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与世界深度互动》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与世界深度互动》精品教案

第2课时与世界深度互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在世界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树立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善于学习。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事例,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明确要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明确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掌握文化借鉴的原则,端正对其他文明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的表现。

【教学难点】

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33“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1)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来中国报道“两会”?

提示:中国“两会”已成为全世界都关注的热词,世界关注中国的动向和决策。

(2)你怎么看待“两会”上的这些“多”?

提示: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民主政治进程朝前推进了,对外交往的广度、深度都扩大了。

教师过渡:中国开“两会”,通过“两会”看中国,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着中国动向,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世界深度互动》。

【新课讲授】

一、中国的影响

2018年9月26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本届孔子文化节除开幕式和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祭孔大典等常规活动外,还策划推出了涉及文化、教育、旅游、经贸等多个领域的活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也在持续升温,以至于有国外专家慨叹: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定能够帮助未来世界的发展!

(1)“孔子热”的持续升温体现了什么?

提示: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全球各领域

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2)在国际舞台上,你还感受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响?

提示:①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汉语热及中国研究热在世界各地持续升温,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1亿。②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作为中国首例跨国申遗的典范,这不仅显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世界价值,更体现出中国文化包容、开放、合作的精神。

2.阅读教材P35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1)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对中国与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

提示:①中国高铁不断走出国门,成为继“熊猫外交”后的又一外交手段——“高铁外交”。这不仅仅是我国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更是我国通过高铁项目的合作与技术输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国际交流,让中国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②高速铁路是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是各国的共同需求。我国的发展状况使世人看到了高铁对社会经济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希望拥有高铁,使得高速铁路能够服务更广泛的地区和人民。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将实现他们的希望,实现中外双方互利共赢。

(2)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还有哪些?

提示:伴随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步伐,一张张“中国名片”亮相世界。有大熊猫、中国核电、中国中车、中医药、古典名著、书法、景泰蓝等。每一张“名片”,都是一扇感受中国、读懂中国的文明之窗。

材料一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勾画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美好前景,郑重宣告中国将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涵归结起来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天下一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也有话要说。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材料三2018年9月18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拉开帷幕。论坛首日,与会代表在多个分论坛中围绕中国改革开放40年阐述思考,交流思想,很多嘉宾在发言交流中都表达着这样的观点: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世界创造了更多机会,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将是推动世界合作共赢的重要

力量。世界期待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行之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什么道理?

提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各国一律平等。

(2)结合材料二,说说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3)“世界期待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行之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基础”,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了机遇,得到世界的认可和赞同。

二、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1.阅读教材P37“探究与分享”,思考:

(1)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各种文明。以上文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个国家?

提示:天坛祈年殿属于中国,克里姆林宫属于俄罗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属于埃及,埃菲尔铁塔属于法国。

(2)小组交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的不同文明成果。

提示:阿拉伯数字,佛经,唐朝时朝鲜音乐传入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借鉴国外法律成果,等等。

【教师小结】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2.阅读材料,思考:

2018年9月29日,2018第六届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一带一路·相约泸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酒城大剧院举行。在同一舞台上展现了东西方多国艺术家及艺术团体的不同风采,以文化为媒,

促进了泸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让中外来宾及泸州市民大饱眼福。整个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以一曲悠扬的交响乐演奏《茉莉花》开场,用这首地道的中国风歌曲,让外国友人聆听和感受中国旋律。随后,舞蹈全息秀、川剧精选、高空威亚歌伴舞《千年之约》、摩尔多瓦传统舞蹈、世界著名萨克斯音乐演奏、泸州特色商品走秀、罗马尼亚传统舞蹈、杂技、中国大木偶等10多个中外优秀节目轮番上演,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与听觉的享受,传递了中外特色文化,呈现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宴。

中外文明相互交流,对彼此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彼此之间相互借鉴,推动共同发展,进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与交融。

【教师小结】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3.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思考:

(1)汽车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遵守交通规则,司机和行人具有较高的文明素质和生命安全意识,有自制力,法律意识较强,负

责任,遇到救护车、消防车等特种车辆要及时避让,在闹市区开车不随意鸣笛、过斑马线礼让行人,提升环保意识,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等。

(2)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文明出行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①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骑自行车不得载人,遇到动作迟缓的老弱病残者,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②乘坐公交汽车排队候车、先下后上,让妇女、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先上车。注意安全,扶好、坐好,不要将身体伸到车厢外,或随意动车厢里的

设施。主动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乘客让座。尊重司乘人员,主动按规定买票,爱护环境卫生,保持车厢和站内的环境卫生,不能向窗外扔东西。③搭乘出租车时,乘客应当坐在后排,注意带好随身物品,不要将垃圾、废弃物留在车上。④驾驶机动车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过十字路口不闯红灯和违反交通路线。控制好车速,不开快车、英雄车、斗气车。并线柔和,不猛拐、来回穿插、别车等。不在快车道上开慢车。不向车外吐痰、乱扔杂物。礼让非机动车和行人,特别是在下雨下雪时,注意不要将雨雪溅到行人身上。停车时要将车停到车位中,不要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交通,不要猛按喇叭或长时间鸣笛。夜间驾车要正确使用远、近光灯。

【教师小结】汽车文明只是我们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在经济、文化、世界格局等方面对世界的影响,知道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进步。我们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而感到自豪,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文明,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传播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寄语:中国魅力,影响世界!

【板书设计】

与世界

深度互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教学反思◇

本课时充分利用图文资料,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发展变化,在分析材料、解决问题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本课时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逐层、逐步分析,提高学生观察、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提高审读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