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酸基因检测科学指导-给患者

叶酸基因检测科学指导-给患者

叶酸基因检测科学指导-给患者

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测及防治指导干预

基因检测科学指导补充叶酸

1.叶酸代谢障碍是不良妊娠/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2.叶酸代谢障碍遗传风险等级与不良妊娠/出生缺陷率正相关;通过整个孕期补服叶酸可弥补遗传缺

陷。

3.通过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验临床干预,可显著提高叶酸补服率。

注:*1.叶酸代谢障碍基因检测未发现风险者按国家规定的参考传统增补剂量:从孕前3个月至孕

早期3个月补服叶酸0.4 mg/d,孕中、晚期注意食物补充即可。

*2.叶酸代谢障碍基因检测发现风险者,建议孕中、晚期继续增补叶酸0.8 mg/d,对于MTRR基因(全称5-methyltetrahydrofolate-homocysteine methyltransferase reductase,编码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突变的妇女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推荐剂量为2.4-2.6微克/天。

*3.对于有过NTD(神经管畸形)生育史、再次怀孕的妇女,叶酸补充剂量可增加到4-5mg/天,详细请咨询产科医师。

小常识: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深绿色叶子蔬菜、柑橘、豆类和谷物等。但是食物中的叶酸很不稳定,在收割、储存、加工和烹饪的过程中,一半以上的叶酸活性都会丧失掉。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水煮时更容易丧失。而且天然叶酸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只有大约50%能被人体吸收。以叶酸含量最高的绿叶蔬菜为例,它们的叶酸含量虽然能高达160微克/100克,但是在考虑到食物叶酸的不稳定性和可吸收性后,每天要吃1000克叶子蔬菜才能满足孕妇对叶酸的要求,这显然难以做到。因此,大多数人难以从食物中获得充足的叶酸。

牟平区妇幼保健院

咨询电话4330510,4330502

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测

浙江殷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测项目 推荐书 PCR+测序法

1.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测项目简介 1.1开展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测的必要性 1.1.1 我国出生缺陷的严峻形势 出生缺陷已构成婴儿和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成为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健康方面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一个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据2012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国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逐渐显现出来的缺陷,出生缺陷总数高达80-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根据WHO和我国合作发表的《出生缺陷疾病经济负担的评价》,我国每年因新生儿缺陷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0亿元人民币,仅神经管缺陷一项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用于抚养残疾儿的医疗费用支出每年超过50亿,而大部分存活下来的出生缺陷儿因残疾给一个家庭造成长达几十年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痛苦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由此可见,出生缺陷的现状正严重威胁着我国的人口素质和生命质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的社会问题。 1.1.2 叶酸代谢能力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 目前,全世界已经公认,妇女围孕期增补叶酸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NTDs)的初发及再发。由于叶酸与DNA的合成密切相关,妇女围孕期若摄入叶酸不足,则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HCY)向甲硫氨酸转化出现障碍,导致高HCY血症或低甲硫氨酸血症。高HCY血症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同时引起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浆中HCY水平升高与习惯性流产、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死胎、早产、低体重儿等现象的发生密切相关。低甲硫氨酸血症则会引起S-腺苷甲硫氨酸/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比值降低,抑制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和DNA甲基化,造成染色

叶酸代谢与基因组稳定性

叶酸代谢与基因组稳定性 王晓会124120035 12生A 摘要:叶酸是人体DNA合成、氨基酸之间相互转化、血红白肾上腺索、胆碱、肌酸合成所必需的物质。叶酸为体内DNA合成、修复及甲基化所必需的微营养素,其缺乏可诱发DNA其代谢涉及DNA 合成及甲基化等重要生化过程,对维持人类遗传稳定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叶酸;人类基因组;稳定性 许多国内外实验室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若干微量营养素能影响人类基因组的稳定性,这些微量营养素表现了对基因组的保护或损伤作用对基因组的健康有维护效应。 叶酸简介:叶酸(folic acid,FA)又称蝶酰谷氨酸,由喋啶核、对氨苯甲酸及谷氨酸三部分组成,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FA作为一类重要的微营养物质,对保持染色体正常染色体构像和DNA正常甲基化起到重要作用。FA具有众多的衍生化合物,包括蝶酰单谷氨酸、蝶酰多聚谷氨酸以及携带或不携带甲基的各种形式,所有这些FA的衍生分子统称folate(FL)植物或食品中的FL都以多聚蝶酰谷氨酸形式存在,被摄人体内后,大部分被还原为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ethylTHF),5-methylTHF是进入血液的主要FL。5-methylTHF进入细胞后通过一碳单位的若干传递过程,最后转变为四氢叶酸(tetrahydrofolate,,IHF)。 叶酸的代谢过程:叶酸主要涉及DNA合成和DNA甲基化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一方面涉及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TP)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TP)的合成。另一方面,通过同型半胱氨酸(HC)

合成甲硫氨酸(Met)、S-腺苷甲硫氨酸(SMA)的生化过程进而影响DNA甲基化。当叶酸缺乏时会导致dTTP合成受阻,dUTP积累并掺入DNA,可在继后的DNA修复和修复过程中诱发基因突变、DNA单双链断裂、染色体的断裂及等位基因稳定性下降事件;叶酸缺乏也可导致SAM合成受阻,降低整体DNA甲基化程度,甚至改变细胞中的特异性甲基化模式,从而改变基因表达方式,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还可能导致着丝粒异染色质凝聚水平下降,从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引起某些染色体分离异常,形成非整倍体[1]。 FL进入叶酸循环后,所参与的一碳单位传递转移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首先,一碳单位在2种不同氧化态(甲酸氧化态和甲醛氧化态)的4个位点进入叶酸循环(见图1):携带甲酸氧化态一碳单位的FL通过5.formylTHF(5.甲酰四氢叶酸)、10.formyl,IHF(10一甲酰四氢叶酸)、5-formiminoTHF(5.亚胺甲基四氢叶酸)3个部位进入叶酸循环;携带甲醛氧化态一碳单位的FL通过5,10.methylene,IHF(亚甲基四氢叶酸,5,10一MnTHF)进入叶酸循环。携带一碳单位的FL进入叶酸循环以后,随即参与分子内一碳单位的传递与转换。5-formylTHF 及10一fomylTHF被转化为5,10.methenyl THF,后者随即被还原为5,10.MnTHF。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将5,10。MnTHF还原为5一methylTHF,后者经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转变为THF,以接受下一个碳单位[2]。

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华法林用药剂量的预测) 华法林是临床常用的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口服药物,但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其中,VKORC1和CYP2C9基因多态性是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解释约37%和6%的剂量差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07年8月修改华法林用药标签,提示基因型检测有助于调整华法林给药剂量。2009年美国FDA再次修改华法林用药标签,并根据患者VKORC1和CYP2C9基因型确定华法林起始剂量。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联合会(IWPC)收集了5700例来自4大洲9个国家的21个研究机构使用华法林达到稳定临床疗效的患者信息,并建立数据库。通过对此数据库的筛选和验证,建立了IWPC模型,是目前涉及病例规模最大的模型,该模型可解释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47%。实践证明,依据患者基因型并结合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可明显提高华法林抗凝达标率,降低抗凝并发症,减少患者再住院率。因此,建议在使用华法林前进行CYP2C9*3和VKORC1基因检测,依据患者基因型指导华法林给药剂量。 该项目收费为800元,每个患者只需检测1次即可。临床医生可按照相应流程提出检测申请,并采用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紫色帽头)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无需空腹,无论是否用药,随时抽取血标本),药师将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基因检测报告,并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供临床参考。 医院在用的华法林规格:

检测申请流程: 一、进入“检测申请单分类”项下“按检验科室分类”中“药剂科——化学药物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二、单击“药剂科——化学药物用药指导基因检测”,可显示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如患者需要进行华法林基因检测,单击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提交即完成检测申请

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

荧光PCR仪检测平台: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 一、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1、提前预防脑卒中,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型变异是导致我国人群脑卒中高发最主要的遗传危险因素。 MTHFR基因的多个位点在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其中与功能和疾病最为相关的是C677T位点多态性。在MTHFR基因第677个核苷酸位置,其碱基可发生胞嘧啶(C)向胸腺嘧啶(T)的突变,MTHFR酶的活性逐级降低(CC型活性为100%,CT型活性为70%,TT型活性为35%),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在人体内不同程度的蓄积,破坏全身血管,从而形成”H型高血压”,导致卒中风险比一般人高出11-28倍。因此提前检测与脑中风最相关的基因MTHFR677C/T基因对预防脑卒中,提前进行干预治疗,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提前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是常见的新生儿缺陷。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而大量的研究表明MTHFR677C/T基因突变会导致孕妇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从而导致孕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因此提前检测与孕妇早产,新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基因,提前进行干预治疗,从而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以及孕妇早产,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降低国家和家庭负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检测试剂盒介绍及优势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对MTHFR 基因C677T 位点多态性进行定性检测:首先从EDTA 抗凝的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利用探针可与DNA模板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报告荧光的不同来分辨出样本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基因型,最后通过电脑软件自动计算给出结果,区分该基因位点的野生型(CC)、杂合型(CT)和纯合突变型(TT)。 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优势: 1.灵敏度高:可以对低至1ng的DNA模板准确的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

2018年肿瘤基因检测专题分析报告

2018年肿瘤基因检测专题分析报告 2018年3月

正文目录 一、创新审评加快,有望惠及肿瘤基因检测 (4) 二、击瘤勇进,液体活检及Cancerpanel商业价值巨大 (6) 2.1、中国的抗癌负担逐年加大 (6) 2.2、液体活检:技术优势明显,临床需求广阔 (8) 2.3、Cancerpanel: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 (12) 三、FDA审评破冰或将加速国内产品上市进程 (14) 3.1、液体活检:罗氏产品获批进行伴随诊断 (14) 3.2、基于NGS平台的大型Cancerpanel已获放行 (17) 四、国内有望迎来审评收获期 (18) 4.1、EGFR液体活检市场空间广阔 (18) 4.2、液体活检:关注Super-ARMS的发展潜力 (19) 4.3、已有多款Cancerpanel基因测序产品进入绿色通道 (21) 五、风险因素 (21) 图表目录 图1:2014-2017年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产品分类统计 (4) 图2:IVD领域进入绿色通道的产品数量 (5) 图3:IVD领域获批进入绿色通道的领域细分 (5) 图4:我国2010-2015年医院出院肿瘤患者数量(万人) (7) 图5:我国2010-2015年医院出院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万人) (7) 图6:2015年国内预计癌症总发病人数(万) (8) 图7:2015年国内预计癌症总死亡人数(万) (8) 图8:液体活检有望筛检出早期癌症从而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9) 图9:液体活检的临床应用前景 (10)

图10:不同疾病个性化治疗的潜力:肿瘤是NGS应用中最具潜力和实现可能性的疾病 (13) 图11:EpigenomicsAG的EpiproColon试剂盒 (16) 图12:罗氏cobas?EGFRMutationTestv2 (16) 图13:艾德生物的SuperARMS平台相较ARMS灵敏度提升明显 (20) 图14:血浆与组织配对标本中EGFR突变状态比较(N=109) (21)

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复习课程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资料荧光PCR仪检测平台: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 一、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1、提前预防脑卒中,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型变异是导致我国人群脑卒中高发最主要的遗传危险因素。 MTHFR基因的多个位点在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其中与功能和疾病最为相关的是C677T位点多态性。在MTHFR基因第677个核苷酸位置,其碱基可发生胞嘧啶(C)向胸腺嘧啶(T)的突变,MTHFR酶的活性逐级降低(CC型活性为100%,CT型活性为70%,TT型活性为35%),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在人体内不同程度的蓄积,破坏全身血管,从而形成”H型高血压”,导致卒中风险比一般人高出11-28倍。因此提前检测与脑中风最相关的基因MTHFR677C/T基因对预防脑卒中,提前进行干预治疗,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提前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是常见的新生儿缺陷。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而大量的研究表明MTHFR677C/T基因突变会导致孕妇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从而导致孕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因此提前检测与孕妇早产,新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基因,提前进行干预治疗,从而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以及孕妇早产,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降低国家和家庭负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检测试剂盒介绍及优势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对MTHFR 基因C677T 位点多态性进行定性检测:首先从EDTA 抗凝的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利用探针可与DNA模板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报告荧光的不同来分辨出样本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基因型,最后通过电脑软件自动计算给出结果,区分该基因位点的野生型(CC)、杂合型(CT)和纯合突变型(TT)。 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优势: 1.灵敏度高:可以对低至1ng的DNA模板准确的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

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阿司匹林抵抗基因筛查) 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的基础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尽管长期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仍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即阿司匹林抵抗,其发生率约50%~60%且存在明显种族差异性。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在阿司匹林抵抗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GPIIIaP1A1/A2、PAI-14G/5G和PEAR1基因多态性。GPIIIaP1A2是阿司匹林抵抗主要基因,该基因突变使得GPIIb/IIIa受体结构发生改变,使血小板之间发生交叉连接,导致血小板聚集。研究发现,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携带P1A2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患者,且P1A2/A2纯合突变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疗效均不良。携带突变型P1A2等位基因患者行支架术后,其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是P1A1纯合野生型患者的5倍,需要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达到抗凝效果。PAI-1是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主要抑制剂,PAI-1基因研究较多是PAI-14G/5G插入或缺失多态性。4G 等位基因与PAI-1血浆水平升高有关,导致血小板聚集趋势增加,导致心肌梗死和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携带4G等位基因的患者比5G心肌梗死风险高5倍,需要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PEAR1GG等位基因对阿司匹林应答好,AA或AG基因型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或结合氯吡格雷),其心肌梗死和死亡率高。因此,建议在使用阿司匹林前检测GPIIIaP1A1/A2、PAI-14G/5G和PEAR1,临床药师将针对患者基因型对患者进行疗效预测,并对高风险患者提前干预,以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该项目收费为1200元(医保、新农合报销),每个患者只需检测1次即可。临床医生可按照相应流程提出检测申请,并采用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紫色帽头)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无需空腹,无论是否用药,随时抽取血标本),检测人员将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基因检测报告,并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供临床参考。 目前我院在用的阿司匹林:

基因检测行业报告监管制度分析

基因检测行业报告监管 制度分析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基因检测行业报告:监管制度分析 监管部门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整个基因检测行业涉及细分产业众多,包括医院、临检中心、仪器试剂、商业公司、不同的技术平台等,所以涉及的监管部门也较多。 (一)发改委 从宏观上制定基因检测产业的发展规划:2015年6月,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其中提到要重点发展基因检测等新型医疗技术,并将在3年时间内建设30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快速推进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以及基因检测仪器试剂的国产化;此外地方发改委还参与基因检测项目的定价,例如四川发改委定价无创产前2400元/次。 (二)卫计委 主要是对开展基因检测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和规范,具体由三个部分监管,分别是医政医改局、妇幼司、临检中心:医政医改局先后发布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这四个专业的第一批基因测序临床试点名单,《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等规范;妇幼司则针对产前检测在医政医改局试点名单的基础上增加了108家医疗服务机构开展NIPT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并审核通过13家机构开展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临床试点;临检中心的职责是承担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运行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建立、应用临床检验参考系统,对开展基因检测服务的医学实验室进行评估和验收,例如。 (三)CFDA 对基因检测链上的仪器、试剂、分析软件进行监管,例如EGFR、KRAS、BRAF、C-KIT、CYP2C9、CYP2C19等基因的检测试剂盒、基因芯片等;在高通量测序方面,CFDA 先后批准了几款应用于NIPT的测序仪和检测试剂,但是在肿瘤的诊断方面,目前还没有高通量测序仪和高通量检测试剂盒获批,试点单位只能以自制试剂(LDTs)的形式开展检测。

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 因检测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阿司匹林抵抗基因筛查) 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的基础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尽管长期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仍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即阿司匹林抵抗,其发生率约50%~60%且存在明显种族差异性。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在阿司匹林抵抗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GPIIIaP1A1/A2、PAI-14G/5G和PEAR1基因多态性。GPIIIaP1A2是阿司匹林抵抗主要基因,该基因突变使得GPIIb/IIIa受体结构发生改变,使血小板之间发生交叉连接,导致血小板聚集。研究发现,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携带P1A2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患者,且P1A2/A2纯合突变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疗效均不良。携带突变型P1A2等位基因患者行支架术后,其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是P1A1纯合野生型患者的5倍,需要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达到抗凝效果。PAI-1是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主要抑制剂,PAI-1基因研究较多是PAI-14G/5G插入或缺失多态性。4G等位基因与PAI-1血浆水平升高有关,导致血小板聚集趋势增加,导致心肌梗死和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携带4G等位基因的患者比5G心肌梗死风险高5倍,需要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PEAR1GG等位基因对阿司匹林应答好,AA或AG基因型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或结合氯吡格雷),其心肌梗死和死亡率高。因此,建议在使用阿司匹林前检测GPIIIaP1A1/A2、PAI-14G/5G和PEAR1,临床药师将针对患者基因型对患者进行疗效预测,并对高风险患者提前干预,以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该项目收费为1200元(医保、新农合报销),每个患者只需检测1次即可。临床医生可按照相应流程提出检测申请,并采用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紫色帽头)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无需空腹,无论是否用药,随时抽取血标本),检测人员将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基因检测报告,并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供临床参考。 目前我院在用的阿司匹林:

肿瘤靶向药物基因检测结果解读2012-11-6

肿瘤靶向药物基因检测结果解读 EGFR基因突变检测(EGFR第18、19、20、21外显子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如易瑞沙(吉非替尼)、特罗凯(厄洛替尼)的治疗敏感性,与EGFR第18、19、20、21外显子的突变相关,发生特定突变的患者临床使用这些抑制剂可以提高生存率[1, 2]。 参考文献: [1]2011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 [2] Jackman DM,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9; 15:5267-5273. EGFR第20外显子T790M耐药位点突变检测 EGFR第20外显子(T790M)突变可引起易瑞沙、特罗凯等TKIs的耐药[1, 2]。如果对于一个病人的EGFR检测中,既发现耐药突变,又发现敏感型突变,例如:T790M/exon 19 deletions;T790M/L858R 、G719X、L861Q、S7681等,则提示其对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如:易瑞沙(吉非替尼)、特罗凯(厄罗替尼)的敏感性有限制[3, 4]。 参考文献: [1] J?nne PA,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6; 12(14Suppl):4416s-4420s. [2] 2011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 [3] Yun CH,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8; 105(6):2070-2075. [4]Arcila ME, et al.Clin Cancer Res. 2011; 17(5):1169-1180.

叶酸代谢与基因组稳定性

叶酸代与基因组稳定性 王晓会124120035 12生A 摘要:叶酸是人体DNA合成、氨基酸之间相互转化、血红白肾上腺索、胆碱、肌酸合成所必需的物质。叶酸为体DNA合成、修复及甲基化所必需的微营养素,其缺乏可诱发DNA其代涉及DNA合成及甲基化等重要生化过程,对维持人类遗传稳定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叶酸;人类基因组;稳定性 许多国外实验室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若干微量营养素能影响人类基因组的稳定性,这些微量营养素表现了对基因组的保护或损伤作用对基因组的健康有维护效应。 叶酸简介:叶酸(folic acid,FA)又称蝶酰谷氨酸,由喋啶核、对氨苯甲酸及谷氨酸三部分组成,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FA作为一类重要的微营养物质,对保持染色体正常染色体构像和DNA正常甲基化起到重要作用。FA具有众多的衍生化合物,包括蝶酰单谷氨酸、蝶酰多聚谷氨酸以及携带或不携带甲基的各种形式,所有这些FA的衍生分子统称folate(FL)植物或食品中的FL都以多聚蝶酰谷氨酸形式存在,被摄人体后,大部分被还原为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ethylTHF),5-methylTHF是进入血液的主要FL。5-methylTHF进入细胞后通过一碳单位的若干传递过程,最后转变为四氢叶酸(tetrahydrofolate,,IHF)。 叶酸的代过程:叶酸主要涉及DNA合成和DNA甲基化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一方面涉及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TP)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TP)的合成。另一方面,通过同型半胱氨酸(HC)合

成甲硫氨酸(Met)、S-腺苷甲硫氨酸(SMA)的生化过程进而影响DNA 甲基化。当叶酸缺乏时会导致dTTP合成受阻,dUTP积累并掺入DNA,可在继后的DNA修复和修复过程中诱发基因突变、DNA单双链断裂、染色体的断裂及等位基因稳定性下降事件;叶酸缺乏也可导致SAM 合成受阻,降低整体DNA甲基化程度,甚至改变细胞中的特异性甲基化模式,从而改变基因表达方式,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还可能导致着丝粒异染色质凝聚水平下降,从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引起某些染色体分离异常,形成非整倍体[1]。 FL进入叶酸循环后,所参与的一碳单位传递转移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首先,一碳单位在2种不同氧化态(甲酸氧化态和甲醛氧化态)的4个位点进入叶酸循环(见图1):携带甲酸氧化态一碳单位的FL 通过5.formylTHF(5.甲酰四氢叶酸)、10.formyl,IHF(10一甲酰四氢叶酸)、5-formiminoTHF(5.亚胺甲基四氢叶酸)3个部位进入叶酸循环;携带甲醛氧化态一碳单位的FL通过5,10.methylene,IHF(亚甲基四氢叶酸,5,10一MnTHF)进入叶酸循环。携带一碳单位的FL 进入叶酸循环以后,随即参与分子一碳单位的传递与转换。5-formylTHF及10一fomylTHF被转化为5,10.methenyl THF,后者随即被还原为5,10.MnTHF。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将5,10。MnTHF还原为5一methylTHF,后者经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转变为THF,以接受下一个碳单位[2]。

基因检测与用药

基因与用药指导 新用药时代 科学的发展让许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攀月登空,潜海游龙。如今我们身边充斥着诸多高科技的元素,基因——DNA更是这其中耀眼的明星。日常我们听到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动物、DNA眼霜。这些看似高科技外衣下的产品,使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听说基因的消息,那基因DNA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 平日老百姓生活最普通的一部分,感冒发烧,到医院拿点药,或者干脆自己到药店买点儿药。好了也便好了,不好只能归咎于“病毒性的”。遇到大病,医生幵药也是按照常规处方,摸着石头过河。患者更是糊里糊涂,听大夫的便是。至于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那只能说个人差异了。 岂不知,这差异就体现在基因上,而这吃药也是有讲究的。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吃什么药管用,吃什么药不管用。正确合理的用药是未来个体化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患者中,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死于自然疾病本身。 “基因指导用药” 这个概念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抗生素耐药”。后者是针对侵害人体的细菌而言,抗生素是一类能够破坏细菌生理结构或生长代谢的物质。 细菌通过不断的优胜劣汰以抗拒抗生素对它们的杀灭,导致耐药菌株队伍不断壮大,这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并且这种耐药形势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下不断恶化,以至于出现了“超级病菌”。 “基因指导用药”则是针对我们每个人先天的遗传基因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基因是伴随我们一生不变的,上面提到医生常规用药,同样的病、同样剂量的药,不同患者服用后疗效可能大相径庭,比如:高血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约2亿。高血压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死亡超过700万人,也就是每分钟约有13个人因高血压而与世长辞。很多高血压患者有过用药、疗效不佳、换药的经历。为什么同是高血压,同样的药却结果不一样呢?答案是:基因。基因决定了一个人吃何种药有效、吃何沖药无效,甚至有不良反 应。根据现有研究表明,部分抗高血压的药物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主要是因为相关药物的代谢酶、转运体和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所致。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13-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其中大部分抗高血压药物可能因为基因多态性差异,致使不同患者个体间出现降压效应的差异。 患者当发现患上高血压时,应到相关医院咨询,医生幵具化验单检测上述基因,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以免贻误病情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肿瘤化疗药物基因检测报告解读2012-11-6

肿瘤化疗药物基因检测报告解读 DPYD(IVS14+1G>A)基因多态性 二氢嘧啶脱氢酶(DPD )是5-Fu 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DPD 酶活性在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且受DPD 酶基因(DPYD )多态性的影响。DPYD 基因 IVS14+1G>A 突变几乎完全局限于DPD 酶活性低的患者[1],该酶活性缺乏可导致5-Fu 体内清除受阻,半衰期显著延长,分解减弱而合成增加,细胞毒性也相应增强[2]。FDA 建议在服用5-Fu 药物前进行 DPYD 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参考文献: [1]van Kuilenburg AB. Eur J Cancer. 2004, 40(7):939-950. [2] Raida M,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1, 7(9):2832-2839. MTHFR (C677T )基因多态性 MTHFR 还原5,10-亚甲基四氢叶酸为5-甲基四氢叶酸,前者是胸苷酸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参与DNA 的合成与修复;后者是体内主要的甲基供体,参与DNA 甲基化[1]。MTHFR 基因677C→T 的突变使223位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缬氨酸→MTHFR 酶活性降低→5,10-MTHFR 浓度提高:5-FdUMP 与5,10-MTHFR 、TS 形成稳定的共价络合物,干扰DNA 的合成和修复,提高5-FU 抗肿瘤效果[2]。 参考文献 [1] Thomas F, et al. Br J Cancer. 2011, 105(11):1654-1662. [2] Prasad VV , et al. Onkologie. 2011, 34(8-9):422-426.

基因检测基因分型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基因分型检测指导个体化用药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患者中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死于自然疾病本身。我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为: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家庭用药不良反应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则多达250万人。 人们对药物毒副作用不重视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处方中的剂量多是常规剂量,对患者来说未必准确,没考虑个人代谢耐受因素,长期过量用药,很可能导致慢性药物中毒。 基因组的多态性是导致药物反应多态性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每个人有自己特有的药物代谢基因,决定着药物的代谢和耐受剂量,只有根据自己的耐受剂量服药,才是最合理的安全剂量。进行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型检测,合理调整用药剂量,使长期用药更安全,毒副作用更小,效果更好。 药物基因组学正是从已知基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确定药物作用的靶点,研究从表型到基因型的药物反应个体多样性。从基因水平研究证明和阐述药物疗效以及药物作用的靶位、作用模式和毒副作用。揭示药物反应多态性这些差异的遗传特征,鉴别基因序列中的差异,并以药物效应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各种基因突变与药效及安全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的遗传体质评估,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及耐药现象发生,实现“个性化用药”的目标。 我们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基因组教研室经过研究,已开发了结核病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乙肝治疗药物拉米夫定、抗凝剂药物华法林以及铂类、5-氟尿嘧啶、巯基嘌呤类等肿瘤化疗药物的用药指导基因检测项目,倡导基于基因分型的个体化合理用药。同时还开发了人乳头瘤病毒筛查与宫颈癌预警项目。 1.结核病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大大削弱了抗结核药物的疗效。目前结核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结核病疫情上升和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中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耐药性是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的主要方式。多数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基因突变机理比较明确,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是一线抗结核药物。kat G 基因的点突变与异烟肼耐药性密切相关,kat G 基

基因检测与叶酸吸收

基因与优孕 当年的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让所有人对“基因”的神奇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回到现实中,神秘的基因科技除了在电影里制造恐龙,具体对我们的生活有些 什么帮助呢?目前,这项前沿科技已经正式应用于临床,为寻常百姓提供个人 基因检测服务,找到身体治病内因,以便针对性、方向性的改善外因,避免重 大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不育不孕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了医疗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于2007年先后三次向全国妇幼保健院发出关于开展“妇幼保健遗传检测服务项目”的函,特别强调:“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的完成,在发达国家基因检测技术也逐渐成为健康医疗体系中的一部分,并已证明能有效降低个人患病风险,同时节约医疗开支”。同时指出:“为了提升妇幼保健服务的技术含量,将最新的预防检测技术及时应用于妇幼保健服务。”首期推出了以“孕期叶酸需求遗传检测”为代表的15项“妇幼保健遗传检测服务项目”。卫生部于2009年6月发出了关于《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加大了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宣传和管理力度,对各级卫生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 叶酸缺乏是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 导致机体缺乏叶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叶酸摄入量不足,二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导致机体对叶酸的利用能力低下(叶酸代谢通路障碍)。 科学研究证明,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手段,对人体MTHFR基因及MTRR基因做检测,可以及早发现不同个体对叶酸的吸收利用水平,从而筛查出容易引起叶酸缺乏的高危人群,实现个性化增补叶酸(因人而异地确切给出叶酸补充计划和补充量),从而增强叶酸补充依从性,同时加强产前检查,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 而现实生活中,有超过50%的女性是在无意中受孕的。当知道受孕后,增补叶酸的关键期往往已滞后了2-3个月,不利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有效预防。从另一方面,,叶酸增补不应仅仅局限在女性,男性补充叶酸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科学研究证明,男性体内缺乏叶酸,会导致精子质量降低,精液中精子携带的染色体数量异常,引起新生儿出生缺陷。机体叶酸水平低下,也是引起不育不孕、自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新婚夫妇准备怀孕前,至少应该做一项“孕期叶酸需求(女性)”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男性)”的基因检测,这样更有利于优孕。

基因检测报告怎么看.doc

篇一:《各基因检测公司情况搜集及可借鉴经验报告》 各基因检测公司情况搜集及可借鉴经验报告 我们能从中借鉴到什么? 福君基因作为市场的新入者,我们在从业经验、技术积累、资本投入、人才培养、合作单位等各方面都是相对弱势,但我们的优势在于可以借鉴同行们积累的经验,可以规划好我们的运营模式,从而少走一些弯路。那么,我们可以借鉴到哪些经验?以下,初略谈下本人的看法。首先,从短期来看 未来的一到二年内,我们做的更多的还是业务销售型的工作,考虑的更多是公司在业内的生存,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劣势,确定我们的主营业务(避开竞争激烈的模块,个人建议做新生儿基因检测、高危行业基因检测、美容健康基因检测如皮肤、抗衰老、肥胖等基因检测、妇科问题基因检测)。 积累经验,扩大和基因检测行业有关机构(实验室、研究所、高校)的合作面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广招技术性、市场型人才如和医学类高校合作招生。参与医展会、基因学术研讨会,增进同行交流,提高我们的研发以及检测水平。直销模式随着竞争的激烈化,代理模式必然会逐渐被淘汰,所以我们直接和福建省内

的医院、体检机构、渠道客户展开合作,确立我们的业务优势后,再考虑省外市场。其次,从中期来看未来的二年到五年内,我们在行业内站住了脚跟,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从业经验、人才积淀,更多的是在拓展业务经营范围和覆盖范围的同时,做以下举措 开展全国基因研讨会巡讲讲座,邀请各地政府机构、实验室、大学医学专业、医院负责人参与讲座。 向社会招收有关基因技术的培训班,扩大营收的同时,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还能广纳人才。 和IT行业的深度结合,借助IT技术构建基因数据库及基因私有云,和同行共享基因研究成果,进行生物数字化进程,构建。 最后,从长期来看要在行业内处于领导者地位,我们必须从业务规模、资本运作(上市)、人才积累、合作单位、技术支持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这要求我们学习华大基因的运作,必须有以下举措 搭建科技平台通过搭建科技平台聚拢了一群从事基因研究的高端人才,同时和各地政府机构、医学类高校合作成立各类实验室、研究所并形成规模。 产业集团化通过成立各子公司来分别运作与基因有关的产业模块,如农业基

基因检测

深圳首家基因检测、基因体检、产前基因检测 ★一、通俗了解基因:当人在母体孕育时,其新生命体的智慧、思维模式、爱好领域和倾向、身高、身体状况等就已经定格了;包括出生后,就形成了由父母带给的这种"先天性",这种"先天性"就是人们常说的基因。 ★二、基因体检的确切阐述:一谈到基因体检,人们常常就会和人的病况结合起来(虽然这是基因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基因体检更确切地应该是"基因解析"才更符合它体检的功能特点和结果。 ★三、基因体检的优势:常规体检是人们对身体情况的检查,对身体有可能、但未发生的病况是未知或盲目的;对已知病况的体检是定向的,所以这就需要每年例行体检。而基因体检终生只需要做一次。不仅能预估因基因薄弱环节有可能引起的恶性疾病,更能提醒人们对薄弱方面进行及早预防,常规体检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基因体检还能测评出智力、学习、爱好趋向、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这对孩子的后天教育有着极大的参考和帮助。对中老人而言,正处于疾病多发年龄段,这种提前预知的基因体检,对病况的预防、治疗更有意义。防病胜于治病,基因体检真正能才做到这一点! 基因检测体检套餐 高脂、高蛋白饮食人群基因体检项目 一、项目定义: 高脂、高蛋白饮食人群是指喜欢吃肉、吃某些高脂、高热量西餐,从而吸收产生高脂、高蛋白的人群。 二、检测项目(16 项): 1.胆固醇代谢能力、 2.抗氧化能力、 3.动脉粥样硬化、 4.房颤、 5.肥厚性心肌病、 6.冠心病、 7.老年性痴呆症、 8.脑梗塞、 9.脑溢血、10.深静脉血、11.心肌梗塞、12.原发性高血压、13.II型糖尿病、14.单纯性肥胖、15.高脂血症、16.脂肪肝 三、检测的意义: 检查相关方面患病几率或致病程度。

基因检测报告材料 (2)

实用文档 上海澳斯泰医学检验所基因检测报告 患者姓名: 样品编号: 送检单位: 委托人: 联系电话: 委托日期: 2014年11月21日 接收日期: 2014年11月24日 报告日期: 2014年11月26日

样本提供者信息 样本编号: 病理号: 病区: 床号:19 科室:胸外科 姓名: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50年7月22日 临床诊断: 样本种类:新鲜组织 样品数量:1 检测项目内容 检测项目1:肿瘤个体化治疗疗效相关融合基因检测 1.检测内容:EML4-ALK融合基因 2.检测方法: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 3.主要材料:ABI荧光定量试剂盒源奇生物肿瘤相关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 4.主要设备:ABI 7300荧光定量PCR仪 检测项目2:肿瘤个体化治疗疗效相关基因突变检测 1.检测内容:EGFR基因突变 2.检测方法:DNA 测序法、ARMS法

3.主要材料:ABI PCR测序试剂盒,源奇生物荧光+测序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 4.主要设备:ABI 3730XL DNA测序仪、ABI 7300荧光PCR仪 检测项目及结果 实验员: 报告人:复核人:报告时间:2014年11月26日 注:此检测结果只对本次送检样本负责。 由于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动态过程,因此若是样品采集一定间隔时间后(3个月以上)的跟踪检测或者进行治疗方案的评估,建议遵医嘱。

注:以上分析仅用于评估个体化用药的适用程度,具体的治疗方案须由临床主治医生决定。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相关负责人。

检测结果附图及解读 一、肿瘤相关融合基因检测结果 ABL-内参 EML4-ALK 融合基因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标本

基因检测报告定稿版

基因检测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上海澳斯泰医学检验所 基因检测报告 患者姓名: 样品编号: 送检单位: 委托人: 联系电话: 委托日期: 2014年11月21日 接收日期: 2014年11月24日 报告日期: 2014年11月26日 样本提供者信息 样本编号: 病理号: 病区: 床号:19 科室:胸外科 姓名: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50年7月22日 临床诊断: 样本种类:新鲜组织

样品数量:1 检测项目内容 检测项目1:肿瘤个体化治疗疗效相关融合基因检测 1. 检测内容:EML4-ALK融合基因 2. 检测方法: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 3. 主要材料:ABI荧光定量试剂盒源奇生物肿瘤相关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 4. 主要设备:ABI 7300荧光定量PCR仪 检测项目2:肿瘤个体化治疗疗效相关基因突变检测 1. 检测内容:EGFR基因突变 2. 检测方法:DNA 测序法、ARMS法 3. 主要材料:ABI PCR测序试剂盒,源奇生物荧光+测序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 4. 主要设备:ABI 3730XL DNA测序仪、ABI 7300荧光PCR仪 检测项目及结果 实验员: 报告人:复核人:报告时间:2014年11月26日注:此检测结果只对本次送检样本负责。 由于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动态过程,因此若是样品采集一定间隔时间后(3个月以上)的跟踪检测或者进行治疗方案的评估,建议遵医嘱。

注:以上分析仅用于评估个体化用药的适用程度,具体的治疗方案须由临床主治医生决定。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相关负责人。

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操作流程

MTHFR C677T , MTHFR A1298C,MTRR A66G基因检测操作流程实验流程 一、操作步骤 适用仪器:普通PCR仪 样本要求:EDTA抗凝剂的静脉全血(100μl),室温保存不超过7天,2~8℃保存不超过1个月,-20℃保存不超过3个月,反复冻融次数不超过5次;DNA的浓度应不低于5ng/μl,A260/ A 280应在1.6~2.0之间。有血块的样本需经匀浆处理或用组织研磨仪研磨处理后再进行全血DNA的提取。 检验方法:(试剂盒中的检本测卡、阳性/阴性对照卡上标识解释如下:M表示突变型,WT表示

野生型,C表示质控线,T表示检测线。) A:样本DNA的制备 试剂盒准备工作: 1、清洗液BW-I:用50 ml量筒分别移取35 ml无水乙醇(分析纯)和35 ml异丙醇加入至清洗液BW-I试剂瓶中,颠倒混合均匀,在试剂瓶上标明“已加入醇”和日期,备用。 2、清洗液BW-II:用50 ml量筒移取49 ml无水乙醇加入至清洗液BW-II试剂瓶中,颠倒混合均匀,在试剂瓶上标明“已加入醇”和日期,备用。 3、蛋白酶K准备:取出蛋白酶K,室温解冻,涡旋混匀后备用。 4、磁性微粒准备:将磁性微粒涡旋混匀,保证均一。 实验操作步骤: 1.将20 μl蛋白酶K溶液加入2 ml 离心管的管底。依次加入100 μl全血、200 μl裂解液 BL,用涡旋振荡器混合15 sec(以下简称涡旋混匀),56 ℃水浴20 min。 2.向步骤1裂解处理的样品中依次加入300 μl结合液BI、25 μl的磁性微粒(移取前必须充 分涡旋混匀),涡旋混匀,室温静置5 min。磁性分离5 min,弃上清。 3.从磁性分离器上取出离心管,加入400 μl清洗液BW-I,涡旋混匀,磁性分离至上清澄清(期 间上下颠倒数次,以清洗离心管管壁),弃上清;重复本步操作,以400μl清洗液BW-I重复清洗一次。 4.从磁性分离器上取出离心管,加入400 μl清洗液BW-II,涡旋混匀,磁性分离至上清澄清(期 间上下颠倒数次,以清洗离心管管壁),弃上清(尽可能弃去所有的清洗液BW-II)。 5.打开离心管盖,将其室温晾干5 min。 6.从磁性分离器上取下离心管,向管中加入100 μl 洗脱液ES,涡旋混匀,56℃水浴5 min。 7.将离心管置于磁性分离器上,磁性分离至上清澄清。将上清液(分离纯化得到的DNA溶液) 转移到2 ml离心管中,直接用于下游实验或于-20 ℃保存备用。 B:PCR扩增液准备 (1)每人份需做两个反应,取两个无菌0.2ml PCR薄壁管,在PCR薄壁管管盖上依次标有M、WT。 (2)将试剂从-20℃取出平衡至室温,瞬时离心。在标有M的管中加入29μl 扩增液(M),在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