,使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始终如一符合预定的规定,强调评估的一致性,以保证产品或服务始终如一,但鉴于医疗护理服务的特殊性和复杂多变性,在临床服务领域,可操作性相对英国保柏认证标准和J CI标准而言,可实施性和操作性略有欠缺。

为满足涉外医疗及高端客户需求,2008年3月,我院与英国保柏公司正式合作,启动“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认证工作。保柏国际医保认证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医院对照保柏公司提供的国际标准进行自我评估。第二阶段是保柏全球专家实地考察,以西方医院管理者的视角和国际患者的角度,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临床管理水平、患者安全保障措施、就医环境等方面对医院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提出改进建议。第三阶段是结合评估情况,医院进行整改,达标后授牌。[8]保柏全球管理专家的现场考察评估带给我们全新的管理理念,他们十分关注非临床风险管理,重视医疗质量改进数据的收集利用,例如非预期的再入院、非预期的二次手术、侥幸避免事件等等相关数据分析,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安全意识,接轨国际化服务理念,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我院是保柏集团到目前为止合作的唯一一家中医医院,通过保柏“医院管理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认证后,将成为第一个接轨国际标准、提供国际医疗服务标准的大型中医医院。通过保柏国际认证,标志着我院已具备医院服务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最高标准的品质,是医疗保险机构和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国内外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依据。寻求国际标准认证的目的,是通过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护理服务,是崭新的起点。我院将在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

830

 2008年11月第16卷第11期中医药管理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Chinese Medicine 

持续改进。通过保柏质量认证、J CI认证,全方位满足不同患者需求,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使我院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院。

参考文献

[1]刘卓慧.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预备知识培训教

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联合委员会国际部.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

[M].陈育德,王羽,陈同鉴,译.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华.ISO9000:2000族标准与J CI国际医院认证标准比

较[J].中国医院,2003,7(11):38-42.[4]王华.J CI国际评审标准与中国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的比较[J].中国医院.2006,10(4):2-4.

[5]吕强.医疗机构必须自觉通过国际标准认证[J].世界医

药,2004(6):47-49.

[6]黄小波.J CI国际医院认证与中国医院评审标准比较研究

[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47-148.

[7]吴向红.中医医院引进ISO9001标准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14(6):1-3.

[8]王风整理.涉外特需服务的国际认证[J].中国医院院长,

2008(10):56-61.

(收稿日期:2008207230)

云南中医学院基金资助项目发表论文分析

邢春国1,2 施 诚1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9)

2 江苏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文章对2001.1-2008.5云南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获基金资助项目在国内期刊公开发表论文的数据应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分析,对云南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学术水平、科研优势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等进行探索。

关键词:基金资助项目;云南中医学院;文献计量;中国传统医学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29203(2008)1120830202

云南中医学院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本科高等中医药院校。学院始终坚持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发掘和建设民族医药特色学科,支持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积极发展相关学科,实行教研结合,非常重视科技工作,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

为探索云南中医学院在科研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云南省传统医学文化特点,笔者对云南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受基金资助项目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分析云南中医学院获基金资助课题的变化。同时对发文量、学科分类等进行分析,以探索云南中医学院学术水平及科研实力的发展变化趋势。

1 数据的收集

以中国知识工程(C H KD)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 Disk)为检索平台。时间: 2001.1-2008.5。检索云南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基金资助的课题论文数据。检索策略:①CH KD期刊全文数据库:机构=“云南中医学院”,基金=“基金”;②CBM Disk:“云南中医学院IN AD”,“基金IN FS”。对两个数据库的结果取合集,共获得数据293项,即云南中医学院及其附院2001.1-2008.5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基金资助课题论文293篇。

2 基金资助课题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分析

(1)2001.1-2008.5期间,云南中医学院及附院参与的基金资助课题在国内期刊共发表文献293篇,历年发表论文情况见表1。从表1看出云南中医学院及附院基金资助课题历年发表论文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01.1-2008.5,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的数量共247篇,平均每年33.23篇。以非第一作者单位参与发表的论文的数量共计46篇。 表1 云南中医学院及附院基金资助课题历年发文情况

时间(年)

以第一作者身

份发表文献量

参与发表

文献量

共计文

献量

第一作者文献

量所占比重(%) 2001741163.6

20022532889.3

20032542986.2

20043323594.3

20052953485.3

200645135877.6

20075796686.4

20082663281.3

合计2474629384.3

平均每年33.23 6.2039.4984.3

医院标准化建设

评审标准评价要点 3.9.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的管理方法与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 3.9.1.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 达到等级A 【C】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 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材料目录: 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与流程。 2 、对全院职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B】符合“C”,并 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采取防范措施。 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3.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95%。 材料目录: 1、不良事件收集、核查、分析等防范措施。 2、不良事件上报部门。 3、医护人员不良事件学习考试。 【A】符合“B”,并 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 2.每年报告≥10件。 3.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材料目录: 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2、不良反应报告表。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 一、为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临沂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方案》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不良反应(ADR):主要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药物不良事件(ADE):是指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学事件,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用药有因果关系。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群的用药风险,本着“可疑即报”的原则,对有重要意义的ADE也要进行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尽早发现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和诱发因素,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 三、本制度在我院内适用,各临床科室医生、护士和药剂工作人员都是兼职报告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工作。 四、医院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重点监测非预期(新发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并有原始记录。 五、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要积极进行临床救治,做好医疗记录,保存好相关药品、物品的留样,并对事件进行及时的调查、分析,按规定上报到医院ADR监测站。 六、临床医生应将患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如实记入病历中,并对严重的用药错误进行分析和整改。 七、我院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监测站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本着“可疑即报”的原则,发现可能与所用药品有关的不良反应详细记录,及时报告。认真进行收集、初步分析、评价、报告和管理工作,按规定上报,减少和防止事件的重复发生;

文件管理程序中英文对照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doczj.com/doc/bf17039024.html, 好好学习社区 Document Control Procedure 文件管理程序 1.0 Purpose 目的 Define the requirement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Document control. 定义出文件控制的要求和权责。 2.0 Scope 范围 This procedure applies to all QMS documentation, including: quality manual, procedure, WI, external document and form. 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手册、程序文件、操作指导书、外来文件及表单。 3.0 Definitions 定义 3.1 Quality Manual: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standard (such as ISO9001), describ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documentation in Co-active. 3.1质量手册:根据相关国际或国家标准(如ISO9001)要求,阐述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3.2 Procedure: Define the function of QMS requirement allocation by department. Such as document control, management review, internal audit procedure. 3.2程序文件:描述为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的文件。如文件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3.3 Working Instruction: Operation procedures, inspection standards, design drawing and etc. 3.3操作指导书:操作规程、检验标准、加工图纸等。 3.4 Form: Records of operation results. 3.4表单:用于记录作业结果所用的文件。 4.0 Procedure 程序 4.1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documents to file the proper approval, and timely send the electronic document and the paper version to DCC, ensure tha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 Once the document release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must follow procedures. When the file changes do not affect the contents of the file (such as correcting typos,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 作者:档案馆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082 更新时间:2009-12-2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利用、统计的一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党政机关产生的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其他社会组织的电子文件管理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A/T18 档案著录规则 DA/T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 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3.2归档电子文件archival electronic records 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3.1) 3.3背景信息context 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3.1)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 3.4元数据metadata

指描述电子文件(3.1)数据属性的数据,包括文件的格式、编排结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件处理软件、字处理和图形工具软件、字符集等数据。 3.5逻辑归档logical filing 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3.1)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3.6物理归档physical filing 指把电子文件(3.1)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3.7真实性authenticity 指对电子文件(3.1)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3.3)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3.8完整性integrity 指电子文件(3.1)内容、结构、背景信息(3.3)和元数据(3.4)等无缺损。 3.9有效性utility 指电子文件(3.1)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3.10捕获capture 指对电子文件(3.1)进行实时收集和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3.11迁移migration 指将源系统中的电子文件(3.1)向目的系统进行转移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4、总则 4.1 电子文件自形成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4.2 应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等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监控,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关于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关于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关于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医院关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有关精神,切实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根据文秘部落市卫生局####[201X]##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主题,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的领导,成立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详见附件)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X年7月上旬前)完成“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制定并下发本院“医院管理

年”活动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对活动内容进行具体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X年7月-10月)各科室要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认真组织实施。 (三)、自查与整改阶段(201X年11月上旬)医院根据“医院管理年”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对全院开展的本次活动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并提出改进措施,狠抓落实。 (四)、总结迎查阶段(201X年11月-12月)医院对本次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准备迎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检查考核。五、工作要求.免费提供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是今年卫生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院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去。并将医院管理年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二)加强领导,务求实效。各科室主任作为本科室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到位: 思想重视,认识到位;科主任负责制,责任到位;任务分解,措施到位;督促检查,整改到位。按照医院任务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滤布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局面。 (三)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对违法违纪行为,将严肃处理,在全院通报和曝光,并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

医院标准化建设应知应会手册(通用版)

应知应会手册(通用修订版) 目录 13、院务公开的途径 (5) 22、护士执业注册的有效期是多少 (6)

1、什么是医院评审 医院评审是指医院按照卫计委《医院评审办法》要求,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医院评审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持续改进医院工作,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规划级别的功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医院等级的过程。 2、医院评审的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参与、公平公正的原则。 3、医院评审的方针、主题、核心、评审重点、重要指标包括 方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 主题: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 核心:以病人为中心。

评审重点:医疗品质和医疗服务绩效。 重要指标:医改任务完成情况。 4、医院评审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主要是追踪检查、查看资料、访谈。 5、什么是追踪方法学 追踪方法学是一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价方法,是评审专家追踪患者就医全过程,以患者和评审者的双重角度去发现主要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以保证医院评价的客观、公平和公正,真实的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以及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它是国际医院评审(JCI)中最主要的评审办法。 6、追踪方法的分类 追踪方法分为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 个案追踪是以个别患者的就医流程角度切入进行追踪,如单病种质量控制的患者、复杂患者等。 系统追踪是从系统中的风险管理以单一流程的角度切入进行追踪,如药物管理、医院感染、设备安全等。 7、一般会追踪哪些患者 (1)各专业前5项疾病诊断患者(特别是重点疾病、重点手术) (2)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 (3)当日手术或检查的患者。 (4)当日或隔日出院的患者。 (5)接受跨专业治疗的患者。 (6)与感染预防控制及药物、输血管理有关的患者。 (7)需门诊追踪治疗的患者。 (8)根据发现问题进行追踪。 8、一般会追踪哪些重点环节 (1)住院患者病历。

文件标准化管理

文件和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文件资料的有效控制,确保工作现场使用唯一有效的文件资料,并形成统一规范的编写格式及处理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公务文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公文:指公司在处理各种公务时使用的应用文书,包括: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电报)、会议纪要。3.2 制度(程序):指要求公司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性文件。 3.3 办法:指公司针对某项工作依照其所需标准制定的考核奖惩性的文件。 3.4 标准:指公司对某项工作应达到的要求进行规范和约定的文件。 3.5 规章制度:公司各种制度、规定、办法的泛称。 3.6 记录:指公司对某项活动的各工作环节、结果进行记录,可供事后追溯该项活动完成质量的证据性文件,主要为表格形式。 4 职责权限

4.1 经理负责公司制度、办法、标准、计划、记录和以公司名义下发的公文的批准。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度、办法、标准、计划、记录的审核。 4.3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相关文件资料的编写、审核、打印、校对工作。 4.4 总经办负责以公司名义下发执行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编号、发放、收回、作废销毁和归档,负责对各单位文件资料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5 各单位负责以本单位名义下发执行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编号、发放、收回、作废销毁和归档。 5 工作程序 5.1 文件资料的编写格式 5.1.1 文件资料的用纸标准: 公司各类文件资料的正式编印一般用A4(210mm×297mm)型纸张。图纸表格等不宜减小时,该页应按以上纸型尺寸折叠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1.2 文件和资料章、条、款的编排规则: 5.1.2.1 根据文件内容的编排划分,“章”就是一个章节,包括条和款,“条”是章的一个部分,“款”是章或条的一个层次。章、条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各设区市卫生局、省直医疗机构: 为深入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 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在认真总结前三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我厅制定了《江西省2007 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以“群众满意医院”建设活动为载体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 七年四月十日 附件: 江西省2007 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以“群众满意医院”建设活动为载体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疗安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努力控制医药费用增长,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部署,2007 年继续在全省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以“群众满意医院”建设活动为载体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 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把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优化执业环境为主要内容。针对医院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落实院长责任,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药费用,改进服务作风。通过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活动范围 2007 年“医院管理年”活动范围为全省各级各类医院(包括民营医院),重点是公立医院。 三、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 (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重点要求: 1 、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依法查处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行为并予以公示。 2 、加大医院院长管理责任,明确院长是医院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医院院长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减少临床专业技术服务,以主要精力加强和改善医院管理、维护公益性质。医院领导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工作,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发布机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1998.12.24 生效日期:1998.12.24 第一条为了使我国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际交流,规范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以下简称“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第三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可制定指导性技术文件: (一)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 (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 第四条指导性技术文件不宜由标准引用使其具有强制性或行政约束力。 第五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 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第六条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GB/Z”构成。 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编号,由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代号、顺序号和年号(即发布年 份的四位数字)构成: GB/Z 代号 ××××× 顺序号— ×××× 发布年号 第七条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制定,按《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GB/T16733《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的有关规定办理。 指导性技术文件项目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并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及其他有关文件中,用“GB/Z”注明。 第八条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编写,参照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国家标准的规定。其中:

电子文件管理考题

电子文件管理 一、单选题 1.电子文件中,一般用于描述图像文件的分辨率的是( C )P52 A.DPI B.DBF C.PPI 2.电子文件归档移交前其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及可识别性,由(B)部门负责,归档移交后由(A)负责。P101 A.档案 B.形成 C.系统软件 3.电子文件归档“双轨制”是指(C)P102 A.制定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并认真实施。 B.将归档的纸质文件扫描成图片归档。 C.将生成的电子文件同时打印一份纸质文件,与其一并归档。 4.在销毁电子文件时,对属于涉密的归档电子文件,(B) A.可以用逻辑删除的方法 B.必须连同存储载体一起销毁 P111 C.送纸厂销毁 5.《电子文件管理条例》归档电子文件的形成部门和档案保管部门应当对归档电子文件集中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一式(C)套,其中一套异地保管。P109-110 A.一 B.二 C.三

6.草稿性电子文件的归档时,应该(A) A.保留其修改痕迹 B.不用留其修改痕迹 C.无所谓 7.归档电子文件刻录光盘后,其光盘标签按要求应(B) A.写上光盘档号 B.用黑色油性软笔在归档光盘的标签面上写上光盘档号 C.在归档光盘的标签面上贴上标签 二.多选题 1.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下列关于TIFF与JPEG说法正确的是(ABCD)P54-56 A.TIFF格式图片质量高,文件体积大,用于保存高质量的图片。 B.JPEG格式压缩比例较高,图片质量不及TIFF格式,文件体积较小,适合保存图像要求质量不高的图片,或用于普通网页浏览使用。 C.TIFF支持多页模式,JPEG不支持多页模式。 D.JPEG2000颠覆了JPEG只能是有损压缩的传统。 2.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下列格式中属于电子公文存储通用格式的是(ABD)P96

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检查督导全县“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情况,确保“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实效,根据《**县“》的内容,制定本方案。 一、督查对象 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二、督查内容 组织领导 .成立“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 2.制定“。 3.召开会议对“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动员、安排和部署。 4.及时汇总上报工作开展情况。 宣传教育 5.通过横幅、板报、电子屏等形式对“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院内宣传。 6.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对“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社会宣传。 依法执业 7.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做好学习记

录。 8.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医疗机构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严格按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未经批准不得设立各类诊疗中心,不得随意更改和加挂机构名称。无“承包科室”和“出租科室”。无非法性病诊疗活动。 9.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医师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法定时限内办理变更、注销等执业手续。无非法聘用人员现象。 0.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常规,做到 医务人员人人知晓,执业行为规范。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1.有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量管理组织,医院领导定期(至少每季度一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工作。明确院长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2.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本文于知音网站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

文件管理制度

文件管理制度 文件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通过对公司内部文件控制流程进行管理,使文件管理控制工作更加系统、科学、规范、高效,以保证各部门及人员及时、正确地使用有效文件,提高工作效率。 第2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中的“文件”包括公司日常运营过程中产生或所需的文件资料、公司业务往来公文以及公司对内发布的所有流程、制度、作业标准与规范、作业指导书等。 根据公司各类文件的性质进行纵向层级划分,可分为下列五级文件。具体如下表所示。 公司内部文件各层级内容范畴 第3条管理职责划分。 (1)各级主管副总主要负责所辖职责范围内的文件进行审核、批准工作,其中,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还承担着对公司各类体系文件进行定期评审的职责。 (2)总经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公司一级文件的组织编制、审核,以及二级文件的会审组织工作。 (3)综合管理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解释与修订工作,并由其行政专员负责公司营运、资质类文件资料的保管;其中,综合管理部下辖体系文件管理室,并由其文控员专职负责公司各类体系文件的统一编号、收发、存档、作废等管理事宜。 (4)各职能部门负责对各归口职能和分管业务线的有关文件的编制和副本保管工作。 第2章公司内部文件编码细则 第4条公司内部文件的编码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第一部分:公司代号,代码为×××。 (2)第二部分:层级分类代码,代码分别为1、2、3、4、5。 (3)第三部分:大类代码,代码分别为综(综合管理类)、制(生产制造类)、市(市场营销类)、研(研发类)、其(其它类)等。 (4)第四部分:小类分类代码,代码分别为目标(目标计划类)、人力(人力资源类)、办公(办公类)、总务(总务后勤类)、保卫(保卫类)、生产(生产类)、质管(质管类)、项管(项目管理类)、产研(产品研发类)、其(其它类)等。 (5)第五部分:文件流水号,代码为001~999。 第5条公司内部各级文件编码示例如下(以综合管理部文件为例)。 (1)一级文件:×××1—001。 (2)二级文件:×××2—综—001。 (3)三级文件:×××3—综—行政—001。 (4)四级文件:×××4—综—行政—001。 (5)五级文件:×××5—综—行政—001—001。 第3章公司各级文件编制、审核、审批规定 第6条公司一级文件,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制。一级文件编制完成后,需经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审核后,交由公司总经理审批。 第7条公司二级文件,由各业务归口部门协同流程协同作业部门共同编写。二级文件编制完成后,由总经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会审。经会审后,二级文件需交总经理审批。 第8条公司三级文件,若其覆盖范围超过2个(含2个)职能部门,其编制工作由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并交主管副总审核后,交总经理审批。具体分工如下。 (1)目标类、计划类三级文件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交分管运营副总审核。 (2)人事、行政、总务类三级文件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编制,交分管行政副总审核。 (3)财务类三级文件由财务部负责组织编制,交分管的财务副总审核。 (4)生产制造类三级文件由生产部组织编制,交分管的生产副总(或厂长)审核。 (5)市场营销类三级文件由营销部及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交分管的营销副总审核。 (6)供应类三级文件由采购部及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交分管的运营副总审核。 第9条公司四、五级文件的编制、审核、审批规定如下表所示。 公司四、五级文件的编制、审核、审批规定表

电子文件管理

一、名词解释 1、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建立在大文件的概念基础上,注重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所有管理活动和管理要素的统筹兼顾,强调各项管理内容和要求的无缝连接、系统整合和总体效应。 2、前端控制:前端控制是现代文件、档案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它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把文件从形成到永久保存或者销毁的不同阶段看做的过程。 3、真实性保障原则: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是指文件内容、结构、背景信息经过传输、迁移等处理后仍然保持不变,与形成时的原始状态一致。真实性是保障电子文件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的基础,是电子文件反应历史面貌、构成社会价值,得以作为社会记忆长久保存的前提。 4、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记录社会活动真实面貌的具有有机联系的电子文件及其他形式的相关文件数量齐全;二是每一份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没有缺损。P17 5、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是一种技术模式,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系统,是以文件和档案信息为特定对象的有序的信息空间和开放的信息环境。P23 6、电子文件标准: 是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制定,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有关电子文件制发和管理的规则、方法、技术要求等方面的规定,是电子文件管理人员应遵守的业务技术规范。 7、价值鉴定:价值鉴定即根据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判断电子文件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对保存期已满的电子文件进行复审,并按照复审结果对电子文件作相应处理(销毁或继续保存)的过程。P36 8、电子文件的技术鉴定:技术鉴定的任务是对电子文件的各方面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对文件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分析以及对文件载体性能的检测。P47 9、逻辑归档:逻辑归档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贮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也就是说,文件形成部门仅将存储归档电子文件的逻辑地址通知档案部门,使档案部门能够通过网络直接查阅该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生成在什么位置,归档后物理位置仍保持不变。 10、物理归档:物理归档是把计算机及其网络上的电子文件集中传输至独立的或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其归档的方式又可以分为 网络传输方式归档和以介质传递方式归档两种。P53 11.电子文件编研:电子文件的编研,是指根据客观需要,对文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按照一定的题目,将相关文件信息加工、编辑成各种形式的电子文件编研成品的业务工作。P106 12.电子文件的归档:归档是将具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由形成部门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标志着电子文件管理责任由文件生成部门向档案部门的正式转移。 二、简答 1.信息的易变性(造成电子文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影响信息易变性的因素) P8 第一,在以往的文件中,载体不仅是信息的承载物,它一旦与特定信息结合为一体,还具有一种对信息的固化作用,信息的原有顺序、本来面貌都被凝固在特定的载体上边,不能改变。当信息可以脱离特定载体而存在时,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相对独立性使人们对信息的增删更改十分方便,动态文档中的数据不断地被自动更新或补充。

医院管理年活动阶段性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医院管理年活动阶段性总结 医院管理年活动阶段性总结 时间: 20XX-10-24 栏目: 工作总结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阶段性总结暨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

活动再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统一布署,自今年7月份以来我院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现已历时5个月。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导下,经全院职工的努力已取得成效,主要表现在全院职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始形成,开始注重改善服务流程,尽量便利于病人。如改进门诊服务流程,挂号与收费同设在一个楼层,解决了在某一时段挂号和收费排长队现象。增加抽血人员,解决早上抽血化验排长队现象。在专科医务人员编制数缺额的情况下,许多同志第一天上夜班,第二天放弃休息,继续上门诊、查房会诊或手术。b超室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仍服从医院的安排,24小时随叫随诊,科室的工作量仍然不减。这些同志放弃自己的休息,图的是使病人能得到及时诊治,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使病人的满意率得到了提高。职能部门重视病人或病人家属的投诉,能做到热情接待、及时处理。在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上开始有“换位”思考的理念,尽量做到病人满意。在目标考核上,加大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考核比重,注重考核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对出现的医疗纠纷和投诉做到不护短,科学地查找和分析原因,注重整改。为了把“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取得实效,真正达

到活动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结合我们目前正在同步开展的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活动,我想就如何提高认识,转变一些观念,树立一些新的理念,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一、为什么要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活动。为什么今天还说这个问题,因为还有好多同志对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活动的目的与意义认识不清楚,认为是医院为应付上面的工作而开展的一项活动。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形成思想不重视、措施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的局面。在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期间竟然发“氧气事件”那样的问题,就足以说明相当一部分同志,包括一部分科主任、护士长不重视创建活动,在落实措施上不力。那么,医院为什么要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创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活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来看。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看不起病的问题尤其突出,怎么解决?除了扩大医保、合作医疗覆盖面外,还要靠医院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医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竞争,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要讲钱、要讲经营,再加上政府对卫生投入不到位,医院公益性质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逐渐淡化,正如高强部长所讲,“在医疗服务领域,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美德仍然是主流,也出现了公益性质淡化,以医疗服务为手段,追求团

IATF 16949 文件管理程序

IATF 16949:2016 质量体系文件
文 件 编 号 : AA-QP-001
文件管理程序
编制/日期
相关部门 会签 日期 相关部门 会签 日期
审核/日期
部 研发部
门 生产部
批准/日期


品质部
业务部
行政人事部
采购部
财务部
版本:A/1

文件编号 序号 页次
文件管理程序
AA-QP-001 文件层级 二级
共 11 页 第 2 页
变更记录表
内容
编辑
批准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件编号
文件管理程序
AA-QP-001 文件层级 二级
共 11 页 第 3 页
1.0 目的 使管理体系所使用之文件,能迅速流通、正确应用,并确保各相关部门可适时获得
适当且有效之最新文件。确保其有严格的分类编号、编写、审核、批准、发放管理以及 有效控制、保管、更改、作废工作,确保公司的文件和资料的管理有据可依。
2.0 范围 适合公司管理体系包含所有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及其它与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的管
理。 3.0 职责 3.1 文控员
3.1.1 负责体系文件的收集、分类、整理、存档保管、作废等有关工作; 3.1.2 负责公司体系文件发放和控制等有关工作。 3.2 各部门应按本程序文件管理本部门的文件和资料,业务部负责翻译每一份外来文件。 3.3 定义:
文件:指信息及其承载媒介,本公司的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规范、 检查标准、及外来的需要受控的资料。记录在本公司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件,按《记 录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受 控 文 件 :指 按 照 发 放 范 围 登 记 、分 发 ,并 能 保 证 收 回 的 文 件 。受 控 文 件 未 经 文 件 管 理 部 门 批 准 不 得 复 制 ,受 控 文 件 封 面 一 般 用 加 盖 受 控 章( 但 不 限 于 )进 行识别。
外来文件:指来自公司外部的与本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或 客户提供的图面、规定等,被公司用来做为管理体系中引用的标准,尤其是与产品或环 境有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国际标准、客户标准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文件管理目标

电子文件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确定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呵管理行为的基础,对政府电子文件的管理同样如此。 1、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 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是指文件内容、逻辑结构和背景信息经过传输、迁移等处理后依然保持不变,与形成时的原始状态一致。真实性是保证电子文件业务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的基础,是实现无纸化业务活动顺利开展、实现信息化的先决条件,是电子文件反映和证实机构历史真实面貌,构成社会价值,得以作为社会记忆长久保存的前提。 2、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 完整性是实现电子文件证据价值、情报价值和长期可读的重要保障,不完整的电子文件往往不能证实自身的真实性,也不能如实反映机构活动的真实面貌。 3、保证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 电子文件的可读性是指文件经过存储、传输、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载体转换、系统迁移等处理后能够以人可以识读,可以理解的方式输出,并保持其内容的真实性。电子文件的可读性是其存在和价值的基础,如果文件不能顺利读出,文件中的信息便成为了“死信息”,再有价值的东西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保证电子文件可读性的措施应该贯穿于全部管理工作的始终。 4、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电子文件是为了执行业务和管理活动而产生的,其基本职能是支持机构职能活动的开展。电子文件的管理应该和电子文件的产生、应用一样,继续服务于机构提高业务效率的目标。科学的电子文件管理应该具有发挥电子文件现行作用和保持其历史价值的双重功能,而这不可偏废,管理活动务必在二者间寻找平衡点,保持二者的高度统一。 5、方便查询和利用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和管理者是文件和文件利用者之间的中介,理应为利用者提高高质量的文件信息。查询和利用的过程正是实现电子文件信息价值的过程,因此,方便查询和利用是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目标。

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市人民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端正办院方向,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推进我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决定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患者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健全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活动范围 全院各科室全部参加“医院管理年”活动,同时指导医疗集团内各医院参加“医院管理年”活动。 三、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 (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重点要求: 1、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 2、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3、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4、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重点是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逐步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5、加强急诊科能力建设,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设施齐备、完好。急诊科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胜任急诊抢救工作。实现急诊会诊迅速到位,急诊科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6、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7、加强科学合理用血,保证血液安全,杜绝非法自采自供血液和非住院病人在各科输血。 8、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9、医院领导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 (二)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重点要求: 10、优化流程,简化环节,继续实行患者选择医生制度,布局合理并增加服务窗口,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文件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使公司各项管理文件编写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使文件在发行、修订、废弃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范围内各项活动的内外部文件与资料,各事业部可结合事业部实际情况,参照本规定执行。 3术语和定义 3.1 内部文件 根据公司内部经营活动或外来文件需要产生的文件。 3.2 外来文件 凡来自国际或国家标准机构、国家法律、行政机关、客户等标准、法规、要求性文件等均为外来文件,此类文件将规范、指导或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 3.3 作废文件 文件版本已更新,或者结合实际业务开展原文件废弃,不再继续使用。 3.4 表单 记录工作内容、状况或结果的文件。 4 过程指标 无 5 工作标准及规范 5.1 职责 5.1.1 总裁 负责审核、批准管理手册等涉及公司重大经营管理活动的文件。 5.1.2 人资中心 5.1.2.1 负责拟定并执行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职能范围内的各种相关文件及表单。 5.1.2.2 负责集团公司文件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统筹、组织与监督实施。 5.1.2.3 对集团文件类材料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发行、存档、回收、作废等。 5.1.2.4 参与其他体系内部文件评审,提出修改建议。 5.1.2.5 组织实施公司各类文件有效性审核工作。 5.1.3 其他各中心 5.1.3.1 负责拟定并执行本中心职能范围内的各种相关文件及表单。 5.1.3.2 负责对应职能外来文件的使用、内部转化等。

5.1.3.3 参与其他中心内部文件评审,提出修改建议。 5.2 文件编写通则 5.2.1 文件版面设置 a)纸型: A4纸、纵向(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横向); b)边距:上(2.3cm)、下(2cm)、左(2.3cm)、右(2cm); c)边界:页眉(2.0cm)、页脚(1.5cm); d)正文:字体采用“宋体”、字号采用“小四”、1.5倍行间距; e)页眉表格尺寸:长(页宽)、宽(小四字体、单倍行距下自动设置,其中公司名称为三号加粗字体)。 注:记录表单不规定具体版面设置。 5.2.2 文件的结构 a)《发文签批单》作为文件封面,格式参见附录A; b)"非流程性文件"正文格式参见附录B,其中工作流程图及工作流程描述条款写"无"; c)"流程性文件",正文格式参见B。 注:本文可作为非流程性文件格式的模板。 5.2.3 文件页码 以文件的正文(含工作流程图)页码数为文件总页数;发文签批单以及文件附表、附录都不计入文件页码总页数中。 5.2.4 部门代码 5.2.4.1 集团公司各中心文件统一按照集团层面文件进行控制,部门内部使用文件由各中心自行编码,集团不再进行统一要求。 5.2.4.2 各事业部文件体系可参考本文件执行,所执行代码可参见下表: 5.3 文件的编号规则 5.3.1 编号说明 文件编号采取以过程编号为主的原则,并设定文件驱动部门,负责文件修订以及执行落地。过程分为管理过程(MP)、核心过程(KP)、支持过程(SP),主要对应关系如下:5.3.2 文件编号规则 编号原则为HY/××××.××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