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信科大计算机网络实验二
- 格式:doc
- 大小:967.01 KB
- 文档页数:1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仪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实验名称实验二网际协议IP
系别__计算机学院_
专业___ 网络工程
班级/学号_ 0903/2009011422
学生姓名张昭
实验日期2011.11.04 成绩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 _ 高卓_ _
实验二网际协议IP 【实验目的】
1.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
2.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
3.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
4.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
5.理解IP分片过程
【实验学时】
建议4学时
【实验环境配置】
该实验采用网络结构二(我作为主机A参与本次实验)
【实验原理】
一. IP报文格式
IP数据报是由IP首部加数据组成的,IP首部的最大长度不超过60字节。下图 IP数据报文格式:
4位版本4位首部长度8位服务类型16位总长度(字节数)
16位标识3位标志13位片偏移
8位生存时间8位协议类型16位首部检验和
32位源IP地址
32位目的IP地址
选项(如果有)
数据
二. IP分片
链路层具有最大传输单元(MTU)这个特性,它限制了数据帧的最大长度。不同的网络类型都有一个上限值。以太网通常是1500。如果IP层有数据包要传输,而数据包的长度超过了MTU,那么IP层就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操作,使每一片长度都小于MTU。 IP首部中“16位标识”、“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包含了分片和重组所需的信息。另外,当数据被分片后,每个片的“16位总长度” 值要改为该片的长度值。
三. IP路由表
大部分网络层设备(包括PC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等)都存储着一张记录路由信息的表格,称为路由表。一张路由表由许多表项组成。网络层设备收到数据报后,根据其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报传输的最佳路径(下一跳)。然后利用网络层的协议重新封装数据报,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把数据报转发出去。
路由表的项目一般含有五个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
路由表匹配顺序如下:
●直接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交付主机的本网络地址。
●特定主机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某台特定主机的IP地址。
●特定网络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另一个网络的地址。
●默认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一个默认路由器(默认网关)。
四. 路由选择过程
路由选择模块从IP 处理模块接收到IP 分组后,使用该分组的目的IP 地址同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按特定的顺序(路由表匹配顺序)查找匹配项,当找到第一个匹配项后就不再继续寻找了,这样就完成了路由选择过程。
匹配路由表项的方法是将IP 地址与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的“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操作,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该项目的“目的地址”,如果等于,则匹配成功,否则,匹配失败。
路由选择模块的工作过程: 对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
使用分组的目的IP 地址与项目
相匹配
匹配成功
把分组连同下一跳地址发送到
分片模块
停止
发送ICMP 差错报文
Y
N Y
N 该项目的“目的地址”
是另一个网络
该项目的“目的地址”是本网络
使用分组的目的IP 地址作为下一
跳地址使用该项目路由表中的“下一跳地址/网关”作为下一跳地址【实验步骤】
主机B 启动静态路由服务(方法: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 ”)。 按照拓扑结构图连接网络,使用拓扑验证检查连接的正确性。
练习一:编辑并发送IP 数据报
1.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层:“目的MAC地址”设置为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IP层:“生存时间”设置为128;
“源IP地址”设置为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生存时间128
使用仿真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仿真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那些内容?
答:IPv4分组中的校验和只对头部进行,而不再数据部分进行。
2.在主机B、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3.主机A发送第2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4.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
下问题:
●第2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
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
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报文数据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字段有:“生存时间”和“首部校验和”。原
因是主机B为路由器,数据包每经过一路由器“生存时间”字段的值会减1,并重新计算校验和。
5.将第2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和。
生存时间为1
6.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7.主机A发送第6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8.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
下问题:
主机B、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当主机B对应于172.16.1.1的接口可以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这时的报文生存时间为1,当主机B接收到A发送的报文后,生存时间减一;但当主机B对应于172.16.0.1的接口转发时,主机E就不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原因是当“生存时间”字段的值减至为0时,路由器将该报文丢弃不进行转发。
练习三:IP数据报分片
1.在主机B上使用“开始\程序\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工具\MTU工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