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当代法学教育

论中国当代法学教育

论中国当代法学教育
论中国当代法学教育

论中国当代法学教育

摘要:法学是一门融汇各个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兴办法学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法学专业人才的同时亦暴露了一些问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们迫切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以应对国际、国内、行业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法学教育在法治化进程的推动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法学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法学教育与法治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导致我国法学教育前景堪忧。文章指出应明确我国法学教育的目的,完善现行的法学教育制度,改进教学方法,使我国的法学教育走出困境,为我国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

关键词:法学教育,内涵,目的,困境,前景

【绪论】

法学是一门融汇各个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兴办法学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法学专业人才的同时亦暴露了一些问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们迫切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以应对国际、国内、行业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法学教育在法治化进程的推动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法学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法学教育与法治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导致我国法学教育前景堪忧。文章指出应明确我国法学教育的目的,完善现行的法学教育制度,改进教学方法,使我国的法学教育走出困境,为我国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

一、法学教育的内涵

首先,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从恢复、重建、发展至今30多年,在管理制度、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手段等各方面都有着跨越式的发展。法学教育它有以下几个目标:第一,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第二,掌握现行法律体系框架;第三,运用法律推理,依循法律逻辑,解决实际问题;第四,价值考量,理性评判法律规则;第五,分析案件事实,把握法律关系,作出法律解释,适用法律规则。

二、法学教育的目的

中国著名的法律教育家孙晓楼在他的《法律教育》一书的自序中写道:“中国法律教育的缺点,并不是在于法律学生的数额太多,实在是因为办理法律教育的人们不是以法律学校当做一个教育事业,所谓为教育而教育。”因此,明确法律教育的目的是解决我国法学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1.培养具有法律知识的人才

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念指导下,虽然有众多法律学习者进入了国家机关及社会各行业,但执法人员违法的甚多,有些官员的雷人言论时时令人震惊,官场腐败也是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是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法律人才首先应该精通法律知识,熟悉法律的适用程序,能够准确理解所学的法律知识,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会正确运用法律,把法律引入我们的生活中,使之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法律的现代化、社会化。

2.培养具有法律道德的人才

一个法律人才除了拥有法律知识外,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孟子说过:“徒法不足以自行”,也就是强调实施法律的人在实现法律中的重要作用。法律人才是为社会服务,为公众谋利益的人,因此光有学问没有道德不合乎法学教育的目的。法律人才不在于职位高低,不在于赚钱多少,而在于所做的事业对于提高社会公众福利到底有多少贡献。学了法律不能为社会服务,为公众谋福祉,让法律成为为自己牟利的工具,甚至为虎作伥,助纣为虐,那就不是法律人才。法律需要得到民众的尊重,其权威性要树立起来,这些都离不开法律人才的宣教及践行。然而实践中,人们解决纠纷首先想到的不是法律而是找关系,而有些法律从业者也是以上面有人为幌子招揽生意,知法犯法、规避法律等行为更是不胜枚举,而掌握法律知识的人若无道德只会误人更深。因此,对法律人才的道德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忠诚,忠于法律,刚正不阿,勇于为社会为民众谋福祉,敢于对抗权势,能为弱势群体直言。其次,要有法律人的职业道德。拥有法律知识的人,要将之合理合法运用,树立法律在民众中的权威,成为法治思想的传播者,践行法律的表率,而不是把它当做一种赚钱的工具,使普通人对法律望而生畏,人为地拉大法律与民众的距离。

3.培养有社会责任的人才

法律人才亦是社会的一员,而且应该是站在社会发展前沿的人,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创造福祉,是社会法治化进程的有力推进者,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发挥着普通人不能比拟的作用。如在孙志刚事件中,正是三位法学博士凭着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心和法律人的良知,以一般公民的身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提出《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认为该办法违宪。这份薄薄的公民建议书以民间形式启动了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违宪审查权的程序,加速了恶法的废除。

三、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法学教育取得的成绩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是,面临的挑战也很多。既有历史遗留的弊端,又有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有正在形成的矛盾;既有宏观社会调控的不足,又有中观管理模式的漏洞,也有微观操作制度的缺陷。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管理模式相对滞后,调控机制存在不足

中国自清末产生近代法律教育以来,就形成了政府对法律教育过度热心和集中控制的传统。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推进,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和方式发生较大转变,学校的教育自主权不断扩大。但是,整个体制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集权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而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又出现了失范、无序乃至混乱的现象。这种矛盾错杂的现象在法学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国家和省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控制学校的校级官员任命、人员编制、招生人数、教育经费等重大事务,对学校的法学教育行使直接的控制权,学校在很多方面只是主管部门履行教育职能的一种方式,难以自主发展。这种滞后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法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中国的法学教育虽然经过了六十多年的繁荣发展,但是,至今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法学教育准入制度,既缺乏规范的准入条件,也没有制度化的退出机制,更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关于法律院系批准条件和资格审查规定,任何一所大学基本上都可以自主决定设立法学院系或法学专业,由此导致法学教育难免出现失控的局面。对此,虽然教育部于1997年设立了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是由教育部管理人员与部分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学者组成,分布于全国各地,除每年有限的集中开会讨论外,多数委员均忙碌于自身几乎与法学学科管理毫不相干的事务,既没有法学教育工作运行的长效机制,也没有硬性的职权,难以对法学教育的种种问题予以系统、长久且有针

对性的思考和谋划。法学教育经过六十多年、特别是恢复重建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亟需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调解控制机制。

(二)法学教育市场化明显,经济利益驱动过大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法学教育的政治权重明显。1978 年以后,改革开放的形势,给法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家既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一大批法律人才充实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司法行政队伍,又需要一大批从事立法、行政执法以及管理社会和国家的法律专业人才。这种形势给法学教育带来了契机,使得多种形式的法学教育蓬勃发展,同时,教育市场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近年来,法学教育的经济导向日趋明显,各个学校纷纷设置法学院系,不仅综合大学开设,而且理工科院校也开设,不仅本科开设,而且大专、中专、高职、成人教育也开设,造成了法学教育培养层次的混乱、生源水平降低、师资力量薄弱等恶果。不同质的教育授予同样的学位,不同的成本却获得相同的收益,导致同样学位不同的含金量,出现了经济学上所称的选劣不选优的“逆向选择”现象。法学院系由 1978年恢复重建后的一院五系发展到目前的 634 家,30 年增长了一百多倍,相当程度上的办学动力系来自利益的驱动。因为,改革开放使得法律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加之中国原有的法律职业人员素质较低,社会对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需求增强,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成为吸引人们学习法学的重要动力。至 20 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法学更成为各专业中的显学,法学专业成为全国最热的专业之一,既是众多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首选专业,又是院校增设专业、扩大招生的首要考虑之一;而一些拥有较长办学历史的法学院校,尽管其本身具备相应的法学专业办学条件,但在这种“大干快上”的形势下,也无法摆脱盲目扩大招生的怪圈。

(三)法学教育层次、形式和机构过于繁多杂乱

20 世纪 80年代以前,中国的法学教育一直集中于高校的法学院系,教育层次也以本科教育为主。 20世纪 80年代以后,各种形式的法学教育纷纷出现,呈现出层次多样化趋势,从中专、大专、本科(学士)到硕士、博士,共存在5个层次。其中,中专教育主要集中在各省所办的司法学校;大专的教育方式最为多样,包括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全日制短期职业大学、普通高等学校附设夜大学、普通高等学校附设函授部或独立函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职工业余大学、管理干部学院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本科的学士教育主要由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承担,以本科为主,还有第二学位制和辅修制;在研究生教育中,既有硕士,又有博士,既有法学硕士,又有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又均有单证(有学位)和双证(有学历也有学位)之分。由于法学院系设置过于行政化,准入条件过低,“法学院系林立但鱼目混杂”成为法学教育机构设置之诟病。中国法学教育的层次、形式和机构之多、之乱为世界罕见,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法律职业人士以及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人士的切肤之痛。一些院校在缺乏最起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办法学院系或者法律专业,严重地影响了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图书资料严重不足,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恶劣,校园人满为患,学校的办学质量明显滑坡,法学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接受法学教育的个体而言,入学标准、学制、学历和学位的“多元化” ,一方面增加了证明个体教育背景的难度,另一方面又降低了证明文件的可信性。

(四)法学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人才流动失范

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起步不久,总体上的知识积累尚有限。这是造成法学教师在知识水平上存在缺陷的客观原因。与中国法学整体知识积累较为贫乏的现象相映成趣的,则是中国法学领域内部却存在着相当精细的学科划分。过于精细的学科划分为法学教师教学和科研水

平的提高制造了障碍。每一名法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大多都属于某一固定的“专业” 终生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而不涉足其他“专业” 。这一局面在中国法学教育恢复初期,有利于尽快搭建法学的学科体系,但是此种模式又很快成为制约中国法学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同时,各法律院系的教师绝大多数以理论知识见长,而对法律的实际运行所知甚少:一是偏重于抽象性的理论,而不注重具体的操作;二是偏重于国外的法律原理和制度,而不了解中国自身的问题。随着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教育呼声的日渐强烈,法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的弊端越来越多地被暴露出来。与此同时,市场化背景下法学师资的流动成为中国法学教育的一大看点。目前各高校与科研机构法律院系之间教师的相互流动,大体上是一种以博士点、硕士点的申请为最终目的,以经济待遇为基本手段,以知名教授为主体的流动形式。此种模式在制造学术和教育“泡沫”方面的功能,似乎要远远大过对办学质量的实质性促进。它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大多数法律院系的教师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在人才“竞争”过程中居于劣势的大多数院系,为满足基本教学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大量使用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合理的教师队伍梯队难以形成。同时,由于青年教师在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之后,马上便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使得它们在最初的几年当中往往要疲于应付超负荷的工作,这种过度的使用,使得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能力方面很难取得真正实质性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在现行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机制之下,青年教师的繁重劳动很难换来真正的回报。当青年教师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严重不成比例的情况下,便难免转而谋求其他出路,从而造成法学师资的“绝对流失” 。

(五)法科学生性价比回落,法学教育质量亟待调控。

1.六十多年来,中国法学教育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应当看到, 1978 年恢复重建以来,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确实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伴随着法学教育规模的空前扩张,各种各样的法学院系越来越多,在法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人们对法学学科毕业生的质量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批评。“学法之人如过江之鲫,法律文凭贱如粪土” ,法学学科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

2.据调查统计,2007年法学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列文科毕业生倒数第一。一些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的法学本科生应聘基层法院聘任制书记员的现象已非常多见,而在大学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法学职位为数过少也成为常态,法学专业毕业生性价比,一方面,法学毕业生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就业形回落、就业率低已经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另一方面,法学教育的质量良莠不齐,令人堪忧。从教育的规律而言,教育的发展应当与质量的提高相辅相成,至少应当以质量保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伴随着几乎所有的本科院校都设置了法学专业,法学教育“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办学方式,在引起在校法学学生数量剧增和法学教学资源短缺的同时,法学教育的质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忧虑。而在中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从认识到实施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多体现为政府教育部门组织的随机性教学检查,这种通过外界的压力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式,昭示出高校缺乏对教学质量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完整、制度化、规范化的内部保证体系。就中国高等学校的法学教育而言,从重数量的发展转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是走内涵发展道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和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必由之路。

总体而言,当前各高校实行的各种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质上不合理;二是程序上不健全。在实质层面,首先,如前所述,在各高校争办研究型大学的热潮中,教学已经逐渐趋于边缘化,甚至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都还没有形成一个通行的评价标准可资参照,而只能借助于教师在学生当中的“口碑”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这必然造成教师教学热情的降低。其次,在科研层面,以发表论著的数量或主持科研项目的级别为主要标准,也

无法真正反映教师在科研方面真正的能力和成就。在程序层面,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问题,各高校实行的评审程序普遍存在不公开、不透明,以及行政权力的专横等现象。

四、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前景

法学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偏重注释法学教育,法学教育从知识型为中心逐步演变为以职业型为导向。未来30年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重新调整中国法学教育的功能定位

当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倍受诟病,法律职业伦理与技能教育被广泛吁求,律师与公平正义的关系被质疑,当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中80%的应考人员不能正确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内涵之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在下一个中国法学教育六十多年的崭新步伐即将迈出之际,迫切需要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未来予以明确定位。与此同时,中国法学教育六十多年来的实践发展也告诉我们,伴随着国家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中国法学教育传统定位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有学者认为,法学教育的使命就在于提升人们对正义的认知水平,拓宽社会的正义之路,培养社会正义的守护者,搭建社会正义的阶梯。这一目标应当成为未来中国法学教育前行的基准。法学教育作为国家法治实践活动之重要一环,应当承担起引领时代法律思想走向,提升整个社会法治素养的责任;应当承担起构筑社会伦理体系的责任;应当承担起维护社会主流价值——社会正义的责任。因此,当下以及未来中国法学教育的整体功能定位就是要培养信仰法治、忠诚于正义的法律人,由他们去守护正义,借靠着他们的智慧与理性、良知与勇气,搭建社会的正义之梯,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登临正义的高地。

同时,必须重新调整对中国法学教育从通识教育向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功能定位的转化,把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单一的法律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变为法学应用人才、法学研究人才和社会管理人才的共同培养。在未来的法治国家建设中,要求法律职业必须走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轨道,法学教育肩负着为法律职业部门和全社会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历史使命。“这种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绝不仅仅只是掌握了法学知识体系的人,‘他’ 应当是和必须是法律专业知识、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职业技能的统一体。要转变将法学教育等同于法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一次性的学历教育的传统观念,构建法学教育的大教育观,认识到法学教育不仅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法学专业教育,也有法律职业机构和有关组织的互补与继续教育;法学教育不仅包括学历和学位教育,也包括非学历、非学位教育;法学教育不仅包括法律学科教育,也包括法律信仰、法律伦理与法律职业教育。(二)树立政府、法学教育机构、社会全面参与的法学教育质量观

六十多年来,中国法学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了规模建设和数量积累的历史任务,当前到未来的任务应当是将法学教育发展的主题全面转移到教育质量上来。根据司法部《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设想》对法学教育提出的发展目标,中国对法律人才的培养是要在专业教育的同时,特别注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此,有学者提出,全面、系统地落实法学教育的全面教育质量观,是当今法学教育的出路所在。应当从法学教育的生源质量、师资质量、培养质量、组织管理和办学条件多个层次,分析把握法学教育全面质量观的内涵。

笔者赞同上述观点,但又认为,法学教育质量问题不能认为凭借法学教育机构一己之力便可解决,应当树立政府的宏观监控、法学教育机构的自我管理和社会市场的需求调控三位一体的法学教育质量观。政府应着重从宏观上对法学教育进行法律规范、政策指导和投资约束;应当从国家法治建设的需要出发,构建合乎中国实际的法学教育准入制度,适当提高法学教育门槛;应当设立法学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科学把握与指导全国法学教育质量评估工

作;应当建立法学教育竞争淘汰机制,通过投资控制、设标考核、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促使法学教育“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让那些不具备法学教育条件的法学院校“自生自灭” ,以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是法学教育的主体,是法学教育质量的直接责任主体,应当在法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中,建立科学规范的法学专业教育管理系统、教学监督系统、教学咨询与评估系统、教育质量评价系统与教育质量奖惩系统,努力创建法学教育质量文化,探索保障法学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承担法学教育主体责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的目标一般有三项:一是教育形成法学基本知识体系;二是训练运用基本知识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法律人思维方式和法律理念。所以,其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必须紧密围绕上述三项目标。社会是法学教育的外部监控主体,其通过社会市场对法学教育产品的输入输出与需求供应关系评价法学教育的质量。因此,必须建立法学教育资源与法律人才的输入输出机制,发挥社会市场对于法学教育供求关系的调控作用必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元素对法学教育质量的制约作用;必须建立法学教育质量中介组织评估机构,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对法学教育质量的引导作用。

(三)分层次设置法学院系与评估考核

法学院系的设置是影响法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中国法学院系设置规模虽然庞大,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法学院在人才培养的结构上却存在失衡的状况,系在培养合格法科毕业生的基础上,在功能定位上应走分化和差异化的路线,将法学院系分为学术型、实务型、特色型,在这几种类型之下再分设精英型和普通型,使法学教育机构趋于层次化、多元化、特色化。学术型法学院系主要培养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理论型法律人才;实务型法学院系主要侧重从事法律职业的实践型法律人才;特色类法学院系主要偏重培养具有行业专业特色的法律人才,如财经类、农林类、语言类高等院校的法学院系。而无论是学术型法学院系,还是实务型、特色型法学院系,均可划分为精英型与普通型,精英型法学院系可以培养学术型、实务型和特色型多层次法律人才,而普通型法学院系则只能从事实务型和特色型法律人才的教育。基于上述法学院系之分类,至少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第一,设置不同类型法学院系的标准条件,对现有法学院系予以分类划分。第二,严格按照设置的法学院系标准条件审核新要求设立的法学院系。第三,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对法学院系实行定期考核。达不到精英型标准的,降级到普通型法学院系;达到精英型标准的普通型法学院系,升级到精英型法学院系;达不到普通型标准的法学院系,予以撤销。这种评估考核机制可以与法学教育质量评估同时进行。

(四)法学学历教育层次的优化调整

当前,中国高等法学教育体系层次虽多,但是,各个层次的法学教育普遍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整个法学教育体系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法学

教育每个层次、每个模块各自为政,法学教育的整体质量不高。长期以来,没有站在中国法学教育体系的高度上,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法学专科、本科、“一方面农村、乡镇闹‘律师荒’ ;另一方面真正能够处理复杂跨国法律业务的高端法律人才产出不足。中国大学法学教育的‘产品’主要囤积在中下档次” 。对于诸多有志于法律职业的青年学子,一不小心就会将其推向不合格法学产品的生产作坊。法律硕士、法学硕士以及法学博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目光过于狭窄,于是造成了法学教育各层次内部以及各层次之间的诸多矛盾,从而也使得法学教育的整体力量受到削弱。优化调整法学学历教育层次是未来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整合法学教育资源、提高法学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法律人才,按照未来中国法学教育培养法律应用人才、法学研究人才和社会管理人才的定位,法律应用人才对法学学历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即使是作为法律应用人才的法

律职业者,其法律职业作为垄断的职业领域亦要求从业者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而从中国法学学历构成层次看,中专层面的法学教育已经完成了其时代赋予的使命,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求,应当向其他与法律相关的职业教育转型,以有利于社会利用有限的法学教育资源培养法律精英人才。大专层面的法学教育强调法律职业个体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对于肩负推进国家法治进程的现代法律职业而言,其与此前的法律职业以及其他职业素质皆有不同,没有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和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仅有相对完整的法律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所以,在发达地区应当立即取消,在西部不发达地区逐步限制。本科层面的法学教育面临尴尬境地,存与废尚在争论之中。笔者认为,目前在中国立即全面取消法学本科教育的时机尚未成熟,有待于大力发展法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之同时,逐步实现法学学科在大学素质教育后向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双轨培养的分流转型。在硕士研究生层面的法学教育中,以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法律硕士,应当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中法律应用人才培养的主流,输送至法律职业队伍和社会管理部门;以培养学术型、专业型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法学硕士,应当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中法学研究人才培养的主流,就业于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机构。博士研究生层面的法学教育应当继续以精英型法律人才为培养方向,锻造其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以适应法律科学研究与社会高端管理之需。

(五)法学教师队伍结构重组与法学教育方法改良

列宁曾经说过:“学校的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和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 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面对中国法学教师队伍人才” 流失、结构不合理、素质良莠不齐等现状,未来中国的法学教育应着力改变或者建立四种机制:一是应改变法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使之符合法学教育规律,避免以“行政政绩”的评价标准或者单一的科研成果对法学教师进行管理和评价;二是应改变对不同学科的法学教师“一视同仁”的管理和评价模式,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和科研规律进行分类管理和评价;三是应改变法学教师束之于理论高阁的现状,建立法学教师走进法律实务、亲历司法实践的长效机制,同时拓展法律职业机构与司法实务精英参与法学教育的范围;四是应改变基础性教学以青年教师队伍为主的法学教师结构,合理调整法学教师内部结构,促进梯队建设,即要给予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及必要的指导,均衡调配新老教师和具有实务经验教师的教学梯队。在未来法学教育中,无论是高校法学学历教育还是法律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均可根据所授课程不同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教学互动,广泛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限制适用讲座式教学法,鼓励适用辩论式教学法,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法学知识的掌握从书本到实践、从死板的记忆到学会思考、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参与,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二是充分重视案例教学法,传授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的具体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法律体系和法律内在逻辑性的深刻认识,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法律思维方法。三是开设诊所式法学课程,让学生对法律职业的实际状况获得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培养其在实践中继续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当然,对于法律职业者的继续教育则无须开设诊所式法学课程。

(六)法学教育、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具有互为“源头”与“活水”的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辩证关系。面对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屡受诟病的脱节现状,未来的法学教育应当是与国家司法考试和法律职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未来的法学教育中,首先,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资源将被整合,法学院校和职业机构实现师资共享和信息共享。这一目标将通过建立教师互教制

度、学生互换制度等方式实现。其次,司法职业化进程的推进,将成为实现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良性互动之契机。在中国未来的法治进程中,司法职业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第一,应明确司法职业化的总体发展方向和趋势,使法学教育据此确定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同时,法学教育界人士应当积极参与司法职业化进程建设,为司法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第二,应确定司法职业的层次标准,为法学教育目标的设定与人才的培养提供可以参考的坐标。再次,通过改革司法考试制度,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第一,应当重新设置司法考试的应试条件。将对于法律思维的考核延伸至司法考试之前的法学院系学习。规定获得非法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必须经过国家指定的法学院校培训合格后,才能参加司法考试。而未来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则在法律硕士培养得到长足发展之后,确定以法律硕士考试代替第一次司法考试。实行司法考试第一次笔试与第二次面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应试者的法律职业能力与素养。第二,改革司法考试的内容、题型。转变以背诵内容为主的考核理念,改变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的考核题型,重点考核应试者运用法律知识进行思考的过程和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第三,设置法律职业的强制性入职培训及考核。一方面使受培训者有针对性的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缩短其进入工作后的适应期,另一方面及早启动淘汰机制,使司法考试得以向后延伸,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五、小结

回顾中国法学教育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30年,法学教育主要经历了引进初创(1949 年— 1956 年)、遭受挫折(1957 年— 1965年)和基本瘫痪(1966年— 1976 年)三个阶段。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特别是 1978 年以来,在中国法学教育中,以在校学生为教育对象的高等学校法学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时期:全面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1978 年—1987 年);规范化建设时期(1988年—1997 年);规模化发展时期(1998 年— 2002 年);发展调整时期(2003年至今)。以法律职业者为教育对象的法律职业教育完成了三个转变,即从补课式、临时性培训向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的转变;从普及性、知识性培训向职业化、精英化培训的转变;从学历教育为主向职业继续教育为主的转变。以全民为教育对象的普法教育开展了5次,实现了 3次飞跃,即从对一切有能力接受教育公民的启蒙教育到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为重点的全民法律意识的飞跃;由单一普及法律条文向全方位推进依法治理的飞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虚变实,由弱变强,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飞跃。法学教育的中国模式初步形成。在充分肯定六十多年来已经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认识到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中国未来的30年,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只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运用法治和其他制度规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保障中国“四位一体” 战略部署的实现。这些都表明,中国正在迎来一个法治时代。法治时代呼唤中国法学的繁荣发展,要求法学研究的深化提高,推动法学教育的改革创新,引领法学法律人才的优胜劣汰。法治时代是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时代,是不进则退、充满竞争的时代。未来中国的法学教育,应当运用科学发展、和谐建设的理论为指导,把法学教育融入到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大战略之中,为依法执政、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在功能定位、教育模式、教育机构、教育层建设司法、强化护法、倡导守法的依法治国新局面,使得教育方式、教育质量等方面予以科学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一版

(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何美欢:《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4)【德】萨维尼、格林:《萨维尼法学方法论讲义与格林笔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

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 一个民族国家的振兴始终离不开教育,只有教育搞上来了才能人才强国,而说到教育必然要提到学校。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学校在不断的扩大,建筑楼房也不断的进步,但要是和行政大楼相比学校只有仰视其权势威风,当然除了毛主席在位修建的人民大会堂略比行政大楼高以外。而有些偏远地区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所像样的学校;但是政府面对战乱频繁的国家却不断捐赠财物以表其“博大精深”,却对“龙的传人”无动于衷。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体制模式已并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基地,有80%的学校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旗号办学,但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吸引广大学子的到往投资。 当代中国“形式主义”已占主导地位,就连学校也逃离不了“形式主义”的盛行,在学校中都要讲“权势”,有钱有权有势哪怕是高等学府进入也只看人家愿不愿伸脚而已。 学校本乃一方净土,公正廉明的圣地,而结合当代学校状况来看,学校领导之间已形成一味追捧、极力讨好的局面,为博得上级领导的欢喜他们可以将某一个点放大到一个面,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极力修饰款款而谈,纯属一个面具小人。我常听人说一个会议主持人为总结上级领导所说的话,他甚至比领导讲的话还多;真是想不到事隔多年“浮夸风”还如此风行,而在学生面前却是威风凛凛、霸气十足,其态度乃天壤之别。而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很多方面都不成熟,特别是做人和怎样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因此老师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

们心中被膜拜的对象,老师的言行也就成了他们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多不胜数的学生干部在老师面前可谓是一个踏踏实实、毕恭毕敬、礼貌文明的好学生,而面对广大学生群众,却是高唱其词,盛气凌人;而还有些学生干部只是传达命令的一个机器而已,将上级的嘱咐通知看成“圣旨”,从不想想其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面对学生的质疑和提问时,却之言:反正我把通知已传达到位了,做不做是你们的事,再要么就是忽悠了之。当出了问题时,总是先责怪他人,就从来不扪心自问下,自己到底哪里存在问题?哪里还需要改进? 人人都说社会很现实,而这种现实日益趋变为“金钱至上”,金钱驾驭于人权之上,想象一下这样的社会怎不叫人心寒残酷,而这种现实的根本原因来源哪里呢?我想应该是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 有一首谣歌在校园里很受欢迎:“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有钱有权有势有地位”。这首谣歌为何在广大学生心目中如此盛行呢?我想他们是深受教育的影响,面对金钱至上的现实主义,很多师生领导却俯首称臣,谁没钱、谁没权、谁就靠边站。只有最广大人民群众才是最朴实的,他们身处于社会最底层阶级,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人,辛辛苦苦的挣几个钱让子女上学,他们面对“金钱至上”的现实主义无可耐何,吃了苦,心中咽、肚中藏;冤枉了,无从说、怎敢告。(照片:黑发告到白发)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像他们一样,因此读书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目标,就算只有那么一丁点的希望他们也不会放过,我们可以看到在学校里埋头苦读的学生98%是来自农村的,而这里有些学生一招有出头之日,回想自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摘要中国从国至今的教育已经发展很多年,本片论文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教育、近代教育以及中国的现代教育展开论述,在这里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体现出他所具有的独特气息,如中国从古代的教育就提倡尊师重道原则,近代教育则是提倡教育立国、科技兴国原则,而现代教育我们则是提倡创新理念原则,当然近代教育包括古代教育原则,现代教育包括古、近代教育原则,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呈发展趋势逐渐上升高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创新教育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五个阶段。以下主要就按这五部分展开说明,从古至今的探讨它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大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来的发展和生存。起初,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如打猎、捕鱼等活动,这逐渐便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保障,劳动即是教育,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变化着,随后人们逐渐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学会了架设栅栏、赶羊喂牛,这些都只是他们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原始宗教的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首先,他们对自然很崇这些崇拜都是原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拜、对图腾很崇拜以及对鬼魂也很崇拜。其次,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像是有一种天赋一样,对于艺术教育体现出原始文化正逐渐变化着,在后面就逐渐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形成标志着教育的升级,为以后产生学校建立了基础。总之,原始教育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内容为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3)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 (4)言传身教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5)男女教育分工明确; (6)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以上诸多内容,使得原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开始。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制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夏代为奴隶制初期,它是由夏部落首领的儿子启建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注重军事训练和人伦道德; (2)其次,便是商代,这一时期文字已经基本达到成熟阶段,文字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这使得商代的教育上升为

谈中国教育在现代发展中的落差(赵福楼)

谈中国教育在现代发展中的落差(赵福楼) 说句公道话,中国教育在现代化发展中取得了瞩目成绩,如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在趋近大众化发展等。可是,客观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还是存在滞后性的,而且是发展阶段性的滞后。对于“阶段性滞后”这个评语,可能很多人并不接受,其实我这么说,从感情上也是有痛感的。事实摆着这!我国古代教育与其他文明比较,具有超前性,建立了稳定的秩序,可是基本属于贵族化的教育,其教育培养人的发展路径是单一的,以科举为通途来进入官僚阶级。这样教育制度的设计,其进步性和合理性,这里不说了。其负面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教育的出口单一,而且狭窄,那些不能走通这条路,做不了官的,即被官场边缘化的人,也就一无是处。这样的落魄文人,科举不通,或者被官场淘汰的,人数不少,而且他们不能成为其他社会分工中可以胜任的角色,于是也就成为了多余的人,如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个文学形象,就标明这一类人的无用和不被社会接纳。所以,你听中国古代文人的发声,大约都是呻吟的,矫情的,痛苦的,感伤的,哀怜的,委屈的,抱怨的。一种教育制度设计,导致很多文化人,即传承了一个社会知识财富的人,最后不能在这个社会上找到位置,服务于这个社会,以现代人眼光看,这无疑是有很大问题的。现代教育的发展顺应于工业化大发展,带来的城市化、商业化、金融化,以及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就业选择的个性化,等等。这自然需要教育为学生的学业发展路径与社会需求、学习需求寻找对应,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所以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服务于人的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满足于社会的多样化选择需要。这样一来,传统教育的单一发展路径设计就出现了瓶颈问题。中国教育其实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用上大学的路径取代了做官的路径,所有学生把过去读的四书五经换做了几门考试课程,而从制度设计上并没有本质上动摇科举的思想。或者说,科举的思想换了一个面孔又一次占据了学校学习发展的主导意识,也就是考试主导教育。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个换代的发展,首先需要破除单一发展路径的设计。以欧美路径看,至少提供三条学业发展路子:其一,进职业学校;其二,走理工应用学习一条路;其三,走综合性研究,即做学术型人才这条路。有人说,我们也是这样设计的学制呀。可是,你看,中国的综合性大学,分出类别,什么一本、二本、三本、四本,基本用综合大学把学生都装下了。有多少人,高高兴兴去选择读职业学校的?有多少技术性和应用型研究的人才呀?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显著的选择偏颇呢?因为在路径设计上,不是公平的,是带着偏见的。我们以为走到综合性大学里,做学问的,是一类人才,而进了工厂,做了操作工,或者基于实践岗位进行设计和研究的工作也是辛苦的,低等的。于是,职业教育读到大专,就终止了;理工类大学也没有了实践特色。其实这样办教育的先天偏见,形成了制度设计的缺陷,影响了学生发展的选择。若给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三条路,要实现两个条件:一是,其发展终点是同一的,即社会认同一致,不存在歧视;二是,三条路之间有所联通,若学生在期间发现自己更适合另外的路径,他还可以走过去。自然,学制设计的路径还是比较粗放的,很难满足学生多样的发展需要,所以要考虑满足大学的专业与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学习的对应性。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大约有两个思考:其一,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实现个人的社会化,从生活需要角度出发,一个人需要具备的初始能力,需要在课程上有所考虑。我们把由此设计的课程叫做核心课程。如母语课程、数学课程,基本都被认同可以视为核心课程。一门课,被当做核心课程,需要在课程实施中注意几点:普及性课程,不淘汰,人人都要学,是必修的课;因为考虑大众学习,学习的标准一定要放低一点,不是要人学得多、学得深,而是越基础一点越好,由此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欧美的数学课要少学了;要考虑监控这门课的落实效果,这样的课程若不能达标,这个人进入社会一定存在社交或生活障碍。其二,学生的需要和智力类型是不同的,只有在提供多样课程的基础上,给学生学习以选择性,才有可能让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化课表,由此对应他将来走哪条学业发展的路径,或者他的大学里学习什么专业,未来择业干什么。专业倾向的教育一定要早一点,给学生提供发展指导。有人说,母语重要,

对当代中国式大学教育的一点反思

对当代中国式大学教育的一点反思 关于现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些观念和现象的反思:不少当代大学生都是经过在学校里朝九晚五的学习,经过是十二年的素质教育来到了如今被称之为精英教育的大学,在规则和体制改变的情况下,一种休闲式的大学生活正在成为一种必然形式,但是这些人竟然浑然没有察觉。还在昏昏然然的接受着貌似应该接受的一切,然而,事实真的应该如此吗?答案显然不是如此。 在科举盛行的时代,学而优则仕是所有知识分子的梦想,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前三十年,大学教育意味着一朝踏进大学门,明朝就可进入官家门,但是,改革开始后,大学生的梦魇似乎是开始了,自从大学扩招,自从大学生毕业不在分配工作开始,大学生的批量生产已经是一种必然了,于是大学生的就业率成为了不少大学,特别是夹在名牌和专科之间的一些大学的必然现象。扩招种形式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少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就业和上学问题,可是就业毕竟只是少数,经过四年或是七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们的心中有了半个城市人的想法,可是,城市里毕竟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于是,一些人回到小城镇或是直接回到农村都已经是必然。但大学的教育形式显然没有给这些大学生的心里加注这些问题,当一切来到眼前,无论是心里期望,还是家庭期望,显然是不能够接受的。在许多农村人士看来,如果大学毕业还是没有工作,或是直接得回到家乡的话,那么还不如不读大学呢,这么多年的大学费用不是打了水漂了吗。就这个大学生来说,如何在家乡父老面前抬起头也是一种胆量的历练,于是

好多问题开始了,这些毕业生是否还是愿意回去呢?显然不愿回去了,因为回去意味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今后还得让自己的下一代去过自己过过的相同问题吗。哪个愿意这么做啊,谁都不愿意的事情,那么,这个问题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又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于是现在教育的弊端就此显现,但是这种教育又是中国的发展所不能避开的缺点。就此,我有几个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建议,首先,不要将功力之心放的太重,大学教育一方面是为了今后的就业打基础,另一反面也是塑造自己的人生形式,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大学,其实应该是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为了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未来为基准的社会活动。就我们所知,不少大学生正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少类似的问题已经成为他们正在面对的难题,但是与问题的出现已经是好长时间了,没有一个确切的解决方法已经不能阻止类似问题的发展了。 关键的问题就再一次回到了学生的手中。就此三个方面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第一就是一直在强调的心态问题,只有放好心态,学业擦灰朝着于己有利的一方面的发展;第二就是实践能力的锻炼,就拿许多现在的大学生来说,连最基本的做饭和洗衣服这些基本能力都没有,那么他要靠什么活在这个社会上呢,第三就是自身期望和社会期望的问题,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即所谓的理想,如果理想不合实际,那么不论如何努力,都将是一种负面的负担,成为不了一种责任。 理解了这三个问题,什么都将是浮云。一个好的心态决定了一个了好的实践方式,只要实践的方式得当,那么离成功的顶点就只是时间

论中国教育发展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其次,我们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在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应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使大学成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将于社会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确保文化的多样性,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在21世纪,知识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哈佛大学荣誉校长Rudenstine指出:“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②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高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保证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促使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而这也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转变人才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牛津大学校长Lucas说:“大学存在的更高价值是为了探究真理,发现和认识真理,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③为此,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研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发展。”④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学习的专业过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

论学校教育

论学校教育 什么是学校?福禄培尔认为,学校既不能被理解为校舍,也不能被理解为学校的经营,而是为一定的目的和按自觉的内在联系有意识地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彻底了解一切事物的统一性。学校应当教什么?福禄培尔认为这取决于人在少年时期发展的性质和要求。在他看来,学校相应地必须设置三方面的课程:1、认识心灵的科目2、认识外在世界的科目3、统一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科目。除这三大主题之外,福禄培尔还增加表现人的内心的科目,即艺术。根据上述思想,福禄培尔提出了16个教学目标,即宗教教育、体育卫生、自然科学的常识、说话、手工,图画等等。。 今天我想重点讲福禄培尔的手工教育。在教育史上他第一次把手工训练作为学校的正式科目,在他之前裴斯泰洛奇也提出过教育跟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取义当时的局限性,没能进行广泛的推广,仅仅是一个理论,这也为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形成提供了借鉴。福禄培尔认为手工训练兼具内容和手段的双重性质,从中既能学到各方面的丰富知识,又有助于文化知识的吸收,所以应使其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基础。他督促教育者必须不仅使儿童通过直观来认识外界,而且应该尝试在游戏和手工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1866年被誉为“芬兰初等学校之父”的安洛辛格劳斯将手工教育引入芬兰学校,现在芬兰的教育在世界上都是赫赫有名的,特别他的手工教育的成功。这都是受到福禄培尔思想的影响,把手工训练纳入学校的正式科目。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我们小组在初等教育这

一课给大家讲解的就是芬兰教育,我们重点突出的就是他们的手工教学,他们的老师要求是硕士,具有较高水平,他们上午上课,下午就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他们那里的一二年级由老师教做手工,三四年级就有专门的手工课,他们主要是缝纫和木工。缝纫课教室十分宽敞,几台电动缝纫机、蒸汽电熨斗、绣花机,还有一台木头织布机,样样齐全。木工课教室里工作台、电锯、刨、锉等也一应俱全。手工课能具体形象地培养学生对劳动重要意义的认识,用老师教授的技能进行独立的创造,培养动手能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芬兰的小学生还要学会基本编织,用毛线编结碗垫、手套和毛袜;要学会烤制简单的糕点;要学会独立制作小板凳等木工活。芬兰的学生学习是快乐的,他们的成绩又是显著的。在此之后很多国家也把手工教育纳入学校的正式科目。我认为福禄培尔手工训练纳入学校正式科目是非常有必要的,他能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演讲稿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一个本科生眼中的中国教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 攘攘,皆为利往。”的确没错,在自己眼中,没有什么不为一定利益所服务的,只是“利”有集体、个人之分。有所谓大我和小我。那这里我讲的有关中国教育就围绕一个字“利”来展开。 着力点从有利来分析中国教育的现状、优缺点、调整方案。 谈起中国的教育,大家更多地是看到教育制度的弊端,致使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创造力在评价结果似乎就逊人一等。在我们的课堂讨论中,也是常常听到大家讨论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对比所显现出的缺点。的确,不得不感叹,严谨有序的中国课堂与闲散轻松的国外课堂,所得出的结果会如此的迥然不同,中国的教育虽称不上被千夫所指,但事实确实批判多于褒奖。那就先说说我们教育中确实存在的不可否认的那些弊端吧。 一、中国教育产业化。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目标的改 革,它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关于“教育产业化”的具体做法是:在中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公办学校转制,名校办民校。例如,把名牌中学的初中部变成高收费的“改制学校”。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办高收费的“二级学院”。大学扩招使得高中成为瓶颈。在中考竞争远比高考激烈的新态势下,中等教育进一步出现大规模的两极分化。 少数豪华学校与大量贫困学校并存,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畸形化的一道荒唐的风景线。 二、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虚。中学课程改革表面是“教育改革”,实际只是教学内 容的变化,实际依旧是陈腐的老路。我们并不希望能通过“课程改革试点”来救赎那些学业压力重的可怜的孩子。毕竟孩子们承载的是我们或国家社会的期待和希望。可是这一“考”的结果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考定终生”。孩子心中的压力不堪重负,家长心中忧戚苦不堪言。对于学校来说,应试才是重点。至于素质教育,那是可有可无。在这里,就可以引出关键目的“利”。这里主要有利的是学校一方,还有所谓的地区和学校的名声和口碑。这种“功利式”的教育方式,将会产出怎样的结果,恐怕这才是“社会道德沦丧”、“社会价值失落”的根源吧!那么腐败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三、教育史不公平的。中国法律规定:公民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我们的奋斗目 标,然而现实是不平等的。我们的视角方圆一些,进入偏远的山区,那里的孩子们除了 教学环境很是简陋之外,教学设施更是稀少,而且山里孩子有的衣着依旧褴褛,有的一 天依旧保持着吃早晚两餐。再看看城市的近郊,那些农民工孩子借读的学校,那是昔年 陈旧简陋逇校舍,教师更换频繁,学校随时都可能关闭。最后回到城市里,学校被分成 全国重点、地方重点和普通学校,还有职业中学。而好的学校里,按学习成绩分成不一 样的班,学费按此缴纳。成绩较差的学生缴纳了昂贵的学费后,享受的却是最低等级的 劣质教育。这些不公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差别越来越大,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当教 育与官帽、职称、工资等联系在一起时,教育总是躲在冷漠陈腐的黑板后面,不见一丝 血痕。 说到以上的中国教育现状,我们对此不可溢美溢恶wu。只是从全方面来看,也不可一味崇尚、效仿别人被认可的方式。毕竟,不同的社会现实,不同的发展方向决定了选择方略的差异性。对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改善,也需要着力于关键字“利”。考虑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有关教育的相关部门等,这些主客体的利所在,针对最大可能满足利来达到几者的平衡。 对于从大体上改变中国以考试选拔人才的体制,以及与此引申出来的中国教育产业化问题,可以说几乎是难以做到的。不过,我们可以从每一环节加以改善,使整体不断优化。 如对受教育者不应该被灌输成绩与学历()与个人今后发展紧密联系,对个人能力取向

卢梭《爱弥儿》如是说 从《爱弥儿》浅论自然教育思想及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启示

《爱弥儿》如是说 ——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启示 【摘要】在西方教育史上,卢梭是一位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几乎浓缩了他全部教育思想精华的著作《爱弥儿》被称为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的“圣经”,由此可以窥见,其对西方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卢梭主张研究儿童,把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的儿童观,影响了其后的许多教育家。尽管,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可行性。但是,从这部教育巨著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爱弥儿》消极教育儿童中心启示 一、“自然教育” 从卢梭的《忏悔录》我们得知,卢梭没有接受过一天的正规学校教育,儿时的他因父亲触怒贵族被迫流亡,被寄养在乡下舅舅家,但他却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最好的教育,快乐的童年经历为他今后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同时成为他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18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校教师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并对不守规矩的学生进行严酷的体罚,完全把没有把儿童当作一个能动的个体来进行教育。卢梭对他那个时代的教育状况和教育方法深感忧虑,他不赞成“把人像训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他认为对学生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心灵和判断力。而实际的状况却如他在《关于德·马布里先生的公子的教育问题的备忘录》中说道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冬烘先生’,只知道传授知识,向学生灌输一大堆‘学问’而不知道‘满肚子学问的书呆子’比无知的傻子还笨”。针对这样的现实,卢梭反对学校的填鸭式教学,不赞成儿童学习课本的僵化知识的,他认为“课本只能教我们谈论我们实际上不知道的东西”。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学校教育把种种偏见、权威和社会制度都强压在学生身上,完全扼杀了儿童的天性,更糟糕的是败坏了儿童的天性。因此,他在《爱弥儿》的开篇第一句话就写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在《论科学与艺术》中他也谈到“从我们童年时候起,人们就拿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来教我们,虽把我们教得表面上看来很机灵,但却败坏了我们的判断力,我发现,人们到处都在不惜花费巨额度的金钱修建庞大的学校来教育青年:学校里什么东西都教,就唯独不教他们作为人的天职.......孩子们不仅没有学到区别真理与谬误的本领,反而学会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尹,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张,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韩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秦国实施变法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流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八大流派 ——以1990年代为时间划界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二、生本教育学派 三、生命化教育学派 四、主体性教育学派 五、新教育学派 六、情境教育学派 七、情感教育学派 八、理解教育学派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叶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阶段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1999年5月启动,2004年5月通过鉴定结题;2004年5月—2009年5月为成型阶段。 目的: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新型学校。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又明确提出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创建学派的明确目标。 三个“层面”:1.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 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的观念更新。 四个还给:“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改革效应是: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项研究任务:“新基础教育”研究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研究。显性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 1.学校转型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包括当代特征、教育变革趋势、学校转型内涵、总体构成等);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等。); 3.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二、生本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郭思乐教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实验过程:2002年,“生本教育”实验进入香港,2005年,进入澳门。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直接推动下,“生本教育”实验开始在全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首批学校有15所。2008年,“生本教育”北上江苏、江西、北京等地,一批实验学校相继涌。生本教育目前在100多所小学和20多所中学进行实验。生本教育的实验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今中国八

浅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影响

浅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影响 内容摘要: 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教育是中华民族文明延续与发展的基础,世代师生间的传道授业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保证。中华民族教育也在其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中,涌现出数量众多的着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众多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二、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三、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教育思想是客观教育史实、教育实际活动在思想与理论层次上的反映;教育思想又给予教育实际以指导和影响。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学习与研究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育思想特征借鉴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着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理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有一次孔子到魏国去,他的学生冉有替他驾车。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再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再问:“如果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半呢?”孔子继续回答:“教育他们。"孔子把“庶”(人口)、“富”(财富)“教”(教育)当成治国、立国的三个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没有人就谈不上治国与立国。但人既有口要消费,又有手能生产,所以第二步就要发挥人手的作用,使他们富裕起来,以满足人的消费需要。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最后才能发展教育。把文化教育建设好了,一个国家才算治理好了。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可见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在《为政》里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而不知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来教育百姓,以礼教来约束百姓,老百姓不但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这段话说明孔子认识到教育不但和政治、法律一样,是一种重要的统治手段,而且还能起到政治、法律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因为教育可以感化人们,征服人心,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形成“羞耻之心”,即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这样就可以使社会安定发展下去。 不仅孔子看到教育是一个社会安定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行,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因为从历朝历代来看,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哪个国君,只有“得民心者得天下”。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和“德治”思想,强调“礼治”。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礼治”的重要手段,能起到“固国齐民”的社会作用。他说:“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

《学校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名词解释】 1、班级授课制: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P140 2、复式教学:所谓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年级以上不同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同一课时里,分别用两种以上的教材交叉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P143 3、教师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P49 4、教学:P94 5、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一般应由五个基本因素构成:指导思想或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方法。)P144 6、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P202 7、教育:P2\P94 8、教育案例:是一个实际教育情境的描述,其中有人物、事件、情节等,并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结果。P236\P53 9、教育法律救济:是指当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了相对人的权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调节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救。P306 10、教育学:P3 11、绝对评价:P207 12、课程:P59 13、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P75 14、相对评价:P207 15、形成性评价:P78 16、学生伤害事故:P303 17、学习风格:P185 18、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和专门化活动,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以教学为主,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P4 19、学制:是指制度化了的公共教育系统和体制,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总体制度、性质、任务和正常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规范。 【简答】 1、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什么? 第一,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进程;(2分)第二,加速个体发展的社会化进程;(2分)第三,发展人的主体性、个性化功能(2分)P8 2、一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 要点:第一,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2分)第二,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2分)第三,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即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2分)(P39) 3、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一,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首先确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赋予新的内涵,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三是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思想品德、性格意志、态度、价值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第二,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体现为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课程内容的整合性;第三,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课程改革不再仅仅是重视设计与编制,而且改革的著力点还要放在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及相关反馈与评价中;第四,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制定有关政策实现课程管理权限的下放。P87 4、学校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在学校里,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教师有目的的引起学生学习的活动;第二,具有周密计划的教学;表现在从课程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结构、教学计划的安排到课时计划的制定等一系列的活动之中;第三,是基于预成课程的教学;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载体,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第四,是高速度高效率的教学,在学校中不仅知识教学是高效的而且以直接经验为内容的教学同样具有高效性。P95 5、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第一,学校的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损害必须是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以及在学校富有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了在校学生的人身伤害事实;第二,学校的行为违法,学校的违法行为包括作为的违法与不作为的违法;第三,学校行为须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关系是指侵害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前因后果的关系,即侵害行为是损害事实出现的原因,而损害事实也正是侵害行为产生的后果;第四,学校主观上有过错,过错就是指学校实施侵害行为时,对该行为的后果所采取的不合法认识,包括故意和过失。P305 6、教师将如何上好一堂课?(P147) 7、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价呈现出哪些特点?(P214) 8.学校德育应遵守那些基本原则? 一.客观真实性原则。二.整体系统性原则。三.辩证发展性原则。四.正面教育性原则。五.知行一致原则。六.尊重平等原则。P27 9.课堂教学的原则有哪些?P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启发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因材施教原127 10、班主任在建立班集体时应抓好哪些工作?P280 11、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评价的启示?P119 12、简述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理论?P67 13、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哪些内容?P40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1]《论语》

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1]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 [1]

论文 浅谈中国教育

浅谈中国教育 【摘要】教育的发展能对一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基础;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教育的基本特点是造就人,教育的社会功能也需要通过培养出一定的人来实现。可以这样说,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魂,没有教育,一个国家不可能发展。 【关键词】中国教育水平教育弊端教育制度 一、中国教育水平 纵观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授学,都可以看出那时的思想很开放,教育水平是很高的。到秦汉时期,思想逐步统一,涌出了像杨雄﹑司马相如这些文学家。可是到了隋唐,影响中国千年甚至包括现在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朝廷制定了这一种选拔人才,选拔官吏的教育制度。这时的教育水平可想而知,只考四书五经,谁背得多,谁会写,谁就做官。虽然在唐朝开办了排在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石鼓书院,但仍不能说明教育水平具有很高的水平,还好的是隋唐思想开放,国家繁盛,教育水平相应不差。值得一提的就是明清教育,明朝时科举制度达到鼎盛,全国非常重视教育,八股文的实施让教育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弊端,以至于影响清代的教育,清代后期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加上国家腐败,分裂,教育每况愈下。注:导致了中国古代教育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这样虽然造就了一批能人能士,但严重缺乏素质人才。 要说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真的要感谢改革开放,让中国的教育得到一次解放。但由于社会性质和发展的时间限制,起点低,发展速度慢,水平仍不高,据报道,我国没有一所大学入围全球大学20强,就连最好,最开放的香港大学,也排在26位,大陆最好的北京大学,排名第50名。这就充分说明的中国教育水平还仍需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就是接下来所说的弊端在影响着。 二、中国教育弊端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很核心的问题,影响中国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我们现在就从最底层的教育现象开始。先说小学,当孩子们都在愉快的度过童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