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熟地黄质量标准

熟地黄质量标准

熟地黄质量标准
熟地黄质量标准

4.依据:本品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P83。

本品为地黄的炮制加工品。

5.制法:

5.1取净生地黄,照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5.2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5.3取净生地黄,照蒸法(附录II D)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6.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

7.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泡24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5 -甲基糠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版药典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ul、对照品溶液5ul,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 : 1)为展开剂,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

254

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8.检查: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65.0%。

8.1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65.0%。

9.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10.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11.用法与用量:9~15g。

12.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第 1 页共1 页

施工质量标准化图册

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图册 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图册 (2019版) XXXXX - 1 -

编制审核人员名单审核组: 编制组: - 2 -

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图册 目录 第一章地基加固与处理 ....................................................................................... - 5 -(一)三轴搅拌桩 ......................................................................................... - 5 -(二)高压旋喷桩 ......................................................................................... - 6 -(三)高压注浆 ............................................................................................. - 7 -(四)冷冻施工 ............................................................................................. - 8 -(五)超前支护 ............................................................................................. - 9 -第二章围护结构 ................................................................................................. - 12 -(一)地下连续墙 ....................................................................................... - 12 -(二)钻孔灌注桩 ....................................................................................... - 17 -(三)搅拌桩 ............................................................................................... - 20 -(四)型钢插入和拔出 ............................................................................... - 21 -(五)止水帷幕 ........................................................................................... - 22 -第三章基础与土石方 ......................................................................................... - 23 -(一)抗拔桩 ............................................................................................... - 23 -(二)土石方工程 ....................................................................................... - 24 -(三)钢支撑制作、安装与拆除 ............................................................... - 26 -(四)降水井 ............................................................................................... - 27 -(五)接地网安装 ....................................................................................... - 28 -(六)垫层施工 ........................................................................................... - 29 -第四章地下防水 ................................................................................................. - 30 -(一)防水卷材 ........................................................................................... - 30 -(二)防水涂料 ........................................................................................... - 31 -(三)施工缝防水(钢板止水带) ........................................................... - 32 -第五章车站主体 ................................................................................................. - 33 -(一)混凝土结构 ....................................................................................... - 33 -第一章暗挖区间 ................................................................................................. - 37 -(一)盾构法隧道 ....................................................................................... - 37 -(二)矿山法(区间及联络通道) ........................................................... - 45 -第二章明挖区间 ................................................................................................. - 50 - (一)围护结构 ........................................................................................... - 50 - (二)主体结构 ........................................................................................... - 50 - - 3 -

熟地黄的饮食禁忌

熟地黄的饮食禁忌 熟地黄这种药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是用于治疗肾虚或者阴阳不调等疾病的,但是熟地黄功效虽多,但是容易导致我们出现副作用,特别是熟地黄杜绝跟萝卜以及三白等食材一起食用,对于伤寒患者也不能吃熟地黄,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对于熟地黄的饮食禁忌有一定的认识。 炮制煎煮不可见铜铁器。 《雷公炮制药性解》云:“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熟地黄炮制不可见铜铁,煎煮亦不可用铁锅、铁壶。《药鉴》:“若犯铁器,令人肾消。”贮藏应如《本草从新》言,“味甘如饴,须瓷器收之,以其脂柔喜润也”。 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等。 《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要药分剂》云“忌莱菔、葱、蒜、诸血”。盖莱菔子降气,三白辛窜走气,影响地黄的滋补作用。诸血为血肉有情之品,恐滋腻太

过,故宜禁之。 伤寒家不宜用。 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补。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又仲景《伤寒》一百十三方,惟复脉用地黄。盖伤寒之病,邪从外入,最忌滋滞。即使用补,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否则邪气向里,必有遗害。今人一见所现之证,稍涉虚象,便以六味汤为常用之品,杀人如麻,可胜长叹。” 脾虚痰多气郁之人慎服。 熟地黄味甘,性尤滋腻,脾虚痰多气郁者慎用。《本草从新》云:“按熟地黄性滞,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用宜斟酌。”《本草征要》云:“熟者性滞,若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当斟酌用之。”《本草通玄》言“熟地性滞,痰多者,恐其泥膈,宜姜汁炒之,以制其滞。更须佐以砂仁、沉香二味,皆纳气归肾,又能疏地黄之滞,此用药之权衡也”。 这篇文章详细的告诉我们熟地黄的饮食禁忌,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记住熟地黄的注意事项,以免影响身体的治疗。我们在平时出现脾虚痰多的症状以及伤寒,是不能服用熟地黄的,而我

中药生地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生地的功效和作用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凉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年老体衰。生地用于防治老年病,已有很长的历史,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它具有补而不腻的特征,对老人阴、血、津液之耗兼有热象者,可谓首选之品。

生地的药理作用 调节免疫功能 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活性淋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一2(il-2)的产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使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能保护由于使用了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而引起免疫抑制的机体。其有效成分为多糖类。 也有报道地黄和生地为主的增液汤能使亢进的体液免疫下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甾醇类。 对垂体一肾上腺和甲状腺 对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的萎缩有保护作用。生地、知母、甘草单用或同用均能使受地塞米松抑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起到防止由于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而引起皮质萎缩的作用,与类固醇激素同用,能减少该类激素的副作用,并能延缓肝细胞对皮质醇的分解代谢。在肾上腺皮质的保护方面,生地作用强于知母、甘草。 生地能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阴虚患者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的症状,使血浆camp含量正常。但对t3、t4无影响。 抗炎和降温 生地、玄参能扩张血管,减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血管内皮炎症,抑制大鼠实验性关节滑膜肿胀炎症。 生地能抑制体温中枢,具有较好的降低体温的功效。 生地与玄参、麦冬、知母、石斛、竹叶、芦根、龟甲、鳖甲能使处于亢进状态的代谢功能和过高的内分泌功能所引起的阴虚内热的病情恢复正常,从而改善了畏热的感觉和症状。

养血滋阴佳品 熟地黄

同是地黄功能各异 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这种植物遍布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山野田间随地可见,但以河南怀庆地区所产的地黄最为有名,中医药界称其为“道地药材”,属于河南的四大怀药之一。 地黄根据其加工方法的分为三种中药材,刚采挖出来的新鲜地黄或将刚挖出的地黄埋入湿沙中保存者,称“鲜地黄”。鲜地黄味苦甘性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高热烦渴及血热炽盛而致的吐血、衄血、皮肤出血等热盛疾病。鲜地黄晒干后称“生地黄”,古称“干地黄”,简称“生地”,味甘苦性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或热邪迫血溢出脉外之出血证,及热病伤阴,消渴证、肠燥便秘等。鲜地黄与生地黄比较,鲜地黄苦重于甘,药性更寒,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更强;生地黄味甘重于苦,养阴,清虚热作用较好,兼有滋补阴液的功效。生地黄加黄酒蒸制后晒干称“熟地黄”,简称“熟地”,即是本文所要介绍的药物。 熟地黄的功效主治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妇女月经不调,肝肾阴虚证,消渴证,精血亏虚证等。熟地为滋补肝肾的重要药物,不仅能够养血滋阴,而且能够生精填髓。中医认为精血是人体内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精血充足则肝肾功能正常,机体表现出强健功能状态。反之,人体精血不足则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聋耳鸣,须发早白,未老先衰,性功能减退等等。近年来,许多中老年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来防治老年性疾病和抗衰老取得一定效果,熟地黄就是该药最重要的药物。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熟地黄中含有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甙类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地黄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地黄还有调节激素代谢、降血糖、抗衰老及镇静、利尿等作用。 养生保健小验方 1.中老年人血虚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健忘者,用熟地20克,当归10克,动物肝脏100克,有养血滋阴的功效。服用方法:将动物肝脏洗净切片,放熟地、当归,加水适量及调料少许,炖煮1小时,食肝喝汤。 2.高血压病患者,有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腰膝酸软等症,用熟地黄30克,水煎煮1小时,取药液代茶饮,有滋阴养血降压的功效。 3.中老年人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症,用熟地黄20克,山萸肉10克,红糖少许,有滋补肝肾,养阴补血的功效。服用方法:将熟地及山萸肉水煎1小时,加红糖少许调味,代茶饮。或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按说明书服用。 4.中老年人精血不足,表现为视物昏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等早衰现象者,用熟地黄20克,制首乌15克,枸杞子15克,鹿角胶5克,有滋阴壮阳,补血益精的功效。服用方法:将熟地、首乌及枸杞子用水煎煮2次,药液合并,分早晚2次服用,将鹿角胶分为2份,捣碎,用热药液溶化后服用。

施工质量标准化图册

施工质量标准化图册(土建、安装、样板) 施工质量标准化图册,第一部分土建内容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防水工程;第二部分安装内容包括给排水及水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第三部分为样板展示,三维做法照片丰富。 第一部分土建 1钢筋直螺纹连接 一、操作要点 1、钢筋下料要求端部平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得用气割下料,可现场用砂轮锯或无齿锯下料。 2、加工钢筋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用机油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3、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加工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检10%,当合格率小于95%时,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应对全部丝头进行逐个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 4、加工的钢筋丝头的直径和长度应用螺纹量规检查,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加以保护。标准型接头的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 连接套筒长度,且允许误差为+2P。 5、钢筋规格与连接套筒的规格一致,钢筋螺纹的型式、螺距、螺纹外经应与连接套筒匹配。并确保钢筋连接套筒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6、连接钢筋时应对准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筒,接头拼接完成后,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顶紧,两端外露丝扣不超过2 个完整丝扣。 7、为了防止接头漏拧,每个接头拧紧之后,一定要在接头上做红漆标记,不合格的做白色标记以便检查。 二、质量效果

2墙柱板钢筋定位 一、操作要点 1、据图纸及规范要求,绘制梯形定位筋、柱钢筋定位框、马镫、水泥撑等加工图,由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加工制作或购置成品。 2、钢筋绑扎前,应先对竖向钢筋进行调直、校正到位。墙体钢筋与梯形筋的梯档筋需绑扎固定,竖向梯形筋设置间距不大于2 米且每段墙不少于2 个,梯形筋位置宜避开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熟熟地具有补血滋阴作用,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功效: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1、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 2、肾阴不足,遗精,盗汗等. 3、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 4. 熟地黄吃多了会有碍消化,使得痰多,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稀.

功能主治 功效: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 性状鉴别:为不规则的块状,内外均呈漆黑色,有光泽,外表皱缩不平。断面泣润,中心部往往可看至光亮的油脂状块,粘性大,质柔软。味甜。以块根肥大、软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 药膳:地黄花粥、生地黄粥、百合地黄粥。 方剂:清营汤、青蒿鳖甲汤、四生丸、增液汤、六味地黄丸。 禁忌:用时宜配砂仁、陈皮等,以防腻滞碍胃。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慎服。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1、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2、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3、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4、本品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血栓。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气滞痰多、泄泻者忌服。 连翘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连翘有清热解毒的效果,主要用于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等。连翘早春先叶开花,花开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艳丽可爱,是早春优良观花灌木。 白术(bái zhú)多年生草本,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其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的食用方法不胜枚举。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在中医五行理论中,春季对应的是肝脏,因此,调养肝气对于春季的养生至关重要。黄芪作为补气佳品,在春季生发的季节能够起到一定的补气作用。黄芪熬粥汤,具有益血补气之功效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下面介绍一下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方法/步骤: 补脾益气: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祛痰止咳:甘草有止咳化痰作用,用于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黏痰不易排出等症。 清热解毒: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湿毒,有抗菌消炎作用。也可用于减少其他中药的解毒作用。 调和诸药: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为唇形目唇形科植物。一般是在夏季采取半干燥果穗入药,但在台湾市场多见全草使用。 方法/步骤 清肝明目:用于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等症。 散结止痛:可治疗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等疾病。 利尿:夏枯草能够清利小便,对小便浑浊,前列腺炎有很好的作用。 清脑降压:夏枯草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

熟地的功效与食用

熟地的功效与食用 1、对于补肾,熟地也有很大的功效,它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如果用山药、山茱萸等合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用知母、黄柏等一起服用对阴虚骨蒸潮热的患者有作用。除此之外,如果与何首乌一起可以治理精血亏虚白发等。 2、熟地还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外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的作用。如果和生地一起合用,可以补益,又能清热,对治疗阴血兼有热象的病症有很大的作用。人们也经常用熟地来加入汤料,让煲出来的汤有淡淡的熟地味道,滋补益髓。也有用熟地泡酒,根据不同的需要放入不同的药材一同泡制出来的酒,对养生有非常好的作用。 3、熟地为甘带甜,微温不会很寒,归肝、肾经。一般可以用熟地来补阴益精,作为补血的药物,经常和当归、川芎以及白芍一起使用,能够治疗血虚,心悸,眩晕,以及失眠和月经不调;如果和远志、酸枣仁等共用,则可以治疗安神血虚;如果是崩漏下血则可以和阿胶、艾叶等一同服用治补血。 地黄饮:熟地黄15克,水煎30~6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主治腰膝酸软、遗精崩漏、目眩耳鸣之症。 八珍汤:熟地黄15克,当归、白术各10克,茯苓、白芍药各8克,川芎、炙甘草各5克,人参3克,生姜6克,大枣3克,将以上药物一同放入砂锅,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此汤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面色苍白、头晕目眩、食欲减退、心悸怔忡等症。 首乌地黄粥:熟地黄15克,制何首乌炮制后的何首乌10 克,粳米100克,白糖15克,先将熟地黄、何首乌放入砂锅中,水煎取汁,然后用药汁熬煮粳米,出锅前调入白糖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三才炖鸡汤:熟地黄30克,人参10克,天门冬20克,大枣10克,生姜2克,母鸡50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5 克,将上述药物洗净后一同放入鸡腹中,加水炖煮,直至肉烂即可。佐餐食用。 熟地茶:熟地黄、麦冬各10克,酸枣仁15克,远志5克,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粗末包入纱布中,把布包置于保温杯内,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即可饮用。 熟地酒:熟地黄100克,胡麻仁50克,薏苡仁20克,低度白酒800毫升,将上述三味药物研磨后包入纱布中,然后把纱布包置于玻璃瓶内,密封浸泡15日后即可。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0 毫升。

熟地黄鉴别方法

熟地黄鉴别方法 熟地黄,是中药中一种营养价值高,功效和高的高档食材,如果平时感觉身体不舒服的话很多人也会选择喝点熟地黄炮制 的茶来饮用,但是很多人都不会鉴定这个熟地黄到底是真还是假,有不知道熟地黄的功效和作用到底有哪些,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熟地黄的鉴别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 取该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泡24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5-羟甲基糠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中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 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 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取该品粉末1g,加80%乙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 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

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6:0.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用0.1%的2,2-二甲基-1-苦肼基无水乙醇溶液浸渍,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斑点。 生熟地黄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用: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熟地黄甘,微苦,微温,归心,肝,肾经.功用:补血调经,滋阴补肾。 熟地黄是生地黄用黄酒拌闷,晒蒸的复制品,所以功效有别,生的多用于清热滋阴,熟的多用于养血补肾。 如果知道了这个熟地黄的鉴别方法之后,那么就能够正确的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熟地的副作用,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有补精益髓之功。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熟地黄中含有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甙类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的功效】熟地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临床使用有鲜、生、熟三种。均有养阴生津之功,而治阴虚津亏诸证。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故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宜之;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皆可用之。 【熟地的作用】本品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炒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熟地的禁忌】熟地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熟地黄还有调节激素代谢、降血糖、抗衰老及镇静、利尿等作用。虽然熟地黄营养丰富,但因熟地黄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而且在服用时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均不可食用。

熟地黄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熟地黄 药材名称: 熟地黄 拼音名称: SHUDIHUANG 别名: 熟地、伏地。 科属: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炮制加工品。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河南温县、博爱、孟县等地产量大,质量佳。 性味: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 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中成药: 共有820种中成药使用熟地黄:龟龄集壮骨药酒寄生追风液参茸阿胶复方阿胶浆更年安生发丸追风壮骨膏添精补肾膏加味八珍益母膏等。 应用: 1、血虚诸证。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汤(《和剂局方》);若心血虚心悸怔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

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 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如胶艾汤(《金匮要略》)。 2、肝肾阴虚诸证。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 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亦可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治疗阴虚骨 蒸潮热,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本品益精血、乌须发,常与何首乌、 牛膝、菟丝子等配伍,治精血亏虚须发早白,如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本品补精益髓、强筋壮骨,也可配龟甲、锁阳、狗脊等,治疗肝肾不足,五迟 五软,如虎潜丸(《医方集解》)。 此外,熟地黄炭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虚出血证。 配伍效用: 1、熟地配伍龟板:熟地滋阴养血;龟板滋阴潜阳。二者合用,可增强其育阴潜阳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阳亢之头晕、耳鸣、少寐、健忘、潮热盗汗等症。 2、熟地配伍何首乌:熟地养血滋阴;何首乌补益精血、乌须发。二者伍用,有益精血、乌须发之作用,用于治疗精血不足之须发早白等症。 3、熟地配伍麻黄:熟地甘温,滋补肝肾、养血生津;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二药合用,熟地得麻黄,则补而不腻,有益肾平喘之功;麻 黄得熟地,则散而不伤人体正气,有宣肺平喘之效。共奏宣肺益肾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肾两虚之久喘不愈;夙喘骤发以及妇女经期哮喘。 4、熟地配伍山药:熟地滋阴补肾益精;山药补脾益肾固精。二者合用,有补肾固精止遗之功效,用于治疗肾虚遗精、遗尿、消渴等症。 5、熟地配伍山茱萸:熟地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山茱萸温补肝肾、涩精。二者合用,有滋补肝肾、养血固精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之头晕、耳鸣、腰 膝酸软无力、阳痿、遗精等症。 6、熟地配伍知母、黄柏:熟地滋阴益肾;知母养阴润燥泻相火;黄柏盐炒入肾,泻相火退虚热以存阴。三药合用,有滋肾阴、泻相火之功效,用于治疗肾 阴不足、相火妄动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舌红少苔等症。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 鉴别用药:

干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干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目录*一、干地黄的简介*二、干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三、干地黄的市场信息1. 干地黄的价格2. 干地黄的选购方法3. 干地黄的保存方法 干地黄的简介干地黄,别名地髓,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山西、四川等地。 干地黄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 干地黄中含多种甙类,其中主含环烯酰萜及其甙类,已分离得到:益母草甙即是筋骨草醇,桃叶珊瑚甙,梓醇,地黄甙A、B、C、D,美利妥双甙,地黄素A、B、C、D,洋丁香酚甙,异洋丁香酚甙,美利妥单甙,地黄氯化臭蚁醛甙,都桷子甙,筋骨草甙,6-O-E-阿魏酰筋骨草醇,焦地黄素D、E,焦地黄内酯,6,8-二羟基草苁蓉内酯,梓醇甙元,梓醇甙元-α-L-呋喃阿拉伯糖甙即焦地黄甙A,格拉多甙,米欧波罗甙元等。 2、功效作用 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内服:煎汤,3~5钱,大剂1~2两;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3、临床应用

3.1、《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 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3.2、《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利耳目。 3.3、《药性论》: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 吐血不止。 3.4、《日华子本草》: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 崩中血晕,助筋骨。 3.5、王好古:主心病,掌中热痛,痹气痿蹙,嗜卧,足下热而痛。 3.6、《本草从新》:治血虚发热,常觉饥馁,倦怠嗜卧,胸膈痞闷;调经安胎。 3.7、治血瘕:生干地黄一两,乌贼骨二两。上为末,空心温酒调下七服。(《普济方》地黄散)。 3.8、治中风四肢拘挛:干地黄、甘草,麻黄各一两。细切, 用酒三升,水七升,煎至四升,去渣,分作八服,不拘时,日进二服。(《证治准绳》地黄汤)。 干地黄的市场信息 1、干地黄的价格干地黄的价格约为1.2元/50克。

熟地黄的功效与禁忌

熟地黄的功效与禁忌 熟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功效。那么,下面是给你介绍的功效,希望对你有帮助。 1、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2、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3、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4、本品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血栓。 5、常用量:每日12~30克。水煎服 熟地黄的禁忌1.炮制煎煮不可见铜铁器。 《雷公炮制药性解》云:“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熟地黄炮制不可见铜铁,煎煮亦不可用铁锅、铁壶。《药鉴》:“若犯铁器,令人肾消。”贮藏应如《本草从新》言:“味甘如饴,须瓷器收之,以其脂柔喜润也。” 2.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等。 《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要药分剂》云:“忌莱菔、葱、蒜、诸血。”盖莱菔子降气,三白辛窜走气,

影响地黄的滋补作用。诸血为血肉有情之品,恐滋腻太过,故宜禁之。 熟地黄的作用,熟地黄虽好但禁忌多 3.伤寒家不宜用。 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补。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又仲景《伤寒》一百十三方,惟复脉用地黄。盖伤寒之病,邪从外入,最忌滋滞。即使用补,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否则邪气向里,必有遗害。今人一见所现之证,稍涉虚象,便以六味汤为常用之品,杀人如麻,可胜长叹。” 4.脾虚痰多气郁之人慎服。 熟地黄味甘,性尤滋腻,脾虚痰多气郁者慎用。《本草从新》云:“按熟地黄性滞,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用宜斟酌。”《本草征要》云:“熟者性滞,若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当斟酌用之。”《本草通玄》言:“熟地性滞,痰多者,恐其泥膈,宜姜汁炒之,以制其滞。更须佐以砂仁、沉香二味,皆纳气归肾,又能疏地黄之滞,此用药之权衡也。” 熟地黄的食用方法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 1.地黄饮: 熟地黄15克,水煎30~6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

最新建筑工程技术质量标准化图册

质量要点 1、地基基础工程 1.1基础模板工程 1.1.1箱型基础外模板 地板导墙模板 一、施工要点 筏板基础底板施工时应设防水导墙,导墙高出底板上皮300 mm,导墙与地板一起浇筑。如果导墙模板采用单侧支模,外侧模板采用防水保护墙砖胎模,为保证砖胎模的稳定,应将导墙外侧回填或另加支撑加固,每隔4米砌筑一个砖垛,如下图所示: 图1.1.1-1砌筑砖垛 二、质量要求 表面按普通抹灰标准要求,砌体按合格标准控制,阴阳角按柔性防水卷材不同设定弧度。导墙上设置3~4层卷材压边砖。 三、做法详图 图1.1.1-2底板导墙模板

四、效果图 图1.1.1-3导墙效果图 1.1.2筏板上翻外梁墙基础 模板 一、施工要点 筏板上翻外梁墙基础模板,一般采用12mm-15mm厚木(竹)低档次多层板事先拼装而成,外帮木方作横竖背楞,水平向间距30~40cm,竖楞间距100~150cm;当上翻梁墙模高>50 cm时,按施工方案要求设置拉模杆,拉模杆上焊接Φ40止水环;底部每隔100~150cm设置一道托模杆,托模杆由钢筋下脚料制作而成;竖向采用Φ48短钢管或Φ25钢筋作锁模架,间距120~150cm;外导墙按设计要求设置300宽止水钢板或止水槽等。 二、质量要求 模板刚度、强度满足施工方案要求,加固牢固,节点拼装合理,节约简捷,满足绿色施工要求。止水构造正确可靠。 三、做法详图 四、效果图(暂无) 图1.1.2-1筏板梁墙基础模板 1.1.3电梯井及集水坑模板 一、施工要点 电梯井及集水坑模板多采 用低档次木(竹)模整拼,可在 外场整拼好,由塔吊直接吊入坑内。模板厚12~15mm,水平背楞为木方,竖

熟地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熟地的功效作用禁忌以及食用方法]

熟地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熟地的功效作用禁忌以及食用方 法] 熟地黄,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药性甘,微温,常用于治疗血热邪盛、腹胁疼痛、产后乘虚等病症。下面为大家了熟地的功效作用禁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主要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脂肪 食疗功效:养肾补肾、养肝护肝、补血养血、提高免疫力力 适宜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更易食用。 禁忌人群: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忌服。 滋阴补血: 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熟地黄单用,或与当归配伍炖鸡,专治血虚证和女性月经不调。

诸虚不足: 腹胁疼痛,失血少气,不欲伙食,发热,及妇人经病,月事不调:熟干地黄(切,焙)。当归(去苗,切,焙)各等分。为细未后,炼密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粒,食前白汤下。 增强免疫力: 熟地有强心和增强白细胞免疫力的效果,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养肝益肾: 熟地能清热滋阴,可治疗因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 熟地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 熟地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炒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熟地当归酒

功效:补益气血,理气解郁。适用于血虚气弱,气郁不舒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身软乏力,食欲不振,神疲声微等。 材料:熟地30克,当归3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香附15克,白酒3斤。 做法:将上述各药加工成碎末,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15天后开封,取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5~20毫升,酒力不足者,可用黄酒浸药;或以水、酒各半制备。 猜你喜欢 1.熟地的功效与禁忌 2.中药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熟地黄的作用与功效

熟地黄的作用与功效 第一次了解地黄,还是在医圣张仲景的“黄连阿胶汤”——去鸡子黄,重用熟地黄、加茯苓,减少黄连用量。直到现在才知道,地黄有“鲜”、“生”、“熟”之分,不仅名字上略有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千秋。 同为地黄,功能各异 地黄根据其加工方法的分为三种中药材,刚采挖出来的新鲜地黄或将刚挖出的地黄埋入湿沙中保存者,称“鲜地黄”。鲜地黄味苦甘性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高热烦渴及血热炽盛而致的吐血、衄血、皮肤出血等热盛疾病。鲜地黄晒干后称“生地黄”,古称“干地黄”,简称“生地”,味甘苦性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或热邪迫血溢出脉外之出血证,及热病伤阴,消渴证、肠燥便秘等。鲜地黄与生地黄比较,鲜地黄苦重于甘,药性更寒,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更强;生地黄味甘重于苦,养阴,清虚热作用较好,兼有滋补阴液的功效。生地黄加黄酒蒸制后晒干称“熟地黄”。 熟地黄作用与功效 熟地黄,又称“熟地”,性味甘,微温。就名字而言,熟地孤单中彰显自足,平淡中又透着不屈。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妇女月经不调,肝肾阴虚证,消渴证,精血亏虚证等。熟地为滋补肝肾的重要药物,不仅能够养血滋阴,而且能够生精填髓。中医认为精血是人体内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精血充足则肝肾功能正常,机体表现出强健功能状态。反之,人体精血不足则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聋耳鸣,

须发早白,未老先衰,性功能减退等等,所以和颜坤泰胶囊具有治疗女性更年期出现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熟地黄中含有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甙类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地黄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地黄还有调节激素代谢、降血糖、抗衰老及镇静、利尿等作用。 熟地黄与养生 熟地有很好的养生食疗的作用,熟地主要是用于做药,熟地的功效和作用是熟地可以抵抗癌细胞的扩散,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而且熟地还有强心的功效,熟地还能起到利尿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熟地这种中药,用在我们的养生保健中。 熟地黄与“四物汤”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黄

熟地黄(《图经本草》)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经加工蒸晒而成。全国各地均产,以河南产质量最佳。原植物多为栽培或野生于山坡及路旁荒地。喜温暖气候,较耐寒,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中性或微碱性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临床用名有熟地黄、熟地黄炭。 【本草汇言】 《本草衍义》:《经》只言干生二种,不言熟者。如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须地黄者,生与生干常虑大寒,如此之类,故后世改用熟者。 《药类法象》:气寒,味苦。 酒洒,久蒸如乌金。假酒力则微温,大补血虚,虚损,血衰之人须用之药。善黑鬓发。大忌食萝卜。 《药性赋》:味甘、苦,性温,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活血气,封填骨髓;滋肾气,补益真阴;伤寒后胫股最痛,新产后脐腹难禁。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阴中之阳。甘微苦,味厚气薄,阴中阳也。无毒。 入手、足少阴经、厥阴经。 《象》云:酒洒,蒸如乌金,假酒力则微温,大补,血衰者须用之。善黑须发,忌萝卜。 《珍》云:若治外治上,酒制。 《心》云:生则性大寒而凉血,熟则性寒而补肾。 《本草》云: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生者尤良。复清酒、麦门冬尤良。恶贝母,畏芜荑。 东垣云: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心热,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能益肾水而治血,脉洪实者宜此。若脉虚则宜熟地黄。地黄假火力蒸九数,故能补肾中元气。仲景制八味丸,以熟地黄为诸药之首,天一所生之源也。汤液四物以治藏血之脏,亦以干熟地黄为君者,癸乙同归一治也。蒸捣,不可犯铁,若犯铁令人肾消。 陈藏器云:蒸干即温补,生干则平宣。 《机要》云:熟地黄,脐下发痛者,肾经也,非地黄不能除。补肾益阴之剂,二宜丸加当归为补髓。 《本草衍义补遗》:气寒味苦,阴中之阳,入手少阴厥阴。一名苄,一名芑。大补,血衰者须用之。又能填骨髓,长肌肉,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初采得以水浸,有浮者名天黄,不堪用。半沉者名人黄,为次。其沉者名地黄,最佳也。其花,即地髓花。可单服,延年。凡蒸,以木甑砂锅,不可犯铁器。令人肾消,男子损荣,女损卫。 《本草发挥》:洁古云:熟地黄,酒洒九蒸,假酒力则微温,补血虚不足。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忌莱菔。《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苦、甘,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血气,二也;去腹脐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治外治上,以酒浸之。 《本草纲目》:《简易方》云: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又云:生地能生精血,天冬引入所生之处。熟地能补精血,麦冬引入所补之处。 《医学正传》(虞抟)云:生地生血,而胃气弱者服之恐妨食。熟地补血,而痰饮多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