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理解与现代汉语

2021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理解与现代汉语

2021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理解与现代汉语
2021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理解与现代汉语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下列定语后置句中,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诸将吏敢复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解析]例句和B项定语后置的标志均是“者”。A项,定语后置的标志为“之……者”。C项,定语后置的标志为“之”。D项,作定语的数词直接后置。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无乃尔是过与

此亡秦之续耳

B.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之二虫又何知

[解析]A项,宾语前置句/判断句。B项,判断句/被动句。C项,均是定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李牧连却.之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C.而相如廷.叱之

D.外连衡而斗.诸侯

[解析]例句“王”为使动用法。C项,名词作状语。A、B、D项均为使动用法。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③毕礼而归之④却匈奴七百余里

⑤以弱天下之民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⑥/②/③④⑤

[解析]①名作状;②形作动;③④⑤使动;⑥名作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唯余马首是瞻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夫晋,何厌之有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D.?????①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②王问:“何以知之?”

[解析]C 项,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 项,前一句是宾语前置句,后一句是判断句。B 项,前一句是判断句,后一句是被动句。D 项,前一句是被动句,后一句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C

6.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省略介词的一项是( )

A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B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C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D .有碑仆道

[解析]C 项省略了对话的主语;A 、B 、D 三项均省略介词“于”。

[答案]C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函.封之 ②又前.

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

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 ⑥箕.

踞以骂曰 ⑦则秦未可亲.也 ⑧皆白衣冠...

以送之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解析]②③⑧均为名作动;①⑥名作状;④意动;⑤使动;⑦无活用。

[答案]C

8.从句式角度看,和“此小大之辩也”相同的一项是( )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D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解析]例句和D 项都是判断句。A 项,宾语前置句。B 项,定语后置句。C 项,被动句。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B.襟三江而带五湖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解析]A项,“日”名作状。B项,“襟”“带”意动。C项,“南”名作动。

[答案]D

10.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①以愚黔首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B.①③⑤

C.③⑥⑦D.②④⑤

[解析]①形作动的使动用法;②③④名作动;⑥动作名、为动。

[答案]A

模块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解释实词,请注意其中的词类活用。

(1)父以足受.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目.之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良因怪.之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老人期.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良因异.之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接受(2)名词作动词,看(3)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怪(4)约定(5)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异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省略句的翻译,二至四句皆承前省略主语“老父”。“衣”,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穿”。(2)省略句的翻译,“履”,名词活用作动词,“给……穿鞋”。最后一句承前省略主语“良”。(3)判断句和省略句的翻译。“即”和“乃”表判断。后面两个大句子,分句“不复见”省略宾语,其余皆省略了主语。

[答案](1)有一个老翁,穿着麻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面,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来!”

(2)老翁说:“给我穿上!”张良已经替他取回了鞋子,于是就跪下给他穿上。

(3)“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于是离去,没有再说别的话,再也没有出现。天明以后张良看这本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参考译文】张良曾经闲暇时候在下邳县桥上散步游玩。有一个老翁,穿着麻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面,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来!”张良很惊愕,想打他。看他年老,强行忍住了,下去取回了鞋子。老翁说:“给我穿上!”张良已经替他取回了鞋子,于是就跪下给他穿上。老翁伸着脚让张良给他穿上以后,大笑着走了。张良非常惊奇,目送老翁的身影。老翁走了大约一里路,又回来,说:“小子可以教诲。五天后黎明,与我在此相会。”张良更加奇怪,跪在地上说:“好。”五天后黎明,张良就来了。老翁已经先到了,大怒说:“和老人约定会面,却比我后到,为什么呢?”又走了,并说:“五天后早来。”五天后鸡刚一啼鸣,张良就去了。老翁又先到了,又大怒说:“又晚来,为什么?”又走了,说:“五天后再早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老翁也到了,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拿出一本书,说:“读这本书就能做皇帝的老师。十年后你将会发达。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于是离去,没有再说别的话,再也没有出现。天明以后张良看这本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此感到奇异,经常学习诵读这本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睢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睢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睢。范睢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睢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睢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名在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睢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注】①釜鬲: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1.解释实词,请注意其中的词类活用。

(1)蔡泽乃西.入秦西:______________

(2)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困:________________

(3)则揖.范睢揖:______________

(4)范睢让.之让:______________

(5)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

德:____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西(2)使动用法,使窘迫、困窘(3)作揖(4)责备(5)报答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辱而身全者,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判断句、省略句和被动句的翻译,“……者,……也”表判断,后面的分句承前省略主语“蔡泽”。“见”表被动。“干”,译为“求取”。(2)宾语前置句(“何为”应是“为何”)和判断句的翻译,“……者,……也”表判断。“何为”,译为“为什么”;“固”,译为“本来”。(3)判断句和被动句的翻译,“……者,……也”表判断。“期”,译为“期望”;“僇辱”是意念被动,“被污辱”之意;“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答案](1)蔡泽,是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被驱逐。

(2)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

(3)人们建功立业,难道不期望圆满无缺吗?性命和功名都得到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声名被污辱,但性命得以苟全的,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

【参考译文】蔡泽,是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被驱逐。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行厨炊具又都给别人抢去了,于是蔡泽只好向西到秦国。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范睢,说:“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秦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范睢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蔡泽进见,却只做长揖之礼而不下拜,范睢本来早就不高兴了,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倨傲放肆,范睢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有这件事吗?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假使像秦国的商君、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种那样的结局,也可以作为祈向的愿望吗?”范睢料到蔡泽故意引用这三人之事,是要用这些说辞来堵住自己的嘴。于是就诡辩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因此君子为保持节义可以以身殉难,视死如归。活着而受辱没,还不如为节义死去而荣耀。士人本来就有杀身成名的,只要仁义所在,即便死也无所怨恨,为什么不可以!”蔡泽说:“商君、吴起、大夫种作为人臣,做得对;但那些君主,却错了。所以,世人称这三人尽了忠孝之功而不得好报,难道羡慕他们那样不得好报而白死么!人们建功立业,难道不期望成全吗!性命和功名都得到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声名被污辱,但性命得以苟全的,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听到这里,范睢赞许蔡泽的话。于是请他入座,待为上宾。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

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省略句的翻译,蜂,名词作状语,像蜂一样。(2)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宾语前置句的翻译,代词“自”作动词“责”的前置宾语。

[答案](1)秦王朝政治失策,陈涉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像蜂群一样飞起,一起争夺(天下),多得数也数不清。

(2)(他)自己炫耀自己的功勋,逞个人才智,却不效仿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

(3)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的国家灭亡了,自己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从周先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大概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难道是苗族(舜)的后代?怎么兴起得这么突然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陈

涉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像蜂群一样飞起,一起争夺(天下),多得数也数不清。可是项羽并没有什么根基(包括土地和权势),而是乘天下大乱的形势在民间起事,三年的时间,就率领五国诸侯(楚外的五国反秦武装)灭秦,分割天下的土地,封赏王侯,一切政令都由项羽颁布,号称“霸王”,“霸王”的权位虽然不能维持到底,可是这显赫的功业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念楚国(而东归),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干了这些失策失人心的事,)却埋怨诸侯背叛自己,这样想要成就霸业就很难了。(他)自己炫耀自己的功勋,逞个人才智,却不效仿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的国家灭亡了,自己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竟然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于是”,古今异义词,译为“在这时”;“闻”译为“听说”;“老”,形

容词用作名词,译为“老人”;“盍”译为“何不”;“焉”,代词,代指西伯昌。(2)“耻”,意动用法,“认为……是耻辱的”;“义”,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坚持道义”;后三句都是省略句,应补出主语;“薇”是野菜。

[答案](1)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

(2)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

【参考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并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向东进兵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谏诤说:“父亲死了不去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想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道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商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他们)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的。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哎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地不济!”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

最新高考英语单词必备版大全

1 2 All(a.,pron.&n.) 3 all by oneself 独立,单独 4 above all 首先,特别是,最重要的5 是 6 after all 到底,毕竟 7 first of all 首先 8 in all 总共 9 most of all 最最 10 all at once 突然,同时,马上 11 all of a sudden 突然 12 all right 好吧,行,情况不错 13 all sorts of 各种各样的 14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的 15 all the best 万事如意 16 all the more 更加 17 all the same 尽管如此,仍旧(照样) 18 all the year round 一年到头 19 AS (conj.,adv.& pron.) 20 as…as…与。。。。。。一样 21 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上 22 as a rule 通常 23 as a result 结果 24 as a whole 总的来说 25 as if(as though) 好象 26 as follows 如下 27 as for 就。。。。。。而言 28 as(so) long as 只要 29 as soon as 一。。。。。。就 30 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 31 as usual 象往常一样 32 as well 也,还 33 as well as 同。。。。。。一样 34 might(may) as well 不妨 35 so as to 以便 36 At(prep.) 37 at a time 一次,每次 38 at breakfast 早餐时,正在吃早饭 39

高考语文 阅读强化训练四

高考语文阅读强化训练四 拜谒高原 ①我对西藏不陌生,尽管从未踏足那片高原,却在不少电视片中领略过它迷人的雪域风光。 ②雪山、朝圣者、无边无际的藏北高原、滚滚的牦牛群、酥油茶和糌粑……西藏在我心中永远站立在亘古的静止中,离现代社会那样遥远。 ③我执拗地认为高原在等待我,终于,一个好时节,我向着高原行去。只是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不知路在何方的旅人,我们有一支队伍,有一台大客车、充足的氧气瓶,有医生和数位经验丰富的“老西藏”,东道主为我们这行人选择了一个绝佳的旅行路线:由格尔木踏上千里青藏线。 ④高原就这样迎面扑来了。 ⑤此时,我就在这片高原上。 ⑥当客车在兵站短暂地小憩时,我终于将双足立于高原之上,高原却在刹那间击溃了我,我成了这一行“高原反应”最严重者之一。心跳过速,头痛欲裂,呼吸艰难,简直到了需人搀扶才能站稳的地步。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在这无限广袤之中,你逃不掉,跳不开。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强迫你面对它,拜谒它,让你承认自己的渺小。我展目凝视着,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确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美丽,再配上纯净的湖蓝色的天穹和低低悬浮的白绵羊似的云彩,那份诗意的画面无与伦比。这里有一个优美的名字:可可西里草原,缓缓的是楚玛尔河。我记得我就这么站立了很久,阳光跳跃着强烈的色泽,刚硬湛蓝的高原之风吹来掠去。除了风的声音,一切是那样宁静,但是,不!你的目光四处触摸着,心中会突然撞进一个感觉:高原其实不静,它在腾动,它是活生生的。看了那连绵起伏的山脉,你会感到那巨大的生命的表情,山群裸着自己粗砺的骨骼,并且都是一副俯冲升腾的雄姿,一块块山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那些著名的山脉:喜马拉雅、昆仑、唐古拉、冈底斯仍在生长着。然而,天空却不容许它们再向上冲了,你还能感到那美丽的蓝湖一样的天穹气压极低,这可恨的低气压造成了我剧烈的头痛,让我的身子摇摇晃晃的总想仆倒。但我知道天空实际上压制的是高原。在地球的这一隅,蓝天在与高原抗衡着,天在按压着山,山一步步拱出天。 ⑦当你在内地生活久了,目睹一条条清澈河流被工业废水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殆尽,人类入侵所有海洋使得鲸鱼们涌到海滩自杀……当你听到耕地以惊人的速度沙漠化,许多物种永远消失,你绝望透顶,你觉得自然是如此脆弱,人类世界这样轻易地就摧毁它占有它,地球毫无希望了。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那高原以它自己独有的方式隆升着,它博大、莽苍、遒劲,什么也奈何不了,人类的侵占意识开拓意识只能贴近它,却不能征服它。我知道高原上有许多城市,但更多的是地貌原始的广阔土地和一座座人类难以逾越的雪山。 ⑧高原之上,人的形体渺小而微不足道,但是人却能够从心底蔓延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博大的精神和情怀。 35.(1)在第⑥段中,作者写道“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为什么说“这种痛苦无法躲藏”?(2分) 答 (2)在第⑦段中,作者写道:“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这份“崭新的感觉”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答 36.作者在第⑥段中写道:“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那么,高原贯穿身心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分三点概括。(6分)

名师导学新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同步3-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韦机传 韦机,雍州万年人。祖元礼,隋浙州刺史。父恪,洛州别驾。机,贞观中为.左千牛胄曹,充使往西突厥,册立同俄设为.可汗。会石国反 叛,路绝,三年不得归。机裂裳录所经诸国风俗物产,名为《西征记》。及还,太宗问蕃中事,机因.奏所撰书。太宗大悦,擢拜朝散大夫,累 迁至殿中监。 显庆中为檀州刺史。边州素无学校,机敦.劝生徒,创立孔子庙, 图七十二子及自古贤达,皆为之赞述。会契苾何力东讨高丽,军众至檀州,而滦河泛涨,师不能进,供其资粮,数日不乏。何力全师还,以其事闻。高宗以.为能,超.拜司农少卿,兼知东都营田,甚见委遇。有宦者于苑中犯法,机杖而.后奏,高宗嗟赏,赐绢数十疋,谓曰:“更有犯者,卿即鞭之,不烦奏也。” 上元中,迁司农卿,检校园苑,造上阳宫,并移中桥从立德坊曲徙于长夏门街,时人称其省功便事。有道士朱钦遂为天后所使,驰传.至都,所为横恣。机囚之,因.密奏曰:“道士假称中宫驱使,依倚形势,臣恐亏损皇明,为祸患之渐。”高宗特发中使慰谕机,而钦遂配流边州,天后由是不悦。仪凤中,机坐家人犯盗,为宪司所劾,免官。永淳中,高宗幸.东都,至芳桂宫驿,召机,令白衣检校园苑。将复本官,为天后所挤而.止,俄令检校司农少卿事,会卒。子馀庆。

馀庆官至右骁卫兵曹,早卒。馀庆子岳。 岳亦以. 吏干著名,则天时,累转汝州司马。会则天幸长安,召拜尚舍奉御,从驾还京,因召见。则天谓曰卿是韦机之孙勤干固有家风也卿之家事朕悉知之因问家人名赏慰良久寻拜太原尹岳素不习武固辞边任。由是忤旨,左迁宋州长史,历海、虢二州刺史,所在皆著威名。 (选自《旧唐书·良吏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机敦. 劝生徒 敦:督促 B .超. 拜司农少卿 超:破格,越级 C .驰传. 至都 传:驿站的车马 D .高宗幸. 东都 幸:有幸 【答案】D 【解析】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贞观中为.左千牛胄曹册立同俄设为. 可汗 B.????? 机因.奏所撰书机囚之,因.密奏曰 C.????? 机杖而.后奏为天后所挤而.止 D.????? 高宗以.为能岳亦以.吏干著名 【答案】D 【解析】A.动词,担任;B.副词,于是,就;C.连词,表承接; D.动词,认为/介词,因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直接表明韦机勤勉能干的一组

2014【名师导学系列】语文中考复习考前60天每日一测试题(附答案) (50)

横塘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每日一测试题班级:姓名:检测时间 学科王【茂名市,13】学校就汉语学习现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3分) (1)下面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作答的格式是“……, 却……”。(1分)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汉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材料二:{调查表明,中学生汉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深入搜集材料,探究汉语学习的现状。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其中一则材料,此则材料与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否吻合?请简单阐述你的理由。(2分)材料三:现在很多人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 【答案】13. 3分 (1)示例:不少中国人重视外语学习,却忽视了汉语学习。 (2)示例:与主题吻合。该则材料说明人们不重视传统语言文化的学习,语言表达苍白无力,语言水平在下降,表明了汉语学习的现状。或答“不吻合”的,言之成理的酌情给1分。(根据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1分,阐述理由1分) 【南昌市,6】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生活中,现代人智商的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计算机和IT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而且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生活节奏更快、脑力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高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A.现代人智商的提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B.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高考语文现代文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强化训练(附答案)

高考语文现代文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强化训练(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

2021版新高考英语Unit 1-Unit 2综合复习名师导学

2021版新高考英语Unit 1Other countries Unit 2Witnessing time译林版综合复习名师导学 Module 9 Unit 1Other countries,other cultures Unit 2Witnessing time 对应学生用书p139

__,s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 1.1)is having / at class;am content to wait for him 2)with winning the match 2.is no different from 3.the largest cities in the world 4.how to help others and how not to be cheated 5.Considering her age;knows (quite) a lot 对应学生用书p140 ☆重点单词☆ 1.assistance n.帮助,援助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my friends,how could my company have lived through the hard times? 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助,我的公司怎么可能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呢? 同/ 近义词: help / support / aid

温馨提示: (1)assist vt.& vi.帮助,协助 ? ?? assist sb.to do sth. assist (sb.) with sth.assist (sb.) in doing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2)assistant n .助手 adj.助理的 必记搭配: come to sb.'s assistance 援助某人 with the assistance of... 在……的帮助下 be of assistance to sb. 有助于某人 2.owe (owes / owed / owed / owing ) vt.欠钱,欠债等;应感谢;应给予;把……归功于 I owe one hundred dollars to the landlord. 我欠房东一百美元。 You owe yourself a holiday. 你应该给自己安排个假期。 温馨提示: owing to 因为,由于(不用在be 动词后做表语,“由于、因为”,在句中通常用做状语,可置于句首或句末);与其意思相同的短语介词还有thanks to ,because of ,due to (多用于be 动词后做表语);此外as a result of ,as a consequence of ,on account of 这几个短语介词后面也可接原因;注意区分:own vt.拥有,adj.自己的。 必记搭配: owing to 因为,由于 owe sb.for sth. 因为某事而欠某人 owe sth.to sb./ owe sb.sth. 欠某人某物;把……归功于……;为……而应感

【名师导学系列】2013年高考英语人教版第一轮精品配套练习选修8-Unit-3-Inventors-and-inventions

Unit 3Inventors and inventions发明家及其发明 核心词汇 1.The driver took a(n)____________(突然的)turn and made his car roll down the road. 2.They invited her to visit their house on a(n)____________(方便的)date. 3.You may safely climb those steps;they’re quite____________(稳固的).4.What are your____________(标准)for judging a bottle of wine? 5.Every member in the committee thinks that his plan is ideal rather than____________(实际的). 6.In the hard times,she ____________(忍受)the pain with great courage. 7.It occurred to him that he might____________(抓住)the chance to declare his own innocence. 8.Dad always drives with____________(小心)although he has driven for more than 20 years. 9.She ____________herself by her kindness and bravery as well as a____________novelist.(distinguish) 10.用freeze的适当形式填空 (1)Tonight,temperature will fall below ____________point. (2)I_____________with terror as the door slowly opened. 1.abrupt 2.convenient 3.stable 4.criteria 5.practical, 6.bore 7.seize 8.caution 9.distinguished;distinguished10.freezing;froze 高频短语 1.________________ 给……打电话 2.________________ 偶尔;有时 3.________________ 开始;着手 4.________________ 迅速把手伸入;一心投入 5.________________ 开始(做) 6.________________ 不挂断;稍等;紧紧握住 7.________________ 次序颠倒;发生故障 8.________________ 设法联系上(尤指打通电话);(设法)做完;通过 9.________________ 回复电话 10.________________ 挂断电话 1.call up 2.now and then 3.set about 4.dive into 5.set out(to do) 6.hang on 7.out of order 8.get through 9.ring back10.ring off 重点句式 1.____________up,explore all around it,________before you know it,you will have something worth thinking about to ________________. 跟随它,在它的周围探索,那么在你知道它之前,你将有值得考虑的某些东西占

最新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三)强化训练

“论述类文本”配套检测 提能训练(三) 论述类文本第3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 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 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 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 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 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 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 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 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 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 牲…… ⑦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 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 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 文明体系。 (摘编自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3.20_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_有解析

考点集训【P298】 一、选择题 1.(2016一中)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D)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 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成果 D.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准备 【解析】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因而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而政法科因为并非经济建设所直接需要的人才来源,所以办学受到很大削弱,D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史实,也不合逻辑。B项不合材料,不合逻辑,材料并没有讲国民教育体系问题。C项不合史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1952年中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2.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教育(A) A.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B.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相结合 C.奠定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激发了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解析】材料中“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说明在扫盲过程中对农民进行了思想教育,故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将扫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项错误;扫盲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思想教育,没有强调主人翁意识,故D项错误。 3.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这一会议(B) A.是为了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B.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C.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D.突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解析】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此政策属于文化政策,与国民经济的恢复无关,C项错误。D项是新时期教育的目标和方向。由“1953年”“重点是高等教育”“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可知,这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有关,故B项正确。 4.1935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但未能推行;1956年1月,新中国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D) A.前者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 后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 C.二者都迎合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D.二者都是为了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 【解析】前者没有实行,排除A项,1956年以后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逐渐建立,排除B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二战之后,不符合前者,排除C项,D项表述正确。 5.(2016六校)《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记载:1976年全国小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了29.1%;中学更是加速度发展,1976年全国中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6.25倍,初中生增加5.4倍,高中生的增长尤其迅速,共增加了11.3倍。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C)

2014【名师导学系列】语文中考复习考前60天每日一测试题(附答案) (41)

横塘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每日一测试题 班级:姓名:检测时间 【天津市,6,7,8】阅读《中国石拱桥》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6.下面对赵州桥说明内容及顺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修建时间、结构特征、建造规模和设计者。 B.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结构特征、修建时间和建筑规模。 C.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建造规模和结构特征。 D.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修建时间、地理位置、结构特征和设计者。 7.下面对选文所使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选文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了我国古代石拱桥在设计和建造上取得的光辉成就。, B.选文通过科学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悠久历史和雄伟规模。 C.选文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评价,赞美赵州桥设计和施工的巧妙绝伦。 D.选文中的“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赵州桥四周景色优美。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新)高考英语高频词汇表

1.alter v. 改变,改动,变更 2.burst vi.n. 突然发生,爆裂 3.dispose vi. 除掉;处置;解决;处理(of) 4.blast n. 爆炸;气流vi. 炸,炸掉 5.consume v. 消耗,耗尽 6.split v. 劈开;割裂;分裂a.裂开的 7.spit v. 吐(唾液等);唾弃 8.spill v. 溢出,溅出,倒出 9.slip v. 滑动,滑落;忽略 10.slide v. 滑动,滑落n. 滑动;滑面;幻灯片 11.bacteria n. 细菌 12.breed n. 种,品种v. 繁殖,产仔 13.budget n. 预算v. 编预算,作安排 14.candidate n. 候选人 15.campus n. 校园 16.liberal a. 慷慨的;丰富的;自由的 17.transform v. 转变,变革;变换 18.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 19.transplant v. 移植 20.transport vt. 运输,运送n. 运输,运输工具 21.shift v. 转移;转动;转变 22.vary v. 变化,改变;使多样化 23.vanish vi. 消灭,不见 24.swallow v. 吞下,咽下n. 燕子 25.suspicion n. 怀疑,疑心 26.suspicious a. 怀疑的,可疑的 https://www.doczj.com/doc/bf10427863.html,d a. 温暖的,暖和的;温柔的,味淡的 28.tender a. 温柔的;脆弱的 29.nuisance n. 损害,妨害,讨厌(的人或事物) 30.insignificant a. 无意义的,无足轻重的;无价值的 31.accelerate vt. 加速,促进 32.absolute a. 绝对的,无条件的;完全的 33.boundary n. 分界线,边界 34.brake n. 刹车,制动器v. 刹住(车) 35.catalog n. 目录(册)v. 编目 36.vague a. 模糊的,不明确的 37.vain n. 徒劳,白费 38.extinct a. 绝灭的,熄灭的 39.extraordinary a. 不平常的,特别的,非凡的 40.extreme a. 极度的,极端的n. 极端,过分 41.agent n. 代理人,代理商;动因,原因 42.alcohol n. 含酒精的饮料,酒精43.appeal n./vi. 呼吁,恳求 44.appreciate vt. 重视,赏识,欣赏 45.approve v. 赞成,同意,批准 46.stimulate vt. 刺激,激励 47.acquire vt. 取得,获得;学到 48.accomplish vt .完成,到达;实行 https://www.doczj.com/doc/bf10427863.html,work n. 网状物;广播网,电视网;网络 50.tide n. 潮汐;潮流 51.tidy a. 整洁的,整齐的 52.trace vt. 追踪,找到n. 痕迹,踪迹 53.torture n./vt. 拷打,折磨 54.wander vi. 漫游,闲逛 55.wax n. 蜡 56.weave v. 织,编 57.preserve v. 保护,保存,保持,维持 61. abuse v. 滥用,虐待;谩骂 62. academic a. 学术的;高等院校的;研究院的 63. academy n. (高等)专科院校;学会 64. battery n. 电池(组) 65. barrier n. 障碍;棚栏 66. cargo n. (船、飞机等装载的)货物 67. career n. 生涯,职业 68. vessel n. 船舶;容器,器皿;血管 69. vertical a. 垂直的 70. oblige v. 迫使,责成;使感激 71. obscure a. 阴暗,模糊 72. extent n. 程度,范围,大小,限度 73. exterior n. 外部,外表a. 外部的,外表的 74. external a. 外部的,外表的,外面的 75. petrol n. 汽油 76. petroleum n. 石油 77. delay vt./n. 推迟,延误,耽搁 78. decay vi. 腐烂,腐朽 79. decent a. 像样的,体面的 80. route n. 路;路线;航线 81. ruin v. 毁坏,破坏n. 毁灭,[pl.]废墟 82. sake n. 缘故,理由 83. satellite n. 卫星 84. scale n. 大小,规模;等级;刻度 85. temple n. 庙宇 86. tedious a. 乏味道,单调的 87. tend vi.易于,趋向

高考语文引用文采强化训练及答案(整理精校版)

高考语文引用文采强化训练及答案 作文辅导 1012 2151 高考语文引用文采强化训练及答案 1.在下面①、②两处横线上填人适兰的语句,使①与前后语句顺畅连接,使②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 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① 有的潇洒,有谭嗣同“我白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②, ,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2.模仿前两句的句式,在横线处再续写两个句子。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中,在夕阳的金黄里,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奉会“月是故乡明”的感 慨;; 。 3.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我眼中的“潇洒”,不是鲜衣美食,不是挥金如土,更不是我行我素,它是一种人生态度,它的涵盖面极广:它是空灵洒脱的风骨,它是独立特行的风范;它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志向;它 是的襟怀。在不同的环境下,“潇洒”有它各自不同的体现;它既可以是“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也可以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狂放;它既可以 是,也可以是。周恩来在国际政坛纵横捭阖,风度翩翩,是为潇洒;徐虎为平民百姓默默奉献,无悔一生,是为潇洒;就连花季中的桑兰.遭遇噩运.却始终微笑着面对亿万关心她的同胞,这不也是潇洒的最佳诠释吗? 4.仿照下面的例句,用“风”开头写句子。花,有杏花,比如“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有杨花,“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有梨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5.以“思考”为话题,尽量引用古诗,写一个不少于l00字的片断。 6.以“思念”为话题,运用引用写—段话。 参考答案 1.①(有)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潇洒)。或:(有)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潇洒)。或:(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潇洒)。②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 2.我梦想,来到江南水乡中,在绿波的荡漾里,感受“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我梦想,来到奔腾的长江边,在高高的山坡上,领略“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 3.先忧后乐,心系天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自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 4.风,有东风,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有清风,“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有暖风,“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思考是一种联想,是上帝赋予人类的超光速列车,可以带人到达任何—个世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思想者的高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思想者的深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思想者的寂寞。思考是一种寻觅,是荒漠中探险,繁华中寻幽。 思考是一种创造,数亿脑细胞就是一个神秘的有无穷潜力的制造加工系统,能制造出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 思考是孙大圣的火眼金睛,能剥去层层外衣,露出妖魔鬼怪的真相。 思考是人性的解剖,思考是灵魂的清洗。 6.[示例一]孟郊说,思念是亲情的眷恋,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勃说,思念是友情的感召,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余光中说,思念是乡情的叹息,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思念是一种心境。思念能让你走进“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思念能让你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思念能让你品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乐。 于是因思念李白“举头望明月”,因思念苏轼“幽梦忽还乡”,因思念“羁鸟恋旧林”,因思念“池鱼思故渊”,因思念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因思念宝岛台湾思归故里。 [示例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恋情的思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亲情的思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友情的思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是乡情的思念! 思念使亲骨肉“千里共婵娟”,思念使有情人“天涯共此时”,思念使他乡游客“佳节倍思亲”,思念使海外游子“叶落要归根”。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选1_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有解析

考点集训【P300】 1.(2016雅礼)【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宋中期,王安石及其追随者编撰刊发一系列论著,阐发了其在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被称为“新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之不见全经(指儒家经典)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均为古代中医著作)、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 ——王安石《王临川集》 材料二己酉,王安石进所撰《诗、书、周礼义》。帝谓安石曰:“今谈经者言人人殊,何以一道德?卿所撰经义,其以颁行,使学者归一。”遂颁于学官(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号曰《三经新义》。辛亥……安石《新义》行,士子以经试于有司,必宗其说,少异,辄不中程。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一 (1)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新学”的治学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新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学”在变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特点:立足儒学,汲取百家之长。 时代背景:儒学没落;北宋统治危机加深;王安石倡导变法革新。(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作用:“新学”一度成为北宋官方统治思想;有利于统一思想;有利于培养变法人才;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2.(2016三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时,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自唐高宗武德五年后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唐代科举录取名额没有地区分配。殿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 到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殿试遂为常制”。另外,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称之为“省试”,从此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惟才是择”。经过争论,宋代最终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 ——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 【参考答案】(1)变化:科举录取名额扩大;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防止作弊;确立了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的制度。(任答三点即可) (2)作用: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才实学人材;提高了行政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宋朝统治基础,巩固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任答三点即可) 3.(2016雅礼)【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

高考英语新课标新增词汇334个英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增词 A字母 absolutely adv 完全地;绝对地; 确实 according to prep 按照;根据 actually adv 实际上;事实上 addict n [C] 吸毒上瘾的人;对…着迷的人adorable adj 讨人喜欢的;可爱的 ambitious adj 有抱负的;野心勃勃的 anticipate vt 期待;预期;预料 apparently adv看来 (好像);显然;据说 assign vt 分配;分派 B字母 barely adv 仅仅;勉强;几乎没有 bet vi & vt (用…)打赌;(与…)打赌; vt 敢说;确信 n [C] 打赌;赌金: blog n [C] (计算机) 网络日志;博客 boost vt 使增长;使兴旺 C字母 calendar n [C] 日历;历法 calligraphy n [U] 书法 calorie n [C] 卡路里 (食物的热量单位) campus n [C] & [U] (大学、学院的) 校园;校区capable adj 有能力的;能干的 capacity n [C] & [U] 容量;能力 career n [C] 事业;职业;生涯;(一段) 工作经历cease vi & vt停止;终止;结束 celebrity n [C] 名人;名流 certainly adv必然;肯定地;当然;没问题charity n [U] 慈善 (事业);[C] 慈善机构 / 团体;[U] 慈悲;宽容 cite vt 引用 claim vt 声称;宣称;vt & vi (根据权利) 要求;索要;认领;vt夺去 (生命) n [C] 声称;断言;(对事物的) 权利;所有权;要求;索赔 client n [C] 委托人;顾客;客户 clue n [C] 线索;提示 collapse vi 倒塌;崩溃;瓦解 column n [C] 柱;圆柱;柱状物; (表格等的) 栏; 列;(报刊等的) 专栏 comic adj 滑稽的; n [C] 连环漫画 community n [C] 社区;群体;团体;界; [与the连用] 社会;公众 comparison n [C] & [U] 比较;比拟 complain vi & vt 抱怨 complicated adj 复杂的;难懂的 compose vt 构成;组成;vt & vi 创作(乐曲、诗歌等); vt 撰写 comprehensive adj 全面的;综合 (性) 的: n [C] 综合中学 comprise vt包括;构成 confidence n [U] 信赖;信任; 自信;信心;确信; 把握 Confucianism n [U] 孔子学说;儒教 Confucius n 孔子 confused adj困惑的;糊涂的;混乱的;难懂的 consultation n [U] 商量;咨询 consumption n [U] 消费(量);消耗 (量) contact n [U] 触碰;接触;[U] 联系;联络;交往;[C] 社会关系;门路;熟人 vt (用电话、信件等) 联系 / 联络 (某人) contest n [C] 比赛;竞争;竞赛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