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处世智慧概说-14页精选文档

中国传统处世智慧概说-14页精选文档

中国传统处世智慧概说-14页精选文档
中国传统处世智慧概说-14页精选文档

中国传统处世智慧概说

第一讲:中和

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礼记、曲礼》上有这样一段描述: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正,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师曰耄,百年曰期,颐。这是古代男子的一生,是追求成功的一生。

到底怎么样才能获得成功呢?戴尔卡耐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15%靠的是专业知识,85%靠的是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人生要追求成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曹雪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洪应明《菜根谭》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处世智慧。

一、什么是中?什么是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礼记.中庸》。喜怒哀乐是人的情绪表达,没有发出来就是中,假如老师讲的很精彩,你们鼓掌,这叫发而皆中节。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朱熹

“中只是个恰好道理”。《朱子语类》

“和如和羹,同如济水”。《上神宗书》苏轼

美是多种材料的统一,同恰恰是同一的事物汇合成的。和是差异性的美,是协调性的美。

二、如何做到中和呢?

1、最主要的是要做到时中。君子而时中。

“时中者,有所不中,而归于中”。《苏轼文集》。中也是达到适度、协调的一个过程,时中是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

2、那么怎样达到和呢?

古人认为主要靠礼,就是以礼制中和。“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记》礼最重要的是规范大家的行为,使你的每一个行为都能达到恰到好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三、按照中和的智慧来做的表现:

1、古人要追求最高的中和境界应该是天下万物之中和。

《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与地各得其位,世间的万物都得以生长发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2、对领导者、管理者来说,他们还追求政治秩序的中和和和谐。司马

迁《史记》中有一句话:“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什么是和呢?对统治者来说,应该是五伦,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五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妇朋友,各得其位,自然和”。《朱子语类》

四、按照中和智慧来做要注意什么问题:

1、对中和提供的这些智慧,不同的人士实践的原则是不同的。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2、解决和与同的关系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各种事物交相运作,才能够生万物,比如说,阴阳和,生万物,男女和,才有后代,乾坤和,才能生万物,

同则不继,比如说要繁衍后代光有男的或女的行不行呢?不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要把握进取和不为的关系、分寸,实际就是把握激进与保守这两个关系。“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

3、和可以但不能同流合污,也就是说反对和而流,应该和而不流。“君

子之和,和于义”。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警世通言》冯梦龙,一定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不温不火。

“才不可露尽,财不可散尽,力不可耗尽”。要留有余地。

4、孔子践行中和的典范“温良恭俭让”五德。孔子实践中和强调要尊

“五美”。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给予恩惠但不能太过破费,你使用民力,不要引起民怨;一定要把握好欲望的分寸,不能太过分了,比如说,贪得无厌,处之泰然,不要盛气凌人,某种领导看上去就盛气凌人,不是靠悍猛建立起来的威严)

第二讲:宽恕

一、古人关于宽恕的处世智慧,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性。

“涵容是处人第一法”。《小窗幽记》(宽容是处理人际关系最好的方法)。“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呻吟语》

二、如何理解宽和恕

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就是顺,顺着大地的品

行,厚厚的大地承载天地万物,用厚厚的身体来承载世间的万物,要遵循大地包容万物的品行。

三无私: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礼记》(天宇无私地覆罩万物,大地无私地承载万物, 日月无私地照耀万物,遵奉这三种无私精神来勤劳劝勉天下,这就叫做三无私)天地日月最高的境界就是无私,大公无私最高境界,凡人只要做到有公有私就可以了,只有小人才会有私无功。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古代社会要维护好统治秩序,有两个群体是必须善待的,老与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宽就是恕也,厚者,恕也,仁也”。《曾文正公集》“恕是为仁之方”。<论语>

三、如何实践宽恕呢?

1、不苛求于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对自己要重锤猛敲,要非常严格,但是对待别人的时候,要轻言细语,不能求全责备

2、责人宜有余

如果别人确实有缺点,确实要批评怎么办呢?

“责人到闭口卷舌,面赤背汗时,犹剌剌不已,岂不快心?然浅隘刻薄甚矣。故君子攻人不尽其过,须含蓄以余人之愧惧。令其自新,方有趣味,是谓以善养人。”《呻吟语》责人宜有余,批评别人一定要留有余地。对别人的过失一定要留点余地,让他自己去改过自新,这才是善良的做法,以

善养人。

3、感恩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不可不忘”。《小窗幽记》

4、“不以己所能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愧人”。《礼记》(不能因为你会,别人不会,你就指责别人,看你啥也不会,也不能因为别人不会而羞愧别人,应该用宽容的心来善待别人。

5、反对掠人之美来成己,牺牲别人来成就自己。“不以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颜氏家训》

6、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四、实践款和恕注意的问题。

1、原则性:宽容要以弘扬仁义,扬善去恶为目的,不能够姑息养奸。

2、恕,推己及人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后成金《传家宝》

观音自己也拿佛珠在念,可见,求佛不如求己。

弥勒佛: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监狱里关了26年《慢慢自由路》。要改变一个人,你认为是宽容的力量大呢,还是批评的力量大呢?

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第三讲:诚信

一、诚信的理解

1、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颐《通书.城下》所谓的圣人不过就是做到了诚,诚实五常之本,是各种行为的根源。五常:仁义礼智信。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动天地,感鬼神,非诚信不可”。

“诚实,真实无妄之谓”。朱熹。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曾国藩

2、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转》

二、如何做到诚信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礼记.中庸》

1、诚最基本的要求,对自己来说不自欺

“知善之可好而勿为,是自欺;知不善之可恶而姑为之,是自欺”。宋.范俊《香溪文集》

2、不欺人

“以诈御人者,人亦以诈应”。明.薛瑄《读书录》

3、讲话要真实。“君子之言,言而有征”。《左传》

“言必行,行必果”。《论语》

“言顾行,行顾言”。《礼记.中庸》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上》

要心口如一,不能口是心非“轻诺必寡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你,齐襄以瓜时致杀。

对统治者来说,信守诚信很重要:“君之保,为在诚信”。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4、尾生之约,信而溺死。诚信也要灵活

大信和小信,为了国家,民族百行是大信,为了个人是小信。小人就是要求别人讲究诚信,自己却不讲诚信。

第四讲:省、慎

一、反思自己,言行谨慎,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坚持写日记是反省自己的最佳方式)。

省:“能自反者,则无往而不善”。宋.袁采。扪心自问,反思自我,才可能做什么事情都做得好,无往而不善。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洪应明《菜根谭》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凡是要干2的尤其要小心谨慎。古人说做官有三要诀:“慎、清、忍”。才能长久的当官。

爬坡都是小心翼翼,在平坦的大道上行走更容易摔倒,看似坦途,其实凶险,要更小心。

古人告诉我们一个常识: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二、为什么要省和慎呢?

1、有失不戒,有益不劝,玩物丧志,人之通患。《忍经》(有了过失不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