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与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练习题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或诗句中包含事物的发展这一哲理的有( )

①我国社会养老2009年起试点,十年后农民由国家养老②2009年6月27日,上海一幢13层在建楼房发生倒覆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④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清代赵翼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该诗启示我们( )

A.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相比较而言,后出现的事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D.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杜诗篇没有欣赏价值了

3.2009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上海举行“餐饮服务许可证”启用发放仪式,7家通过审核的餐饮企业获得首批“餐饮服务许可证”。依据2009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证取代沿用了几十年的食品卫生许可证。这表明( )

①人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扩展②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③新事物是占主导地位的事物④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6月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盖特纳时说,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把

握大局,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两国各级别对话与磋商,扩大双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取得新的进展。这体现了( )

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②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在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联合国环境署选出了一批在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气候英雄”。联合国环境署表示,该活动旨在号召每一个人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人人争做“气候英雄”,通过共同努力来改变世界。该活动体现了( )

A.量变和质变不可分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6.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这样唱道:“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他/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阿黄阿黄你呀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这首歌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主观想象比客观事实更重要C.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D.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的统一7.由于观念上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往往更多地关注房屋的套型和室内装潢,而对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关注不多,不少地方节能型房屋的推广进展缓慢。这告诉我们( )

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

个过程

8.下列诗句中与“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所蕴涵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写道:“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其中,“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可寓指( )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C.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10.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是当年温州人闯市场的生动写照,也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四千精神”提醒我们( )

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B.要看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要做好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

D.要认识到意识对改造世界的决定作用

11.“有的时候,为了前进必须后退。为了达到前进的目标,必须经过迂回曲折。”在战争中有这种现象,在经济建设中有这种现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这告诉( )

A.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B.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12.“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说,事情越是到了最后越是关键,为了成功,千万不能松懈。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量变和质变都是客观事物固有的状态,人在质变面前无所作为

B.接近质变的量的积累是最重要的

C.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D.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句话体现了朴素的量变质

变观点。下列包含同样哲学道理的成语是( )

A. 集腋成裘

B. 风起云涌

C. 祸福相倚

D. 千虑一失

14.(2011·浙江文综,30)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

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 )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

A.①③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2011·江苏单科)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11上海综合,4)右图是新华社发布的一张漫画,它反映的是汽车从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到反而成为累赘的过程。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

A.事物的量变是事物质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质变是事物量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指事物成分排列结构的变化

D.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17.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

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拯救森林,筷行动”公众环保项目由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起,旨在倡导公众从拒绝一次性筷子做起,共同保护森林资源。“拯救森林,筷行动”体现的哲理是( )

①有了量变就有质变②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0.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第八课练习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CAAAB 6-10 ADBCC 11-15 CDAAD 16-20 DADBC 20、【答案】(1)我国广大航天人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

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体现了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并不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2)我国广大航天人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3)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知识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区分“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和“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3、联系的客观性①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含义)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③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辨析“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联系的多样性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

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要求:①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系统含义,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②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要求: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不完全一样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 理及方法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原理及方法论一、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四、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坚持适度原则。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京津冀三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各自优势明显,互补性强,合作开发潜力巨大,建成新的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将带动潜力巨大的北方辽阔腹地的发展。这说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京津冀三地本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建成新的首都经济圈能够带动北方辽阔腹地发展,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进行推动事物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B、C、

D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A 2.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发表了题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下列观点与上述内容所蕴涵的主要哲理一致的是() ①凡益之道,与时偕行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④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要与多个方面联系起来才能收到实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①强调与时俱进,体现了唯物辩证的发展观,②体现了联系观,③表明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④体现了人与己、古与今的联系,故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D 3.长江,这条令国人骄傲的母亲河,如今满负着污泥浊水,生物资源濒临崩溃,中下游地区近岸水质已经降至饮用水的最低标准。这警示我们()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综述: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时要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制,组织答案时一般要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板块知识作答。 特别提示:在回答哲学问题时,要注意“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分析”的模式。“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 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 刘锋 邮编 256800 第七课 唯物辩证的联系观 【高考考点解读】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和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当中。 但是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既不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整合和利用这些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实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以下三个错误观点: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们不能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②联系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 ③人能够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说明联系具有主观性,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原理、方法论总结: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的多样性: 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也是具体的、复杂的和多样的。如: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事物的不同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对正确认识事物有重要意义。 2.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不同,因此)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觉的主观条件,既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关注事物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区别 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②整体和局部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相同。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⑵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离不开离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于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 方法论要求: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整体属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我们要树立全局观点,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整体离不开离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于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作到的三个方面: ⑴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也就是要有整体观念,要在整体中去认识部分,在整体中去定位部分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按照整体的目的和要求去发挥部分的作用。最终使整体具有新的功能和作用,使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什么是整体性? 一个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其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同于其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迭加,而具有放大和创新;整体的运动持征,只有在比其要素所处层次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描述;整体与要素,遵从不同描述层次上的规律。这便是通常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例如: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就大于钢筋、水泥、沙石的强度之和。②拿破仑说数量小时较多数法国人不敌少数马克留木人,数量大时较少法国人可以战胜较多数马克留木人③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⑤反面例子如"三个和尚没水吃",其原因是他们的能量消耗在内耗上。 企业系统中的每一个局部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任何部门都不能独立于企业之外。因此,企业既要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赋予子系统一部分权利,但又要强调集中统一指挥,就是这个道理。 ⑵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①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②系统各要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如:①空间排列的有序性,具有层次等级结构:如行政系统分为科、处、局、部、委…;军事系统分为排、连、营、团、师、军…运作,班级中,班长、各委员、组长;②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使整个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行:如班规,法律,制度;③时间上的有序性:如烧水,刷壶,刷茶碗,泡茶。 ⑶注重系统内部优化的趋向。——为最好的实现目标而通过改变要素和结构使系统功能最佳。如田忌赛马的故事;战争时的布阵;材料的人工设计等。 ⑷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案例:教材中59页,宋代冯湛造船事例。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归纳整理

《生活与哲学》知识归纳整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9、认识论3、唯物辩证法19)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共9条原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4.人与规律的关系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 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意识的能动作用 原理内容: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也即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5+原理6 原理内容:⑴物质决定意识;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9.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⑴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⑵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⑶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⑷从辩证法角度: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 10.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理内容:⑴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⑵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⑶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3+矛盾7+创新3)(共19条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 及方法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考点展示: (1)发展的概念。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知识概览 考点一发展的概念 ★近三年有2次在此处命题,属于低频考点。命题形式为选择题。文综卷高考一般不在此命题,

单科卷偶尔命题,复习备考时一般掌握即可。复习要求 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了解发展的普遍性,理解发展的实质。 讲解点1 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世界观】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讲解点2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相同点:都表明事物不是静止的,承认了绝对运动。 区别:运动变化有上升的、向前、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发展是具有向前、进步、上升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典例1】 (2012·江苏)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相关知识。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归纳

2014年新高考政治冲刺考典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1.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1-31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分析1-9 3.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10-12 4.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13-31 5.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分析13-18 6.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分析19-21 7.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理分析22-28 8.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分析22-28 9.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原理分析29-31 10.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唯物论+认识论 11.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唯物辩证法 12.请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辩证唯物论的原理2、3、4、5 13.请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分析=辩证唯物论的原理6 14.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认识论 15.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分析=联系+发展 16.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矛盾观 17.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1-10 18.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分析1-4 19.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原理分析5-10 20.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唯物论常用的观点 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⑷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⑵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⑶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认识论常用的观点 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

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5条原理) 1、发展的实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它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走向死亡。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新事物的发展要由小到大,日益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开始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或事物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要坚持适度原则。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要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加快发展。 (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搞好局部、注意优化事物的内部结构。(2)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形式: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所以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事物的内部结构。 【做题时凡是要求从哲学角度解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等结构调整的问题都要想到】 5、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原因)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叫内因,事物的外部是叫外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5条原理) 1、发展的实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它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走向死亡。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新事物的发展要由小到大,日益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开始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或事物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要坚持适度原则。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要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加快发展。 (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搞好局部、注意优化事物的内部结构。(2)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形式: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所以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事物的内部结构。 【做题时凡是要求从哲学角度解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等结构调整的问题都要想到】 5、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原因)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叫内因,事物的外部是叫外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问答题练习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问答题练习 (一)、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分析解决问题:4个 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雄安新区的规划是如何体现联系特点的?(9分) (1)联系具有普遍性。雄安新区的规划考虑地理位置、基本条件以及定位体现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分) (2)联系具有客观性。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同时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规划建立雄安新区体现了在把握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具体联系。(3分) (3)联系具有多样性。雄安新区的规划,不仅考虑现有的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各种社会环境,这体现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3分) 2.材料: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以此为龙头,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 请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哪些道理。(12分)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加强了粤 港澳地区的联系。(3分)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或“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旨在加强地区、区域间的联系,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3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

2017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全)

哲学生活类主观题答题技巧(附哲学原理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 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 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唯物论常用的观点 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必备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必备 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要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制,如要求从哲学角度回答,组织答案时一般要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板块知识作答。 特别提示:在回答哲学问题时,要注意“原理+方法论+分析”的模式。“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哲学主观题模板要求: 一、审题 1.审范围:——答题范围 (1)唯物论(探索世界):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 (2)认识论(追求真理):实践认识真理 (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社会存在(意识)人民群众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价值观(人的价值;价值观导向;价值判断与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 (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审设问方式:设问是答清思路关键所在。——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哲学道理=哲学观点=哲学原理。答案结构:原理+方法+材料分析 (2)哲学启示=措施=建议=如何做=怎样做。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 (3)为什么=原因=理由=必要性=意义。答案结构:原理+方法+材料分析(原因意义)有几个写几个,做到条理清楚 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要在材料中找原理(学会抓关键句,抓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万一不行,利用板块记忆的方式进行罗列,最接近的用上。 三、学会抓关键词 这是判断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四、要学会找关联性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生——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 (4)发展具有普遍性——辩证否定观; (5)一分为二——主流与支流(矛盾的主次方面); (6)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 五、注意抓住范围:(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追求真理、(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 系观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 (1)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特征: ①联系的普遍性 A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是普遍的。 B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c注意: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 ②联系的客观性 A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注意: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A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有条件的。联系的多样性表现为: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B要求: a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既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和偶然的联系,又要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和必然的联系,全面分析各种联系。 b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c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

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典型例题集锦【本人亲自整理】

哲学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典型例题集锦唯物论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 课文目录大小标题重点归纳及要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人的目的、意志等)②客观唯心(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一句话连成)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2、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上述材料怎样体现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的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铺开)、自觉选择性。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作用,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范围见上目录),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3、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铺开)、自觉选择性。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作用,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从“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尊重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分析材料?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尊重规律 ②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