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复演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华生

B、皮亚杰

C、吴伟士

D、霍尔

2.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C )。

A.直观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3.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B )。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偏正复合句

4.对于任何接触婴儿手掌和脚掌的物体:例如小棒、铅笔或手指,都会立刻引起其反射性的动作,手将会握成拳头,紧紧地抓握住放进手中的物体不放松,脚也会发生弯曲,这是( A )A.达尔文反射 B.莫罗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5、儿童对“红、白、灰、蓝”四种颜色的掌握顺序应是( B )

A、红、蓝、白、灰

B、白、红、蓝、灰

C、蓝、红、白、灰

D、红、白、蓝、灰

6、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C )

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

7.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B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

8、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活动过程是( C )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9、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是( B )

A、0~3岁

B、3~6岁

C、6~12岁

D、12~15岁

10.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B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11、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D )

A、客观性

B、活动性

C、发展性

D、高效性

12、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 A )

A、0~2岁

B、2~4岁

C、4~7岁

D、7~11岁

13.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C )。

A.动力性 B.遗传性 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4、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是( B )

A、依恋

B、儿童社会化

C、同伴关系

D、亲社会行为

15、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C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16.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 C )。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17.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 A )。

A.名词 B.形容词 C.代词 D.数词

18、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 )

A、感觉和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19、听觉和视觉的明显协调约在出生后( B )

A、10天

B、半个月

C、20天

D、1个月

20、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B )

A、机械记忆效果好

B、意义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在发展

D、两者不可比较

21.对于任何接触婴儿手掌和脚掌的物体:例如小棒、铅笔、或手指,都会立刻引起其反射性的动作,手将会握成拳头,紧紧地抓握住放进手中的物体不放松;脚也会发生弯曲。这是( A )。

A.达尔文反射 B.莫罗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22.导致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因素是( B )。

A.社会文化影响 B.移情 C.性别角色认知 D.同伴相互作用

23.“视觉悬崖”装置主要是用于测查婴儿的( A )。

A.深度知觉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方位知觉

24、“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华生

B、皮亚杰

C、吴伟士

D、霍尔

25、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D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26、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D )

A、社会性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7.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D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坚持性

28.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D )。

A.0—1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29、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A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30、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B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31、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想象”活动的是( A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32.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B )。

A.挫折B.榜样 C.强化 D.惩罚

33.好奇好问、活泼好动是幼儿( C )。

A气质特征的表现 B能力特征的表现 C性格特征的表现 D思维特征的表现3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C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35、按照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初生婴儿只有( D )

A、愉快

B、痛苦

C、快乐

D、一般性激动

36、儿童识字的过程,可有顺序地分为( D )

A、再现阶段、识字阶段、泛化阶段

B、泛化阶段、再现阶段、识字阶段

C、识字阶段、泛化阶段、再现阶段

D、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再现阶段

37、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B )

A、挫折

B、榜样

C、强化

D、惩罚

38、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 C )方式较好。

A、相向示范

B、围观示范

C、顺向示范

D、三种结合

39、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 C )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40.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作( C )。

A.动机性遗忘 B.临时性遗忘 C.幼年健忘D.不完全遗忘41.“耐心细致、感受力强”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D )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42、婴儿最初的笑是( D )。

A、出声的笑

B、有差别的笑

C、诱发性的笑

D、自发性的笑

43、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 C )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

A、30%

B、40%

C、50%

D、60%

44、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 B )

A、学习

B、游戏

C、劳动

D、手工

45、心理过程包括( A )

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B、能力、气质和性格

C、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46、元交际的游戏理论由( A )于1952年提出,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过程。

A、贝特森

B、伯莱恩

C、哈特

D、埃利斯

47、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 )

A、0~1岁

B、1~3岁

C、3~6岁

D、6~14岁

48、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D )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

49、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D )。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50、儿童自我控制发展迅速的时期,大约在( B )

A、3~4岁期间

B、4~5岁期间

C、5~6岁期间

D、6岁以后迅速

二、填空题

7、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三、名词解释

1.观察法

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的方法。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 创造性思维: 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4.作品分析法

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等,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5、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

6、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了,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这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

7、意志: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8、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9.记忆态度:指的是记忆的目的和意图,的目的、意图的为有意记忆,反之为无意记忆。

10.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形式。

四、简答题

1、父母是怎样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的?

答:父母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表现为:

(1)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在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的性别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行为之前,父母就已经开始对孩子性别行为进行引导了。’

(2)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模仿对象。孩子自从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开始,一般会把自己的同性别父母作为模仿对象。

(3)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是儿童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从孩子刚出生,父母就用不同的方式对待男孩和女孩。

2、简要说明幼儿坚持性及其发展的关键年龄。

3岁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水平很低,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但是行动过程不完全受行动目的制约,坚持时间极短;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实验表明: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关键年龄,正是在这个年龄,外界环境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说,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个年龄的幼儿进行坚持性的培养。

3、简述儿童意志行动发展与动作发展的关系。

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是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行动,而行动就是一系列的动作。没有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可能产生意志行动,而没有意志成分的参与,动作也不可能发展和完善。

4、简述幼儿书写的准备过程的主要表现。

答:幼儿书写的准备过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通过绘画活动,日常生活的自我服务和劳动任务,培养手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2)对字形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幼儿对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的发展不足,导致不能写出正确字形。应在行动和动作的空间和方位知觉方面、形体的空间和方位知觉的辨别能力上对幼儿进行培养。(3)对笔顺的掌握。(4)正确的执笔姿势。

5、简述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答:幼儿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①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②想象的主题不稳定。③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④以想象过程为满足。⑤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有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①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②想象的主题逐渐

稳定。③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接触婴儿手掌和脚掌的物体:例如小棒、铅笔、或手指,

6、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答:幼儿时期是想象发展非常活跃的时期,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五、论述题

1、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实践谈一下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答: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1)学习任务的特点,包括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学习任务的明确性等。(2)教师的行为与态度。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对儿童的爱和尊重两个方面。(3)基本需要满足的情况,即当儿童的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求知需要产生。

因此,教学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应用多种方式和有趣教具;(2)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儿童好奇心;(3)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4)给予积极反馈,让儿童体验成功快乐。

2、请论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答: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分散。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一般说来,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有以下几点:(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应对措施: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应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精力充沛地游戏和活动,并且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3)无关刺激的干扰。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在环境的布置上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电话声、鸟叫声等都会成为幼儿注意分散的外在的无关刺激。另外,教室的室温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

(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幼儿在从事新的活动时,心里还“惦记”前一个事物,出现注意分散,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

(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教师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不仅有助于幼儿维持注意,防止注意的分散,而且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减少疲劳,提高活动兴趣,产生愉快情绪,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得以顺利的进行。

3. 论述口吃形成的原因及矫治

(一)对该孩子口吃原因的分析:

造成口吃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但更多为心理性的。从来信可推断出该孩子患口吃的原因为心理性的。具体的原因有:1.孩子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2—3岁儿童在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2.父母急躁、简单而又粗暴的处理方式加剧了孩子的紧张;

3.模仿口吃患者。

(二)矫治方法:

1.为孩子创设宽松的言语氛围,解除孩子的紧张情绪;

2.教育孩子说话时不要急躁,想好后再慢慢说出;

3.教育孩子不模仿别人的口吃;

4.对孩子说话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应及时强化、鼓励。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解析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岁半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学前心理学》期末试卷A卷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 1、简述学前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答: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的。?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由粗到细?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乱“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玩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子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智力也一般比较高。 2、简述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答:(1)、儿童无意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主题不稳定。(2)、想象的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3)、想象活动只需过程,不在意结果。(4)、想象收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3、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1)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的自我评价会逐渐客观,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与幼儿的认识水平低有关

二、论述题(共25分) 。 试论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答:1.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 (1)从不齐全到齐全。头几个月的孩子不会认人,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2)从笼统到分化。?幼小的婴儿只能分辨颜色的鲜明和灰暗,3岁左右才能辨别各种基本颜色。?又如:最初婴儿的情绪只有笼统的喜怒之别,以后几年才逐渐分化出愉快和喜爱、惊奇、厌恶以至妒忌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2.从具体到抽象?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新生儿会紧紧抓住放在他手心的物体,这种抓握动作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如,大班幼儿不仅能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就是有意记忆。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生理上不成熟所致,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长。四五岁的孩子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表现出个体主动的选择与调节。 , 4.从零乱到成体系?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复习题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P4就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的概念:心理就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要点: (1).心理就是脑的机能。(2).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在0~6岁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就是指从初生到成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 二、简答题 1.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P10 答:(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 (3)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通常需要两个观察者同时分别评定 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原则有哪些? 1.客观性原则 2.活动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3、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观察法(观察法就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 2、实验法(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3)教育心理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访问法 5.问卷法 6.谈话法 7.作品分析法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P7

答:(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至少可以获得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与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与感情。 (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详见P7~9 2、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必要性 1.幼教工作者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自己了解孩子与教育孩子的能力。 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培养幼教工作者对学前儿童的兴趣与感情。 3.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并在教育工作中使用各种方法了解儿童,可以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P18-54 一、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就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 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关键期:就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 力的发展,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3.敏感期:就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与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 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简单口语在2-4岁;掌握数概念在5—5岁半;形象视觉发展在4岁以前;坚持性在4—5岁;学前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4岁前就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4.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与 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的大小就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就是儿童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5、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 A.0-1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2. 看到”二 听到”二 想象”二 思考” 记忆”是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个性心理 D.心理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4.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 你是好孩子”三他说: 不,我是坏孩子”三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A.关键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期 5.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A.缩小 B.扩大 C.不变 D.不确定 6.幼儿有意注意开始萌芽的年龄是 A.出生 B.1岁 C.2岁 D.3岁 7.新生儿的最佳视距是 A.20cm B.30cm C.40cm D.50cm 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第1页(共3页)

8.新生儿的听觉偏好是 A.爱听柔和的声音 B.就人声和物声而言,趋向物声 C.就声音音调来讲,趋向于低音调 D.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9.幼儿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在 A.0-1岁 B.1-2岁 C.2-3岁 D.3-4岁 10.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 A.再认 B.再现 C.保持 D.识记 11.在学前儿童的想象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2.下列选项中,从哪个角度来说,学前儿童的想象具有再造性 A.想象发生 B.想象过程 C.想象目的 D.想象内容 13.儿童对空间概念的学习中,最难掌握的是 A.上下 B.前后 C.左右 D.中间 14.关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日的认识水平 B.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低于对过去的认识水平 C.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时序的认识 D.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高于对当日时序的认识 15.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交流活动 C.社会现象 D.言语过程 16.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特点是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二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17.一个发育正常的儿童,在同龄孩子都能独立走路时,他必须拉着成人的手才能走路三其实质是 缺乏独立行走的 A.兴趣 B.需要 C.目的性 D.有意性 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第2页(共3页)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学前心理学试题(A)

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函授站 学前心理学(A) 姓名:学校: 专业: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2.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 A、3-4岁 B、4-5岁 C、5-6岁 3.对于方位,幼儿较难掌握的概念是( ) A、前后 B、上下 C、左右 4.对幼儿时间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日常生活事件 B、日历钟表上的时间信息 C、天气变化 D、生活制度 5.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 ) A、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不断增长 B、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C、相对较多地采用理解记忆 D、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6.根据幼儿记忆发展特点,6-7岁幼儿应着重培养以下方面的记忆能力( ) A、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形象记忆 B、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形象记忆 C、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语词记忆 7.提出游戏“剩余精力说”理论是哪位科学家() A、弗洛伊德 B、格罗斯 C、斯宾塞 D、霍尔

8.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为代表,提出的一种游戏理论是哪种() A、认知动力说 B、社会性活动说 C、社会性情绪表现说 9.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哪种游戏() A、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C、智力游戏 D、音乐游戏 10.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加入幼儿正进行的游戏,并让幼 儿掌握游戏的进程这是哪种教师介入游戏的形式() A、平行游戏 B、合作游戏 C、指导游戏 D、参与游戏 11.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最有代表性的是哪种游戏()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建筑游戏 12.美国心理雪茄奥苏伯尔提出了三种常见的学习动机类型,为了赢得(如教师、父母、同辈 等)的赞许与认可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哪种动机类型() A、认知的动机 B、附属的动机 C、自我提高的动机 D、社会性动机 13.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有激活作用、指向作用、和什么作用() A、进作用 B、维持作用 C、驱动作用 D、激励 14.下列对运动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般的随意作出的动作也包含着运动技能 B、运动技能称为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是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D、支持技能使动作表现出精确性、协调性、稳定性等特点 15.在操场上跑步属于( ) A、间断型运动技能 B、粗放型运动技能 C、开放型运动技能 D、器械型运动技能 16.在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中,对4—5岁的幼儿在跑的要求是( ) A、上体稍前倾,两手半握拳,两臂屈肘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 B、用前脚掌着地,重心手稳的跑。 C、上体正直,两臂曲肘放在体侧,自然迈开步子跑。

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 言语、语言;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前言语阶段;言语发生阶段;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语言的形成;语音模仿发展的阶段;语音发展的顺序,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语音意识的发生; 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的扩大;词义的深化;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句型的发展;语句结构的变化;句子含词量的增加;语法意识的出现; 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自言语的发生;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讲述逻辑性的发展;掌握言语表情技巧;言语交际功能的发展;言语概括和调节功能的发展;内部言语的发生发展; 学前儿童识字的特点;学前儿童的阅读准备;学前儿童的书写准备;激发言语交往的需要;讲究教法;鼓励言语创造性。 ? 第一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段 ? 一、言语的概念 1.言语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儿童言语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能够越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 2.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3.言语活动依靠语言作为工具进行,儿童掌握语言的水平影响言语活动水平;语言是在人们的言语交流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某种语言不再被人的言语活动所使用,就会消失,如果儿童无言语活动机会,也就不能掌握语言。 ? 二、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 言语活动包括: 1.对语言的接受,即感知、理解过程; 2.发出语言,即说或写。 这两种过程,不同步。其趋势是: 1.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 2.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 三、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 (一)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 1.言语发生的准备:

全国2016年10月《学前心理学》00384真题题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案纸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现行对心理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2.孩子吃过药后给他吃一颗糖,他会觉得特别甜,这种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融合 C.感觉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3.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B.手里能握住东西 C.眼睛能朝手的方向看 D.手朝眼睛看得方向指 4.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时间大约是() A.三个月左右 B.五个月左右 C.七个月左右 D.九个月左右` 5.以下关于儿童记忆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A.三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的保持,这种现象被称为“幼年健忘”。 B.七岁的儿童记忆广度能达到七个信息单位的广度。 C.在幼儿的记忆中,情绪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D.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形象记忆,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 忆。 6.下列不属于4—5岁儿童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B.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C.想想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D.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7.一排珠子放得密集,`另一排珠子散开,儿童会认为前者少,后者多。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这个儿童属于思维发展的是()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8.对斜板上滚落下来的原因,3—4岁的孩子会认为“球站不稳,没有脚”,5—6岁孩子认为

“皮球是个圆的,它要滚”。这反映了儿童判断发展趋势中的() A.判断形式间接化 B.判断内容深入化 C.判断根据客观化 D.判断论据明确化 9.儿童实词掌握的顺序是() A.名词—动词—形容词 B.名词—形容词—动词 C.动词—名词—形容词 D.形容词—动词—名词 10.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被称为()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亲近感 11.8个月左右的儿童能坚持指向一个目标,并且用一定努力去排除障碍,这体现了() A.无意动作的萌芽 B.有意动作的萌芽 C.习惯动作的萌芽 D.意志行动的萌芽 12.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自己喜欢独立评价,反映的是() A.自我控制的发展 B.自我认识的发展 C.自我评价的发展 D.自我体验的发展 13.目前测定婴儿依恋类型的有效方法是() A.同伴提名技术 B.陌生情境技术 C.两难问题技术 D.墨迹测验技术 14.3—4岁儿童在认识性别角色时,常表现出() A.初步掌握的的特征 B.自我中心的特征 C.刻板的特征 D.灵活的特征 1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高速度,均衡,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B.发展的低速度,均衡,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C.发展的高速度,不均衡,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D.发展的低速度,不均衡,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非选择题部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判断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请大家认真复习,都能取得好成绩。 1.观察法 2.遗传决定论及环境决定论 3.幼儿的情绪 4.机械记忆以及意义记忆 5.记忆的种类 6.想象 7.思维方式 8.年龄特征 9.. 10.具体形象思维 11.社会性微笑 12.气质 13.类型 14.视觉悬崖 15.埃斯沃斯的贡献 16.同化 17.个性 18.心理年龄特征 19.依恋 20.《 21.自我意识 22.儿童动作发展 23.学前儿童无意注意 24.学前儿童时间知觉 25.学前儿童自我评价 26.学前儿童同伴交往 27.儿童说谎分析、方仲永案例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学前心理学》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C)。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2.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A)。 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正常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 ¥ 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 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 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4.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D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5.儿童的年龄越(A),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6.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B)出现。 A.0~1月 【 B.4~5月 C.6~12月 D.1~3岁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00384学前心理学资料(同名17476)

00384 学前心理学(专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1】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答: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概念〗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于现实。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各种心理活动都在学前阶段开始发生。儿童出生时只有最简单的感知活动,难以与生理活动区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表象和想象、思维和言语、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产生。 因此,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其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遗传、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包括: (三) 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2】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1.发展心理学2.普通心理学3.学前教育学4.儿童解剖生理学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3】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有何关系? 答: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它更多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即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也可以分别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除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外,还研究人类心理种系发展,即从动物进化到人类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主要研究原始人类的心理。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4】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有何关系?答: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人类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学前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学前心理学,不仅利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反过来,其研究资料和成果,又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第二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5】论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最新全国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B )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2. “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C )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B )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C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D )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D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 )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B ) A.1~1岁半(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B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 ) A.1岁半~2岁 B.1岁~1岁半 C.2岁~2岁半 D.2岁半~3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 ) 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用得多) C.两者都很好 D.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

学前心理学考试名词解释集

《学前心理学》重要概念·术语解释 1、实验室实验法: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2、教育心理实验法:是把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它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 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5、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6、关键期:儿童成长过程中,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或发展某种能力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7、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9、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10、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1、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12、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13、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14、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15、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使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1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17、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18、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岁以后有意注意开始萌芽,幼儿期开始发展。 19、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20、适应:是指感觉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 21、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 22、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23、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24、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和红绿色弱4种。 25、感觉:心理学上的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动觉与平衡觉等。感觉属简单的心理现象。 2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27、时间知觉:是指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8、幼年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29、无意记忆:是指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30、有意记忆:是指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的记忆。 31、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32、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间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联系起来的记忆。在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33、机械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死记硬背”。 34、意义记忆:是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因此也称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 3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36、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再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 37、识记:是把感知或体验过的东西“记”下来的过程,也就是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38、恢复:是指把头脑里的知识经验重新呈现或提取出来的过程。记忆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和再现(回忆) 39、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 40、回忆:是指识记过的事物并没有再次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使这些事物在头脑里呈现出来的过程。 4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 42、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时发生错误。 43、生理成熟(又叫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结构和机能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 44、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相反,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就叫倒摄抑制。 45、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46、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词的形式来记忆材料。 47、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点。 48、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4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50、再造想象:是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1、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52、直接判断:主要是感知形式的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

00384学前心理学自考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00384学前心理学自考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 A.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参考答案】:B 2、(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参考答案】:A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参考答案】:A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参考答案】:D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参考答案】:C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参考答案】:D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参考答案】:B 8、(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参考答案】:C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参考答案】:B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参考答案】: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参考答案】:再造想象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 )。 【参考答案】:守恒法

大专试卷《学前心理学》答案

大专试卷《学前心理学》答案 姓名年级专业层次教学单位··················密···················封·····················线··················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 分)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 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2.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也 就 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中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 多重趋避冲突 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5. 亲社会行为 通常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倾向。 二、单项选择题(共5 题,每题2 分,共10分) D )。 A.0-1 岁 B.0-3 岁 C.0-5 岁 D.0-6 岁 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的反映,是(D )。 A. 想象 B. 记忆 C. 知觉 D. 感觉 3. 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C )。 A. 形状知觉 B. 大小知觉 C. 深度知觉 D. 方位知觉 4. 第一个创立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最早研究遗忘进程的心理学家是(D )。

A. 陈鹤琴 B. 布鲁纳 C. 皮亚杰 D. 艾宾浩斯 5.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大量的或经常发生的是(A )。 A. 工具性攻击行为B.敌意性攻击行为C .言语性攻击行为D.生理性攻击行为 三、简答题(共5 题,每题10 分,共50分) 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 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第四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2.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学前心理学复习整理

0384学前心理学 心理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定义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0-6岁 学前儿童心理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体的发展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 二、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三、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四、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一)抓住学科特点 (二)明确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测验法 (四)调查访问法 (五)问卷法 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学前期心理发展的阶段 婴儿期0-1岁、先学前期1-3岁、学前期3-6岁、学龄期6、7-18岁 转折期 转折期即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 危机期 危机期即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 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或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成为关键期。 敏感期或最佳期 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

课程代码:00384 学前心理学试卷4

学前心理学试题4 课程代码:003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生儿视学和听觉集中,是()发生的标志。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注意 2.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的是()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B、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五边形 C、五边形→八边形→三角形→正方形 D、圆形→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3.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所依靠的是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直接性 4.()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5~6岁 B、4~5岁 C、3~4岁 D、2~3岁 5.据幼儿活动的(),可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A.针对性 B.目的性 C.集中性 D.主动性 6.在()中,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A.知觉想象 B.动作想象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 7. 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8.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活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9.关于意志的内部障碍和外部障碍,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外部障碍即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的外部条件的障碍 B、内部障碍指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新的需要动机与原有的需要和动机的矛盾 C、外部障碍可能成为内部障碍的原因 D、内部障碍不会构成意志过程中的困难 10.幼儿语法意识从( )开始明显出现。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11.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有()。 A、感染性 B、表现性 C、主体性 D、多变性 12.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培养;针对( )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幼儿很喜欢做游戏 B. 幼儿很喜欢提问题 C. 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 D. 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 B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 A. 学前教育学的分支 B. 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C. 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D. 普通心理学的基础 C 3.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A. 神经活动参与

B. 口腔与手的协调 C. 手与脚的协调 D. 眼手协调 D 4.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 A. 对成就的向往 B. 追求成功的倾向 C. 树立目标 D. 对目标的向往 B 5.儿童产生想象的原材料是()。 A.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B. 老师语言的描述 C. 头脑中已有的表象 D. 丰富的游戏内容 C 6.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 直观性

B. 行动性 C. 具体形象性 D. 抽象逻辑性 C 7.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 ()。 A. 想象 B. 判断 C. 直觉 D. 下定义 A 8.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 反复练习 B. 回避说出某些词 C. 放慢说话的速度 D. 解除紧张 D 9.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

A. 不同的生理原**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 B. 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 C.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 D. 儿童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 C 10.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不断增加 C. 自我调节化 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C 11.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 记忆 B. 注意 C. 动作 D. 口头言语 12.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 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