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环《制冷原理》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建环《制冷原理》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建环《制冷原理》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建环《制冷原理》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建环《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部分思考题、练习题参考解答

08年10月

一、判断题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34.回热器不仅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也用于氨制冷系统。 (×)

35.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已经没有热量,经过节流才能吸热。(×)

36.在制冷设备中,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和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37.经过节流机构的高压冷凝液全部降压变为蒸发器所需的低压冷凝液。 (×)

38.节流机构除了起节流降压作用外.还具有自动调节制冷剂流量的作用。 (×)

39.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适用于蒸发盘管阻力相对较大的蒸发器 (×)

40.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门膜片下方的空间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通而与阀的出口不连通。

(×)

41.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与蒸发盘管管内阻力有关。 (×)

42.热电膨胀阀的感温元件为负电阻系数的热敏电阻。 (×)

43.毛细管是采用管径为3~6mm的纯钢管制作的、简单的节流装置。(×)

44.循环贮液器常常具有气液分离器和低压贮液器双重功能。 (×)

45.膨胀阀是将感温包感受到的吸气温度转换为压力信号后,再传递到膜片上,自动调整阀的开启度。(√)

46.在R12、R22、R502等氟利昂制冷系统中,一般要采用回热循环。(×)

47.气液热交换器可以提高制冷剂蒸气过热度和制冷剂液体过冷度,使制冷系统能安全、有效运行.因此在氨系统和氟利昂系统中都应配置气液热交换器。 (×)

48.通常规定,单级氟利昂压缩机最大压缩比应不超过8。 (×)

49.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只能达到-20~ -40℃。 (×)

50.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通常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51.在任何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系统中,高压压缩机吸人的是中间压力下的过热蒸气。

(×)

52.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的高压压缩机吸气温度会高于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相应吸气温度。

(√)

53.制冷空调设备的产品铭牌上标注的制冷量为其实际制冷量。 (×)

54.空调器的蒸发温度越低,与室内空气的温差越大,则室内空气温度下降就越快。(×) 55.变频式空调器的电路将输入的单相交流市电转换为不同频率的单相交流电。 (√) 56.压缩机吸气压力对应的蒸发温度就是冷库内的温度。 (×)

57.制冷系统运行时,吸气压力值所对应的是蒸发温度.所以需要经常观察吸气压力。(×) 58.氨系统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分离器排放,也可以通过冷凝器上部的放空气阀排放。

(×)

59.热气除霜就是用压缩机排出的过热制冷剂蒸气在蒸发器内放热,使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融化。 (√)

60.定期检修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和修理o (√)

61.只要坚持良好的日常维护操作,就能保持设备完好,实现设备管理目标。 (√)

62.制冷系统长期停机时,低压侧和压缩机内应保持0.02MPa的压力,以免空气进入系统。

(√)

63.蒸发器表面污垢多,影响热交换,就会便制冷剂的压力降低,压缩机的运转电流下降。

(√)

64.风冷冷凝器表面污垢多,会引起散热不良,使制冷剂压力升高,压缩机的运转电流增大。(√)

65.压缩机效率差会导致制冷系统蒸发压力偏高。 (√)

66.冷凝器有空气、制冷系统内制冷剂不足都会引起冷凝压力过高。(×)

67. 制冷剂注入过多将会引起产冷量降低和液击危险。 (√)

68. 热交换器材料的导热系数大,则其传热系数也一定大。 (×)

69. 热交换器放热系数α的大小取决于传热材料的性质,其单位为kJ/(m.h.c)。(×)

70. 对于压缩式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应有过热度,冷凝器出液应有过冷度。 (√)

7l.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大小,完全取决于冷源和热源的温度。 (√)

72.蒸发式冷凝器主要是利用水的汽化潜热进行冷凝工作的。 (√)

73.制冷剂液体在0℃时的焓一定为500kJ/kg。 (×)

74.氟利昂制冷系统因装有回热装置或气液分离器,则肯定不会产生压缩机的湿冲程或液击。(×)

75.氨制冷系统冷凝器内、最上部是空气、因此放空气应从冷凝器上端进行。(×)

76. 双级压缩制冷的中间压力主要取决于高压侧与低压侧的制冷剂流量比。 (√)

77. 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时.共输气系数也增大。(×)

二、选择题

1.对于绝热节流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由于绝热节流过程有摩擦,因而工质的熵增加

b.由于流通截面突然缩小,工质要克服局部阻力,因而压力下降

c.工质在节流装置进、出口处的焓相等

d.由于过程绝热,所以温度不变

2.蒸发器中制冷剂蒸发时干度×的变化为( a )。

a.由×=0逐渐增大至×=1 b. ×=0不变

c.由×=l逐渐减小至×=0 d.×=1不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c )。

a.热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b.可以制造一种发动机,它能从一个热源取得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机械能

c.一切热力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其能量的转换利用有一定的限度

d.热机循环效率的最高值为100%

4.工质的质量体积( c )。

a.与工质的温度成正比 b.与工质的体积成正比

c. 与工质的密度成反比 d。与工质所受的压强成反比

5.工质流经冷凝器冷凝( a )。

a.放出热量,且放热量等于其焓值的减少 b.放出热量,焓值增加c.吸收外界热量,焓值增加 d.由于冷凝过程中压力不变,所以焓值不变6.某逆卡诺循环的高温热源温度为28℃,低温热源温度为-18℃,则此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b )。

a.0.39 b.5.5 c.-0.39 d.6.5

7.对于循环过程,工质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复到初始状态,其参数变化为( d )。

a.内能、热量、功的变化均为零

b.内能变化量等于外界加给系统的热量与对外输出功之差,且不等于零

c.内能变化为大于零,热量、功的变化量要视情况而定

d.内能变化量为零,对外输出功等于外界加给系统的热量

8.关于工质的临界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对于制冷剂,其临界温度应远高于环境温度

b.当压力高于临界值后,只有加大压力才能使工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c.临界压力就是工质的最高压力

d。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越接近临界压力,循环效率越高

9.如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沸腾汽化的温度为5℃,相同压力下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为15℃,则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为( b )℃。

a.15 b.10 c.5 d.-10

10.工质吸热或放热,其温度不变,只是集态变,这种传递的热量称为( d )。

a.吸热 b.放热 c.显热 d.潜热

11.壳管式冷凝器属于( d )换热器。

a.风冷式 b.混合式 c.回热式 d.间壁式

12.空调器中的蒸发器属于( c )换热器。

a.壳管式 b.套管式 c.肋片管式 d.板式

13.大、中型冷水机组中的水冷式冷凝器多采用( a ) 换热器结构。

a.壳管式 b.套管式 c.肋片管式 d.板式

14.按化学结构分类,氟利昂制冷剂属于( b )类。

a.无机化合物 b.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

c.多元混合溶液 d.碳氢化合物

15.空调系统中最好的载冷剂是( b ) 。

a .空气 b.水 t.盐水 d.有机化合物

16.冷冻机油的主要特点是( c ) 。

a.耐高温而不凝固 b.耐高温而不汽化

c.耐低温而不凝固 d.耐低温而不汽化

17.下列制冷剂中,( c )属于非共沸溶液。

a.R134a b.R290 c.R407C d.R502

18.《蒙特利尔议定书》及有关国际协议规定发展中国家在( a ) 停产、禁用CFC。

a.1995年 b.2000年 c.2005年 d.2010年

19.《蒙持利尔议定书》及有关国际协议规定发达国家停用HCFC的时间为( b )。

a.2020年 b.2030年 c.2040年 d.2050年

20.R134a制冷剂属于氟利昂制冷剂中的( c ) 类。

a.CFC b.HCFC c.HFC d.HC

21.氟利昂中的含水量应控制在( d )以下。

a.2.5% b.0.25% c.0.025% d. 0.0025%

22.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的制冷剂是( c ) 。

a.R12 b.R22 c.R717 d.R502

23.能与R134a互溶的润滑油是 ( d )。

a.22号冷冻油 b.32号冷冻油 c.46号冷冻油 d.酯类油

24.盐水作为载冷剂使用时的主要缺点是 ( a )。

a.腐蚀性强 b.载热能力小 c.凝固温度较高 d.价格较高

25.有机化合物及其水溶液作为载冷剂使用时的主要缺点是( d ) 。

a.腐蚀性强 b.载热能力小 c.凝固温度较高 d.价格较高

26.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当冷凝温度升高时,( b )将增加。

a.制冷量 b.压缩机功耗 c.吸气质量体积 d .制冷剂的循环量

27.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当蒸发温度下降时,( c ) 将增加。

a.制冷量 b.压缩机功耗 c.吸气质量体积 d.制冷剂

28.理想制冷循环就是( d )。

a.可逆循环 b.不可逆循环 c.卡诺循环 d.逆卡诺循环

29.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方式为( d )。

a.上进下出 b.上进上出 c.下进下出 d.下进上出

30.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是( c )状态。

a.过冷 b.过热 c.饱和 d.未饱和

31.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饱和区域内,制冷剂的干度变化为( b )。

a.干度增大的过程 b.干度减小的过程

c.干度不变的过程 d.说不清

32.内平衡式膨胀阀的膜片上作用着感温工质压力pg 、蒸发压力p0和弹簧当量压力pw,当三力失去平衡,pg< p0 +pw时,阀的供液量将( b )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说不清

33.膨胀阀的开启度与蒸发温度温度的关系是( a ) 。

a.蒸发温度高开启度大 b.蒸发温度高开启度小

c.蒸发温度低开启度大 d. 开启度调定后不变

34.制冷设备工作时,随热负荷的变化.蒸发器的供液量应该是( a )。

a. 热负荷增大供液量增加 b.热负荷减小供液量增加

c.热负荷增大供液量减小 d.热负荷减小供液量不变

35.节流机构有多种形式,氨制冷系统适宜采用( d )。

a.毛细管 b.热力膨胀闯 c.热电膨胀阀 d.浮球阀

36.节流机构有多种形式.家用电冰箱适宜采用( a )。

a.毛细管 b.热力膨胀阎 c.热电膨胀闽 d.浮球阀

37.在制冷剂为( d )的氟利昂系统中,一般不采用回热循环。

a.R12 b . R502 c .R113 d.R22

38.单级氨压缩机最大压缩比应不超过( c ) 。

a.5 b.6 c.8 d.10

39.单级氟利昂压缩机最大压缩比应不超过( d )。

a.5 b.6 c.8 d. 10

40.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只能达到( b )℃

a.-30 ~ -50 b.-20~-40 c.-10~ -30 d.-10~ -20

41.当冷凝温度为40℃时,R717单级压缩能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为( a )℃。

a.-19.5 b.-29.8 c.-31 d.-31.5

42.当冷凝温度为40℃时,R12单级压缩能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为( c ) ℃。

a.-19.5 b.-29.8 c.-31 d.-31.5

43.当冷凝温度为40℃时,R22单级缩能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为( d ) ℃。

a.-19.5 b.-29.8 c.-31 d.-31.5

44.当冷凝温度为40℃时,R717两级压缩能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为( b ) ℃。

a.-60 b.-62.5 c.-66 d.-74

45.当冷凝温度为40℃时,R12两级压缩能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为( c ) ℃。

a.-60 b.-62.5 c.-66 d.-74

46.当冷凝温度为40℃时,R22两级压缩能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为( d ) ℃。

a.-60 b.-62.5 c. -66 d.-74

47.采用两级压缩制冷系统的目的是为了( a ) 。

a.制取更低的温度 b.减少压缩机功耗

c. 提高制冷系数 d.降低制冷设备成本

48.要获得-70℃以下的低温,一般采用( d )制冷系统。

a.单级压缩 b.两级压缩 c.三级压缩 d.复叠式

49.两个单级压缩系统组成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可获得( a )℃的蒸发温度。

a.-70~ -90 b.-75~ -110 c.-120~ -150 d.-150~ -170

50.两级压缩系统组成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可获得( b )℃的蒸发温度。

a.-70~ -90 b.-75~ -110 c.-120~ -150 d.-150~ -170

51.三元复叠式制冷循环可获得( c ) ℃的蒸发温度。

a.-70 ~ -90 b.-75 ~ -110 c.-120 ~ -150 d.-150 ~ -170

52.为了获得-100℃的蒸发温度,( c )为适宜的复叠式循环组合方式.

a.R22单级+R13单级 b.R290单级或两级+R13单级

c.R22两级十R13单级或两级 d.R22两级十R13单级十R14单级

53.为了获得-140℃的蒸发温度, ( d )为适宜的复叠式循环组合方式.

a.R22单级+R13单级 b.R290单级或两级+R13单级

c.R22两级十R13单级或两级 d.R22两级十R13单级十R14单级

54.单级压缩式压缩机理论循环的蒸气压缩过程是 ( c )。

a.等温过程 b.定压过程 c.等熵过程

55.热交换器采用肋片加强传热,通常肋片加在放热系数( b )一侧。

a.较大的 b.较小的 c.任意的

56.我国系列化开启式制冷压缩机规定:当选用R22制冷剂时最大压缩比为( d ) ,当选用R717时为( c ) 。

a.16

b.1.0MPa

c. 8

d.10

e.8MPa

f.18MPa

5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力下制冷剂R22的沸点温度为( c )℃。

a. 29.8 b.33.4 c. - 40.8

58.压缩机油温的正常状态一般为40~60℃,不得超过( b )℃

a.65 b.70 c.75 d.80

59.电动机绝缘等级的允许温升,E级为( d )℃

a.60 b.65 c.70 d.75

60.氨压缩机正常运转时的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高( a ) ℃。

a.5 ~10 b.5 ~12 c.5 ~15 d.5 ~ 20

61.氟利昂压缩机正常运转时的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高( c )℃。

a.5 ~ 10℃ b.5 ~12 c.5 ~15 d.5 ~ 20

62.制冷剂为R22的氟利昂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不得超过( d )℃。

a.125 b.135 c.140 d.145

63.电热除霜方法适用于( a ) 。

a.冷藏设备 b.冷冻冷藏设备 c.空调设备 d.低温设备

64.热气—水除霜方法适用于( d )。

a.冷藏设备 b.冷冻冷藏设备 c.空调设备 d.低温设备

65.热气除霜操作时,压力一般控制在( c ) MPa。

a.0.2 b. 0.4 c. 0.6 d.0.8

66.水除霜就是用淋水装置向( b )表面淋水,使霜层融化。

a.冷凝器 b.蒸发器 c.过冷器 d.回热器

67.新购来的合格热力膨胀阀的阀针应是( b )的,而感温剂全泄漏后的热力膨胀阎的阀针是( a )的。

a.关闭 b.开启 c.稍开

68.氯化钠盐水载冷剂其冰盐共晶点的温度与浓度是( a )。

a.-21.2℃与23% b.-55℃与42.7% c.-23.1℃与31%

69.液体制冷剂节流后的干度值越小,则其单位质量制冷量( a )。

a.越大 b.越小 c.无影响

70.对于设备正常运转中的维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 。

a.保持曲轴箱油位和油压,确保良好的润滑条件

b.注意监视设备的轴承温度和运转电流,监听设备的运转声音

c.经常检查清洗吸气阀、浮球阀、热力膨胀阀等处的过滤器

d.经常检查各仪表、控制器的工作状态

71.对于短期停机后的维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

a.检查系统有否泄漏现象,发现漏点应及时处理

b.氟利昂系统应检查回油情况是否良好

c.用停机间隙排放冷凝器和贮液器内的空气

d.将系统低压侧的制冷剂全部回收到高压贮液器内

72.压缩机运转电流过高是由于( a )。

a.电源电压太低 b.制冷剂太少 c.膨胀阀开启度小 d.风机转速低

73 .( d )不是压缩机效率差的原因。

a.气缸余隙过大 b.活塞与缸套间隙过大 c.气阀泄漏 d. 制冷剂泄漏74. ( b )不是回气过热度过高的原因。

a.系统中有空气 b.蒸发器中制冷剂过少 c.吸气阀片漏气或破损d.吸气管路隔热失效

75. ( c )不是制冷系统冷凝压力过高的原因。

a.冷却水量不足 b.冷却水温过高 c.制冷剂不足 d.制冷剂过多76.我国系列化开启式制冷压缩机规定的蒸发温度在空调工况下为( b ) ℃,在标准工况下为( c ) ℃;而冷凝温度在空调工况下为( f ) ℃,在标准工况下为( h ) ℃。

a.0

b.5

c.-15

d.-30

e.38

f.40

g.23

h.30

(简答题部分)

参考答案

1.什么叫制冷剂蒸气干度?干度×=1和×=0各是什么含义?

答干度是制冷剂蒸气在饱和状态下,湿蒸气中所含的饱和蒸气量与湿蒸气总量之比值,用符号×表示。×=1,即饱和蒸气占100%,称为干饱和蒸气;×=0,饱和蒸气含量为零,为饱和液体。

2.减少流动阻力的措施有哪些?

答减少流动阻力的主要途径是改善边壁对流动的影响,措施包括减少沿程阻力(减少管壁的粗糙度和采用柔性边壁),以及减少局部阻力(使流体进口尽量平顺,采用渐扩和渐缩代替流通截面的突然扩大和缩小,减少转弯,处理好三通管的结构布置,合理衔接和布置管件、泵或风帆,尽量缩短管线等)。

3.何为传热方程?如何使传热增强或削弱?

答传热方程为Q=KAΔt

。根据传热方程,提高传热系数K,扩展传热面积A,

m

增大传热温差都可使传热量增大,反之则减少。增强传热的措施有;合理扩大传热面积.加大传热温差,增大流体流速,去除污垢降低热阻:削弱传热的措施有:敷设保温材料,降低流体流速,改变传热面表面状况(如加遮热板)等。

4.简述氟利昂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范围。

答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被卤族元素氟、氯、溴取代后衍生物的总称。氟利昂制冷剂广泛应用于电冰箱、空调机等各种制冷空调设备中。5.蒸气压缩式制冷用制冷剂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化学结构分类有;①无机化合物(R717等);②氟利昂(R22、R134a等);③多元混合溶液(非共沸溶液有R407C等,共沸溶液有R502等);④碳氢化合物(R600a、R290等)。按蒸发温度和冷凝压力分类有:①高温低压制冷剂;②中温中压制冷剂;③低温高压制冷剂。按可燃性和毒性分类,分为不可燃、可燃、易燃、低毒、高毒等组合类别。

6.何为CFC类物质?为何要限制和禁用CFC类物质?

答 CFC类物质就是指不含氢的氟利昂。CFC类物质对大气中臭氧和地球高空的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还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和禁止CFC类物质的使用和生产,已成为国际社会环保的紧迫任务。

7.制冷剂节流前过冷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有何影响?在实际中可采用哪些方法实现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

答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将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而且压缩机的功耗基本不变.因此提高了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制冷剂节流前过冷还有利于膨胀阀的稳定工作。在实际中可采用过冷器、回热循环、增加冷却介质的流速和流量等方法实现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

8.吸气过热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有何影响?

答吸气过热可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无效过热除外),同时单位压缩功也将增加,对过热有利的制冷剂(如R12、R502等)的制冷系数将提高,而对过热无利的制冷剂(如R717等)则制冷系数降低。吸气过热可避免湿压缩的发生,但会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

9.何谓回热循环?哪些制冷剂可以采用回热循环, 哪些制冷剂不宜采用回热循环,为什么?

答回热循环是指在制冷系统中采用回热器,利用从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制冷剂来冷却从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液体使之过冷的一种循环。对过热有利的制冷剂(如R12、R502等)采用回热循环可提高制冷系数,避免湿压缩的发生,排气温度升高幅度也不大;而对过热无利的制冷剂(如R717等)采用回热循环会使制冷系数降低且排气温度大幅度升高。

10.冷凝温度变化对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有何影响?

答当蒸发温度不变时.冷凝温度升高.则节流损失增大.制冷量减少.功耗增加,制冷系数降低:冷凝温度下降,则节流损失减小,制冷量增加,功耗减少,制冷系数提高。

11.影响冷凝器冷凝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制冷剂蒸汽的流速和流向的影响;(2)传热壁面粗糙度的影响;(3)制冷剂蒸气中含空气或其他不凝性气体的影响;(4)制冷剂蒸气中含油对凝结传热

的影响;(5)冷凝器构造形式的影响。(6)冷却介质的性质;(7)冷却水或空气的流速;(8)污垢的影响。

12.蒸发器和冷凝器在制冷系统中的功能各如何?

答蒸发器和冷凝器是组成制冷循环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换热器。蒸发器置于要求制冷的空间介质中,低压液态制冷剂在其中吸热沸腾汽化.使制冷空间介质达到并保持所需的低温状态。冷凝器则是让高压气态制冷剂向周围常温介质(空气或水)放热,从而冷凝还原为液态制冷剂,使制冷剂能循环使用。

13.冷却液体的蒸发器按供液方式如何分类?各自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如何?

答冷却液体的蒸发器按供液方式分为满液式和非满液式(干式)两种。满液式蒸发器内充满了液态制冷剂,传热系数高,但制冷剂充注量大,回油困难,适用于氨系统。干式蒸发器需要的制冷剂充注量较少,回油较方便,但传热系数较满液式低,适用于氟利昂系统。

14.气—液热交换器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有哪几种?

答气—液热交换器又称回热器,其作用是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过冷,使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饱和蒸气过热,这样既保证了压缩机工作的安全性,又可以提高系统的制冷量。气—液热交换器的结构通常采用壳—盘管式,还有绕管式、套管式等结构。

15.何为制冷循环?何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

答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经过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过程后回复到原有状态,称为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地完成制冷剂热力状态变化的过程,称为制冷循环。如果制冷剂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经过一次压缩,这个循环就称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

16. 氟利昂制冷系统与氨制冷系统相比较,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氟利昂系统与氨系统相比较,它们的制冷原理及系统主要部件的设置基本相同。它们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氟利昂系统中装有干燥过滤器,氨系统没有;氟利昂系统采用热力膨胀阀供液,氨系统采用浮球调节阀供液:氟利昂系统的制冷剂液体由蒸发器上部进入,蒸气从下部排出,氨系统则相反;有些氟利昂系统采用回热循环,氨系统则不采用。

17. 什么是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为什么要采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答把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工作循环中的压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使制冷剂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经过二次压缩,这个循环就称为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单级循环的压缩比受到限制,通常氨压缩机最大为8,氟利昂压缩机最大为10,使得单级循环的蒸发温度最低只能达到-20一-40℃,当需要更低的蒸发温度时.就要采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18.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有哪些常见循环?

答常见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有:①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多数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采用;②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多数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系统采用;③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④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

19. 何为复叠式制冷系统?为什么要采用复叠式制冷系统?

答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制冷回路组成,并且一个回路中的蒸发器同时兼作另一回路中的冷凝器,采用两种以上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称为复叠式制冷系统。 R22等中温制冷剂能在常温下液化,但其蒸发温度降低有限,R13等低温制冷则能获得-80℃以下的蒸发温度,但在常温下却难以液化,复叠式制冷系统则综合了各自特

点,使得制取-60一-170℃的低温成为可能。

20. 为什么氟利昂系统要考虑回油问题?

答润滑油与氟利昂制冷剂能无限溶解,随制冷剂的流动被带到制冷系统各处,若系统设计、连接不合理,油就会沉积在系统的容器和管路中,增加传热热阻和管路流动阻力,降低系统制冷量,同时还容易造成压缩机缺油,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和运转寿命。

21. 什么叫热气除霜?热气除霜有何特点?

答热气除霜就是用压缩机排出的过热制冷剂蒸气在蒸发器内放热,使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融化。热气除霜系统较复杂,造价高,但除霜效果好,用于氨系统还可以使蒸发器内部的积油排放到排液桶或低压循环贮胶器内,使蒸发器的传热效果得到改善。

22. 使用风冷冷凝器设备的压缩机排气压力高,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主要原因有:①冷凝器长期使用,翅片锈蚀、损坏,换热面积减少;②冷凝器上污垢太多,换热效果差;③风扇反转或风扇转速降低;④环境温度过高,达35℃以上:⑤热负荷太大。

23. 制冷系统内有空气如何判断:有什么害处?怎样处理?

答排气压偏高使表指针摆动,排气压力和温度高于正常值、冷凝压力偏高等。害处:冷凝压力升高、制冷量下降、易发事故。处理:放掉系统里的空气。

24. 蒸发压力过高及过低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蒸发压力过高的原因:膨胀阀开启太大或感温包没有紧贴管壁、制冷剂过多、热负荷太大、吸气阀有毛病;高低压力过低的原因有:系统堵塞、膨胀阀开启太小、吸气阀未开足、制冷剂不足、系统中循环的润滑油大多、蒸发器结霜太厚。蒸发压力太高的影响是制冷量不足、库温或房间温度降不下来;蒸发压力太低的影响是造成压缩机的湿冲程、空调蒸发器结冰等。

25. 冷凝压力增高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害处?

答冷凝压力增高的原因:系统中有空气、系统小制冷剂太多、冷却水量或空气流量不够、冷凝器有水垢或结灰、环境温度高、排气阀门开足而贮液器进口阀开得过小;压缩机功耗增加,制冷量降低,油耗增加,压缩机部件易损。

26. 排气温度与冷凝温度是否为同一温度?各自与哪些因素有关?彼此有什么联系?

答不是同一温度;排气温度与吸气温度、冷凝温度、制冷剂种类有关;冷凝温度与冷凝器面积、冷却水或空气的温度、冷凝器内外表面的清洁程度有关;当蒸发温度控制一定时,冷凝温度愈高.压缩比愈大.排气温度也高,如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均不变.则选不同制冷剂就有不同的排气温度。

27. 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运行中蒸发器的传热效果?

答(1)制冷剂液体物理性质的影响;(2)制冷剂液体润湿能力的影响;(3)制冷剂沸腾温度的影响;(4)蒸发器结构的影响。

28.节流阀开启度过大或过小会产生什么现象?

答开度大,使制冷剂流量增加,蒸发温度提高,还会造成压缩机的液击;开度小,制冷剂流量小.制冷量小.库温升高。

29. 冷冻机油的功能

答 冷冻机油的功能有:润滑摩擦表面,减少零件磨损;冷却摩擦零件,降低压缩机功耗;密封摩擦面间隙,阻挡制冷剂泄漏;冲刷摩擦表面,不断带走磨屑:利用润滑系统的油压控制卸载机构。

30.析湿系数

答 空气冷却器的总换热量与显热交换量之比称为析湿系数。

31. 蒸气压缩式的热力完善度

答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实际制冷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的程度

32.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答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机体、螺杆(阴、阳转子)、能量调节滑阀、轴承、吸气端座、排气端座等组成。

33.排气压力和温度高的原因:

答 排气压力和温度高的原因:系统中有空气;冷却水和冷却空气不够;环境温度高(水和空气温度高);冷凝器有水垢和结灰;制冷剂太多;排气阀开得不够。排气压力和温度低的原因:冷却水或空气流量太大;环境温度太低;制冷剂不足;能量调节机构操作不当。

34.何谓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试说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四个过程的名称,以及发生这些过程相应的设备。

答 制冷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对制冷剂蒸气做功,将低温低压蒸气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气,再排人冷凝器中,使制冷剂蒸气在常温下冷凝为液体并排放出热量,从而使制冷剂的相变制冷可以周而复始地持续进行,以实现将低温物体中的热量向高温物体中转移,并能连续不断地进行制冷循环。

35.压缩机的余隙容积

答 活塞在气缸中进行往复运动时,活塞上止点与气缸顶部留有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称为余隙。余隙所占的容积称为余隙容积。

35.热力膨胀阀的调节供液量原理

答 利用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蒸气过热度的变化来调节供液量。

(压缩机部分)练习题

参考解答

一、单级压缩机热力计算

1.某一理论制冷循环,高温热源为30℃,低温热源为-20℃,其中1—2为等熵压缩过程,2—3为等压冷却冷凝向高温热源放热过程.3—4为等焓膨胀节流过程,4—1为等压蒸发汽化从低温热源吸热过程,已知:h 1=398KJ/kg, h 2=440kJ/kg ,h 3=236 kJ/kg ,

试求:(1)节流后工质的焓值h 4 ;

(2)工质从低温热源的吸热量q 0;

(3)理论压缩耗功ωc ; (4)工质向高温热源的放热量q k 。 解:节流后工质的焓值kg kJ h 2364 LgP

理论饱和循环LgP-h 图

工质从低温热源的吸热量kg kJ h h q 162236398410

=-=-= 理论压缩耗功kg kJ h h c 42398440.12=-=-=ω 工质向高温热源的放热量kg kJ h h q k 20423640432=-=-= 答:节流后工质的焓值kg kJ h 2364=;工质从低温热源的吸热量kg kJ q 1620=; 理论压缩耗功kg kJ c 42.=ω;工质向高温热源的放热量kg kJ q k 204=

2. 某单级压缩制冷系统制冷剂为R22,设定总制冷量Qo =20kw ,系统运行工况为:蒸发温度t =5℃,吸气温度t 1=15℃,冷凝温度t k =40℃,过冷度为5℃。

试进行制冷系统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解:制冷剂物性参数h 0=403.5KJ/Kg ;h 1=415.0KJ/Kg ;h 2=440.0 KJ/Kg ;

a k P P 510269.15?=;a P P 5010839.5?=;h 4= h 5=242.93 KJ/Kg ;v 1 =0.042 M 3/Kg ; 单位质量制冷量kg kJ h h q 57.16093.242403.5510=-=-= 单位容积制冷量3101.3823042

.057.160m kJ v q q v === 制冷剂质量循环量s kg q Q M O R 1246.057

.160200=== 制冷剂容积循环量s m v M V R R 33110231.5042.01246.0-?=?=?=

冷凝器的移热量kw h h M Q R K 6.24)93.242440(1246.0)(42=-?=-=

理论耗功率KW h h M P R th 1.3)415440(1246.0)(12=-?=-= 理论制冷系数4.61

.320===th O th P Q ε 答:冷凝器的移热量kw Q K 6.24=;理论耗功率KW P th 1.3=;制冷系数4.6=th ε

3. 今有一理想制冷循环,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恒定为5℃,冷却剂(即环境介质)的温度为25℃,两个传热过程的传热温差均为Δt=5℃。

试求:(1)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2)当考虑传热有温差时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解: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9.13)

5273()25273(5273'''=+-++=-=o k o c T T T ε LgP

单级制冷循环LgP-h 图

当考虑传热温差时的制冷系数1.9)55273()525273(55273=-+-++-+=-=o k o oc T T T ε 答: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9.13=c ε;当考虑传热温差时的制冷系数1.9=oc ε

4.有一制冷装置采用R22制冷剂,被冷却物温度-32℃;冷却剂温度为32℃。被冷却物与冷却剂传热温差均考虑8℃,

试求:理想循环制冷系数; 理论循环制冷系数

及制冷系统热力完善度。 解:t o = -40℃,t k = 40℃,;h 1=388.61KJ/Kg ; h 2=460.45KJ/Kg ;h 4=249.686 KJ/Kg ;

理想循环的制冷系数8.3)32273()32273(32273''''

=--+-=-=o k o T T T ε 理论循环的制冷系数9.161

.38845.460686.24961.3880=--==ωεO

c q 热力完善度5.08

.39.1'===c εεη 答:理想制冷系数8.3'=ε;理论制冷系数9.1=c ε;热力完善度5.0=η

5. 已知某制冷系统运行工况如下图所示,0点至1点为管道有害过热;l 点制冷剂气体的密度

ρ=2kg/m 3,实际的制冷剂循环量为300 m 3/h

试求:

(1)该系统的蒸发器的制冷量Q 0;

(2)压缩机承担的制冷量负荷Q ;

(3)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ε0;

(4)冷凝器的移热量Q K ;

(5)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X 。

解:蒸发器的制冷量kw q V Q O R O 115)9601650(3600

2300.=-?==ρ 压缩机承担的制冷量负荷kw h h V Q R Oc 3.118)9601670(36002300).(61=-?=

-=ρ 制冷剂循环量s kg h h Q M Oc R 1667.0960

16703.11861=-=-= 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839.2)16701920(1667.03.118)(12=-=-=

h h M Q R Oc O ε t 01t k

2过冷循环LgP-h 图43LgP

冷凝器的移热量kw h h M Q R K 0.160)9601920(1667.0)(52=-?=-= 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159.0830

165083096070756=--=--=h h h h χ 答:蒸发器的制冷量kw Q O 115=;压缩机承担的制冷量负荷kw Q Oc 3.118= 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839.2=O ε;冷凝器的移热量kw Q K 0.160=

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159.06=χ

6. 某冷藏库需要制冷量Q 0 =20 kw ,如果用R22制冷压缩机,蒸发温度 t 0= -10℃,冷凝温度t k = 40℃,过冷温度t g = 35℃,压缩机吸气温度t l = -5℃。

试求:制冷压缩机所需的轴功率。(设指示效率ηi = 0.73,机械效率ηm = 0.9)。 解:h 1=404.99KJ/Kg ;h 2=443.49 KJ/Kg ;h 5=243.114 KJ/Kg ; 制冷剂循环量s kg h h Q M O R 12355.0114.24399.4042051=-=-=

轴功率 KW h h M P m i R e 24.79.073.0)99.40449.443(12355.0)(12=?-?=?-?=ηη 答:轴功率KW P e 24.7=

7.已知有一台小型制冷压缩机,其理论输气量V h =1.6588×10-3m 3/s ,容积效率ηv =0.663,指示效率ηi = 0.871。压---焓图与循环参数如下:

试求:(1)压缩机制冷量Q 0(kw);

(2)制冷剂循环量M R (kg/s);

(3)冷凝热负荷Q k (kw)。

解:压缩机制冷量

kw q V Q v v h O 101.4041.03.2632.416663.0106588.1...3=-??==-η 制冷剂循环量s kg q Q M o O R 310824.263.2632.416101.4-?=-==

LgP

单级制冷循环LgP-h 图LgP 单级制冷循环LgP-h 图

kg kJ h h h h 12.455871.02.4161.4502.41611

21'2=-+

=-+=η 冷凝热负荷kw h h M Q R K 145.5)3.26312.455(10824.26)(34'2=-?=-=-

答:制冷量kw Q O 101.4=;循环量s kg M R 310824.26-?=;冷凝热负荷kw Q K 145.5=

8.某R22制冷装置,t k = 40℃,t 0= -15℃,t g =35℃,压缩机吸入饱和蒸汽,制冷量为Q 0 =19.3kw ,由于工作需要,该装置改为在t 0= -30℃工作,设此时输气效率ηv 仅为原来工况的80%,其它条件不变,

试计算:此时该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为多少?

解:(1)第一种情况:h 1=399.546KJ/Kg ;h 4= h 5=243.114 KJ/Kg ;v 1 =0.077625 M 3/Kg ; 单位容积制冷量3102.2015077625

.0114.243546.399m kJ v q q v =-== (2)第二种情况h 1=393.14KJ/Kg ;h 4= h 5=243.114 KJ/Kg ;v 1 =0.13584 M 3/Kg ; 单位容积制冷量

3104.110413584

.0114.24314.393m kJ v q q v =-== (3)制冷装置的制冷量12012...%80.v v h v v h O q V q V Q Q ηη= 压缩机的制冷量kw Q q q Q v v O 46.83.192

.20154.11048.0%8001122=??== 答:该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为kw Q O 46.82=

二、双级压缩机热力计算

1.制冷剂为R22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其运行工况t k = 40℃, t 0= -40℃,中间冷却器中盘管的传热温差Δt=6℃,低压级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为Δt g =30℃(设有回热器)。当制冷量为Q 0 =15kw 时,

试进行: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解:h 0=388.61KJ/Kg ;h 1=406.98KJ/Kg ;h 2=442.35KJ/Kg ; kg kJ h 5.403'3

= h 4=472.97KJ/Kg ;h 5=249.686KJ/Kg ;bar P k 335.15=;bar P o 0495.1=; 中间压力bar P P P o k j 01.40495.1335.15=?=?=;

相应的中间温度取℃5-=j t ;10℃1-=t ;6=1℃t=tj7+-?+=5t

LgP

过冷循环LgP-h 图

kg kJ h h h h o 804.182)61.38898.406(174.201)(178=--=--=

低压级制冷剂循环量 s kg h h Q M O R 06691.0804

.18298.40615911=-=-= 中间流量 s kg M h h h h M R R 0211.006691.0686.2495.403174.201686.24916

'3752=?--=--=

高压级流量s kg M M M R R R 088.00211.006691.021=+=+=

高压级吸气状态点3焓值

kg kJ h h M M M h h R R R 035.433)5.40335.442(0211.006691.006691.05.403)('32211'33=-?++=-++

=

冷凝器热负荷kw h h M Q R K 4.21)686.24997.472(088.0)(54=-?=-= 低压级理论耗功率KW h h M P R th 37.2)98.40635.442(06691.0)(1211=-?=-= 高压级理论耗功率KW h h M P R th 52.3)035.43397.472(088.0)(3422=-?=-= 理论制冷系数6.252

.337.21521=+=+=th th O th P P Q ε 答:冷凝器热负荷kw Q K 4.21=;低压级理论耗功率KW P th 37.21=

高压级理论耗功率KW P th 52.32=;理论制冷系数6.2=th ε

2.某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氨两级压缩循环,所需制冷量为Q 0 =80kw 。冷凝温度为t k = 40℃,中间冷却器中盘管的传热温差Δt=5℃,蒸发温度为t 0= -40℃。

试求:高、低压级压缩机气缸的容积比。

解:h 0=1327.648KJ/Kg ;h 1=1348.93KJ/Kg ;h 2=1573.66 KJ/Kg ; h 3=1374.3KJ/Kg; h 5=h 6= 312.008KJ/Kg ;h 7 =h 8 =288.452 KJ/Kg ;v 1 =1.627M 3/Kg ;v 3 = 0.3446 M 3/Kg 。 吸气温度0℃13-=t ; 中间温度℃536.04.00-=++=t t t k j 低压级制冷剂循环量

LgP

h 双级制冷循环LgP-h图

LgP h 0双级制冷循环LgP-h图

s kg h h Q M O R 07544.0452

.28893.134880811=-=-= 低压级体积流量m

v M V R R 311.11227.0627.107544.0=?=?= 高压级流量s kg M h h h h M R R 09127.007544.0008

.3123.1374452.28866.1573163722=?--=--= 高压级体积流量s m

v M V R R 332203145.03446.009127.0=?=?= 高、低压级气缸容积比256.01227

.003145.012===R R V V ξ 答:所需高、低压级气缸容积比为256.0=ξ

3.下图所示为氨双级制冷循环LgP —h 图,蒸发器制冷量Q 0 =250KW 。已知参数如下:h 1=1422.86KJ/Kg; h 2=158

4.0 KJ/Kg; h 3=1461.7KJ/Kg; h 4=162

5.0 KJ/Kg; h 5=h 6= 36

6.07KJ/Kg ; h 7 =h 8 =233.19 KJ/Kg ; v 1 =960.87×10-3 M 3/Kg ; v 3 = 288.88×10-3 M 3/Kg 。

试求:(1)低压级压缩机流量M Rd (Kg/S )及低压级压缩机实际吸气量V sd (M 3/s );

(2)高压级压缩机流量M Rg (Kg/S )及高压级压缩机实际吸气量V sg (M 3/s );

(3)冷凝器热负荷Q k (kw);

(4)中间冷却器的桶径D n (M)(设桶中允许流速ω= 0.5M/S );

(5)中冷器过冷盘管热负荷Q g (kw)

解: 低压级压缩机流量 s kg h h Q M D R 210.019.23386.1422250810.=-=-= 低压级压缩机实际吸气量 s m v M V D R SD 331.2019.01087.96021.0=??=?=- 高压级压缩机流量s kg M h h h h M D R G R 2589.021.007

.3667.146119.2330.1584.5372.=?--=--= 高压级压缩机实际吸气量s m v M V G R SG 333.0748.01088.2882589.0=??=?=- 冷凝器热负荷KW h h M Q G R K 94.325)07.3661625(2589.0)(54.=-?=-?= 中间冷却器的桶径m V D SG n 436.05

.00748.044=??=??=πωπ 中冷器过冷盘管热负荷KW h h M Q D R c s 9.27)19.23307.366(210.0)(75..=-?=-?= 答:低压级流量s kg M D R 210.0.=,及实际吸气量s m V SD 32019.0=

LgP 双级制冷循环LgP-h图0

高压级流量s kg M G R 2589.0.=,及实际吸气量s m V SG 30748.0=

冷凝器热负荷KW Q K 94.325=,及中间冷却器的桶径m D n

436.0=

中冷器过冷盘管热负荷KW Q c s 9.27.=

(蒸发器部分)

参考解答

1. 某纺织厂空调系统冷负荷Q 0=580 kw ,采用制冷剂R22卧式壳管式蒸发器,以水为载冷剂,t 0= 0℃,蒸发器进、出水温度分别为t s1= 12℃和t s2= 7℃,水流速ω=1.5m/s ,传热管为φ25×

2.5无缝钢管,已知管外制冷剂侧放热系数α0=1350w/(m 2.k )。

试求:蒸发器的水循环量和传热面积。(计算时导热热阻取∑R=0.6×10-3(m 2.k )/ w )

解:按水温℃10=f t ;查水的密度31000m kg f =ρ;比热).(193.4k kg kJ c pf =; 运动粘度s m f 2610306.1-?=ν;导热系数λf =0.574w/(m .k );普朗特准数52.9=pf P 管内水流量s m t t c Q V w w pf f 3321010665.275

193.41000580)(-?=??=-=ρ 4463

1010297.210

306.110205.1.>?=???==--f n ef d R νω属紊流 水侧放热系数

)(7.400052.9)10297.2(02

.0574.0023.0.023

.023.08.043.08.0k m w P R d rf ef n f n =??==λα 传热系数 )(9.604]1350

1106.020257.40001[]1.

1[213100k m w R d d k n n o =+?+?=+∑+?=---αα 对数平均温差℃28.9070127120

20121=---=---=?Ln t t t t Ln t t t s s s s m 计算所需面积23

00'

4.10328.99.60410580m t k Q A m of

=??=?= 答:计算所需水的流量h m m V 3336.9910665.27=?=-;蒸发面积24.103m A of =

2.有一氟利昂卧式壳管式干式蒸发器,外表面积A of =34.4m 2,传热系数k 0 =488.5w/(m 2.℃),

空调冷冻水流量v = 0.0042m 3/s ,回水温度t 2 =10℃,制冷剂R22的蒸发温度t 0 =5℃。冷冻水密度、比热分别取ρ=103kg/m 3、C p =4.19 kJ/(kg.℃)。

试求:(1)冷冻水出口温度t 1;

(2)蒸发器制冷量Q 0。

解: 蒸发器的效率系数615.01131041900042.04

.345.488...2=-=-=???--e e p of o c V A k ρη

蒸发器出水温度C t t t t ο9.6)510(615.010).(02221=-?-=--=η

蒸发器制冷量kw t t C V Q P 6.54)9.610(19.4100042.0)(..3120=-???=-=ρ 校核:对数平均温差℃2.359.65109.6100

10212=---=---=?Ln t t t t Ln t t t m 蒸发器制冷量kw t A K Q m of 8.532.34.345.48800=??=?=

答:蒸发器出水温度C t ο9.61

=;蒸发器制冷量kw Q 6.540= 3.有一将t s1= 15℃的水冷却至t s2=9℃的蒸发器,蒸发温度为t 0=5℃。长期使用后需要将蒸发温度降为3℃,否则蒸发器的出水温度就不能保持9℃,

试求:蒸发器的传热系数降低了多少百分比(%)?

解:按蒸发器前后面积不变,根据热平衡原理of m of m o A t k A t k ''''0''?=?

初期对数平均温差℃548.6595159150

20121'=---=---=?Ln t t t t Ln t t t s s s s m 长期使用后需对数平均温差为℃656.839315915020121''=---=---=

?Ln t t t t Ln t t t s s s s m 蒸发器的传热系数'0'0''''''0%6.75%100656.8548.6%100k k t t k k m m o

=?=??= 答:蒸发器的传热系数降低为原'0''0%6.75k k =

4. 内外壁面温差为⊿t=25℃的一根制冷吸气管道,管径φ159×4.5,钢管的导热系数λ1= 52.3 W/(M.℃);包以聚苯乙烯管壳保温材料,厚度δ=50mm ,其导热系数λ2= 0.0314 W/(M.℃);上面再包以油毡隔气,油毡厚度δ=1mm ,导热系数λ3= 0.814 W/(M.℃);

试求:50m 长管道的冷损耗Q 0 (W )

解:求吸气管道的传热系数

)

(4928.0]259

261814.02261.01592590314.02261.01501593.522261.0[]222[

21103002010k m w Ln Ln Ln d d Ln d d d Ln d d d Ln d K w n w w =?+?+?=?+?+?=--λλλ 50m 长管道的冷损耗

Q 0=k w .π.D.L.Δt=0.4928×π×0.261×50×25=505.1w

答:50m 长管道的冷损耗Q 0=505.1w

5. 有一盐水冷却器在盐水入口温度t 1 = -6℃,盐水出口温度t 2 = -10℃,制冷剂蒸发温度

t 0 = -15℃下工作。当盐水流量V = 5 L/S 、盐水密度ρ= 1180 Kg/m 3、盐水比热C p = 3.18 KJ/

(Kg.℃),传热系数K =465.2 W/(M 2.℃)时,

试求:

(1)所需的制冷量Q 0 (kw )

(2)对数平均温差⊿t m (℃)

(3)传热面积F (M 2)

解:

所需的制冷量Q= V.ρ.C P (t 1- t 2) = 5×10-3×3.18×1.18×103×(-6+10) =75.05 KW 对数平均温差C Ln t t t t Ln t t t ?=+-+-+-=---=?805.615101561060

20121 传热面积23071.23805

.6102.46505.75.m t K Q A =??=?=- 答:所需的制冷量Q 0=75.05 KW ;对数平均温差C t ?=?805.6;传热面积271.23m A =

(冷凝器部分)练习题

参考解答

1.有一台制冷装置,压缩机制冷量为Q 0=19.5kw ,所需轴功率P e =7kw ,机械效率为ηm =0.85,进入冷凝器的冷却水温度为t s1=22℃,冷却水流量为V=60 L / min ,

试求:冷凝器冷却水出口温度t s2℃。

解:按进水温度℃221=t ;查水密度323.998m kg f =ρ;比热).(183.4k kg kJ c pf =;

冷凝负荷 kw P Q Q m e k 45.2585.075.190=?+=+=η

℃1.28)

1060(6023.998183.445.2522.312=???+=+=v c Q t t fp k

s s ρ

医学免疫学第版课后思考题答案重点

一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髓样祖细胞→粒细胞、单核、DC、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淋巴样祖细胞→B、T、NK细胞 ②B细胞和NK分化发育的产所 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B细胞(在外周) →活化B细胞随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B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IgG,释放入血。 (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也是再次应答产所,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短,不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 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发育。 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T细胞的TCR若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pMHC 高亲和力则被消除。 试述淋巴结、脾和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 淋巴结: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B25%)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 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 :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B 40%)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 MALT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 二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生物意义:补充新的免疫细胞、增加与APC接触的机会、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成分。三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四影响抗原应答的主要因素 A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a化学性质:P、糖蛋白、脂蛋白、多糖类、LPS及肿瘤细胞的DNA、组蛋白 b分子量大小:>10KD,分子量大的免疫原性强 c结构复杂性:含芳香族AA的Ag免疫原性强。 d分子构像:抗原表位 e易接近性:抗原表位被淋巴细胞受体接近容易程度,易接近免疫原性强 f物理状态: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强 B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 C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佐剂的应用和类型。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页眉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第一节常用物理量 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 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 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页

页眉 少? 第二节质量衡算 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 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 第三节能量衡算 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 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 第三章流体流动 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 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医学免疫学第6版课后思考题答案重点

一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与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与胸腺 骨髓的功能: 髓样祖细胞→粒细胞、单核、DC、①血细胞与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细胞与血小板 淋巴样祖细胞→B、T、NK细胞 ②B细胞与NK分化发育的产所 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B细胞(在外周) →活化B细胞随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B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IgG,释放入血。 (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与淋巴结也就是再次应答产所,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短,不就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 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与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就是T细胞)的发育。 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T细胞的TCR若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pMHC 高亲与力则被消除。 试述淋巴结、脾与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 淋巴结:T细胞与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B25%)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 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 : T细胞与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B 40%)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 MALT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 二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生物意义:补充新的免疫细胞、增加与APC接触的机会、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其她免疫成分。三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四影响抗原应答的主要因素 A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a化学性质:P、糖蛋白、脂蛋白、多糖类、LPS及肿瘤细胞的DNA、组蛋白 b分子量大小:>10KD,分子量大的免疫原性强 c结构复杂性:含芳香族AA的Ag免疫原性强。 d分子构像:抗原表位 e易接近性:抗原表位被淋巴细胞受体接近容易程度,易接近免疫原性强 f物理状态: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强 B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 C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佐剂的应用与类型。

最新环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十一章 第一节 (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1.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反应程度后一 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 物料的进与出。 (2)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处理。 (4)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不便自动控制。 2.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2)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3)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 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4)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3.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 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5)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 v)之比值. 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6) 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 (7) 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理想流反应器和非理想流反应器;完全混合流(全混流)反应器和推流反应器。 (8)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它通常用到哪几类基本方程? 基本内容: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计算达到规定的目标所需要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完整版)免疫所有选择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一、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法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E.印度 3. 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害无利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4.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5. 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易导致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缺陷病 6.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7.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8. 首次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素素 C.肉毒类毒素 D.白喉类素素 E.白喉抗毒素 9. 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A.Pasteur B.Behring C.Jenner D.Border E.Burner 10.最早发明减毒活疫苗的科学家是 A.Jenner B.Koch C.Porter D.Burnet E.Pasteur 11.英国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 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12.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学者是 A. .Koch和Pasteur B. Miller和Good C. Milstein和K?hler D. Tislius和Kabat E. Porter和Edelman 1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Porter D. Jenner E.Pasteur 14.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粘附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粘附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D 2.B. 3.E 4.A 5.B 6.D 7.A 8.E 9.B 10.E 11.D 12.C 13. A 14.E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一、选择题 1.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A.扁桃体 B.淋巴结 C.胸腺 D.脾脏 E.肠淋巴组织

20XX环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十^一早 第一节 (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 要特点? 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 反应程度后一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物料的进与出。 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 处理。 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 不便自动控制。

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1 / 12 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v)之比值. 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6)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 (7)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环工原理思考题

4热量传递 1)什么是热传导? (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 (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 (1)简述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 (2)简述对流传热的机理、传热阻力的分布及强化传热的措施。 (3)为什么流体层流流动时其传热过程较静止时增强? (4) 传热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试分析传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 (5)试分析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6) 分析圆直管内湍流流动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量和管径的关系,若要提高对流传热系数,采取哪种措施最有效? (7)流体由直管流入短管和弯管,其对流传热系数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8)什么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增加反而会使热损失加大?保温层的临界直径由什么决定? (9)间壁传热热阻包括哪几部分?若冷热流体分别为气体和液体,要强化换热过程,需在哪一侧采取措施? (10)什么是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 1)分析热辐射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作用特点。 (2)比较黑体和灰体的特性及其辐射能力的差异。 (3) 温度对热辐射和辐射传热的影响。 (4)分析物体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关系。 (5)简述气体发射和吸收辐射能的特征,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机理。 1)简述换热器的类型。 (2)什么是间壁式换热器,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3)列管式换热器式最常用的换热器,说明什么是管程、壳程,并分析当气体和液体换热时,气体宜通入哪一侧? (4)简述增加传热面积的方法。 (5)试分析提高间壁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途径。 5质量传递 (1)什么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 (2)简述费克定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3)简述温度、压力对气体和液体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4)对于双组分气体物系,当总压和温度提高1倍时,分子扩散系数将如何变化? (5)分析湍流流动中组分的传质机理。 (1)什么是总体流动?分析总体流动和分子扩散的关系。 (2)在双组分混合气体的单向分子扩散中,组分A的宏观运动速度和扩散速度的关系? (3)单向扩散中扩散组分总扩散通量的构成及表达式。

免疫学思考题必考

免疫学思考题整理 1、简述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种类及主要生物学功能 2、试述T 细胞的主要膜分子及其意义 3、试述B细胞的主要膜分子及其意义 4、简述T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 5、简述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学说” 6、什么是免疫应答?试比较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7、简述机体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 8、简述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及各个功能区的意义 9、简述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10、简述五大类抗体分子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 11、单克隆抗体 12、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13、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4、归纳志贺菌致病的主要特点 15、急性菌痢的典型症状有哪些?解释其形成机制 16、霍乱是如何传播的?期临床表现和预后如何? 17、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8、结核分枝杆菌致病物质及感染特点? 19、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定与用途? 20、试述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1、试述HBV致病的可能机制 22、试述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癌机制 23、名词解释:补体、MAC、C5转化酶、补体的灭活 24、简述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过程 25、列表比较补体三大激活途径的主要区别(激活物质、C3转化酶、C5转化酶) 26、补体系统广泛参与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效应机制 27、迄今发现了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 28、补体激活的三个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形成攻膜复合物,溶解细胞 29、补体活化过程产生多种生物活化片段,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 30、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 效应分子 31、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经链接的二硫键连接而成,分为可变区、恒定区和铰链 区 32、抗体的可变区(V区)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恒定区(C区)通过激活补体、结 合Fc受体(调理作用、ADCC和参与1型超敏反应)和穿过胎盘发挥作用 33、人工制备抗体的主要方法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34、正常菌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举例说明正 常菌群对维持这种平衡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35、什么是微生态失调?主要原因有哪些? 36、青霉素如何发挥杀菌作用的? 37、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研究细胞特殊结构有什么意义?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免疫学试题及答案(绝对精品)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共同抗原:具有共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 2、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 学基因。 是指抗原性物质表面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3、CK: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剌激而合 成、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蛋白物质 的总称。 CK 能调节白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 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是除免疫球蛋 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4、TAA:指无严格的肿瘤特异性,但可在肿瘤细胞异位 表达或出现量的改变,包括某些糖蛋白、胚胎性抗 原等。 5、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致敏后,再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 乱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 四、简答题(共30分) 1、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答:V区:结合抗原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C区:激活补体;结合Fc受提:调理作用; ADCC作用;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和黏膜 2、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 答:1)溶解细菌、细胞 2)调理作用 3)引起炎症反应 4)清除免疫复合物 1、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答:一、补体介导的溶菌、溶细胞作用:1。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的重要防御机制;2。某些病理情况下,可介导自身细胞溶解,导致组织损伤与疾病。 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一)免疫粘附与调理作用、(二)促炎症作用、(三)对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四)免疫调节作用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免疫思考题及答案

1、免疫定义:①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抵抗力,不患疫病,即抗感染。 ②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并能将非己成分排出体外的复杂的生理学功能。 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 2、免疫的三大功能和三大特点是什么? 答:⑴三大基本功能:①免疫防御;②免疫自身稳定;③免疫监视。 ⑵三大特点:①识别自己与非己;②特异性;③免疫记忆。 3、免疫系统的构成 骨髓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 法氏囊 免疫器官淋巴结 脾脏 外周免疫器官骨髓 哈德氏腺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免疫系统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性细胞和杀伤细胞 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统 红细胞 抗体 免疫相关分子补体 细胞因子等 4、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树突状细胞、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第三章 抗原:是指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物质。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的特异性的是由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 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也称抗原表位。 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族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植物、微生物之间性质相同的抗原。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免疫原性: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应答产物。 反应原性:抗原+免疫应答产物(如抗体)→特异结合。构成抗原的条件:1,异源性---是抗原的首要条件: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物质(自身抗原) 2、构成抗原的条件有哪些? 答:异源性;大分子物质;分子结构复杂;物理状态;适当的进入途径。第四章 抗体(Ab):是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对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或尚不知是否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讲总论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免疫:从狭义上讲,免疫就是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与有害物质的抵抗力。 从广义上讲,免疫就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反应的一种生理功能。 2.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与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C) A、免疫耐受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就是(D) A、Jenner B、Border C、Porter D、Burnet E、Pasteur 4.最早用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就是(D) A、Burnet B、Border C、Porter D、Jenner E、Pasteur 5.免疫指(ABCDE)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与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E、机体识别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第二章免疫器官 1、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其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与组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与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即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1)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与器官中分布更为合理 (2)淋巴组织不断从循环池中补充新的淋巴细胞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 疫功能 (3)有利于淋巴细胞与抗原与抗原递呈细胞接触 (4)有利于动员效应淋巴细胞迁移至炎症部位; (5)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记忆性细胞也参与再循环,其接触相应抗原后进 入淋巴组织,并迅速发生活化、增殖与分化,产生再次免疫应答。 2.骨髓的主要功能包括(ABDE) A.各类血细胞与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C.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0XX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第一节常用物理量 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 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 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专

业资料 .. 少? 第二节质量衡算 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 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 第三节能量衡算 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 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 第三章流体流动 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 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

《环工原理》部分课后作业及答案

第一篇 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2.1 某室内空气中O 3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求: (1)在1.013×105Pa 、25℃下,用μg/m 3表示该浓度; (2)在大气压力为0.83×105Pa 和15℃下,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1)理想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摩尔分数值相等 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 空气混合物的体积为 V 1=V 0·P 0T 1/ P 1T 0 =22.4L×298K/273K =24.45L 所以O 3浓度可以表示为 0.08×10- 6mol×48g/mol×(24.45L )- 1=157.05μg/m 3 (2)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 空气的体积为 V 1=V 0·P 0T 1/ P 1T 0 =22.4L×1.013×105Pa×288K/(0.83×105Pa×273K )=28.82L 所以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8×10- 6mol/28.82L =2.78×10- 9mol/L 2.2 假设在25℃和1.013×105Pa 的条件下,SO 2的平均测量浓度为400μg/m 3,若允许值0.14×10-6,问是否符合要求? 解:由题,在所给条件下,将测量的SO 2质量浓度换算成体积分数,即 3396 5 108.31429810400100.15101.0131064 A A RT pM ρ--???=??=??? 大于允许浓度,故不符合要求 2.6 某一段河流上游流量为36000m 3/d ,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为 3.0mg/L 。有一支流流量为10000m 3/d ,其中污染物浓度 为30mg/L 。假设完全混合。求: (1)求下游的污染物浓度; (2)求每天有多少kg 污染物质通过下游某一监测点。 解:(1)根据质量衡算方程,下游污染物浓度为 1122 12 3.0360003010000 /8.87/3600010000 V V m V V q q mg L mg L q q ρρρ+?+?= = =++ (2)每天通过下游测量点的污染物的质量为 312()8.87(3600010000)10/408.02/m V V q q kg d kg d ρ-?+=?+?= 2.7 某一湖泊容积10×106m 3,上游有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流入该湖泊,流量为50m 3/s 。一工厂以5 m 3/s 的流量向湖泊排

免疫学思考题汇总

思考题 1.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功能有哪些? (1)基本特性: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特异性、免疫记忆 (2)基本功能: 抵抗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2.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1)抗原分子的特性:异源性、一定的理化特性、对抗加工 和呈递的易感性 (2)宿主生物系统:受体动物的基因型、受体动物的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3)免疫方法的影响 3.细菌抗原和病毒抗原的种类有哪些? (1)细菌抗原: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菌毛抗原(2)病毒抗原:病毒表面抗原、病毒衣壳抗原、核蛋白抗原4.抗原的交叉性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不同物种间存在共同的抗原组成 (2)不同的抗原分子存在共同的抗原表位 (3)不同的表位之间有部分结构相同 5.Ig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1)免疫球蛋白是单体分子结构:所有种类免疫球蛋白的单体分子结构都是相似的,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4 条肽链构成的“Y”字形的分子。 (2)Ig的水解片段和生物学活性:

a.两个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相同片段,称为抗原结合片段(Fab) b.一个可形成蛋白结晶的称为Fc片段,无结合抗原活性,具有各类Ig的抗原决定簇,与抗体分子的其他生物学活性密 切相关。 c.两个大小不同的片段,一个具有双价抗体活性的F(ab’)2片段,小片段类似于Fc片段,称为PFc’片段,无生物学 活性。 (3)免疫球蛋白有特殊分子结构: a 连接链(J链):在免疫球蛋白中,IgM是由5个单体分子聚合而成的五聚体,分泌型的IgA是由两个单体分子聚合而成的二聚体,这些单体之间就是依靠J链连接起来的。 b 分泌成分:是分泌型IgA所特有的一种、特殊结构。 (4)糖类:以共价键结合在你H链的氨基酸上,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有N-糖苷键与多肽链中的天冬酰胺连接在一起,少数可结合到丝氨酸上。 6.Ig的种类及其特性有哪些? (1)类:根据重链C区的理化特性及抗原性的差异进行区分同种系所有个体内的Ig。 (2)亚类:根据重链恒定区的微细结构、二硫键的位置与数目及抗原特性的不同进行区分同一种类免疫球蛋白。 (3)型:根据轻链恒定区的不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分为k和

工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模板

工艺思考题及参考 答案模板

机械制造工艺学( 上)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什么叫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 答: 生产过程: 从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 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 尺寸、 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 在具体生产条件下, 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 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 2、 某机床厂年产CA6140 卧式车床 台, 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5%, 机械加工废品率为5%。试计算主轴的年生产纲领, 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 工艺过程有何特点? 若一年工作日为280天, 试计算每月(按22天计算)的生产批量。 解: 生产纲领公式 N=Qn(1+α)(1+β)=??12000( 1+15%) ( 1+5%) =2415台/年 查表属于成批生产,生产批量计算: 241522 189.75280 NA n F ?= ==(件) 3、 结合具体实例, 说明什么是基准、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 答: 基准: 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的点或面, 包括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 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 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叫做工艺基准。

按其场合不同, 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中, 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定位基准: 加工时, 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的正确位置; 测量基准: 加工中或加工后, 测量工件形状尺寸采用的基准; 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举例: ( a) 如一阶梯轴零件, Φ60外圆的设计基准是Φ40外圆的中心 线 (b)如图的工序图中,加工ΦD 孔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