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阳竟无与_人间佛教_之比较_从佛教与政治_佛教研究法两方面看_龚隽

欧阳竟无与_人间佛教_之比较_从佛教与政治_佛教研究法两方面看_龚隽

欧阳竟无与_人间佛教_之比较_从佛教与政治_佛教研究法两方面看_龚隽
欧阳竟无与_人间佛教_之比较_从佛教与政治_佛教研究法两方面看_龚隽

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0-6-17 0:16:12 芄莈袂莂薆袁蒁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 薈葿蒂莇肀节蒂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 高兴的。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慈惠法师邀请我发表主题演说。学术的主题演说,必须作些研究;我也没有时间去准备资料,他们对我说:‘您已提倡人间佛教几十年了,应该说说您的心得。’“人间佛教”,不但早在我心里,在我的行为里,也时时在我的思想里;所以,藉此机会把我心里对人间佛教的一点看法,向大家提出,谈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芁羆袅芀袀薂肆各位既然以研究“人间佛教”为主题,对于人间佛教的思想应该有所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呢? 肅蚇莀蚂肅羈蚈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佛陀为 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中成道呢?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呢?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 芅薀膀膅蒆袈肃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 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蝿羁莅芈肇薁芅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他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 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蕿薅螅膇莂蒅肆三、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摘要: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但是今天佛教面临着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我们不得不承认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也决定着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词:佛教道德规范社会功用 佛教从创建初到传入我国至今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但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其解脱论亦是围绕着人的生、老、病、死等现世问题展开的,具有普世的价值与永恒的魅力。中国佛教更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宣扬“人间佛教”的理念,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在佛教精神的观照下合理化解。“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决定了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同时,佛教自身也蕴含能够为现实服务的丰富宝藏。笔者仅以佛教伦理道德为例,对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应然与必然进行阐释。 一、佛教基本道德规范 (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偈在教内教外均广为流传,可视为佛教道德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准则。《增一阿含经·序品》对此进一步阐释,“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众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笔者认为,该偈从内容上来讲可理解为世俗和超世俗两个层次。首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属世俗伦理道德层次,与社会道德具有同一性,佛教藉此使人防非止恶,所以通世出、世间法,并摄一切止持和作持性戒律。佛教又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有漏善”。漏是烦恼意,因其虽讲为善去恶,但并未究竟,所以是有漏。此与儒家伦理道德“五常”“八德”等类似。其次,“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属超伦理道德

宗教对人民和政治的影响

宗教对生活和政治的影响 摘要宗教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人信仰的所在,精神的寄托。宗教指引着人们生活的方向,影响着国家政治的局势。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尤以基督教为最,基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宗教在美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对美国政治产生巨大影响,以美国为例,更能形象地表述宗教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而中国自古以来以儒家为主流思想,偏采各家所长,历史悠久,深入人心,更能有力地诠释宗教对生活乃至心态的影响。 关键词宗教信仰影响生活政治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产物,源于真宗教现象,产生于原始宗教以前,可以说是现今卯知人类意识活动最早的形态之一。而同时,宗教的形式也由最初的多神教发展到如今的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便是当今社会一神教的重要代表。 宗教——文化的一种,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岁月的轮回,已经深入到人的骨髓与血液之中,渗入日常的行为,观念,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西方的近代文明和近代科学就是在基督教的神学背景和襁褓之中诞生的。而中国文化的发展虽然没有这么强有力的宗教背景,但以儒家为核心的宗法性宗教在中国历史乃至现在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西方人的口头禅“God bless you”和我们的哭爹喊娘,呼天唤地都是宗教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正如救世主“耶稣”是基督教的代表,欧洲人常说的“天堂”和“地狱”来源于伊斯兰教;而我们常谈的“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这些娓娓道来的话语都是宗教传播的结果。宗教带给我们的除了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中的信仰外,更多的则是一种观念,自由、平等、仁爱、宽容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纵观三大宗教的起源,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便是三大宗教皆是在社会处于极度黑暗动荡之中产生的。显而易见,在人经历无数次失败,不幸之后,感到悲伤、沮丧、颓废、甚至失去一切希望之时,就是人最无助的时刻,只有坚强地度过这一阶段,才能真正获得成功,正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样。然而最关键的则是坚定不移地度过这一难熬的时期,并不中途放弃或退缩,这才是最困难的。

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圣严法师发布时间:2010-6-14 22:20:45繁體版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因素也是永恒的,前者是物质不灭,后者是精神不灭。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本来如此,就是宇宙和生命的实际情况。 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那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的结果。 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的颜色一样,继续不断地熏染到生命的主体——识田中去,再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教称为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作的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说明这个意思。 业,有个人单独造作的,也有与他人共同造作的;有的虽然单独造作,但也可以和他人相同,有的虽与他人共同造作,但也各有轻重不同。因此,业的种类,从大体上说,分有“共业”及“不共业”两大类。 由于共业,所以感得同样的果报;地球,便是由于地球世界的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数众生的共业所感,而有各类不同的共业,所以也感得各种不同的世界,太空之中,宇宙之间,有着无量无数的世界,它们的成因,都是由于各类不同的无数众生,所造各类不同的共业而成。所以,火星上如果真的有人,火星人的形体,未必也和地球人的形体一样。至于那些无人的星球,乃至那些没有生物存在的星球,虽不是众生活动的舞台,但却也是为了众生活动的舞台而存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没有一种现象没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太阳上不可能有生物,但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的生物也将无法生存;虽然尚有许多的事物,无法用科学的观点证明其存在的理由,但在佛教的解释,一切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感,那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释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的故乡位于现在的尼泊尔境内。佛教的思想,吸收了婆罗门教生生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成佛,意为达到觉悟的人。所以佛教在培养人的社会性上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认为世间充满了痛苦,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它宣扬自我牺牲的精神。提倡众生平等,认为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 佛教发源于印度,正式传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更早一些。有说法说,佛教正是传入实在后汉的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自汉代至今,佛教的传入已近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佛教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源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 历史上,宗教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一向息息相关,佛教也不例外。 佛教传入是在汉代,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禅学被看作是学道成仙的方术之一,佛教是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在这一段时期内,佛教主要是被统治者用来追求长生不老,成佛成仙,并期望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的永恒,而其在社会上还未产生强大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著名大师有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等。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此时期各族统治者大都以佛教为其加强统治的工具(例)。虽然如此,但这个时期也发生了运用政权毁灭佛教的事件。中古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四次大规模灭佛的前二次就发生在此时期的北朝。引起北朝二武灭佛的主要原因是佛教势力膨胀,影响政府的兵源、财税收入、土地和劳力。灭佛导致了佛教在短时期内出现极大萎缩。 唐代也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唐高祖武德二年,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佛教的兴盛武则天利用佛教徒怀义等伪造《大云经》,她将夺取政权说成符合弥勒的授记,随后在全国各州建造了大云寺,又造了白司马坂的大铜佛像,并封沙门法朗等为县公,又授怀义为行军总管等,这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益加密切。其后,玄宗时,虽曾一度沙汰僧尼,但由于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密教,有助于巩固统治政权,得到帝王的信任,又促使密宗的形成。当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佛教的广为传播,使百姓的生活有了精神的依靠,因而造就了唐代的盛世之景。同时,在文化上,佛教也丰富了唐代的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的多元性,也造就了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不过不久之后,安史之乱起,禅家的南宗由于神会的努力,渐在北方取得地位。神会又帮助政府征收度僧税钱,以为军费的补助,

佛教与政治的微妙关系

读《在公共权威边缘—明代国家与佛教》 《在公共权威边缘——明代国家与佛教》一文本是著名历史学家卜正民发表于胡志德、王国斌、余宝琳主编的《中国历史的文化与国家:习俗、冲突与适应》中一篇文章,稍作修改后编入其本人所著的《明代的社会与国家》(陈时龙译,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一书。该书从“空间”、“田野”、“书籍”、“寺院”,也就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四个角度分析了皇帝、官僚政府和地方士绅之间的权力关系,进一步探讨了国家和社会的互动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笔者将就其中关于探讨佛教的一篇文章试加探讨。 《在公共权威边缘》一文主要讲述了佛教与国家的关系在洪武年间、15世纪以及晚明时期的三次变化,进而借三次变化探讨了“明代历史之中社会组织与公共权威之间的关系。更为特殊的是,寺院佛教对于国家原则变化所作出的反应,还能帮助我们探讨明初和明末公共权威在法令上的变更”①。 作者首先阐述了文章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公共权威,主张用“公共权威”的概念来构建讨论的框架,而不是相对狭义的“国家控制”,因为作者认为“国家控制”这一概念习惯于假定国家具有绝对的霸权。而“公共权威”的概念一方面能够体现变化的观点,另一方面“还表达着具体领域对国家权威的接受”。 朱元璋在位31年,在其统治期间对佛教的政策前后有着明显的不同,卜正民认为在1380年后朱元璋对佛教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明初十年间,“洪武皇帝像六朝皇帝那样保护佛教,使佛教得以依附于以国家为中心的公共权威结构,几乎成了一种官方宗教”。但在1380年后,朝廷却出台了一系列苛刻的政策与法令限制佛教,如建立管理佛教僧人和寺院的官僚机构、将佛教宗派划分为“禅、讲、教”三派、1391年颁布合并佛寺的百日谕令和1394年颁布的对僧人进行监管的《趋避条例》等。僧官的创立使得在没有学校、书院的地方,僧官制度成为国家统治的补充,僧官“代表国家来管理佛教,而不是代表佛教管理佛教,并且在国家权威相对较弱的地方还具体表现为公共权威”。对佛教进行学派分类,可以在佛教内部强制地推行组织化,并使佛法传授为国家所用。但是14世纪后10年的两条严厉的政策却使佛教变为一种被统治的对象,换言之,“佛教被弃置在公共权威的边缘”。 15世纪明代国家对佛教的态度与洪武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永乐皇帝在宗教方面关注的既不是国家安全也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国家赋役的获取,即财政问题。从15世纪乃至16世纪佛教的发展来看,明代国家对于管制佛教不再有兴趣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对于土地 ①本文引文若无特殊说明,皆引自该文,下同,不赘述。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刘延刚 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摘要:佛教,作为宗教的一种,源远流长,它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并不是单一、孤立着发展的,而是与我们所特有的传统文化相互吸收、相互斗争。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佛教也逐步成为了中国式的宗教,并且尽情地在中国的文学领域里绽放异彩.。佛教教义借助文学的形式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生了根,而中国文学也受其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而呈现出了佛教融入文学之中的一种发展态势。 关键词:佛教;文学作品;文人思想 佛教思想在中国文学里面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自东晋以后,佛经在中国的翻译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而使中国文学的内在思维和表现形式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佛经中很多富有深刻智慧和人生哲理的故事也都大大地开阔了中国文人之士的眼界,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以提高。而与之相伴着的,则是文学体裁在某种程度上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比如明清白话小说的形成。 在我国古代留下的许多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中,尤其被人们所熟悉的就是《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的结构宏阔精美,语言也诙谐幽默,充满了各种神奇丰富的想象,在中国小说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西游记》还蕴涵了丰富的宗教思想,它的故事情节、主要角色等都包含着大量的宗教信息,客观地反映了佛教与道教之间既合作交融又暗争正统的微妙关系.因而,从宗教发展和融合的角度研究《西游记》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解读其现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对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佛家讲求的是因果报应以及六道轮回等思想,而这种思想也正是《西游记》的主旨之一,这是佛教对名著本身内在影响的又一体现。而具体说来,比如书中最主要的角色孙悟空,他本乃天地之生灵,却因大闹天宫而犯下弥天大错,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本以为从此结下厄运,但之后又因护送师傅西天取经有功而最终修成正果;再比如唐僧,只因一次没有认真听取佛祖讲法而被罚轮回转世,但最后却也成了东土大唐的玄奘大师得以去西天求取真经。另外还有猪八戒、沙僧,他们的前世皆为天神,只因犯了天条而被罚下界,又因他们心中还是有善念的存在所以佛祖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帮助唐僧西天取经。如此种种,即是佛教中所谓的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则得恶果。 不仅仅是《西游记》,再比如《红楼梦》最后人亡家败的结局,以空梦一场来譬喻人生一世;《三国演义》开篇即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为题词;元曲中的《西厢记》也更是以一场惊梦为终结,这些都是佛教中“人生无常”观念的体现。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中国目前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其中以佛教为首.佛教无论从历史影响力,还是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民地关系上,都远非其他教派可与之比拟地.可以说佛家文化已经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地长河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地一部分.本篇文章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地发展历程,探讨宗教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佛教这一东方大教有一个更深跟全面认识地目地. ,佛法东传,白马西来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到六世纪,起源地在今尼泊尔,创始人释迦牟尼.大约在公元前后在中国流传,所谓佛法东传,白马西来.关于中国佛教起源地说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古老而最富盛名者,当推汉明帝地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书地记录:初,明帝遇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笔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象焉.此一说法被视为中国佛教地起源.汉明帝十年,有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经书到达洛阳,在明帝地首肯下,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而当时兴建地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寺地雏形.其实,佛教传入中国应该是一个渐进地过程,可能早在秦始皇时代,借着往来于西域地商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一些佛教地事物,至于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应该是从后汉时代开始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时间进入到三国时期,在此期间内,佛教取得了进一步地发展,尤其是北方地魏国和南方地吴国.由于曹魏建都于洛阳,所以说魏国佛教是汉代佛教地延续.在这个时期,仍有不少印度和西域地僧人来华,从事佛经地翻译工作.这些带着信仰,不远万里来华弘法地僧人大都收到了当时统治者地欢迎与支持.上层对佛教事业地肯,定必然会带动民间佛教地发展.在魏朝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本土僧人——朱士行,他也是第一个到西域取经地汉人,作为求佛地先行者,他比玄奘大师早了约四百年,只可惜后来客死西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汉末到三国这段时期,从中国佛教地发展来看,尚属启蒙阶段,佛教活动主要围绕译经展开,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地佛教体系.但是,经过这数十年地发展,佛教典籍大量涌入中国内地,佛教地主旨经意也开始逐渐扩散传播,为以后佛事活动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个宗教在一个地区地发展总需要一定地社会基础.佛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一定地气候首先得益于统治者地欢迎与扶持,东汉某年,政治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不满情绪加深.这使统治者有了危机意识,希望能通过某种手段巩固自己地统治.而佛教恰在此时出现了,佛家教义讲究忍受现世,强调因果轮回,一个忍字深深打动了统治者,他们希望自己地百姓都能忍现世之苦,以此减少反抗因素.于是,一场宗教与政治地合作开始了.再者,佛教能在当时打入社会内部,还要得益于中国思想地半真空,当时一度被扶为正统地儒家思想已极为没落,道德沦丧,风纪败坏莫此为甚.由于在乱世生活太痛苦,人们兴起出世地愿望,因此,佛教能“趁虚而入”.在这时,佛学起到地是思想工具,思想寄托地作用,因为当时佛学地不成熟,在民众地心目中其还没有上升到宗教信仰地高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严格意义上讲,此时地佛教仍是天竺西域地佛教,而非中国自己地佛教.佛教在中国地本土化之路,仍前路漫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神通类”高僧——佛图澄 西晋时地佛教活动仍以已经为主,其中最杰出地译经师是竺法护.他长居敦煌,并随师周游西域,通晓三十六种西域语言,他共译出一百五十多部三百多部经典.对佛教地贡献极大,因此被尊称为敦煌菩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东晋时期中国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方为东晋所统治,北方则有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建立地十六国统辖.这些北方地统治者,多数来自西域,同时他们也想用佛教来巩固他们地政权.并与以儒道为主流思想地汉族相抗衡.因此,他们往往大力支持佛教地发展.其中后赵地石勒

现代性视野中的人间佛教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产生了一系列的救世思潮。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这些思潮逐渐凝聚成“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人间佛教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是这股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汉语系佛教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现代价值。 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 在太虚和印顺倡导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之前,人间佛教思想早已存在。《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中说:“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南宋法云法师在编写《翻译名义集》时也强调:“天界著乐,四趣沉苦,故此五道,非成佛器。由是诸佛唯出人间。”但“佛出人间”的思想,不仅法云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而且也没有引起元明清时期高僧大德们足够的重视。相反,随着宋明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佛教在“三教合流”的时代潮流中逐渐被边缘化。于是,汉传佛教慢慢消融在往生极乐、超亡送死等个体解脱、身后关怀当中。尽管宋代以后,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并不缺乏信仰虔诚、修行净洁的高僧大德,但佛教参与社会的程度与方式以及佛教人间关怀的意味日益淡化。 刘成有 人间佛教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华民族展开了所谓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就佛教而言,以“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文会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开始着眼于佛教的现代转型,致力于佛教的人间关怀。面对当时中国佛教的衰败状况,杨文会认为“惟有开设释氏学堂,始有转机”。因为办学堂可以“兼习新法”,“如是,则佛教渐兴,新学日盛,世出世法,相辅而行”。为了佛教的振兴,杨文会谢绝曾国藩、李鸿章等政界要人的邀约,远离仕途。他舍弃家财,把家产捐给金陵刻经处永作公产。杨文会的做法及其社会影响,恰恰体现着佛教人间关怀的倾向。杨文会生前创办的祇洹精舍和后续的佛学研究会等佛学教育、研究机构,虽然仅仅持续了4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只有20几名学员,但跟随杨文会学习佛学的谭嗣同、章太炎、欧阳竟无、太虚等,大多都是20世纪中国佛教复兴过程中的重量级人物。欧阳竟无带领支那内学院的一小批同道探寻着佛教内在的“革新”价值,彰显了佛教的人间关怀;以太虚为代表的一批高僧更是直接致力于佛教的人间化工作,响亮地提出了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指导思想。到了印顺,则更加系统地诠释了人间佛教的思想内容。 太虚对于人间佛教思想的说明,前后有两种提法:一是人生佛教,二是人间佛教。但从实质上看,二者差别不大。印顺认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即是太虚人生佛教的本意。太虚“真现实论”的重点,就在人生问题上。印顺认为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在“显正”方面大致相近,但在“对治”方面,实有不同。他在《人间佛教绪言》中说:“人在五趣中的位置,恰好是在中间。在人的上面有天堂,下面有地狱,饿鬼与畜生,可说在人间的旁边,而也可通于上下……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么如重视鬼、畜一边,会变为著重于鬼与死亡的,近于鬼教;如著重羡慕那天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著重于神与永生(长寿、长生)的,近于神教。神、鬼的可分而不可分,即会变成又神又鬼的,神化、巫化了的佛教。这不但中国流于死鬼的偏向,印度后期的佛教,也流于天神的混滥。如印度的后期佛教,背弃了佛教的真义,不以人为本而以天为本(初重于一神倾向的梵天,后来重于泛神倾向的帝释天),使佛法受到非常的变化。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我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 对于人间佛教思想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印顺认为,人间佛教具有“契理契机”的性质,以凡夫身来学菩萨行,向于佛道的,用不着标榜神奇,从平实稳健处着手做起。印顺认为人间佛教“契理”的方面在于它具有三个基本的理论基础:一是“法与律的合一”。佛教的义理与戒律应该是统一的。二是“缘起与空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出发点是缘起、是缘起的众生,尤其是人本的立场。如果泛说一切缘起而落于宇宙论,则容易离开众生为本的佛法;如果泛说一切众生,则不能把握佛出人间、即人成佛的精义。三是“自利与利他的合一”。大乘佛教一直主张,菩萨的自利主要是从利他中得来,一切与利他行相应。所以,凡是不为自己着想,存着利他的悲心而做有利众生的事,就是实践菩萨行、趣向佛果。就“契机”来说,印顺结合现代中国人的特点,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出如下三点:一是“青年时代”。他认为当前的这个时代,少壮的青年逐渐演变为社会的领导中心。因此,当前弘扬人间佛教,摄化的当机应以青年为主。只有青年发心修学,才是发扬真正大乘的因素。二是“处世时代”。与中国传统佛教的出家即出世形

浅谈中国佛教的发展与影响

浅谈中国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姓名 学号 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电话

浅谈中国佛教的发展及其影响 【文摘】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在吸收域外文化的同时,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结合和发展,逐渐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同时有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国佛教经过曲折的发展,最终成为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中国佛教佛教发展佛教文化儒佛道关系 佛语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教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但却在中国得到了发展,从而兴盛起来,影响了很多人。佛教文化听起来很高雅,但其实它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在经过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中国佛教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哲学乃至科学、文学和艺术以及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佛教,现如今已成为中国的一种特色宗教,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接触到。但是关于佛教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例如,北大高材生出家是好是坏,是否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又如一些出家人频频上镜是否符合佛家原则等等,都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下面我将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以及后世的影响进行一些阐述。 佛教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佛教历史从汉代开始到清代总共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但是佛教在这段时间的发展是可分为不同阶段的。 一、汉代时期,佛教初传,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它只是被当作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少量的佛寺主要是为了满足来华的西域僧人居住和过宗教生活的需要。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随着西域来华僧人的增多,译经事业日趋兴盛,大小乘佛教都于此时传到中国。东汉时的佛事活动以译经为主,而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儒学化和老庄化的倾向十分明显,这直接影响到了百姓对佛教的理解和接受度。汉代译出的佛经还在许多方面为适应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而做出了调整。汉代译经出现的迎合中国儒家伦理的倾向在以后的译经中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乃至在唐代出现了中国人编的《父母恩重经》等专讲孝道的佛经,特别迎合了中国人重视家庭伦理的生活习俗要求。 二、三国时期,佛教徒提出了儒佛道三教一致论,这在成书于汉末或三国时的牟子《理惑论》中就有清楚的记载。自此以后,这种观点一直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佛教在中土的发展开拓着道路,并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由于佛教毕竟是外来宗教,在与儒、道相调和的同时,佛教与儒、道的冲突和争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早在初传之时,佛教就遭到了儒家的批评与反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势力日盛,儒家更从社会经济、王道政治、伦理纲常等多方面来排斥佛教。在理论上,儒家则展开了对佛教神不灭论与因果报应论的批判。面对儒家的种种攻击,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内容摘要】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此后,随着我国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佛教在我国发展迅速,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自传入我国以来,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不断与中国本土儒家、道家融洽接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佛教儒家道教文化影响 前言 要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教育、科技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强有力的文化力量。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印度佛教禅学传入中土以后,以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诸多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着关系。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而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本土儒家、道家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则突出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然而佛教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则是其本身思想对传统中国百姓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 一、佛家与道家、儒家 作为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家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者不同角色。道家文化对生命寄予无限的关怀,尊重生命,注重养生,追求健康长寿,在很多时候担任着医师的角色,固有十道九医之说。 儒家关注苍生社稷,追求仁义礼智信,在儒家看来,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

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关系

第四,中国佛教比较崇尚简易性。佛教传人中国后,其理论和实践虽然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在中国得到最广泛流传的却是印度佛教中所没有的禅宗和净土宗,而这两个宗派都以理论的简要和修行方式的简易为特色。第五,中国佛教具有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调和性。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念和民众信仰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传人中土后,一方面十分注意依附统治阶级和传统思想文化;另一方面努力调和与儒、道等思想矛盾冲突,从而形成了它显明的调和性的特点。中国佛教的调和性在不同的时代的不同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本身发展的阶段性。第六,中国佛教内部的融合性。印度佛教本身就有大小乘、空有宗等的区别,而中国地域广阔,社会环境多样,佛教传人中土后,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易形成不同的学风或学派宗派。第七、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本来是古印度十分流行的一种宗教修行方法,在两汉时随着佛教的东渐而传人中国,并在中土社会中形成了众多的禅学流派或禅系禅脉。第八,中国佛教与社会政治和伦理有密切的关系。出世的佛教不仅强调“出世不离人世”,而且还表现出对政治的依附,从佛教与政治的关系而言,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大多扶植并利用佛教。把佛教的发展限制在自己有效的控制之内。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国佛教中出现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思想,便导致了一些僧人直接参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活动,利用佛教来为政治服务,同时也依赖统治者的支持来求得佛教的发展。第九,中国佛教具有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印度佛教本是强调出世解脱的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幸福,虽然这种积极意义在印度佛教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氛围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印度佛教对中国佛教及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其次,外来的佛教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传入所进行的成功交融,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与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固有文化的相交互融中,中国佛教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国佛教仍然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佛教的人生哲学可以给人以思想启迪,佛教的文学艺术可以给人以精神享受,中国佛教的圆融和谐精神对于当代的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_唐忠毛

JO URNAL O F EAST CHINA NO 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6,2013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 世俗化问题辨析* 唐忠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暨社会发展学院民俗所,上海,200062) 摘要:“人间佛教”自太虚首倡,经印顺、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及其谋 求自身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但是,在当下人间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围绕 “世俗化”问题也产生了诸多的争论与质疑。究其原因,不仅因为“世俗化”一词本身充满了歧义,同时也因 为不同的论者在使用“世俗化”一词时基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具体语境。有的论者在言及中国佛教 “世俗化”时,仅局限于中国佛教自身的汉语历史语境,而无视现代性理论提供的宏大背景与视野;有的论 者则立足于西方宗教社会学的立场,而无视中国佛教与西方宗教形态的差异性;而有的论者则持受世 俗化与宗教性两相对立的立场;等等。因此,澄清“世俗化”一词的概念史背景与不同言说语境,进而对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有关 “世俗化”问题进行辨析、澄清,不仅有助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也有益于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人间佛教;世俗化;商业化;庸俗化 一“世俗化”的概念史背景及其不同语境 “世俗化”(secularization )一词是当下宗教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但也是颇为混乱且充满歧义的一个概念。事实上,很多论者在使用这一词语之前并未厘清其概念史的复杂内涵与具体语 境。首先,在西方宗教历史与社会语境中,“世俗化”一词有着极为复杂的演化过程,它最早出现于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 )中,指把原先由教会管辖的土地转移到由非宗教的世俗政权管辖。其后,世俗化也指向教会恩准圣职人员重返世俗以及将原先由教会管辖的部分事务 交由世俗政权管辖,在此,世俗化主要指向宗教在社会、文化或政治上的隐退。 ①及至20世纪前期,“世俗化”一词逐渐发展为具有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多重意义,20世纪30年代左右,马克斯· 韦伯最早将“世俗化”这个概念引进到宗教社会学上,20世纪50年代后“世俗化”作为宗教社会学的专 有名词逐渐引起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现代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充满争议但却绕不过的一个 概念。 ②世俗化概念提出的初衷,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是为了说明现代性社会变迁过程中宗教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它甚至被认为是洞悉现代人的精神历程和现状的秘密钥匙。当然,韦伯将这 一概念带入宗教社会学时并没有对“世俗化” 本身作出详细的解释,但可以从他的“理性化”概念中可以理解他对世俗化的立场。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宗教世俗化是理性化的必然结果。韦伯说 :“我们这7 01* ①②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DZ117)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ZJ008)的阶段性成果。 江丕盛:《当代世俗转向对基督宗教的认知意义》,载于《基督宗教研究》(第六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74—75页。 Willanm H.Swatos ,Jr.and Kecin J.Christiano :"Secularization Theory :The Course of a Concept",in 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60,No.3(Autumn ,1999),pp.209—228.

佛教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谈佛教对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影响 佛教和基督教文化的两个历史阶段各有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前者是佛教的求法僧,后者是基督教的传教士。尽管二者都是为信仰的传播奉献的人,但是他们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形象大不相同。说起法显、玄奘、义净等西域求法的高僧,人人肃然起敬。包括对中国人的传统进行深刻批判的鲁迅也在高僧面前退让三分。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里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从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至少在这一点上,可能胡适先生也会破例地站到鲁迅的立场上。 20世纪以前,由于留学生人数尚少,西方文化输入中国主要通过外国传教士进行。为配合传教,西方传教士曾在中国开设若干医院、学堂、报馆和译馆,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尽管如此,传教士在中国的声誉与佛教高僧相比大为逊色,近现代的媒介中常常把传教士贬为“殖民主义的帮凶”甚至骂成“拿着十字架的恶狼”。此等仇视之态度,一方面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反殖民主义相关联。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伤痕淋漓,怎一个痛字了得。另一方面,那时中国人的思维逻辑早已受到佛教西行求法传统的影响。一种值得信奉的学说必须要在中国人心服口服之后,自己到万里之外求寻。只有置生死于度外求来的“法”,才是真谛;

相反,送上门来的货是不值钱的。至少缺少降服“女魔王”、再过“火焰山”这类惊心动魄的环节。所以,在清末民初的大批留学生回国后,传教士不复成为介绍西方的主要力量。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真正了解是通过留学生的努力而达到的。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之中不仅仅包括一般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现代的科学精神以及民主的国家体制。虽则传教士向中国介绍西方知识的作用不应抹杀,但他们毕竟不真正清楚中国人最关心、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传教士在这方面的地位后来被中国留学生所取代并不足为奇。 一个民族看待和处理某事物的角度是由传统文化熏陶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才逐渐凝结为一种独特的思维习惯。那么,中国人在信仰问题上的舍近求远的心理倾向是在什么样的历史和文学条件下形成的呢?要解释这个问题,得从汉文大藏经的《史传部》说起。拿常用的百册大正大藏经为例,《史部传》占了三大厚册,共八十一部史类和传类的著作。 史类方面影响最深远的要属西域求法高僧写的游记。如法显(342—423)的《佛国记》、玄奘(600—664)的《大唐西域记》、义净(635—713)的《南海寄归内法转》等等。法显西行求法将近14年,玄奘出国留学长达17年,义净在印度和南海前后逗留了23个岁月。这些留学僧的著作不仅在当时促进了汉民族和西域民族的了解,从而对佛教在汉地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当今的史学研究具

佛教在泰国政治现代化中的影响

佛教在泰国政治现代化中的影响 [内容提要]泰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了一种外因大于内因的发展模式,但是贯穿于其中的却是泰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极强的民族性:政治发展是在一个政变—军人政权—大选—文人政权—危机—政变的循环往复的怪圈中进行的。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经济因素之外,不得不提及泰国佛教,佛教传统文化在泰国缓慢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也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关键词]泰国;佛教;政治现代化 泰国是当今南传佛教的三大中心之一。在泰国佛教僧侣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所以泰国宪法虽然规定“公民享有信仰宗教以及宗教中的某一教派和某种宗教的自由”,但同时又说“这种信仰不得与履行公民义务相抵触,不得危害社会的安宁秩序和人的良好道德风尚”。所谓的“良好道德风尚”就是与社会的大环境同步,而泰国95%的人信仰佛教,所以佛教在泰国享有事实上的国教地位,在当代泰国政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泰国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大乘佛教、中国的儒教、道教和西方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泰国特色的佛教。它兼容并包,博采各家之长:因果报应、仁慈善良、行善积德、乐观大度、勤劳敬业等构成泰国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中有许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促进了泰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泰国佛教中的权威观念、业力累计、宿命论等思想却为泰国的军事政变与独裁提供了佐证。为了巩固政权,每一届政府又都努力寻求与僧团组织的合作,把僧团作为工具借以达到其政治统治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却又阻碍了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故而研究泰国政治现代化,泰国佛教的影响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一、佛教的传统产生的政治观念 1.首先是等级观念。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直到曼谷王朝,糅合了婆罗门教思想的佛教把国王描述成神王、法王,形成了以国王为权力顶峰的世俗官僚等级体制。依据佛教以须弥山为宇宙中心的宇宙观,泰国政体也形成类似的天体政体:以国王为中心,形成王室、贵族、平民、奴隶依次排列的同心圆,权力由里向外辐射。在朱拉隆功之前,这套观念体现在卡迪那制中:每个等级有严格的界限与权利、义务,民众是作为半人半神的国王的属民,而不是国家的公民;贵族的忠心也体现在对国王个人的忠诚上;依据人人不可逃避的、无条件的业报,人只有凭前世的功德才能进入某一阶层;个人等级由业力决定———国王是最大的善业者。这套统治阶级宣扬的、被佛教观加以合法解释支持的权威观念深深扎根到泰国普通百姓心中。 2.与等级观念有一定矛盾的平等观念。因为佛教描绘的宇宙等级只是位置的确定,而非个人的确定。人并不是永久固定在一个位置或一种使命上,而是依据其业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与印度种姓制不同的是,一个人可以在等级之间流动,从理论上讲,他可以到达任何等级,既可以成为王子,也可以是乞丐。因此,只有等级地位的不平等,而没有人的不平等。因为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平等。这就是在长期的封建时代中佛教观念中的平等含义。这个含义在以前被有意识地压制了,直到现代才被有意识的挖掘出来,作为政治民主化的依据。 3.关于德行的思想。德行是泰国威权政治的最重要的合法性来源之一。而德行的概念的源头正是在佛经之中。在早期的佛经中,德行所表述的意义为“非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