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一、选择题

1.(2分)(2013?黑龙江)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C

2.(2分)(2013?锦州)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3.(3分)(2013?绵阳)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4.(2分)(2013?深圳)“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3分)(2013?柳州)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6.(2分)(2013?沈阳)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D

7.(2分)(2013?黑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8.(2分)(2013?衡阳)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C

(2013龙岩)9.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A

A.音调 B.音色C.响度D.振幅

(2013漳州)10.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D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11.(3分)(2013?岳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13威海)12.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B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2013达州)1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超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B.调整二胡两根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响度

C.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D.人们能听见芦山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14.(3分)(2013?湘西州)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D

15.(3分)(2013?日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2013佛山)16.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成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C

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

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

(2013资阳)1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B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

B.小提琴演凑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

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13泸州)18、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计算题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04期):计算题 24.(2019·东营)(12 分)3 月 12 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正式投产首航,其智 能化水平以及挖掘系统、输送系统的高功率配置均为世界之最。(g 取 10N/kg ,ρ水取1.0×103kg/m 3 )主要参数如下表。 (1)满载时,求“天鲲号”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2)满载时,求“天鲲号”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若船底需要安装探测仪器,其 面积为 40cm 2,求探测仪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3)“天鲲号”去某水域执行任务,其工作量相当于将 1.36×104t 的淤泥输送至 15m 高的台田上。假设“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泥泵的机械效率为 30%,求完成此任务需 要的时间是多少? 24.答案:(12 分)解: (1)“天鲲号”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G 排=m 排g =1.7×104×103kg ×10N/kg =1.7×108N--------------------------------2 分 (2)“天鲲号”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 =ρ水gh 水=1.0×103kg/m 3×10N/kg ×6.5m=6.5×104Pa ---------------------------------2 分 F 由 p S 得,探测仪器受到水的压力为:

F=pS=6.5×104Pa×40×10-4 m2=260N-----------------------------------------------------2 分 (3)淤泥的质量为:m=1.36×104t=1.36×104×103kg=1.36×107kg 淤泥所受的重力为:G=mg=1.36×107kg×10N/kg=1.36×108N---------------------1 分“天鲲号”绞 吸挖泥船泥泵做的有用功为: 26.(2019·潍坊)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小灯泡R1标有“4V1.6W”字样,定值电阻R2=20Ω,滑动变阻器R3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阻值均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闭合所有开关,此时电流表A2示数为0.5A.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 (3)只闭合开关S3,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小灯泡电功率的变化范围。 【分析】(1)知道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求出灯泡的电阻;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R1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闭合所有开关,电阻R2与R3的最大阻值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 (3)只闭合开关S3时,灯泡R1与滑动变阻器R3串联,电流表A1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 压,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大,其实际功率最大,根据求出其大小;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P=UI=I2R求出灯泡的最小功率,然后得出小灯泡电功率的变化范围。 【解答】解:(1)由可得,灯泡的电阻:, 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R1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I(R1+R2)=0.2A×(10Ω+20Ω)=6V;

2019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2019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8?天津)中国选手张湘祥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62kg级冠军,挺举成绩是176kg,图为他比赛时的照片。他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最接近() A.600J B.1200J C.1800J D.3400J 【分析】根据G=mg求出杠铃的重力,估测出举高的高度,根据W=Gh求出对杠铃做的功。 【解答】解:杠铃的重力: G=mg=176kg×10N/kg=1760N, 张湘祥的身高约为1.60m; 在挺举过程中把杠铃举高的高度为张湘祥的身高加上0.4m,即: h=1.60m+0.4=2.0m, 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 W=Gh=1760N×2.0m=3520J。 故选:D。 2.(2018?长沙)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D.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力和距离的方向要一致);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A、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只有力没有距离;故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故A 错误; 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拉力方向竖直向上,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故吊车的拉力对重物没有做功;故B错误;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故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故C错误; D、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移动距离的方向也竖直向上,两个方向一致;故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功;故D正确; 故选:D。 3.(2018?盐城)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A.0.02J B.0.2J C.2J D.20J 【分析】首先估测物理课本的质量,然后计算它的重力,然后再估测课桌的高度,最后根据功的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m=200g=0.2kg, G=mg=0.2kg×10N/kg=2N, 课桌高度约为1m, 人对课本做的功:W=Gh=2N×1m=2J。 故选:C。 4.(2018?广州)如图所示,OQ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匀速直线运动到Q,OP段拉力F1为300N,F1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PQ段拉力F2为200N,F2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 A.W1>W2 B.W1<W2 C.P1>P2 D.P1<P2 【分析】(1)根据W=Fs分别计算F1和F2所做的功,然后比较即可; (2)根据P= = =Fv分析比较F1和F2所做的功的功率的大小。 【解答】解: (1)由图知,OP段的路程s1=4m,PQ段的路程s2=6m, OP段拉力F1做的功为:W1=F1s1=300N×4m=1200J,

全国中考物理声现象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 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详解】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m/s,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 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同时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 B.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噪声的,故B错;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C错;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态电路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态电路 一、填空题 32.(2019·咸宁)(8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从左端移至右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选填“逐渐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或“逐渐减小”); (2)结合图乙数据计算定值电阻R0的阻值; (3)当滑动变阻器两次消耗的电功率都为0.8W时,对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1和R2分别是多少? 【答案】: 15.(2019·岳阳)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要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则只需要闭合开关______;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将滑片P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灯泡L的亮

度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分析】串联电路:把电路中各元件首尾相接,连入电路就是串联。并联电路:把几个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再连入电路,就是并联。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解答】解:要使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应将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首尾相连接到电源两端,则由图可知只要闭合S2,断开S1、S3;若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当将滑片P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灯泡L的亮度不变。故答案为:S2;不变。 19. (2019·天津)如图1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 从a端移动到b端的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象如图14所示。则电阻R1的阻值为________Ω;当变阻器滑片P处于a端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W。 答案:19.10;0.1 (2019·江西)如图3所示,将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按照甲、乙两种连接方式接入电压均为U且保持不变的电路中,通过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R1和R2使所有灯泡均正常发光.则甲、乙两电路中的总电流之比I1:I2=2:1 ,而电路的总功率之比P1:P2=2:1 .

2020年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认识新材料

新材料 25. (2020陕西)(3分)纳米是长度单位,1nm= m。 图示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发电机。纳米发 电机主要依靠氧化锌等晶体材料在机械压力作用下产 生电压,实现将能转化为能,为纳米器件 提供电力。 【答案】10-9 机械电 【解析】1nm=10-9m。纳米发电机在机械压力作用下产生电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2020陕西)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 纸,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 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未来应用 非常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 B.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 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答案】D 【解析】由于石墨是导体,所以石墨纸是导体,易导电,选项D的说法错误。 3.(2020北京)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B A.金属勺 B.瓷碗 C.铅笔芯 D.铁钉 9.(2011河南)笔记本电脑外壳多采用优质的ABS工程塑料,这主要是利用厂这种塑料的A

A.硬度大 B.磁性强 C.密度大 D.导电性好 11.(2020扬州)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D 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8、(2020莆田)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电流通过超导体时不发热,因此超导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假如有室温环境中的超导体,可用它来制作(D) A、家用保险丝 B、白炽灯灯丝 C、电热丝 D、输电导线 12. (2020鸡西)我国新研制的歼20飞机具有一定的隐身功能,主要是由于飞 机的机身(A) A.对电磁波有吸收作用 B.对电磁波有反射作用 C.对超声波有吸收作用 D.对超声波有反射作用 11.(2020德州)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的属性不相符的是 A A.热水壶的手柄常用胶木制作,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B.电线的内芯常用铝或铜制作,是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好 C.眼镜框常用金属钛制作,是因为钛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好 D.机器的底盘常用钛制作,是因为钛的密度比较大 4.(2020淮安)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殊制备得到的。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的事实,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27

(9月最新修订)2011全国各地100套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27:比热容热 机 一、选择题 1.(2011江苏南京,第10题)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答案】D 2.(2011甘肃兰州,第10题)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答案】A 3.(2011湖南株洲,第13题)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得浅水滩处却感觉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答案】D 4.(2011江苏宿迁,第12题)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例如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

比较吸热的多少.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 A.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动能大小的比较方法 B.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 C.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灯泡及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D.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 【答案】A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20年中考物理《声现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声现象》专项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宇在同学生日宴会上,敲击注入高度水的几个相同玻璃杯,为同学演奏一曲优美动听的《生日快乐》歌,如图所示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超声波声音响度太大,所以人听不见 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的音调低,响度大 3.在弹吉他前,需要先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是在调节琴弦发出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传播速度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响度如果越大,其音调也越高 B.人耳正常听不到次声和超声,因为它们都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合肥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或按压不同笛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笛声的音调 5.地震、火山爆发时伴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具有较小的() A.传播速度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D.振动频率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 m/s D.“B超”在医学上的应用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7.下图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8.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A.音色变了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与前排同学听到的声音的响度相同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架桥两侧建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 10.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11.我校运动会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计时员秒表的读数为12.29秒,与运动员准确成绩最接近的是()A.12.29秒B.12.58秒 C.12.00秒D.12.18秒 1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变成了超声波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有答案)

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有答案) 〔09杭州〕5.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能够直截了当用口语交谈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答案:B 〔09济宁〕4.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那个探究目的的是 答案:B 答案:D 〔09江苏〕8.如下图,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 多次被弹开.那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产生的缘故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刻 答案:B 〔09山东平原县〕如下图,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 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那个现象讲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09福州市〕1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杰出绝伦,缶声是由于缶 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 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答案:振动 空气 电磁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看纸屑跳动的情形 图2

〔09烟台〕.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且传音成效比空气好.(只讲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也可) 〔09江西〕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专门多有味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 答案:振动空气 〔09四川自贡〕.两人相距较远讲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形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能够听到相互的讲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咨询题。 答案: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缺失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音的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远吗? 〔09烟台〕1.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辨论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要紧是依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09成都〕.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讲:〝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定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答案:C 〔09湖南娄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定来的熟人是谁,要紧是依据讲话人的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 答案:D 〔09河南〕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操纵琴弦长度,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答案:音调空气 〔09广州〕3.以下操纵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答案:B 〔09山东潍坊〕.近年来,为了操纵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都市采取了城区

2019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电路

一.电荷 一选择题 1(19 常州)6.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A. 一定带正电 B. 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 一定带负电 D. 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说明甲、乙带同种电荷,把带正电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甲球带负电,故乙带负电,故C正确。 2(19 沈阳)3.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负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摩擦前,静止的吸管对支架的压力和支架对吸管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摩擦前,静止的吸管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对吸管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 摩擦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会出现排斥现象 D. 摩擦后,人手接触吸管带电部分,电子会从人体转移到吸管 【答案】B 【解析】 【详解】A.摩擦前,静止的吸管对支架的压力和支架对吸管的支持力不是同一物体受的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B.摩擦前,静止的吸管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对吸管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 C.摩擦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玻璃棒带正电,会出现吸引现象,故C错误 D.摩擦后,吸管带负电,人手接触吸管带电部分,电子会从吸管转移到人体,故D错误。 3(19 新疆)4.甲、乙、丙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乙带负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带正电,丙带正电 B. 甲带正电,丙带负电 C. 甲带负电,丙带正电 D. 甲带负电,丙带负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已知三个带电体,乙带负电,乙排斥甲,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甲带负电;又因为乙、丙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吸引,所以丙一定带正电。故选C. 【点睛】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③解题时,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丙球带负电这个已知条件判断. 4(19 镇江)8.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B. 甲、乙两球均带负电 C. 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D. 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

力 (09广州).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图1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A.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不等 B.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与质子数相等 C.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D.所有原子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 答案:C (09成都).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D.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答案:C (09南昌).如图1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C.斧头对木柴的力D.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

答案:D (09嘉兴)8.你在使用钢笔答题时,笔中墨水的哪个量是保持不变的 A.密度 B.质量 C.重力 D.体积 答案:A (09丽水).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答案:A (09湖南娄底).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作用的缘故. 答案:重力 (09义乌)21、某同学幸运地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当他乘坐专业人员驾驶的汽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当他乘坐的汽车位于如图所示位 B.用力拉弹簧 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C.往墙上敲钉子D.往前推桌子

置时,他自身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 答案:汽车(或自己、驾驶员等) 竖直向下 (09重庆) 11.一个美丽的氢气球吊着重物在空中缓缓上升,如图7所示。 (1)在上升过程中,若以气球为参照物,重物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2)请你在图7中作出被提升的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静止 重力的示意图略 (09重庆)19.2020年4月29日,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行(如图15)。大桥主桥长932m ,全桥永久用钢达到国内创纪录的4.6×107kg (1)大桥永久用钢受重力多大?(取g=l0N /kg) (2)如果从桥上人行通道过桥的路人步行速度约为1.2 m /s ,他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多少? (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解:(1)大桥永久性用钢所受的重力 G=mg=4.6×107kg ×10N/kg=4.6N (3分) (2)行人通过主桥所用的时间;t=)773(777/2.1932s s s m m v s 或== (3)分, (09福州市).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 .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 .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答案:B

中考复习声现象测试题.docx

2019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声现象8.(2018?聊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 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018?兰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A.声音在 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9.(2018?安顺)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2.(2018?达州)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10.(2018?上海)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均不正确 3.(2018?襄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11.(2018?绵阳)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是()音响亮,原因是() 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4.(2018?攀枝花)在2018 年《歌手 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12.(2018?湘西州)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mmB.cm C.dmD.dB A.音调 B.响度C.音色D.声速13.(2018?广东)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2018?怀化)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房噪声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通能量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6.(2018?岳阳)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A.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弦的振动14.(2018?黑龙江)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 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 7.(2018?天津)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 .. 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A.烛焰晃动B.钢尺振动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D.倒车雷达

2020中考物理试题汇编2声现象

2020中考物理试题汇编2---声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四川省成都市)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A.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故A错误; B.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传播距离有关,距离越短,响度越大,反之越小,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空气、液体、固体三类,所以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2.(2020·山东省泰安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 B. “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 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故A正确;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B错误; 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小一些,故C错误;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2020·山东省济宁市)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 生原因的是()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②符合题意;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笛子里面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不同,会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故③不符合题意;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科普阅读题专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科普阅读题专题 1.(2019徐州,39)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热 阻 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物体对热量的传导有阻碍作用,称为热阻,用R 表示.物体的热阻与物体在热传导方向上的长度l 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 成反比,还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关系式为S l R λ=,式中λ称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不同.房屋的墙壁为了保温,往往使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如果墙壁一侧是高温环境,温度始终为t 1;另一侧是低温环境,温度始终为t 2,墙壁中形成稳定的热量流动,则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 与墙壁两侧的温度差成正比,与墙壁的热阻成反比. (1)热量传导过程和电流相似,温度差相当于电路中( )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电功率 (2)铜汤勺放在热汤中,把手很快就会烫手,而塑料把手的汤勺不会烫手.由此可知铜和塑料的导热系数大小:λ铜 λ塑料(填“>”“<”或“=”). (3)如图甲所示,热量在墙壁中传导,虚线标出的墙壁正中间处的温度为 . (4)如图乙所示,热量在墙壁中传导,在传导方向上的长度为l 1,横截面积为S ,导热系数为λ1;在墙壁一侧紧贴一层保温层,保温层与墙壁面积相同,在热传导方向上的长度为l 2,导热系数为λ2,则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 = . 2.(2019山西,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容式触摸屏 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移动设备,都使用触摸屏,触摸屏是通过传感器来感知物体在屏上的运动,目前触摸屏大多采用电容式触摸屏。 电容通常就是由两片相距很近的导电极板组成。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多层复合玻璃,在夹层中涂有具有导电性且透明的薄膜材料。当手指触碰到触摸屏时,手指和导电薄膜就会形成一个电容,将人体上的电荷传递到触摸屏上。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电荷分布的变化,就可以计算触摸点的位置,进而感知手指在屏上的运动轨迹。如果较厚的绝缘材料把手指与导电薄膜之间隔离,无法形成有效电容,就不能正常操作触摸屏了。 (1)电容式触摸屏夹层中的薄膜材料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的变化,可感知手指的运动轨迹。 (2)冬天,戴上厚厚的绝缘材料做成的保暖手套,不能正常操作电容式触摸屏的原因 是。要制作一副保暖触摸屏手套,你的方法是。 3.(2019 青岛,24)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重要元件,是储存电荷的装置。两个相距很近又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就形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在电路图中用符号“”表示。(1)如图所示电路,开关置于a 时,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将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充电,电容器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开关置于b 时,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中和,电容器又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放电。 放电过程中,经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为(选填“M 到N”或“N 到M”)。(2)当开关置于a 时,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来改变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也随之改变。实验数据如下表:

全国中考物理声现象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汇总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 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 B.声音由振动产生,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 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 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2.如图是华为在巴塞罗那对外发布的首款5G折叠手机 Ma t e X,该机创新采用鹰翼式折叠设计,机身非常轻薄,合上后的厚度也只有11mm左右,单手持握也不会费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声音的大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接听电话时,通过声音的音调可以辨别来电者 C.手机屏幕能够折叠,说明屏幕材料的可塑性较强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响度,所以,调节声音的大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

B.接听电话时,通过声音的音色可以辨别来电者,故B错误; C.手机屏幕能够折叠,要求屏幕材料具有的可塑性,但仅通过手机屏幕能够折叠不能说明屏幕材料的可塑性较强,故C错误;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以光速进行,故D错误。故选A。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中,讲述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掩耳盗铃”中的“掩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 C.太空中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正确; D.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听声就能辨人是由于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B.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本实验可以研究“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D.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音叉振动幅度越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备战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综合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 【详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选C。 2.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B.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本实验可以研究“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D.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音叉振动幅度越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越大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这是“转换法”,故AD 正确,B 错误; 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 正确。 故B 符合题意为答案。 3.己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 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 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 2>v 1)( ) A .钢轨的长为 12 21 v v t v v - B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121 v t v v - C .钢轨的长为 21 v v t - D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 【答案】AB 【解析】 【详解】 AC .设钢轨的长度为L ,由s v t = 知道,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 11L t v = , 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是: 22 L t v = , 时间间隔是: 1212 = t t t L L v v --=, 故解得钢管的长度是: 12 21 v v L t v v = -, 故A 正确,C 错误; BD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是: 12 2121 2221v v t v v v v L t v v v t --===,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功和电功率 一、单选题 1.决定电灯泡工作时亮暗程度的物理量是( ) A .电流强度 B .电功率 C .电压 D .电功 2.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 A .保险丝是用电阻较大而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 B .不接触而靠近高压设备也会发生触电事故 C .试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 D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 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 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4.将标有“6V 3W ”和“6V 2W ”的甲、乙两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两端, 接通电路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只小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甲灯比乙灯亮 B.两只小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C.通过乙灯的电流较大 ,所以乙灯较亮 D.两只小灯泡的总功率小于2W 5.近年来,我市电力供应紧张,节约用电尤为重要。下列不属于节约用电的是( ) A.电视机不用时切断电源 B.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 C.夏天用空调时,把温度调得很低 D.尽量少开启电冰箱门 6.下列情况中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 .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孔 B .电脑机箱内有小风扇 C .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 D .家电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 7.小明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min 内,消耗电能0.2kW ·h ,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 A 、电饭煲 B 、电冰箱 C 、电视机 D 、收音机 8.如图13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 C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9. 一个标有“4V 2W ”字样的灯泡,给它两端加2V 电压时,不考虑温度对它电阻的影响, 则( ) A 、此时灯泡中电流为0.5A B 此时灯泡中电流为1A C 、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5 W D 、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1 W 图图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