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校本文化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最新校本文化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最新校本文化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最新校本文化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圣公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一年来,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有序推进,自从立项以来,在同组教师的通力协作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课题简介

本课题是“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教师核心素养与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结合本地圣公的传说,充分挖掘家乡的民俗文化,编写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展以“圣公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充分挖掘、开发圣公文化资源,使学生对家乡的民俗文化状况有所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2.通过本课题的开发,把圣公文化与继承、弘扬儒家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探索与发现等实践活动中,满足学生学习活动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升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育创新的能力,建立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4.开发以“圣公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组织一系列以“圣公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圣公文化”真正地走进学校课堂。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圣公文化校本课程的编制的研究;

2.圣公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展的研究;

3.圣公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的研究;

4.家长及社会人士在圣公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研究;

二、课题研究进展

2016年3月份,学校根据课题开题报告,成立课题组领导小组, 做好各成员的分工,并建立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保障研究顺利实施。

2016年4月份,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对于圣公及相关民间传说、习俗了解情况,并组织学生将自己听到的相关传说故事写下来,学校对其进行了初步整理、保存。

2016年9月份,学校组织教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编写校本课程,并成立了以孙崇锋校长为组长,李玲主任为副组长的编委会着手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组,力求在教材中融入学生热爱家乡,弘扬传统文化的美德。

2016年11月份,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比赛,很多老师撰写的论文在评比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次。比如,赵荣丽老师的论文《甫田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开拓乡村孩子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道路》和刘星老师的论文《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分别获得一等奖,魏田丽老师、刘洋老师、厉勇老师、司占波老师等分别获得二等奖。

2017年3月30日,恰逢农历三月三圣公山庙会,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参加圣公山庙会,拜访圣公庙,采访当地老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圣公老爷的美德。

2017年5月份,学校在教学楼走廊布置圣公文化的文化墙,并在一楼大厅布置教育展板,向同学们圣公事迹及其它相关乡土文化资源。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探索出地方特色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过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有时效性、变化性和动态生成等特点。

(1)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①校本课程开发应结合当地社会需求,以学校及学生的需要为核心,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它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发出适合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程。

②校本课程应以学校的教育人员为主体,同时也可以吸收家长、学生及社区人员参与。在圣公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都不同形式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校本课程开发是充分运用学校情境与资源的课程开发工作。资源涉及到校内校外各种资源。

(2)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①科学的环境分析。分析评估学生的需求、教学资源、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社会期望等各方面内容。

②设置校本课程的目标。教师和学生在圣公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发展,所以从师生两个方面设置发展的目标。

③建立校本课程学习组织,让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

④课程实施。突出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注重情趣性,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

⑤课程反思与重建。圣公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完善。既重视积累、积淀,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元素。

2、探索出圣公文化走进学科课程的策略。

(1)学科教学渗透的理论设想。把学科教学渗透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方向,一条思路,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①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课题的价值必须在学科教学中得到彰显,不是在书斋里闭门造车,也不是单单寄希望于几次活动来实现。

②圣公文化是我校学科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好“例子”。“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③圣公文化是实现学校教书与育人的双重功能的一个纽带。把圣公文化引入学科教学,既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又可以在学习基本的圣公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博大的圣公文化,荡涤灵魂,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2)学科教学选用圣公文化的基本原则。

学科教学选用圣公文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①放大原则。学科渗透有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圣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圣公文化的相关知识。二使学生在宏大的圣公文化的浸润下,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对现行教材中与圣公文化相关的内容必须放大它的功能,使它的课程价值最大化。如一年级语文中的《人之初》,让学生初步了解“仁、义、诚、敬、孝”,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②以圣公文化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初具雏形。

我们以实施圣公文化校本课程为抓手,涵盖学校所有活动,形成学校显性的办学特色和隐性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开发圣公文化资源,使学生对家乡的民俗文化状

况有所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3、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我校教师素质的提高。

课题组崔霞老师获得省语文组优质课一等奖。

张丽丽撰写了《研发校本课程,促进师生核心素养共成长》,刘星撰写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厉勇撰写了《教师在学生校本课程选择中的指导作用》,魏田丽撰写了《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赵荣丽撰写了《甫田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开拓乡村孩子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道路》,刘洋撰写了《小学日记教学初探》。

校本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我们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挑选了一批勇于承担重任且有一定开发能力的教师组成校本教材开发团队,其主体为我校各科骨干教师。我们于2017年3月编写了校本教材《大爱圣公》。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增加了对圣公文化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教材编写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课题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课题的的困惑

盘点课题实施以来的工作,我们发现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问题一课题项目文化氛围不浓

在实施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在文化氛围营造上力度不够,只是在极少数的地方进行了文字宣传,没有做到持之以恒。

问题二师资力量薄弱

在教师方面,我们主要就是参与课题的青年教师,缺乏理论基础,不能把教育原理与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无法提升研究高度;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受到了经验的限制;知识体系不够系统,也是重要因素。在教师培养上,发展速度过慢,青年教师缺少课题培训机会。

问题三课题内容陈旧,学生参与度较狭窄

由于本课题内容涉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传说,对学生来说,内容并不新奇,因此要求其表现形式都要体现新时代的气息,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虽然经历了一年的开展,但是目前进展缓慢,参与学生总量较少,这里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家长的态度,他们认为,参与课题活动,可能会影响学习。他们对课题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认识不够,导致课题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针对这一情况,可能由于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

大宣传,组织学生活动,召开专题家长会等形式,改变家长的认识与态度,力争取得更多家长的认同,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这一课题研究活动中来。

问题四课题研究的困惑

1、由于对教育理论研读不精课题组对“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概念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使研究工作过多地停留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上走了一截弯路。

2、如何运用已经总结出来的原则和策略开发更多的校本课程。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否有必要精确能否做到精确以符合绩效考核的需要。

4、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何体现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四、下一步,我们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还将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建立圣公文化展览教室。

2加深理论研究力度,并建构完整的理论体系。

3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实施、评价作进一步研究。

4对师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进一步研究。

5邀请有关专家到学校讲学,指导研究工作。

碑廓镇甫田小学认真选择、提炼,凝练独特的学校文化精神,积淀和丰富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底蕴,积极建构学校的特色文化课程,展示出专属于自己的特色风采,拾取了圣公文化美丽的浪花。愿这浪花更加晶莹夺目。

附件二:

子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调查

学校名称: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甫田小学子课题名称:圣公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为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水平,保障课题研究质量,特对立项的子课题进展状况、存在的困难及科研需求进行问卷调查。请在相应的字母前加以标注。

1、目前学校课题的进展程度:B

A.已经开题

B.研究中期

C.即将结题

2.课题组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有(可多选、补充):A

A. 缺乏理论指导

B.缺乏有效的科研方法

C.学校领导不重视

D.其他(可附页)

3.课题组已经取得的阶段成果有:C

A.案例及文献分析

B.公开发表的文章

C.校本教材

4.课题组在2017年的研究计划主要有:B

A.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学术研讨交流会

B.参加总课题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

C.与相关科研部门联系,推进课题研究

D.其他

5.课题组希望提供的支持有:C

A.为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培训

B.聘请专家指导结题

C.为子课题成果提供发表、出版的平台

D.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推广课题成果

E.组织同行进行指导交流,展示子课题研究成果

F.其他

6. 在2017年,是否有计划在全国推广贵校的研究成果,进行成果展示?具体愿望和要求有哪些?

希望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全区进行推广,并坚持把课题在全校继续研究下去,争取营造一个浓厚的氛围,让孩子们通过对圣公文化了解,进而爱上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课题个人鉴定意见-课题鉴定意见范文

课题个人鉴定意见-课题鉴定意见范 文 课题鉴定组意见 xx市教育学会组织课题鉴定专家组,于xx年12月22日在xx市教研室,对王xx同志主持的河北省教育学会“xx”规划重点课题——“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进行了课题结题鉴定,鉴定方式为:听取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部分成员的汇报、查看相关资料、召开实验相关人员座谈会、观摩典型课例光盘等。经评议,专家组达成以下意见: 一、该课题符合当今我国课程改革的精神,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选题针对性强,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改变常规的词

汇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教师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课题能够紧密结合本地教学实际,对提高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该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大力支持,教育教学主管部门适时指导,及时完善研究计划;课题组奉行了求真务实的实验原则,采取了积极开放的实验态度,充分发挥了课题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了科研人员应有的执着和奉献精神,确保了课题研究规范有序地进行。 三、整个实验,实验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师生受益大;课题的研究过程体现了词汇学法的立体性和有效性、词汇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独创性和科学性,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实验成果: 1、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多篇执教的课例、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

在全国、沧州市、任丘市的教研活动中获奖,并有部分成果结集成册。 2. 对英语单词构词法做了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了缩合词普遍存在的学说,提出了缩合词的学习方法,对缩合词大面积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 总结出一系列深受学生欢迎、省时高效的“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方法,使得词汇学习的省时高效和大面积丰收成为可能。 4.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词汇学习和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兴趣,发展了智能,提高了能力。 5. 实验中改变了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探索了多媒体“xx”英语词汇立体教学模式。编写了《“爱迪英语”词汇教学优秀课例集锦》,配相应课件。 6. 编辑了“爱迪英语”系列工具书:《初中英语词汇学习宝典》、《词汇学习方法集萃》、《英语词汇活动集锦》、《初中英语词汇总表》;制作了与教材同步的

课题结题自我鉴定

课题结题自我鉴定 还不知道怎么去写课题结题自我鉴定吗?在这里参考一下吧!下面由本小雅精心整理的课题结题自我鉴定,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课题结题自我鉴定篇一 青州市教科研领导小组: 山东省青州第六中学于20XX年10月申请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二年多的艰难探索与实践,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XX年5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教科研领导小组提出结题申请。 课题名称: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 所属学校:山东省青州第六中学 课题负责人:任立俊 课题小组组长:张彦芳 课题研究时间:20XX年1月――20XX年5月 课题研究过程: 教师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该项目研究历时2年,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1―20XX.11,准备阶段。专家引领,理念先行。20XX年1月,国家级课题《面向新课程的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效益研究》开题。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和课题组副组长梁博文老师到学校进行指导。总体规划,制定目标。根据专

家的指导和建议,每位教师分析制约自我发展的因素,写出个人成长计划;请进来与名师对话,请名师到校指导;走出去,与世界共舞,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教师发展需要,分析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制定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负责人:张彦芳。 第二阶段:20XX.12―20XX.5,项目研究实施阶段。 (1)全面推进,突出重点,成立实验班级;典型示范,骨干带动,建立教师发展的实验共同体;加强培训,力促成长,建立分层次、形式多样的培训机制,制订各层次教师发展规划;同伴互助,个性发展,发挥集体智慧,使集体备课日常化、常态化;正确引导,理论提升,加强新理念的学习,提升应对课改的能力。 (2)以课堂教学促成长,以创新研究促发展。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以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的有效发展。(3)重视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反思。 (4)建立教师自主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引导教师创新发展。 (5)建立骨干教师博客,实行教师论坛制度。为老师提供跨学科的交流平台。 (6)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有目的地引导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反思。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模版

某某中学《微型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课题,历经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鉴定组成员通过查阅文字材料和观看光盘视频,提出以下鉴定意见: 第一、选题具有较高的价值。微型化学实验是近二十多年迅速发展的一种化学实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是国际化学教育界公认的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一种新举措。它由于独具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有关它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正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课题以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展化学探究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加快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另一方面,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在一程度上弥补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验资源短缺的不足,增加化学实验探究的数量,提高实验效果。 第二、课题成果具有创造性。课题组以周怀宁教授设计的高分子微型塑料仪器为基本器材,辅之一些简单、易得的物品作替代仪器组成实验盒,不但丰富了器材、降低成本,而且使用方便,便于组织开展课内外的化学探究活动。同时,也能打破化学实验及器材的神秘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 第三、课题研究思路正确,方法恰当。课题以案例开发、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微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新理念为指导,开展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其思路是正确的。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参与面大。研究方法适当,论证严谨,材料丰富,结果可信度高。值得指出的是,课题组请来了知名教授到学校进行指导,少走了弯路,提高了研究效率。

第四、课题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课题组卓有成效的研究,丰富了微型化学实验的实践经验,对我区乃至全国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在学科教学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1)课题从理论上对微型化学实验的必要性和原则进行了探讨,初步探索出微型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法。(2)开发了大量的案例。案例涵盖了高中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既有性质实验也有制备实验。既能替代常规实验又具有环保、效果明显、便于操作等优点。这些案例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为校本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3)课题的研究与应用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使该校化学科在高考和奥赛中不断取得佳绩。(4)该课题的研究与应用在南宁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带动了其它学校。其成果得到逐步推广,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 总之,这一研究课题价值较高,研究思路清晰、方法恰当,成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本人同意该课题通过结题鉴定。希望课题组进一步开发案例,并对其它学校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探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研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

山阳县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成果鉴定申请书 课题批准号sjkt0913 课题名称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情境课题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张博 所在单位板岩西林九年制学校 填表日期2012 年 6 月 20 日

山阳县教研室制一、基本情况 提交鉴定的成果成果主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情境”课题结题报告及阶段工作报告 成果附件 教研论文 案例分析 调查报告 教学案例 申请鉴定方式会议鉴定 原计划成果形式论文及调研报告 原计划完成时间 2012年 6 月 20 日 通讯地址板岩西林九年制学校邮编726413 联系电话8869540 电子信箱 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 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和职称承担任务 曹俊峰板岩西林九年制学校理科教研组组长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 曹淑敏板岩西林九年制学校中二收集素材撰写《开题报告》陈宝健板岩西林九年制学校中二收集素材撰写《中期报告》党鹏板岩西林九年制学校中二收集素材撰写《结题报告》 董阳板岩西林九年制学校中二收集素材撰写工具书《物理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案例集》 喻维娜板岩西林九年制学校中二收集素材制作电脑软件《物理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案例集》

刘东板岩西林九年制学校前期调研实验结果对比杨艳板岩西林九年制学校调查问卷实验结果对比二、申请鉴定成果的简要介绍与自我评价 承担课题研究的所有教师经过近三年的潜心研究,创造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研究成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课题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以撰写子课题,师生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及研究阶段性总结,还有实验研究案例(有关资料请查看成果附件)等形式进行调研,同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实施顺利。 简要介绍: 1、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应用性理论研究。 收集有关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关理论对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涵义、特点、理念、思路、内容、一般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区别与联系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2、新课程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模式和操作方法研究 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现有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 形成若干新课程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模式及操作方法。指导教师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和研究。并在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实践中不断验证、调整、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可编辑版】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可编辑版】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一) **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课题鉴定专家组,于**年12月27日对*******学校****老师主持的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进行鉴定。专家组成员听取了主持人的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对课题有关问题进行了咨询,最后专家组进行评议,达成以下意见。 1、该选题,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校实际,探索了初中学生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及预防矫正策略,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及在各项活动中的开展进行了积极改进,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该研究,尝试了“群育”的活动模式及动态评价策略,有效优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融洽了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2、该课题研究思路清晰,采取了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较为得当,实验过程比较有效。调查问卷的样本工作量较大,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普遍实现了转变,使参研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师生共同努力,家长参与,增进了家长与师生的情感交流。注重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注重了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师的协同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学习了大量的现代教育教学论着,

学习了名校经验,并得到了外地专家的定期指导,提高了自身素质,教育科研水平有显着提高,对学校的整体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在河北省和沧州市的教研活动中交流获奖,有相关论文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实践成果。 6、该课题在相关文献的检索方面、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上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不断充实完善。鉴于此,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鉴定。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二) 该课题是在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展的起始阶段开展的,课题组在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以敏锐的眼光和较深的洞察力选择了这一对新课程实施带有关键性特点的科研课题,这在省内外是具有前瞻性和领先性的。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实验,课题进展顺利,结题报告完备,研究和运用环节完整,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体现了课题组的扎实研究水平和现代科研意识。本课题研究基于高中新课程的实际,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很强的规范性。课题的设计、组织和管理规范,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方法得当,研究的过程阶段明晰,研究过程中的形成性资料积累完整丰富。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课题针对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与要求设题,较好地研究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亟待解决的教学实践问题,并且探索了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的方法和途径,诸如利用互联网查阅、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等,尤其是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些做法具有创新意义和价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题有效地将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教学的需要,基于模块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素质,使课堂教学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一) ××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课题鉴定专家组,于××年12月27日对×××××××学校××××老师主持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进行鉴定。专家组成员听取了主持人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对课题有关问题进行了咨询,最后专家组进行评议,达成以下意见。 1、该选题,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学校实际,探索了初中学生学习困难形成原因及预防矫正策略,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渗透及在各项活动中开展进行了积极改进,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力,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较系统研究,通过该研究,尝试了“群育”活动模式及动态评价策略,有效优化了学生心理素质,融洽了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 2、该课题研究思路清晰,采取了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较为得当,实验过程比较有效。调查问卷样本工作量较大,获取了较为丰富第一手资料。 3、通过该课题研究,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课题组成员教育观念普遍实现了转变,使参研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师生共同努力,家长参与,增进了家长与师生情感交流。注重了对家庭教育指导,注重了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师协同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学习了大量现代教育教学论着,学习了名校经验,并得到了外地专家定期指导,提高了自身素质,教育科研水平有显着提高,对学校整体工作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 5、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在河北省和沧州市教研活动中交流获奖,有相关论文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丰富实践成果。 6、该课题在相关文献检索方面、实验数据收集整理上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不断充实完善。 鉴于此,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鉴定。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二) 该课题是在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展起始阶段开展,课题组在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基础上,以敏锐眼光和较深洞察力选择了这一对新课程实施带有关键性特点科研课题,这在省内外是具有前瞻性和领先性。经过两年多研究实验,课题进展顺利,结题

校级课题成果鉴定书20101009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校级课题结题成果鉴定书 课题名称:五年制高职校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课题主持人:陈祥 所在部门: 信息传媒系 鉴定方式: 鉴定日期: 一、提交鉴定的成果主件、附件目录(请注明出版物或出版社) 高职院校德育现状调查报告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 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创新型德育管理研究结题报告 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时期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概述(包含成果的社会效益)

本课题是针对日前德育工作存在的诸多弊端,依据“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观点、德育过程“双主体”论、德育活动“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情境中心、活动中心)、“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个体、贴近学生心灵),按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围绕“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人”,培养大写的人,培养不仅仅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人,更需要培养一个具有较高公民素养、职业素养和终身素养水平的人”这一研究目标,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而展开的德育行动研究,初步创建出与新德育目标、新德育内容相互作用的新德育模式与方法体系。 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生,承载着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者,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历史使命。“十五”期间,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2200多万个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十一五”期间,更造就8000多万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在造就高职生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德育的良好教育是完成高职教育任务的基本保证。 在高职学校教育中,德为根本。但在高职生培养和使用中,“德”恰恰是高职生紧需要加强修养的。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早地施加积极影响和正面引导,会更有效地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全面带动素质的提高。为了应对高职教育中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研究对策,提高德育效果,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于2008年成立了“五年制高职校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实践研究课题组”,为高职生德育模式的创新进行了专门研究。它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一)是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德育具有发展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将学校的一切工作、学生的一切活动从德育层面进行有机切入,形成整体的创新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促进学校德育水平与效益的提升。 (二)是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注重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创新型德育尊重人的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通过课题研究,在一系列的德育途径与方法操作、德育活动的体验中,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精神品质和道德规范,达成“知、情、意、行”的统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而实现生命的美丽和价值的提升。 (三)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199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在讨论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哪些挑战的问题时,被列为第一位的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并指出,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便是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针对时代特点,改革高职生的德育模式,对二十一世纪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是体现德育理论的创新。“德育不仅是规范性的德育,而且更是发展性、创新型的德育。”德育理论的创新来源于德育实践的创新。通过课题研究和德育实践,建构学校和谐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体系,可以将学校创新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体系提升到理论层次,构建出比较系统、科学的和谐德育理论,用和谐德育的创新理论指导和谐德育实践。 课题实践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德育,作为一种特殊性的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不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都已经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不论是培养目标、教学组织方式,还是生源质量、学校基础条件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都存在较大区别。探索和研究高职德育的特殊性、德育规律性,为高职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是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现状还不太令人满意,存在一些问题,与邓小平同志1983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调整思路,敢于创新,开拓高职教育德育的新思路。其课题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一)探索性价值。比较于我校“九五”、“十五”的德育研究课题,本课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课题研究,在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目标、德育论、德性论、“新三中心论”等有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索,而这种实践探索必须用现代教育理论的积极的思维,通过有效的操作,构建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创新德育突进与方法体系。 (二)针对性价值。针对性是实施德育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针对我们高职生学生品德发展实际和人文环境实际、和谐德育工作实际而开展的创新性活动,以培养现代的人,提升德育工作的育人水平。 (三)实践性价值。“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本课题研究具有实践性价值,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构建

课题鉴定意见范文

课题鉴定意见范文

课题鉴定意见范文 课题鉴定组意见xx市教育学会组织课题鉴定专家组,于xx年12月22日在xx市教研室,对王xx同志主持的河北省教育学会xx规划重点课题——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进行了课题结题鉴定,鉴定方式为:听取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部分成员的汇报、查看相关资料、召开实验相关人员座谈会、观摩典型课例光盘等。 经评议,专家组达成以下意见:一、该课题符合当今我国课程改革的精神,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选题针对性强,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改变常规的词汇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教师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课题能够紧密结合本地教学实际,对提高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该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大力支持,教育教学主管部门适时指导,及时完善研究计划;课题组奉行了求真务实的实验原则,采取了积极开放的实验态度,充分发挥了课题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了科研人员应有的执着和奉献精神,确保了课题研究规范有序地进行。 三、整个实验,实验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师生受益大;课题的研究过程体现了词汇学法的立体性和有效性、词汇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独创性和科学性,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实验成果:1、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多篇执教的课例、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

在全国、沧州市、任丘市的教研活动中获奖,并有部分成果结集成册。 2. 对英语单词构词法做了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了缩合词普遍存在的学说,提出了缩合词的学习方法,对缩合词大面积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 总结出一系列深受学生欢迎、省时高效的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方法,使得词汇学习的省时高效和大面积丰收成为可能。 4.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词汇学习和竞赛活动。 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兴趣,发展了智能,提高了能力。 5. 实验中改变了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探索了多媒体xx英语词汇立体教学模式。 编写了《爱迪英语词汇教学优秀课例集锦》,配相应课件。 6. 编辑了爱迪英语系列工具书:《初中英语词汇学习宝典》、《词汇学习方法集萃》、《英语词汇活动集锦》、《初中英语词汇总表》;制作了与教材同步的系列词汇活动幻灯片。 7. 课题研究使课题小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和研究效果十分显著。 在完成预期研究目的的基础上拓宽了研究领域,扩大了科研成果,带动了任丘市的教育教学改革。 四、该课题在实验过程中,词汇教学模式还需要完善,缩合词的研究还需深入,不少有价值的东西还需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希望在后

4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doc

课题名称 关于农村中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实验与探究 课题承担者 孙丽艳 工作单位 高唐县三十里铺中学 研究起止时间 2011年—月至 2012年 6 月 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成果鉴定书 组织鉴定单位 鉴定方式 鉴定日期 聊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制 成果鉴定须知 第…条凡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均应在研究工作完成 后对成果进行鉴定,并由聊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验收。 第二条 课题完成后,课题第一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应及时向市 教科所提出申请成果鉴定报告,并填写课题成果鉴定书。 第三条 鉴定方式有两种,包括会议鉴定和通讯鉴定。鉴定组专 家一般由5人组成。专家人选由课题负责人与教科所共同商定,原则 上每个鉴定组应包括3名以上(含3名)相关的学科成员。 第四条 课题组负责人向鉴定组提供课题申请书、课题立项通知 书、研究成果及附件、课题研究总结(含阶段总结)等材料(以上材 料

均需复印件1份)。如果采取会议鉴定方式,上述材料应在会议前一个月提交鉴定组专家审读。 第五条鉴定组专家应本着科学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照课题中请书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对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审意见,并由鉴定组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 第六条课题鉴定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将完整的课题研究成果材料、课题鉴定书(结题证书)一并送交所在单位档案室存档。市教科所留一套复印件备案。 第七条鉴定所需费用由课题组和聊城市教科所共同负责。 聊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成果简介(应含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提交鉴定的成果主件、附件目录主件目录 1、结题申请书 2、结题报告 3、成果鉴定书 4、课题立项通知书 5、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7、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 8、课题研究成果 附件目录

课题成果鉴定书

横山县基教科研办[ ]鉴字第号横山县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成果鉴定书 课题批准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年月日 横山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制

声明 本鉴定申请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横山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拥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成果的权力。特此声明。 横山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横山县城教研室内。电话:(0912)7617388。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本鉴定书仅适用于横山县中小学校本课题申请滚动县级课题结题鉴定使用。 二、封面中的“横山县基教科研办[ ]鉴字第号”、“课题批准号”申请鉴定人不得填写。 三、“申请鉴定方式”一般均填写通讯鉴定,县教科研领导小组根据学校申请和工作实际需要,还将采用会议鉴定、现场鉴定等方式,采用后两种鉴定方式的,课题主持人依据结题鉴定前的有关通知据实填写。 四、“基本情况”中的“校本课题立项时间”和“校本课题结题时间”按照学校立项证书和结题批复的时间填写。 五、“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含主持人不得超于3人,未参加研究工作的不得填写。 六、“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反思”的写法要求见该项的“内容格式提示”。 七、校本课题结题后,课题负责人可向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滚动升级县级课题的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一)(1)校本课题成果鉴定书一份;(2)校本课题立项证书复印件一份;(3)校本课题结题证书(或批复书)复印件一份,以上三项按照上述顺序依次整理,用活页夹装好。(二)校本课题成果鉴定汇编材料一套(具体要求见《横山县中小学校本课题“成果鉴定汇编材料”规范》)。(三)“横山县基础教育科研课题成果鉴定书(2015版)”一式两份。以上材料由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审核后择优报送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成果鉴定书 课题名称: 小学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研究课题类别:重点 ? 立项课题负责者: 周建新工作单位: 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组织鉴定单位: 鉴定方式: 鉴定日期: 一、成果简介(包含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 思想的深入人心,环境教育也从单纯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转向以环境与发展为核心,从教育的边缘移到了教育的中心位 置。环境教育被视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国内外关于环 境教育的定义颇多,但有一个共识:环境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旨在培养受教育者 的环境素质,从而使人与环境的关系相协 调。本文提到的“环境素质”主要指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技 能、对待环境问题的价值观和态度。我校的环境教育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环 境教育使小学生环境素质健康和谐地发展,为培养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打下基础。本课题研究的特征在于不求系统,唯求有所突破,通过校园建设与管理、课堂教学渗透、课外实践活 动、校本课程开发等多种形式展开。 一、加强校园的环境管理,营造整洁优美育人环境 制订和实施全校绿化、美化、体现环保的设计与宣传等环境建设工作的措施和 计划。开展节俭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知道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德要求,知道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二、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抓好学科环境渗透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环境教育的综合性特征,就要求各科教学均 应参与其中。首先,找准各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其次,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再者,及时交流环保信息。 三、拓展环境教育新领域,开展环保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课外活动更是小学环境教育的重点,因为它更能有效地向学生普及环境知 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可以这样讲,没有形式多样的课外环境活动,就是不完整的环境教育。我校的做法是:1(举 办知识讲座。2(组织学生参观考察。3(结合课程改革,组织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4(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实践活动。通过教育和实践,学生获得一定量的有关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知识,作出科学判断 的能力有所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待环境的价值观和态度更加正确;学生逐步认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并形成新型的环境与发展观,并能在环境活动中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 环境价值观和态度。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四、践行绿色教育新理念,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过程,是实现环境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发展的载体。以环境教育的目标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成立以该课题研究成员为 主要对象的开发小组,以学年为单位,确定学年环境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编写活动方案。在实践的基础上,再逐渐整理成章,命名《绿色家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