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学案(_教师版)

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学案(_教师版)

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学案(_教师版)
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学案(_教师版)

一、课题: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征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4.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概念和反应实质。

5.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习重点:

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应

2.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特点

五、预习内容

(一)、烷烃和烯烃

1.顺反异构的概念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

2.有机基本反应类型

(1)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

取代的反应。如烃的卤代反应。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

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如不饱和碳原子与H2、X2、H2O的加成。

(3)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

物的反应。如:加聚反应。

【练习1】:完成课本P29页思考与交流

(二)脂肪烃的来源

完成课本P35页【学与问】

六、学习过程

第1课时

探究一: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

阅读p28思考和交流,完成以下内容:

(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b)状态:由气态(分子中碳原子数n≤ 4 )逐渐过渡到液态(5≤n≤16)、固态(n≥17)。(新戊烷在常温下为气态)

(c)烷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e)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练习2】:比较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沸点高低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探究二:烷烃和烯烃化学性质

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n≥1) 。

2.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1)常温下:性质 稳定 ,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和溴水反应褪色

(2)取代反应——烷烃特征反应。(与纯卤素单质(Cl 2)发生取代反应) (3)氧化反应——可燃性 C n H 2n+2 + O 2 →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4) 分解反应——高温裂化或裂解

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

3烯烃是分子中含有 碳碳双键 的 不饱和 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 C n H 2n (n ≥2),最简式为 CH 。 4.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氧化反应

①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 ②燃烧:C n H 2n + O 2

(2)加成反应——烯烃特征反应。书写丙烯分别与H 2 、X 2 、HX 、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申1】“马氏加成规则”: 当不对称烯烃和卤化氢加成时,氢原子主要加到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这个经验规律简称马氏规则 。

【引申2】共轭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参考P30 资料卡片) (3)烯烃的自身加成聚合反应 — 加聚反应

加聚反应:有机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加成反应,结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练习3】请观察乙烯的加聚反应后,分别书写丙烯、2-甲基-2-丁烯、苯乙烯的加聚反应方程式

第2课时

探究三:烯烃的顺反异构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

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第一组是同一种物质,第二组为顺反异构 【归纳】存在顺反异构的条件?

(1)具有碳碳双键 (2)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1)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__同侧__。 (2)反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排列在双键的__两侧__。 【练习4】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D ) C C = H H H 3C CH 3 C C

= H H H 3C CH 3 第二组 —C —C —H H

H H CH 3 CH 3 —C —C —H CH 3 H H CH 3 H 第一组

A.CH3CH3 B.CH2=CH2 C.CH3CH=CH2 D.CH3CH=CHCH3

探究四:乙炔和炔烃

1.【实验2—1】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课本P32页)

⑴试剂和药品电石、饱和食盐水

⑵装置特点: 固体+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由圆底烧

瓶、双孔塞、分液漏斗和导气管组成)

(3)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

(4)制乙炔的过程中为什么会有异味?净化乙炔用什么试剂?

如何检验杂质已经除净?

含硫化氢杂质;NaOH溶液或CuSO4溶液;

再通过盛有CuSO4溶液的洗气瓶,不再生成黑色沉淀则证明已经纯净

(5)注意事项:(a)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应选用分液漏斗,以便控制水的流速。(b)为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与电石反应制取乙炔。(c)因反应剧烈且产生泡沫,为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应在导气管口塞入少许棉花。(d)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原因是该反应大量放热,会损坏启普发生器,且生成的Ca(OH)2是糊状物,会堵塞反应容器,使水面难以升降。

2.乙炔

(1)乙炔的分子式C2H2,最简式CH ,结构简式CH≡CH

(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因为乙炔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

(4)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CH+2Br2→CHBr2CHBr2

(5)乙炔发生加聚反应方程式

(6)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加成反应(2)氧化反应(3)加聚反应3.【思考】在烯烃分子中如果双键碳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将可以出现顺反异构。请问在炔烃分子中是否也存在顺反异构?

4.

烷烃烯烃炔烃

通式CnH2n+2 (n≥1)CnH2n(n≥2)CnH2n-2(n≥2)

结构特点碳碳之间仅含

单键

有碳碳双键有碳碳三键

代表物甲烷乙烯乙炔

代表物分子式

代表物结构简式

主要化学性质

与溴(CCl4)不使溴(CCl4)

褪色

使溴(CCl4)褪色使溴(CCl4)褪色与高锰酸钾(H+)不褪色褪色褪色

主要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氧化加成加聚氧化加成加聚

5.【总结归纳】有哪些类别的脂肪烃能被KMnO 4/H +

溶液氧化?他们的结构特点怎样?

烯烃、炔烃能被KMnO 4/H +

溶液氧化; 他们的结构中都含有不饱和键 第3课时 烃的燃烧规律

1.烃完全燃烧耗氧量的比较

不论是烷烃、烯烃、炔烃还是苯及苯的同系物,它们组成均可用来表示,这样当它在氧气或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其方程式可表示如下:

(1)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耗氧量:对于1molC x H y ,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为(x+4

y

)mol ,显然(x+

4

y

)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练习6】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mol ,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D )

A . CH 4

B .

C 2H 6 C . C 3H 8

D .C 4H 10

【练习7】已知1mol 某气态烃CxHy 完全燃烧时需5molO 2,则x 和y 之和可能是( C )

A .X+Y=5

B .X+Y=7

C .X+Y=11

D .X+Y=9

(2)等质量的烃燃烧耗氧量

等质量的不同烃完全燃烧,烃中H 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多。 【练习8】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 )

A . CH 4

B .

C 2H 6 C . C 3H 8

D . C 6H 6

2.烃燃烧时生成的CO 2和H 2O 的量的比较

(1)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生成CO 2和H 2O 的量的比较

对烃C x H y 来说,x 越大,生成CO 2越多,y 越大,生成H 2O 越多。 (2)等质量的烃燃烧生成CO 2和H 2O 的量的比较

等质量的两种烃,如果C 的质量分数越大,则生成CO 2的质量越多,生成H 20的质量越少。 【练习9】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

消耗O 2的质量和生成H 2O 的质量不变的是( C )

A . CH 4 C 2H 6

B .

C 2H 6 C 3H 6 C . C 2H 4 C 3H 6

D . C 2H 4 C 3H 4

【练习10】燃烧某混合气体,所产生的CO 2的质量一定大于燃烧相同质量丙烯所产生的CO 2

的质量,该混合气体是( B )

A .丁烯 丙烷

B .乙炔 乙烯

C . 乙炔 丙烷

D . 乙烷 环丙烷

3.烃C x H y 燃烧前后V 的变化规律

(1) 气态烃(CxHy)在100℃及其以上温度完全燃烧时气体体积变化规律与氢原子个数有关 ①若y=4,燃烧前后体积不变,△V=0 ②若y>4,燃烧前后体积增大,△V> 0 ③若y<4,燃烧前后体积减少,△V< 0

(2)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常压时气体体积的变化直接用烃类物质燃烧的通

式通过差量法确定即可。

【练习11】120℃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式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不可能是 ( D )

A. 1 B. 2 C. 3 D. 4 【练习12】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

是 ( BD ) (双选)

A.CH4 C2H4 B.CH4 C3H6 C.C2H4 C3H4 D.C2H2 C3H6

第一节:脂肪烃学案

高二化学1100×0.13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学案 一、烷烃和烯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 (1) 烷烃: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通式:(n≥1) (2) 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通式:(n≥2) 乙烯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分子中6个原子在上,键角约为。2.物理性质 (1) 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相对密度; (2) 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 (3) 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5≤n≤16)、固态(17≤n)。 (4) 烃的密度比水,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3.基本反应类型 (1) 取代反应: (2) 加成反应; (3) 聚合反应: 下面是我们学过的有机化学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乙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 ②乙烯和溴的反应: ③乙烯和水的反应: ④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4.由于烷烃和烯烃的结构不同,使其在很多性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填写表格加以对比总结。 5.二烯烃的1,2—加成与1,4—加成: ①CH2=CH—CH=CH2+Cl2→ ②CH2=CH—CH=CH2+Cl2→ ③nCH2=CH—CH=CH2→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1.异构现象的产生 由于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不同。 2.异构的分类 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的成为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排列在双键的的成为反式结构。 如:顺—2—丁烯:;反—2—丁烯:。 3.性质的异同 顺反异构体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例1:对于C F 2Cl 2 (商品名称是氟利昂—12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有非极性键 C、只有一种结构无同分异构体 D、是一种制冷剂

第一节 脂肪烃

第一节脂肪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理解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二)过程与方法 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 应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 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 教学重点 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教学教程 一、烷烃和烯烃 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烯烃物理性质类似于烷烃) (1)熔沸点:①碳原子数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熔沸点越; (如: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 ②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 (如: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③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的烷烃,其碳原子数,此外,新戊 烷常温常压下也是气体。 (2)密度: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液态烷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的液态烷烃本身就是有机溶剂,如己烷。

[思考与交流] 完成教材图 结论:见课件 2、结构和化学性质 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列表小结。 [思考与交流]化学反应类型小结 完成课本中的反应方程式。得出结论: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聚合反应: [思考与交流]进一步对比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思考与交流]丙烯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与问]烷烃和烯烃结构对比 完成课本中表格 [资料卡片]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 注意:当氯气足量时两个碳碳双键可以完全反应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体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 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 思考:下列有机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A CH 2=CHCH 3 B CH 2=CHCH 2CH 3 C CH 3CH =C(CH 3)2 D CH 3CH =CHCl 三、炔烃 1)结构: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CaC 2+2H 2O —→ Ca(OH)2+C 2H 2↑ 实验装置:见教材 注意事项: a 、检查气密性; b 、怎样除去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装有CuSO 4溶液的洗气瓶) —C —C —H H H H CH 3 CH 3 —C —C —H H H H CH 3 CH 3 第一组 C C = H H H 3C 3 C C = H H H 3C CH 3 第二组

《脂肪烃》教学设计

《脂肪烃》教学设计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任思雄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 选修5是化学新课程体系中系统性较强的模块,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是多种烃的衍生物的“母体”,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所以学好它,对以后的学习显得尤其重要。本节在复习必修教材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性质,使第一章中比较概念化的知识内容结合了具体物质而得到提升和拓展。结合烷烃和烯烃的性质,进一步学习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等有机反应,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本节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取代、加成反应。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脂肪烃沸点和相对密度的变化规律。以典型的脂肪烃为例,通过对比归纳的方式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以及烷烃、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2)根据脂肪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掌握加成、取代反应等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脂肪烃的分子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从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通过对比归纳烷烃与烯烃的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图片、模型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化学知识在世界体育三大赛事中的应用,体验化学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脂肪烃的结构特点和烷烃、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烯烃的化学性质 【重点突破】通过学生对比分析与归纳,交流讨论运用对比的方式突破重点 【难点突破】通过动画模拟主要化学反应,学生参与分析药物并讨论反馈合成路线的方式来突破难点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流程上采用课前导学,课堂质疑,反馈矫正,迁移创新四步教学法,在具体细节处理上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类比法、讲解法、讨论、归纳对比法、任务驱动法、运用多媒体等。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问题探索来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也充分体现主体性课堂模式,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综合练习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聚乙稀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B.纤维素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因为它在人体内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酿酒、紫外线消毒等过程都有化学变化发生 D.乙烯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2.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1,3-丁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之褪色的是() A.④⑤⑧ B.④⑤⑦⑧ C.③④⑤⑧ D.③④⑤⑦⑧ 3.能说明某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中含碳氢原子数比为1:2 B.完全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C.能与溴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空气中燃烧能产生黑烟 4.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化物,该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A.C3H8 B.C4H10 C.C5H12 D.C6H14 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①乙烯②乙烷③乙苯④乙炔⑤二氧化硫⑥甲苯⑦苯⑧异戊二烯. A.②③⑥ B.②③⑤⑥⑦⑧ C.②⑤⑦ D.②⑦ 6.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反应类型不同 B.蔗糖、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 C.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 D.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二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7.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A.丙烯 B.1-丁烯 C.1-戊烯 D.2-甲基-2-丁烯 8.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最终生成物是() https://www.doczj.com/doc/bf11368057.html,l4和HCl https://www.doczj.com/doc/bf11368057.html,l4和H2 C.CH2Cl2和H2 D.C和HCl 9.有8种物质: (1)乙烷; (2)乙烯; (3)乙炔; (4)苯; (5)甲苯; (6)环己烯; (7)聚丙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1) (4) (7) B.(1) (3) (5) C.(4) (6) (7) D.(2) (3) (5) 10.烷烃又叫饱和烃,其通式为C n H2n+2(n为正整数).下列有机物属于饱和烃的是() A.C6H12 B.C7H16 C.一氯甲烷 D.C2H6O 11.制取较纯的氯乙烷,用下列哪种方法()

脂肪烃教学设计

《脂肪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脂肪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烷烃、烯烃、炔烃三类重要脂肪烃,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类别的概念。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烷烃和烯烃的代表物—甲烷和乙烯知识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炔烃的代表物—乙炔的制取、结构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复习和提升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2.能力目标: (1) 让学生在阅读、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 (2) 充分认识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烯烃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正确书写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一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乙烯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将乙烯的结构性质知识迁移到烯烃。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类比、迁移法:以“结构决定性质为”指导思想处理各类烃与其代表物的关系 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脂肪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各类烃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乙炔的制取方法,并填写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ppt,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教室内教学,课前准备好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通过抽查各层次的学案,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复习有机物的分类方法,引入烃的有关概念,引入新课。(见PPT)

第一节脂肪烃教案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 3、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过程与方法】 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有机物的结果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三、教学难点 烯烃的顺反异构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引入】师: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的内容——烃和卤代烃。在高一的时候我们接触过几种烃,大家能否举出一些例子? 众生:能!甲烷、乙烯、苯。师:很好!甲烷、乙烯、苯这三种有机物都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又称烃。根据结构的不同,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等。而卤代烃则是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产物,是烃的衍生 物的一种。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一一脂肪烃。 【板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

师: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 【板书】一、烷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C键和C —H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若 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C n H2n+2 (n > 1) 师: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 得到什么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板书】2、物理性质 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 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 w 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还有,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师: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板书】3、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1)取代反应 光照 女口:CH3CH3 + Cl2 —CH3CH2CI + HCI

第十二章 学案55 脂肪烃

学案55脂肪烃 [考纲要求] 1.以烷烃、烯烃、炔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知识点一烷烃 1.概念 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________结合成链状,剩余的价键全部跟________结合的烃叫烷烃。其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 随碳原子数的递增,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逐渐________,其中碳原子数为1~4的烷烃,常温下为____态。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如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可在空气中燃烧。 问题思考 1.甲烷跟溴水中的Br2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Br吗? 知识点二烯烃 1.概念 分子里含有________的不饱和烃叫烯烃,含一个碳碳双键的链状烯烃的分子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 随碳原子数的递增,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逐渐________,其中碳原子数为1~4的烯烃,常温下为____态。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________。 ②在空气中燃烧。 (2)加成反应 乙烯能使溴水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利用乙烯制取乙醇,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聚反应 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加聚反应。如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炔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I)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6高二下·东台月考) 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2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判断正确的是() A . 分子式为C2H6O的同分异构体有两个,分别是H3C﹣O﹣CH3和CH3CH2OH B . 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有3个 C . 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同分异构体有2个,分别为CH2=CHCH2CH3、CH3CH=CHCH3 D . 二氯甲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3. (2分) (2018高一下·江西期末)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天然气、石油、甲醇、风力、氢气为一次能源 B .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C .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D . PM 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4. (2分)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Moerner早在1989年就利用吸收光谱在4K温度条件下观察到了单个 并五苯的荧光信号,该项工作被称为里程碑式的贡献.并五苯一氯取代物数目为()

A . 4 B . 6 C . 7 D . 11 5. (2分) (2015高二下·枣强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 B . 乙炔、丙烯酸(CH2=CHCOOH)、醋酸乙烯酯(CH3COOCH=CH2)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C . 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D . 谷氨酸分子()缩合最多可形成2种二肽(不考虑立体异构) 6. (2分) (2018高二下·西城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 . 用KMnO4溶液浸泡过的藻土可使水果保鲜,是利用了乙烯的氧化性 C . 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它是一种饱和烃,很稳定 D . 己烷可以使溴水褪色,说明己烷中含有碳碳双键 7. (2分)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 CH3CH2CH3 和 CH3CH(CH3)CH3 B . 和 C . CH3COOCH2CH3和CH3COOH D . CH3CH2CHO和CH3CH2CH2OH 8. (2分)下列获取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2.1《脂肪烃》第二课时学案1

第2节脂肪烃 第二课时炔烃 【学习目标】 1.掌握乙炔的结构及主要性质。 2.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3.了解脂肪烃的来源和石油化学工业。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自主预习】 1.乙炔的分子式,结构简式,最简式。乙炔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 2.炔烃是分子中含有的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 3.乙炔是_______色_______味的气体,微溶于____,易溶于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炔燃烧: (2)乙炔和溴水的反应: 5.脂肪烃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石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6. 炔烃 (1)概念:链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和烃教炔烃。通式: (2)炔烃的通性: ①物理性质:a. 随着碳原子的增多,熔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所以由态→态→态。 b. 碳原子数≤的炔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体。 c. 炔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 炔烃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②化学性质与C2H2相似。 a.均能燃烧:通式为

b.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c.常用代替的四氯化碳溶液来检验炔烃。 【预习检测】 1.关于炔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里含有碳碳叁键的脂肪烃叫做炔烃 B.分子里所有碳原子都处在一条直线上 C.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通式的链烃,不一定是炔烃 D.乙炔及其同系物中,乙炔的含碳量最大 2.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 C.汽油的产量D.硫酸的产量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乙炔的结构特点 观察乙烷、乙烯和乙炔的球棍模型 【思考交流】 1.写出者的三者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2.分析三者的空间结构,比较它们结构的异同点。 【归纳整理】 1.乙炔的结构特点 分子式:C2H2 电子式: 结构式:H—C≡C—H 结构简式:CH≡CH 或HC≡CH 空间结构:直线型,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均在同一直线上。 2.炔烃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一类不饱和链烃,通式为C n H2n-2(n≥2),官能团为—C≡C—。 【学以致用】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直线上的是() A.CCl4B.CH≡CH C.CH2===CH2D.CH≡CCH3 探究活动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A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6高一下·伊春期中)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 .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 . “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D .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考点】 2. (2分) (2018高三上·石家庄月考) 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 . 15种 B . 28种 C . 32种 D . 40种 【考点】 3. (2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煤、石油、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石油分馏可获得石油气、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

B . 石油催化裂化是工业上获得乙烯的主要途径。 C .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制取甲醇和合成氨。 D . 煤的液化、气化、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 4.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有关化合物 (b) 、 (d)、 (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b的一氯代物有三种 B . b、d、p的化学式均为C8H10 ,均属于碳水化合物, C . b、d、p分子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 一分子d与两分子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最多有4种 【考点】 5. (2分)乙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成许多化合物,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正四面体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 B . 乙炔生成乙烯基乙炔是加成反应 C . 等质量的苯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同

脂肪烃导学案

高二化学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 【学习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的结构及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3、了解脂肪烃的来源和石油化学工业 【学习重点】烷烃、烯烃、炔烃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课前预习区】 【课堂互动区】 一、烷烃和烯烃 【思考与交流】(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1、2—2,进行讨论并作图) (一)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递增的规律性变化: 熔沸点变化:密度变化:状态变化: (二)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 1、烷烃 (1)取代反应(特征性质) 写出乙烷与溴单质生成溴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烷烃取代反应的共同特征: 2、烯烃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成反应(特征性质)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通入溴水中: 乙烯与水的反应: 乙烯与氯化氢的反应 ②丙烯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3)烯烃的自身加成聚合反应 — 加聚反应 乙烯的加聚反应: 丙烯的加聚反应 : 探究:你能写出CH 2=CH —CH =CH 2与Cl 2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吗? 【针对练习一】制取一氯乙烷,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 A .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 B .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 C .乙烯和HCl 加成反应 D .乙烷和HCl 作用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 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 【针对练习二】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 A .CH 3CH 3 B .CH 2=CH 2 C .CH 3CH =CH 2 D .CH 3CH =CHCH 3 【小结】对比烷烃和单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三、炔烃 (一)乙炔 1、书写乙炔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构式及物理性质。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官能团: 物理性质:乙炔是一种 色、 味、 溶于水的气体, 溶于有机溶剂。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 (1)原理: (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固+液→气 (3)根据课本图2-6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C C = H H H 3C CH 3 C C = H H H 3C CH 3 第二组 —C —C —H H H H CH 3 CH 3 —C —C —H CH 3 H H CH 3 H 第一组

高考化学 脂肪烃考点复习学案

高考化学脂肪烃考点复习学案 考点36脂肪烃 1.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和主要用途 2.了解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组成(通式)、结构特征以及性质的递变规律; 3.掌握烷烃取代,烯烃、炔烃加成及加聚等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4.能书写简单烯烃的顺、反异构体,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体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 5.了解脂肪烃的 来源及其应用。 一、甲烷 1.甲烷的结构 ⑴几种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最简式 ⑵分子构型 2.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体,溶于水 3.化学性质: a.氧化反应(燃烧氧化) b.取代反应 二、乙烯 1.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体,溶于水 ⒉乙烯的结构: ⑴几种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最简式 ⑵分子构型: ⑶化学性质: 3.乙烯的制备: 三、乙炔 ⒈乙炔的制法:电石法(实验室与工业制法相同) ⑴原理: [思考:Al4C3、Mg2C3、Al(CH3)3与水反应的产物 ] ⑵装置:固 +液→气

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导气管 注意:①不用启普发生器:反应剧烈,气流难以控制、放热产物微溶于水。 ②为控制反应速度,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用饱和食盐水代替H2O并用分液漏斗 ⑶收集: ⒉乙炔的结构: ⑴几种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最简式(C≡C) ⑵分子构型:直线形结构 ⒊乙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 ⒋乙炔的化学性质: ⑴氧化反应: ①燃烧氧化: 火焰明亮,带有浓烟(原因) ②酸性KMnO4氧化:紫红色褪去 ⑵加成反应:与H2、X2、HX、H2O均能加成,分步加成(1:1、1:2), 四、烷烃、烯烃、炔烃的比较及递变规律 ⒈结构特点: 烷烃: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分子,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又叫饱和链烃。键角:109o28',锯齿形空间结构。通式:C n H2n+2,CH4含H量最高。 烯烃:单烯烃:含一个C=C的链烃,通常说的烯烃即单烯烃,C=C中的C是sp2杂化通式:C n H2n,烯烃的最简式相同。 二烯烃:含2个C=C的链烃,2个C=C连在一起的叫共轭二烯烃。 炔烃:含一个C≡C的链烃,C≡C中的C是sp杂化,通式:C n H2n-2 ⒉物理性质: ⑴状态:n(C)≤4的烃均为态,n(C)>4的烃为态。 ⑵熔沸点:随n(C)增多而升高。 ⑶密度(相对密度): n(C)↑,ρ↑,但ρ均小于水。 ⑷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液态烃均可作为有机溶剂) ⒊化学性质: ⑴烷烃: ①燃烧氧化:C n H2n+2+O2 ②取代反应: ⑵烯烃: ①发生氧化(燃烧、KMnO4):C n H2n+O2 ②加成(H2、X2、HX、H2O):

学案7:脂肪烃(烷烃和烯烃).doc

1. 制取一氯乙烷,采用的最佳方法是(1分) A. 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 B.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 C.乙烯和HC1加成反应 D.乙烷和HC1作用 2. 下列事实可证明甲烷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而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而结构的是 A.甲烷中的四个键的键长、键角相等B、CM是分了晶体 C、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D、三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 卜.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由乙烯制乙醇 B、由甲烷制四氯化碳 C、由乙快制氯乙烯 D、由乙醇制乙烯 镖偷摞霓/案 一:硬矿?赤 1、了解烷炷、烯炷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炷、烯炷的化学性质 3、了解烷炷、烯炷的特征结构、烯炷的顺反异构 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 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炷的取代反应 2、烯炷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炷的顺反异构现象 1、烷炷和烯炷物理性质递变规律(P28“思考与交流”,读表2-1和表2-2按要求绘制下图)

沸点/ P 相对密度 . 分子中碳原子数 ■■■■■■■■■ A ■分子中碳原子数 结论:烷炷和烯炷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a) 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 (b) 分子里碳原了数等于或小于—的炷,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他炷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c) 烷炷的相对密度水的密度。 (d)分子式相同的炷,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学习迁移]结构决定性质,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在化学性质上也相似。 (-)烷炷(又叫做炷): 1、概念:在炷的分了里,碳原了之间只以—键结合,碳原子剩余的价£建全部跟—原了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通式:

第一节 脂肪烃(第一课时)

第一节脂肪烃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烃类物质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 3、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概念和反应实质 4、了解顺反异构并会书写简单烯烃的顺反异构体 【学习重点】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复习回顾】 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一、烷烃: 1.烷烃概念: 2.烷烃的通式: (1)燃烧: 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注意】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2)取代反应(特征性质) 写出乙烷与氯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烷烃取代反应的共同特征有:

二、烯烃 1.烯烃概念: 2.烯烃的通式及组成特点 (1)通式: (2)结构特点: 4.化学性质:【相似性】 (1)燃烧: 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 一个特征反应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成反应(特征性质)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烯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阅读】课本P30资料卡片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丁二烯与氯气的加成反应 (4)加聚反应――烯烃的自身无限加成反应 【归纳】:单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是

2.1.1《脂肪烃》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节脂肪烃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知识梳理】 一、烃的分类及结构,性质 二、烷烃复习: 烷烃的化学性质【相似性】 1. 取代反应(特征性质)

写出乙烷与溴单质生成溴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烷烃取代反应的共同特征有: 2. 燃烧: 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3. 高温分解反应: 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油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烯烃复习: 1.烯烃―― 单烯烃:多烯烃: 2.单烯烃的通式及组成特点 (1)通式推导: (2)组成特点归纳: 3.化学性质:【相似性】 (1)燃烧: 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 一个特征反应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成反应(特征性质)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知识前后的联系,挖掘结构和性质的内在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以及横向比较、根据事实归纳总结的能力。教材把三类结构不同的脂肪烃放在一起,不是简单的重复代表物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同系列物质的叙述方式,而是具有以旧带新、比较归纳、螺旋上升的特点,并且三类烃的学习各有侧重。首先,通过“思考与交流”的两个表格复习烷烃和烯烃的部分物理性质(主要是沸点和相对密度),第二个“思考与交流”则从分类的角度让学生复习烷烃和烯烃的化学反应(主要是取代、加成和加聚反应),再以“学与问”引导学生从分子结构特点、代表物和主要化学性质等方面对烷烃和烯烃进行比较,目的是巩固必修2的相关知识,有意识地强调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比较、归纳方法在有机物类别学习中的重要性。其次,突出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通过对比顺、反-2-丁烯的熔点、沸点和相对密度,使学生了解顺反异构体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使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于炔烃的介绍则比较全面,先是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引入炔烃的概念,然后提供代表物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除杂)及性质实验的有关现象及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后通过学与问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炔烃的结构特点,并与烯烃作对比。对于三类脂肪烃的来源及用途则通过原油的分馏及裂化的产品和用途让学生自主阅读、巩固。建议:1、教师设计好教学流程,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每一环节学习前应明确学习任务,点拨学习方法,学习任务结束时要有知识技能以及方法的小结。2、结合球棍模型或计算机演示顺反异构体的空间结构,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3、乙炔的学习可以从结构出发,围绕“实验证明乙炔的不饱和性”这一主题,对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实验进行整合教学。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本p28“思考与交流”,提高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并从数据中获取知识结论的能力,同时了解脂肪烃沸点和相对密度的变化规律。 2、通过由“甲烷、乙烯的结构差异到甲烷、乙烯的性质差异”的分析性质,“由烯烃与炔烃的结构相似到烯烃与炔烃的性质相似”的推论及验证,掌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有机化学的基本学习方法。 3、通过由“甲烷→烷烃”、“乙烯→烯烃”、“乙炔→炔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这三类脂肪烃的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初步体会有机化学“代表物→同类别物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体会分类学习的优越性。 4、通过对“甲烷与乙烯”的对比学习,“乙烯与乙炔”的类比学习,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习的方法,并明确掌握这三类脂肪烃之间在结构、性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通过对乙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的加聚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及断键、成键过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实质,并让学生初步学习从观察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原子间的成键特点,根据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规律来掌握有机反应的方法。 6、通过让学生设计乙炔的制备及性质检验实验,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并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7、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并能书写简单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理解二烯烃的加成方式1,2-加成和1,4-加成。 8、通过脂肪烃的来源和用途的学习,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第一节 脂肪烃

第2章第1节脂肪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50分) 1.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的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C—C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键长长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2.由沸点数据:甲烷-161.7 ℃、乙烷-88.6 ℃、丁烷-0.5 ℃、戊烷36.1 ℃,可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高于-0.5 ℃B.约是-5 ℃ C.约是-40 ℃D.低于-88.6 ℃ 3.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反异构体)() A.5种B.6种 C.7种D.8种 4.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A.CH3—CH2Cl B.CH3CH===CHBr C.CH3CCCH3D.CH3CH===C(CH3)2 5.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是() 6.(2011·四川雅安中学高二月考)不能直接用乙烯为原料制取的物质是() 7.已知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乙炔分子是直线结构,由此推断:关于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6个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C .6个碳原子有可能在一平面上 D .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平面上 8.某共价化合物含碳、氢、氮三种元素,分子内有四个氮原子,且四个氮原子排列成内空的四面体(如白磷结构),每两个氮原子间都有一个碳原子。已知分子内无碳碳单键,也没有碳碳双键,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A .CH 8N 4 B . C 6H 12N 4 C .C 6H 10N 4 D .C 4H 8N 4 9.某气态烃1体积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烃,此氯代烷烃1 mol 可与4 mol 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 .CH 2===CH 2 B .CH 3CH===CH 2 C .CH 3CH 3 D .CH 3CH 2CH===CH 2 10.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 B .CH 2===CH —CH 2—CH 3+HCl ――→催化剂△ C .CH 3—CH===CH 2+H 2O ――→催化剂加热,加压 D .n CH 2===CH 2+n CH 2===CH —CH 3――→催化剂△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2分)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表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式(其中Pt 、Ni 是催化剂)。

高中化学选修五系列3脂肪烃和芳香烃

脂肪烃和芳香烃 一、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 1.脂肪烃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 2.物理性质 3.脂肪烃的化学性质 (1)烷烃的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 如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CH 3CH 3+Cl 2――→光照 CH 3CH 2Cl +HCl 。 ②分解反应 ③燃烧反应 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2)烯烃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性KMnO 4溶液的反应 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②燃烧反应 燃烧通式为C n H 2n +3n 2O 2――→点燃 n CO 2+n H 2O 。 ③加成反应 CH 2==CH —CH 3+Br 2―→。

CH 2==CH —CH 3+H 2O ――→催化剂 △ 。 CH 2==CH —CH==CH 2+2Br 2―→。 CH 2==CH —CH==CH 2+Br 2―→ (1,4-加成)。 ④加聚反应 如n CH 2==CH —CH 3――→催化剂。 (3)炔烃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性KMnO 4溶液的反应 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如: CH≡CH――→KMnO 4H 2SO 4CO 2(主要产物)。 ②燃烧反应 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③加成反应 CH≡CH+H 2――→催化剂 △CH 2==CH 2, CH≡CH+2H 2――→催化剂△CH 3—CH 3。 ④加聚反应 如n CH≡CH――→催化剂 --[CH=CH-]-n 题组一 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 1、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该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烷烃是由烯烃和 1 mol H 2加成得到的,则原烯烃的结构有_________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下同) (3)若该烷烃是由炔烃和2 mol H 2加成得到的,则原炔烃的结构有__________种。 (4)该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__________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