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字用法

以字用法

以字用法
以字用法

析论古代汉语中“以”字的虚词用法

董丽

论文摘要:本文在介绍“以”字来源,字形的演变及“以”字词性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以”字在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用法从介词、连词、副词及连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着重对“以”字的7种介词用法,10种副词用法分别进行分类举例说明。

关键词:古代汉语以虚词介词连词副词连用结构

“以”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词,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它的用法不断扩展,词义不断增加,词性有所改变,它不仅是一多义词,而且还是一个多性词,了解它、掌握它正确地使用它,对我们说汉语的人和学汉语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古代汉语中,“以”字是一个多性词。“以”字在甲骨文中作为和。古文作“吕”。《说文·已部》:“耜,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已意已实也。象形。”段玉裁注:“谓人意已坚实,见诸施行也。”或自行之,或用人行之。并把造字由象形改为指事亦象形。徐中舒认为,耜即耜的本字,象农具耜形,“耜为用具,故古文借为以字。以,用也。”“以”字最早作为动词“用”义,这是毫无疑义的了。

用作本义“耜”的“以”,在古代典籍中已很难见到,一般只用后起字“耜”。如“寿略其耜,俶载南亩。”(《诗经·周颂·载芟》)

“以”字作动词用,表“率领”之意是比较早的。在甲骨文中,“以”字就不限于作动词“用”义了。例如:

1.乙亥,贞令佀眾□,受又(祐)。(郭沫若《卜辞通篡》106页)

这是一段表示征伐的卜辞,句中“以(佀)即为动词“率领带领”义。

2.庚辰王卜,才贞,今日其逆旅以执于东单。亡。

“以字应训为与,执指俘虏言之。这一条是说,今天应该迎接凯旋的师旅于东单,没有灾害的。”(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句中“以”应是连词。

到了西周金文,“以”有了更大发展,单独作谓语的已经非常少。例如:

3.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尸。(小臣簋)

4.王以侯内于寝。(麦方尊)

5.以乃师左比毛父。(班簋)

上面举各例“以”肯定还是带领义动词,但是已经有了虚化的倾向。“以殷八师”可以是带领殷的八支部队,也可以理解为使用殷的八支部队。

“以”字虚化的条件,一个是当宾语是不能带领的事物时;一个是当“以”字结构用在另一动词的后面时,动词“以”就语法化成介词。

例如:

6. 虢仲以王南征。(虢仲盨盖)

7.汝以我车宕伐獫狁于高陵。(不其簋盖)

8.余献妇代以壶。(五年琱生簋)

9.王令东宫追以六师之年。(贮簋)率领或带领往往应该是大带领小,上带领下。而例⑥句中不可能是虢仲带领王南征,而只能是虢仲凭藉王命南征。“以王”是南征的依据,是介宾结构作状语。例⑦“车”是宕伐獫狁的实力,也可以说是完成“宕伐”这一动作的工具,“以我车”是引进动作的工具的介宾结构。例⑧“以壶”如果用在动词“献”之前,还可以理解成“拿壶”;现在用在后面,“以”的意义又只能是介绍动作涉及的对象的介词。例⑨中“以六师”也是在“追”之后,只能是引进动作涉及对象的介词。至此,古汉语中“以”的主要用法基本都已具备。

“用”是动词“以”的基本义。例如:

10.我辞礼矣,彼则以之,犹有鬼神于彼加之。(《左传·成公人年》)——我们已经辞去这种礼仪了,他们还要用它。

11.昔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襄王之命。(《战国策·韩策三》)——过去齐相公多以会合诸侯,不曾不用襄王的命令。

12.不使大臣怨乎不以。(《论语·微子》)——不使大臣抱怨没被重用。

由“用”义引申为动词“依靠”“凭借”义。例如:

13.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14.以一人之力,则后稷不足。(《韩非子·喻老》)

引申为动词“根据”“按照”义。例如:

15.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公羊传·隐公元年》)

16.以位,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孟子·万章下》)

引申为“率领”“带领”义。例如:

17.宋多贵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左传·桓公十三年》)

18.不以我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

由“率领”义引申为动词“及”义。例如:

19.予一人有罪,无以万方。(《尚书·汤誓》)

20.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周易·复卦》)

古代汉语中,“以”的诸多虚词用法,大都是由上述各动词义辗转虚化引申而来,再加上它的假借义,即“以”字用作连词、代词、副词及语气词,形成了“以”字的虚词用法体系。

一、介词用法

介词是一种介绍实体词或词组辅助谓语表示更充实完美的意义词类。“以”字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或词组构成特定的结构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对象和方式等关系。即带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介词结构即可以放在谓语动词前充当状语,也可以放在位于动词后充当补语。从这一点看“以”演引为介词是不能单独使用的,只能在句中表示一个充实完美的意义,必须和动词结合使用。分类举例说明如下:

1.引进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工具或凭藉。根据引进内容的不同,可

分为三类:

A、引进工具,可译为“用”“拿”等。例如:

⑴汝以我车宕伐獫狁于高陵。(不其盨盖)

⑵遇丈人,以杖荷蓧(《论语·微子》)

⑶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论语·八佾》)

⑷天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墨子·尚贤下》)

⑸汤使人以币聘之。(《孟子·万上》)

⑹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⑻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介词“以”的宾语可以前置

⑴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经·陈风·墓门》)

⑵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以”的宾语可以承前省略:

⑴藋藋竹竿,以[]钩于淇。(《诗经·卫风·竹竿》)

⑵譬之若手,上以[]脩头,下以[]脩足。(《韩非子·有度》)

B、引进凭借,可译为“凭”“用”例如:

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于中原,其避三舍。(《左传·僖公三十年》)

⑵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韩非子·喻老》)

⑶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涿谓余以善淫(《离骚》)

此项“以”的宾语也可以出现在“以”的前面:

⑴乃入见。问:何以战?(《左传·庄公十年》)

⑵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左传·桓公二年》)

此项“以”的宾语也有省略的:

⑴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

⑵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一般认为,“以”字的B项用法是A项的引申,其引申的动因主要在于它所引进内容的改变:A项一般是引进物质名词,表示可以把握和控制的具体物体,如车、杖、松、木瓜等;B项则多引进抽象名词,如:灵、功、淫等。有的时候,A、B的区别取决于句中谓语动词的不同。例如: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魏策》)

②、汤得伊尹,以百里之地立为天子。《韩非子·奸劫弑臣》)

二例“以”的宾语相同,但谓语动词的语义指向有别。例①的“易”既指向自己的宾语“安陵”,又指向“以”的宾语“五百里之地”,“以”为“用”义。例

②的“立为”则反指向自己的宾语“天子”,而不与“以”的宾语“百里之地”发

生关系,“以”是“凭”义。

C、引进身份、官职等,可译为“凭(以)……身份”,“凭(以)……资格”。

这种用法在先秦时期较少见,汉代以后,如《史记》中就大量出现了,这可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日益重视身份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例如:

①、故纪子以伯先也。(《谷梁传·.隐公元年》)

②、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相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史记·樊郦腾灌列传》)

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2.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表示行为方式,可译为“把”。

方式其实就是凭藉的扩展,只是意思抽象一些,由较实在的“用”、“拿”

义转化成类似“把”字句的把字义。例如:

①、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3.引进动作行为的依据或标准,又可分为两类:

A、引进依据或标准,可译为“根据”、“按照”。例如:

①、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

②、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左传·宜公四年》)

③、且夫以法行刑;而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为治也。(《韩非·王蠧》)

B、引进时序或顺序,可译为“按照”。例如:

①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②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史记·刺客列

传》)

③令行于民惎年,秦氏三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史记·商君列

传》)

4.引进动作行为实施或情况发生原因。可译为“因为”、“由

于”。例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既替余以惠□兮又申之以揽□(《屈原·离骚》)

?扶苏以数谏故,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柳宗元)

此项以的宾语省略较为普遍:

①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书·尧典》

②孝公得商鞅,地以[]广,兵以[]强(《韩非子·奸劫弑臣》)

5.引出某种看法,某种结论的提出者或推断者,可译为“依”、

“据”。例如:

①今以臣愚议,秦发兵而未名所伐,则韩之用事者以事秦为计(《韩非子·存韩》)

②以骞度之,大厦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史记·大宛传》)

③以吾观之,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尔……(《世说新语·识鉴》)

6.引进行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间\处所可分为两类:

A、引进时间、处所之所在,可译为“在”。例如:

①以太初三年为游击将军。(《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②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团成师。(《左传·桓公二年》)

③悬肉以林,则言肉为林。(《论衡·语增》)

B、引进时间、处所的起点,可译为“从”、“自”、“由”等。例如:

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

②今以长沙预章往,水道多,绝难行。(《论语·西南夷传》)

③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秦安。(《登泰山记》姚鼐)

7.引进与主语交往与行动的对象;可译为“与”、“跟”、“同”

等。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①(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赴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③晋侯以公宴于河上。(《左传·襄公九年》)

④主人以宾揖。(《仪礼·乡射礼》)

二、连词用法

连词“以”是由介词“以”虚化而来的。当“以”用在词和词;词组和词组;句子和句子之间;或者用在“上”、“下”、“行”、“来”、“东”、“南”、“西”、“北”等词前面时,它便失去了引介作用,而只剩下关联作用了,因而由介词虚化成了连词。同时,“以”与“而”古音同属“之”韵,读音相近,所以“以”又假借为连词“而”。

1.表并列关系,译作“和”、“并且”、“以及”、“还有”等。

A、连接词或名词性词组。例如:

①有司清废王后,徙王勃以家属处房陵,上许之。(《史记·五宗

世家》)

②赋棠□之七以卒。(《左传·襄公二十年》)

B、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词组。例如:

①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②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聊斋志异·口技》)

2.表目的关系,译作“来”、“去”、“以便”等,例如:

①无起秽以自臭。(《尚书·盘庚》)

②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

③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左传·僖公十七年》)

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冯婉珍》)

3.表结果,可译为“以至”、“才”、“因而”。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②道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韩非子·解老》)

③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吕氏春秋·季秋纪》)

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报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天国论》)

4.表结果可略而不译或换用“着”、“地”等。可分为两类:

A、连接动词、形容词与动词。例如:

①轲自知事不成;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史记·刺客列传》)

②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B、连接时间词与动词。例如:

①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淫佚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贾谊·论积贮疏》)

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5.表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①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之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②夫长二十四尺以下不用。(《墨子·备城门》)

③中山呼□以北不战而毕为燕矣。(《韩非子·初见秦》)

④自古以及今,生死以来者,亦有尝见鬼神之物。(《墨子·明鬼中》)

⑤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左传·襄公十五年》)

6.连接因果复句,用于原因分句,这个分句在前,也可以在后。

“以”可译为“因为”、“由于”等例如:

①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选进》)

②以不能取容于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

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僖公三十

年》)

④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韩非子·说林》)

7.表顺承关系,用法同“而”,译作“而且”、“才”、“以至”

①古乐者,审一以定和,此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乐书》)

②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左传·成公二年》)

③客与俱者下,□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史记·孟尝君列传》)

④受策以出,出入三觐。(《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8.表假设,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假设条件,译作“如果”、

“假如”、“只要”

①以遭万世之变,则不可称讳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②以啮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9.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

①戎众以无义。(《谷梁传·庄公二十四年》)

②狐偃惠以有谋,赵哀文以忠贤,贾佗多识以恭敬。(《国语·晋

语》)

③主明以严,将智以武。(《史记·张仪列传》)

10.转折关系,译作“然而”、“却”、“可是”

①恶变服之名以忘,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史记·赵世家》)

②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国语·吴语》)

③迁者,犹未失其国家以往者也。(《谷梁传·庄公七年》)

④尧无白户之郊,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淮南子·汜沦训》)

三、副词用法

副词也是由实词虚化来的。一般把“以”的副词义项看作通“已”;笔者以为

可以不看作通假。“以”是反“已”字形,具有了与“停止”相反的“行”义。由于受造字形体的影响,引申出“停止”义也是有理据的。词义引申中有“相反同辞”现象,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向着其相反的方向引申。一些没有受到字形影响的词,尚可有相反同辞现象;何况又受到反义字形的影响;《论语·先进》:“以吾一日之长乎尔,毋吾以也。”句中后一个“以”就是“停止”义。由“停止”引申为“已经”,由“已经”引申为“过于”,由“过于”引申为“太”,这样的引申线索应该是合乎情理的。

1.表时间,译作“已经”,通“已”,表时间之过去。

⑴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史记·陈涉世家》)

⑵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史记·项羽本纪》)

2.表程度,译作“太”“甚”

⑴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

⑵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史记·伍子胥列传》)

四、连用结构

“以”构造词语的能力非常强。它的连用结构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以”组成的正序词语“可以”“足以”“无以”“以为”等,这是牵涉省略不省略宾语的结构。

1.省略宾语的连用结构。

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

⑵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⑶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⑷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

⑸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子张》)

2.非省略宾语

⑴夫子获罪于君以在地,惧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史记·吴太伯世家》)

⑵士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⑶不仁者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

“可以” 的“以”后的宾语大多是省略的,其意义后来就越来越虚,凝固成词;“以”也就成了后补的构词语素。“可以”与“可”的意义就完全相同了。

另一类是由“以”组成的逆序词语“何以”“所以”“是以”,这都是宾语前置的介词结构。

1.“何以”常常用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询问动作的凭藉。例如:

⑴子何以其志为哉?(《孟子·滕下》)

⑵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2.“所以”常表示动作的凭藉。

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

⑵此王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上》)

3.“是以”一般是用作因果句的连接成分,例如:

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上》)

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⑶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无论是正序或逆序构成的复合词语 , 其中“以”词素 ( 或词 ) 的词 ( 素 ) 性 , 也多为介词性 , 其次为连词性。

总结以上的分析,我们对“以”字的词义、词性和用法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特

别是的“以”字的虚词用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人类思维的发展 , 语言的发展 , 要求词义更加丰富 , 词汇用法更加灵活多变, “以”的引申、虚化发展的情况 , 恰恰适应了语言发展的需求。“以”的介词、连词用法的出现和长期存在说明了古代语

言中句子成分的复杂化。动词退位为介词使谓语的层次得到了扩展使句子表义更丰富了。而连词数量的大量增加又促进了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的有机联系从而能更好地表达各种组合关系和丰富多样的逻辑关系。

注:

1)郭锡良《介词“以”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

2)解惠全、洪波《“于”“於”介词用法源流考》语言研究论丛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

4)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

5)《郭沫若全集》

6)何乐士《〈左传〉的介词“以”》见《古代汉语研究论文集》

之字的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见解。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代词;二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如:“之死矢靡它。”(《诗经?风?柏舟》)——到死发誓没有他心。“项伯及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项伯于是连夜奔跑到沛公的军营里。“庄辛去之赵”,是说庄辛离开楚国到赵国去。“之”作动词在古汉语中不很多,因而常借做代词。“之”做代词时,一般用作宾语,代人、事、处所,所代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做代词“之”又分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之”作人称代词,可译作“他们”、“她们”、“它们”,作宾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放之山下,虎见之”(《黔之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左传?昭公元年》);“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见威王》)。从上面所举例中发现,“之”作人称代词时所代的人称在上下文中不一定有具体交代。这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之”作指示代词,译为“此”、“这”、“那里”、“这样”、“这个”等,此时,“之”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如:“故为之说”(《捕蛇者说》);“之二蠢又何知”(《庄子?逍遥游》);“曰:否,以粟易之”(《孟子.许行》);“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十三章》);“之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异哉,之歌者非常入也”(《吕氏春秋?举难》)。从上面例中看出,“之”作指示代词时,多用在名词前。w 由上看出,“之”作人称代词时,一般在动词之后。第二,作为人称代词的“之”要根据上下文仔细体会、灵活翻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词,它是泛指“知”的对象,即知识、道理等,可略而不译,也可根据上下文之意译为“知识或道理”。第三,“之”活用为第一人称要译为“我”,如“幸来告语之”(《西门豹治邺》);“君将衰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等。 “之”作为虚词有四种用法: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 1.助词“之”的用法有五种情形:①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短语,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可据情况灵活译出。如“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句中的“之”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领属关系,译为“的”。②用在动词和他的宾语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可不译出。如“女罪之不恤,而又何清焉?”(《左传?昭公二年》)。③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面,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如:“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中三年》),可译为“不一会儿”。④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不知东方之既白”(《东坡全集?赤壁赋》),可不译出。⑤用在副词后面,谓语或主语结构的前面,表示语气的加强和语调的延长。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2.“之”作连词,它不像“且、以、而、则”等连接谓语性词组或句子,构成联合关系,而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表示领属性或修饰的关系,在意义上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①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如“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史记留侯世家》),连接名词定语“项籍”和名词中心语“头”。②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语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短语。不过,这种结构形成必须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和表示时间的状语等情况。如“大哉,尧之为君!”(《孟子?滕文公上》),“尧之为君”本为主谓结构,中间插入连词“之”,使它转为定中结构,作形容词“大”的主语,这是个主谓倒置的句子,③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起连接作用,但不宜认为使主谓结构转变为名词性的成分,因为它没有在句中担任主语、宾语等成分,而是作为一个分句用在加一个分句的前面,同它构成复句关系。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战国策?赵策四》),“之”字可不译出。 3.“之”作介词时,译作“于”,“对于”等。这种情况下,“之“可用为状语或状语结构,不过少见。如“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礼记?大学》),作状语,可译为“人对于他所亲爱的就认识不清”。 4.“之”作语气词,常用在句末,多见于韵文中,表示一种咏叹的语气,同时还有凑足音节的作用。例如“神之听之,式谷以女”(《左传?小雅?小明》),“之”在这里语气词。当然,“之”在古汉语中作语气词不多见。 综上所述,“之”在文言文中可归为中性词,既在实词中充当成分,作“代词”与“动词”,又在虚词中担任角色,作“连词”、“语气语”、“助词”、“介词”,因而,“之”归为中性词为好。www 相关文章从成语中学古汉语古汉语中词的兼类与活用的联系和区别相关资源高考复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通用高中语文教师必备的古汉语基础知识人教版古汉语常用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人教版古汉语常见凝固结构举隅人教版成语——学习古汉语的一条途径人教版古汉语语法易混现象的辨析方法人教版古汉语偏义复词教学补人教版成语集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人教版文章评论共有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说两句

以字的用法(古汉语)

以(yǐ,)yǐ 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 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④<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 ⑤<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⑥<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⑦<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⑧<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⑨<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⑩<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

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 ⑾<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⑿<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⒀<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 ⒁<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⒃<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古文中之字作为动词的用法

古文中之字作为动词的用法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古文中之字作为代词的用法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古文中之字作为助词的用法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之”的用法,总结起来不外乎作代词、助词、动词。 一、“之”作代词用,用在动词的后面。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夏蚊成雷……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2、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童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4、择其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分析以上例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物”、“趣”、“洲”、“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童趣》)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这种情况下,“之”一般用在时间副词的后面。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三、“之”作动词用,“往、前往”的意思。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发现“之”的后面都跟了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 “以”字用法 〈介词〉 1. 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祖逖北伐》 以牒为械《公输》 悉以咨之《出师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状语后置) 乃以箸掷月中《崂山道士》 乃传以诀《崂山道士》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 必以信《曹刿论战》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亦以天下人为念《与妻书》 2. 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乘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细柳营》 将以下骑送迎《细柳营》: 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 即以斧破其背《干将莫邪》 客以剑拟王《干将莫邪》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师无以用《戴震难师》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列子 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列子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列子 以刀画地《强项令》 守以卑者,贵《周公诫子》 守以畏者,胜《周公诫子》

守之以愚者,哲《周公诫子》 守之以浅者,智《周公诫子》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在位以贞白称《古文二则》——私心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与妻书》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与妻书》 ;. '. 3. 按照,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方式 不以其道得之《论语》十则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 4. 从——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时间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 受命以来《出师表》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吾自违汝以来《与妻书》 <连词> 1.来,用来,以便——表目的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以啮人《捕蛇者说》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 以致——表结果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 “那样”等。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②子骥,高尚士也,闻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① 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它" (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 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 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 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 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 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 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 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 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于、以用法归纳

“于”字用法归纳 1、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1)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关系,古今同义。 如: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秦王不怿。 (2)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在这”“从这”。 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以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用(凭)什么身份“”按照“。等。 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引出宾语。可译为“把“。 如:秦亦不以城予赵。 (3)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相当于“在”“于”。 如:余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5)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余以四人拥火以入。 2、连词 (1)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目的关系。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 如: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3)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如:余以四人拥火以入。 (5)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以”字用法 〈介词〉 1. 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祖逖北伐》 以牒为械《公输》 悉以咨之《出师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状语后置) 乃以箸掷月中《崂山道士》 乃传以诀《崂山道士》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 必以信《曹刿论战》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亦以天下人为念《与妻书》 2. 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乘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细柳营》 将以下骑送迎《细柳营》: 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 即以斧破其背《干将莫邪》 客以剑拟王《干将莫邪》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师无以用《戴震难师》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列子 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列子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列子 以刀画地《强项令》 守以卑者,贵《周公诫子》 守以畏者,胜《周公诫子》 守之以愚者,哲《周公诫子》 守之以浅者,智《周公诫子》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在位以贞白称《古文二则》——私心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与妻书》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与妻书》

3. 按照,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方式 不以其道得之《论语》十则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 4. 从——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时间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 受命以来《出师表》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吾自违汝以来《与妻书》 <连词> 1.来,用来,以便——表目的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以啮人《捕蛇者说》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 以致——表结果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3. 因为,由于——表原因 子无以鲁国骄士《周公诫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且以汝之有身也《与妻书》 汝不必以无侣悲《与妻书》

做和作的用法

“做”和“作”的用法 “作”字出现得早,而“做”字出现得非常晚,明代《字汇》才收录了“做”。在汉字系统中,像这类本字与后起字,由于传统的沉积和现实的习惯,常造成构词与使用上相互纠缠的情形。不过,这两个字在使用上的随意性,比“帐—账”“象—像”要严重得多,因此,有的人甚至曾主张归并为一个字——“作”。 用字要考虑义项。一般辞书把这两个字的义项归纳得很复杂,如果粗放一些看,主要有三个义项:一是“从事”,二是“制作”,三是“充当”。这三个义项两字都具备。问题就出在这里。 分辨这两个字,有一个基本原则:作为语素构成合成词时,要注意查检辞书里的规范形式。因此,我们这里着重讨论作为单音节动词时的情况。 一、“从事”义。涉及具体的事物,习惯写“做”,涉及抽象的事物,习惯写“作”。 (一)作为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与成语照词典写。如:做——做事|做声|好吃懒做|白日做梦。作——作案|作孽|天公作美|弄虚作假。 (二)作单音节动词用。1.宾语是一般名词,事物比较具体,习惯上用“做”:~工作|~好事|~买卖|~生意|~手脚|~手术|~学问|~功课|~习题|~作业|~练习(题) |~笔记|~噩梦|~事情|~家务|~木匠活|~日班。由这个意义引申的是“举行活动”。如:~寿|~满月|~生日|~礼拜|~祈祷|~佛事|~游戏|~早操|~健身操。 2.宾语是所谓的“动名词”,事物比较抽象,习惯上用“作”:~调查|~考察|~研究|~分析|~判断|~推断|~检查|~比较|~说明|~评价|~概括|~介绍|~答复|~解答|~解释|~证明|~鉴定|~实验|~试验|~示范|~辩护|~删节|~反应|~记录|~统计|~安置|~处置|~决定|~规定|~交代|~联系|~让步|~挣扎|~牺牲|~贡献|~准备|~打算|~抉择|~补充|~动员|~斗争|~改进|~宣传|~表演|~讲话|~指示|~指导|~检讨|~汇报|~报告。 二、“制作”义。具体的事物习惯写“做”,抽象的事物习惯写“作”。 (一)宾语是一般的名词,涉及的事物比较具体,习惯上用“做”:~早饭|~粉蒸肉|~面包|~鞋|~军服|~裙子|~针线|~大衣柜|~汽车|~模型|~圈套|~记号|~作文|~文章。 (二)制作精神产品,习惯上用“作”(有的已经是合成词了):~诗|~画|~曲|~乐(yuG,制作乐律)|~杂记|~曲子|~广告(如果指使用材料制作广告,则写“做”,如“做灯箱广告”)。 三、“作”和“做”都有“担任、充当”义。但是,除了少量早先产生的合成词和成语(如:作废|作罢|作准|作数|作陪|作客(他乡)|作保|作中|作古|以身作则|认贼作父|自我作古),做为单音节动词使用,要写“做”。如: (一)人充当某种身份:~人|~媒|~东|到朋友家~客|~主|~介绍人|~保人|~帮手|~代言人|~对头|~和事老‖~母亲|~丈夫|~女儿|~晚辈|~主人|~伴儿|~朋友|~亲家‖~保姆|~短工|~伙计|~老板|~秘书|~车工|~夜工|~检验工|~车间主任|~保育员‖~党员|~代表

文言虚词“于”“以”的用法例析

“于”、“以”等文言虚词的介词用法例析 “于”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的词性比较固定,一般只作介词,可带宾语。因语境不同,“于”有多种含义和作用。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又分为几种情况: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1)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5)邑~歧山之下居焉《梁惠王下》 (6)则塞~天地之间《公孙丑上》 (7)吾闻出~幽谷迁-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滕文公上》 (8)裸将~京《离娄上》 (9)舜往~田《万章上》 (10)放太甲~桐《尽心上》 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跟”“与”等。例如: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向”)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对”) (3)故燕刑~寡妻《梁惠王上》 (4)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跟”) 3、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这种情况中,“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例如: (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比”)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译为“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例如: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被”)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译为“被”) 有时,它还与“见”“受”合在一起表被动,构成一种固定结构的句式。例如: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见…于…”译为“被”)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受…于…”译为“被”) (二)、“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不后置的情况。一般可译为“对于”。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译为“对于”)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译为“对于”) 二、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这种形式的句子与作状语后置句在结构上非常相似,有人把它作为状语后置来解释,其实,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例如: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于水”作补语)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于河东”作补语) 三、有时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1、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文言虚词者字的用法

文言虚词“者”字的用法 《说文解字》者,别事词也。 说明:“别”,区别、辨别;“别事”,辨明事物;“别事词”,是一种标志词,它标志着这句话是要说明此事物的某些特点。 另有一种解释是,“别事词”即指示代词。按照这种解释,“者”属于“特指代词”,它指代着它前面的事物。 现代释义: 者 一、“……的”。 “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字短语”中的“的”。它可以把方位词、形容词、动词以及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名物化,相当于“……的(人、事、物……)”“……的样子”(“……似的”)等等。这种情况下的“者”,一般称之为代词,也有人称之为助词。 1、“……的(人、事、物……)” ①前者、后者(前面的、后边的) 强者、老者(强的人、年老的人) 读者、胜者(阅读的人、取得胜利的人[一方])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学习的人)——《劝学》 ③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塞翁失马》 ④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复言…为质的人)——《触龙说赵太后》 ⑤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蔚然而深秀的地方)——《醉翁亭记》 2、“……的样子”(“……似的”) 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苛政猛于虎》 3、“……的”,后置定语的标志。 ①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的马),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长而窄的桃核)为之。——魏学洢《核舟记》 ③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烧死淹死的人马)甚众。——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村中少年好事者(爱生事的少年)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的。”,语气助词“的”,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这样的“者”,也会有指代的含义,但主要是表达语气。 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庖丁解牛》 二、表提示、停顿 1、“者”放在主语后,在句中构成“者……也”结构,这是文言文中典型的判断句式。其中包括“一般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在一般判断句中,“者”起着提示、停顿、引出下文的作用。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史记·陈涉世家》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字的用法

析论古代汉语中“以”字的虚词用法 董丽 论文摘要:本文在介绍“以”字来源,字形的演变及“以”字词性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以”字在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用法从介词、连词、副词及连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着重对“以”字的7种介词用法,10种副词用法分别进行分类举例说明。 关键词:古代汉语以虚词介词连词副词连用结构 “以”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词,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它的用法不断扩展,词义不断增加,词性有所改变,它不仅是一多义词,而且还是一个多性词,了解它、掌握它正确地使用它,对我们说汉语的人和学汉语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古代汉语中,“以”字是一个多性词。“以”字在甲骨文中作为和。古文作“吕”。《说文·已部》:“耜,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已意已实也。象形。”段玉裁注:“谓人意已坚实,见诸施行也。”或自行之,或用人行之。并把造字由象形改为指事亦象形。徐中舒认为,耜即耜的本字,象农具耜形,“耜为用具,故古文借为以字。以,用也。”“以”字最早作为动词“用”义,这是毫无疑义的了。 用作本义“耜”的“以”,在古代典籍中已很难见到,一般只用后起字“耜”。如“寿略其耜,俶载南亩。”(《诗经·周颂·载芟》) “以”字作动词用,表“率领”之意是比较早的。在甲骨文中,“以”字就不限于作动词“用”义了。例如: 1.乙亥,贞令佀眾□,受又(祐)。(郭沫若《卜辞通篡》106页) 这是一段表示征伐的卜辞,句中“以(佀)即为动词“率领带领”义。 2.庚辰王卜,才贞,今日其逆旅以执于东单。亡。 “以字应训为与,执指俘虏言之。这一条是说,今天应该迎接凯旋的师旅于东单,没有灾害的。”(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句中“以”应是连词。 到了西周金文,“以”有了更大发展,单独作谓语的已经非常少。例如: 3.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尸。(小臣簋) 4.王以侯内于寝。(麦方尊) 5.以乃师左比毛父。(班簋)

“与”字在先秦文献中的用法考察

“与”字在先秦文献中的用法考察 传统的训诂学在解释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时,往往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词义互证的方法,本文针对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对《论语·卫灵公》中“与”字的解释,通过调查其在先秦文献中的用法,从句法的角度为此句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论据。通过研究,也进一步说明了在解释词语的时候,从语法系统角度考察的重要性。 标签:与句法给予一、引言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对《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解释如下: (1)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 杨伯峻译为: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做官不管事的人,他明知柳下惠贤良,却不给他官位。” 把“与”译为动词“给”,并采纳俞樾《群经平议》的说法“立”同“位”。这与邢昺、朱熹和刘宝楠的解释并不一致,即推举柳下惠与之并立于朝,“与”即为介词,“与”后省略了宾语“之”,“立”为动词。 以上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是“与”到底是介词还是动词“给予”,根据本文调查,朱、邢、刘氏的解释更为确切,理由如下: 1.语言具有经济性原则和可理解性原则,在不违背可理解性原则的前提下,一些非主要成分可以省略,这一规则适用于各种语言。《群经平议》认为“但曰不与立,文义未足。”[1](P1096)我们认为这一点欠妥,臧文仲即鲁国的大夫孙辰,历仕庄、闵、僖、文四朝,[13](P165)作为鲁国的大夫,推贤进士是其职责,而且孔子也向来主张“举直错诸枉”,上文知贤而不举这一语境已限制了“与立”的意义,所以即使后面不加“于朝”,听话人也会明白,这正体现了《论语》言简意赅的特点。 2.“位”在《论语》中共出现8次,其意义有两种,一种指“职位”,共5次,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一种指“座位”,共3次,如“吾见其居於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宪问》)无论是职位还是座位,都写作“位”,而不写作“立”。“立”在《论语》中共出现26次,都写作“立”。除了俞樾、杨伯峻认为应当作“位”解的外,其余的24次均不作“位”解,这不太符合《论语》的用字系统。“如果我们所作的词义解释,只在这一处讲得通,不但在别的书上再也找不到同样的意义,连在同一部书里也找不到同样的意义,那么,这种意义是可怀疑的。”[3](P318) 黄侃先生曾说:“恒文句读,但能辩解字谊,悉其意旨,即可了然无疑;或

“之“字的用法

编前按:在整个初中乃至高中及大学的语文文言文学习中,“之”字的理解方法应该是最多的几个字之一,而且是最常见的多义字。以下罗列的几种用法是最常见的,可能有所不全。仅供分享。 之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

以字的用法

以字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能与可以的用法

(1)A:阿里真能写。X可以 B:是的,他能在1小时内写出1000字以上的作文。→可以(2)他很能团结周围的人。X可以 (3)他一天能记住30个生词。→可以 ·“能”可以表示“能力”,“可以”也跟它一样吗? “可以”也可以表示“能力”,但跟“能”(见第29条)不完全相同。 用“能”或“可以”填空,如果有几种选择,想想它们有什么不同: ①小王不怎么会说,但很______写。 ②他一小时______打2000个汉字。 ③他真_____讲,不用看讲稿,一讲讲了两个小时。

(1)A:今晚的晚会,你能来参加吗?→可以 B1:可以。 / 我能来。 X能 B2:不能。 X不可以 (2)我明天有事,不能陪你去玩了。 X可以 (3)这种草药能治肝病。→可以 “能”和“可以”在表示可能是有什么不同? 在表示可能时,“能”和“可以”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看下面的图表: 用“能”或“可以”填空,如果有几种选择,想想它们有什么不同: ①他刚才来电话说,公司临时有很多活要干,他不______来了。 ②A:你_____帮我一个忙吗?B:______。 ③A:明天的球赛你_____参加吗?B:我_____参加。 ④机器人______代替人干不少事情。

(1)A:我能参加你们班的活动吗?→可以 B:可以。 (2)A:我能不能进去?→可不可以 B:不能进去。/ 不可以进去。/ 不行。 (3)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4)HSK考试要求用铅笔答题,不能用圆珠笔。 (5)老王还没到没关系,我们可以先干起来。 ·表示许可时,“能”和“可以”的用法,什么时候相同,什么时候不同? “许可”和“可能”有关系,但它们又是可区分的。比如例(1)“我能参加你们班的活动吗?”这是问对方是不是同意、许可自己参加。而“你能参加我们班的活动吗?”这是问对方有没有这种可能。 “能”和“可以”都可表示“许可”。但具体用法有不同:

之字的用法

“之”用法的归纳 一。作代词的情况:“之”字在动词后一般作代词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二.作动词的情况:一般来说“之”字后接(表处所的词),“之”字作动词用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3.吾欲之南海 三。作结构助词的情况:a.在偏正短语中,“之”字相当于“的”字 1.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请问:划线的短语是什么短语?偏正短语 b.作为结构助词的另一种情况: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划线的短语是什么短语?主谓短语。在主谓短语间,“之”字用于取消短语在句中的独立性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 例子: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 顷之,烟炎张天。 小结:“之”字的用法:1、作代词:代第三人称,作宾语 2、作动词:意思相当于“去”或“前往” 3、作结构助词:在偏正短语中相当于“的”;在主谓短语中,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作音节助词:补足音节用 5、作为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 巩固练习:1、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 4、儿之成,则可待也。(《项脊轩志》) 5、何陋之有?(《陋室铭》) 6、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9、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10、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鸿门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