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第二章地图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重点】

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使用说明】

1.阅读教材P31——P34后使用

2.本课时知识,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其中,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对对小部分学生不作要求。

导学过程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3)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而死海的海拔为-415米,则前者对于后者的相对高度是。

2.回答:

(1)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标注在地图上,再把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2)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

(3)等深线:把海洋中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①等高线,表示坡度缓;②等高线,表示坡度陡。

(一)自主检测:

1.等高线的形状对应的地形类型:

2.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据教与学设计案自主学习课本,将正确答案的问题在课本上划出,将有疑惑的问题求助组内其他同学,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教与学设计案上做出标记。

C D E (2)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米以上。

(3)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

从处爬山要容易些。

(二)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点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多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点二:等高线地形图

1.理解等高线的定义

右图是某建筑物的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数据由外向

内逐渐增大,思考:这座建筑物的形态是怎样的?

2.等高线疏密程度与地表坡度的关系

如图B是一座小山,一位老奶奶要登山,出于安全考虑,她上山的线路最好选择哪一条?为什么?

探究点三: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

1、山脊、山谷的判读下图(结合教材插图2—2--4)后完成:

(1)左图由高处(120米)凸向低处(100米),再由高处(100米)凸向低处(80米)这种地方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称之为。(2)右图等高线由低处(60米)凸向高处(80米),再由低处(80)凸向高处(100米),种地方等高线由低处凸向高处称之为。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探究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巡视指导,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探究一重在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探究二重在理解等高线的含义及特点,掌握地形坡度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探究三重在帮助理解山脊与山谷,让学生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不同的地形部位。

判断地形地势图,关键是读等高线;同一线上高度等,同幅图上高差等。陡坡线密有悬崖,坡缓线疏易

2、下图(结合教材插图2—2--4)后完成:

山体不同部位山顶(山

峰)

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地形特征中间高,

四周低

中部高,

两边低

两个山

峰之间

的洼地

近于垂直

的山坡,

称为陡崖。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

呈闭合

等高线由

高处向低

处凸出

两个山

峰间等

高线稀

疏的地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

B.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C.地图上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山峰

D.地图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山谷

2.读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B.甲处的海拔约为358米

C.小河的流向是西北向东南

D.小河的流向是东南向西北

3.读“等高线地形图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

名称A、

B、

C、

D、

(2)EF、FG两个山坡,坡攀爬;鞍部内有同心圆,山谷曲线向内弯。

2分钟完成。学生可抢答,检测学习效果。

度较缓的是,判断理由是。【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一、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1.海拔

2.相对高度

二、绘制等高线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坡缓;

等高线密集→坡陡。

(二)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2.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部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读“汶川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为山洪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 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提醒自己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整节内容完成后,花2分钟记忆一下知识点,然后用2分钟完成检测,检查学习效果。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甲和丙村

(2)甲村与乙村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___米,甲村要向乙村转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震塌方导致D处公路受阻,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施工人员测得B、C两处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__千米。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第二章地图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1)海平面(2)另一地点(3)9259.43

2.(1)海拔海拔(2)相对高度(高差)(3)深度

(一)自主检测:

1.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2.(1)鞍部山谷陡崖(2)400(3)B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B

2.C

3.(1)鞍部陡崖山谷山脊(2)FG 等高线较稀疏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1.C

2.C

3.(1) A (2) 200 (3) 0.5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练习

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读图,完成下列题。 1.下列剖面图能反映出MN线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A. B. C. D. 2.图中甲处气温为20℃,则乙处气温最可能是: A. 18.8℃ B. 19.4℃ C. 20.6℃ D. 21.2℃ 3.读下图——沿78°E南亚地形剖面图。b地形区为() A. 恒河平原 B. 亚马孙平原 C. 德干高原 D. 密西西比河平原 4.请同学们读如图回答各题。 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A. 500米 B. 600米 C. 1100米 D. 1500米 5.下面是沿图中直线L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如图中四个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果沿亚洲的东西方向作地形剖面图,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最合理的一项为() A. B. C. D. 7.如图所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 800米 B. 1 300米 C. 300米 D. 500米 8.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 D.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9.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A. B. C. D. 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 A. 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红色 11.读等值线分布图,图中数值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海洋 B. 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陆地 C. 若是等高线图,①地气温低于同纬度②地气温 D. 若是等高线图,②③两地可能发育河流

中考地理第二章地图地形图的判读复习教案设计11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能力目标 1.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2.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德育目标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重点 1.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2.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回忆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对,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构成一幅地图的三大要素,也是我们阅读、运用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今天我们就用这把“钥匙”打开地形图,去认识和辨别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地形。 板书地形图的判读 悬念设问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米高,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量得到的呢? 板书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电脑展示课本P24图1.35“地面高度的计算”,让学生观察对甲、乙两地高度的测量方法,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 说明提问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这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那么,乙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呢? 电脑展示鼠标点击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得出乙地的海拔高度为500米。 提出问题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 电脑展示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乙地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分析回答。 说明提问甲地相对于乙地1000米的垂直距离,这就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那么,图中1500米、500米表示的是海拔、1000米表示的是相对高度,请比较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分别应该如何表述? 讨论小结教师在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比较后进行小结板书。 ①三个高度的共同点都指的是垂直距离。

《第一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导学案)

《第一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 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 2. 会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3. 学会读等高线地形图,能判读陡坡和缓坡;能判读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4、区别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学会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5、初步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重点】判读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类型 难点】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生活中的水库、分水岭、河流等事物 一、情景创设 激趣导入 在地球表面,地面高低起伏,有高山,有低谷,而我们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海拔(也称绝对高度):以 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如下左图甲的海拔高度为 米,乙的海拔高度为 米。 2.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下左图甲乙的相对高度为 米 。 二)、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_______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__________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__________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 2.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 某中学地理课外研究小组,对附近的山峰实行了一次考察活动。为选 择准确的路线,该小组展开了讨论,结合图2-2,你认为说法准确的是 ( ) A .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 B .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摄省力 C .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 D .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 (1)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缓,起伏小 (2)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陡。起伏大 不同点 相同点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4.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地形图的判读”。 讲授新课(小组合作,活动探究,归纳提升) 一、等高线地形图 老师利用下图,点拨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读图观察感悟,学会如何读出 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老师通过下图,点拨提升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老师通过下图,点拨提升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关系,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课时作业练习含答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B点的海拔是( ) A. 1 000米 B. 500米 C. 1 500米 D. 2 000米 2. 图中B、D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 A. 500米 B. 1 000米 C. 1 500米 D. 2 000米 3. 图中甲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 山谷 B. 陡崖 C. 山峰 D. 鞍部 4. 下面等高线(单位:米)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5.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C_______,E_______,F_______。 (2)从A到B,山体的走向是_______,A、B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米。 (3)从C到B与从D到A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 (4)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是_______米。 6.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一般表示( ) A. 海拔较高的山地 B. 深度较大的海洋 C. 海拔较低的平原 D. 深度较小的大陆架 7.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 A. 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 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C. 起伏越大 D. 起伏越小 8. 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 ) A. 山地、山峰、高原、平原、盆地 B. 山谷、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C.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D.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陡崖 9. 下列地图中,最能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 ) A. 等高线地形图 B. 分层设色地形图 C. 地形剖面图 D. 卫星地图 10. 下列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B. 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 海拔一定大于相对高度 D.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与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 教学用具 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中国地形图》,学生找出珠穆朗玛峰,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米, 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米,请你解释原因? 1.海拔和相对高度 生:学生读图讨论说出8844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而4000米是它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 师:展示课件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模型,请同学们观察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生: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个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2.了解什么是等高线,学会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3.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海拔的高低。师:展示课件—等高线的绘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断各地的高低呢? 生:学生讨论说出只要读出地面各点的海拔,就可以比较个地点的高低。 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35等高线示意图,先观察左右两个山坡哪个陡?哪个缓?并与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相对照,自己得出结论:坡度的陡缓与等高分布疏密的关系,教师展示结论。 4. 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5.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 生: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闭合圆处是山顶,但是数值要看清 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脊 等高线凸向高处表示山谷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了解海拔和不同的地形。 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42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素描图,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海拔高度,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其着色有什么规律? 生:讨论回答: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按照越高越亮或者越高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一般规律是: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7.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人教2011课标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4课《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本节课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教材是以学生读图比较——获取知识——归纳规律线索来组织内容的。教学过程为了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要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着从“立体——平面”的思路,尽量从感性(山地模型)入手,用问题引导,再以课件演示,转到平面,把感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充分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性学习者,而非被动的听众。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地形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等高线绘法示意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构成和特点。 (2)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程,疏密程度,不同形态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山地的不同部位。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运用课件展示、地形模型、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和自觉性。 (2)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什么叫海拔和相对高度,并会计算和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部位等高线的分布状态,并会判读坡度的陡缓。 四、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实践探究法、直观演示、讲解、讨论以及练习法。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观察法。 五、学情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方面尚有不足,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强化直观性。初中学生参与意识强,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评价设计 本节评价主要体现在:一是小组合作探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地的不同部位;二是帮助藏族人分析在英国人身上搜到的等高线地形图;三是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并找到山峰、山脊等。四是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在评价中,要以表扬和激励为主线。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参与表现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几种地形类型的图片 (导言: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峰峦叠嶂、延绵起伏、挺拔俊美的群山;有气势坦荡的高原;有沃野千里、一望无际的平原;有微微隆起、俊俏秀美的丘陵;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有高山、有高原、有平原、有丘陵。地表的高低起伏清晰可见。然而我们使用的地形图,却是平面的。它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这节课让我们一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docx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个案设计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找出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2.能够运用地形图上分辨出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 单的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 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 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①指向标(课件展示);② 经纬网;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 新课导入 国庆黄金周将要来临,某班的一位同学准备随家人去南京郊外的一 些地方自助游(注意:途中要爬山)。你觉得他们应该随身携带的物品 有什么(地图) 还记得我们做过的题目野外旅行一般用什么地图(地形图)很好, 人们最常用的两种地形图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图。那这两种地图 怎么阅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去阅读地形图。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情景创设国庆黄金周将要来临,某班的一位同学准备随家人去南

京郊外的一些地方自助游(注意:途中要爬山)。因为要爬山,所以出发前搜集了一幅南京地形图。这下他们犯难了,地形图怎么读呢 下达任务教师告诉学生:判读地形图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像关云长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就可以学会地形图的判读了。哪五关呢 学习过程 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设疑: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 都是 1000 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 电脑出示动画 :表示高度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阅读书本 P24,帮我找出相对高度和海拔的定义。 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注意: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的都是海拔。 闯关题(一): 甲山的海拔为米,丁山的海拔为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米。 AB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学案

沂源四中地理导学案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班级:姓名:主备人:田玉才审核人:孙宁序号:7 学习目标: 1.能根据等高线疏密判读坡度陡缓;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设别地形图的种类;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度。 学习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学习难点: 在地形图上设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前置性作业】 、 阅读课本24页和25页完成1——4题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这种用表示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 等深线:把海洋中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 4、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1)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缓。(2)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陡。 【合作交流】 一、~ 一、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前置性作业(组长注意组织好) 二.学生小组发言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听并且纠正。 三、合作共建 1、阅读课本16页图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米)形态示意图,完成表格: 山地不同部位山峰山脊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 示意图 ] 等高线特点 【当堂检测】小组长组织进行练习,核对答案,组员讲解。 '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的海拔高度:甲米;乙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2. 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⑴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C D E ⑵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米以上。 ⑶图中A处位于B处的方向。 ? ⑷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处爬山要容易些。 3、(2012·内蒙古鄂尔多斯)当暴雨发生时,图5当中四种等高线图所表示的地形,最容易形成山洪的是() 4.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 C.______ E.______ F.______ ⑵从A到B,山体的走向是____,A 、B山顶的相对高 度为____米。 ⑶从C到B 与从D到A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 _____。 ? ⑷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是_____米。 5、(2012·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C点的海拔高度是() A.400 米B.500米C.600 米D.700米 (2)、A山位于B山的() A.东北B.西南C.北方D.南方 ~ 6. 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 是() A. -132米 B. 1668米 C. 132米 D. 900米 7.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 山地 B. 丘陵 C. 平原 D. 高原 8. 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 A. 山谷 B. 鞍部 C. 山脊 D. 盆地底部

最新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课题】七上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断坡度的陡缓,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从而区分两种高度的差异。(重点) 2.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的变化判断坡度的陡缓。(重点) 3.结合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重点)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案三环节”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课件、教学模型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讲解)我们通常用海拔 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表的 高低起伏的状况。 (设置问题)1、什么叫 做海拔和相对高度?2、 查看甲、乙两地的海拔, 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3、泰山海拔约为1524 米,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 地死海海拔约为﹣400 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 是多少? 4、我们平时所说的身高 是什么高度呢?学积极思考并回答相关问 题: 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又称为绝对高度。(广泛 使用在地图上) 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 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 距离。(人们生活中出现 的高度) 2、甲的海拔是1500米, 乙的海拔是500米,那么 它们的相对高度为:1500 ﹣500﹦1000(米) 3、泰山与世界陆地上最 低的洼地死海的相对高度 为:1524﹣(﹣400)﹦ 1924(米) 4、小组探究后进行拓展 到其他有关的高度上,从 而让学生对海拔和相对高 度进行区分。 基础上, 分组讨 论,培养 学生竞争 与合作的 意识,采 取“生教生” 的进行新 模式,并 达到好的 效果。 从身边的 问题着手 开始把学 习到的地 理知识运 用到生活 中来,调 动学生的 学习激 情。 衔接与过渡(讲解)大家观察“枣庄市山川风光”视频,我们发现枣庄市的地形表面高低起伏,复杂多样。那我们能否把地表的各种形态分分类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展示)“地形鸟瞰图” (设置问题)大家观察相 关景观图片,你会发现陆 地表面主要有哪几种基本 地形类型?你能找出它们 的相应位置吗?你能说出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陆地表面主要有山地、丘 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等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其特 点是:(重在找出区别和 联系) ①山地:海拔在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 陡,沟谷幽深。 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 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 和缓。 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 力,学生 认真思 考,积极 回答相关 问题。 教师不仅 要设置问

地形图的判读练习题

地形图的判读练习题 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 2、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1:6000000 B、1:600000 C、1:12000000 D、1:12000 3、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4、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澳大利亚B.日本C.法国D.新加坡 5、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A、1:4000000 B、1:16000000 C、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20米 D、1:24000000 6、如果你面向南面而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A、东 B、西 C、南 D、北 7、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适()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城市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图 8、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中国地图比山东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山东省地图是,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 C、绘制济南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山东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栾湾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9、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政区和交通图”上,量得福州与北京的图 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A、150千米 B、600千米 C、1500千米 D、6000千米 10、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两 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A、10厘米 B、4厘米 C、2.5厘米 D、0.4厘米 11、四种比例尺,最大的是:() A、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1:5000000 D、0 50千米 12、站在南极点上的人, 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A、北 B、南 C、西 D、东 13、读右上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点位于B点的西北B.A点位于C点 的东北 C.C点位于A点的西南D.B点位于A点的正东 14、某校要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题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1.下面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 2.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为鞍部 B.②处为山谷 C.③处可能有河流形成 D.④处海拔低于③处 3. 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山地、高原 B.P、M两地相比,M地更易形成村落 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丁处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4.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A. B. C. D. 下图为小莉家乡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1450米 B.1550米 C.1350米 D.1250米 6.小莉家乡甲村连年干旱,致使饮用水紧缺。小莉和同学准备从该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线路进山寻找水源,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四幅等高线(米)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A. B. C. D. 8.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 A.仰望飞瀑 B.俯瞰奇峰 C.近观云雾 D.远眺群山

9.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2)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河谷低地是该地区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①处修建一座水库。请说明选址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图中四个村落中的某一个建设成为小城镇,那么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理由是什么? 10. 佛山某旅游开发公司要在西樵山开发新景点,某中学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参与设计,读西樵山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山体部位,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山坡的陡缓。 3.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并判读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山体模型,分层转换为等高线地形图,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2.通过用彩笔涂色,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原理。 3.通过绘制、分析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学会读图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组合作,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重点与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 (展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的景观图片) 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地形图的判

读”。 二、新课讲解 (一)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1.35 地面高度的计算 (导学):知道地面高度的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讲解):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读图1.36 等高线示意 (导学):明确等高线定义、特征和等高距,了解等深线。 (讲解):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等高距: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动画页: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原理》 3.判断坡度的陡缓 (导学):根据山地实体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山体坡度的陡缓。 (讲解):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图和对应的实体图,分析等高线分布特征。 (讲解):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5.读图1.37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判读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分布 (讲解):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 6.活动: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读图1.38 比较一下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doc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了解等高线定义,理解其特点并能灵活应用。 3.能利用等高线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 等高线定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地图的基本要素?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导入] 同学们已经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了了解,实际上地球表面不是平的,而是高低起伏的。例如有高山、平原、海洋等等,这些地形是如何在地图上表示一目了然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今天来学习《地图》的第二部分《地形图的判读》。 [授新]

师:投影(图1.27)并提出问题。(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 生:回答(略)。 师: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 生:回答(略)。 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 生:回答(略)。 师:小结(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不同点 相同点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练习题吧!(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米,马里亚纳海沟水深11034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b) a.2186米 b.19880米 c.9882米 d.1988.2米 师:投影(图1.28)提问:谁能说出等高线(等深线)的定义及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等。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师:我们再做一个练习题!(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仔细读右图判断: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师:投影(图1.29)提问:谁能说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内容如下)。 山顶:等高线上的数字由外向里依次变大。 山脊: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脊的部位向数字小的方向凸。 山谷: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谷的部位向数字大的方向凸。 鞍部:两山(封闭等高线)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像刻度尺上的刻度一样。 师:再看另外一个练习题!(见投影) 生:讨论回答(略)。 师:讲解(略)。 师:投影(板书设计)。 [课内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基本概念,分别是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并理解了等高线的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判读地形图了。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2

演示:山脉图—素描图—等高线地形图对应: 1.找山体的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位置; 2.观察等高线的分布,归纳不同山体部位等高线的特征; 小试身手: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形象演示 :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五指并拢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 刚才我们把山体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放在地图上,就是等高线。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等高线。 演示:FLASH 等高线 等高线的特征: a. 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怎么 样? b. 等高线是什么样的? c.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 有什么特点? a :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同; b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c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相等,叫做等高距。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山体的不同地形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 “手势”理解地形图 读图: 1.读图,找地形部位的对应; 2.读图,总结不同山体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小试身手: 判读地形图 通过动手,让学生明白地理概念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

教学流程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习了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希望今后在同学们的生活中,我们今天的知识会帮助到大家。 板书设计 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布置课后作业批改情况记录 教学反思知识延伸: 1.什么是等深线?如何表示其数值? 2.等深线的特点有什么? 3.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表示什么? 课堂练习:小试身手学以致用 自主学习: 自学P26内容,结 合等高线的特征,思 考回答。 课堂练习 山脊 山脊 山谷 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地形图的判读专项习题

地形图的判读: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 Z1-2),回答(1)~(4)题 (1)甲、乙、丙、丁四座山峰,海 拔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小马河的流向是() A.自西向东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西南向东北流 D.自东北向西南流 (3)①②③④为四条登山路线,最省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 B.西高东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北高南低读图11,完成下列各题。 (1)A 点的海拔为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 为米,山顶D的海拔约为米。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E ,F ,虚线 AC 。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 (4)山顶D位于山顶C的方向,山顶C与山顶D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米。 1.读下图判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向西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向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地附近有可能形成新的河流B图中公路走向为东北一西南C.四村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甲村 D.依据盛行风向,此时本地区降水量较少 读右图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A所在虚线表示的是山谷 B.B点的海拔高度为200米 C.C处为鞍部 D.D处是盆地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8. ②是(填地形部位)。如果 有小溪生成,应在①②③处的 处。 9.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应高 于米。 10.如果要到达山顶①处,从A、B两处爬山 ,处爬山更容易些。 A点在B点的方向。 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每空1分,共6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 名称:A ;B 。 (2).图中A地的海拔高度约为米。 (3).同一时间测得A、C两地的气温相比地气温 较高。 (4).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流向。 150 等高线(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优秀教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 2.能够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 3.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准备】 地图册、等高线地形模型、课本上的相应插图 【教学方法】 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板书)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激趣]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常用地形图来表示。 一、地形图的判读 [启思]学生阅读课本图1.34,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它们的单位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活动] (要求)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 (小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无论计算海拔还是相对高度都必须用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是米。 (板书)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 ②相对高度 [巧练]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多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启思]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1.35“等高线示意图”,你能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吗?海洋中的等深线也是同样的绘制方法吗? [活动]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变化,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含义和特征; 3、理解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变化,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难点:理解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和六种山体部位的特征,掌握其判读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 活动一海拔、相对高度、陆地基本地形类型 1、海拔与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2)等高距 (3)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关系 3、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1)五种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判读方法 (2)六种山体部位: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判读方法 4、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活动2【讲授】教师精讲考点学生各个击破 考点1 海拔与相对高度 1、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又叫绝对高度。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非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单位都采用米)。 3、世界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 (中尼边境线上); 海拔最低点是:死海。 中国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最低点是:吐鲁番盆地。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样的线叫等高线。.com 2、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之差。 3、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关系: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 考点3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1、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判读方法(可以从海拔和相对高度等进行区别)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练习题 地形图的判读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某地图上,两地图上距离3.75厘米,实际距离937.5千米,该图比例 尺为 ( )A.1∶25 000 000 B.1∶6 700 000 C.1∶2 500 000 D.1∶3 750 000 解析: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获得,但要注意分子分母的单位统一。该图比例尺=3.75/93 750 000。 答案:A 2图1.21中,B点位于A点的方向。 图1.21 解析: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两点的纬度都是北纬,B点的纬度低于A点,所以在A点的偏南方;又因为经度向右减小,说明都是西经,经度小的在东面,据此综合判断,B点在A点的东南方。 答案:东南 3读图1.22,完成下列各题。 图1.22 (1)B点位于A点的方,C点位于A点的方,C点位于B点的方。(2)在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解析:此题考查极地地区的方向判断。从图中90°S可知,A点为南极点,站在南极点,四面八方都是北。C点离南极更远,更向北,同时在南极地区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自西向东旋转,即由C到B的方向,据此综合判断C点在B点的西北方。 答案:(1)北北西北 (2)如下图 4读图1.23,完成下列各题。

图1.23 (1)A点位于B点的方向,B点海拔高度为米。 (2)山峰的海拔至少米。 解析:此题考查等高线海拔高度的判读及有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判断。将指向标平移到B点可以发现A点位于其西南方。图中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高度为100米,300米以上的等高线虽然没有标注海拔,但根据等高距判断应该是400米等高线,所以山峰海拔高度至少400米。 答案:(1)西南200 (2)400 5读图1.24,完成下列各题。 图1.24 (1)写出黄河各段的流向:A到B ,C到D ,D到E ,E到F 。 (2)黄河的总体流向是。 解析: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上,我们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来确定方向,河流的流向则根据河流自海拔高处流向低处,从陆地流向海洋的特点来判断。 答案:(1)东南→西北北→南西→东西南→东北 (2)西→东 6将图1.25中的地形与其对应的等高线图连线。 图1.25 解析:地形图中第一幅有明显的山脊,应对应等高线由海拔高处向低处凸出的等高线特征;第二幅有陡崖,应对应多条等高线重合的等高线特征;第三幅是较为浑圆的山峰,等高线特征应该是中心高、四周低;第三幅等高线图表示的是两个山峰,一个鞍部,对应第四幅地形图。 答案:如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