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序性制裁理论》书评

《程序性制裁理论》书评

《程序性制裁理论》书评
《程序性制裁理论》书评

《程序性制裁理论》书评

陈瑞华著

英国学者达夫(R.A.Duff)即从“刑事审判是一种理性的活动”这一论点

出发,论证了“裁判的公正性与产生这一裁判的程序的公正性与产生这一裁判的程序的公正性具有一种内在关联性“这样一种论断,坚持了程序本位主义观点。

⑴他看来,一项刑事裁判的质量会因为产生它的程序本身不具有合理性而受到损害,因此法院通过刑事审判所作的裁判必须具备合理的根据并经过充分的论证;同时,法院通过刑事审判还必须向被告人及其他社会公众宣示和证明其判决的公正性,尽力说服那些其行为接受审查的人接受判决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今天,程序正义的理论在英美法学界已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和完善,程序本

位主义理论不过是将程序正义的理念强调到了极致而已。尽管程序正义的理论一直到本世纪60年代以后才大规模地出现,但程序正义作为一种观念,却早在13世纪就出现在英国普通法制度之中,并在美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受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法律传统的影响,人们一般特别重视法律程序,相信“正义先于真实”(Justice before Truth)、“程序先于权利”(Process before Right)〔⑵〕,然而在今天的中国,随着经济和法治文明的发展,我们越来越看到的是

程序价值在于今天中国的刑事审判过程的扭曲,司法机关及其政府的公信力被削弱,“好结果效能”不断受到质疑,程序价值的作用不断凸显。

北京大学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陈瑞华先生在其学术著作《程序性制裁理论》以程序性违法的法律后果问题为研究对象为我们初步形成了当代中国以权利救济为中心的程序性制裁理论。

早在《刑事审判原理论》中陈瑞华教授就提出了程序正义的理念,并一直

在为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鼓与呼喊。虽然,程序正义的独立和优先价值现在还没有完全为人接受,但是程序正义理念却基本上被理论界与实务界所吸收。程序正义具有独立于实体正义的价值,那么如何保障程序正义能够独立于实体正义实现?这是程序正义理念被人们接受以后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陈瑞华教授在著作《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在对中国发生的大量程序性违法的现象(潜规则)和现有治理程序性违法的方式进行了刀刀见血的实证分析之后,提出了程序性制裁的概念,并以程序性制裁为核心,提出了程序性违法、程序性法律责任、程序性裁判、程

序性辩护、程序性上诉等概念,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程序性制裁理论。

《程序性制裁理论》当中作者运用经验实证研究方法,对警察、检察官和法官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成因以及官方治理程序性违法行为的主要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评论。在第二版的《程序性制裁理论》,作者重新对书中那些有价值的理论分析以更为准确的语言重新做了梳理,同时考虑其2003年的“清理超期羁押活动”的十分有限的意义,将第一版中的“程序性违法的运动性治理”一章予以删除,并且将笔者认为对于初学刑事诉讼法的学生具有重塑“宪法性侵权”的宪法性救济权利理念有重大意义的资料性较强的“宪法性权利的司法救济”一章删除,笔者甚为可惜,尽管中国迄今仍未建立“宪法性救济制度”,但是作为小宪法之称的刑事诉讼法,此章对于我们的学习仍有巨大的帮助,这种帮助是对于我们的法律思维和学习思路的开拓。作者认为这种较为严重的程序性违法视为“宪法性侵权”的观念还主要存在于部分西方国家的宪政制度之中,因而没有保留。但是精简后的《程序性制裁理论》摒弃了一些不必要的包袱而呈现给读者一个更为清晰和成熟的理论,言于此不禁对于作者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慎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所折服。在该书的序言中,程瑞华教授言其自身在研究法律问题的过程中受到三位中外著名学者的深刻影响,他们是英国在哲学家卡尔·波鲁尔,中国思想家胡适以及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作者认为三位学者虽然所学术领域有明显的差异,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学术贡献,但是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却有着惊人一致的见解,即在经验事实中发现问题;运用现有的理论对该问题进行解释,在无法做出妥当解释的情况下,提出真正的问题;提出假说,对假说进行论证;运用证伪或者否证的方法,提出若干命题,然后对这些命题进行证伪;将那些假说,放在其他不同的领域进行验证,以将其上升为一般化的理论命题。在研究美国学者萨默斯的“程序价值理论”时,笔者发现作者在也将此方法论极大的运用于《程序正义论》文章的阐述论证这种技术性的研究方法对整个法学界而言既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创新。本人对此尚只是初识阶段,断不可深入赘述,以免恼人笑柄,所以对此方法论还有待考究与学习,但不得不说,因着这种研究方法,在作者一步一步引导当中,消除我对一些程序性违法行为的扭曲状态的疑惑,这种疑惑在我这只是疑惑,然而作者却为开启了一扇窗,让我去怀疑,去假设,去验证。

第二版《程序性制裁理论》作者从问题的出现去概括总结其成因,并提出

自己的解决方案设想。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程序性违法的性质与成因”,从五个方面解释了程序性违法形成的原因;第二章“程序性违法的实体制裁问题”,分析了通过追究办案人员实体责任的方式来解决程序性违法问题的治理方式,对这种治理方式的优劣得失作出了评论;第三章“程序性制裁的法理学分析”,总结了程序性制裁制度的基本特征,论证这一制裁方式的正当性,讨论这一制裁方式的局限性;第四章“程序性制裁的实证分析”,分析了中国现行了两种程序性制裁制度,并对中国司法实践中盛行的变通做法作出了评论;第五章“程序性裁判的基本问题”,以法院处理刑讯逼供问题为范例,讨论了现行的程序性裁判机制及其局限性;第六章“程序性辩护的兴起与困境”,全面考察了程序性辩护的形态及其法律效果;第七章“程序性上诉之初步研究”,对于程序性上诉的地位、理由、对象、裁判方式以及两审终审制度本身,都作出了全面的讨论和反思;第八章“程序性制裁理论的体系”。在总结全书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程序性制裁的理论体系作出了全面的梳理,对于独立于实体法的程序性的实施方式作出了理论上的总结。系统的概括则全书分为五部分,分别为“程序性违法”、“程序性制裁”、“程序性裁判”、“程序性辩护”、“程序性上诉”,作者围绕着程序性制裁问题,不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而且建构了一个暂新的程序理论体系,并且将刑事诉讼的独立价值作为整个研究的起点和前提。、

一、程序性违法

本书所研究的是一种违法现象及其治理方式的问题,也就是“程序性违法及其法律后果”问题。作者首先就程序性违法提出了问题和假设,再则通过三个案件的分析阐述何为程序性违法?程序性违法与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等实体性违法行为究竟有什么区别?等等······从实际情况中探究其中隐含的问题,揭示出程序性违法的性质,因其主体的特殊性,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则尤为严重。我们可以看出从程序性违法到侵权性违法,再从侵权性违法到宪法性侵权行为,其中并没有截然分明的法律界限。程序性违法行为并不仅仅具有形式上的违法性,而且还因其所具有的侵权后果和损害公共利益的性质,而可能具有实质性的违法性。

相对于一般的实体性违法行为而言,程序性违法则属于一种“公共侵权行为”,也就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刑事侦查、公诉和审判权利过程中,造成了当事人人生权利和诉讼权利被侵害的后果。作者认为,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的程序性违法就属于在维护一部国际基本法律之实施的过程中,其自身却违反了另一部国家基本法律。而这种程序性违法可能不仅构成公益性违法,而且具有侵权性违法的属性。在现行司法实务中,作为刑事追诉对象的嫌疑人、被告人,更经常地属于这种违法行为的受害者。作为一种法律现象程序性违法存在于中国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并在一些地方和一段时间内存在着屡禁不止甚至逐渐恶化的趋向。譬如,现行刑事诉讼法,对于明显违反刑事诉讼程序、侵犯律师会见权的行为,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任何正确的法律后果和诉讼程序。在这种没有任何救济途径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程序性违法和政府机关的强迫干涉,司法的审判程序陷入一片混乱中。司法机关对于“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禁止性规则”的违反直接导致了有关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得不到实现。公众对于整个司法程序的质疑则变得情有可原。我们看到整个社会对于药家鑫事件的集体快意围观,对于政府以及司法机关的舆论牵引,这种种现象并不是纯粹地仗义而为,我们必须看到的是这是社会对政府以及司法机关的讨伐,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的“正义植根于信赖”,我一直甚是笃定。如果不是对于政府以及司法机关的不信任,公众何以需要不断制造出舆论炸弹,程序的不公正和不公开以至于我们会不断的质疑结果是否公正,正义的信念无法在整个社会扎根,何以要求社会对你信赖?一个结果正确与否,社会公众并不了解,社会公众不会因为结果正确与否提出质疑,而是因为过程的不公,对司法官个人不信任会殃及其审判结果失去社会公信力,对过程不接受对游戏规则的不接受,当然也不会接受其结论。因此,需要让过程符合结果公正。英国另一位学者罗卡斯(J.R.Lucas)则从消除人们普遍对一些不合理的审判过程所产生的“非正义感”的角度,对传统的“自然正义”原则进行了重新论证。〔3〕他认为,正义不仅要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能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只要遵守了自然正义原则,人们作出决定的程序过程就能达到最低的公正性:使那些受决定直接影响的人亲自参与决定的产生过程,向他证明决定的的根据和理由,从而使他成为一种理性的主体。经过这种正当的程序过程,人们所作出的决定就具有了正当性和合理性。

作者认为:程序性制裁的种类大体上有四种,刑事起诉、纪律惩戒或者行政处分、民事侵权之诉、以及程序性制裁。通过刑事起诉来制裁程序性违法,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就是这种违法已经严重到构成犯罪的程度。通过刑事起诉追究刑事责任,可以以最严厉的途径来制裁违法的官员,也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恐吓效果。但是要想发动一场刑事起诉,搜集证据,的准确性、充分性,格外关键。一般都要求被告人是无罪的情况下才能提起刑事诉讼,发动起来非困难。同样的行为由一般的公民实施,定罪比较容易;如果由警察、检察官实施起来,追究就非常困难。

我们可以看到现今对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更多的都是纪律惩戒和行政处分,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恐吓后果,但是,这样的一种途径,最大的局限就在于它是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处分,它的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容易产生利益的牵连,不容易保证最基本的作为制裁机构的中立性、超然性。因而期待因这种行为而有所抑制程序性违法行为,在我看来不过是痴人说梦。

如陈瑞华教授所言,民事侵权之诉在英美比较发达,因为英美没有像大陆法系这样的行政诉讼制度。像我们国家有一套行政诉讼法,那要想在我们国家走这条路,就必须走特殊的行政诉讼,也就是国家赔偿。国家赔偿,涉及到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明标准的确定,涉及到一系列的包括法院是否独立、法院是否受制于地方行政机关,所以要想把民事侵权纳入到我们国家的行政诉讼或者国家赔偿的轨道,也可以说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和困难。(4)

二、程序性制裁

“作为程序性违法的法律后果之一,程序性制裁属于一种法律后果。相对于民事侵权赔偿、行政纪律责任追究、刑事追诉以及国家赔偿等“实体性制裁”措施而言,程序性制裁是通过对那些违反法律程序的侦查、公诉和审判行为宣告为无效、使其不再产生所预期的法律效果的方式,来惩罚和遏制程序性违法行为。”作者从程序性制裁的法理学分析和实证分析论证为什么要对程序性违法行为进行制裁,从实证分析去阐述程序性制裁的司法实务中的紧迫性以及其局限性。对于警察、检察官、法官在刑事诉讼中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我们究竟是采取容忍

的态度,从而维护实体正义的实现,还是通过宣告无效的方式来维护程序法的实施,却要因此损害或牺牲实体正义的目标。在这种矛盾的行为里寻找出口,成为今天法律学者的重大使命。

作者认为程序性制裁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五种,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诉讼终止或撤销起诉制度(普通法系独有),撤销原判制度,解除羁押制度: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大陆法系独有)。程序性制裁带来的是“违反法律程序则致实体结论无效”的制裁方式,诉讼程序的合法性在这种追究责任的方式中具有决定实体结局的效力。这赋予了法律程序具有完全独立的价值,程序法不再是实体法的附庸,遵守诉讼程序不再仅仅视为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手段或实现实体法的工具,而具有自身独立的意义。这种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维护刑事诉讼法的实施;

②为程序性违法行为的受害者提供权利救济;③维护基本的程序正义原则。程序性制裁制度,不但说明了维护程序法的实施本身就是目的,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将法律程序的重要性置于实体法制上,使得法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确保程序法的实施而不惜牺牲实体法的实施和追究犯罪目标的实现。

在程序性制裁制度的作用下,那些违反法律程序的诉讼行为之所以被宣告为无效,不是因为他们影响了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和实体法的实施,而是因为特闷破坏了法律程序及其所包含的司法正义价值。而这种典型的程序中心主义的法律责任制度,将刑事程序的独立价值抢到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程序定制裁的实证分析中作者从现行的程序性制裁制度,排除规则、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准许撤诉、从轻量刑的的程序性制裁方式的个案考察,综合分析阐述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从事郑重,让我们认识到中国法目前所具有的上层次性,也就是所谓的“书面制定法”与“潜在社会法”的二元并存特征,在这些为适应针对某些特殊的违反程序行为,实施了新的程序性制裁措施。

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作者对于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未来给予了厚望,他认为,建构和完善程序性制裁制度不可避免地与未来中国宪法改革发生密切的联系,那么这种程序性制裁制度就将朝着权利救济乃至宪法性权利救济的方向发展下去,从而有效地“为权力而斗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作者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无论如何,它极大地激励了我。

三、程序性裁判

程序性裁判作为一种新的法学概念,作者运用经验实证方法,从程序性违法行为、程序性制裁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在诉讼程序的独立价值得到强调的今天,程序性裁判理论作为英国式的“审判之中的审判”对于实体性裁判的社会冲击力。作者以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为范例,对程序性裁判制度作一初步的研究,考察中国法院对派出证据申请的裁判方式,反思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法院对待程序性违法和非法所得证据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论证建立程序性裁判机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分析程序性裁判的构建原则及其构成因素,透过程序性裁判本身,讨论中国司法裁判制度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命题。在运用“问题-经验-理论”研究思路的论证过程中,作者引用英美对于排除规则的有效保障,反思中国针对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的模糊不清,对于实用程序,尽管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有一定的实体性规则,但却不存在相应的程序性规则,更不存在英国式的“审判之中的审判”程序。这最终导致了排除规则在实施过程中的名存实亡和流于形式。

本书中,作者重点讨论了狭义的程序性裁判,即法院对警察、检察官和法官及其他参与刑事司法活动的官员是否违反诉讼程序,有无侵犯公民权利的问题,所作的专门性裁判活动。在作者对于程序性裁判的概念定义中,对于法院的独立价值及其法官发挥自由裁量权积极中立做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如同美国式的“审前动议”程序在中国刑事诉讼中构建以及发展实施难度可见一斑。对于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完全照搬外国的实践理论成果,是不可能的,没有相对完善的证明责任分配机制,法官的裁判就显得有可宽容的游刃度,可想而知,得出的结论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因而,中国就程序性裁判制度的研究应用,仍有一天很长的路要走。程序性裁判的制度里之独立于实体裁判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它有一套专门的证据规则,以便维护控辩双方的公平游戏,并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作出适当的限制,然而因为不举行独立的程序性裁判程序,司法机关对于程序性问题的裁判不遵守任何证据规则,结果又会造成证据应用上的混乱和无序,控辩审三方基于自身所处位置便无法达成共识。

因而,从作者的层层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程序性裁判机制的构建问题上,

中国的法院所面临讲不仅仅是维护司法独立、提高司法权威和扩大司法裁判范围的问题,而这仅仅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作者担心不改革法院的司法裁判方式,不维护司法裁判制度的公正性,那么独立审判和司法权威反而可能成为法院独断专行的借口。因而,作者认为,“或许,提高司法官员的素质和职业化,改革司法程序,维护司法程序的公正性,这应成为雨司法独立同等重要的司法改革课题”。

四.程序性辩护

用美国著名辩护律师德肖维茨的话来说,这种辩护是一种“以守代攻”地对付政府检控方的辩护方式,也就是通过指控侦查人员的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将“政府置于被告的地位让它为自己的非法行为受审”,(5)这种新型的辩护形态,作者称之为“程序性辩护”。这种在中国称之为新兴的辩护形态,作为诉权行使方式的程序性辩护是积极的,带有进攻性的辩护形态。这些结论是作者基于问题的提出,个案分析中和的程序性辩护性质,作者将程序性辩护与其他形式的司法审查之诉均视为一种针对公共侵权行为的诉权行使方式,并从这一角度考察程序性辩护在维护法治方面的重要功能。然而这种重要性的兴起,在作者看来在其现实操作中其辩护效果的状态还需考量。这种现实困境,表现在对于法庭的裁判活动还缺乏最基本的制约力和影响力。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问题,更是一种基于现实困境的假设和解决方式的设想,作者对比英美程序性辩护看到中国实行的困难,当一般的行政行为都可以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而可能造成更为严重后果的侦查行为和公诉行为竟然无法接受法院的司法裁判,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法治社会所应具有的司法制度设计。作者提出了一种担忧,“没有这种死法审查和救济制度,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程序性辩护不仅无法引发任何程序性裁判活动,而且可能根本不具有存在的空间和余地”。(7)

五、程序性上诉

程序性上诉问题,也就是程序行为吧的受害者针对第一审程序中存在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向上级法院所提出的法律上诉。较之于第一版,作者对于中国程序

性上诉的地位、理由、对象、裁判方式以及两审终审制本身,进行了重新检讨和反思,并全面讨论了程序性上诉理由的设计、审判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以及审判制度的改革等问题。在司法实务中,引起上级法院推翻原审判决,往往要看这些程序错误是否对原审判决的结果产生了实际的影响,或者与原审判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关联性。

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上诉理由,几乎都是绝对的上诉理由。具体包括:①违反公开审判的规定的;②违反回避制度的;③剥夺或限制了当事人法定诉讼权利的;④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⑤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这种制度一方面设计过于理想化并且范围过大又没有区分违法行为情节的轻重,另一方面又导致大量的一般程序性违法行为无法得到二审法院的程序性制裁。而中国的两审终审制,并在第二审程序中进行“全面审查原则”,这种绝对的复审重视事实认定超过法律适用、强调实体法律适用超过程序法律适用的问题。新刑事诉讼法对于此也无新的规范,因而解决程序性上诉困难处境的唯一出路的前提是建立三审终审制,设定专门的法律审判程序,使得下级法院在使用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所存在的错误得到专门的检查。

六、总结

总的而言,该书有两条清晰可见的红线:一是在内容上提出了以“权利救济”为核心的“程序性”制裁理论。拓展刑事诉讼法学的学术版图,提出一系列新的概念和理论;而是在方法论上强调对问题的解释,注重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法律的、问题。体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核对问题的深刻反思,他确认并加强还未被完全认可的程序制裁理论的地位,解决了许多的现实困惑,为进一步完善程序性制裁理论提供了方向。

再者纵览整本书,我们被作者带入一个浩瀚的法律世界,作为一个法律人所应坚持的底线和所追寻的法律精神,这种精神的启发,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尤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刑事诉讼法在人权保护方面堪称“动态的宪法与人权法”。刑事司法实践中发生的惨痛事件的深刻反省,是作者在理性分析司法潜规则的背后,在将程序理性导入制度设计的背后,是对人权———人的关怀。(10)在做着看

来,法律可以是一种世俗职业,是一种技术,一门科学,但法学必须是有心性的,必须对人本身有深沉的关照。而勾连国家与公民的刑事诉讼法学尤应如此,并将这种关照落实到国家法律的制度安排中。否则,每一个人都将成为潜在的佘祥林。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国家司法改革应该是每个公民去为之努力,正义是有代价的,然而迟来的正义非正义,防范于未然而不是等社会对程序性违法行为的剧烈反弹。

《程序性制裁理论》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学习困境的出口,同时也是我们司法改革为之努力的一个推动力。

注释:

〔1〕See R.A.Duff,Trial and Punishment,1986 by Combridge Univ .Press。

〔2〕See J.R.Lucas,On Justice 1980 by oxford Univ.Press,Pp.1—19。?

〔3〕参见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0-83页。?

〔4〕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出版

〔5〕[美]艾伦·德肖维茨:《最好的辩护》,唐交东译,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一下。

〔6〕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8年第二版。

〔7〕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法律出版社2007年出版

〔8〕陈瑞华《论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载《法商研究》1998年第二期。

〔9〕陈瑞华《公正与效益的冲突与平衡:论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设立及其

缺陷》,载《湘江法律评论》第二卷(1998年)

〔10〕著名刑辩律师林晓东《实践智慧、方法创新与人文关怀》

文化苦旅书评

《文化苦旅》书评 《文化苦旅》这本,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生死间的事,没有人说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径是可以改变的。死可以逆

转吗?若有一智者活过百旬,他会做什么?若一个庸人活过百旬,他又会做些什么来?至于一个恶人就更不用说了。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苏力)读书摘要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读书摘要 作者:陈思远(PKU)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摘要 一、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1为什么”朝朝暮暮” 1尼采----没有任何制度有可能建立在爱之上 2恩格斯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 3爱情和婚姻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总是不能统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4既然婚姻可以与同居分离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认为,作为制度的婚姻是为了满足性、满足异性间感情的需要 5婚姻制度的建立从一开始反倒更可能是,为了限制和规制人的性冲动和异性间的感情一夫一妻的原则社会拒绝承认基于单方性本能冲动或情感而强加于另一方的性关系之合法性强奸罪阿拉伯国家多妻制一夫一妻制下的婚姻自由 6作为一种制度婚姻势必有更重要的至少也是与满足性需求同样重要的社会功能 7功能之一生育功能特别是育 8十几年的时间支持和养育 9以生物基因联系为基础分配养育后代的责任,也大致公平、便利和有效率。每个父母养育孩子数量相当。基因得到更多遗传的父母必须承担起更多养育责任,只有履行更多责任才能实现他们在生物学上的更大收益 10对于妇女怀孕和哺乳需要照顾,使她受孕的男子更合适重视身高健壮财产世俗婚姻的理想类型 11婚姻制度源于性也借助了性成为分配生育的社会责任、保证人类物种繁衍的一种方式自然秩序 12制度化的婚姻与性爱分离婚姻是一种共同投资养儿防老到了老年相濡以沫没有性的关系或没有基于性之爱情的关系仍然是婚姻如果婚姻只是基于性的两情相悦那么妻子人老珠黄时离婚纳妾 13历史情况相反七出三不去人道合理正当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妇女权益至少不总是一种压迫 14婚姻自由离婚自由结婚和离婚的自由原则不仅让人满意也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有利于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15发展中国家离婚自由可能与婚姻制度的养育功能以及夫妻共同投资相互保险功能发生冲突 16中年妇女的改嫁往往使其当年的保险投资实际上被剥夺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精选.)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李登昕20172212010 读这本书之前上网查看这本书的书评以及读后感,大部分人都已苦涩,难懂为开头,的确,《社会学的想象力》并不像市面了流行的一些小说简单易懂,甚至可以达到一目十行的效果。初次翻开这本书不得不承认,书中部分内容有点难以理解,但是细细精读还是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种意境,以及作者对社会的那种批判。作者批判宏大理论,批判以方法论为主导的研究,批判科层制的学术体系令研究者异化。他倡导将个人困扰推及公众议题,要求超越琐碎的小情境,扩展历史视野。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个体与历史、社会,从来都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我们应该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个体的体验与学术的思考,应该达成一种融合与互动,而不是割裂,这才是值得过的学术生活。 通过阅读本书使我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一种自由转换视角的能力,由此认识整个社会。但他强调的其实是一个高度建设性的问题,即人如何参与社会历史进程?更本质地,人如何成为历史的主体?这是社会研究的一条基准线,尽管不需要时时显露,但却是人文想象力的起点,也不仅是社会研究,就像自我科层化不只在学院。本书关于理性和自由那章,尤其是没有理性的合理化,以及吉特林写的后记都值得重读。回到当下,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正在挣脱“研究”甚至是“想象力”的把握,以前所未有的流动性,不仅是“人的迁徙”,

还有观念与认知范式。 米尔斯批判了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宏大理论,以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象经验主义,批判了唯方法论的研究,批判了社会学发展的科层化趋势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用主义。米尔斯强调要重视社会结构和历史,以及珍视的价值所面临的威胁,关注个人困扰和公共议题。方法以实际为准,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 本书开头部分作者提出,大多数人之所以对于生活中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困扰感到焦虑茫然,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个人生活进程与社会的历史背景及其结构性变迁联系起来。在现代化工业社会,人们分外注重自我意识,然而大众创造历史的进程却远远超出一般个体依据价值判断调试自身的能力。如果一味在新旧思维方式的断层中进退不前,那么整个社会有可能陷入道德危机。作者认为人们需要一种心智来挽救现状,即: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看清社会现象间的联系乃至全貌。他将这种心智命名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拥有社会学想象力的学者通常定位于三类问题:社会结构、社会历史、人与人性。他们具备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个视角的能力,根据特征归纳类型、探索意义,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如果个人的困扰无法在其所能获得的机遇范围内找到解决办法,即这方面的社会机遇结构解体,那么个人问题就要上升为一个公众论题,我们就有必要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超越个人环境变化从而理解这些变化。 社会力量巨大但本身不受约束,个人在劳动生产中的异化,笼

写作指导:如何写英文影评及练习含答案

如何用英语介绍一部电影 【写作任务】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英文爱好者协会准备在电影周期间展播一部英文电影。请你根据提示,给该协会负责人Ted写一封信,向他推荐美国电影《马戏之王》(The Greatest Showman)。 注意:1. 词数10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但不计入总词数);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Dear Ted, I’m writing to recommend The Greatest Showman to you for our school Film Wee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consideration of this film. Yours, Li Hua 【写作指导】 一、审题定调 介绍一部电影时,我们常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即用记叙的方式介绍电影的剧情,用议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介绍电影情节时要抓住重点,电影评论部分要客观公正。 在介绍电影情节时,多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人称多用第三人称。二、谋篇布局

因为该信件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已给出,所以我们只需要写出正文部分即可。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电影简介(上映日期、类型、导演等); 第二部分:剧情简介; 第三部分:发表评论。 三、组织语言 第一部分:电影简介(上映日期、类型、导演等)。 第二部分:剧情简介。 第三部分:发表评论。 【范文展示】 普通范文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_文化苦旅读后感大全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_文化苦旅读后感大全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一) 蝴蝶的美丽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美丽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力量,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痛苦,然而沉默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每当我们羡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决定胜利的地方。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二)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在读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注意到这个观点: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学的现象。书中他举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喝咖啡的问题,人们喝咖啡,什么时候喝,喝多少,跟谁喝,喝咖啡的目的,咖啡的生产和销售等等,种种社会存在都会因为时间、地点、人物、身份、阶级的变化而不同。 米尔斯又说,社会学是社会生活复杂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尖锐化的产物。他指出,在古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也不需要社会学。我个人的观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活动都会因为知识的积累而发展,或者说是复杂化,因为我个人认为,人类本质上的追求还是没有变化。人们在生活变得复杂的同时,自然也会觉察到不同的复杂体之间,或是一个复杂体自身所产生的矛盾。并且又由于人们的智慧在日益的增进,所以就会有人探索和解读这些社会问题,试图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而社会学研究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科学。就如书中所说孔德创立社会学说根本目的不是填补学科空白,是适应当时社会需要,探寻认识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才是其根本目的。因为当时,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一门科学解释并解决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阶段。 所以说社会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同时,因为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学科也会继续发展。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它当然是会不断的复杂化,矛盾会不断地增加。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一百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国的努力下,社会学的“本土化”工作发展迅速,社会学这一学科已在世界各国扎根、成长。 也许马克思曾经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到最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但这毕竟离我们的社会太遥远。就我目前所能看到的是,人们的思想逐渐多样化,人们之间的沟通也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就像先前所说的,不同的复杂个体之间可能会产生碰撞,需要调节,复杂的个体内部同样也会产生矛盾,需要寻求调节。单从这个方面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就需要继续进行下去,还要求发展。 当然,在人们的理性思维控制下,社会的发展应该不会最终是不至于因为矛

世界是平的 英文影评

Review of “Outsourced” “Outsourced”is a typical fish-out-of-water tale about a young American telemarketer who learns that his job is being shipped overseas. Todd Anderson (Josh Hamilton) spends his days managing a customer call center in Seattle until his job, along with those of the entire office, are outsourced to India. Todd rejects but when his boss informs him that quitting would mean losing his stock options, he has to go to train his Indian replacement Puro (Asif Basra). Out of constant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Todd (Josh Hamilton) is frustrated with everything in India. He eats food by using left hand which is taboo in India. Left hand is considered as dirty hand, which is used for clean something. That’s why Todd (Josh Hamilton) can’t find toilet paper in washroom. 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America. Also Todd (Josh Hamilton) sees the personal questions, which asked by the hostess, as an embarrassing invasion of his privacy. She questions Todd during his classes, tells him he needs to know more about India. Because of cultural diversity, Todd (Josh Hamilton) has difficulty making the call center employees understand what their American customers expect. In order to get the length of a call down to six minutes, Todd (Josh Hamilton) teaches the Indian employees to speak in American way. While an employee Asha (Ayesha Dharker) questions Todd (Josh Hamilton) during his classes, tells him he needs to know more about India. She becomes his

文化苦旅英语书评

Cultural Perplexity in Agonized Travel If I owe the crush of Luxun to his scorching words before ,however, it is the inner aspiration to the beauty from my inner heart to the Yuqiuyu this time .Yuqiuyu with his beautiful ink ornament literary this branch, the snow DongMei proud snow, a little red in the us in the mountains Push open the door of the study, epuipped with maps ,packs, a feeling beyond comparison to describe after u step out the zeitlich and return back to the humanistic landscapes. You are gonna have to close ur eyes at length ,returning back to history indifference and rational severe no matter u are in mild spring or bleak autumn, great joy or great indignation. Actually, real hometowns do not exist. so called hometowns is just a place to end our ancestors' longtime drifting journey in their lives. Being a drifting journey, each lingering does not indicate the end of a new start. as Luxun said :there is no road in the world until more people walking, maybe the beauty in the world was discovered by the people. Yu qiuyu with his unique writing glamour attracts people, that's a combination of bitter memories and anxious knowing ,post-relaxation and juvenescence of being old. We cannot use a honor to portray him unique pen rhyme,the icy analysis and the travel's hardship.walking is not a easy job ,whereas writing down what u saw is harder. YuPa prose with his aesthetic yet rational eye to re-examine the history, reviewing humanistic landscapes. it is this drifting and

西欧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西欧封建制度 一、西欧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一)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诸因素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①古希腊、罗马的遗产,②基督教的传统,③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 ⒈罗马封建因素 在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另外,罗马很早以来就存在一种保护关系,一些人因败落而寻求富有的庇护人的保护,成为他们保护下的平民或附庸,帝国衰落后,这种保护关系更为扩大,成为日后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之一. ⒉基督教会 4世纪以后罗马成为基督教国家,教会组织普遍建立,受罗马制度的影响,教会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都建立起来.正是基督教会,在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起到了维护秩序的稳定性作用,并且成为日后教化日耳曼蛮族,把罗马古典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的承担者.⒊日耳曼因素 日耳曼人刚从原始社会走出,为陷如绝境的西欧社会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与罗马法律相比,耳耳曼法律是习惯法,粗犷、迷信、采用神裁法,但对日后西欧封建政治仍有重大影响.日耳曼法律产生于人类古老的习俗,而不是统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超越王权,没有一个国王可绝对专制,这种王权有限制度是中世纪西欧政治发展的一个特点.所以有人说,民主起源于日耳曼丛林之中.日耳曼人的亲兵队制度,建立了首领和亲兵相互间契约关系的观念,直接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日耳曼人还带来了农村公社制度(其特点之一是自治),它对西欧城市的形成、行会制度、以至于议会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具有两条相辅相成的线索,一是封主封臣制和封土制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一是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我们把这两个过程称之为封建化过程. 1, 封主封臣制与封土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墨洛温王朝时期,六、七世纪,国王采取赐地封土的办法给其官员,封地与公职相联系,这种土地分封是无条件的,久而久之,大贵族势力上升,国王军事经济实力削弱.第二阶段:到八世纪时,军事制度发生变化,从原来的步兵或轻装骑兵发展成为重装骑兵,查理·马特进行采邑制改革,将封地与附庸制度结合起来,从而向西欧封建制度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马特没收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大量地产,分封给他的附庸骑士.受封者,即封臣则以服骑兵役为条件,并向封主宣誓效忠,这种军事封地称为采邑.受封者若不能履行封臣的职责,封主有权收回采邑.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双方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封主也要保护封臣,不能欺侮他的妻女,若违反,封臣也可另找封主. 采邑制的广泛推行,导致以下后果:①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大小封建主竟相争夺劳动力,把自由农民变成农奴;②巩固了中小封建主的地位,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础,排除了农民当兵的权利;③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 第三阶段:采邑原本是终身的,封臣死亡,采邑交还封主,不得世袭.封臣的继承者若要继续从前的关系,要重搞受封仪式.到九世纪,采邑逐渐变成了世袭领地.877 年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颁布克尔西敕令,承认采邑和特权世袭. 2, 自由农民逐渐农奴化 (三)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 国内史学界一般认为,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时间是九、十世纪,主要根据是877 年的《克尔西敕令》.

13《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作者简介 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米尔斯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代表作有《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50年代初他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二、全书概述 《社会学的想象力》全书共分为十章,在第一章米尔斯简述了本书的核心观 点: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家应该如何想象。在第二到六章,米尔斯考察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一些偏向,展开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主要涉 及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与科层制。在评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后,在第七到十章,米尔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展望,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 重人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理性与自由,以及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角色。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移向了美国,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独树一帜。在米尔斯所处的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社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繁荣,同时许多社会学家跻身政府名门。米尔斯表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要界定社会科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意义。具体确定有哪些努力在背后推动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发展,点明这种想象力对于文化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连带意涵,或许还要就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必备条件给出一些 建议。通过这些方面来揭示今日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用途,并点到即止地谈谈它们 在美国当前的境况。” 总的来说,米尔斯认为,任何社会研究都应该探讨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相互关联,他反对将社会科学当作一套科层技术,靠方法论上的矫揉造作来禁止社会探究,以晦涩玄虚的概念来充塞这类研究,或者只操心脱离具有公共相关性的议题的枝节问题,把研究搞得琐碎不堪。他认为,“可以被称为经典社夏 日之阳新闻传播广 告 考研

《傲慢与偏见》英文书评

The comment of "Pride and prejudice" Pride and Prejudice is a novel written by the famous English writer, Jane Austen, who was the sixth children in a family of seven and was born in the village of steventon in Hampshire in 1775 an d died of Addison’s disease in 1817. Pride and Prejudice is a love story, mainly tells the love between Elizabeth and Darcy. It divided into 2 volumes and is composed of 42 chapters altogether. The major characters are Mr. Darcy, A rich and proud young man. Elizabeth, the second eldest daughter of Mr. and Mrs. Bennet. Mr. Bingley , A rich young bachelor. Jane, the first daughter of Mr. and Mrs.Bennet. The story begin with Bingley’s arrival. One day when Mrs.Bennet hear Bingley has taken Netherfiel d, a house near her’s. She is so happy and arranged one of her five daughters marriage with him. At a ball, luckly, Bingley and Jane fall in love at the first sight. Darcy, a friend of Bingley’s , was attracted to Elizabeth, a lively and spirited girl. But Darcy greatly offends her by his supercilious behavior and this dislike is increased by Wickham, a dashing young militia officer of the unjust treatment he has met with at Darcy's hands. One day when Darcy and Bingley’s two sisters disgusted with the vulgarity of Mrs. Bennet and her two youngest daughters, effectively separated Bingley and Jane. Meanwhile, Collins, a cousin of Mr. and Mrs. Bennet, married charlotte, a friend of Elizabeth’s, for Elizabeth’s refuse to marry him. But One day Darcy send Elizab eth a letter, in which he justifies the separation of his friend Bingley and Jane and make it clear that Wickham is. So Elizabeth changed her opinions and ideas toward him. Once when Elizabeth visited her uncle and aunt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she met Darcy there and witnessed his changes through series of behaviors, no longer pride and become gentle and attentive, all these made their marriage arranged, and they also suitably provided for Bingley and Jane’s reunited and engaged. The story ends with both their happy marriages. Sir Walter Scott 评论 READ again, and for the third time at least, Miss Austen's very finely written novel of "Pride and Prejudice." That young lady has a talent for describing the involvements and feelings and characters of ordinary life which is to me the most wonderful I ever met with. The big bow-wow strain I can do myself like any now going; but the exquisite touch, which renders ordinary commonplace things and characters interesting, from the truth of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sentiment, is denied to me.—From "The Journal of Sir Walter Scott," March, 1826. We bestow no mean compliment upon the author of "Emma" when we say that keeping close to common incidents, and to such characters as occupy the ordinary walks of life, she has produced sketches of such spirit and originality that we never miss the excitation which depends upon a narrative of uncommon events, arising from the consideration of minds, manners, and sentiments, greatly above our own. In this class she stands almost alone; for the scenes of Miss Edgeworth are laid in higher life, varied by more romantic incident, and by her remarkable power of embodying and illustrating national character. But the author of "Emma" confines herself chiefly to the middling classes of society; her most distinguished characters do not rise greatly above well-bred

《文化苦旅》读后感

岁月流逝,文化传承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在生活中,对于我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书了。 正如弗朗西斯·培根先生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书籍是是我们人类用来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近来令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本书便是《文化苦旅》,这本书分为三部分: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其中的文章在《行者无疆》,《千年一叹》,《霜冷长河》中都可以找到。然而,作者把他们编在一起,却绝非简单的拼凑,从中国到世界再到人生,这是精神上的升华!看这本书,感觉到的完全是一种席卷而来的历史底蕴。我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名字时感到奇怪,“苦”是指什么?后面通过书的内容,我理解了,正是因为文化的诞生和绵延,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才会被称之为“苦旅”。 这本书,粗看只是描写神州大地上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但当你细细品味,却会发现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当然,这些精神并不见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凛然,如何的使人崇敬,但它们很真实,很贴近生活。如《上海人》中,上海人近乎吝啬的精明;《道士塔》中那愚昧无知、胆怯漠然,却带着一种农民式的憨厚的王圆篆道士的行为------从外国冒险家手中接过极少的、微薄可怜的钱财,却让他们搬走一箱箱记载着中国历史的典籍;《夜航船》中懵懂无知,却又横冲直撞,行使着“权力”的“小将”,他们是文化大革命中一种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的精神,这些值得我们去思考。 昔日的辉煌造就我们如今的成就,但假若昔日的辉煌被窃取了,那后果将怎么样?因老一代创造的奇迹,才造就我们这一辈的骄傲,才令我们摆脱令人屈辱发指的历史。 我们中国,总是被一句地大物博所概括,谁又能品出这个地大物博的中国,曾经如此的遭受过那么多的掠夺呢?谁又能道清“文化”二字的艰辛呢?历史的灰烬,文化的余烟,袅袅燃起。文化的苦旅,仿似一场文化的盛宴。有的苦后清甜,有的甘苦后微甜,那种味道,却是如此真切的在脑海里回旋。文化,说来容易传承难,文化,在我们漫不经心的岁月里,滑翔流失过,逐步成长过。虽甜犹苦,虽苦不亦犹甜?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docx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苏力 1、人要脱俗是很难得,因为“俗”就是一种约束人的制度。 2、没有任何制度可以建立在爱之上。——尼采 3、自由变成了舌尖上的一个概念,我们很容易忘记了作为制度化的自由的另一面从来都是规训。 4、(戴安娜)这一切已不尽是她的不幸,已足以使她成为一个关于人类个体命运无常的象征。 5、当社会遇到某些人们难以接受的突发事件时,社会会寻找替罪羊来调整和巩固自身。 6、权力并不是哪一个人绝对拥有的“东西”,而是一种可能会发生社会流变的关系。 7、每一个进步表面看来都比其实际进步更伟大。——耐斯托依 8、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正确,因为任何法律从根本上都是要回应其所在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迈向某个确定的方向。 9、任何有意义的原则一旦被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就会是一派胡言乱语了。 10、其实一个语词,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时,重要的是对它的内涵予以界定,对其使用范围予以限定,而不在于它是否真是对应了或表现了现实;因为语词与其所指称的物从来不可能对应,其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因常规而形成的专断的、临时的关系。 11、事物的逻辑不等于逻辑的事物。——马克思 12、在诉诸和认同传统之中实际隐藏的是诉诸者和认同者自身的强烈创造欲望和能力。 13、促使人们采取具体行动的更多是他在当时情境中产生的欲求,是他的激情,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在对遥远的未来予以总体反思后的选择;相反,理性只是这种欲求、这种激情的奴隶。因此,即使从历史的角度看来是必然的事物,我们也无法否认个体的创造;更无法否认后来者对于传统的重新构建。 14、道德是弱者创造出来并用来约束强者的。——尼采 15、善是出于利,而恶与害相联系,并且有阶级因素。——尼采(道德的谱系学分析) 16、任何一种作为个人信仰或价值体系得到的要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实践,成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需要时间,需要人们在实践中的自觉接受。在这个意义上,急功近利的道德建设本身就是与道德“建设”相悖的。 17、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它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 18、财产是社会构成的。 19、任何话语都需要一套非话语机制支撑才能得以运转。 20、一个法律概念要真正有意义地进入和存在于一个陌生于它的社会,就不仅仅是当地语言中有了几个新音节、文字中多一个新词、一个新概念,而是要引入一种生产方式,要引入与这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观念文化和制度。 21、法律的最终目的是社会福利。 22、家族是一种制度,建立和利用制度都需要成本。 23、家族作为制度不是观念、思想的产物,而是对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对于可利用资源(包括政治法律制度资源)多寡的一种回应,是生存实践的产物。 24、学术的目的不是挑战,也不是反抗,不是提出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因此只能“独怅然而泣下”的思想或观点,而是在于推进理论的解说力以及这种解说力中蕴含的(因此是尚未工具化的)更有效率地改造世界的进路、角度、方向和方案。 25、理性地研究法律,当前的主宰者或许还是“白纸黑字”的研究者,但未来属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者。——霍姆斯 26、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根本问题的学科。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阐述的问题深刻,对现代社会的变化和人的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不安和冷漠的时代”。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有关价值和威胁等问题还提不到日程上来,更不必说什么明显的社会科学问题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就不同了:“价值既不是普遍公认的价值,又不是普遍被感到受威胁的。许多个人的不安状态无以明确表达,许多公众的不适状态不再成为社会问题。……不安状态和冷漠状态正是我们时代的根本特征。” 当今“人的首要危险”就在于当代社会本身难以驾驭的力量,同时伴随的是造成异化的生产方式,政治统治的控制技巧,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一句话,人的“本性”以及人的生活条件和目的所发生的普遍性的转变。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没有沿着传统社会学思维方式,而是一反常规,独辟蹊径地提出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具备一种心智的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在当时,这一全新的思想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突破社会学理论平面化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米尔斯指出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三种倾向:一是倾向于历史理论,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混淆;二是倾向关于“人与社会的本质”的系统性理论;第三个倾向是对当代社会问题和问题的经验研究。 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他的思考方式。如: 他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研究,其过程必须是从事件和历史以及这两者在社会中相互交错等问题出发,而最后又回到这些问题中去。 1、一个特定社会的整体结构是什么?其中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们又如何相互关联?该社会的结构和其他社会的类型有何不同?该社会结构中的每个特性对于社会结构的延续和变化起着怎样的作用? 2、该社会在人类历史中处于何等地位?它发生变化的机理是什么?在人类整体的发展中占有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我们所考察的每个特征都联系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特征是如何影响历史,又如何被历史所影响的?而该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和其他时期有何不同?创造历史的根本方式有哪些? 3、该社会和该历史时期中哪类人占了上风?哪类人将占上风?他们是以什么方式挑选和组成的,是如何得以解决或受到压迫的,又怎样变得敏锐或变得迟钝的?观察该社会、该历史时期人们的行为和性格可以揭示出哪种类型的“人性”?所考察的社会中每一个特征有怎样的“人性”涵义? 其中的思考层次性多么清晰,逻辑明确,值得借鉴。 “人只有把自己放进他所处的历史时期里看待,才能理解他本人的经历,才能评价他自己的命运;人只有了解所有和他有关的人的机会,才能认识他自己的机会——这种观点是社会学想象力的首要成果。” 以我的理解,米尔斯认为个人必须了解历史,从而理解社会和处于社会之中的自我,并通过这种了解来决定什么才是个人的价值观。有了这种理解,个人才能真正地参与到社会中,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生活。通过这种参与,他就可以解决“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从而解决“坏境中的个人困惑”。按照米尔斯的理论,每一个个体都是都必然要去参与,社会也需要

天生一对英文影评

Love will never change This is an inviting film. The plots of the film are ups and downs, which attract my attention from beginning to the end, and the film full of warm scene. Hallie Parker and Annie James meet each other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summer camp. At the beginning they hate each other, but later they find they are twins. When the summer camp is over, Hallie Parker and Annie James exchange their identities. Hallie meet her mother and Annie also gets her wish. Their father, Nick, prepare to marry a lady Meredith, but the twins hope their parents remarried. The twins tell their parents their real identities arranging for their parents to meet. Then the climax of the story is appeared. The whole family members come together including Nick’s girl friend Meredith. The twins destro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father and his girl friend successfully, but their mother does not want remarry. She takes Annie back to London. We think the film is over and the will never meet each other any more, but we are worry. When Elizabeth and Annie step into the house they see Nick and Hallie. What an amazing time it is! Nick does not want lose Elizabeth again so he takes Hallie come to London. So the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again and the story has a perfect ending. The film tells us that it is love that brings them back together. The love between family members will never change, and love can make anyth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