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综合)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综合)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综合)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综合)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广义的管理是指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的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实现某个目标;狭义的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

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只要规律;

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

三、最早研究分工的是英国斯图亚特;

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宏观背景

1、市场和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

2、对企业制度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投入增强;

3、管理者和管理组织的出现;

二、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现实原因

1、劳资关系及激励问题;

2、管理人才的缺乏;

3、工人掌握技能及工人的劳动效率问题;

4、政府机关如何提高管理效率;

三、科学管理: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认为工人“磨洋工”的原因是:

1、管理问题;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2、工人的认识问题:工人认为加快工作会使另外一些人找不到工作;

3、工人的传统习惯问题:工人们使用但凭经验的代代相传的工作方法,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用的工具;

4、科学管理的前提假设:

1)科学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2)工人是“经济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物质收益;

3)单个人可以去得最大效率,集体行动反而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就是探索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5、科学管理的目的:获得最高的效率;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6、科学管理的内容:

1)作业管理

2)工人的选择和培训;

3)激励性的报酬制度;

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职能工长制;

6)例外原则;

7)管理哲学;

四、法约尔一般管理:

1、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被成为“管理过程之父”。起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2、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项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定义的管理就是实行这五项职能;

3、法约尔管理14项原则:

1)专业分工;2)权责对等;3)遵守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报酬;8)适当集权与分权;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团结;

4、对法约尔管理思想的评价 1.法约尔对管理"普遍性"的论述是管理思想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2.法约尔的管

理思想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五、韦伯的行政组织思想:

1、韦伯的知识范围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宗教、音乐等社会生活领域到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有重要的建树;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2、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具有如下特征:

1)确定的目标;2)分工明确;3)指挥链;4)非人格化的人员关系;5)规范录用;6)实行任命制;7)管理职业化;8)公私有别;9)遵守纪律;

3、韦伯把权力分为三种类型:1)合理的法定权力;2)传统的权力;3)神授的权力;

六、吉尔布雷斯是动作研究之父;厄威克是组织设计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最大的贡献是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综合;

4、古利克提出了有名的管理7职能论,分别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及预算,相比法约尔的过程管理他增加了人事,和预算,少了控制;

第三章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62-63

1、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工会运动;

2、行为科学产生的经济背景:经济危机及古典管理理论的失效,社会迫切需要一种与社会化大生产新形势相适应的管理理论;

3、行为科学产生的人文背景:

二、人际关系学说

(一)人际关系学说

1 、梅奥与霍桑试验:

1)阶段一;车间照明试验

结论:车间照明只是影响员工产量的因素之一,而且是不太重要的因素;由于牵涉的因素太多,难以控制,无法测出照明对产量的影响。

2)阶段二:继电器装配试验;

试验的结论:工作条件、休息时间以至于工资报酬等方面的改变,都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位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当局同工人之间,以及工人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3)阶段三: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试验

试验的结论:任何一位员工的工作成绩,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4)阶段四:继电器绕线组试验:群体试验

试验的结论:第一,非正式组织不顾企业管理当局关于产量的规定而另外规定了自己的产量限额。第二,工人们使上报的产量显得平衡均匀,以免露出生产得太快或太慢的迹象。第三,非正式组织制定了一套措施来使不遵守非正式组织定额的人就范。对电话线圈装配工中社会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试验的结论:第一,职工是"社会人"。第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第三,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

(二)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人际关系学说理论要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2、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梅奥认为,工作条件、工资报酬并不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的首要因素,首要因素是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又同满足率有关。工人的满足率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鼓舞职工的士气,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个体行为理论

(一)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其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和保健因素理论:

1、保健因素:会造成职工不瞒的因素,如果改进它们能够消除职工的不瞒,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励职工士气,只能保持职工现有的士气,维持现有的工作状态,故保健因素也称之为维持因素;他们多与环境有关,主要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工资福利,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际关系等

2、激励因素: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如果改进他们能让职工感到更满意,并激励职工士气,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没有改进也不会产生不满意,他们多与工作本身有关,主要与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

(三)麦克利的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利提出个人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需要:1、成就需要: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种需要;2、权利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一种需要;3、亲和需要:渴望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需要;

(四)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弗鲁姆认为,个人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货努力程度是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使用公式如下:M=V ×E(M 标示激励力;V表示目标效价;E表示期望值)

(五)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

1、努力=效价×期望值,即人们的努力及努力程度取决于对事物的效价和期望值的评价;

2、人们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的能力太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

3、奖励必须以工作绩效为前提,因为他会影响到人们衡量下次完成同样事情的期望值;

4、奖励不一定带来员工的满意;

5、满意会影响到员工的效价评价;

四、“人性”理论

(一)麦格雷戈的X-Y理论:X理论:

1、人生性好逸恶劳,尽量逃避工作;

2、人生性不愿负责,为了逃避承担责任,宁愿被人领导;

3、人生性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需要而漠视组织需要;

4、人生性保守,反对变革;

5、人生性愚蠢,易于受骗,随时被煽动者当做挑拨是非的对象,做出不适宜的举动;

Y理论:

1、人并非好逸恶劳,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如同要求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

2、人并非生性不愿负责,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会追求责任,逃避责任是经验的产物而非人的天性;

3、人并非生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4、多数人都具有相当的想象力,灵敏度和创造力以及做出决策,只是人们智力的潜能往往只得到了部分发挥,其余的没有充分利用而以;

(二)埃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设:

1、理性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相当于麦格雷戈的X理论。

2、社会人假设

3、自我实现人假设:首先由马斯洛提出,相当于麦格雷戈的Y理论

五、群体行为理论

(—)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六、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品质理论

1、亨利的领导品质理论:

2、库赛基和波斯纳的领导品质理论:

(二)领导方式理论:

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论,分为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1.1型领导:贫乏型领导;1.9型领导:俱乐部型领导;9.1型领导:任务型领导;5.5型领导:中庸型领导;

9.9型领导:团队型领导;

(三)领导权变理论:

1、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

2、赫塞和布兰德的情境领导类型:又名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领导方式应由任务行为,关系行为,下属成熟度三个因素决定;

根据任务行为,关系行为两个维度,可以组合出四种领导风格:指示型(高工作-低关系),推销型(高工作-搞关系),

参与型(地工作-搞关系)及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情景领导理论认为:随着下属成熟度的由低到高,领导方式按以下序列推移: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地工作-搞关系--低工作-低关系。

七、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

(一)历史贡献

1、行为科学理论使管理对象的重心由物转移到了人;

2、使管理的范围由正式组织扩大到了菲正式组织;

3、是管理的方法由监督管理转变为人性化管理;

4、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

第四章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数学,系统思想、计算机运用是管理科学的三大基础;

二、系统理论基础

(一)一般系统理论

1、路德维希。贝塔朗菲的观点:主要观点:

1)整体观点;2)动态观点;3)层次观点;

2、维纳和控制论:维纳首次提出“控制论”;

3、申农和信息论:申农和韦弗发表了《信息联系的数学理论》一书;

(二)系统分析思想及其理论

系统分析的步骤:

1、确定目标是系统分析的重要一步;

2、收集资料;

3、建立各种分析模型;

4、分析对比各种方案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5、实施、总结、反馈;

三、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一)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统称“老三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老三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协同学,突变论和耗散结构论,一般称之为“新三论”。

第五章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一、巴纳德与社会系统学派

(一)巴纳德的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其主要思想是:协作是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基本而又重要的前提条件,巴纳德认为,个人若要与他人建立协作关系,就必须处理好相关的社会因素,具体包括:

1、协作体系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相关作用;

3、作为协作体系影响对象的个人;

4、社会目的和协作的有效性;

(二)西蒙的主要思想与经典著作

1、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就是管理;

2、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3)合理性的决策标准;由于组织处于不断变动的外界环境影响之下,在决策时很难求得最佳方案,原因如下:信息的不完全想;预测的困难性;穷尽可行性的困难性;4)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例行的反复出现的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不经常出现的,非常规的事情做出的决策一般都是非程序化决策;

(三)经验主义学派

1、德鲁克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也是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他对管理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任务(或目标)决定管理,并据此提出目标管理法;

2、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

(四)权变理论学派:该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卢桑斯是权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菲德勒被称为:权变管理的创始人;

3、权变学派的主要观点:

1)突破了传统理论把组织看成是静止的,相对封闭的系统的局限,认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理想的组织管理模式;

2)提出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

3)为了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然后把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模型,据此选择和调整有效的组织方式;

(五)经理角色学派: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6个特点:1、工作量大,步调紧张;2、工作的简短,多样和繁琐;3、把现实的活动放在优先的地位;4、爱用口头方式交谈;5、重师同外部和下属的信息联系;6、权利和责任相结合;

第六章全面质量管理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戴明:被称之为“质量管理之父“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十四要点:

戴明在其《转危为安》一书中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十四要点:

1、产品和服务;

2、采用新的哲学思想;

3、停止依靠大规模检验去保证质量的方法;

4、废除只以价格为衡量采购标准的习惯;

5、坚持不懈的改善计划,生产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6、建立现代的岗位培训方法;

7、改善领导方式是管理阶层的工作;

8、排除恐惧;

9、打破部门之间的障碍;10、取消对员工的标语训练和告诫;11、取消定额管理和目标管理,用领导力来代替;12、消除打击员工工作情绪的考评;13、鼓励学习和自我提高;14、采取行动实现转变;

三、戴明环:又称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P是计划,支规划以改善为目标的变革或者实验;

D是执行,指执行计划里面的变革或者实验;

C是检测;检测执行过程中的状况,看有没有出现偏差;

A行动,采取变革,放弃或者新一轮的循环;

四、朱兰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1、朱兰是罗马利亚人,他提出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被称为“朱兰三部曲”;

2、朱兰的质量螺旋:13个环节说明连续的质量活动;

3、朱兰的20/80原则:只有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而恰恰有80%的质量问题是由于领导责任引起;

五、韦尔其的6西格马管理法

(一)6西格马理论:来源于希腊,6西格马意为6倍标准偏差,在质量上,6西格马表示每百万个产品的不良品率(PPM)不大于3.4,意味者每一百万个产品中最多只有3.4个不合格品。即合格率是99.99966%。

(二)实践的基本途径:1、业务变革;2、战略改进;3、解决问题;

(三)贯彻ISO9000的意义

1、消除贸易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2、提高企业信誉,谋求质量效益的重要管理手段;

3、规范企业内部质量管理;

第七章战略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最早在商业领域引入战略一词的学者是纽曼和摩根斯顿。

二、凯菲线性模式是指战略管理者集中于建立目标和制订计划,寻求正确方法,正确的方向和连续的内在一致性;

三、明兹伯格的战略定义:

1、战略是计划;

2、战略是模式;

3、战略是定位;

4、战略是观念;

5、战略是策略;

四、战略管理理论的学派

1、设计、计划及定位学派属于说明性学派;

2、企业家、认识、学习、权力、文化和环境学派属于描述性学派;

3、结构学派属于综合学派;

设计学派重点讨论了作为非正式设计过程的战略是如何形成的;描述性学派对战略的形成过程中的具体方面进行了思

考,侧重于描述战略的实际制定和执行过程,而不是侧重于描述理想的战略行为;

五、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一)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战略规划理论;(二)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产业组织理论(三)以资源、能力为基础的资源,能力基础理论;

六、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战略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规划是战略规划学说的基本概念,规划有两个意思:一是有意识地去实现某种目标,一是指为实现某种目标把行动纳入有条理的顺序之中;

2、最早的战略思想是20世纪初的预算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控制偏差。

3、乔治。斯坦纳在《最高管理层的规划》中阐述了战略规划的经典模型,包括六个阶段:

1)目标确立阶段;2)外部审查阶段;3)内部审查阶段;4)战略规划阶段;5)战略评价阶段;6)战略运用阶段;

七、战略规划理论的代表人物:安索夫被誉为“战略管理之父”;其贡献是提出环境干扰理论;一定条件下的战略成功范例;及适时战略管理;

八、对战略规划理论的总结和评价

(一)基本假设:1、战略形成是一个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过程;2、战略控制的责任人是战略家,战略家是企业首席领导人;3、战略形成是一个有着很强针对性的理性分析过程;4、战略设计的结果是形成一个观念,二战略规划正是观念具体化的过程;5、战略应该是明确的,并且保持简单;6、战略贯彻的前提是战略已经完全制定号;

(二)核心思想:

1、战略基点:企业适应环境;

2、战略目标:市场扩张;

3、战略手段:资源配置;

4、战略保证;组织结构适应战略;(三)历史贡献

1、奠定了战略管理理的理论分析体系;使战略管理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管理学分支;

2、将管理带入了战略管理的阶段,并彻底改变了企业经营的基本逻辑;

3、战略规划理论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应对未来的思考和方法体系;

(四)缺点和不足

1、预测的谬论;

2、分离的谬论;

3、程式化的谬论;

九、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迈克尔。波特的战略思想和理论

行业结构分析分五力模型:这一模型认为在一个行业中存在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分布是供应商、购买者、现有竞争对手、替代产品或服务、新加入者。这五种力量相顾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斗争决定了这一行业的竞争性质和程度;(二)通用竞争战略:波特认为公司必须从三种战略中选择一种以赢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差别化战略及专一华战略;

十、资源、能力基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源、能力基础理论的产生背景

1、归核化的出现;20世纪许多企业纷纷清理非核心业务,回归到几个核心业务上,理论界称之为归核化。

2、日本企业实践的成功;

3、基础理论的发展和丰富;

4、知识受到高度重视;

(二)资源、能力基础理论的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主张从企业的内部来寻找企业成长的动因,用资源与能力来解释企业差异的原因;

2、基本概念:资源、能力基础理论区分了资源。能力这两个概念;资源有形,二能力无形;如何界定资源,标准有(三)需求,稀缺和成果的可占有性;

3、基本假设: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为独特的能力;

4、公司核心竞争力由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

5、评价:

1)优点:克服了战略规划理论,尤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缺陷,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在内外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成功;向企业提出了一条如何以弱胜强,以小博大,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道路;

2)局限性:人们无法确定众多的资源中,何种资源或哪组资源对企业的成功真正取决定作用;可操作性是资源、能力理论的一大难题;再次,该理论忽视了对外部环境的分析;最后,他强调对现有资源的分析,忽略了如何创造新的资源。

第八章企业文化与跨文化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企业文化四重奏“比尔。艾伯纳《在经济衰退中进行管理》;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理查德。帕斯卡和安东尼。阿索斯《日本企业管理艺术》;迪尔及肯尼迪《公司文化——现代企业生存的习俗与礼仪》彼得斯和沃特曼《追求卓越——美国最佳经营公司的经验》

二、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提出Z理论,大内通过对美日两国企业的比较研究,提出了A、J、Z三类组织的分类。把典型的美国企业管理模型称为A型组织管理模式,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称为J型组织的管理模式

1、A型组织的特点为:短期雇用;迅速评价和升级,即绩效考核期短,员工得到回报高;专业化的经历道路,造成员工过分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但对整个企业了解并不多;明确的控制;个人决策过程;不利于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个人负责,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负责人;

2、J型组织的特点:实行长期或终身雇用制度,使员工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采取集体研究的决策过程,对工作集体负责;人们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相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作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

3、Z型理论的核心在于信任,微妙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

迪尔和肯尼迪指出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有五类:

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礼节和仪式;文化网络;

4、加因把组织文化划分成三种水平:

1)表面层;组织的外显现象和物理特征,如建筑物,服饰,工作环境,标志等;

2)应然层:组织内隐的文化特征,如组织成员的价值观、组织氛围、团体气氛等;

3)突然层:处于组织的最深处,他是组织用以应对外界环境的最根本的手段和方式;

5、米勒指出的企业建立相应企业文化应建立8种基本价值观:

1)目标原则;2)共识原则;3)卓越原则;4)一体原则;5)成效原则;6)实证原则;7)亲密原则;8)正值原则;

第九章当代管理思想及其发展趋势

主要人物:托马斯。彼得斯:永久性革命理论创始人;

约翰。科特:领导变革之父;

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

迈克尔。哈默及詹姆斯。钱皮:企业再造之父

一、托马斯。彼得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永久性革命;

2、追求卓越;

1)崇尚行动:贵在行动,而不是沉思

2)贴近顾客:在产品和服务上接近顾客的需求;

3)自我控制:鼓励自治和放松,而不是紧密监督;

4)人本管理:对雇员的态度是鼓励期生产力,避免对立情绪,以人促产;

5)现场管理:以走动式管理的方式,保持与大家的紧密接触;

6)精兵简政:建立简洁的组织机构,人员药保持精干;

7)张持有道:对组织目标保持松紧有度,不窒息创新的控制系统;

8)不离本行:专注自身,保持优势,避免风险;

3、追求卓越的激情;

4、解放管理与建立讨厌鬼营地;

5、托马斯彼得斯对人的认识:彼得斯对人性进行了自己的总结:

人们需要有意义的生活;人们需要受一定的控制;人们需要受到鼓励和表扬;人们的行动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态度和信念,而不是态度和信念形成行动和行为;

二、约翰。科特的领导理论

科特致力于领导与管理的界定,其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

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80%靠领导,其余20—25%靠管理,而不能反过来。

1、约翰。科特的管理思想:

1)领导者与管理者:领导和管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时科特在思考管理时得到的第一个重要理论。

2)领导行为与管理行为:领导的工作时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管理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重在激励,管理重在约束;领导是面前未来的,而管理是面向现在的;领导是率领人们并引导它们朝一定的方向前进,而管理是负责某项工作并使其顺利进行;领导是管大的方面,管方向,管政策;管理是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变革应由领导的心态来决定来执行,如由管理的心态执行,则难逃失败的下场。

2、企业文化变革

企业文化变革的八个步骤:

1)增强紧迫感;

2)建立指挥团队,成立指导联盟;

3)确立变革愿景;

4)以有效沟通传播变革愿景;

5)授权员工行动;

6)创造短期成效;

7)巩固成果并推行更多的变革;

8)深植新做法于文化中;

3、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被称为:学习型组织之父;

1)彼得圣吉的管理思想:

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5项修炼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5、哈默及钱皮的企业再造理论:

1)哈默发明再造一词并用以形容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业务过程的彻底改造,以实现企业业绩的增长。

2)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竞争、顾客、变化3c;

企业再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哈默与钱皮在《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一书中深入的论述了企业再造的基本观点,只要有四个方面:

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彻底的变革;显著的进展;重新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

3)简评:影响显著,但现实情况与哈默的希望有一定距离,再造理论提出至今,理论界和实践者投入很大精力进行研究,因而得到迅速推广,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并涌现出大批成功范例。

6、虚拟组织理论

1)内涵:虚拟组织以一个重要概念为基本前提:企业核心竞争力。哈默和普拉德第一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经营生产技术和有机结合的多种技术流的学识。2)虚拟组织的特征:

虚拟组织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在内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具有敏捷性;

虚拟组织共享各成员的核心竞争力;

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必须以相互信任的方式行动;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doc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 目笔试考试大纲》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年4月

编制说明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 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 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我国事业单位涉及领域广泛,种类繁多,是 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聚集地。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是我们党执政兴 国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支撑,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保障。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以来,事业单 位公开招聘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全覆盖。公开招聘制度是事业单 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进人的主渠道。公开招 聘考试作为体现公平择优原则的主要手段,社会各界和广大考生 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积极探索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办法,增强公开招聘考试的规范性、 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促进高质量就业,实现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考 试评价目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 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规定和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

试中心组织多领域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分类实施意见,研究制定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本大纲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新进人员,供有关部门和考生参考使用。 [郑重声明] 本大纲仅供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和应试考生备考使用。该大纲已申请国家版权保护。未经许可,任何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进行印刷出版、转载,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

管理思想史(自考考点复习_)川大版

第一章 简答 1。简述管理的概念:(必考) 广义的管理哈罗德。孔茨为代表,《管理学》,是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狭义的管理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必考): 管理思想史是一门研究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三个基本的研究视角:(1)时间系列的视角(2)研究领域系列的视角(3)研究方法系列的视角。 概括为:将各种管理思想放入相应的时间系列、研究领域系列和研究方法系列中,以理清各种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主要过程和历史地位,进而揭示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4.促进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原因:(必考) (1)文化的经济内容:反映不同资源的关系 (2)文化的社会内容:反映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3)文化的政治内容:反映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5.简述新教伦理准则 ①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②乐于工作,不劳动者不得食;③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意志;④超过基本需求的消费是浪费,是有罪的。 6.简述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 1)关于管理的重要性 2)关于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3)关于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 4)关于劳动分工问题 7.新世纪对管理学的挑战: (1)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人才为宝贵资源,竞争体现在科技实力和人才的竞争。 (2)信息爆炸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信息总量速度迅速增长和更新,一方面充足的信息供人们使用,另一方面,人们难以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经济全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市场导向、国际贸易联盟,资源、劳动力、市场国际范围内配置,应对机遇和挑战 (4)文化和利益多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互惠互利,多赢局面 (5)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管理学的挑战 (6)新经济体制对管理学的挑战 8.管理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1.创新仍然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主旋律:1.管理视角的创新 2.管理内容的创新 3.管理方法的创新。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doc 10页)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doc 10页)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10202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Marketing ???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工商管理、经济、法律等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市场中介部门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 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 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及了解国际市 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 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专业方向、专业特色 1、主干学科:管理学。 2、专业方向:市场营销。 3、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市场营销管理人才。 四、修业年限:四年。 五、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六、毕业条件: 1、具备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 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毕业生在校期间应修 满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51学分,学科基础课36学分,

专业必选课38学分,专业任选课18学分,相近专业选修课 10学分,实践环节7学分。 3、毕业论文成绩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外语等级考试达到四 级或四级以上;计算机考试达到省一级或一级以上;课外培养 计划完成6学分。 七、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表

综合素质能力测验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能力测验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本次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能力测验》,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综合素质能力测验》主要测查报考者的基本素质、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及综 合运用的能力。《综合素质能力测验》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 断、资料分析为客观性试题,材料作文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 分钟,满分100 分。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 铅笔和橡皮。 如有答题卡,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本人姓名 和准考证号,用2B 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和科目代码,客观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主观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 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 例题1: 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 要抓住基础,细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o

A.纠结忽略 B.沉溺摒弃 C.致力考虑 D.集中发现 答案:A 例题2: 管理学作为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出现在案例之后的。只有具备真实性、典型性、 多维性的案例,才能成为教学中研究讨论的优秀母本,由此而来的观点因为有扎实案例的支 撑,也才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参考价值。脱离了真实案例而来的任何管理高论都是在浪费 公众宝贵的时间和热情。 这段文字中“由此而来”的“此”指的是: A.案例 B.实践 C管理学D.研究讨论 答案:A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不选、 多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 例题1: 每道题中提供一组数字,其中缺少一项,根据给出数字的排列规律,找出最符合题意的 答案。 例题:1,1,2,6,24, A、25 B、27 C、120 D、125 解答:正确答案应选C。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 汇总 一、教育观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三爱两人一终身”方显教师本色,也会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鞭策自己,精心培育桃李满园春。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 (1)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 (3)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巩固性 口诀:寻(循序渐进)直(直观)发(启发)巩(巩固)俐(量力)联(理论联系实际)姻(应材施教) 七、内发论代表人物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口诀:老佛爷(弗洛伊德)弄(孟子)不懂(董仲舒),格格(格赛尔)的两个儿子(高尔顿、霍尔)干嘛要微服私访八、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管理思想史复习提纲

《管理思想史》2011年4月复习提纲 (课程代码:6088) 题型: 复习要点: 第一章 单选: ●P6 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产物。 ●P10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一个“用”字体现 了管理中的用人之长的原则。 ●P12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阿奎那从自然法的观点出发,对如何协调人们的 相互关系进行讨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P13 莫尔提出了“乌托邦”的构想。 ●P16 市场伦理兴起之前,重商主义是主流的经济思想。 ●P17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市场伦理。 ●P17 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市场竞争效率的主要源泉。 ●P21 第一个明确指出管理是生产的第四要素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 ●P23 普尔是泰勒之前倡导建立正式的工厂管理制度的集大成者。 ●P23 最早研究分工的是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重要代表任务詹姆斯斯图亚特 爵士。 ●P24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 多选: ●P8 “你应当把有才能的人挑选出来,让他们充当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 长、十夫长,他们应该对每一件小事作出判断,但每一件大事,他们应该向你报告”这体现了分权原则、管理幅度适当原则和例外原则等管理思想。简答: ●管理思想史研究对象P4-P5 ●管理思想史研究方法P5 ●管理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P31-P32

第二章(重点) 单选: ●P33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是管理学发展呈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P37 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P40 科学管理的目的是获得最高的效率。 ●P41 泰勒在1895年提出了“差别工资制”。 ●P45 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P46 法约尔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P47 管理活动是企业所有活动的核心。 ●P54 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P54 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的学说。 ●P56 韦伯认为,合理的法定的权力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P58 甘特最重要的贡献是甘特图。甘特图是运用表达生产日期和产量关系 的图示来控制声场计划的执行,也叫生产计划进度图或线条图,在实际工作中是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的常用工具。 ●P58 吉尔布雷斯是动作研究之父。吉尔布雷斯夫人是第一位女管理学家。多选: ●P33 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理想行政组 织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 ●P38 泰勒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科学管理原理》。 ●P47 法约尔认为,企业的全部活动可以分为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 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P47 法约尔认为管理有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P56 韦伯认为,权力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合理的法定的权力;传统的权 力;神授的权力。 名词解释: ●跳板原则(法约尔桥)(法约尔跳板)P51 简答: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现实原因P36-P37 ●科学管理的前提假设P40 ●科学管理的内容P40-P43 ●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简评P61 论述: ●科学管理的内容P40-P43 第三章(重点) 单选: ●P65 乔治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奠基人。 ●P68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P69 生理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P69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生最高目标。 ●P71 双因素指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P74 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

管理思想的演变整理

管理思想的演变整理 管理思想的流派促发事件着眼点代表学派或 理论 基本观点 经验管理思想工业革命经验经验学派管理的有效 性取决于管 理者的经验; 通过研究经 验(案例)可 学会有效管 理。 科学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发明热科学科学管理理 论;一般管理 理论(组织管 理理论);官 僚组织理论。 管理的有效 性不仅取决 于管理者的 个人经验,更 重要的是依 据一定的科 学方法或者 原则。 行为管理思想霍桑试验人人际关系学 派;行为科学 学派(行为管 理理论)。 人是组织中 最宝贵的资 源,管理应以 人为本。 定量管理思想第二次世界 大战 数字管理科学学 派 只有致力于 定量化,才能 真正提高管 理的效率与 效益。 权变管理思想石油危机环境系统理论学 派;权变理论 学派;过程理 论学派。 不存在普遍 适用的管理 理论和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 (一)科学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 1、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并且有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泰勒。理论核心认为应该通过科学研究来决定工作方法,而不是每一个工人自己过去的经验。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总结的4条基本的科学管理原理:1)、科学研究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制定出最佳的操作方法,以科学代替从前经验管理中工人们按各自经验开展工作的局面。2)、细致挑选工人,并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按照标准工作法进行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此来代替经验管理中由工人任意挑工作的局面。3)、真诚与工人们合作,以确保劳资双方都可以从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得到好处。为此泰勒实行了“差别工资制”,通过金钱激励,促使工人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4)、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实现管理工作与操作工作的分工,并且对管理工作按照具体的职能不同进行细分,采用职能组织形式和推行“例外管理”制度。局限性:把人看成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仅重视技术

《经济管理综合》科目考试大纲(复试笔试)

贵州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复试笔试) 《经济管理综合》:045120职业技术教育 (财经商贸) 一、考查目标 《经济管理综合》考试科目是职业技术教育 (财经商贸)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中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共包括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与服务三个部分。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相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考察考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并要求考生对于现实状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了解。考生可以参考任何覆盖考试大纲内容的教材、参考资料等进行复习。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复试以笔试的形式对考生进行考核。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试卷作答、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试卷内容包括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与服务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占三分之一。 三、考查范围 市场营销学: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要求考生掌握市场、市场分类、需要、欲望、需求、产

品、价值、消费者及其购买行为、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竞争以及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二部分市场营销分析与调研:要求考生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市场营销环境和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等理论与方法。 第三部分市场营销战略:要求考生掌握STP战略、市场竞争战略以及产品、品牌、定价、分销与促销等策略的原理及方法。 主要参考书:《市场营销学》,徐大佑等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 电子商务: 第一篇基础篇:要求考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定义和重要概念、概念模型、电子商务的分类、运作体系框架及电子商务模式等基本概念。 第二篇运作篇:要求考生掌握电子商务在零售业、旅游业领域的应用、适合网络零售的商品、衡量是否适合网络销售商品的标准、网络市场调查、网络广告、常用网络营销方法、在线零售中存在的问题、电子商务常见模式、移动商务、社交商务等方法。 第三篇支撑环境篇:要求考生掌握网上支付、网络银行、电子货币及电子商务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书:《电子商务概论》,仝新顺,王初建,于博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物流管理与服务: 第一部分物流概述:要求考生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现代物流构成的要素及物流管理理念。 第二部分物流管理:要求考生掌握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以及物流客户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作文20篇范文

缤纷成就和谐 三个学生走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有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世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 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芸,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那“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呼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和谐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万物,用同一个标准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抑或说是指挥家,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绎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 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感佩。 子曰“有教无类”。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尊重不同的学生,尊重不同的看法,尊重不同的选择,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对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保护;对各个学生的学习陋习给予宽容;尊重商店里买不同饮料的学生;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学生……正是每个学生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管理思想史总复习材料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608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古巴比伦王国为了巩固其统治,_______编制了法典,作为国家行为的准绳。 2.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三个基本出发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奥和蒙特斯伯格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当时流行的泰勒科学管理思想不同的新观点:其一是职工是_______,其二是企业中存在_______,其三是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_______。 4.美国行为科学家麦克米兰在1966年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有三类基本激励需要:即对_______的需要,对_______的需要,对_______的需要。 5.最早研究分工的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早于亚当·斯密9年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分工是_______和_______的一个主要支柱。 6.波特在对行业结构的5种作用力进行深入分析以后,提出了企业的3种基本的竞争战略。这3种战略就是:_______战略、_______战略和_______战略。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是( )。 A.资本主义B.人文主义C.个性解放D.人身自由 2.霍桑实验的结果由梅奥于1933年将它正式发表,书名是《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这就是行为科学的前身——( )学说的正式诞生。 A.公共关系B.群体关系C.社会人D.人际关系 3.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 )的实践者。 A.管理跨度B.管理层次C.管理组织D.管理职能 4.马基雅维利在对政治体制的研究中认识到:( )在国家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A.国王B.人民C.圣徒D.教皇 5.苏格拉底用问答法传播他的思想,他把这种通过谈话、提问、揭露矛盾而从个别求得一般的方法,叫做( )。 A.综合技术B.分析归纳技术C.精神传播术D.精神接生术 6.( )是组成组织的最小单元,也是组织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活动的基础。 A.个体B.小组C.单位D.人 7.所谓( )就是指企业经营管理无论是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在机构的设置上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企业的经营环境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A.现代组织B.柔性技术C.柔性组织D.弹性组织 8.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提出了一种比较流行的管理理论——( )。 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 9.东方管理思想的主要来源是( )。 A.中国文化B.日本文化 C.儒家文化D.印度文化

学习管理思想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管理思想史心得体会 ——11c7班张勇 二零一一年,进入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学习MBA课程,非常有幸认识了《管理思想史》任课老师——赵守飞教授,在赵教授的带领下,学习了兵家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道家管理思想、法家管理思想等、赵教授完全没有生搬硬套地照做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尽量多举例,多提问,以来丰富课本的空洞和繁琐。每每讲课,他总是繁简得当、浅显易懂、深奥抽象、让我受益匪浅!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19世纪末,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管理理论才真正出现。管理理论是对管理思想的提炼与概括,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有先进的、完善的管理思想,才能仔细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大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小至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再者到每一个人都处在管理学的范围之内并受其影响。 管理思想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的思考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管理实践中种种社会关系及其矛盾活动自觉的和系统的反映。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 管理学的产生,使管理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管理思想史正是以不同社会阶段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规律。从学科的角度来说,管理思想史是研究和揭示人类管理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管理实践,又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辩正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管理思想史不但对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吸收国外管理科学成果的有效途径,学习管理思想史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 在学习过程中,我很欣赏赵老师所谈到的“无为而治”,我是从事政府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无为而治”的观点给了我很深的思考价值和启发。“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遵循大千世界的规律,尊重人的个性,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无为”本是道家核心思想,但同样也是佛家与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家的“缘起性空”思想与“无为”是相通的,“空”与“无”的内涵是一样的;儒家倡导积极入世,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以道德伦理为核心思想,提倡以德治天下,以德服人,孔子认为古代圣王舜就是无为而治的典范:“无为而治,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以德行天下本身就反映了儒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些启示让我在工作中有了新的突破和认识,使我更合理的安排工作的管理和人员的应用,完善我自身修养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工作的合理安排。 在赵老师谈到的儒家管理目标观也给了我很深的认识,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可以说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有了人才有管理,这种观点和儒家的哲学是分不开的,儒家有一句话很能反映这个哲学。“天地之性人为贵”。所以贵人的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根本观念。在儒家看来,天地之间只有人是最宝贵的,是万物之灵。这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人看成社会的

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大纲《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2017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大纲《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上海2017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科目分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为150分。(二)《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50分。 二、考试内容 (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

法律、科技等方面。 例题: 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 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 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 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 答案:B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例题1: 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______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______细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写作题范文5篇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范文】 知行合一贵于行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动—知识—再行动”的教育思想。我们通过观察、通过听闻获得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的一种境界。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师传播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行”,是做。如果只有学知,有远见,但只空论,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水瓶”,没有真才实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也曾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 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课外活动、观察自然环境等方式,使学生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懒于动手实践,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最终败北;今有学生空谈理想,最终无所成就。 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用眼、耳、手、脑等多个感官参与学习,实现闻、见、做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管理思想史复习题

管理思想史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美国管理思想史学家丹尼尔·A.雷恩博士所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于1979年 出版。 2. 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 ___________。 3. 泰勒认为,必须在雇主和工人之间进行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_”,双方才能变相 互对立为相互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4. 韦伯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霍桑试验得出了职工是“社会人”、企业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的主要结论。 6.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中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 7. 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叫做团体成员关系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和计量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学说和方法。 8. 经理的信息传播者角色面向的是组织内部,而_____________角色则面向外部,把本组织的信息向组织周围的环境传播。 9. 一般认为现代的管理理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整个历史阶段中西方的管理理论。 10. ________________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管理思想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单选题 1. ()的管理思想史学家劳德·小乔治撰写的《管理思想史》于1972年正式出版。 A. 法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 理想国是()的代表作。 A. 苏格拉底 B.色诺芬 C.柏拉图 D.莫尔 3. 古巴比伦的纺织女工工资是以食物形式支付的,而其数额则取决于每个女工的()。这是早期的记件工资制,的确是一种基本的和有高度刺激性的工资制度。 A. 工作质量B.工时量 C. 生产量 D.劳动强度 4. 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是()。 A. 巴比奇 B. 安德鲁·尤尔 C.杰文斯 D.李嘉图 5. 福特制是指由福特首创的一套()。 A. 工厂管理制度 B. 生产和管理制度 C. 任务和奖金制度 D. 人事管理制度 6. 公平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最新管理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电大管理思想史期末复习考试考点归纳总结 名词解释 1.行会:中古城市手工业者按照各自的行业结成的联盟,是城市手工业者保障自身利益的行业内部组织,它具有现代管理的某些雏形。 2.群体:群体的含义非常广泛,可以理解为后来的家庭、组织、工厂和国家。其基本特征是:由人组成;有共同的基本目标;内部有组织,并且这个组织是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客观存在的。 3.群氓假设:①社会由一群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②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4.大工业:所谓大工业,首先必须理解为一种组织,一种生产制度或生产组织方式。这种组织的建立影响着整个经济制度,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制度。 5.经济人:又称理性人,是指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己心的支配,人是个人利益的追求者。 6.工资规律:大卫·李嘉图提出,在资本和管理技术关系上存在所谓的工资规律,认为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这是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并且工资的高低与利润的高低成反比。 7.市场伦理:由亚当·斯密提出,是资本主义精神来源之一。认为只有市场与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保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并发挥最大效能。 8.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9.甘特图:甘特图,是通过对生产日期和产量图示来控制计划和生产进行的一种日平衡图。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等特点。从图上可以了解计划的完成和进展情况,还可以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预测和调整。 10.职能工长制: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来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职能工长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工人的全部作业过程来指导工人干活的具有特 殊素质的管理者。 11.时间研究原理:在动作分解欲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而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这就是与作业研究原理相对应的时间研究原理。12.差别工资制:通过对工时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标准制度,制定的定额是由管理部门完成的,并以科学为基础,从而改变过去以估计和经验为依据的方法。采用该工资制度后,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超额后按照高的工资率,以示鼓励。 13.作业研究原理:该原理包括: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并以合理利用工时为目的。通过将每次操作分解为动作,并把动作分解为动素,然后在研究每项动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据此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 14、制度权利:权利是指挥和要求别人服从的力量。由职位和地位而产生的权利即制度权利。 15、个人权利:与个人的智慧、学识、经验、道德品质和领导能力有关的权利为个人权利。 16.行为科学(狭义) :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17.行为科学(广义):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以及低等动物的行为)的一切科学. 18、正式组织:指的是企业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所规定的组织成员中正式的相互关系和组织体系,其中包括:组织结构、方针政策、规划方案、规章制度等。 19、X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一种人性观。这种观点对人性的假设是:人是好逸恶劳的;人生而不求上进,宁愿听命于他人;人生而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人习惯保守;只有少数人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0.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大类,这五大类需要是相互作用的,按照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第一级:生理上的需要。包括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须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第二级:安全上的需要。包括免除危险和威胁的各种需要。第三级: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包括和亲朋间的良好关系、友爱及帮助。 第四级: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能力、知识、成就、地位等的需要。 第五级: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指一个人实现理想、自我创造和发展的需要。 21.霍桑实验:在20世纪20年代,为深入研究工人的劳动效率问题,解决劳资纠纷和罢工,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在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和群体试验。 22.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可实现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的评价。 23.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首先提出的。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因素。满意因素可以使人得到满足,是适合人成长的心理因素,它属于激励因素;不满意因素指缺乏这些因素时容易产生消极和不满的情绪,又称为保健因素。管理者在工作中应该满足激励因素,改善保健因素,以提高人的积极性。 24.非正式组织:指组织中没有经过正式的上级或一些相关的程序而建立起来的,以感情联系为主要沟通方式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和体系。 25.保健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因素。不满意因素是指缺乏这些因素时容易产生不满和消极的情绪,即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包括金钱、监督、地位、个人生活、安全、工作环境、政策和人际关系等。 26.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行为学家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的。该方法以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程度,以横轴表示对事的关心程度,并将它们划分为9格,作为关心的标尺。其基本思路是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极端的方式,应该避免这种情况,追求组织目标和个人追求的最有效结合。 27.Y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一种人性观。认为人并非生性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在适当的鼓励下,不但能够并且渴望承担责任;只要管理适当,个人与组织的目标是可以统一的;一般的人都具有相当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8.行为科学:所谓行为科学,是利用许多科学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29. 复杂人假说:该假说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但是复杂的而且变动性很大。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学到新的需求和动机,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模式,在正式组织中与别人不能合群,可能在非正式组织中能满足其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是否感到心满意足,肯为组织出力决定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和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30.激励因素: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首先提出的。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因素。满意因素可以使人得到满足,是适合人成长的心理因素,它属于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赞赏、责任感、上进心等。 31.俱乐部式管理:管理的重点在对人的关心上,企业充满轻松友好的气氛,不大关心生产任务的一种管理方式。32.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某项工作的可能性估价,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 33.新三论:新三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科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理论。34.数量管理科学学派:又称为数量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和程序系统来表示管理的计划、组织、决

四川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第一部分法律 一、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宪法监督 (二)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 (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 二、民法 (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有效要件,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和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代理的概念、特征、种类及代理权的行使,无权代理,表见代理 (四)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所有权的内容,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善意取得,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五)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债发生的原因,债的履行和终止,合同的概念、特征,合同的订立,格式合同,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以及合同的担保 (六)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著作权的概念、内容及保护,专利权的概念、客体、内容,专利申请原则及期限,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取得、期限和保护 (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产的处理 (九)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民事责任方式,不承担民事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特殊侵权责任 (十)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 (十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民事案件的管辖,诉讼参加人,民事诉讼证据,法院调解,第一审普通程序相关规定,第二审程序相关规定,审判监督程序三、刑法 (一)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犯罪构成 (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三)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刑罚 (四)刑罚的种类 (五)犯罪的种类及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交通肇事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