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总结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总结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总结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总结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总结

1994年5月,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在苏州古城东部开始付诸实施——这就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开发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时至今日,园区以占苏州4%左右的土地和人口,创造了占全市15%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吸引了25%左右的外资,实现了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其中,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连续多年均位居苏州全市第一。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06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园区综合发展指数名列全国第二。

中新两国领导人和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是园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科技工业园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园区结合国情借鉴运用新加坡成功经验,则是促进园区开发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有力助推器。

一、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理论依据——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深圳、珠海、武汉、上海时的谈话中讲到:“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这是小平同志关于“借鉴”问题的主要论述,这些论述代表了当时对“借鉴”问题认识的最高水平和最高境界,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源动力的理论体系。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发展源动力理论始终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继承、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相关学说,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第一动力观,生产力发展根本动力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在矛盾动力观和改革直接动力观。毫无疑问,园区正是在第一源动力、根本源动力、内在源动力和直接源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应运而生并获得快速发展的。

值得指出的是,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成效看,它与上述各种类型的源动力都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通过“借鉴”尤其是成功的借鉴,将可更迅速地产生先进生产力,

更科学地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更有效地促进改革进程、加大改革力度,甚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催生某种革命性的变革,从而更快捷地建立起“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并由此在迅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引发经济水平、社会活动、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等诸方面更为深刻的变化。很明显,“借鉴”所产生的能量完全可以渗透到或包含于经济社会整个发展动力系统的各个方面,成为园区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园区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不动摇,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主客观优势,紧密结合国情积极稳妥地借鉴运用新加坡有益经验,从而在实现园区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创造了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崭新模式。

二、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本准则——自主引进新加坡的有益经验

园区自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和管理方式,由此获取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在园区全方位的借鉴工作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对新加坡经验的自主引进。

把借鉴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作为借鉴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由园区的特质所决定的。1992年初,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称赞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并特别指出应加以学习借鉴后,在新方的积极呼应下,中新两国政府开始进行了多层次的协商探讨和全方位的实地考察,最终确定苏州作为“中新合作开发工业园区”的项目选址并于1994年2月26日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和《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等一系列文件。因此,“中新合作开发”这一全新模式和“在苏州建设具有世界水准的、类似新加坡裕廊工业园镇的现代化国际化工业园区”这一共同目标,便赋予了园区有别于其他各类开发区的突出地位和特殊品质,而这一几乎带有“唯一性”的特质就使园区有必要也有可能把新加坡经验纳入整个借鉴工作的主渠道或主方向,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贯穿园区开发建设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回顾园区十多年来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工作过程,可以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这就是“自主借鉴”。

所谓“自主借鉴”,即在坚持中国主权的前提下,根据园区发展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循序渐进地逐步

开展,具体体现为园区在引进、吸收和应用新加坡经验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四大原则:即引进工作务必遵守中国的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引进过程中应坚持和维护国家主权;吸收与应用的经验与做法应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保持一致;引进、吸收和应用的新加坡经验均应适合苏州和园区的实际。

实践证明,把借鉴新加坡经验作为整个借鉴工作的主要对象,把“自主借鉴”作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本准则,既准确运用了邓小平理论,又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还从根本上确保了借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运作模式——政府指导,形式丰富

园区成立以来,中新两国领导人在新加坡软件的转移与引进方面始终认识一致,配合密切。在《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等重要文件中,对借鉴工作的机构设置、内容安排及方式选择均提出了总体要求和指导性意见,体现了两国政府对借鉴工作的高度重视。李岚清副总理、吴仪副总理十分关注园区的借鉴工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园区确定了“坚持和维护国家主权,结合国情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战略方向和目标。新加坡高层领导对借鉴工作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多次明确表示,只要园区需要,新方将无保留地把软件转移工作进行下去。新加坡软件项目办公室等多个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做了大量具体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在人力、资金、资源诸方面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由于引进、吸收和运用新加坡经验是一项全新的尝试,涉及国家间的关系,因而事关重大。为了顺利而有效地开展以软件转移和接收为主要内容的借鉴工作,经中新两国慎重协商,园区构建了自上而下、职能清晰的协调指导和操作实施机构。

鉴于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其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经济发展和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均集中反映在裕廊工业园镇的管理体制构建、机制运行和具体工作之中,因而,借鉴新加坡经验事实上可具体为借鉴新加坡建设、管理和发展裕廊工业园镇的经验,这一特点就使借鉴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针对性,由此也就使借鉴工作的运作有可能按以下多种方式联合推进:

1、园区派出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经选拔的优秀专业人才,分期分批赴新加坡进行培训;

2、新方派出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苏州工业园区的经营管理,以具体工作为载体直接传授经验;

3、邀请中新双方专家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在园区就地培训干部;

4、做好借鉴成果的法制化工作,在借鉴、总结、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编制一批具有园区特色、并与我国现行体制相衔接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经授权或批准后在园区内予以试行。

四、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本内容——三个层次,大小软件

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基本上通过软件引进的方式进行,这些软件主要涵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经济发展和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根据这些经验所涉及的范围和性质特征,可分为三个层次,它们均属专业性质,通称“小软件”;而贯穿于这些“小软件”之中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及保证这些“小软件”得以实施的机制和政策,则称“大软件”。

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需求,园区分别确定了引进和借鉴上述新加坡管理软件的具体策略,即:对第一层次的软件实行系统引进并全面运用;对第二层次的软件实行基本引进并吸收主要经验;对第三层次的软件则实行部分引进并吸取有益成份。在这一策略的规范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工作呈现出目的明确、条理清晰、取舍得当、全面推进的良好格局,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成效。具体内容见下表:

在上述三个层次的经验中,园区对第一层次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吸收,对第二层次内容的主要方面也作了较为深入地借鉴,对第三层次内容则是部分地有选择地吸取其有益成分。

在此基础上,园区重点加强对新加坡“大软件”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积极制定规范、透明、可操作的法规与制度,建立统一、高效、灵活、有序、协调的运作机制,牢固秉持“亲商”理念,着力营造良好的服务体系,注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确保园区开发建设顺利推进和经济社会实现良好发展。

五、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主要成果——基本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十大体系

在中新两国政府的重视与推进下,在新加坡有关部门、机构和企业的支持下,13年来,园区先后组织了近100批约2000人次各类管理人员赴新培训。同时,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参考新加坡相关法律,密切结合实际,相继编制了80项体现园区特色、与中国现行体制相衔接且符合改革方向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经我国各级政府授权或批准后付诸实施。从现阶段情况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工作已获得以下主要成果:

(一)基本构建了科学、严格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园区系统引进并全面借鉴了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从而在国内开发建设领域首推“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即“两先两后”的科学程序。同时建立了专家依法治区的规划管理体制,以政府批准的规划为法规并授权规划师分级管理,坚持依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原则。实行科学而严格管理的明显成效是:第一,经批准的园区总体规划至今未出现过任何结构性或原则性修改,确保了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第二,在规划指导下,已投入近400亿元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园区80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基本达到了新加坡裕廊工业镇的水准。

(二)基本构建了高标准、高起点的环境保护体系

园区充分吸收了新加坡在推进开发建设中实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十分重视环境的优化、保护与管理。为此实行了严格的环保监控,建立了5道环保防线:1、对有污染源且不能有效治理或虽能治理达标但污染总量过大的项目,一律禁止进入;2、对有污染源但可实现有效控制的项目,充分估计其污染源万一失控后的危害程度,严格控制其与居民区的距离;3、对经过治理虽已达标的污水,仍强制集中排放至指定的污水处理系统;4、进区企业原则上不得使用自备锅炉,需要供热的单位由供热厂集中供给:5、区内各种垃圾经分类后集中处理。至今,因环保因素而被园区否决的投资项目已超过200个,累计合同外资在12亿美元

以上。与此同时,园区率先在全国试点创建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域环境已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标志着园区已迈上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快车道。

(三)基本构建了亲商、高效的服务体系

新加坡虽是一个国土面积仅704平方公里的岛国,但建国短短数十年就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独创的“亲商理念”正是它成功集聚国际先进产业资本的关键因素之一。园区全面借鉴了新加坡的“亲商”观念,要求政府公务人员自觉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服务并努力使所有的服务行为符合国际商务活动的通行规则。在“亲商”理念的指导下,园区首先从规范服务程序和方便投资者入手,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的服务涵盖了企业设立、规划建设、员工招聘等事项的全过程。其次,园区全面实施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各对外办事部门和下属承担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机构均公开承诺相关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工作时限和办事规则;当企业遇到困难时,即便事先没有相应承诺,也要尽可能为企业排忧解难。再次,园区积极开展了行政审批改革和清理收费的专项整治工作,大幅度精简审批项目,全部取消了本级行政服务收费项目,使整个发展环境更亲商,“一站式”服务更高效。

(四)基本构建了网络化、专业化、战略化、多元化的招商体系

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的龙头工程和生命线。借鉴新加坡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有效方法,园区逐渐构建了网络化、专业化、战略化、多元化的招商体系。首先,园区形成了依托新加坡与欧美主流商圈良好关系的国际招商网络,并由管委会招商局、开发公司招商部、所属乡镇招商中心分别对招商计划进行设计和实施。其次,按照新加坡“一流的客商需要一流的招商员,专业的招商需要专业化的招商团队”的实际经验,园区形成了一支精专业、懂外语、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和园区招商政策、了解产业转移趋势、熟悉国际招商惯例、善于与国际大企业沟通接洽的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招商队伍。第三,借鉴新加坡把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战略密切结合的经验,园区的招商引资较快地完成了从“优惠政策招商”到“产业集群招商”的转变,形成了与发展战略相一致的招商格局。具体的做法是:1、高标准招商。针对园区要建成“具有世界水准的、类似新加坡裕廊工业园镇的现代化国际化工业园区”的发展战略,园区从一开始就把择商目标瞄准了国际级大企业,从而成功引进了近70家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英飞凌、美国国家半导体、英国葛兰素、荷兰飞利浦等一批欧美知名跨国公司的进驻无疑成为吸引众多外企落户园区的强大磁场。现在园区已具有欧美企业集聚和高新产业集群的明显优势。2、结构性招商。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园区适时提出了“服务业倍增计划”并迅速把招商重心

向服务业和科技领域倾斜。借鉴新加坡相关经验,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提供引导资金和发挥导向作用等举措,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力度,有效健全和完善了制造服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经济结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第四,园区灵活运用新加坡经验,在国际招商网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类型,形成了多种招商形式,如“敲门”招商,专业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等,由此建立起了更为多元的招商体系。

(五)基本构建了勤政、廉洁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

借鉴新加坡裕廊工业园镇行政管理的模式,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园区建立了政企分开的行政管理体制。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在行政辖区范围内行使主权管理和行政管理职能。为保证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廉洁、高效,管委会建立了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和公务员个人行为。如财务管理方面,管委会各部门均实行统一监管、收支两条线等财务制度;工程建设方面,实行由业主批标的工程招投标制度;人员招聘方面,实行公平、透明的招聘考录制度;公务员管理方面,一方面实行相对较高但非常透明的薪酬制度,同时则采用评分排序法进行年度公务员考核,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制度。

(六)基本构建了合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园区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经验,在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了公积金制度。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保制度改革的精神,并实现了与现行社保制度的衔接。园区公积金制度以我国的医疗、住房、养老三项制度的改革目标和相关政策为依据,改变传统的以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为预筹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实行社会保障的货币化和工资化,借鉴新加坡“老有所养、医有所靠、居者有其屋”的理念和相关做法,为员工提供覆盖广、弹性强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公积金缴交率控制在我国政府规定的工资福利比例范围内,以不增加政府、企业和员工的额外负担;强化个人参与交费和实行个人账户为主的方式,以提高员工自我保障意识,鼓励员工终身勤奋工作;注重保障内容的综合性,以一揽子解决员工医疗(生育)、养老、住房、失业救济等各项社会保障;建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以实现社保基金管理的统一性。

(七)基本构建了配套、优质的人居需求体系

这是最具新加坡特色的体系,主要由大众住房开发模式和邻里中心服务模式组成。随着工业项目和人口的

集聚,园区大众住房的需求曰益增长。借鉴新加坡公共组屋建设的成功经验,园区建立了新的大众住房开发模式。这一模式追求的目标是:第一,实现社会公平的居住规划。即通过对员工冢庭年收入的测算,设计员工的购房能力,并以此合理确定组屋建设标准及售价;第二,推进住房的商品化进程。即与公积金制度相配合,以公积金会员足够的购房力带动住房商品化进程;第三,提高大众住房的舒适度。即适度超前建设配套设施、公用配套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

“邻里中心”是园区在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型社会服务模式的产物。这一模式把商业、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集于一体,为社区居民提供所有社会公益和生活配套服务。其特点是:“有序、规范、配套”。“有序”是指在规划的统一指导下,根据社区发展需要进行区域服务布局和服务功能等设置;“规范”是指较全面地引进新加坡管理管理软件,以确保其服务经营标准化;“配套”是指凡涉及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项目均基本达到门类齐全的标准。邻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优化了园区的人居环境质量,为繁荣园区创造了更为良好的条件。

(八)基本构建了市场化、科学化的人力资源供给和超前、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在人力资源的供给上,园区吸取新加坡的成熟经验,从建区之初即开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配置和管理,最基本的形式是:实行公开的招聘机制吸引人才,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这种配置和管理方式在园区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形成和企业人才的引进使用等方面均已取得明显效果。加之园区的人力资源市场拥有网络化的职业介绍系统、专业化的就业培训系统、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市场化的劳动力价格系统、法制化的管理系统和程序化的评价反馈系统,已从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园区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基本需求。为适应人力资源的市场机制,管委会借鉴新加坡经验,制定了《苏州工业园区劳动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法规和政策,对人才进行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取得了管而不死、放而不乱的良好效果。园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作为人力资源服务的主体,承担了区内人事代理、信息发布、市场招聘、素质测评、劳务中介等20多个服务项目。现阶段园区的人力资源服务已经基本达到了国际化水平,为园区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服务并具备了一定的人才储备能力。

与人力供给体系相配套的是,园区还积极构建了超前而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新加坡裕廊工业园镇的经验表明,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超前培训员工的技术能力与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同样重要。为了适应外商投资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园区于1998年即成立了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全面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先

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和管理软件,以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企业化管理为运作模式,以“用明天的科技,培训今天的学员”为宗旨,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方向,以“教学工厂”、即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先进高新技术设备为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大力培训“为未来服务”的职业技术人才。

(九)基本构建了和谐、稳定的劳资政协调体系

园区是外资企业的密集区。作为完全的独立法人,这些外资企业在劳动关系中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而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劳动者则同样具有独立的主体资格。园区的劳企关系是以劳动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其运行则是由市场规律所决定。针对这一新特点,园区引进并部分运用新加坡经验展开了以下探索:一是发布规范性文件,致力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劳动管理制度;二是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维护投资商正当权益有机统一起来,建立由劳、资、政三方组成的工资指导理事会,促进了劳动用工的规范性、用工成本的合理性和企业用工的稳定性;三是成立了以加强劳资合作关系为宗旨的园区工会联合会,加强外企工会的指导,一方面减轻管理层生产经营以外的工作负担,同时积极发挥其增强企业凝聚力、协调密切劳企关系的作用。这一体系运行的良性循环,为园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员工的劳动和生活质量,从而形成了更为优越的投资软环境。

(十)基本建成了监管严密、高效便捷、手段先进的海关监管体系

园区借鉴新加坡“绿色通道”经验并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设立了海关。海关总署也把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试验田”。长期以来,通过深入借鉴新加坡经验,园区海关已初步建立了方便快捷的进出口渠道和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海关监管机制。同时,为进一步适应园区发展需求,完善园区物流环境,国家又先后批准在园区建立了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支持园区建设以代码为SZV的虚拟机场,规定凡进出口货物的指运地或启运地只要是在苏州的,均可在园区办理报关通关手续,直接发运或提取进出口货物。上述海关管理体系使园区形成了快速、便捷的绿色通道。

六、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近期计划——以有效推进“四个示范区”建设为新目标

吴仪副总理在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希望苏州工业园区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又好又快地发展,“率先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

范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这一由“四个示范区”组成的新的战略目标既为园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总结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现有成果,根据实现新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园区制定新一轮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计划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完善与创新”,具体的工作则应重点围绕建设“四个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展开,如下表:

园区开发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结合国情借鉴新加坡经验为促进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已经成为园区持续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和独特优势;与时俱进地按照园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以创新精神继续推进借鉴工作,对园区加快“四个示范区”的建设必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为确保上述计划得到最有效的实施,应当始终坚持经前阶段借鉴工作证明行之有效的举措,即:领导高度重视,双方真诚合作——这是借鉴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的根本保证;紧密结合国情,合理循序渐进——这是借鉴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引进目的明确,大胆实践探索——这是借鉴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的关键因素;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检讨验收——这是借鉴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手段。

借鉴新加坡经验是贯穿于园区开发建设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定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园区实际,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在理性研究的基础上使园区新一轮借鉴工作的内涵进一步升级,层次进一步升格、成果进一步升华,为我国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继续探索并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新加坡经济发展解析

新加坡经济发展解析 它于1824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经济畸形发展,工业十分落后。独立前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只有8.6%,而转口贸易及与之有关的经济部门却占80%以上的比重,是典型的单一殖民地经济结构。1959年新加坡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成立共和国。独立后在短短的30多年中经济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59年的19.68亿新元增长到1994年的1050亿新元(750亿美元),增长了约53倍,人均GDP从1959年的只有404.5美元,增长到1994年的25597美元,增加了63倍。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以转口贸易为基础的畸形结构转变为一个以制造工业为中心,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金融旅游与国际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经济结构。70年代末期率先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现已发展成为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一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1996年1月成为发达国家 经济概况 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粮食全部靠进口, 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主要有制造业, 包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业部门, 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 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 经济发展的原因 1.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_黄湘燕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 □黄湘燕 内容摘要2008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领导干部城市规划与可 持续发展专题研究班”的学习,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接受培训。通过学习培训 和参观访问,我对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 借鉴,同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吸取教训。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 2008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领导干部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班”的学习,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接受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参观访问,我对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吸取教训。 新加坡产业升级的发展历程 产业升级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发达国家快速增长的经济,都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础上的。新加坡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1965年正式成为独立国家,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一个建国初期经济极不发达的城市小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从一个人均GDP达不足320美元的简单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人均GDP达30000多美元的城市经济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目前新加坡拥有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硬盘生产国;世界第二大钻井平台生产基地;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成为发展中国家仿效的典范。40多年间,新加坡平均增速超过8%,西方发达国家花了一、两百年时间实现的产业升级,新加坡只用了短短的40多年就完成了,新加坡创造了经济奇迹。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无疑更加直接而有益。 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大约是每十年一次,其产业升级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主要发展 转口贸易。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岛国, 没有资源,淡水主要由马来西亚提供,不能 抽地下水;大米要从马来西亚和泰国进口, 填海用的土也要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运过来。在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土上,怎么样 来发展经济呢?新加坡唯一的好处是它有 一个停泊环境良好的天然港口,加上又处 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是印度洋和 太平洋的必经之地,是发展贸易的理想口 岸,于是就发展转口贸易,选择了实施进口 替代的发展战略。这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 新加坡在世界港口贸易的重要地位,使之 成为今天世界最繁忙的海港之一。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发展劳动 (低技能)密集型的产业。新加坡独立后,政 府面临英殖民地留下的满目疮痍,经济结 构畸形,种族矛盾纷杂,社会政治动荡,特 别是失业率高达14%。为了应对大量失业 和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必须发展劳动密 集型产业。加上当时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又 受到了国内市场规模狭小,原材料供应不 足因素的等严峻挑战,于是新加坡政府及 时调整经济战略和经济政策,提出出口导 向型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 的产业政策,促进了大批的服装、纺织、玩 具、木器等产业的进入,新加坡工业化进程 由此初步展开。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发展技能 密集型产业。由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大量 劳动密集型产业涌入,就业率不断提高,失 业率下降到4%。这时新加坡政府及时调整 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的换代升级,鼓励发展 高技能密集型产业,淘汰低技能劳动密集 型产业。一是通过工资政策引导产业升级, 用提高工资成本的方法来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二是实行投资和税收政策引导投资方 向,扶持高技能密集型企业;三是强化教育 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此期间,一批 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和石化业的国际著 名跨国公司相继落户新加坡,建立起了精 密仪器、机械工程和航空工业,高技能密集 型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发展资本 密集型产业。70代年以来,新加坡吸引了美 国、日本和欧盟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尽 管这10年里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 10%,但新加坡仍然还只是跨国公司总部 经济链条中的生产加工基地,产品在海外 设计,只是借用新加坡工厂的生产线来生 产。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就是,仍处于“微 笑曲线”的底端,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所以,到了8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出“全商 务”概念,打造“全商务”产业链。鼓励跨国 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从“制造基 地”发展到“总部基地”。把新加坡发展成为 具备全商务能力的全球化城市,为此推出 商业总部计划,奖励并协助在新加坡注册 的公司或企业,将其技术扩展到本区域,并 提供商业、技术和专业服务,走商业区域 化、国际化道路。日本跨国企业纷纷在新加 坡设立营运总部,如夏普、三洋、富士能、美 乐达等。一些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工业也 得到了进一步的鼓励,如集成电路制造、计 算机、工业电子设备和特殊化学产品等。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发展技术 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 的经济步入了成熟阶段,增长速度放慢。为 3 企业家天地2009年3月中旬刊

最新整理写好开题报告的经验技巧总结

写好开题报告的经验技巧总结 开题报告是指作者将已初步选定题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以书面的形式向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听众作一书面汇报和简要说明。它是在作者初步选定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的。 其目的有二: 1、通过开题报告,将所选题目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重难点和创新点、征引材料、参考书目作一总体思路的梳理,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 2、通过开题报告,能广泛听取他人的贵意见,并能重新理顺论文思路,使毕业论文结构更趋完整,内容更趋翔实。 一、题目选定 xxxx 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反映某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文献搜集要求越全越好,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参考文献搜集好后,就要对其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的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写作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做好记录”。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搜集文献尽量要全。 2、注意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3、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 4、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做到由远而近引用。 5、评述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 6、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7、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不要含糊不清。 8、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9、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10、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 三、选题的意义与研究价值 提出本选题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个选题?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意义?从理论的角度看,本选题有哪些方面的突破,其价值取向是什么?本选题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如何? 四、内容摘要 论文摘要的写法 1、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2 、摘要重点应包括4 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3、摘要的句型力求简单,通常用10 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

2019年综合保税区运作大纲1217更新.doc

一、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航港物流有限公司(SIPPL)位于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东部,是向园区及苏州周边企业提供口岸物流、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以及普通仓储等多重服务的物流载体,是功能全面、辐射面广、以进出口通关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平台。 1.口岸物流业务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口岸物流业务,是原作为全国首批三家直通式陆路口岸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监管点的功能转化而来,包括空运、海运等进出境转关业务及海运直通进口业务。 2.保税物流中心业务 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由海关监管、有多家物流企业集中进驻,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合区域,是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货物集散的中转站和联结国内、外市场的物流枢纽。保税物流中心具有以下六大功能: 1、保税仓储。 2、国际物流配送。 3、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 4、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 5、口岸功能。 6、物流信息处理和咨询服务功能。 1997年7月,“沪苏直通”筹备组成立。 1997年8月,苏州进出口货物分流中心正式成立,并于1998年5月起试营业。 2000年3月,公司更名为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2002年4月,开发建设苏州物流园项目,规划面积3km2。 2002年11月21日苏州“虚拟空港SZV”实现第一票货物操作,成为苏州工业园区乃至全国物流通关的亮点工程。 2004年5月,成立全国首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10月份正式开始运作。 2005年7月,三区整合,出口加工区A区、B区正式并入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综合保税区项目获批,07年8月通过验收,11月正式搬迁至综保区作业。2008年4月,苏州虚拟机场已经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顺利开通了陆空联运项目的联动; 2008年2月27日苏州虚拟海港区港联动项目正式操作,并引进了多家船公司入驻综保区设立还箱点;5月6日,又成立了苏州第一个国际联合订舱中心。 二、综保区场站业务 (一)、综保区卡口 1.主卡口进区流程: 货车进区流程:货车停至2-6号通道地磅后,司机按下绿色取卡键,发卡机自动吐出IC卡,抬杆设备自动抬杆,司机取卡后进区。 2.主卡口出区流程 空车出区。空车出区停至出口2或3号通道,武警通过监控视频检查为空车后,收回IC卡,手工抬杆放其车辆出区。如果武警发现异常情况,立刻向海关汇报并做好登记。等待海关处理。

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篇一:新加坡、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地理必修3思考和活动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嫰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低和距冬季风源地远近。松嫩平原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少;冬季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低。长江三角洲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远,年平均气温高。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 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地区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形成原因是南部距夏季风源地近, 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大,降水丰富,而北部有所减少;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从东南向西北距

新加坡经济发展史概述

新加坡经济发展史概述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口,赤道以北137公里,面积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401.7万,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326万,华族人口约占77%。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炎热,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作为一个城市岛国,新加坡没有腹地和缺乏自然资源。1965年独立之初,新加坡政府面临一连串的内忧外患。对此,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了走“工业化道路”的正确经济发展路线。其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独立初期时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国家日益走向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在1965年后的37年间(截止到2000年),新加坡经济平均增长8%以上。2002年人均GDP为37401新元(约合20887美元)。如今,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子产品重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 在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特别是遭遇今年全球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新加坡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思路,归纳起来,可称三大战略,既“高科技战略”、“中国战略”和“扩大腹地战略”。 新加坡政府在独立后的经济发展中,贯穿和实行了以下经济运行管理模式及理念:不折不扣地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并与世界经济挂钩;努力营造廉洁的政府运作环境;实行论功行赏制度;实行劳—资—政三方合作;牢固不破的公积金制度。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同西方接轨。首先,新加坡政府为解决国内就业,在实施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力求使自己的工业产品面向美、欧、日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实行西方的工业标准,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在金融、运输等服务行业采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

工作经验总结完整版

工作经验总结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教师业务工作经验总结 小南沟初级中学贾小霞 时光的飞逝,我已在这三尺讲台上走过了九个年头。九年啊,虽不算很长,但人生又有多少个九年呢可见它也不算短正因为有了多年的磨练,使我从一个教学新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培育祖国的花朵贡献自己的美好青春,我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在学校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提高,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现将自己多年的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提高政治素质,严守师德规范 无论何时何地,我对政治学习一刻也未放松,积极参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学习党政方略、教育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通过政治学习,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心灵环保不断加强,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观点,在思想上言行上和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紧跟党的路线,坚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 对教师职业道德我牢记在心,并严格用其规范自己的言行,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服务宗旨,无任何排挤、歧视、讥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汶川地震后积极参加捐款捐物活动,为学生做好带头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思想上严于律己,认真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使自己的思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加强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苏州工业园区综保区货物贸易改革试点相关问题解答.doc

苏州工业园区综保区货物贸易改革试点相关问题解答 第一期 问题1:试点企业外汇业务状态的变动周期是怎样的?对于贸易收支业务发生频率较高的企业,是否在办理每笔业务前都需要查询外汇业务状态? 答:企业外汇业务状态每天更新一次,动态变化。银行在为试点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时,若试点企业一次收付多笔资金的,可只查询一次。原则上银行可只查询区内系统外汇业务状态,不需要再查询区外系统名录状态。 注:区内系统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监测服务系统,区外系统即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 问题2:辅导期的截止日期是如何计算的? 答:根据《苏州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操作流程(试行)》第十二条,辅导期的截止日期为新列入名录企业发生首笔贸易外汇收入或支出业务之日起90天,与进出口发生日期无关。 问题3:银行在为试点企业办理外汇收支相关业务时,在哪些环节需要查询企业的名录状态和分类状态? 答:银行在为试点企业办理外汇资金收付前,应先查询企业名录状态与分类状态,并按规定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贸易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为辅导期企业、B类企业、C

类企业及时扣减相应收付汇额度。银行不得为不在名录的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问题4:辅导期企业在银行办理贸易外汇收支时,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答:辅导期企业在银行办理贸易外汇收支时,根据不同情况提供相应资料:1.对于以汇款方式结算的(预付货款、预收货款除外),提供相应的进出口合同、发票、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或进出境货物备案清单;2、对于以信用证、托收方式结算的,除金融机构按国际结算惯例审核有关商业单据外,还应提供相应的进出口合同、发票;3、对于以预付货款、预收货款结算的,提供进出口合同、发票;4、外汇局要求审核的其他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 注:需要审核报关单、备案清单的,企业可提供区内系统或中国电子口岸相关查询结果的加盖公章的打印件,无须提供原件。 问题5:试点企业是否仍需要登录区外系统进行贸易信贷(延收、延付、预收、预付)及其他相关报告? 答:试点企业无需登录区外监测系统进行贸易信贷(延收、延付、预收、预付)及其他相关业务报告。 问题6:区内系统里的物流及资金数据是什么时候的?对于试点前进出口(收付),试点后收付汇(进出口)的,相应数据如何匹配核查? 答:区内系统里的物流及资金数据都是从2013年1月1日

新加坡概况

新加坡概况 国家历史 新加坡最早的王朝是在14世纪信诃补罗王朝。从1819年到1942年,英国将新加坡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在这个时期,新加坡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七大港口。在二战期间,日本侵占了新加坡,从1942年到日本投降,新加坡承受了巨大苦难,经济崩溃。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殖民者卷土重来,新加坡再次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但在新加坡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于1959年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新加坡成为联邦的一个州。但由于不同政见,新加坡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期间,马来人与华人不断发生冲突。为了避免发生民族冲突的悲剧,马来西亚联邦中央政府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推出马来西亚联邦,宣布成为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其实,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关系还是十分要好的,这从国徽就可以看出。而且新加坡有许多政策政见都是参考马来西亚的。 从1965年到现在,新加坡只有47年的历史,却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步入发达国家之列,被誉为“小国中的大国”,原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地理位置 新加坡地处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南端,北部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咽喉。由于地处国际交通要道给新加坡带来了巨大利益,交通运输业成为新加坡经济的五大支柱之一。作为新加坡国民是坚决反对在马来半岛修建克拉地峡的。 地形特征 新加坡是个岛国,地势平坦。国土面积为741.3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地的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18%。土地利用率很高。东部为平原地区,西部和中部为丘陵,适宜农业的耕地并不多,仅占国土面积的5%。但新加坡依靠现代化农业技术,大量种植高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物,弥补耕地少的不足。 气候 它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温度宜人,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温度在23至35度之间。旅游业很发达。 自然资源 新加坡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植物品种多达2000种以上,其中椰子、油棕、橡胶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普遍种植有著名的热带观赏花卉胡姬花(即兰花),胡姬花每年被大量销往欧、美、日、澳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该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之一。新加坡矿产资源极其贫乏,除岛中部武吉知马山的锡矿、辉钼矿和绿泥石的小矿藏外,其他矿产资源匮乏,锡矿也在早年被采尽。新加坡农业受制约,粮食依赖进口,连淡水也主要靠从国外引入。 在新加坡,水一直是政府和民众的十分关心的话题。为了防止因水受制于人,新加坡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一直不遗余力,一方面通过节约用水,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研究新生水。开源节流,使得新加坡逐渐成为水资源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而且还成为了掌握世界先进水务技术的国家。这也说明了新加坡是一个创新性国家,很重视技术开发。

地理教案新加坡

地理教案新加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新加坡的领土组成和居民特点,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和发展途径。 2、初步学会读图分析新加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初步学会正确评价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条件。 3、通过自学、讨论、讲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树立“发展经济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振兴中华的思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段对新加坡作了简介。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面,是著名的城市岛国。新加坡的字面意思是“狮子城”因为岛的形状像狮子。华侨又称它“星岛”或“星洲”,意思是岛小如星。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很稠密的

国家,居民中约四分之三是华人,其次是马来人,印度人。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新加坡海港是天然良港,可停泊许多艘大型轮船。简介中提出:城市岛国、人口稠密、天然良港是新加坡的基本国情。 “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这一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教材首先分析了新加坡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回顾了新加坡的殖民地历史和建国后经济发展的历程。然后,探讨了新加坡发展经济的重要突破点:(1)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和航运业;(2)在发挥本国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炼油、造船、电子电器等工业;(3)利用本国的自然、交通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 “花园城市”从合理布局产生和规划绿地两个角度分析了新加坡“花园城市”美称的由来。 教法建议 1.从观察新加坡岛的形状入手,说出它像什么动物的形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指导学生读图,了解新加坡的领土的组成,北面靠近什么半岛,南邻什么岛,处于什么海峡东口,从而认识新加坡交通位置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查阅新加坡的面积、人口数

历史经验和方法的总结

历史经验和方法的总结 总结是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经验和方法的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历史经验和方法的总结所谓经验总结法,就是对自然状态下的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教育措施、教育现象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必然或偶然的联系,发现或认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及作用,为以后相同或类似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的一种方法。 经验总结法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的实验性研究方法,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从经验总结法的性质来说,它具有追因研究的特点。因为它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结果追溯其原因,从而揭示教育规律二由于经验总结的出发点是已有经验,而其基础是取得经验的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因此,它既有直接研究的一面,又有间接研究的一面。从经验总结法的使用来讲,它具有实用性、适用性的特点。说它具有实用性,是因为经验总结法的技术环节不复杂,操作程序简单明了,广大中小学教师运用这种方法开展教育科研,既不影响正常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又对本职工作具有促进作用,较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科研与教育、教

学工作之问的矛盾,很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和特点。 说它具有适用性,是因为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问题都可以成为经验总结的对象,只要在这方面具有突出的经验。而且,经验总结法没有特殊的科研条件限制,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审时权变。 经验总结有专题性经验总结和一般性经验总结两种。专题性经验总结是指对某个问题作比较深人、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揭示其规律,使自己和他人都能从中获益;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则是对实践活动作一般化的总结(如一年教学工作总结),这一类总结往往涉及面广,但缺乏深度,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经验总结法主要是指专题性的经验总结方法。 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活动。只有认真地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并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的概念必须要由大规模积累的实践经验来完成”。这就是说,教育理论要以教育实践赋予其生命力,教育思想也要跟踪教育实践的足迹。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之所以重要,也正因为教育教学实践是基础,是教育理论判断的依据。经验总结法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主要农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总结教育经脸有利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综合保税区业务介绍

综合保税区业务介绍 内容提纲 一.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概况 二.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基本情况 三.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与政策 四.综合保税区的海关监管方案 一.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概况 海关保税监管体系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 ?区域整合的目标:以国家已经出台的各类优惠措施相叠加,使各类特殊区域和监管场所具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两大功能,并实行统一的优惠政策和管理措施,形成既监管到位又服务到位的综合型海关保税监管区域。 ?区域整合的步骤:分“局部整合”、“全面整合”两步进行。

“局部整合”:一是积极开展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及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试点,实现其以保税加工为主、保税物流为辅的功能组合;二是对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整合为可以进出口双向运作的保税物流中心,并拓展其流通性简单加工和检测维修功能,实现其以保税物流为主、保税加工为辅的功能组合;三是以强化保税功能为基础对保税区进行转型发展,开展政策叠加和资源整合;四是对具备条件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整合为保税港区、或是综合保税区、或是跨境工业区,实现其兼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口岸通关作业等功能的区域。 “全面整合”:即在“局部整合”基础上,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的功能、政策、监管模式和管理资源等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相仿、具有全面保税功能的大型综合性“保税监管区域”。 二.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基本情况 2006年12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具有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 整合后的区域命名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有关税收、外汇等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有关规定执行,海关比照保税港区的监管办法对其实施监管 规划面积5.28平方公里: 东区—3.88平方公里,包括现保税物流中心(B型)0.5平方公里、出口加工区B区1.5平方公里及新建的口岸作业区1.88平方公里; 西区—1.4平方公里,为现出口加工区A区。 东、西两区分别设置隔离设施与区外实现物理隔断,实施封闭式围网管理。 东区:目前开发建设的重点。 口岸作业区:进出口货物通关监管、场站服务、集装箱拼装转运、检验检疫等功能; 保税物流区:VMI和DC等保税仓储和物流增值服务等功能; 保税加工区:研发、加工、制造、维修等功能; 贸易服务区:国际贸易及海关、商检、税务、外管、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功能。 ?西区已开发建设完毕,规划以发展保税加工为主,物流、贸易功能为辅。 ?通过信息围网的方式与东区相联,海关使用统一的信息平台对东、西区实施监管。 三.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与政策 综合保税区的功能 1.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 2.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 3.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 4.国内外采购、分销和配送; 5.国际中转; 6.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 7.商品展示; 8.研发、加工、制造; 9.港口作业; 10.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综合保税区的主要政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预计在今年8月份前颁布施行。 ?办法分总则、海关对区内企业的管理、海关对通过保税港区直接进出口货物的监管、

方案测试经验总结

项目测试经验总结 说明:以下项目测试经验是我在原来公司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相信之前的项目测试工作中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还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项目测试经验 ——Judy Shen 本文是对我近几年测试工作经验的总结,并以简报的方式在研发中心内进行分享及交流。 1测试团队介绍 在介绍我们之前项目测试工作之前,需要首先介绍一下之前我所在团队的组织架构及测试人员在项目中的工作。 我们的测试团队属于质量改进中心下的测试部,它和研发团队属于两个不同的中心。测试团队有6个人,从图一可以看出来,一个人可以参与多个处于不同阶段的项目测试工作。 图一测试团队组织架构 参与项目的测试人员以测试组的形式进入项目,测试组和需求组、开发组并列。每个测试组有一个测试组长负责项目测试工作。项目经理不直接面对测试组成员,而是通过测试组长进行任务安排、协调、沟通。测试部经理知情测试人员的项目测试工作,项目测试组的工作汇报均需要抄送给测试部经理。如图二所示: 图二项目组织架构(旧) 上面说到的是旧的测试人员工作模式,在去年年底,为了有效利用公司测试人员资源,我们开始了测试外包的尝试。这里的测试外包模式是指,测试组不进入项目,而是由项目组将测试工

作以一个项目的方式分包给测试部,由测试部根据项目组提供的信息,进行计划、执行测试,并按照项目要求提交测试成果给项目组。 这个模式还在探索中,如图三所示,测试部经理直接负责项目的测试工作,测试组的工作情况抄送给项目经理。这种模式需要进行独立核算,包括成本估算、预算、结算等。但是这种模式的整体思路还不是很成熟,从这个组织架构上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很多东西还没有理顺,所以一直都处于尝试过程中。后面提到的内容,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是在旧的模式下进行的。 图三项目组织架构(测试外包方式) 我想不可否认,大家都认为测试人员应该是测试技术上的专家,但是,测试人员是否需要熟悉并擅长一定的业务呢?不管答案是什么都没有关系,但是我认为一个好的测试人员不仅是测试专家,他同时也是业务专家。有一些测试人员,因为系统的业务知识很复杂,就一头扎进去,几乎全力去学习业务知识,测试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没有跟上,结果不是设计出大量冗余的测试用例,就是很多方面没考虑到,面对客户的不当请求,也没有底气说测试应该怎么做,弄得做起项目来辛苦异常,个个苦不堪言! 有着样的说法:“软件测试人员要两条腿走路,左腿是测试技术,右腿是业务知识。只有两条腿的健壮差不多,走路才稳当。”出于这种思想的考虑,在原来的测试团队,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学习、研究方向,一个是技术方向,一个是业务方向。例如: ●技术方向: ?功能自动化测试 ?性能测试 ?单元测试 ?测试管理 ●业务方向: ?物流业务 ?智能交通 ?知识管理 但这种方式在工作开展上有些困难。如果公司认为测试人员应该绝大部分时间用在项目测试工作上,那么测试团队既要研究测试技术,又要挤出时间学习业务知识,在操作上是比较困难的。在我们以前的测试团队的工作中,有一部分工作时间是用来进行部门建设的,部门建设工作中包括前面说到的技术研究、业务学习,还有就是部门搭建所需要进行的一些工作(如部门制度建设)。当时公司允许我们团队有30%的工作量投入部门建设上。将部门建设工作分开,主要是用于统计部门成本和测试成本用的。 前面说到了测试人员是以测试组身份进入项目开展测试工作的,但不是每个成员上去都从事同样的工作。在进入项目组工作时,每个测试人员所充当的角色是不同的,项目的测试角色划分为以下四种,如表一所示。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测试人员数量有限,所以经常是一个人担任多个角色。

苏州工业园综保区东区卡口进出操作流程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东区卡口操作流程 一、综保区东区卡口设置情况 1、主卡口 综保区东区主卡口共有12条车道,其中进区车道为6条(其中,进1为商务通道,进2—进6为货车通道),出区车道为6条(其中,出1为商务车道,出2—出6为货车通道)。所有车道都已安装标识。如下图: 2、内卡口 综保区东区设有两个内卡口,内卡口1为车辆进保税加工区通道,共有4条车道,内卡口2为保税加工区车辆出内卡口车道,共有4条车道。两个内卡口的具体位置如下图: 出4 出1(商务车) 进1(商务车) 进2 进3 进4 进5 进6 出2 出3 出5 出6

二、“南京海关综合保税区信息化系统”(以下简称新综保区系统)车辆进出卡口流程 1、使用新综保区系统企业的车辆应由主卡口、内卡口指定车道进出 新综保区系统运行初期,由于和目前的一期系统并行,所以采用指定车道的方式。所有指定车道都已做“二期系统测试专用 车道”显著标示,请勿走错车道。如下图:

查验场地 主卡口进6通道为新综保区系统指定进区车道,出六通道为新综保区系统指定出区车道,1号内卡口进四通道为新综保区系统指定进内卡口车道,2号内卡口出一通道为新综保区系统指定出内卡口车道。

2、进主卡口流程 1) 车辆进入进六通道后,司机看到主卡口的IC 发卡机, 如图: 2) 司机按住发卡机绿色的发卡键1-2秒后松开,这时在 1、摁住绿色按钮1-2秒后松开 2、IC 卡出卡处 出卡 新综保区系统指定出区车道

出卡处会出IC卡一张。 3)司机此时拿取IC卡进入场站。注意:司机取卡后前面档杆才会抬起,而且车辆在没有通过档杆前司机不能重复取卡。 3、1号内卡口车道设置及流程 新综保区系统指 定进内卡口车道 1)1号内卡口进四通道为新综保区系统指定通道(已做显著标示,请勿走错通道)。 2)进入通道后司机看到内卡口刷卡设备,如图:

香港与新加坡经济发展比较

香港与新加坡经济发展比较 林锡星 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以“亚洲小龙”和“亚洲双城”著称。在1970年以后的20年间,香港和新加坡的年均GD P分别增长了813%和7165%。在80年代,新加坡的边际资本产出率是香港的两倍。这意味着新加坡为了增加单位产出所需要付出的额外资本数量之大。不断增加投资无非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报,但新加坡是世界上资本报酬率最低的国家之一。60年代初,它的资本报酬率是40%,但到了80年代末却下降到11~12%。在1970年以后的20年间,香港每个工人产出的增长有56%来自总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但同期新加坡的总要素生产力却下降6%。简言之,香港的富裕和发展是靠提高使用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效率,而新加坡则主要靠增加资本投入、征税和强制储蓄。 香港的经济发展比新加坡稍胜一筹,主要归因于三个因素:一是香港居民主要是解放前后来自上海的移民,其中有不少名流精英和实业家。他们精明能干,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和具有国际性。直到80年代,香港对新加坡仍占有这方面的优势。二是香港政府执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甚至对投资、基础事业都不加干涉。新加坡却与此截然相反,干预甚多。三是新加坡在整个工业发展过程采取了资本密集与劳力密集相结合、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相结合的方式。新加坡制造业的资本密集程度相当高,尤其是电子、石化、机械、造船之类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香港制造业则偏重于轻工业,主要行业有纺织、制衣、塑胶及电子业。这些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不高,规模偏小。香港虽然有若干亿万富翁和大财团,但大多集中于房地产、金融、贸易和运输等第三产业,属于制造业的屈指可数。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香港和新加坡长期以来是对手,亚洲经济危机加剧了这两个亚洲城市历来就存在的竞争。但今非昔比,香港已丧失了对新加坡的绝对优势。两者只能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争取成为21世纪的双赢家。 香港和新加坡都由于当地居民的勤劳和智慧才有了今天的繁荣,而不是依靠富饶的自然资源而致富。两地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华人。但作为前英国殖民地,两地都适于讲英语的人居住,并吸引了不少移居国外的专业技术人员。但从目前情况看,新加坡人讲英语的水平要比香港人稍胜一筹。 两者都在金融市场上占有自己特殊的位置。新加坡在外汇交易方面超过香港,每天的成交额逾1000亿美元。但香港在投 42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 本站 按:为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推动我市总部经济的发展,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6月,我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和《东莞市总部企业认定暂行办法》。目前,吸引更多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总部入驻,发展总部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发展目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在这一方面已先行一步,取得了重大进展。基于此,我办收集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供参考。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 目前,一共有2.6万家国际公司立足新加坡,在7000多家跨国公司中,60%在新加坡设立总部或者区域总部。投资领域集中在制造业、电子、化工、生物医疗、技术、物流、资讯、信息科技、金融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来实施其海外扩张战略,新加坡已成为亚太地区当前极具实力的“总部基地”。 一、新加坡政府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做法 首先,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新加坡金融业和商业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为其制定出一项较制造业发展战略更为详细的发展战略,为新加坡成为国际基金中心和世界著名外汇市场,确立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的地位创造了先发条件。以金融和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重要因素,也直接为许多海外金融和商贸企业拓展了市场机会。因此,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跨国银行、投资公司及贸易公司纷纷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一方面是为了在新加坡自身的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谋求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则是着眼于迅速崛起的亚洲经济,通过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或亚太地区总部以进一步拓展巨大的市场。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新加坡本身制造成本的提高,在新加坡的企业也开始把制造环节向亚洲其他制造成本低,如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缅甸、菲律宾等国家转移,而把研发中心和总部留在新加坡,以便利用新加坡的金融优势、交通优势、政策优势、便利服务等。在新加坡相当部分生产制造环节外迁过程中,伴随着本国公司及跨国公司总部机构的聚集,两者共同推进了新加坡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制定一系列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本国产业升级转移。新加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有:1、拟订了“全国科技计划”,投资20亿新元在制造业、资讯工艺、电子技术、细胞生物等9个重要范畴进行研发,设立研发中心;2、在美国设办事处,通过不断针对性的宣传,吸引国外研发

学长学姐交流经验总结word版本

学长学姐经验交流总结 9月27日举行的学长学姐交流会上真的学到很多,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学长学姐们都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宝贵经验与我们分享,这个总结一是为了跟好的理清思路,而是让我好好的并时刻的向前人看齐: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基本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因此培养对一件事物的兴趣是我们做好它的一个重要前提。 1、就专业而言,我们是农学,而且诶大都是被调剂过来的,因此我们对农学的学习兴趣大都是处于低落状态,有点甚至是抱着自暴自弃的态度在学院混日子,而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生,更何况是产业班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对农学有强烈的兴趣及责任心。秉着一个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负责任的心态来学好弄学。这是专业兴趣。 2、就课余生活兴趣而言,即是我们的爱好了。一个没有爱好的人是非常可怜的,因为当他有了空闲的时间时,他将无所事事。有了一个甚至多个良好兴趣的人才算真的是一个健全的人。爱好可以缓解我们的学习工作压力,可以带给我们愉悦和笑容,有时甚至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 二、全面发展是这个社会的要求。现在大学生在社会上一抓一大把,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买方市场”的局面,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得以生存,并且活得好就要求我们学好专业,在术业有专攻之余,

我们还要学会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要锻炼好,只有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我们才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四、人脉是我们走向社会的桥梁。在学校不能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为什么小布什可以在发起伊拉克战争后继续连任美国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当。几个真心的朋友可以陪我们谈心,在开心时陪我们分享,在失落时,给我们建议。广阔的交际圈为我们将来事业的发展起到的是奠基的作用,有了朋友,就有了搭桥牵线的纽带。 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作为一个农学的学生,我们要想在这个领域闯荡出一番天地就要求我们必须能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同时,良好的动手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再扎实的理论基础,没有了实践,也是空谈。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的理论都是为实践服务的,我们只有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才算是创造了真正的价值! 六、除专业之外还要有一技之长。我们不能只专于职业,工作之余的一技之长可以是一项运动,让我们强身健体;可以是一项厨艺,让你的朋友家人一饱口福;又或是一种技能,让你鹤立鸡群。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乐趣。 七、拓宽视野,提升高度。鼠目寸光的人是没有的前途的,这是大家公认的。因此,宽阔的视野既是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及其他各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