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毕业设计1283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283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283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1283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现代机械一般多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目录

1任务分析 (1)

1.1系统机构的主要构成 (1)

2方案选择 (2)

2.1方案的拟定 (2)

2.2方案的确定 (2)

3总体设计 (3)

3.1 负载分析 (3)

3.1.1工作负载 (3)

3.1.2摩擦负载 (3)

3.1.3 惯性负载 (3)

3.2 速度负载图 (4)

3.3主要参数的确定 (5)

3.3.1工作压力 (5)

3.3.2 液压缸尺寸 (5)

3.3.3 活塞杆稳定性 (5)

3.3.4 液压缸最大流量 (5)

3.3.5 工况图 (6)

3.3.6 其他参数 (7)

3.4 液压系统图的拟订 (8)

3.5 液压元件的选择 (10)

3.5.1液压泵和电机的选择 (10)

3.5.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的选择 (10)

3.6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12)

3.6.1压力损失的确定 (12)

3.6.2 系统的发热与温升 (14)

参考文献 (15)

1 任务分析

1.1 系统机构的主要构成

机构不断地将材料从低的位置运到高的位置,然后又回到起始位置重复上一次的运动。其结构如图1.1所示,滑台采用V形导轨,其导轨面的夹角为90度,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2mm,工作台和活塞杆连在一起,在活塞杆的作用下反复做上下运动。

图1.1 上料机构示意图

2 任务分析

系统总共承受的负载为6500N,所以系统负载很小,应属于低压系统。系统要求快上速度大于38m/min,慢上的速度大于9m/min,快下的速度大于

58m/min,要完成的工作循环是:快进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但从系统的用途可以看出系统对速度的精度要求并不高,所以在选调速回路时应满足经济性要求。

2 方案选择

2.1 方案的拟定

2.11供油方式

从系统速度相差很大可知,该系统在快上和慢上时流量变化很大,因此可以选用变量泵或双泵供油。

2.12调速回路

由于速度变化大,所以系统功率变化也大,可以选容积调速回路或双泵供油回路。

2.13速度换接回路

由于系统各阶段对换接的位置要求不高,所以采用由行程开关发讯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来实现速度的换接。

2.14平衡及锁紧

为了克服滑台自重在快下过程中的影响和防止在上端停留时重物下落,必需设置平衡及锁紧回路。

根据上述分析,至少有两种方案可以满足系统要求。

(1)用变量泵供油和容积调速回路调速,速度换接用二位二通电磁阀来实现,平衡和锁紧用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背压阀。系统的机械特性、调速特性很好,功率损失较小,但是系统价格较贵。

(2)用双泵供油,调速回路选节流调速回路,平衡及锁紧用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背压阀实现。系统的机械特性、调速特性不及第一种方案,但其经济性很好,系统效率高。

2.2方案的确定

综上所述,考虑到系统的流量很大,变量泵不好选,第二种方案的经济性好,系统效率高,因此从提高系统的效率,节省能源的角度考虑,采用单个定量泵的、供油方式不太适,宜选用双联式定量叶片泵作为油源,所以选第二种方案。

3 总体设计

3.1 负载分析

3.1.1 工作负载 (55001000)65L G F F N N ==+=

3.1.2 磨擦负载

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升,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轨的载荷可由其间隙和结构尺寸可根据公式2

2X

N FlK F COS δθ=计算出滑台垂直作用于导轨的压力约为120N ,取0.20.1s d f f ==,则有:

静摩擦负载 (0.2120/s i n 45)3

fs F N N =??= 动磨擦负载 (0.1120/s i n 45)1fd F N N =??= 3.1.3、惯性负载 加速 16500

0.7

928.579.810.5

a G v F N N g t ?==?=? 减速 26500

0.70.133

752.149.810.5a G v F N N g t ?-==?=? 制动 36500

0.13

176.439.81

0.5

a G v F N N g t ?=

=?=? 反向加速 46500

1.1

1459.189.81

0.5

a G v F N N g t ?=

=?=? 反向制动 541459.18a a F F N ==

根据以上计算,考虑到液压缸垂直安放,其重量较大,为防止因

/sin

2

f N F fF α

=

自重而下滑,系统中应设置平衡回路。因此在对快速向下运动的负载分析时,就

η)。不考虑滑台2的重量。则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如表3.1所示(91

=

.0

m

表3.1 液压缸各阶段负载

3.2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按照前面的负载分析结果及已知的速度要求、行程限制等,绘制出负载图及速度图如图3.1所示。

液压缸负载图及速度图

图3.1 液压缸各阶段负载和速度

3.3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3.3.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根据分析此设备的负载不大,按类型属机床类,所以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2.0MPa

1.3.2计算液压缸的尺寸

232518181.9140.91102010

F A m m P -=

=?=?? 23

1022.71415926

.31091.4044--?=??==

m A

D π 按标准取:D =80mm 。

根据快上和快下的速度比值来确定活塞杆的直径:

222

6648.2442

D d mm D d =?=- 按标准取:d =45mm 。

所以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为:

无杆腔面积 222211850.2444A D cm cm

π

π==?= 有杆腔面积 ()()2222

22

2184.534.3644

A D d cm cm ππ=-=-=

3.3.3、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因为活塞杆总行程为450mm ,而且活塞杆直径45 mm ,

l d = 45045

=10 =10,不需要进行稳定性校核。

3.3.4、求液压缸的最大流量

42142142250.241042/min 211.00/min 50.24108/min 40.91/min 34.361065/min 226.78/min

q A v m m q L q A v m m L q A v m m L ---==??===??===??=快上快上快上慢上慢上快下快下

3.3.5、绘制工况图

工作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如表3.2所示

表3.2工作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由此表绘出液压缸的工况图,如图3.2所示。

钢筒壁及法兰的材料选45钢,活塞杆材料选Q235。

液压缸的内径D 和活塞杆直径d 都已在前面的计算中算出,分别为80mm 和45mm 。

快下

慢上

快上

图3.2系统工况图

3.3.6 液压缸其它参数的选择

(1)活塞的最大行程L 已由要求给定为450mm 。

(2)小导向长度 当活塞杆全部外伸时,从活塞支承面中点到导向套滑动面中点的距离称为最小导向长度H 。如果导向长度过小,将使液压缸的初始挠度增大,影响液压缸的稳定性,因此设计时必须保留有一最小导向长度。对于一般的液压缸,当液压缸的最大行程为L ,缸筒直径为D 时,最小导向长度为:

4508062.5202202

L D H ≥+=+= 所以取95H =。

(3)活塞的宽度的确定 取B=0.7D=56mm

(4)活塞杆长度的确定

活塞杆的长度'L活塞杆的长度应大于最大工作行程、导向长度、缸头、缸盖

四者长度之和。既'L L+H+L

盖+L

=450+95+78+32=655mm.但是为了使其能够

工作,必须和工作台连接,所以还应支出一部分。考虑实际工作环境和连接的需要,取这部分长度为50mm.

所以液压缸的总长'L=655+50=705mm.

3.4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4.1、供油方式

从工况图分析可知,该系统在快上和快下时所需流量较大,且比较接近。在慢上时所需的流量较小,因此从提高系统的效率,节省能源的角度考虑,采用单个定量泵的供油是不合适的,宜选用双联式定量叶片泵作为油源。

3.4.2、调速回路

由工况图可知,该系统在慢速时速度需要调节,考虑到系统功率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变化小,所以采用调速阀的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3.4.3、调速换接回路

由于快上和慢上之间速度需要换接,但对换接的位置要求不高,所以采用由行程开关发讯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来实现速度的换接。

3.4.4、平衡及锁紧

为防止在上端停留时重物下落和在停留斯间内保持重物的位置,特在液压缸的下腔(无杆腔)进油路上设置了液控单向阀;另一方面,为了克服滑台自重在快下过程中的影响,设置一单向背压阀。

本液压系统的换向阀采用三位四通Y型中位机能的电磁换向阀。拟定系统如图3.3:

系统工作过程:

快上时,电磁阀2有电,两泵同时工作,液压油经过电换向阀6、液控单向阀7、背压阀8,流入无杆腔,再经过单向电磁阀9、换向阀6回油箱。

慢上时,活塞走到420mm处,压下行程开关,行程阀3,4换接,同时使电磁3有电,大流量泵经过它卸荷,只有小流量泵供油,调速阀10调节回油。工作太速度下降。

快下时,行程阀复位,电磁阀1有电,双泵同时供油,经过换向阀6(左位)、调速阀10、背压阀8、液控单向阀7、换向阀6回到油箱。

图3.3液压系统原理图

3.5 液压元件的选择

3.5.1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机功率

液压缸在整个工作循环中最大工作压力为 1.63MPa ,由于该系统比较简单,所以取其压力损失p ?=∑0.4MPa ,所以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

()1.630.4 2.03P P P p MPa MPa =+?=+=∑

两个液压泵同时向系统供油时,若回路中的泄漏按10%计算,则两个泵总流为(110%)226.78/min 239.458/min p q L L =+?=,慢进时液压缸所需流量为40.19L/min ,所以,高压泵的输出流量为44.209L/min 。

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的数值查产品目录,选用RV2R34的双联叶片泵,前泵输出流量47ml/r, 后泵输出流量200ml/r ,额定压力为14MPa ,容积效率pv η=0.9总效率p η=0.8,所以驱动该泵的电动机的功率可由泵的工作压力(2.03MPa)和输出流量(970r/min) 求出:

3(47200)9700.910241.03/min p q L -=+???= 63

2.0310241.031010.19600.8

P p

P p

P q P W KW η-=???=

==?

查看电机产品目录、拟选用电动机的型号为Y160L-6,功率为11000W ,额定转速为970r/min 。

3.5.2、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通过各个阀类元件和辅助元件的流量,可选出这些元件的型号及规格如表3.3所示 油管的确定:

可按公式:d =

快退时候流量最大为226.78l/min,V 取10m/s 计算

d =本油路系统中出油口采用内径为25mm ,外径为34mm 的紫铜。

表3..3 元件的型号及规格

油箱:

油箱容积根据液压泵的流量计算,取其体积

q,即取V=3?247=741 L取800L

V=(2~4)

p

油箱的三个边长在1:1:1~1:2:3范围内,设定油箱可以设计为L=1100mm,D=910mm,H=800mm。由于油箱选择容量时系数偏大,就把油箱壁厚包括在以上的计算出的长度中。

油箱容量大于400ml ,壁厚取5mm ,油箱底部厚度取8MM ,箱盖应为壁厚的3倍,取15mm 。为了增加油液的循环距离,使油液有足够的时间分离气泡,沉淀杂质,消散热量,所以吸油管和回油管相距较远,并且中间用隔板隔开,油箱底应微微倾斜以便清洗。由于油箱基本装满油,隔板高取液面高的3/4,取为600mm. 其他油箱辅助元件和油箱结构见 油箱的结构设计见零件图

3.6 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3.6.1压力损失及调定压力的确定

根据计算慢上时管道内的油液流动速度约为0.50m/s ,通过的流量为1.5L/min ,数值较小,主要压力损失为调整阀两端的压降;此时功率损失最大;而在快下时滑台及活塞组件的重量由背压阀所平衡,系统工作压力很低,所以不必验算。所以有快进做依据来计算卸荷阀和溢流阀的调定压力,由于供油流量的变化,快进时液压缸的速度为

3

241/241.80310/

50.241060/0.799/4

p q A m s m s v π

--==????=

此时油液在进油管中的流速为

326/241.80310/

251060/8.157/4

p v q A m s m s π

--==????=

(1)沿程压力损失 首先要判别管中的流态,设系统采用N32液压

油。室温为20℃时,动力粘度421.010/m s γ-=?,所以有:

34Re /8.1572510/1.010********vd ν--==???=<,管中为层流,则阻力损失系

数75/Re 75/20390.037λ===,若取进、回油管长度均为2m ,油液的密度为

3890/Kg m ρ=,则其进油路上的沿程压力损失为

22

13

28900.0318.1570.0876225102

l p v Pa MPa d λρλ

-?==???=? (2)局部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包括管道安装和管接头的压力损

失和通过液压阀的局部压力损失,前者视管道具体安装结构而定,一般取沿程压力损失的10%;而后者则与通过阀的流量大小有关,若阀的额定流量和额定压力损失为n q 和n p ?,则当通过阀的流量为q 时的阀的压力损失v p ?式为

2

v n n q p p q ??

?=? ???

因为25mm 通径的阀的额定流量为260L/min ,所以通过整个阀的压力相比14MPa 很小,且可以忽略不计。

同理,快上时回油路上的流量

()12

21

241.0334.36/5.24/min 164.84/min q A q L L A ?=

=?=, 则回油路油管中的流速

326164.8410/602510/ 5.6/4v m s m s π--??

=????= ???

由此可计算出34Re / 5.62510/1.010********vd ν--==???=<(层流),

75/Re 0.054λ==,所以回油路上沿程压力损失为:

22

3

29000.054 5.60.061225102

l p v Pa MPa d λρλ

-?==???=? (3)总的压力损失 同上面的计算所得可求出

()()2

1

21

34.360.08760.087610%0.0610.06110%50.240.142A p p p MPa A

MPa

?

??=?+?=+?++?????

=∑ (4)压力阀的调定值

()1

1.630.142 1.772p F

p p MPa MPa A =

+?=+=∑ 溢流阀的调节器定压力应大于p p 压力0.3~0.6MPa ,所以取溢流阀定压力为2.3MPa

背压阀的调定压力以平衡滑台自重为根据,即

54

1000

1.9100.1950.2410

p pa Pa MPa -≥=?=?背, 取0.2p MPa =背。

3.6.2、系统的发热与温升

根据以上的计算可知,在快上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

63/ 1.77210241.0310/600.88898.02p p p p P p q W W η-==????=;慢上时的电动机输入功率为63111/ 2.31044.20910/600.782118.34p p p p P p q W W η-==????=;而快

上时其有用功率为631 1.6310241.0310/606547.98

P W W -=???=;慢上时的有效功率为1091.83W ;所以慢上时的功率损失为1026.51W ,略小于快上时的功率损失713.05W ,现以较大的值来校核其热平衡,求出发热温升。

油箱的三个边长在1:1:1~1:2:3范围内,则散热面积为

225.60A m ===

假设通风良好,取)/(101523C m KW h ???=-,由于升降台在上升后有时间停留,在快下后也有上料上时间要停留,综合考滤取其工作时理论的油温升的1/4作油箱的温升,所以油液的温升为

311 2.656718.75441510 5.06

H t C C hA -?=?=??=???

室温为20℃,热平衡温度为28.75℃<65℃,没有超出允许范围。系统合格。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第2、4卷.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编著—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2]、液压传动—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液压气压传动—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4]、材料力学(Ⅰ)/单辉祖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重印)

[5]、雷天觉主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6]、陆元章主编.现代机械设备手册(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上料机系统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说明书 学院:湖北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组员:

设计目的:液压系统的设计是整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前面各章的基础知识,学习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内容和方法。通过学习,能根据工作要求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系统原理图,能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液压元件,对所设计的液压系统性能进行校验算,为进一步进行液压系统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设计步骤和内容: (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 (3)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 (4)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5)验算液压系统的性能; (6)液压缸设计; (7)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并提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书。 一.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1.1 明确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采用90度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和制动的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4500N,滑台的重量为800N,快速上升的行程为300mm,其最小速度为40mm/s;慢速上升行程为

100mm ,其最小速度为10mm/s ;快速下降行程为400mm ,速度要求45mm/s. 1.2 工况分析 负载分析就是研究各执行元件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受力情况。工作机构作直线运动时,液压缸必须克服的负载为:F=F C +F f +F I 式中F C 为工作阻力,F f 为摩擦阻力,F I 为惯性阻力. (1)工作负载 此系统的工作阻力即为工件的自重与滑台的自重。 F c =F G =(4500+800)N=5300N (2)摩擦负载 此系统的摩擦阻力为滑台所受阻力,与导轨的形状,放置情况和运动状态有关。此系统为v 型导轨,垂直放置,故为F f =fF N /sin 2 a 取静摩擦系数为f s =0.2,动摩擦系数为f d =0.1 静摩擦负载为F fs =0.2×120/sin ?45=33.94N 动摩擦负载为F fd =0.1×120/sin ?45=16.97N (3)惯性负载 惯性负载是运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时,由其惯性而产生的负载,可用 牛顿第二定律计算:F a =ma=t v g △△G ,g=9.8m/s 2 加速:F a1=t v g △△G =8.95300×5.004 .0=43.265N 减速:F a2= t v g △△G =8.95300×5 .001 .0-04.0=32.449N

25吨位起重机伸缩机构液压系统设计说明

设计及说明结果一、25吨汽车起重机伸缩臂架的设计 箱型吊臂连接尺寸的确定包含下列的容:1)吊臂根部铰点位置 的确定;2)吊臂各节尺寸的确定;3)变幅油缸铰点的确定。 1、吊臂根部铰点位置的确定 基本臂工作长度和吊臂最大工作长度的确定: 由图2.1可知,设为工作长度,则有 图2.1 三铰点有关尺寸图

式中:H—基本臂的起升高度,。 b—吊钩滑轮组最短距离,取。 、—根部铰点和头部滑轮轴心离吊臂基本截面中心线的距离,并带有符号。由于此项数值较小,所 以计算时可以忽略不计。 —吊臂仰角,取。 h—根部铰接点离地距离,取。 吊臂根部离铰点的距离e —最小工作幅度,取。 吊臂根部铰点离回转平面的高度 —回转支承装置的高度, —起重机汽车底盘的高度, 主吊臂最大长度 —最长主臂起升高度, a,r,b,h同上。 2、吊臂各节尺寸的确定 主吊臂的最长长度是由基本臂结构长度和外伸长度所组成。 、、—各节臂的伸缩长度,在设计中伸缩长度往往取

同一数值,即。外伸长度。 、、—为二、三、四节臂缩回后外漏部分的长度,在 计算时取同一数值(a=0.25m) 若假设为臂头滑轮中心离基本臂端面的距离,则基本臂结构长度加上即为基本臂的工作长度。 所以有 从中可以求出 k—吊臂的节数。 —主臂最大长度,初取35m。 —主臂最小长度,初取11m。 通常搭接长度应该短些,以减轻吊臂重量。但是,太短将搭接部分反力增大了,引起搭接部分吊臂的盖板或侧板局部失稳,同时,也使吊臂的间隙变形增大。因此搭接部分要根据实际经验和优化设计而定,一般为伸缩臂外伸长度的1/4—1/5(吊臂较长者取后者,较短者取前者,同步伸缩者可取后者)。 从而搭接长度为 在第i节臂退回后,除外露部分长度a外,在前节(i-1)节臂中的长度加上伸出后仍在前节臂中的那部分搭接长度。第i节臂插在前节臂的长度为(),设第i节臂的结构长度为,则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 摘要 和面机的设计是我们对自己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 其主要目的是: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设计思维,掌握工程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培养学生进行调整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

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关键词:和面机传动部分设计,各轴计算及校准,涡轮装配图,蜗杆轴 绪论 1和面机发展前景及场运行参数情况 中国和面机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中,许多情况不容乐观,如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明显落后于发达工业国家; 生产要素决定性作用正在削弱;产业能源消耗大、产出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对自然资源破坏力大;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管理水平落后 从什么角度分析中国和面机产业的发展状况?以什么方 式评价中国和面机产业 的发展程度?中国和面机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前景是什么?中国和面机产业发展 与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关联度如何……诸如此类,都是和面机产业发展必须面对和 解决的问题——中国和面机产业发展已到了岔口;中国和面机产业生产企业急需

机械工程学院xxxx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doc

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2011 年机械工程学院将有 3 个本科及相应的专升本专业、 2 个专科专业共774名毕业生参加毕业设计工作。人员分布情况见下表: 班级人数学历辅导员 09 材料成型(专升本)15本科 09 汽车服务工程(专升本)96本科李航 合计111 09 机制(专升本)214本科 吴长谦合计214 07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6本科 07 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81本科 张静 07 级汽车服务工程63本科 合计260 06 机械制造(五年制)383+2 08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151专科冯利民 合计189 总人数774 为搞好此次毕业设计工作,根据安阳工学院教务处下发的《安阳工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规程》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 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撰写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具体地说,在知识要求方面,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

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学会依据课题的任务,进行资 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和撰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及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 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二、组织机构 成立“机械工程学院2011 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如下: 1、毕业设计工作小组 组长:张勇教授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苗晓鹏副教授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成员:朱艳芳教授负责 07 机制本科 11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66 人) 鲍雅萍教授负责 07 材料 81 名学生、09 材料专升本 15 名学生、 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3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32 人); 王俊昌副教授负责 07 汽车 63 名学生、 09 汽车专升本 96 名学生 的管理工作(合计: 159 人); 赵成钢副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105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1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56 人); 王曙光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73 名学生、 06 机制(五年制) 38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11 人); 2、资格审查工作小组 组长:康国强副教授负责资格审查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张新红负责学生成绩的审查和毕业设计资料的归档工作; 牛东亚负责日常工作; 成员:张静负责 07机制本科的管理工作; 吴长谦负责 09机制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李航负责 09材料、 09 汽车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冯利民负责 08 级机电一体化、 06 机制(五年制)的管理 工作;

液压上料机原理设设计与液压缸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设计 及液压缸结构确定 系部:自动化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2018年10月13日

一.文献综述 1.课题来源:指导老师 2.选题依据,背景情况 液压传动元件以其功率大,安装布置简便,易于控制,操作方便舒适,故障率低,便于维护等优点,非常适用于结构形态多变,工作条件恶劣地机械地应用.几十年来,液压技术不仅在农机,机床,工程机械,建筑机械,航天航空设备等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而且形成了庞大地市场.全世界液压元件市场销售额已超过二百亿一,我国液压行业产值已近八十亿人民币.按其重要程度计算,在国外发达国家,农机用液压元件市场份额始终属于前五名,我国农机用液压元件需求量在四百万件以上,在国内各行业中,数量最多.进入二十一世纪,液压技术在农机上地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地势头.b5E2RGbCAP 液压传动技术不仅用于传统地机械操作,助力装置,也用于机械地模拟加工,转速控制,发动机燃料进给控制,以及车辆动力转向,主动悬挂装置和制动系统,同时也扩展到航空航天和海洋作业等领域.p1EanqFDPw 在新世纪中,我国液压机械行业将有明显地进步,液压技术在农机上地应用将显出强大地生命力,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电液自动化作业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DXDiTa9E3d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液压油缸是基于以密闭容器中地静压力传递力和功率这一原理实现工作目地地.目前以其可实现大范围地无极调速,体积小,质量轻,结

构紧凑,惯性小,易于实现自动化,过载保护以及良好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当前正继续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RTCrpUDGiT (1)节能 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地紧缺,各国都把液压传动地节能问题作为液压技术发展地重要课题. (2)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地结合 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技术地发展,出现了各种数字阀和数字泵. (3)运行地可靠性 液压元件地设计中,研究工作地广泛开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地发展等,使得运行地可靠性得以实现,使得液压元件地寿命得到提高.5PCzVD7HxA (4)高度集成化 机,电,液于一体地高度集成化. (5)高压,低噪音,提高密闭性等 4.主要参考文献 液压传动设计手册 机械设计手册液压分册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机械设计师手册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0811 姓名严磊 学号2010516007 指导老师邬国秀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二、负载分析 (3) 2.1 负载与运动分析 (3) 2.2负载动力分析 (3) 2.3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3) 三、设计方案拟定 (5) 3.1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 3.2液压系统原理图 (5) 3.3 液压缸的设计 (6) 四、主要参数计算 (7) 4.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8) 4.2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9) 4.3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9) 4.4 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9) 五、液压元件选择 (11) 5.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1) 5.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2) 5.3液压系统原理图上部分阀类功能.............................. 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3) 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13) 6.2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15) 七、小结 (15) 八、参考文献 (16)

一、设计题目 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N 5000,滑台的重量为N 1000,快速上升的行程为mm 350,其最小速度为s mm /45≥;慢速上升行程为mm 100,其最小速度为s mm /8;快速下降行程为mm 450,速度要求s mm /55≥。滑台采用V 型导轨,其导轨面的夹角为 ?90,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mm 2,启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s 5.0,液压缸的机械效率(考虑密封阻力)为0.91。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大纲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强化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进行工程基本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创新设计水平。总之,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而又系统的总结。 毕业设计为大学生提供了培养和造就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环境,每位同学都必须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有效地利用宝贵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把培养实践能力和打造创新能力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 .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各科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掌握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数控机床、自动线、加工中心等)的操作、维护、安装、调试和技术开发方面的能力;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一般技术问题和进行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2.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所分担的毕业设计任务,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等工程图纸。 3.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并能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 4.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三、毕业设计选题原则及类型 (一)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选题的原则是据教学计划中所制定的培养目标要求,在满足教学要求和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前提下,选题应该结合工程实际并考虑到专业方向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经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该管理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与成果形式 1.1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基本要求 1.1.1主要任务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与电气工程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侧重于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试验以及嵌入式计算机、工控计算机在机电系统中应用的论文,还应绘制有关图表。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任务书,并正确地绘制产品设计创意草图、产品电脑效果图、产品工程图及制作产品模型,以上都通过展板体现出来;并要求做出幻灯片以便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演示。 3)工业工程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 1.1.2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多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知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1.1.3能力培养要求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熟悉有关的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锻炼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市场调研,资料的收集、加工与整理;培养学生掌握有关的设计创意方法,产品设计的程序、方法,提高产品设计创意、表现、效果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设计 姓名:廖聪

学号:27 层次:本科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15机电2班 指导教师:刘方方 2017年12月 目录 任务书 (1) 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 (2)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2) 二、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6)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6) 计算液压缸主要参数 (6) 各工作阶段的时间计算 (7) 计算液压缸流量、压力和功率 (8)

绘制液压缸的工况图 (9) 三、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10) 液压系统的拟定 (10)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1) 四、计算与选择液压元件 (12)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3) 五、验算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 (15) 压力损失验算 (15) 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8) 参考文献 (19) 设计心得 (20)

任务书 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9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滑台 自重 (N) 工件 自重 (N) 快速上升 速度 (mm/s) 快速上 升行程 (mm) 慢速上升 速度 (mm/s) 慢速上 升行程 (mm) 快速下降 速度 (mm/s) 快速下 降行程 (mm)800450040350≤1010045400 请完成以下工作: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图1 上料机示意图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题目: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院系: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1 级机械(1)班 姓名:卫世军 学号:2011043511 指导老师:张雪华 起止日期:2013 年5 月20 日—5 月24 日 摘要 现代机械一般多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

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 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 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 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 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 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 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 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液压课程设计题目及上料机示意图 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工作循环为快速上升——慢速上升—— 停留——快速下降。工件的重量为630KG,滑台的重量为118KG,快速上升速度要求≥43mm/s;慢速上升要求≥8mm/s;快速下降速度要求≥58mm/s;滑台采用V 形导轨,导轨面的夹角为90 度,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2mm,起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1(考虑密封阻力)。 上料机示意图

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

实用文档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0811 姓名严磊 学号2010516007 指导老师邬国秀

实用文档 目录一、设计题目............................................. . (3) 二、负载分析............................................. . (3) 2.1 负载与运动分 析............................................ .. 3 2.2 负载动力分析.......................................... (3) 2.3 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3) 三、设计方案拟定 (5) 3.1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 3.2 液压系统原理 图......................................... . 5 3.3 液压缸的设计.......................................... (6) 四、主要参数计算................................................. ...7 4.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8) 4.2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9) 4.3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9) 4.4 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9 五、液压元件选择................................................. ..11 5.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1) 5.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2) 5.3 液压系统原理图上部分阀类功能...................................................................... ... 13 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13) 6.2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15)

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项目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项目目标:1能够理解单向阀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 2、理解单向阀的用途 3、能进行锁紧回路的油路分析 4、应用液压仿真软件模拟运行动作 实训步骤:1、采用仿真软件机床液压系统原理图 2、手动控制模拟吊车液压系统工作状态 3、分析动作液压回路的工作情况,如;压力、流量等。 项目要求: 在吊装机液压系统中,要求执行元件在停止运动时不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漂移或窜动,也就是要求液压缸或活塞杆能可靠地停留在行程的任意位置上。应选用何种液压元件来实现这一功能呢?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单向阀或液控单向阀来实现这个动作要求 项目分析: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液压传动系统中执行机构(液压缸或活塞杆)的运动是依靠换向阀来控制的,而换向阀的阀芯和阀体间总是存在着间隙,这就造成了换向阀内部的泄漏。若要求执行机构在停止运动时不受外界的影响,仅依靠换向阀是不能保证的,这时就要利用单向阀来控制液压油的流动,从而可靠地使控制执行元件能停在某处而不受外界影响。 该任务中,吊装机液压系统对执行机构的来回运动过程中停止位置要求较高,其本质就是对执行机构进行锁紧,使之不动,这种起锁紧作用的回路称为锁紧回路。图所示便是采用液控单向阀的锁紧回路。换向阀左位工作时,压力油经左液控单向阀进入液压缸左腔,同时将右液控单向阀打开,使液压缸右腔油液能流回油箱,液压缸活塞向右运动;反之,当换向阀右位工作时,压力油进入液压缸右腔并将左液控单向阀立即关闭,活塞停止运动。为了保证中位锁紧可靠换向阀宜采用H型或Y型。由于液控单向阀的密封性能很好,从而能使执行元件长期

锁紧。这种锁紧回路主要用于汽车起重机的支腿油路和矿山机械中液压支架的油路。 液压系统图 图1为汽车液压吊车支腿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2为汽车液压吊车起重液压系统原理图

2016届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理工类)格式规范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机械工程学院理工类) 题目名 称: 学院 (部): 专 业: 学生姓 名: 班 级: 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题目名称如果只有一行文字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第一部分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学 院(部):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职称 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去掉此框!!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 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位教师,则再添加一行。

(注: )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章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 要 (空一行)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要求400字左右)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2)结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3)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4)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空1行) 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 标点符号) (小四号黑体)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在前面)。 (三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液压课程设计上料机说明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院: 专业: 姓名:姓名:姓名:指导老师:学号: 学号: 学号: 职称:讲师 成绩: 二○一四年六月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目录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机构运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作负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时间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绘制F-t图和v-t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初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计算液压缸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供油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调速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速度换接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平衡及锁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中位机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液压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液压元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液压泵型号和电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辅助元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确定管道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确定油箱容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回路压力损失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油液温升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液压缸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液压缸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液压缸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强度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QY40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是该型起重机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本文根据液压系统的技术指标对该系统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对其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初步确定了系统各回路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元件,按照所给机构性能参数和液压性能参数进行元件的选择计算,通过对系统性能的验算和发热校核,以满足该起重机所要达到的要求。 本文还针对当前汽车起重机所采用的一项先进技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从原理、控制部件、回路控制、控制措施以及对汽车起重机的影响等进行专题研究。由此对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汽车起重机中的运用给以充分的肯定,对汽车起重机的发展前景有了很大的希望。 关键字: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高效节能性能参数电液比例

Abstract Model QY40 automobile crane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atic design this type hoist the most key one of the design process.This text analyses , demand to carry on the scheme to work out on this performance systematic in hydraulic pressure. Prove to its function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Have confirme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ystem every return circuit and main component tentatively According to giving the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choice of carrying on the component of 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hydraulic pressure to calculate Through to the checking computations and generating heat to check of systematic function,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request that this hoist should reach This text, still to an advanced technology that the automobile crane adopts at present —Control technology of proportion of the electric liquid .Carry on the case study from principle , controlling part , return circuit controlling , control measure and impact on automobile crane ,etc. Therefore give the abundant affirma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electric liquid in the automobile crane of contro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has very great hopes. key words:Crane truck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 Energy-efficient Performance parameter Proportion of the electric liquid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写作要求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熟悉专业文献资料查找和资料积累方法,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根据学校要求,毕业设计必须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实施文献综述写作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的写作,现将文献综述写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儿个部分。 题H:—般应直接采用《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也可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 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 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11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无固定格式,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可以按文献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的关系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 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讣)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讣)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岀自己的研究目标。 2.要圉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3.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J 4.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5.釆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 不要含糊不清。 6.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7.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8.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完全一致;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的文章,其次是教科书或其他书籍。至于大众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设计 姓 名:廖聪

学 号:27 层 次:本科 专 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 级:15机电2班 指导 教师:刘方方 2017年12月 目录 任务书 (1) 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3) 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 (3)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3) 二、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7)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7) 计算液压缸主要参数 (7) 各工作阶段的时间计算 (8) 计算液压缸流量、压力和功率 (9) 绘制液压缸的工况图 (10) 三、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11) 液压系统的拟定 (11)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2) 四、计算与选择液压元件 (14)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4)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5) 五、验算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 (17) 压力损失验算 (17) 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9) 参考文献 (21) 设计心得 (22)

任务书 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9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完成以下工作: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图1 上料机示意图

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 上料机是由通用部件和部分专用部件组成的高效、专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器。机器将材料从低的位置运到高的位置,当材料取走后按下按钮,机器从高的位置回到低的位置。实现沿垂直向方向的“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工作循环拟采用液压传动方式来实现。故拟选定液压缸作执行机构。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1)运动分析 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图所示: 图上料机动作循环图 2)负载分析 a)工作负载: b)摩擦负载:,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开,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航的载荷可由间隙和结构尺寸,可知,取, , V型角,一般为90°,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