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辐射常识

核辐射常识

核辐射常识
核辐射常识

核辐射基本常识

1.元素是由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组成的。元素周期表中标志元素次序的数目字称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通常用Z 来表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按一定能级运行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的数目恰好使原子成为中性。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

质量数A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合称为质量数

原子序数Z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叫做原子序数

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A = Z + N

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2.核素这一术语在辐射防护中经常用到,它定义为具有特定原子序数、质量数和核能态的一类原子,

通常用符号X A

Z 表示。其中X 是元素符号、A 是质量数、Z 是原子序数(即电子数或核电荷数)。例如Li

73是元素锂的一种核素,A=7,Z=3;K 4019是元素钾的一种核素,A=40,Z=19。它们又可写作锂-7、钾-40。现在已经知道大约有2000余种核素,其中约300种是稳定的。

核素根据其质量数、原子序数及所处能态的差异又可分为:

(1)同位素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通常是在其元素符号左上角上注明质量数来表示。例如1H 、2H 、3H 是氢的三种同位素;235U 、238U 是铀的两种同位素。每一种元素可能包括几种或几十种同位素。

(2)同核异能素(同质异能素) 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但处于不同能态的核素,通常在其

核素符号质量数标上m 或m 1、m 2…等。例如Cu

m 6829是Cu 6829的同核异能素;Sb m 12451是Sb 12451的同核异能素。 (3)同量异位素(同质异位素) 具有相同质量数,而原子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量异位素。例如Ar 4018、

K 40

19和Ca 4020;Sr 9038和Y 90

39。

3.电离辐射是指能引起被照射物质激发或电离的射线。电离辐射包括光子辐射(X 射线、γ射线)和粒子辐射(α、β、中子、质子等)。

(1)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可以使物质直接电离或激发。 射线穿透能力很弱,但电离本领很强,一旦进入人体组织和器官时破坏较大。由于它的射程很短,对外照射不会造成损伤,因此在防护上不需要特殊屏蔽,一张纸就可把它挡住。

(2)β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它是原子核内发射出的高速电子。穿透能力比α粒子大,比γ射线小。用数毫米厚的玻璃或有机玻璃就可达到足够的防护要求。5mm 厚的铝板可完全吸收 射线。

(3)γ射线为不带电的光子,不能使物质直接电离或激发。它与物质产生次级电子。次级电子引起物质原子的电离和激发。γ射线为贯穿辐射,穿透能力比α射线、β射线强,在屏蔽γ射线时,一般用高原子序数、密度大的物质,如铅、混凝土等。γ射线难以完全吸收,25 mm厚的铅板只能吸收一半的γ射线。

(4)中子是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中子通过物质时和物质中的电子是不发生作用的,不能直接引起电离,而要靠中子和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次级粒子,次级电子引起物质原子的电离和激发。在中子的防护中,常选用含氢和原子量小的物质(如石腊、石墨、氢化锂)作为快中子的减速剂。在中子屏蔽层中往往掺入重元素与减速剂组成交替屏蔽。其中重元素具有吸收γ射线和使高能中子减速的双重作用。中子源根据其产生方式,大体上可分为放射性核素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和反应堆中子源三大类。

4.一种核素自发地放出射线、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现象,称做放射性衰变。原子核自发核衰变的类型有三种:(1)α衰变;(2)β衰变;(3)γ跃迁。

放射性衰变规律:放射性核素每一个的核的衰变并非同时发生,而是有先有后的,是一个统计过程。实验表明,任何放射性物质在单独存在时都服从指数衰变规律。

半衰期T1/2定义为:在单一的放射性衰变过程中,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衰减到原来数目的一半(或其放射性活度降至其原有一半)所需的时间。

5.放射性活度是指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核的衰变数,它反映的是放射性核素的核衰变率。国际单位为贝克勒,简称贝克(Bq)。1贝克定义为每秒一次核衰变。旧的单位为居里(Ci),1居里定义为每秒3.7×1010次衰变。

放射性比活度是指某一纯的元素或化合物中单位质量所含的放射性活度,单位为Bq/g。表示样品内放射性核素在其所属的元素的全部原子中所占的比重。放射性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的放射性活度,单位是Bq/ml。

应该指出,放射性活度反映了单位时间内一定量核素发生自发衰变的次数,而不是放射性的粒子数,

放射性活活度A=103Bq,则其β粒子发射率为103个/秒,γ射线后者称为发射率或射线强度。例如:Co

60

56

放射性核素,在一次衰变过程中,放出一β个粒子,两个γ光子。

发射率为2×103个/秒。因为Co

60

56

6.吸收剂量(D)是指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平均吸收的电离辐射能量。适用于任何类型电离辐射的内外照射和任何被被照物质。吸收剂量的国际制单位是焦耳/千克(J/kg),专用名为戈瑞(Gy)

7.剂量当量(H)是指所关心组织中某一点的吸收剂量(D)、品质因数(Q)及其修正因数(N)的乘积,即H=D·Q·N。ICRP目前指定修正系数N取1,不同辐射类型的品质因数Q见下表。

8.辐射防护三原则:

(1)辐射实践的正当化原则:只有当这一实践活动对人群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比起个人和社会从中获得利益很小时,才能认为具有值得进行的正当理由;反之不应该采取这种实践。

(2)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也称可合理达到尽可能低的原则,既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下,所有辐射照射都应保持在可合理达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3)个人剂量的限制:对个人所受的照射利用剂量限值加以限制。

9.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1)职业照射剂量限值:20mSv;

(2)公众照射剂量限值:1mSv。

10.战时参战人员的全身外照射控制量:

①一次或数日内受照射剂量一般不得超过0.5Gy;

②一次或数日内受到0.5Gy照射后的一个月内不得再次接受照射;

③一次或数日内受0.5~1.0Gy照射后的两个月内,不得再次接受照射;

④分次或迁延受到照射的年累积剂量一般不得超过1.5Gy;

⑤终身累积剂量不得超过2.5Gy。

11.外照射防护方法(对体外放射源或放射性沾染构成的辐射场的防护称之为外照射防护):(1)时间:受到辐射照射的时间越短,身体所受的剂量越少。

(2)距离:距离辐射源越远,所受剂量越少。

(3)屏蔽:铅板、水泥墙或水都可以阻挡辐射或降低辐射强度。

12.内照射防护方法:

(1)缩短接触污染物的时间;

(2)防止人员表面受污染;

(3)防止吸入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空气;

(4)防止进食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及饮用受污染的食水。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的途径:①饮食;②呼吸;③皮肤吸收;④伤口。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即包括你喝的水和我呼吸的空气,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所以我们不是讨论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偏高或 高的放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 详细介绍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核辐射定义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辐射有什么危害?

答: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 大。 为什么说人类生活在放射环境中? 答: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 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宇宙射线; 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 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微量的放射性不会危及健康。 人们的哪些活动也有放射性? 答: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希/年。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希;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希;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一次X光检查 0.1毫希等等。 生活中的核辐射污染 对于核辐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常人往往只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核辐射核工厂里某些特殊车间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或者医院的X射线治疗所产生的放射性造成的影响及损害,而未考虑生活中还会有放射性污染源。实际上,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要防止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关执法部门要增强环境保护

核辐射物理与探测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1 当电子的速度为18105.2-?ms 时,它的动能和总能量各为多少? 1-2 将α粒子的速度加速至光速的0.95时,α粒子的质量为多少? 1-5 已知()()92,23847.309,92,23950.574MeV MeV ?=?= ()()92,23540.921,92,23642.446MeV MeV ?=?= 试计算239U ,236U 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 1-8 利用结合能半经验公式,计算U U 239236,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并与1-5式的结果进行比较。 第二章 原子核的放射性 2.1经多少半衰期以后,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可以减少至原来的3%,1%,0.5%,0.01%? 2.7 人体内含%18的C 和%2.0%的K 。已知天然条件下C C 1214与的原子数之比为12102.1,C 14的573021=T 年;K 40的天然丰度为%0118.0,其半衰期a T 911026.1?=。求体重为Kg 75的人体内的总放射性活度。 2-8 已知Sr 90按下式衰变: Zr Y Sr h a 90 64,901.28,90??→????→?--ββ(稳定) 试计算纯Sr 90放置多常时间,其放射性活度刚好与Y 90的相等。 2-11 31000 cm 海水含有g 4.0K 和g 6108.1-?U 。假定后者与其子体达平衡,试计算31000 cm 海水的放射性活度。 第三章 原子核的衰变 3.1 实验测得 Ra 226 的α能谱精细结构由()%95785.41MeV T =α和()%5602.42 MeV T =α两种α粒子组成,试计算如下内容并作出Ra 226衰变网图(简图) (1)子体Rn 222核的反冲能; (2)Ra 226的衰变能; (3)激发态Rn 222发射的γ光子的能量。 3.2 比较下列核衰变过程的衰变能和库仑位垒高度: Th He U 2304234+→; Rn C U 22212234+→; Po O U 21816234+→。

日本核泄露事核辐射相关知识

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究竟有什么危害?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西弗,也就是说,人体每接受1西弗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的致癌几率。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的标准,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应小于毫西弗。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 而日有媒体报道的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外部辐射量一度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这个辐射量只相当于一个人接受十几次X光检查,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核泄漏时怎么做?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网站上介绍了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摘译如下: 下文中的指导原则告诉你在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注意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的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关闭并锁好门窗。 如果要求你撤离: ?注意保持窗户和通风口关闭;使用再循环空气。 如果建议你留在室内: ?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 ?如果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区域。 ?如非绝对必要,不要使用电话。

核辐射对日本的影响范围

核辐射对日本的影响范围 有分析指出,如果核危机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日本无论从进口还是出口的角度讲,都会付出高昂代价,贸易往来会受到严重影响。那么,核辐射对日本的影响范围呢?就让的 受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等影响,日本周边国家包括中国、朝鲜、韩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继发生海啸,该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受到严重的影响。2011年3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布,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2011 年4月12日,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将福岛核事故等级定为核事故最高分级7级(特大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同级。 福岛核事故对福岛核电厂以及周边的环境造成十分重要影响,事故的发展过程了电站各方考虑的范围,事故主要表现出来的特点有:

1.极端外部自然灾害导致事故发生; 2.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厂多机组、长时间的全厂完全断电和丧失最终热阱,超出了核电厂设计考虑的范围; 3.地震、海啸对核电厂及其周围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外部救援不能及时抵达,抢险救灾活动不能有效展开,导致事故不断升级; 4.主控室没有操控手段、没有电厂状态指示、核电厂局部位置不可到达,核电系统损伤状态超出了严重事故管理指南的覆盖范围; 5.在未预计的位置发生氢气爆炸现象,造成最后一道安全屏障的破坏; 6.大量放射性废水处理问题。在福岛核事故初期,为缓解事故

后果,向其4台机组的反应堆、安全壳和乏燃料水池内注入了大量海水和淡水,虽控制了反应性、对燃料进行了有效冷却但随着放射性废液的泄漏、大量放射性废液的处理问题逐渐显现; 7.应急撤离区域问题。福岛核事故的应急撤离范围是周围20公里,超出预期。 温馨提示: 当发生核裂变时,您想知道您周围核辐射是否安全,建议您使用核辐射检测仪测量一下。 各位新老朋友,看了上述对于核辐射对日本的影响范围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您想要掌握更多关于核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的常识知识和辐射污染小知识及环境污染小知识,尽在我们!

关于地震及防核辐射的主题班会策划书简易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地震及防核辐射的主题班会策划书简易版

关于地震及防核辐射的主题班会策 划书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方案文件应用在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活动名称:xx班主题班会 二、班会主题: 对于日本地震及核辐射的讨论。 三、班会地点: 教室。 四、班会参加人员: 全体同学、辅导员。 五、班会持续时间: 大约在45分钟左右。 六、班会形式:讨论会。 七、班会宗旨:

贴近时事政治,使同学们增加对社会时事的了解,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端正对待问题的态度。 八、班会准备: (1)借教室; (2)制作符合班会主题的ppt; (3)通知同学及辅导员班会具体时间地点,并让同学们做好准备。 九、班会讨论内容: 北京时间XX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为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目前官方已经确认5692人死亡9506人失踪,雪上加霜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4号反应堆出现火情。瞬间,关于核辐射的问题引起

核辐射测量原理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 辐射源 1、实验室常用辐射源有哪几类?按产生机制每一类又可细分为哪几种? 带电粒子源 快电子源: β衰变 内转换 俄歇电子 重带电粒子源: α衰变 自发裂变 非带电粒子源 电子辐射源:伴随衰变的辐射、湮没辐射、伴随核反应的射线、轫致辐射、特征X 射线 中子源:自发裂变、放射性同位素(α,n )源、光致中子源、加速的带电粒子引起的反应 2、选择辐射源时,常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是什么? 答:能量,活度,半衰期。 3、252Cf 可做哪些辐射源? 答:重带点粒子源(α衰变和自发裂变均可)、中子源。 第二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离损失:入射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库仑相互作用,以使靶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的方式而损失其能量 作用机制:入射带电粒子与靶原子的核外电子间的非弹性碰撞。 辐射损失:入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库仑相互作用,以辐射光子的方式损失其能量。 作用机制:入射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间的非弹性碰撞。 能量歧离:单能粒子穿过一定厚度的物质后,将不再是单能的,而发生了能量的离散;这种能量损失的统计分布,称为能量歧离。 引起能量歧离的本质是:能量损失的随机性。 射程:带电粒子沿入射方向所行径的最大距离。 路程:入射粒子在物质中行径的实际轨迹长度。 入射粒子的射程:入射粒子在物质中运动时,不断损失能量,待能量耗尽就停留在物质中,它沿原来入射方向所穿过的最大距离,称为入射粒子在该物质中的射程。 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 1、主要为电离能量损失 2、单位路径上有多次作用——单位路径上会产生许多离子对 3、每次碰撞损失能量少 4、运动径迹近似为直线 5、在所有材料中的射程均很短 电离损失: 辐射损失: 快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 1、电离能量损失和辐射能量损失 2、单位路径上较少相互作用——单位路径上产生较少的离子对 3、每次碰撞损失能量大 4、路径不是直线,散射大 ?? ???242ion 0dE 4πz e -=NZB dx m v ()()??rad ion dE/dx E Z dE/dx 800 2 22NZ m E z dx dE rad ∝??? ??-21m S rad ∝E S rad ∝2 NZ S rad ∝

第一章核辐射基本知识08

第一章:核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放射性现象 放射性现象对于我们早已不陌生,岩石里、食物内、空气中,到处都存在放射性。放射性现象就是不稳定的核素自发地放出粒子或γ射线,或在轨道电子俘获后放出X射线,或产生自发裂变的过程。 我们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其外围绕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及中子组成,质子与电子的数目相等,使原子呈中性。通常用A Z X表示核素,X为元素的化学符号;A为质量数,等于质子和中子质量的总和,Z为原子序数,等于质子的数目。例如氢有三个核素:氢、氖、氖,分别记作11H,21H,31H,它们是同位素。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相同的核素。 从构成万物的一百多种元素来看,已经发现了2000多种核素,其中280多种核素是稳定的。在不稳定的核素中有60多种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其中主要在Z>83的元素里,而余下的为人工放射性核素。 天然放射性核素发生核衰变时,会放出α、β、γ射线,人工放射性核素还可以辐射出质子或中子等。 天然放射性核素自发地衰变,一般不受温度、压力的影响,并且按指数规律变化,若某时刻t时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为N(t),则其与初始N0时具有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N。之间有下面的关系: N(t)= N0e-λt(1-1) λ称为衰变常数,和原子核的性质有关,不同的原子核有不同的λ,衰变常数的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内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概率。它反映的是衰变的速度,λ愈大,则衰变率 来表示衰变的速度或元素的寿命。半衰期就是放射愈大,衰变速度愈快。通常用半衰期T 1/2 性元素原有的原子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例如238U的半衰期T = 4.51*109a,从若原有 1/2 1000万个原子,则经过4.51*109a后将剩下一半,约 500万个,再经过4.51*109a又剩下一半.约为 250万个;而不是经过一个半衰期剩下了一半,再经过一个半衰期的时间另一半就衰变完了。实际上,历时10个半衰期,原有的原子还剩下于分之一左右。半衰期和衰变常数有下面的简单关系: T1/2=ln2/λ(1-2) 各种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差别很大,例如氡的三个放射性同位素:222Rn(氡)、220Rn(钍射气)、219Rn(锕射气)虽然同为惰性气体,但半衰期差别很大,分别为 3.8 2 5 d,5 5.6 s和 3.9 6s,利用半衰期的差别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 虽然不同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或衰变常数为一确定数值,基本上不随化学或物理状态而改变。但是在放射性测量时我们将会发现,测量条件虽未变化,而所得结果并不完全一样,即放射源每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数目是不相同的,时多时少,有起有伏。例如第一次读数为每分钟100次衰变,条件完全相同,第二次读数可能为每分钟97次衰变,第三次读数却为每分钟108次衰变,……,前后读数相差不少,这是其他许多测量(长度测量、重量测量等)中未见到过的,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的统计涨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是自动发生的,哪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是带有偶然性的,谁先衰变,谁后衰变无法确定。因此,对一具有大量原子的放射源,在某一时刻会有较多的原子核衰变,而另一时刻则有较少的原子核衰变,这样便使观测结果有了起伏涨落。 实验及理论均已证明,放射性测量的数据虽有涨落,但比较集中地在某一个范围内波

日本核辐射的现状及预防.

日本9级强震导致的核辐射现状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在福岛核电站释放出11930微希/小时的辐射后,220公里外的东京只测出了0.774微希/小时的增长,也就是说,辐射能量已经衰减了15000倍。这0.774微希/小时,也即774纳希/小时的辐射增加值,和使用老式显示器的电脑效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目前正在阅读我们专题的不少读者,您现在所处的辐射环境就和当时的东京差不多。 隔着大海1000公里外的中国即使处于下风处,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呢?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3月16日16时继续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监测结果汇总图中绿色曲线代表监测值,蓝色柱体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绿色曲线均在蓝色柱体范围内。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 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16日宣布,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21公里处的福岛县浪江町附近检测到每小时330微西弗的辐射量,这相当于是正常情况下的约6600倍。而这一地区属于政府要求躲在室内的区域。检测工作于当地时间15日下午8点40分至50分在该核电站中心区域西北20公里处附近进行。监测车用2种检测仪器对3处进行检测后发现,车外与车内辐射量分别为每小时330~240微西弗与300~195微西弗。 16日上午8点,他们对福岛市内自来水管内的水进行了检测,发现了少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放射性物质铀为每千克水177贝克勒尔(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放射性物质铯为每千克水58贝克勒尔。日本对在发生核辐射的情况下,食物中放射性物质的国家标准为铀300贝克勒尔以下,铯200贝克勒尔以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876核辐射物理学

科目代码:876科目名称:核辐射物理学 第1页 共3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A 卷 ) 科目代码: 876 满分: 150 分 科目名称: 核辐射物理学 注意: 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计算238U 的最后一个中子、最后一个质子及 的分离能(n S 、p S 、S )的值,比较三者大小,可说明什么问题?【已知 237=45.389MeV U , 238=47.307MeV U , 1=8.071MeV n , 1=7.289MeV H , 4=2.425MeV He , 23490=40.612MeV Th , 23791=47.64MeV Pa 】(本题10分) 二、实验发现铋(209Bi )原子213/21/2D S 跃迁的光谱波长472.2nm =,由于超精细相互作用分裂成四条不同F 值的亚谱线。相邻能级的间距比是6:5:4 。求核的自旋I的值。 (本题20分) 三、已知24296Cm 的 衰变所放出的 粒子的最大动能为6112.9keV ,试求24296Cm 的 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u 来表示)。(已知 23894 =46.161MeV Pu , 4=2.425MeV He ,21u=931.5MeV/c )。(本题20分) 四、根据下图,试计算:1)K 俘获放出的中微子能量E ;2)152Sm *的反冲速度(用光速c 为单位);3)当152Sm *在沿运动方向发射光子时,反冲能量损失为多少?由于多普勒效应获得的能量补偿为多少?已知152m Eu 的K 层电子结合能为48keV 。(已知 15262=-74.761MeV Sm , 15263=-72.884MeV Eu )(本题 20分)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 目录 一、辐射定义 二、辐射单位 三、天然辐射 四、人工辐射 五、辐射防护 六、核辐射效应 七、辐射环境 八、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九、核电站事故一览 十、预防核辐射 一、辐射定义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

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二、辐射单位 常用辐射单位: 核电站 物理量老单位新单位换算关系 活度居里(Ci) 贝可[勒尔](Bq) 1Ci=3.7× 1010Bq 照射量伦琴(R) 库仑/千克(C/kg) 1R=2.58×10-4C/kg 吸收剂量拉德(rad) 戈[瑞](Gy) 1Gy=100rad 剂量当量雷姆(rem) 希[沃特](Sv) 1Sv=100rem 三、天然辐射 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据有关资料统计,天然辐射造成的公众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照射成分年有效剂量(毫希) 正常本底地区照射量升高的地区宇宙射线0.38 2.0 宇生放射性核素0.01 0.01 天然辐射 陆地辐射:外照射0.46 4.3 陆地辐射:内照射(氡除外) 0.23 0.6 陆地辐射:氡及其衰变物的内照射

核辐射的危害原理

核辐射的危害原理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受到各种辐射,不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会不同。短时间的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对人体没有危害。高于4000毫西弗时,对人体是致命的。那么,核辐射的危害原理呢?就让的 核辐射的危害对象主要是生物体,其危害途径主要有内照射和外照射两种。α、β、γ三种射线由于性质不同,穿透物质的能力与电离能力不同,它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也不同。据《人民网》报道,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能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此外,核辐射对一些精密的电子仪器也会造成损伤。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在后期的事故处理过程中动用了远程遥控机器人,但机器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精密电子元器件如电路板、探测器等受到大量辐射源照射之后发生了故障,不能继续进行核泄露事故的处理工作。

核辐射针对生物体的危害主要在于,核辐射可以电离有机生物分子,包括细胞内行使功能的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以及其他有机小分子。辐射使得这些分子结构被破坏,或者带上电荷,从而让有机分子不稳定、发生重排或者产生对机体有害的自由基。其中受核辐射影响最大的是DNA分子。 DNA是遗传物质,对生物体非常重要。生物进化出了一套复杂的机制来保护DNA分子,比如在DNA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时候生物体可以对其修复,如果修复无法完成就会让这个细胞“程序性死亡”,不会让DNA继续复制。然而当辐射照射机体以后,可能对DNA造成损伤,破坏遗传信息。而修复机制也同样可能受到影响而无法发挥修复作用,甚至造成错误修复,这将使细胞保留错误的遗传信息。 核辐射对生物体DNA的影响,常常发生在细胞复制比较活跃的细胞中,例如上皮细胞、生殖细胞和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等。因为普通细胞的DNA一般不再复制,细胞受到照射后只影响这一代细胞,因而影响相对较小。而复制细胞比较活跃的细胞,结构松散,容易受到损伤且不易修复,还可能种下“坏种子”,造成癌变。由于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源头,当造血干细胞发生癌变后,白细胞无

核辐射物理与探测学复习

核辐射物理与探测学复习 注:本提纲中的问题覆盖范围并不完备,因此不能完全替代书本复习,仅作参考之用! 一、关于载流子 1) 无论是气体探测器,还是闪烁、半导体探测器,其探测射线的本质都是将射线沉积在探 测器灵敏体积内的能量转换为载流子。这三种探测器具有不同的载流子,分别是:气体(),闪烁体(),半导体(); 答: 气体:电子-离子对; 闪烁体:第一个打拿极收集到的光电子; 半导体:电子-空穴对; 2) 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每产生一个载流子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称之为(),对于三种探测 器来说,这个能量是不同的,分别大概是多少?气体(),闪烁体(),半导体()。这个能量是大些好,还是小些好?为什么? 答: 平均电离能;30eV,300eV,3eV; 这个能量越小越好,因为平均电离能越小,产生的载流子就越多,而载流子的数目服从法诺分布,载流子越多则其数目的相对涨落越小,这会导致更好的能量分辨率; 3) 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射线沉积在探测器中的能量是一个()变量,而载流子的数目是一 个()变量,载流子的数目是不确定的,它服从()分布,该分布的因子越是大些好,还是小些好?为什么? 答: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法诺分布;法诺因子越小越好,小的法诺因子意味着小的统计涨落,导致好的能量分辨率; 二、关于探测效率 1) 对于不带电的粒子(如γ、中子),在探测器将射线沉积在其灵敏体积中的能量转换为载 流子之前,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如果没有该过程,则探测器无法感知射线。以γ射线为例,这个过程都包含哪些反应()?这个过程的产物是什么()?对于1个1MeV的入射γ射线,请随便给出一个可能的该产物能量()? 答: 对于γ射线,这些反应包括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以及电子对效应(如果γ射线的能量>1.022MeV); 这些反应的产物都是次级电子; 对于1个1MeV的γ射线,次级电子的能量可以是几十keV~几百keV,也可以是接近1MeV; 2) 这个过程发生将主要地决定探测器的探测效率,那么影响探测效率(本征)的因素都有 哪些()?在选择探测器的时候,为了得到高的探测效率(本征),应该做什么考虑()?

核辐射常识问答

核 辐 射 常 识 问 答 23 天然辐射对人的照射途径主要有哪两种? 天然辐射对人的照射途径主要有两种:外照射和内照射。 (1)外照射是由放射源或辐射发生装置(如粒子加速器)释出的贯穿辐射由体外作用于人体。在向环境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的事故中,向下风向移动的放射性烟云以及已沉降于设备、建(构)筑物及地面表面上的放射性物质也可成 为人体外照射的放射源。人体受外照射的主要射线是β射线和γ射线。人们每时每刻都受到天然本底 辐射的照射。在生产、应用电离辐射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受到天然本底照射外,还受到附 辐射体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加的职业照射。邻近生产、应用电离辐射源地区居住的或受人工放射性污染影响的公众,同样也受到天然本底照射以外的附加照射。在使用电离辐射源的医疗诊治措施(如X 射线检查、放射治疗)时,受检者或病人也会受到电离辐射外照射。一旦发生核与辐射事故或遭受涉及核与辐射的恐怖袭击,则可能导致较高水平的外照射。 (2)外源性放射性成物质经由空气吸入,食品或饮水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在体内释出α粒子或β粒子,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 射。外源性在正常作业或事故性释放时,放射性物质一般通过空气和水的途径进入周围环境,在环境中藉不同的照射途径(包括食物链),最终到达人体。经由空气和水两种流出物途径使公众受到内照射时,涉及的环境介质有空气、沉 降物、地表水、地下水、牛奶、 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饲料等。 24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有哪几种途径?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有如下几种的途径: 首先含放射性气体可以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进入 人体内。 其次含放射性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内。人在食用含放射性物质的食物时,放射性物质就随食物进入人体内。人体皮肤受伤时, 放射性物质也会通过伤口渗 口 鼻 伤口 含 有放射性 气体 粉尘 液体

标准常识:你所无知的核辐射

白衣服真的能防核辐射? 时间:2011-3-18 作者:清浏览次数:196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何为“核辐射”?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其实,在地球上,辐射无处不在。而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体内都存在着辐射照射。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我国某些高本底地区3.7毫希/年;砖房0.75毫希/年;宇宙射线0.45毫希/年;水、粮食、蔬菜、空气0.25毫希/年;土壤0.15毫希/年;北京-欧洲往返一次0.04毫希;胸部透视一次0.02毫希;而核电站产生的辐射剂量也非常小,约0.25%。 而防辐射的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和伽马射线,均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由此可见,α、β、γ都与穿透力有关,决定了防辐射服起放射作用的是中间夹层里的铅粉,而不是衣服的白色!而短信中关于“穿白色衣服防核辐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标准常识:你所无知的核辐射! 时间:2011-3-18 作者:清浏览次数:645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系指全人类、其中的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在核领域,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 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也就是说,人体每接受1西弗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的标准,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应小于2.7毫西弗。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而媒体报道的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外部辐射量一度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这个辐射量只相当于一个人接受十几次X光检查!

核辐射科普知识---详解核辐射

核辐射科普知识 1、什么是核辐射? (2) 2、详解核辐射 (2) 3、核安全小常识:生活中的辐射人的身体也存在放射性 (3) 4、核安全常识: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4) 5、导致放射性污染物远程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 6、图解福岛核电站 (5) 7、国际核事故分级图表 (6) 8、国际核事故世界重大核安全事故概览 (7) 9、卫生部详解核与辐射事故后如何进行医学应急 (7)

什么是核辐射?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 详解核辐射

掌握科学常识,制止谣“盐”从我做起 核安全小常识:生活中的辐射 人的身体也存在放射性 辐射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度量辐

射剂量的单位是希沃特,简称希。1毫希等于千分之一希。 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我国某些地区每年3.7毫希;砖房每年0.75毫希;宇宙射线每年0.45毫希;水、粮食、蔬菜、空气每年0.25毫希;土壤每年0.15毫希;胸部透视一次0.02毫希。 低于100毫希没危害高于4000毫希可致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受到各种辐射,不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有所不同。当短时间的辐射剂量低于100毫希的时候,对人体没有危害。高于4000毫希时,对人体是致命的。 核安全常识: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暴露于电离辐射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对于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烟云经过长距离输运后,不大可能出现高剂量照射的情况。核事故后烟云能飘浮多远很难预测,它取决于风速和其它气象条件。在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 通常情况下,发生核与辐射事故后的首要任务是限制辐射暴露的发生。主要通过疏散或隐蔽受影响人口,减少放射性烟云沉降的影响。根据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和当时的气象条件,例如风向和降水等,并依据爆炸的中心范围,国家将会确定在多大半径范围内应采取紧急隐蔽防护措施。 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其次,公众应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例如: ?在突发事件的早、中期,隐蔽是主要防护措施之一,大多数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内的人员 吸入剂量约降低一半,隐蔽时间一般认为不应超过2天。可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 ?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地撤离。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忌不能迎着风,也不能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 ?应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体表的防护可用 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性污染,并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 ?出现核与辐射事故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及时收听广播或

关于核辐射的数学建模论文

核反应堆屏蔽层设计 摘要 核反应堆屏蔽层是用一定厚度的铅,把反应堆四周包围起来,用以阻档或减弱反应堆发出的各种射线。在各种射线中,中子对人体伤害极大,因此,屏蔽设计,主要是了解中子穿透屏蔽的百分比(或概率),这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问题一:我们用到了模特卡罗模拟,其中用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随机事件的概率特征与数学分析的解联系起来。大数定理即在一个随机事件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稳定值;同时,在对物理量的测量实践中,大量测定值的算术平均也具有稳定性。那么我们求得的中子穿透屏蔽层的百分比是符合大数定理的,首先进行数学分析,然后在用matlab 编程(代码见附录)对分析过程进行模拟。最后经过多组实验进行比较得出:当d D 3=时穿透屏蔽层的百分比为12.15%。 对于问题二:我们用到了分析法和计算机搜索法。首先我们假设屏蔽层的厚度x m D =,令D W 是中子穿过厚度为D 屏蔽层的概率,再令()610-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 法和仪器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检测器。 一.核辐射的检测方法 使用相关核辐射检测仪器是检测核辐射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衰变辐射后的电离、吸收和反射作用并结合α、β和γ射线的特点可以完成多种检测工作。对人体进行核辐射检查,主要先做物理性检测,如果发现检测指标异常,再进行生理性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使用核辐射在线测厚仪 核辐射在线测厚仪是利用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程度或核辐射散射与物质厚度有关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二)使用核辐射物位计

不同介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固体吸收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若核辐射源和被测介质一定,则被测介质高度与穿过被测介质后的射线强度将被探测器将穿过被测介质的I值检测出来,并通过仪表显示H值。 (三)使用核辐射流量计 测量气体流量时,通常需将敏感元件插在被测气流中,这样会引起压差损失,若气体具有腐蚀性又会损坏敏感元件,应用核辐射测量流量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四)使用核辐射探伤 放射源放在被测管道内,沿着平行管道焊缝与探测器同步移动。当管道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时,穿过管道的γ射线会产生突变,探测器将接到的信号经过放大,然后送入记录仪记录下来。 二.核辐射的检测仪器 检测核辐射有各种不同的仪器,一般将检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型”检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

关于地震及防核辐射的主题班会策划书(完整版)

策划编号:YT-FS-3872-66 关于地震及防核辐射的主题班会策划书(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关于地震及防核辐射的主题班会策 划书(完整版) 备注:该策划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活动名称:xx班主题班会 二、班会主题: 对于日本地震及核辐射的讨论。 三、班会地点: 教室。 四、班会参加人员: 全体同学、辅导员。 五、班会持续时间: 大约在45分钟左右。 六、班会形式:讨论会。 七、班会宗旨: 贴近时事政治,使同学们增加对社会时事的了解,

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端正对待问题的态度。 八、班会准备: (1)借教室; (2)制作符合班会主题的ppt; (3)通知同学及辅导员班会具体时间地点,并让同学们做好准备。 九、班会讨论内容: 北京时间XX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为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目前官方已经确认5692人死亡9506人失踪,雪上加霜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4号反应堆出现火情。瞬间,关于核辐射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轩然大波。此次班会,我们便就此事件进行讨论,讨论具体内容如下: (1)中国是否应该对日本伸出援手,提供帮助的最大值是多少; (2)在日本面对地震的种种表现中(政府以及普通民众),我们应该学到什么,又应该摒弃什么;

关于核辐射的吐血大科普

关于核辐射的吐血大科普 Howto 装失落的废土之城,在探险玩家的眼中一直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无论是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美国的三里岛,还是日本的福岛。总有人想去看看这些被人类放弃了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不过,面对核辐射这种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致命威胁,我们要怎么保护自己?其实在辐射面前,我们的办法并不多,最好的办法,就是逃。 核辐射是个啥? 咱们还是首先来说说什么是核辐射。实际上很简单,辐射就是高能射线。核辐射就是指核反应所释放出的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和伽马射线这三种射线,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三种不可见光。因为他们都是量子层面的粒子流或者极短波长的波,所以具有显著的波粒二象性,所以大家理解为三种充满危险的光就可以。 阿尔法射线就是α射线,是一种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光速10%的速度。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质量不小还带着电,能发生强烈的电离作用。据说苏联在八九十年代所研究的主动隐身技术,就是利用阿尔法射线源在机身周围制造电离云,从而保护自己不被雷达发现。 ▲发现了α射线和β射线的帅小伙卢瑟福

贝塔射线就是β射线,是一种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这高速是多高的速?光速的99%。贝塔射线贯穿能力还好,电离作用弱。这里要记住啊,这是电子流!都是电荷很大质量几乎没有的主,所以在磁场电场的作用下,它是会拐弯的。 伽马射线就是γ射线,是原子核能级跃迁蜕变时释放出的射线,是波长短于0.01埃的电磁波。用人话来表示就是,这位主是比X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穿透力也比X光更强的电磁波。能量也比X光更大的电磁波。你问速度?不说了这是电磁波吗,它就是光速传播啊。 以上核辐射中的三种射线,其实在不发生核沾染的情况下,只有伽马射线会对你造成严重威胁,因为另外两种射线的穿透力实在太弱,距离放射源远一点的话,甚至无法穿透你的皮肤。当然如果你被沾染了,也就是放射性物质落到了你的皮肤上,马上速度用肥皂洗洗干净了,如果放射性物质进入了你的体内,那么只能自求多福了。只能告诉你带有放射性的重核是很难被身体代谢出来的。 君子萌妹都不立于危墙之下 小编BB了这么久,貌似还没说要发现这三种不可见光,这个简单啦,一般情况下看到这个标志你绕着走就OK。▲就是这个标志,你们肯定都认识 额,如果没人拉起防护区,竖起辐射的警示牌,那么,你就需要靠自己做做功课了。比如带一个最基本的辐射监测装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