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06人民时评

2015年06人民时评

2015年06人民时评
2015年06人民时评

目录

控烟,如何不只是?纸上最严? (1)

让改革踏准发展的鼓点 (3)

生源危机倒逼高校转型 (6)

让更多考生成为人生赢家 (9)

高考:改到深处是公平 (13)

国企改革不能?为改而改? (16)

给?高考漏洞?打上制度补丁 (19)

引领?机器人革命?的浪潮 (22)

户籍制度,须从破冰到融冰 (25)

?提速降费?,市场如何更有效 (28)

靠市场力量改善居住条件 (31)

央企反腐要铲除?个人化? (34)

振兴中国乳业出路何在 (37)

端午,道一声?快乐?又何妨 (40)

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 (43)

禁毒是一场必须赢的战争 (46)

用好?能上能下?的指挥棒 (48)

打造反腐倡廉的金规铁律 (51)

控烟,如何不只是“纸上最严”

王君平

?带顶儿?的地儿不能吸,?露天人密?也不能吸。6月1日,在第二十八个世界无烟日的第二天,号称?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在北京正式实施。世界卫生组织评价:北京控烟条例在无烟环境方面,是?最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精神的立法?。

公共场所禁烟,民之所愿。调查显示,当前北京成人吸烟率为23.4%,成人吸烟者约419万,深受二手烟毒害的有1000多万人。全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占世界吸烟总人数近30%,约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为此,国务院法制办2014年11月公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可谓中国控烟工作的巨大进步,也是中国控烟迎来?最好时代?的重要标志。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全国性无烟法规实施探路。近年来,?史上最严?的禁令并不罕有,各地陆续出台地方控烟条例,可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变成了仅仅是?纸上最严?。人们关心的是,北京的?最严?模式能否执行到实处,复制到全国?

公共场所能否有效禁烟,立法、执法、守法一个环节也不能少。无烟立法本是公共场所禁烟的一记?重拳?,但过去由于立法与执法上的双重缺陷,结果往往变成?空拳?:在立法上,法律规定刚性不足,原则性与宣传性内容较多,实际可操作性不足;在执法上,执法主体不明确,无法有效执行,执法手段太软,最后的结果就是?十几个部门掐不灭一支烟?。而且公共场所吞云吐

雾的?瘾君子?到处流动,等到执法人员赶到,早已是?灰飞烟灭?了。

北京此次控烟,实行?政府管理、单位负责、个人守法、社会监督?的原则。其中,?单位负责?有望成为一大利器,从监督流动的烟民改为监督固定的单位,强化法人的主体责任地位,控烟不力的单位将被惩戒。另一方面,控烟不能光靠传统?盯??管??跟?。条例提出,管理者可以利用烟雾报警、浓度监测、视频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加强对禁烟场所的管理。而条例引起各方关注,也正可让更多人认识到吸烟和吸二手烟的危害,是转变中国?烟文化?的好契机。

牵一?法?而动全身。控烟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条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六项控烟措施包括:监测烟草使用与预防政策;保护人们免受烟草烟雾危害;提供戒烟帮助;警示烟草危害;确保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提高烟税。其中任何一项成为短板,都会影响整个控烟工作的进程。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在我国,控烟老大难的局面正在慢慢改变:20年首次修订广告法,禁止烟草广告;6年来首度调整烟草消费税,实现税价联动……不过,让各项控烟举措真正落到实处,依然任重道远。

?点燃卷烟的一刹那,你也点燃了死亡的导火索。?据研究,吸烟者人均期望寿命也要比总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短15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而烟草已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由世界上最大烟草生产、消费国,转变为世界上最积极控烟国,才能助力打造健康中国。

《人民日报》(2015年06月01日05 版)

让改革踏准发展的鼓点

塔元培

经济新常态,既是速度上的?换挡?,更是结构上的优化。在变革中赢得未来,保持定力是关键,开掘活力是出路

多种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大幅降低,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被取消……进入6月,多项政策开始施行,在给人们带来更多获得感的同时,也为?深化改革?留下了更多现实注解。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梳理5月份国务院先后出台的十余份重磅文件,从推进简政放权、部署医改,到发布《中国制造2025》,再到促进就业创业,督促?提速降费?……一系列举措,凸显出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关键词。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调结构?并未缓行,啃下这块改革攻坚的?硬骨头?,正在努力之中。从中央层面看,5月份出台的文件中,有3份文件重点关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放眼各地,北京、上海跳出了?百分点纠结?,产业结构?高精尖?特征更为鲜明;河北顶着产能压减的阵痛,让传统产业?有中生新?,又?无中生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一般贸易额20多年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额,这是其万亿美元体量的外贸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当然,正如一首歌唱的,?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些注重调整结构、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地区,发展势头普遍不错;而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前些年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走势分化,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经济新常态,既是速度上的?换挡?,更是结构上的优化,相对而言,结构调整是更本质的特征。而来自现实的考验是,既要加大力度稳增长,又要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如何统筹兼顾?开启未来的发展钥匙到底在哪里?

保持定力是关键。有道是?山越高越难爬,车越快越难开?,行驶到了半山腰,爬坡换挡不可避免,需把好方向盘,踩好油门,稳字当头,保持合理速度,向更高的发展境界攀升。如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慌了手脚,在?速度焦虑?下猛踩油门,势必回到?傻大黑粗?的老路子,错失转型良机。多一点平常心,少一些浮躁心,扭住调结构不放松,尽管会有这样那样的阵痛,但路子走对了,就能渐入佳境,从梢开始吃甘蔗——越来越甜。

开掘活力是出路。数据显示,去年每1元的投资,新增加的GDP已降至0.13元,在投资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的背景下,向创新驱动要动力,显得尤为重要。从5月份的政策导向看,不管是简政放权迈向纵深,还是减轻税负扶持电子商务发展,或者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高校学生?下海?,都是在做松绑减负的减法、创新创业的加法,点燃创新这个发展的新引擎,激发全社会去拥抱?创时代?。近年来,以?互联网+??创客?等为特征的新产业结构已露端倪。今年一季度,互联网零售额增长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均增长50%以上。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孕育的背后,是发展新动力的积聚,是新旧增长动力的悄然切换。

一家企业由生产粗钢转向高端冷轧硅钢板,再到集中精力?在钢板上绣花?——为金属包装印制图文。在转型升级压力下,这样的企业又何止百家千家?路总是有的,路就在脚下,关键是要敢于求变、善于创新,在变革中闯出一条新路来。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人民日报》(2015年06月02日05 版)

生源危机倒逼高校转型

赵婀娜

招生进入?买方市场?,正可成为高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倒逼高校的?质量与特色自觉?

进入高考季,围绕这一当前中国最受重视的考试,呈现出两幅看似矛盾的图景。

一边是考生和家长的?考试焦虑?:安徽毛坦厂中学陪考的父母们抢烧头香甚至引发火灾,?万人送考?的场景过两天可能还会在一些地方再现。一边则是一些高校的?招生焦虑?:有考生收到雪片般的招生广告,同质化的学校、专业描述让学生们无所适从。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高招调查报告》,提供了一些?大数据?。报告显示,包括河南、山东、广东等地在内的多个地区,已连续4—5年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尤以二本与三本院校最为突出,个别地区超过10%的招生计划无法完成。

?生源危机?背后,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加速上升。近两年来,这一数据平均增长4%,2013年已达34.5%。入学率的大大提升,使得学生和家长的主动选择权大幅增加。?考上好大学?取代?考上大学?,成为许多家长和考生的最高目标。而高校从过去的?我选择?变为现在的?被选择?,其教育结构类型的不够合理、部分高校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同质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就愈发鲜明地暴露出来。

因为种种原因,近年来,一些高校在考虑自身定位时,出现了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的趋同追求。不仅本科院校朝着综合性大学迈进,高职院校也如此,导致的一个负效应,就是失去了自身特色。其中尤以地方院校最明显。以湖北为例,2013年全省67所本科院校中,有62所开设了英语专业,仅从设臵的专业角度看,各校之间差别并不大。

还有一些高校,在专业设臵上不顾自身定位和条件,什么热门就开什么专业。在2014年度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中,新增开设物联网工程等10个热门专业的高校,竟占申请新增专业高校总数的22%以上。

凡此种种,使得高等教育机构出现了规模变大、学生变多,但质量却难以提升、文凭?含金量?不足的现象,带来招生难与就业难的双重压力。应该说,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劳动大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但如果高校求数量不求质量、求规模不求效果,这样的目标将难以实现,甚至还可能出现一些人所说的?高教泡沫?。

当前,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在全面启动,改革的指向是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这就使得一些高校的?生源危机?在未来几年或将持续,甚至更为严峻。换个角度看,招生进入?买方市场?,正可成为高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倒逼一些高校推进综合改革,激发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效能,最终实现?质量与特色自觉?。

优化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样的办学思路已提了多年,但似乎从未像今天

这样紧迫。期盼市场的自由选择,能够成为高校提升质量的驱动力,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真正?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人民日报》(2015年06月04日05 版)

让更多考生成为人生赢家

姜泓冰

深化高考改革,就是树立?成功并不等同于考高分?的意识,而让年轻人认识自我、激发才能,让人才选拔和办学观念转向?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又逢高考季。

每年,临近高考的日子里,举凡有应届考生的家庭,都会不自觉地有某种?山雨欲来风满楼?式的凝重和紧张:父母们费尽心思准备?营养餐??考前菜单?;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睡眠,恨不能踮着脚尖走路、压低嗓门说话;孩子表情举止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会引来悬揣、担心和小心翼翼的试探……

不仅如此,备战高考时的种种?壮观?场景也越来越多。从一些中学迎考动员会上?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线的大楼?之类口号,到一些学校出动巴士车队大送考的盛况,还有焚纸插香、拜庙求佛等新闻……背后折射了一种焦虑的社会心态。

紧张,很大程度上因为许多人依然相信,它的后果是?不可承受之重?,能够让一个人的一生命运,就此一锤定音。纵然一直说?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也有众多没有耀眼学历的成功榜样,但毋庸讳言,抱着?考不上个好大学,还有啥出路?心理的,不在少数。

从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至今,整整30年过

去,中国的大学和大学招生人数翻了几番,围绕着高考和高校办学进行的改革做了不少,其间的进步与艰难,令人五味杂陈。继近20年前的大学扩招后,今天的高考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滋生腐败的加分政策被大幅度削除,自主招生少了各种?联考?并放在了高考后进行,上海等地将取消高校一、二本之分,高职高专招生辟新径,异地高考已松动……虽然更多改革要在随后的二三年间渐次展开,但?变?已是不争之义。

而这一轮深化教育改革的要义,更在于改变延续了多年的高校办学评价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从?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到?不拘一格降人才?,评价体系之变,让每一所大学、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次一级、更次一级的?清华北大?,更不是让全中国的孩子都因为一两个?别人家孩子?而失了自信、快乐,失了向上的机会与勇气。

已经发布5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擘画的蓝图中,关键内容之一,正是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这意味着,政府将不再用一把尺子量所有高校,然后将财政经费按照排名由多到少逐次分配;地方可以不再为了集成指标、追求?办学GDP?而把那些富有历史底蕴和个性的小学院硬性兼并掉。深化高考改革,就是希望树立?成功并不等同于考高分?意识,而让年轻人认识自我、激发才能;就是要让整个社会的人才选拔和办学观念,逐渐转向?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对教育公平,应该有更开放的理解:不只是让更多平民子弟有机会上名校,更要让他们有更多道路走向成才、通向成功,让他们通过各级各类教育?做最好的自己?。只有当我们的大学和学生都有了这样的共识和定力,学习不再是

分分计较的苦刑,高考会不止成就一两个?状元?而有更多赢家,深化教育改革才算成功,创新型国家才有望创建。这样,我们定会共赢。

《人民日报》(2015年06月05日05 版)

高考:改到深处是公平

纪东冲

高考的改革,必须回应无数?毛坦厂中学?难以纾解的焦虑与期待

中国又一次进入高考时间。虽然随着高招录取率的不断提高,?名落孙山?的焦虑感有所缓解,但家长的紧张、社会的重视,?涛声依旧?。而面对高考,舆论则开始了多元解读。

近年来,河北衡水、安徽毛坦厂等?超级中学?,频频进入公众讨论的视野。各地一些中学所贴的?雷人?高考标语,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战胜高富帅,考过官二代?等,也因其背后令人深思的价值观,屡屡引来关注。对于高考期间焦急守候在校门外的家长大军,各有关部门车辆绕行、禁止鸣笛的安排,更有人不以为然,觉得没必要过分重视。

有媒体总结了高考历年的作文题,从《记一件新人新事》《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到《习惯》《鸟的评说》,再到今年的《深入灵魂的热爱》《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不变的是作文这种形式,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命题思路。而高考作文背后折射的,也正是这一考试制度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寻求的平衡。

尽管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已使国人的成长成才之路变宽变多,但不能不承认,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深造以改变命运、成就未来,依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在所有向上流动的制度通道中,高考是最有效的一种公平制度。尤其是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当代中国,高考是打通城乡、区域的一个重要桥梁。这应

该是一个共识。

另一方面,对于高考的反思也好、批评也罢,大都有着对教育改革、高考改革的殷切期待。的确,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我们需要的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而不是畸形发展的人才。也正因如此,高考才有从?文七理六?到?3+2?再到?3+X?的演变,高招才有从?单轨—双轨—并轨?到试水自主招生的发展,连考试时间也为了避开高温而往前挪了一个月。即便如此,高考制度也还在不断完善中,十八大以来,高招改革已经进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讨论的议题。

下一步的高考改革,同样需要立足这样的变和不变。既保持高考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又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既坚持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也要看到,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区域间分配仍然不均衡,尤其需要看到在高等教育进入?买方市场?后,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今天的高考,已经出现?寒门难出贵子?的苗头,农村孩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有所下降,这也正是近年来一些重点大学招生向边远和农村地区倾斜的原因。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应试教育,让不管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来自北上广还是来自河南山东湖南的孩子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可能不是?一刀切?就能实现的任务。与其给类似毛坦厂中学这样的学校冠以?高考工厂?之名,倒不如更好地去辨析其存在的现实土壤。如何回应无数在山区小镇为高考打拼的学生和家长们的焦虑与期待,是高考改革的重要方面。

虽然对高考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很多人都是这一考试制度的受益者。也

正因此,对于高考的讨论,总是承载着复杂的个人体验。我们相信,高考制度必将在不断的改变中越来越合理,并倒逼出整个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的进步——衷心希望这个过程不要太漫长。

《人民日报》(2015年06月08日05 版)

国企改革不能“为改而改”

洪乐风

改革,一定要朝着国企自身的问题去,而不能盲目迎合片面的情绪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三次会议,再次聚焦国企改革。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对这一改革有着原则性、方向性的意义。

之前不久,国企改革也已再行一步。国资委为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深入划定?红线?,要求中央企业严格落实工资总额和效益挂钩机制,企业工资总额增幅不得超过效益增幅,?效益下降的企业工资总额必须下降?。

两条新闻结合起来看,一个明确的感觉是:国企薪酬改革绝非简单的一降了之,而是要从国企改革的全局中去把握、从推动国企治理转型的高度上去理解。

大凡企业,都要有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国企薪酬成本,自然也不例外。近年来,有的国企?天价招待费?,比利润涨得还快;有的国企高管?天价年薪?,与亏损对比鲜明。国企薪酬必须反映经营状况,边亏边涨,甚至越亏越涨的现象,必须及时叫停。同时也要看到,有个别地方存在跑偏现象。比如,一刀切地降薪,不分众寡一砍到底,连干部职工正常的工资福利都砍掉不少。

还有的企业把降薪指标乱摊派,层层加码,不管不同公司、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上下一般齐,左右一样高。这同样是歪嘴和尚念经,唱跑了调。

工资薪酬是一个很复杂的领域,马克思认为其中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可是总的一条,公有制企业中既然基本消除了劳资对立,便应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有的国企躺在垄断温床上打呼噜,靠超额利润过舒服日子,收入就不该那么高;而有的国企市场化程度很高,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就该以市场标准来量体裁衣;还有的基层岗位艰苦异常,如山区电网的?蜘蛛侠?,也该适度倾斜。否则,国企人才流失、竞争力下降,是谁都不愿见到的后果。

因此,薪酬改革不能?为改而改?,而需要实事求是地摸清底数,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方案。一方面,薪酬首先反映劳动所得,?一分辛苦一分财?。另一方面也要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比如科学的绩效考核,适当的员工持股,以及合理的内部差距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苦乐不均,避免?就是两年不发也够吃够喝?与?临时工同工不同酬?并存的现实尴尬。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一定要朝着国企自身的问题去,而不能盲目迎合片面的情绪。国企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与业绩分离缺乏效率、与市场脱轨难言公平,按劳分配原则一定程度上被扭曲。科学、规范、有弹性、敢晒在阳光下的薪酬评价体系,才是改革真目标。

屏蔽此推广内容其实,不只是薪酬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兼并与重组等,国企改革各地区各时段侧重也许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必须认清,国企改革的目的,是要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融合问题,更好地造福人民。从

去年8月的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到刚刚召开的第十三次会议,中央关于央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更加明确,仍是要进一步增强、发挥好国有企业为全民谋利益、增福祉的关键作用。

正如中央深改组会议强调的,要?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成绩不容抹杀,问题不应回避。秉持这一基本态度,不断深化改革,?共和国长子?定会浴火重生,更好推动经济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人民日报》(2015年06月09日05 版)

给“高考漏洞”打上制度补丁

毕诗成

面对各种失误,最大程度实现制度性救济,本身就是高考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高考是莘莘学子的一个重要人生拐点。然而,组织一场全国范围、940多万人参加的考试,要尽善尽美绝对不出一点儿纰漏,恐怕也比较难。今年高考季,这样的?意外状况?,就引来不少关注。

安徽芜湖一考点英语听力设备故障,1000多人受到影响;陕西汉中一考点?保安不慎按了开关?,结束铃提前5分钟响起;江西定南一考点语文考试90分钟后发现试卷发错,120名考生换了套题考到下午1点……十年寒窗一朝交卷,遭遇这样的状况自然难以接受,也难怪安徽芜湖的一些家长围住学校?讨要说法?。考生、家长和社会都在关注,考生的权益受到伤害后,怎么合理挽救?能否公正对待?

让每一个考生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这是高考制度的价值核心。围绕这一点,这些年出台了很多措施,也颇有成效,比如不断出拳整治加分乱象。但对于涉及面较大的?技术性失误?,因为发生概率不高,制度安排还不够完备。近年来,从发错答题卡、提前收卷等事的处理看,对当事人大多可以做到?严肃处理?,但对于考生的权益的保护,显然还不太到位,很多甚至没了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