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范例(杜甫诗史思维)

开题报告范例(杜甫诗史思维)

贺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胡xx学号0710111108

所在系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罗xx职称副教授

论文题目论杜甫诗歌创作的诗史思维意识

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研究的动态、论文(设计)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选题的特色及创

新点、主要参考文献等;

2.开题报告内容、写作进度、具体时间安排及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栏

目要求采用宋体小四号字、18磅行距打印;

3.“指导教师签名”及“日期”要求手写体。(可另附页)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唐代,并且处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口,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是毕生以诗做史,笔耕不辍,留下了旧集诗文共六十卷,共存诗一千四百余首,诗歌全方位展现了安史之乱等战火中整个社会的广阔画面,表现了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早最全面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全面状况,被誉为“诗史”。研究杜甫的诗史思维,笔者认为应该从诗史思维的角度切入,。追溯杜甫的诗史思维的历史根源,探索杜甫诗史思维的忧患意识,透视杜甫诗史思维中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推己及人的的仁爱精神,研究诗史思维中的时空交错外化为诗歌的技巧,最后摸清杜甫诗歌诗史思维的时代发展脉络,这对摸清唐朝的时隔发展的情况,理顺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研究的动态:

宋代以降,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专著作者确已超过千人,成为文学史上罕见的壮观。主要有《九家集注杜诗》(宋)郭知达撰、《集千家注批点社工部诗集》(宋)刘辰翁评点,高崇兰编集、《杜诗通》(明)胡震亨、《杜诗镜铨》(清)杨伦、《杜诗详注》(清)仇兆鳌、《杜甫评传》莫砺锋等,在近年来,河南等地成立了杜甫研究学会等,出版了《杜甫研究学刊》等专门刊物,其中主要有杨义的《李杜诗学》下篇中“杜甫的诗史思维”主要研究诗与史的异质同构的思维特征、诗史思维的精神指向、诗史思维的文化底蕴等方面;另外还有莫砺锋的《杜甫评传》主要研究孕育诗圣的外部条件、广阔的时代画卷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和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等方面。

三.基本内容:

绪论: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杜甫,毕生辛勤创作,今存诗一千四百多首,其诗

歌创作和诗史思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被誉为“诗史”。回顾杜甫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创作,从诗史思维的角度,分析诗史思维在其诗中的表现,从而挖掘出杜甫的人格魅力,对研究杜甫的诗史思维有积极的意义。

正文:

1.论述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A、杜甫的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高峰

B、其创作对后世的文风和创作手法的影响

C、当今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杜甫协会、学刊、论文等

2.论述杜甫诗的诗史的定义和历史沿革。

A、《新唐书》及《旧唐书》等历史书籍的评价

B、结合胡宗愈、钱钟书、朱自清等人对诗史的评价

3.介绍唐朝的思想史、杜甫诗的家族历史及杜甫的人生历程,从而探究杜甫的诗史思维的思想来源

A、介绍中国文学史上文史的渊源

B、介绍杜甫家族文化基因,重点推介其十三世祖杜预和其祖父杜审言

C、介绍唐朝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其中突出儒家的思想

4.杜甫诗史思维中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及在诗中的表现

A、悲天悯人的情怀,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主要以“三吏三别”、《兵车行》、秋雨叹三首》作为例子

B、对军阀混战的控诉,主要有写蜀乱的《光禄坂行》、《去秋行》、《草堂》,写湘乱的《入衡行》、《逃难》等

C、对战争的反思和战争的对策,主要是以《洗兵马》、《塞芦子》等为例子

D、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主要以《丽人行》、《自京》、《忆昔二首》为例

5.敏于时事,以诗作笔,真实地记录唐朝的历史,对人物、史的公正评价和不讳饰。

A、对战事的真实反映,如《悲陈陶》、《悲青坂》、“三吏三别”等

B、史官“不隐恶,不潜善”的直笔倜傥笔法,不以好恶判任务高低,以高适、郭子仪、花敬定的形象等为例

C、对自己的辛酸不晦饰,对自己的在长安和流寓四川等都有直接的表露

6.杜甫诗史思维的流露的忧患意识

A、杜甫诗史思维的来源及发展,对屈原、阮籍等作品中忧患意识的认同和继承

B、杜甫的忧患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如《自京》中回纥兵的表现

结语: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诗史思维始终是贯穿于诗歌创作的一条主线,分析杜甫诗中诗史思维的忧患意识、敏于时事、不偏不倚的态度,这对于我们多元地认识和评价杜甫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贡献是有意义的。

四.解决的主要问题:杜甫诗歌诗史思维的来源、杜甫诗歌中诗史思维的具体表现、杜甫

诗歌的诗史思维对后世的影响

五.研究方法:

通过杜甫诗歌文本细读、不同年龄段比较分析诗史思维的具体内容法和文献引证法、总结归纳法

六.选题的特色及创新点:

总结前人的观点,以杜甫诗歌作品的文本为基础,研究杜甫诗歌的诗史思维,多角度透视诗史思维,探讨其中蕴含的意蕴和诗人品格的对应关系,从而更多元的认识和评价杜甫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贡献和爱国精神。

七.主要参考文献:

[1]杨胜宽.《李白与杜甫》研究综述[A].郭沫若学刊,2009,(02).

[2]张金梅.“诗史《春秋》笔,大名垂草堂”:以杜甫为例[A].杜甫研究学刊第三期,2009

[3]罗汉松.“诗史”的意义生成及使用考论[j].中国韵文学刊,2006,(06)

[4]黄桂凤.诗史精神的确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6(4).

[5]曾永成.“诗性历史”的最充分而绚丽的文学形态———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

点”看“诗史”[A].杜甫研究学刊,2009,(102).

[6]胡根林.杜甫“诗史”的叙述学阐述[J].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三期,2006,(89).

[7]高建新.杜甫“诗史”略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9(4)

[8]孟修详.杜甫诗史说考辨[J].殷都学刊 1996.(01).

[9]莫砺锋.杜甫评传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0]孙亭玉.杜甫诗歌“诗史”说溯源[J].长沙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07,22(04).

[11]刘宁.杜甫五古的艺术格局与杜诗“诗史”品质[J].

[12]王世海.杜甫诗史说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识论文,2005,

[13]程诗惠.对“三吏三别”的诗史含义的重新解读[J].湖南第一师范学

报,2009,9(02).

[14]孙明君.解读“诗史”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36).

[15]赵海菱.论杜诗的史学底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8,53(04).

[16]郑宗荣.诗圣诗史唱打风——杜甫的反战诗论略 [J]云梦学刊,2009,30(04).

[17]祁和辉.诗圣诗史论[A].杜甫研究学刊一九九六第四期,总第50期.

[18]周啸天,管遗瑞.诗史新议[A].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总84期.

[19]张前荣.时空组合的构筑——成就“诗史”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A].杜甫研究学

刊2007年第2期,总92期

[20]周秀娟.唐末诗史,晚唐之正音, D].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读教师硕士

学位论文,2006,

[21]张辉.重读《本事诗》:诗史概念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内涵[A].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总92期

[22]陈伯海.唐诗学引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23]萧涤非.杜甫诗选注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4]王运熙,刘开扬等.诗人杜甫,唐代五大文豪[A].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5]金启华.杜诗渊源论,杜甫诗论集[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

写作进度及具体时间安排

起止日期主要研究内容

2009.12.1—2009.12.31查找资料,理清思路,拟出提纲,完成文献综述。2010.1.1—2010.3.31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上交毕业论文初稿。

2010.4.1—2010.5.1在老师指导下,修改并完成毕业论文定稿;论文答辩。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