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D中,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BE交AD于点F,交AC于点G.下列结论中:①DE=DF;②AG=GF;③AF=DF;④BG=GC;⑤BF=EF,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AAS证明△ABF≌△DEF,得出对应边相等AF=DF,BF=EF,即可得出结论,对于①②④不一定正确.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即AB∥CE,

∴∠ABF=∠E,

∵DE=CD,

∴AB=DE,

在△ABF和△DEF中,

=

=

=

ABF E

AFB DFE AB DE

∠∠

?

?

∠∠

?

?

?

∴△ABF≌△DEF(AAS),

∴AF=DF,BF=EF;

可得③⑤正确,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OA=OB,OC=OD,∠O=50°,∠D=35°,则∠OAC等于()

A .65°

B .95°

C .45°

D .8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OA =OB ,OC =OD 证明△ODB ≌△OCA ,得到∠OAC=∠OBD ,再根据∠O =50°,∠D =35°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OA =OB ,OC =OD ,

在△ODB 和△OCA 中,

OB OA BOD AOC OD OC =??∠=∠??=?

∴△ODB ≌△OCA (SAS ),

∠OAC=∠OBD=180°-50°-35°=95°,

故B 为答案.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ABCD Y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D BD ⊥,30ABD ∠=?,若

23AD =.则OC 的长为( )

A .3

B .3

C 21

D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解Rt ABD △求得6BD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得3OD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解Rt AOD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21OC OA ==

【详解】

解:∵AD BD ⊥

∴90ADB ∠=?

∵在Rt ABD △中,30ABD ∠=?,AD =

∴2AB AD ==

∴6BD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32

OB OD BD ===,12OA OC AC ==

∴在Rt AOD △中,AD =3OD =

∴OA =

∴OC OA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 5cm 和 11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6cm

B .21cm 或 27cm

C .21cm

D .27cm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5是腰时或当11是腰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求解即可.

【详解】

解:当5是腰时,则5+5<11,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

当11是腰时,5+11>11,能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周长是5+11×2=27cm .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5cm

B .7cm ,4cm ,2cm

C .3cm ,4cm ,8cm

D .3cm ,3cm ,4cm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 错误;

B .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 错误;

C .因为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 错误;

D .因为3+3>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 正确.

故选D .

6.如图,点O 是ABC ?的内心,M 、N 是AC 上的点,且CM CB =,AN AB =,若100ABC ∠=?,则MON ∠=( )

A .60?

B .70?

C .80?

D .10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连接OA ,OB ,OC ,进而求得BOC MOC ???,AOB AON ???,即∠CBO =∠CMO ,∠OBA =∠ONA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MON 的度数.

【详解】

如图,连接OA ,OB ,OC ,

∵点O 是ABC ?的内心,

∴BCO MCO ∠=∠,

∵CM =CB ,OC =OC ,

∴()BOC MOC SAS ???,

∴CBO CMO ∠=∠,

同理可得:AOB AON ???,

∴ABO ANO ∠=∠,

∵100CBA CBO ABO ∠=∠+∠=?,

∴100CMO ANO ∠+∠=?,

∴180()80MON CMO ANO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角度的转换,熟练掌握相关辅助线的画法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10,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若OB =6,则菱形面积是

A.60 B.48 C.24 D.96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AO=CO,BO=DO=6,由勾股定理可求AO的长,即可求解.【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O=CO,BO=DO=6,

∴AO=22100368

AB OB

-=-=,

∴AC=16,BD=12,

∴菱形面积=1216

2

?

=96,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本题的关键.8.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A在x轴上,点B的坐标轴为()

4,1, 点D的坐标为()

0,1,则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

A5B.3C.45D.2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下图,先求得点A的坐标,然后根据点A、D的坐标刻碟AD的长,进而得出菱形ABCD 的周长.

如下图,连接AC 、BD ,交于点E

∵四边形ABCD 是菱形,∴DB ⊥AC ,且DE=EB

又∵B ()4,1,D ()0,1

∴E(2,1)

∴A(2,0)

∴AD=()()2220015-+-=

∴菱形ABCD 的周长为:45

故选:C

【点睛】

本题在直角坐标系中考查菱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出点A 的坐标,从而求得菱形周长.

9.如图,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90°,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于E ,若BC =10cm ,则△DEC 的周长为( )

A .8cm

B .10cm

C .12cm

D .14c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AAS”证明 ΔABD ≌ΔEBD .得到AD =DE ,AB =BE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求其周长.

【详解】

∵ BD 是∠ABC 的平分线,

∴ ∠ABD =∠EBD .

又∵ ∠A =∠DEB =90°,BD 是公共边,

∴△ABD≌△EBD (AAS),

∴AD=ED,AB=BE,

∴△DEC的周长是DE+EC+DC

=AD+DC+EC

=AC+EC=AB+EC

=BE+EC=BC

=10 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Rt△ABC中,∠C=90°,∠B=3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1

2

AB的长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CAD的度数是( )

A.20°B.30°C.45°D.6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内角和定理求得∠BAC=60°,由中垂线性质知DA=DB,即∠DAB=∠B=30°,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

在△ABC中,∵∠B=30°,∠C=90°,

∴∠BAC=180°-∠B-∠C=60°,

由作图可知MN为AB的中垂线,

∴DA=DB,

∴∠DAB=∠B=30°,

∴∠CAD=∠BAC-∠DAB=30°,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中垂线的作图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如图,Rt △ABC 中,∠C =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D ,若AD =5cm ,CD =3cm ,则点D 到AB 的距离DE 是( )

A .5cm

B .4cm

C .3cm

D .2cm

【答案】C

【解析】 ∵点D 到AB 的距离是DE ,

∴DE ⊥AB ,

∵BD 平分∠ABC ,∠C =90°,

∴把Rt △BDC 沿BD 翻折后,点C 在线段AB 上的点E 处,

∴DE=CD ,

∵CD =3cm ,

∴DE=3cm.

故选:C.

12.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9,ACE ?的周长为13,则AB 的长为( )

A .3

B .6

C .12

D .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

∴AE=BE ,

∵△ACE 的周长=AC+AE+CE=AC+BC=13,△ABC 的周长=AC+BC+AB=19,

∴AB=△ABC 的周长-△ACE 的周长=19-13=6,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3.下列几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3,4

B .3,4,6

C .5,12,13

D .2,5,5

【答案】C

【解析】

【分析】

要验证是否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三边的关系是否满足两边平方是否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可,分别验证四个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A .222234+≠,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 222346+≠,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C .22251213+=,故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

D .222255+≠,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为一个66?的网格,在ABC ?,A B C '''?和A B C ''''''?中,直角三角形有( )个

A .0

B .1

C .2

D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的网格,先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各个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

设网格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

由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可知,

ABC ?的三边分别是:AB=10,AC=5 ,BC=5;

由于()()()222

5510+=,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ABC ?是直角三角形; '''A B C ?的三边分别是:''A B =10, ''B C =5 ,''AC =13; 由于()()()22

210513+?,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A B C ?不是直角三角形;

A B C ''''''?的三边分别是:A B ''''=18,B C ''''=8 ,A C ''''=26;

由于()()()222

18826+=,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A B C ''''''?是直角三角形;

因此有两个直角等三角形;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AD ∥BC ,∠C =30°, ∠ADB:∠BDC= 1:2,则∠DBC 的度数是( )

A .30°

B .36°

C .45°

D .50°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C=150°,∠ADB=∠DBC,进而得出∠ADB 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AD ∥BC,∠C=30°

∴∠ADC=150°,∠ADB=∠DBC

∵∠ADB:∠DBC=1:2

∴∠ADB=

13

×150°=50°,故选D. 【点睛】

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16.如图,经过直线AB外一点C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作法如下:(1)任意取一点K,使点K和点C在AB的两旁.

(2)以点C为圆心,CK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

(3)分别以点D和点E为圆心,大于1

2

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F.

(4)作直线CF.

则直线CF就是所求作的垂线.根据以上尺规作图过程,若将这些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其中不一定

...是等腰三角形的为()

A.△CDF B.△CDK C.△CDE D.△DEF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作图过程和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由作图过程可得:CD=CD,DF=EF,CD=CK

所以,是等腰三角形的有△CDK,△CDE,△DEF;△CDF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A

【点睛】

考核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关键.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

(3,3),点C的坐标为(1

2

,0),点P为斜边OB上的一个动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 )

A 13

B

31

C

3+19

D.7

【答案】B

【解析】

如图,作点A关于OB的对称点点D,连接CD交OB于点P,此时PA+PC最小,作DN⊥x 轴交于点N,

∵B(3,3),∴OA=3,AB=3,∴OB=23,∴∠BOA=30°,

∵在Rt△AMO中,∠MOA=30°,AO=3,∴AM=1.5,∠OAM=60°,∴∠ADN=30°,

∵在Rt△AND中,∠ADN=30°,AD=2AM=3,∴AN=1.5,DN=3

3

2

∴CN=3-1

2

-1.5=1,

∴CD2=CN2+DN2=12+(3

3

2

)2=

31

4

,∴CD=

31

.

故选B.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先借助轴对称的性质确定出P点的位置,然后结合特殊角30°以及勾股定理计算.

18.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

A.1倍B.2倍C.3倍D.4倍

【答案】B

【解析】

设原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且,则扩大后的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即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故

选B.

19.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

A.30°B.45°C.36°D.72°

【答案】A

【解析】

∵AB=AC,BD=BC=AD,

∴∠ABC=∠C=∠BDC,∠A=∠ABD,

又∵∠BDC=∠A+∠ABD,

∴∠BDC=∠C=∠ABC=2∠A,

∵∠A+∠ABC+∠C=180°,

∴∠A+2∠A+2∠A=180°,即5∠A=180°,

∴∠A=36°.

故选A.

20.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在BC上,BD=3,DC=1,点P是AB上的动点,则PC+PD的最小值为()

A.4 B.5 C.6 D.7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过点C作CO⊥AB于O,延长CO到C′,使OC′=OC,连接DC′,交AB于P,连接CP.

此时DP+CP=DP+PC′=DC′的值最小.∵DC=1,BC=4,∴BD=3,连接BC′,由对称性可知∠C′BE=∠CBE=45°,∴∠CBC′=90°,∴BC′⊥BC,∠BCC′=∠BC′C=45°,∴BC=BC′=4,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C22

'

+22

BC BD

+.故选B.

3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