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_secret

湿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_secret

湿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_secret
湿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_secret

湿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一、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

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有干喷法、潮喷法和湿喷法。干喷法是把

水泥、骨料按比例拌匀,进入喷射机后用空气将物料通过喷嘴形成

约束,高速推送到受喷工作面上,拌合水经喷头的水环将加入;潮

喷法是预先在混凝土中加适量的水,在进入喷射机时掺入速凝剂,

补充足量的水,用压缩空气将物料通过软管和喷嘴形成的料束高速

推送到受喷工作面上,湿喷法把按配合比加水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

料送入湿喷机,或在喷射机中或进入喷射机前将水加入拌合料并拌

合,通过高压风将拌合料喷到受喷面上。

二、湿喷法与干(潮)喷法比较有明现的优点:

1)干(潮)喷法的混凝土质量不易控制,特别是水胶比带有随意性,;

湿喷的混凝土按生产工艺生产后运至湿喷机进行喷射,其配合比完全

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喷混凝土的质量。

2)干潮喷回弹量达40%~50%,而湿喷回弹量为15%左右,所以湿喷喷嘴的生产效率高。

3)潮喷喷嘴旁粉尘为60mg/m,干喷喷嘴旁粉尘浓度高,而湿喷喷嘴旁粉尘较潮喷喷嘴旁粉尘小得多。

4)干喷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清洗方便,但结合板磨损大,湿喷机构造较复杂,体积大,需要动力设备的牵引,结合板磨损小。综上所述

在现场施工中要求采用湿喷法施工。

三、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

1)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大于2.5 的坚硬耐久洁净

的中砂或粗砂,使用时含水率控制在5%~7%;粗骨料选用粒径

5~12mmj连续级配、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级配优或良;化验合格

的拌合用水;外加剂的初凝时间不大于5mim,终

凝时间不大于10mim。

2)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实验选定。应优先采用硅酸

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32.5MP,有

抗冻抗渗要求时不小于42.5MP;灰骨比1 : 4~1:5,水胶比

0.40~0.50 ,砂率为45%~60%;喷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8~13cm。

配合比及拌制的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少于两次。速凝剂的掺量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在保证喷层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和水的用

量。

四、施工准备: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确保作业区内有良好的通风及照明;

1)清除松动岩石和墙脚岩碴,堆积物,并向料斗加水冲洗受喷面 (当岩面

受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只能用高压风清扫) ;必须从顶部工作面往

下清洁;

2)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

3)岩面如有渗漏水必须予以妥善处理。

五、拌制和运输

喷射混凝土的拌合料应随用随拌,采用自动计量搅拌站严格按

照施工配合比配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分次投料,搅拌时间不少于

2mi n。拌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漏浆,不失水,不分层,不离析。运输及存放时间,当不掺加速凝剂时不得超过2h,掺加速凝剂时不易超过20min。如喷射前混凝土发生离析或坍落度过低,应进行二次拌制,二次拌制过程中可添加适量减水剂,严禁加水。初次喷射混凝土应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厚度约为50mm挂钢筋网时,初喷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cm.。在前次喷射混凝土达到初凝后方能喷射下一层混凝土。

喷射作业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有较大凹洼处,先喷射填平。速凝剂掺量准确,添加均匀。

嘴与岩面垂直,距受喷面1.5~2.0m, 垂直受喷面做反复缓慢的螺旋运动,螺旋直径约20~30cm,以保证混凝土喷射密实。开挖后及时初喷,出渣后及时复喷。

施工中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处理故障时断电、停风,发现堵管时立即停风关机。

六、施工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喷射机操作规程:连续向喷射机供料;保持喷射机工作风压稳定;完成或因故中断喷射作业时,将喷射机和输料管

内的积料清除干净。

(2)掌握好风压,减少回弹,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控制不大于

15%。

(3)喷射混凝土终凝2 小时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

少于7 天

4)喷射混凝土完成时间距下次爆破时间的间隔不得小于4小时。

5)当围岩有出水时,设置泄水孔,边排水边喷射混凝土。同时增加水泥用量,改变配合比,喷射混凝土由远而近逐渐向出水点逼

近,然后在出水点安设导管,将水引出,再向导管附近喷射混

凝土。

三、干喷法喷混凝土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采用“干喷法”工艺施工时,喷混凝土与开挖、锚杆施工跟进平行交叉作业,除特殊地质段先

喷后锚的程序外,其它部位均按先锚后喷的程序进行施工,喷护施工工艺流程为: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2、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措施

各工序作业首先要认真遵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各工序作业要点如下:

①现场试验

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通过室内试验即可优化选择出既满足施工需要,又符合设计要求的喷射混凝土生产工艺参数和配合比。其方法步骤如下:

a、通过室内试验筛选2?3组配合比,并编写试验大纲报批用于生产性试验;

b、选择场地(或监理指定),按围岩类别和部位不同选6?9个有代表性部位进行生产性试

验;

c、按设计和试验大纲要求,采用筛选出的配合比分别进行喷射作业,喷射范围暂定10m (或一个单位体积),按规范要求在喷射岩面设足够的木模或无底钢模(检测抗压、抗拉、抗渗、与岩

面粘结强度等),同时按试验规范分别取样做标准试块,按相同条件进行养护;

d、将符合设计要求的试件的物理特性进行对比(含爆破影响程度);

e、整理分析试验记录,综合回弹量、强度保证率以及施工工效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参数,报送设计监理单位审批。

②准备工作

埋设好喷厚控制标志,作业区有足够的通风照明,喷前要检查所有机械设备和管线,确保施

工正常。对渗水面做好处理措施,备好处理材料,联系好仓面取样准备。

③拌和及运输

拌和配料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精确配制搅拌,搅拌时间要足够,拌合料运输、存放要防

雨、防污染,入机前严格过筛,其运输、存放时间应符合有关技术指标。钢纤维混凝土配料、

搅拌要均匀。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

拌和用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低于P.O32.5。

骨料:拌和用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粗、.中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水率控制在5?7%;

粗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卵石或碎石,.粒径不超过15mm ;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骨料。

水:拌和用水应符合招标文件规定。

外加剂:速凝剂的质量应符合DL/T5100的有关规定及施工图纸要求并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

明书,初凝时间不得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min,选用外加剂须经监理人批准。

混合料搅拌应遵循以下规定:

采用容量小于400L的强制式搅拌机拌料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min ;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拌

料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 ;混合料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钢纤维喷混凝土采用钢纤维播料机向混合

料添加钢纤维,搅拌时间不少于

3min。

④清洗岩面

清除开挖面的浮石、墙脚的石渣和堆积物;处理好光滑开挖面;安设工作平台;用高压风水

枪冲洗喷面,对遇水易潮解的泥化岩层,采用压风清扫岩面;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在受喷面滴水部位埋设导管排水,导水效果不好的含水层可设盲沟排水,对淋水处可设

截水圈排水。仓面验收以后,开喷以前对有微渗水岩面要进行风吹干燥。

土质边坡除需将边坡和坡脚的松动块石、浮渣清理干净,还应对坡面进行整平压实,然后自

坡底开始自下而上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严禁在松散土面上喷射混凝土。

⑤钢筋网

坡面防护:喷C20砼、钢筋网、锚杆、排水孔。

钢筋网由屈服强度为240MPa的光面钢筋(I级钢筋)加工而成。先喷3cm?5cm厚的混凝土,再尽量紧贴岩面挂钢筋

网,对有凹陷较大部位,可加设膨胀螺杆拉紧钢丝网,再挂铺钢筋网,并与锚杆和附加插筋(或膨胀螺栓)连接牢固,最后分2次至4次施喷达到设计

厚度。

⑥喷射要点

喷射混凝土作业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避免-回弹料覆盖未喷面。分层喷

射时,后一层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以后再行喷射,应先用高压风水冲洗

喷层面。喷射作业紧跟开挖工作面,混凝土终凝至下一循环放炮时间不得少于3h。

喷射作业严格执行喷射机的操作规程:应连续向喷射机供料;保持喷射机工作风压稳定;完

成或因故中断喷射作业时,应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清除干净,防止管道堵塞。

为了减少回弹量,提高喷射质量,喷头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调整好风压,保持喷头与

受喷面垂直,喷距控制在0.6m?1.2m范围,采取正确的螺旋形轨迹喷射施工工艺。刚喷射

完的部分要进行喷厚检查(通过埋设点、针探、高精度断面仪检测)不满足厚度要求的,及时进行复喷处理。挂网处要

喷至无明显网条为止。

四、湿喷法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洞内均采用麦斯特(MEYCO )喷车进行湿喷工艺施工,边坡根据需要采用小型湿喷机进行人工喷护施工。

1、喷砼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

2、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措施

(1)、喷射前的准备工作

①、配合比

喷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大板取样试验确定,并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在保证喷层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速凝剂的掺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喷射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应满足施工图纸和现场喷射工艺的要求,配合比试验成果应报送监理工程师,现场喷护砼配合比应按监理工程师批复的配合比施工。对于钢纤维喷混凝土,钢纤维掺入量应通过试验选定,并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其配合比除满足CECS38:92 中的规定及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钢纤维混凝土的最小韧度的要求。

钢纤维混凝土的最小韧度值

②、砼的拌制、运输

所有经检验合格的水泥、钢纤维、微纤维、砂石和减水剂均统一放置在拌合站材料库(仓)内,钢纤维应存放在固定的仓库中。

质量部开据砼开盘通知单后,试验室按开盘通知单要求提供砼配合比给拌和站。

拌和站按照开盘通知单、砼配合比要求及时检查各种原材料数量是否满足供料的需求。调试好拌和站的称量器及运转设备。

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速凝剂均为±2% (速凝剂为现场添加);

2、砂、石均为±3% 。

混凝土拌和时,水泥、钢纤维、砂石、水和减水剂一起加入混凝土拌合罐搅拌。拌和时间不少于180s,钢纤维在砼中分布均匀,不得成团。

试验室检测砼出机口及工作面下料口砼的坍落度,合理进行调整,使仓面的砼坍落度满足要

求。保证塌落度控制在8?12cm之间砼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缩短运送时间,以避免砼发

生分离和坍落度损失过大。

混合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严防雨淋、滴水及大块石等杂物混入,混合料在进入喷射机前

必须过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