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考研精华整理

语言学考研精华整理

语言学考研精华整理
语言学考研精华整理

绪论

一.语言学的定义

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语文学:又叫传统语言学,用于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目的是阅读古籍,语言教学和其他学科服务。如中国的小学,

小学:中国的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研究,因此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文言:是我国“五四”以前通行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或著作。

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二.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18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器科学,所以语言与社会科学有密切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三.语言学的分类

1、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学科的主体,它包括对个别的、具体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探索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

包括(1)、专语语言学—是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它又包括从一个静止的时段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的共时语言学和从一个较长时段研究语言,研究语言动态的历时语言学;(2)、普通语言学一是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2、应用语言学:是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瑞士索绪尔的分类:

(1)语言的语言学:这里的语言指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它是一种静态的,同质的纯语言学,以“语言”为唯一对象。言语的语言学:动态的,异质

的,涉及方方面面的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只有一个展望的静态事实,也叫描写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研究不为一个集体所感觉到的连续的一个替代另一个成分的过程,它分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研究语言短期或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

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用历史和比较两种方法发现几种语言在历史演变中的对应

规律从而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构拟产生这些亲属语言的原始母语)。

(3)内部语言学:即微观语言学,是对语言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进行研究,如语音

学,语义学。外部语言学:即宏观语言学,指与语言学边缘相关的学科,如跟社会,文化相关的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

北师的分类:

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不同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个别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一种语言或某种语言的某个方面,又叫专语语言学。如汉语词汇学,英语语音学就是以一种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结构的共同特点和规律,着眼于共性和普遍规律。

根据对象的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状况,研究活语言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状态,不重视意义,重视语言个性,也叫描写语言学。如现代汉语的研究一般不涉及古代汉语。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各个历时阶段的发展状况,着重探讨语言的历史发展规律,又叫历史语言学。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学。

宏观语言学:语言的定性研究,如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功能,语言的机制。

微观语言学:主要是对语言的要素或单位的定量研究,注重对言语材料的量化统计分析,如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

宏观语言学与微观语言学相辅相成。

根据研究的功用和价值的不同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研究理论的一般理论和普遍规律,也就是普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语言学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如语言信息处理,词典编撰,机器翻译。狭义主要以语言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基本上可以把它作为语言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四.语言学的流派

1、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

2、结构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3、转换生成学派;

4、系统功能学派;

5、社会语言学派。

为什么说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比较,不仅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设,画出了世界语言的譜系,而且还创造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关语言起源、语言本质的新理论,为后来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被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

施莱歇尔。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奥斯特霍夫和布鲁克曼,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的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五.语言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1.语文学时期:

也叫传统语言学,一般指公元前4至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20年代的语言研

究,是对文献语言的研究,现代语言更强调研究口语。语文学研究有四个特点:只研究本族语;只对文献作考证,诠释和评注工作;只研究书面语;研究方法

是零散,静止和片面的。语言研究是给政治,哲学,宗教等经典作注解,而不

是探索语言的规律,那时的语言研究处于从属的地位,还没有发展成独立的学

科。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文学的三大发源地。

印度:记载宗教典籍的梵语成为研究对象,古印度学者巴尼尼在整理梵语诗歌

《吠陀》时,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语言学著作《梵语语法》。

特拉克斯写出了第一本被称为“语法最大的权威”——《希腊语法》。

2.历史比较语言学:

十九世纪初,英国人琼斯最先发现希腊语和拉丁语与梵语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奠基人拉斯克,葆朴,格林等人相继对印欧语系作了大量研究,施列格尔草创

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它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1)研究对象明确了;

(2)研究目的是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画出谱系图,拟构出原始语的形态来解

释语言的发展变化,如英语和德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3)研究

方法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4)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体

系。

3.普通语言学:

十九世纪中期,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一般规律的普通语言学诞生了,奠基人物是德国的洪堡特和瑞士的索绪尔。洪写了《论语言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有《普通语言学教程》,其中的“语言和言语”“历时和共时”“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成为普通语言学的基本思想。

4.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的鼻祖是索绪尔,它又分为三个学派:

(1)布拉格学派(功能学派):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在音位和区别特征理方面发展了语言学理论,代表人物是雅各布逊,特鲁贝茨科依《音位学

原理》。

(2)哥本哈根学派(语符学派):发展了索绪尔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论,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又可以分别分析形式和内容,语言学应该研

究能指的形式。还提出了普遍语法的思想,代表人物是布龙达尔,叶尔

姆斯列夫(《语言理论导论》是代表)。

(3)美国描写学派:影响最大,其注重分布的发现程序和直接成分分析法等描写手段,对后来的影响很大。代表是布龙菲尔德《语言论》(美国结

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作),萨丕尔。

5.形式语言学阶段:

乔姆斯基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成为美国语言学的主流,又叫形式学派。乔姆斯基认为:人脑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即他有识别,理解句子,对语言材料归纳,推导出语言规则,生成无限句子的能力。语言学的任务就是描写并研究人的这种普遍的语言能力(即普遍语法),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目的是用形式化的模型解释大脑生成语言的能力。人类语言的普遍原则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参数。

6.功能认知学派的崛起:

上世纪60年代起,反对乔姆斯基的学者因其语言观与乔的对立,逐渐形成功能学派,他们认为语言能力不是先天的,从语言的外部寻找语言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系统功能语法:以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为代表。特点是,把语言研究和社会研究结合起来,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强调从语言环境

入手研究语言,其及物性,主位和述位等理论越来越受重视;

(2)类型学:代表人物格林伯格。把人类语言视为人类行为的一种,研究不同语言所共有的“蕴含共性”,着眼于语法研究跟语义关系的研究,在

语序类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3)篇章分析:研究大于句子的话语;研究实际运用的语言,主要是段落之间的衔接,连贯和照应以及指代等现象。

(4)语用学:代表人物是格赖斯。提出了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利奇等人又提出了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此外,语用推理,话题和焦点等研究

也有较大进展。

(5)社会语言学:代表拉波夫《语言演变理论的经验基础》。把语言现象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用社会学的社会调查方法研究语言,重视定量分析

和统计,在语言的变异研究方面有很大成就。

(6)认知语言学:代表是兰盖克和莱考夫。他们认为语言能力不是天赋的,而是源于人类普遍的认知能力,它在范畴化,隐喻和句法象似性的研究

上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7.交叉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

结构主义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

结构主义语法是瑞士索绪尔为背景而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语言学流派。该理论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是脱离具体的语言符号体系,而不是言语体系;强调共时特征的价值,而轻视历时的意义。

转换生成语法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的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派。强调从认知学的角度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解释,区分先天的语言能力和后天的语言知识,认为语言有生成能力,是有限规则的无限使用,转换是生成的重要手段。

结构主义语法的宗旨在于静态地描写语言的结构关系与功能,认识人类语言行为的形式特征,而转换生成语法则以研究人类的语言能力为任务,借助演绎法解释语言终端形式产生的过程,探索语言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化规则,寻找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

六.主要的语言学家及其代表作

索绪尔(瑞士)《普通语言学教程》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布龙菲尔德(美国)《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特鲁贝茨科依(俄国)《音位学原理》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

乔姆斯基(美国)《句法结构》是转换生成学派的代表。

高本汉(瑞典)《中国音韵学研究》

韩礼徳(英国)《功能语法导论》系统功能学派代表

拉波天(美国)〈语言演变理论的经验基础〉社会语言学代表

赵元任(中国)〈现代吴语的研究〉〈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

叶尔姆斯列夫(丹麦)《语言理论导论》哥本哈根学派代表

七.古代语言研究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的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

究成果。第二,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探索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属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什么是言语,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说话,言语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语言和说话两者关系是什么?

言语是说话的行为和结果,就是说话和所说的话,说话我们称之为言语行为,所说的话我们称之为言语作品。所以言语是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的总称。从动态来看,言语就是言语行为,从静态来看,言语就是言语作品。

语言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和组织符号的规则系统,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如儿童接触到的是成人的言语,学会的却是语言,它听到“我吃饭”,就会造出“我吃苹果”的句子。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

言语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运用结果;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出来的符号系统,言语是语言的具体存在形式。

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语言是一般,言语是个别)。一种语言总能被它的社会成员所理解所掌握,是因为该语言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的一般性特点。人们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总是在一般的基础上加进个人的内容,这种增加没有超出人们认可的范围,所以能被它的社会成员所理解所掌握。

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工具和对工具的使用的关系(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语言的使用)。

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

(1)语言材料是稳固的,相对静止的符号系统,是代码。言语是动

态的,复杂多变的,是信息;因为任何人说话,使用的材料都

是一样的,规则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而运用言语规则和材料

说出什么样的话,则是千变万化的;

(2)语言是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存在依存于社会。言语

是个人的,是人的心理现象,言语的存在依存于个体;语言是

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然而用社会性的

交际工具产生的言语却是千差万别的;

(3)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处理

的,因此具有抽象性;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语言材料和组织规则是有限的,

但可反复使用,因此人们可以说出无限的句子。

要弄清楚“什么是语言”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语言和说话不是一回事。语言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出来的话。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以说话为前提,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孤岛上,没有说话的需要,不跟人交谈,他就会失去语言能力。如刘连仁的例子(课本37页)。这件事告诉我们语言与说话的联系与区别:语言好象是一种工具,需要人去用,不用就会“生锈”,就会“退化”。而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

说出来的话是这种行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没有这种需要,人们就会丧失说话的语言能力,这就是等于说:语言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出来的话。那么,什么是语言?它在哪儿?回答是:语言存在于说话之中,人们可以从所说的话中找出语言来。

二.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具体说明。

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是经过大脑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受。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三.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是为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交际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它决定了语言的生死存亡,比如北魏孝文帝推行一段时期汉语后,鲜卑语逐渐消亡。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打破了语言的时空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的功能,但重要性远不如语言。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文字才几千年历史,语言至少有几十万年历史;今天世界上仍然有许多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文字产生后也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始终从属于语言。

旗语: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辅助性交际工具,离开语言文字不能独立存在。它们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范围狭窄。

身势伴随动作: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有些话只有联系神态,身势等伴随动作才能听出真意。它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但它不能独立存在,比如点头,摇头,招手等。

从产生时间看,这些交际工具后于语言;从受限制看,也落后于语言,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什么交际工具,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离不开语言基础,它们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代替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也不可能有这些信息手段的产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基础。因此,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四.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

1.试验证明,动物学不会人类语言。如鹦鹉能说话,但它不明白复述的意思,它更不能造出新的句子;

2.动物“语言”和人类语言的本质区别:

(1)单位明晰性

人说出的话是由界限清晰的单位,按照交际的需要和语言规则组织起来的;动物语言则是一团叫喊或者舞蹈动作来表示某一固定的意思,分析不出单位,更谈不上单位的组装。

(2)任意性

动物的一些叫喊只相当于人的惊呼,呻呤或大笑,这些叫喊有普遍性,谈不上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即使有任意性,也只局限于一个题目,是僵硬的。

(3)结构的二层性

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符号层和音位层,音位层是底层,符号层又分若干个级,第一级是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动物语言分解不出单位,没有结构,更谈不上层级装置。

(4)传授性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的语言是后天学会的,没有语言环境是不行的,如印度的狼孩。

(5)不受时,地限制

人类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因此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动物语言是当时激发的,不能回顾过去,也不能展望未来。

(6)社会性

人类语言有社会性,动物语言是一种生理现象。

(7)能产性

人类语言具有能产性,可以从有限到无限,动物的语言则是有限的。

五.什么是思维,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什么?

思维,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和过程,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分为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

直观动作思维:直接感知思维对象,通过思维者自身动作影响思维对象的活动。它有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运动员比赛时和技术工人修理东西时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中的高级阶段,叫技术思维。

表象思维:在头脑中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活动,也叫形象思维。表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是艺术思维,如文学创作,服装设计,画画儿。

抽象思维: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思维,即逻辑思维。一般抽象思维以语言为工具。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主要指的是抽象思维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1)从人类进化的过程来看

人类首先具有直观动作思维,然后发展出表象思维,最后才发展出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语言才有可能产生。语言是抽象思维最重要的工具。

(2)从儿童思维发展和学习语言的过程来看

儿童最开始发展的也是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在学习语言过程中逐步发展出抽象思维能力,整个学话过程大致是:独词句(由具体到概括)—双词句(抽象和分析)—造句(逐渐掌握词与事物的联系,词与词的组合规则)。

(3)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试验依据

大脑的左右半球有不同的分工,左半球掌管跟语言有关系的抽象思维,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直观动作思维。

(4)从聋哑人的思维来看

聋哑人能够思维,因为:

其一,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如果早期进行训练,能够恢复一定的语言能力;

其二,聋哑人发展非语言的交际工具,从视觉,触觉去接收常人用听觉得到的信息。

他们可以掌握“手指语”,用约定的手指动作拼写语言中的词语,他们可以掌握“手势语”,模拟形象,构成一定的意思。他们还可以“看话”,观察和模仿常人说话时的口型;

其三,聋哑人能够思维,但他们掌握比较抽象的词语和语法规则或者是抽象的数学规律比正常人困难的多,给聋哑人思维带来影响。

(5)从人在特殊情况下丧失语言能力来看

正常人在特殊情况下远离社会,可能会丧失语言能力,但没有丧失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也可以得到恢复。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说,语言是抽象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惟一的工具。因为抽象思维必须有物质为依托,最方便最灵活的依托就是声音,此外视觉动觉触觉也能作为依托,没有任何依托的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1)语言是思维工具,属于物质的范畴,但不是思维本身,抽象思维是运用工具的主体,是精神的范畴。工具和运用工具是两回事。

(2)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语法三个要素构成的,思维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

(3)抽象思维是语言思维,概念一般用词来表示,判断一般用单句表示,推理一般用复句表达,但概念,判断,推理和语言中的词和句子并非一一对应,

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表达,判断只能

用陈述句来表达,推理在语言上可以省略大小前提和结论,推理一般用因

果关系的复句来表达,有的语言中词语可以省略,但是思维的过程却一个

不能省略。

(4)语言具有民族性,思维是全世界共同的。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的大脑生理构造是一样的,因此没有民族性;客观世界对全人类而言是统一的;人

类认识活动的基本过程是一致的,都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各

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别的,语言的民族性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差异的反映,

所以用语言指陈事物,给事物分类各个民族千差万别,如同一条光谱,汉

语分七段,英语分六段。但是重要的民族语言已经成为国际交际语,说明

语言并不局限于民族内部使用,从这一点上说,语言又是全人类的。

两个人在争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个人说先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一个人说先有思维,因为语句是思维的成果,没有思维,人们无法把散沙一样的词语组合成句。你认为谁的观点对呢?

两个人的话看似有理,由于割裂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所以都是无理的,都是片面的。首先,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存的,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如果没有思维,没有思想,人际之间的交流,无从谈起,语言的存在也失去了任何意义。其次,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程度是相互适应的,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不可能一个社会发展到语言和思维脱节的地步,语言水平很高且思维水平很低,或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

六、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huó(活)”,这是为什么?

虽然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那就是运用词语组成句子,必须遵守全社会统一的规则,选择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某个意义,也得全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个人任意更改。否则,语言就不能成为交际工具了,别人无法听懂你的话,社会将乱成一锅粥了。只要想象一下,一个不会外语的人到国外生活所遇到的窘迫尴尬,就知道遵循原则的重要性了。

七、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

这主要是因为:(1)词语的组合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了一个规则,可以推出无限多的句子,例如学会说“我吃饭”,掌握了“主——谓——宾”这个格式,就可以制造出“我看报”、“他打球”之类的句子来。(2)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个词可以重复使用,可以用在这个句子中,也可以用在那个句子中,从而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例如“人”这个词,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人,可以指古今中外所有的人。“苹果”可以指色彩、味道、形状各方面不同的苹果。

八、人类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后天获得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一个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

环境中,才能获得语言,具备语言能力,离开了社会,哪怕他是一个天才,他也不会说话。如果一个人先天就具备有语言能力,那么就应该是所有人都说相同的语言才是,而实际上是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社会,就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中国孩子从小生活在中国,就会说汉语,而不会说英语,如果从小在英国长大,则只会说英语,不会说汉语。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社会环境是最好的语言老师。

九、用“棋、下、有、一、完、没、的、盘”这八个词组成句子,看能组合成多少句子?

这些词可以组合成下列句子: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没有下完的一盘棋、没有一盘下完的棋、没下完的棋有一盘、下完的棋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没有一盘、有一盘没下完的棋、有没下完的一盘棋、棋没下完的有一盘、棋有一盘没下完……

十、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这句话?

第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语言;第二,语言是社会独有的,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第三,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第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个人结群的纽带,是人际沟通的桥梁,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第五,但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二者的变化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这决定了语言又是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特殊社会现象。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的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第六,语言在变异中体现自己的特质。普通老百姓说话与学术泰斗肯定有区别,科学论文与相声小品的语言也有很大差异。

十一、人们平时常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这是不是说,语言具有阶级性?

语言没有阶级性。第一,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全体成员,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无论什么人,与别人交际都要使用语言。如果语言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说不同的话,那么阶级之间就无法进行交际(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就是一种交际活动)。第二,语言结构本身,没有阶级可言,比如语音、语法规则,就谈不上有阶级性。第三,语言是伴随着人类同时出现的,而在人类从猿到人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阶级的区分,所以从语言的诞生过程看,语言也是没有阶级性的。第四,语言虽然没有阶级性,但会受到阶级阶层的影响,每一种语言除了自己的地方变体外,还有社会变体,如阶级变体,职业变体,宗教变体。

十二、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很多,像旗语、手势、红绿灯、色彩、音响等,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传递信息,起到沟通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像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交通工具,甚至还可以不改变语言的有声特质,传递信息既快又广,但这些工具,远不及文字那样方便,不及文字使用范围那样广,文字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语言的功能,这是其他语言辅助工具所不能比的,所以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十三、机器能否代替人脑?

(1)思维是人大脑的机能,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过程。人能制造和利用工具积极地改造环境,包括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

(2)人类思维职能的延伸,使机器能代替人的一部分脑力劳动;

(3)机器只能按照人预先设定的条件,机械地执行预先规定的指示,不能随机应变。

十四、为什么感情越激动越说不出话来?

(1)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规则表达思想的活动。说话既要有物质媒介(语言),也要有信息内容(思想)。

(2)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没有思维也就不会有思想,思维活动不顺畅,也不能顺利地产生思想。

(3)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中用到的语言表现为一种内部言语,随着思维活动的进展,在借助外部言语,把思想信息传递出来。言语的状态放映的是思维的实际状况。

(4)人感情激动时,情绪活动占据主导地位,而抽象思维活动受到抑制,思维不畅,内部和外部的言语活动也因此受到制约,情绪越激动,则思维受限越大,言语活动也越难以形成。

(5)这种现象证明了语言和思维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什么是语言符号,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系统和一般符号系统的区别?

语言符号:是以语音作为物质形式来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体,语音和语义是其构成要素。

语言其实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一切特征,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意义构成的,语言也不例外。语言是由语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统一构成,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存在形式;意义是语言的内容。语音和意义在具体的语言中统一于一体的,密不可分,二者互为存在条件:只有和特定意义相结合的声音才能叫做语音,由特定语音表达出来的意义才能成为交际所需的语义。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任意改变这种联系。例如我们说“电视”。不必真抬出一台电视来比划,用大家共知的记号“diànshì”来表示,英语用“TV”别人就明白了,如果你非要把“电视”说成“视电”或别的什么,别人就无法理解了。所以从本质看,语言是一种符号,只是它比任何符号系统都要复杂得多。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四大因素组成的系统,语言就是这样一个

具有不同结构单位的小系统组合的符号大系统。语音是词汇和语法的形式,

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是语音形式表达的内容。

2.语言符号的层级性。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符号系统和一般符号系统的区别:

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次;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二.怎样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这是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什么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这种音义关系又叫约定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具体表现:1)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

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2)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人、刀、水。3)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如uncle,等于汉语的叔,伯,舅,姨父,姑父;4)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人类之所以有多达5500种语言,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音义联系的任意性。

(1)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一旦约定后,就有强制性,任意性和强制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强制性不排除语言使用时的创造性。(2)语言中存在着一些象声词和感叹词(例如汉语中的“喵”“布谷”)这些词的音义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应该说,这些词不是绝对任意的,但是即使存在这些词,也不能否定人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这是因为其一这些词的数量很少,其二这些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又可以有不同的声音表示,所以,说到底还是任意的。(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具有普通语言学与个别语言学对立统一的关系,任意性是指各种语言音与义之间的关系,理据性是指个别语言具体的命名关系。(4)任意性和强制不变性永远起作用,是世界语言多样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各种语言既能稳定,又能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原因,理据性的作用是揭示具体语言的词源,展示语言变化的历史。

真题:

判断: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复合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

答案:正确。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自然形成的习惯,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任意性,不可论证。这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点,复合符号,如复合词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可以论证和解释的。但这只是简单符号(如语素)构成复合符号这个层面具有理据性,就简单符号这个基础层面而言,音义结合却是任意的。因而从本质上说,复合符号音义结合仍然是任意的。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如以“小王打碎了杯子”为例,每个字只能顺着时间的先后一个跟着一个说出来,绝不能在同一时点同时蹦出两个字来。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如“我吃饭”不能说成“饭吃我”。

但是,语言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可变性特点。如一些新词的出现,一字词的新用法。这种变化,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也即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是社会约定的,而不是天然的、本质的联系。

三、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他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第一,因为语音形式使用方便,人人都具备发音器官,可以随时随地发出各种意义的音来,而不必借助身体以外的东西作为形式,因而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快捷;第二,语音形式的容量大,它的各个单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组成不同的音节,表示各种各样的意义,无论是简单的意义还是复杂的意义,语音都能表达。第三,语言符号的表达效果最好,如手势远处看不清,暗处看不见,深奥道理难以表达。

四、就语言符号而言,什么是形式?什么是意义?它们相互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即语言符号的意义。例如“人”这个符号,“rén”是它的语音形式,“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和这个音结合在一起的意义,构成符号的内容。音和义是语言符号的两个“面”,彼此依存。不可缺一,犹如一张纸有正反两面,我们不能只要正面而不要反面,也不能只要反面而不要正面;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与此一样,只有和特定意义相结合的声音才叫语音,由特定语音表达出来的意义才能叫作语义。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改变这种联系。

五、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这是因为,语言的音义之间的联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比如同样是汉语,同样表示“太阳”这一意义,有的地方叫“日头”,有的地方叫“火神爷”,有的地方叫“阳婆”等等,如果联系世界上不同的语言来看,那叫法就更多了。可见,语言符号音义之间联系不是必然的,不是本质的联系。

六、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āma”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同样的意义内容,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语音形式,这是不同的社会习惯决定的,是不同的民族在创造这个词的时候选择了不同的语音形式,各个社会的成员约定俗成的,因为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是任意的,非本质的,所以不同语言之间出现这样的差异就不奇怪了。

七、人类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

人类语言有数千种之多,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呢?这时候因为人类社会本身并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分成了不同的部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习惯的差别,他们在选择语音形式、语法规则方面也按各自的意愿行事,同一社会集团的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语言。

八、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语言中是最重要的、最复杂一种?

人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符号来表示意义,传递信息,但语言符号最为重要,因为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条件,没有语言,社会就会崩溃;同时,语言符号又是十分复杂的,它通过不同阶层的单位的有规则的组合,可以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表达任何复杂的内容,而其他符号,结构比较简单,表达的内容也是有限的。

九、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每一个阶层的单位可以互相组合成更大一级的单位,这样一级一级按一定的规则层层组合,形成一个语言系统。比如语言体系中有限的音位组合成音节与语素,联系起来,语素又组合成更多的词,词则组成无穷的句子来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语言单位从小到大的组合,充分体现出语言的体系性。

十、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两者的区别。

组合关系:是指符号和符号互相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则的,有选择的,语言中的词组成句子,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的,而是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这里的组合规则就体现了组合的关系,比如,“饭”、“我们”、“吃这三个单位可以组成”我们吃饭“这个句。

聚合关系:指在某一环节上具有相同作用的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处于相同聚合群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可以归为一类,互相可以替换。比如”我们吃饭”这个句子的三个单位,分别可以用“他们”、“做”、“菜”来代替,代替后组合关系不变。

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关系:

(1)组合关系是一种现实的、有序的、可数的横向关系;聚合关系

是一种联想的、无序的、不易数的纵向关系;

(2)用语言和言语的观点检验,组合是一种说(写)的过程和结果,

可归入言语的范畴,组合后的模式有的进入语言系统,可归入

语言的范畴;聚合是一种备用的系统,可归入语言的范畴。

十一、为什么说从音位到语素有性质上的飞跃?

这是因为,第一,音位只是构成语音符号的形式,并没有与意义挂钩,而语素是形式与意义结合的符号,既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又代表一定的意义,因而从音位到语素有性质上的飞跃;第二。任何一种语言的音位,其数量都是极少的,一般只有几十个,而语素则有数千个之多,几十个音位组合,产生几千个语素,在数量上也是一个飞跃。比如汉语普通话,音位也就三十来个,但语素则有好几千,常用的也有好几千。

十二、认识语言系统的二层性

语言结构的二层性是就语言系统的整体结构来说的,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有音而无义,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的聚合类,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语言的层级体系,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

第三章语音

一、字母与音素对应表。

二、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

1、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记符号。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音标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不够用就用希腊字母等补充。但音标和字母不是一对一的。

2、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的标记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的记音符号。

3、汉语拼音也是一种记音符号,但还不是象国际音标那样严格意义上的音标,因为汉语拼音的字母符号与音素并不是意义对立的,如a代表了四个音素,i代表了三个音素;另外,汉语拼音的运用还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拼写规则,如i和u在音节前要写作y w,iou uei uen与辅音声母相拼时要省略韵腹等。所以汉语拼音与单纯的记音符号-——音标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语音的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首先体现为:语音与语义的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就没有语言的产生,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语音的社会属性还体现为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四、音高、音重、音质、音长(语音的四要素)

五、发音

(一)发音器官

小舌在发音中的作用:

在发音的过程,小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本身就可以构成发音体,比如法语的小舌颤音[R],就是利用这个发音体发出的音,小舌也对共鸣腔产生重大影响,鼻音、口音和鼻化音的发音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小舌,小舌下垂就打开鼻腔通道,如同时堵住口腔,就可以发出鼻音,若口腔不完全堵死,就发出鼻化音或口鼻音,若小舌上升,堵住鼻腔通道,发出的就是口音。

(二)、元音和辅音的发音

复元音和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

复元音的几个成分同属于一个音节,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相连的单元音则各自分属于不同的音节,发音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次肌肉紧张;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变化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

六、音位

1、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关系怎样?

2、音位的特点

(1)音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2)音位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3)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言或方言的,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如音素[p] [p…],在不同语言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不一样的。在英语里,[p] 和[p…]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假如把port[p… t](港口)里的[p…]念成[p],只会使人感到发音不地道,却不会使人误解成另一个词。

音位的性质(特征):

(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4)音位总是属于特点的语言或方言,总是特定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1)划分角度不同;

(2)划分范围不同。音位是具体的语言或方言基础上划分的。

音素,音位,音位变体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音素是一种跨语言的实体单位,是人类能够发出的可用于自然语言的所有最小的语音实体单位的总称。音位和音位变体都是相对于特定语言来说的,音位是特定语言系统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功能单位,而音位变体是音位在组合关系中的实现;

(2)音位只具有心理现实性,而音素和音位变体都具有物理,生理现实性;

(3)构成音位是区别性特征,构成音素的是对立特征;但对音位区别性特征的分析说明必须以揭示音素的自然对立特征为前提。

3、确立和归纳音位应该遵循的原则

4、简述音位系统的特点:

一种语言的音位总是以一定的方式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音位的系统性主要通过音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表现出来,每一个音位不但以自己的区别特征与旁的音位相对立,而且以自己的区别特征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相联系,聚合成许多平行对称的系列。音位的系统性和音位系统的平行对称性同样也表现在音位的组合关系上。凡同一聚合系列中的音位,一般说,应该有相同的组合关系。

(1)一种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都处在至少一个聚合群中;

(2)处在同一个聚合群中的音位理论上应该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

七、音位的聚合

1、音位的区别特征

语言里的音位彼此对立,所以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音位之间的对立,如果进一步加以分析,其实只是一个或几个发音特征的区别。例如北京话的辅音音位,以不送气与相区别。这种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我们叫做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于是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因此,音位也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的组合。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有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2、区别特征和音位的聚合关系

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关系密切相关。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

过不同的区别特征互相区别开来,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

A B C D

1 /p/ /p…/ /m/

2 /t/ /t…/ /n/ /l/

1行是双唇聚合群,2行是舌尖前聚合群,A列是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B列是送气清塞音聚合群,C列是浊鼻音聚合群,D列是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自成一个聚合群。

在这个矩阵中,三行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往具有共同的语音规则。例如汉语普通话里/p/ /p…/ /m/都不能和撮口呼组合。

3、聚合群: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聚合群之间有平行对称的结构特点,聚合群分为双向聚合和单向聚合。4比方北京话/p/音位同时处在两个聚合群中:按部位,它是双唇聚合群/P,..m/的成员,按发音方法,它是不送气塞音聚合群/p,t,k/的成员。

韵律特征:

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的变化。长短音,升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1.他们永远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2.他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八、音位的组合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语法是音义结合的单位的组织规则的汇集,包括词的构形(即词形变化),构词规则和组词造句的规则。

传统语法包括三个部分:

构形法(形态学):形态变化的规则;

构词法:语素构成词的规则;

句法:词组成句子的规则。

传统语法包含内容以句子为最大单位,但现在已经扩大到了篇章,叫篇章语法;

语法在不同的语言学家的定义里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是组词造句的规则,还有乔姆斯基的语法指的是语言学。

语法的特点:

1.概括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类,可以对数量巨大的具体词语进行分类,例如“看电影,计算机”都是名词,而“看”“坐”等不同的词都是动词;二是抽象,可以从无限多的具体的语法组合中抽象出语法结构格式,与词汇的概括性相比得到,语法是对词和句子的语法功能进行抽象概括,抽象出的意义也是比词的意义更抽象的语法意义,如“我看书”“他写字”,句式是S-V-O的句式,称之为主谓宾结构,S是位置是人称代词,V是及物动词,O是宾语;

2.系统性。不同语法规则是紧密联系的,而且各有各的使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在使用一条语法规则的同时,不能违反其他语法规则。

3.语法规则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体现在生成性和递归性上。生成性如“看电影,买计算机”是重复使用同一规则“动宾结构”而造出的词语;递归性即语言的链条的某一个环节可以不断地用一个同功能的其他的语言单位去扩展,即在同一个句子或词语内,同一

条规则也可以反复使用,例如“一本书”是用偏正结构造出的,我们还可以反复使用这条偏正结构规则,“一本新书”,“一本关于语法学的新书”。

4.层次性

5.稳定性。相对于一般词汇,语法规则的变化比较缓慢,它与基本词汇构成语言的基础,如先秦的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许多规则还未变;

6.民族性和地域性。

不同民族语言的语法不同,同一种语言不同方言之间也有语法差异。

语法的地域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不同的语言由于处于同一区域,长期接触,原来语法上的不同点会趋于相似或相同,出现一些区域共同特征;另一方面,有的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由于距离较远,处于不同的地域或各自某些语法特征历史演变的速度不一样,或者有的方言受到其他某些民族语言语法的影响,语法上会有一些差别,例如,汉语方言中多数方言的正反问句是“VP不VP”,而少数方言是“可VP”,例如汉语绝大多数地区说“我先走”,广东人说“我行先”。

二、语法规则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一个接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如汉语“我吃饭”不能说“饭吃我”,这里就有汉语语法的一条组合规则管着。这条规则提出了三个可替换的位置,只要用适当的词儿把某一位置上替换下来,就能造出一个新的句子。每个位置上能用什么词去替换,除了意思要配得拢以外,在语法上还有聚合规则管着。语法上能够出现在某个位置中的词形成一个聚合,如果用来替换的不是从这个聚合里选出的词,句子不能成立。语法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它储存于人们的脑子中,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它存在于话语中。

三、语法单位

有的认为词是物理上可定义的单位,即一段书写上有空格作边界或口语中有停顿的单位,这种含义的词称为正字法的词,或叫音系学的词,或用一个更为中性的词就是词形词。

词根和词缀具有构词功能,二者合称词干(一个词除去词尾,就是它的词干)。从功能看,词缀可以构成新词,是词的构成成分,固定在词的结构之中,所以是构词语素;词尾不能构成新词,不是词的构成成分,只是改变词的形式,所以是变词语素,如英语动词go加上词尾可以变成goes,going,而且词尾只是在具体的句子中才出现,单纯一个词没有语境,没有与具体的语法意义相联系,也就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和手段,词尾也就无所依附了。

第二节组合规则

一、组合成词的规则

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的区别:

自由词组是严格按照句法—语义规则根据表达需要临时构成的词语组合,固定词组是形式上像词组,但功能上类似于词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二者的区别如下:

1.从来源上看,自由词组是根据需要临时构成的,而固定词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2.从功能上看,固定词组在语法结构中的作用与词完全一样,相当于一个词,也没有必要再行切分,而自由词组不仅本身可以切分出词,还可以切分出低一层级的自由词组,乃至固定词组。而固定词组内是决不能内含自由词组或固定词组的;

3.从可离散性角度看,固定词组中的成分一般不能更换,增删,次序不能颠倒,但自由词组可以;

4.从习得的角度看,自由词组不需要死记硬背,只有交际需要,马上就能按语法规则把有关的词组织起来,但固定词组则是语言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往往是一些历史事件或寓言的概括,必须像词一样一个个学习记忆。

二、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

1、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它的作用是提出一个话题,然后对这个话题作出说明。话题的部分称为主语,说明的部分称为谓语。汉语的主谓结构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可加“是不是”转换为问句形式,例如:今天/星期六——今天是不是星期六?张老师/来了——张老师是不是来了?

2、述宾结构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事物(宾语)的关系。述宾结构都是述语在前,宾语在后,可加“了、着”。例如:吃/苹果——吃了苹果读/小说——读着小说

3、述补结构在述语的后面,也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以表示述语的程度、结果、趋向等,这叫补语。由述语和补语构成的结构叫做述补结构。述补结构是补语在前,补语在后,可加“得”或“不”,例如:站/稳——站不稳讲/清楚——讲得清楚

4、偏正结构这种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可插“的”或用“什么”、“怎样”来提问,例如:红/衣服——红的衣服加倍/努力——怎样努力?蓝色的/衬衫——什么样的衬衫?

5、联合结构联合结构的构成成分在语法结构的地位上是平等的,中间可加“和”、“与”、“或”等成分,例如:工人和农民北京、上海、天津

三、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1、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是词进入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意义。例如“红太阳”是偏正结构,“红”修饰“太阳”,“太阳红”是主谓结构,“红”陈述“太阳”怎么样,这里的修饰与陈述,就是语法意义。

组合带来的语法意义:词组合成结构以后,整个结构的意义总是大于个别词的意义的总和,因为这里增加了语法意义,“红”“布”这两个词各有自己的意义,组合成偏正结构“红布”以后,指明这是一种红的布,回答“什么布”,这些都是组合所带来的语法意义,如果把同样的两个词组合成主谓结构“布红”,“红”就不再是修饰“布”,而是说明“布”具有“红”的属性,回答的问题变成了“布怎么样?”,这是主谓结构给这两个词增加的语法意义。主谓结构的语法意义是“陈述”,偏正结构的意义是“修饰”,述宾结构的意义是“支配”,述补结构的意义是“补足(述语)”,联合结构的意义是“并列”或者“选择”。

语法意义可以分成三个小类:

(1)范畴义:对一类或几类具体的语法意义的共同特征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所形成的意义,比如把英语的“单数”“复数”概括为数的范畴,英语中名词后的s表示复数;又如英语中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所有格概括为“格”的范畴,而汉语中没有严格意义的“格”的范畴;

(2)关系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在组合模式中表现出来的意义,称为关系义,它不是组合中个别单位的意义,也不是整个组合的意义,而是两个单位在组合模式中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经过抽象概括形成关系义,比如主谓宾;

(3)功能义:指语言单位在结构中由所处位置的作用显示出来的意义,因此也称为分布义,一些语言单位在固定的组合模式中往往有固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其作用,并同其他位置上的语言单位有一定的关系,这些位置的作用经过抽象概括,就形成了功能义,如名词的功能义是作主语和宾语,名词有时可以作定语,但很少作状语,动词和形容词的功能义是作谓语;

2、语法形式: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例如汉语“同志们”中的“们”和英语“comrades”中的s,语法意义是复数,它们就是复数这一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

3、语法手段:语法手段是对语法形式的进一步概括归类,它是根据表达语法意义的同一性质的语法形式所概括出来的类别。比如英语动词“seeing(看)”附加上词尾ing,表示进行体,英语名词“vases(花瓶)”附加上词尾s,表示复数,这两种语法形式不同,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同,但它们语法形式的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现

语法意义,所以可以把这两种具有相同性质的语法形式概括为同一个语法手段,即词形变化,也既形态变化。常见的语法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

四、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

1、组合的层次性

2、语法结构规则的递归性和层次性

同样的语法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同一条结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借数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语法规则的“递归性”。在句法组合中,递归性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从初始结构开始,自始至终重复运用同一条语法规则.另一种表现是,同一条语法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上间隔的重复使用。结构中某个单位(例如词)可以不断的被一个同功能的词组去替换,结果可以使基本结构里面的项扩展成层次非常复杂的结构,但作用仍等于原先的那个项;任何语言的语法规则,都有递归性,因而语言才有组合上的变化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能随表达的需要而屈伸自如。

语法规则递归性和语法结构的层次性密切相关。语法结构的层次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递归性造成的,反过来讲,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也为语法规则的反复使用提供了可能。

第三节聚合规则

一、词类的划分

1、词类及其划分标准。

词类是根据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划分的词的语法类别,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及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在一种语言里,凡是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他们的句法功能相同,就可以归成一类。词的句法功能在不同的语言里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词类体系,需要分别归纳,在英语中,一般说来,能出现在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大多是名词。能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大多是动词,能出现在定语表语位置上的大多是形容词。

2、划分词类应注意的问题

在词类划分上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注意:(1)在鉴别词类时可以参照词的意义,但不能完全根据意义,而需要有句法功能和形式上的实证(2)在同一个词类当中,具体的成员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3)一个词可以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

3、划分词类对句法描写的意义

划分词类是概括句法格式、发现组合规则的基础。词类之于句法描写的重要性还表现为,给词分小类可以大大深化句法描写。

二、形态变化的主要形式

形态:指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它也叫词形变化。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英语的有些实词在组合中要有词形变化。

形态一般指词法范围内的语法范畴和语法形式,对形态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狭义的指构形法,也叫构形形态,即用一个词的词形变化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一般不改变词汇意义,广义的形态不但指构形法,也兼指狭义的构词法(构词形态,即在词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创造新词的方法。)以上两种形态都有附加法这种语法手段,而且在词的内部进行变化,所以也叫内部形态,有人把词序,语调,虚词等词外的语法形式叫外部形态。

形态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附加词尾:这是最常见的词形变化。例如英语名词加上s表示复数,动词加上ing 表示进行体,动词加上ed表示过去时,形容词加上er表示比较级,形容词加上est表示最高级。

2、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指通过词的内部词根中的语音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这种手段就是内部屈折。例如英语中man(男人)表示单数,表示复数不是通常的那样加s,而是改变内部的音素,变为men,又如(swear宣誓),表示过去时变为swore,表示完成体变为sworn。

3、异根:指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语法意义,是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例如英语中,we是主格,us是宾格,he是主格,him是宾格。又如形容词good的比较级better和最高级best,也是用异根方式构成的。

1、附加法:在词根后面加词尾来表示语法意义,如英语中表示数,时,级就是用附加,如名词后加s表示复数;

2、交替法:即形态交替,又叫内部屈折,通过一个词内部不同元音的交替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foot—feet”,“sing—song”;

3、重叠法:它是汉藏语系和东南亚一带语言普遍使用的语法手段,广泛用于构词法和构形法,用词根或者局部的重叠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有的表示复数,有的表示体的语法范畴,如“人人”表示每一个的意思;

4、异根法:又称为错根或增补,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法意义,如go是一般现在时,变成went是异根法;

5、重音法:利用重音的移动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6、零形式:不改变词的语音形式,但却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里有的单复数,过去式采用零形式。

划分词类的形态原则:词不发生变化就不能进入组合结构,词形变化综合反映词的句法功能,因此也完全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比方说,英语中有数的变化的词叫名词,有人称,时,体,态变化的叫做动词,大部分形容词和副词都有级的变化,他们的区分要根据出现的位置来确定,充当定语的是形容词,充当状语的是副词,这些就是一般所说的划分词类的形态原则。若形态不充分,或与句法功能矛盾,词类还得按照句法功能来定,因为词类毕竟是句法功能相同的词的聚合。

练习1:如何区别构词后缀和构形后缀?

答案:

1.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插入中间的中缀,词尾只能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一个词干加上不同的词尾可以形成该词的不同的词形变化,即形态变化,如英语book加s以后成为books,walk 加s,ing,ed。

2.词缀是词汇词或词位词的构成成分,是构词法的概念,与词根相对;词尾是构形法的概念,与词干相对,是语法词的构成成分;

3.词缀本身不一定有意义,但附加在词根上之后,可以使构成的词在体上增加一些新的词汇意义,比如“尖—尖子”,词尾本身含有语法意义,添加在词干之后,构成的语法词增加了特定的语法范畴意义,比如“孩子—孩子们”;

4.词尾只在具体的句子中出现,单独一个词,没有语境,没有与具体的语法意义相联系,也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当然就不可能出现词尾,汉语没有词尾。

5.例子:在“孩子们”这个语法词中,“孩”是词根,“子”是词缀,“孩子”是由词根语素“孩”和词缀语素“子”构成的词位词,这个词位词充任词干,并与词尾“们”一起构成语法词“孩子们”。

练习2:构词法与构形法之间的关系?

答案:

1.构词法是构成新词的方法,构形法是构成一个词不同语法形态的方法;

2.构词法的基础是语素,构形法的基础是词;

3.词缀,词根是构词法的概念,词干,词尾,词头是构形法的概念。

三、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与词的形态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是由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出来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概括成类,一个语法范畴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且互相对立的语法意义构成,也就是说只有表示共同的意义领域才能构成语法范畴,并且只有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才能进一步概括为语法范畴,例如单数与普通体不能构成数或体的范畴,一种语法范畴所代表的语法意义是同一意义领域,但这些语法意义是对立的,在运用中只能选择同一范畴中的某一项意义,比如选择了单数,就不能是复数。因而称为“范畴”。如: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性、数、格、体、时、态、级等,俄语、德语、法语中的某些词有性的区分。“性”是一个语法概念,和生物学的性不一致,性的区分是某种语言的习惯。

性:“性”是某些语言里名词的分类,形容词由于是修饰名词的,也随着修饰的名词而发生性的变化,它是一个语法的概念,不是生物学的概念,例如太阳在法语里是阳性,在德语里是阴性,在俄语里是中性。这些都是语言的习惯,俄语名词的“性”一般可以从单数主格的末尾看出。

数:“数”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者意义,如英语的名词,俄语的名词和形容词都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通常只有表示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事物的名词才有数的语法范畴,像专有名词,抽象名词等就没有数的变化。英语的可数名词有单数、复数之分,表示一个人或事物用单数,两个以上用复数。英语的复数一般是在词干后附加词尾s或者es表示。

汉语中表示数的名词仅限于具体的表人名词,通常是在后面加“们”,如“先生们,女士们,同志们,老师们”等,非表人名词后面不能加。如不能说“狮子们”,“们”的功能不完全等同于英语的s,一是它只能用在表人名词后,而s可以用在任何一个有数的分别的名词上,汉语用“们”前面一般不能再使用表示具体数目的量词词组,如不能说“十个同志们”,英语没有这个限制。

格:“格”用词形变化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俄语的名词、代词的格有六种形式,形容词、数词也有相应的格的变化。名词、代词作主语时用主格的形式,作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时用宾语的形式,作间接宾语时用与格的形式,表领属关系时用属格的形式,有格的范畴的各种语言,格的数目有多有少,例如英语的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两种形式,即英语有生命的名词只有领属格和非领属格,代词有主格,宾格和属格。

体: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方式,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动词的简单形式表普通体(如I write),“be+动词的现在分词”,表示进行体(如I am writing),“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完成体(如I have written),汉语动词加“了”“着”“过”的现象,有人认为也是“体”的分别,“了”表示完成体,“过”表示经历体,“着”表示进行体。

时:“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用动词的词形变化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有些语言,动词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行为动作,是发生在说话的时刻,还是在说话的时刻之前,或在说话的时刻之后。例如英语“I write”,“Iwrote”,“I shall write”。英语语法中通常说的现在进行时,实际上包括“时”和“体”两个方面,现在时和进行体。过去完成时则是:过去式,完成体;通常所说的英语时态是把时和体结合在一起说的,上面三种时和体结合可以构成九种时态。

人称: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英语动词只在现在时单数的时候有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

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它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主动语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语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

式和语气:用动词词形变化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如汉语中的陈述式,疑问式,命令式,假定式。英语中的虚拟语气与真实语气形成一种对立,暗含一种否定。级:形容词、副词通过词形变化表示程度的差别的范畴,英语形容词和副词分成三级:一般可分成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三种,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圣才出品】

第12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 12.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The Prague School and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布拉格学派与功能句子观 2. The London School and context of situation 伦敦学派与语境观 3.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4. Bloomfield and American Structuralism 布隆菲尔德与美国结构主义 5. Chomsky and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法 常考考点: 各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论基础、特点、主要观点、重要概念;语言普遍性和人类行为关系等。 本章内容索引:

I. Saussure and modern linguistics II. The Prague School 1. Main points and contribution 2.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3. Communicative Dynamism (CD) III. The London School 1. Introduction 2. Malinowski’s theories 3. Firth’s theories 4.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5. Systemic grammar and Functional grammar (1) Systemic grammar (2) Functional grammar IV. American Structuralism 1. Introduction 2. Three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V.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1. Introduction 2.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3. Generative Grammar 4.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G Grammar 5. Main features of TG Grammar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圣才出品】

第11章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 11.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The relation betwee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 2. Grammar, input and language learning 语法、输入与语言学习 3. Interlanguage in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教学中的中介语 4. Linguistics and syllabus design 语言学与教学大纲设计 5.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 6.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语料库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常考考点: 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语言学与语言学习;语言学与教学大纲设计;二语学习者的主要障碍;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中介语;语料库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等。

本章内容索引: I. Definition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I. The Relation betwee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III.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 1. Grammar and Language Learning 2. Input and Language Learning 3. Interlanguage in Language Learning IV.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 eaching 1. The discourse-based view of language teaching 2. The universal grammar (UG) and language teaching V. Syllabus Design 1. Syllabus and curriculum 2. Theoretical views behind syllabus design 3. Types of syllabus (1) The structural syllabus (2) The situational syllabus (3) The communicative syllabus (4) The task-based syllabus 4. Current trends in syllabus design (1) The co-existence of the old and the new (2) The emphasis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培训课件

导言 0.1 复习笔记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1.语言现象 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它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 (1)人类对于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以及相关的许多抽象观念,是在各个古典文明形成的时期出现的。有关语言的理性思考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2)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古希腊的哲学家、古代印度的思想家等,都提出了对语言的一般看法,并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对语言的最早的理性认识。 2.语言学的发展过程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在各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承成为文化发展延续的重要途径。这些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要得到学习和继承,都需要语言方面的分析和解释。这样,在许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都出现了语文学研究,这是语言的系统研究的开始。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语言学三大发源地的成就 ①中国传统语言研究

a.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大量的文化典籍,它们所使用的古代书面语体被后人学习继承,称作文言文。直至20世纪初,正式的书面语一直使用这种文言文的形式。 b.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解读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主要是分析汉字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②古代印度语言研究 a.在印度,文化经典主要是宗教典籍,所用的语言是古代的梵语。最初这些经典是靠口耳相传,后来由文字记载下来。 b.古代印度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对这些宗教经典的解读。古代印度的学者在对语言一般性质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语音和语法研究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树,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语言研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西欧语言研究 a.古希腊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语文学非常发达,已经有了系统的语法研究成果。 b.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语言研究传统,形成了拉丁语的语法研究体系。 c.西欧各国有一千多年时间在正式的场合都使用古典拉丁语,语言研究主要围绕拉丁语进行,语法、修辞、逻辑成为学校传授的主课,编出了种种语法、词典和读本,逐渐形成了传统的西方语言学。 (二)语言学的学科性质 1.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不是独立的学科

戴伟栋语言学笔记(全)

Chapter 1 What is language? [A] The origins of language Some speculations of the origins of language: ①The divine source The basic hypothesis: if infants were allowed to grow up without hearing any language, then they would spontaneously begin using the original god-given language. Actually, children living without access to human speech in their early years grow up with no language at all. ②The natural-sound source The bow-wow theory: the suggestion is that primitive words could have been imitations of the natural sounds which early men and women heard around them. The “Yo-heave-ho” theory: the sounds produced by humans when exerting physical effort, especially when co-operating with other humans, may be the origins of speech sounds. Onomatopoeic sounds ③The oral-gesture source It is claimed that originally a set of physical gestures was developed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 patterns of movement in articulation would be the same as gestural movement; hence waving tongue would develop from

南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资料与经验分享

南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资料与经验分享南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的童鞋们的福利来了~ 南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天津考研网邀请到了以高分被录取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前辈为我们录制了一份免费的专业解析视频:“南开大学汉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及汉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心得”,可直接搜索。 看完了视频小伙伴们应该对南开汉语言文学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专业情况,导师研究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吧。现在可以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复习了吧…… 天津考研网为报考南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同学们整理了一些专业课复习资料以及学长学姐们的复习经验,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下面天津考研网就为考研小伙伴们详细说说专业课的复习。 一、南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主要参考教材 南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考试科目是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和两门专业课,分别是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汉院)。南开大学公布的考研大纲中并未列出专业课具体的参考教材,使得同学们复习的时候无从下手。 针对这种情况天津考研网组织多名一线大学老师及过去几年在天津大学研究生初试中专业课取得高分的考生共同整理了考研复习主要参考教材供大家参考: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董志翘杨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洪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王红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现代汉语教程》邢公畹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免费下载】胡壮麟语言学名词解释总结

胡壮麟语言学名词解释总结 1.design feature: are features that define our human languages,such as arbitrariness,duality,creativity,displacement,cultural transmission,etc. 2.function: the use of language tocommunicate,to think ,https://www.doczj.com/doc/b716920181.html,nguage functions inclucle imformative function,interpersonal function,performative function, emotive function,phatic communion,recreational function and metalingual function. 3.etic: a term in contrast with emic which originates from American linguist Pike’s distinction of phonetics and phonemics.Being etic mans making far too many, as well as behaviously inconsequential,differentiations,just as was ofter the case with phonetic vx.phonemic analysis in linguistics proper. 4.emic: a term in contrast with etic which originates from American linguist Pike’s distinction of phonetics and phonemics.An emic set of speech acts and events must be one that is validated as meaningful via final resource to the nativ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h rather than via qppeal to the investigator’s ingenuith or intuition alone. 5.synchronic: a kind of description which takes a fixed instant(usually,but not necessarily,the present),as its point of observation.Most grammars are of this kind. 6.diachronic:study of a language is carried through the course of its history. 7.prescriptive: a kind of linguistic study in which things are prescribed how ought to be,https://www.doczj.com/doc/b716920181.html,ying down rules for language use. 8.descriptive: a kind of linguistic study in which things are just described. 9.arbitrariness: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which refers to the face that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 10.duality: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which refers to the property of having two levels of are composed of elements of the secondary.level and each of the two levels has its ow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11.displacement: one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which means human language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s,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c in time and space,at the moment of communication. 12.phatic communion: one function of human language,which refers to the social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13.metalanguage: certain kinds of linguistic signs or terms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f particular studies. 14.macrolinguistics: the interacting study between language and language-related disciplines such as psychology,sociology,ethnograph,science of law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Branches of macrolinguistics include psycholinguistics,sociolinguistics,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et https://www.doczj.com/doc/b716920181.html,petence: language user’s underlying knowledge about the system of rules. 16.performance: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in concrete situ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b716920181.html,ngue: the linguistic competence of the speaker. 18.parole: the actual phenomena or data of linguistics(utterances). 19.Articulatory phonetics: the study of production of speechsounds. 20.Coarticulation: a kind of phonetic process in which simultaneous or overlapping articulations are involved..Coarticulation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 and perseverative coarticulation. 21.Voicing: pronouncing a sound (usually a vowel or a voiced consonant) by vibrating the vocal cords. 22.Broad and narrow transcription: the use of a simple set of symbols in transcription is called broad transcription;while,the use of more specific symbols to show more phonetic detail is referred to as narrow transcription.

语言学考研笔记整理(共16页)

语言学考研笔记整理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本质 (1)自然属性: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社会属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心理属性: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自然属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和其它符号的不同特点。 符号:用甲事物指代乙事物,甲即乙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点:①有声的;②成系统的;③分层次的装置,语音→音素→音节→语素→词;④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论证,无理据);⑤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输出时是一个接一个的,不能全盘端出。 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3.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符号:是形式和内容(意义)的统一体。 (1)语言符号的形式: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听觉可感知。 (2)语言符号的内容:意义(语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 (99年填空) 4.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和强制性;②线条性;③系统性。 人的语言和动物语言有何不同?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答: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语言学纲要》考研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参考答案 导言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 ?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 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 学两个领域。 3 ?语文学: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 而研究语言的。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其他学科存在的语言研究成为语文学。 4?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5?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填空 1 ?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3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 ?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 5 ?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的两个有限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作为基本符号的语素和词在数量上是有 限的,把语素或词组合起来构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也是有限的。语言的这两个有限性是区 别言语活动的基本特征。 2. 言语活动的两个无限 言语活动是以语言为工具展开的交际或思维活动,其中作为这个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一- 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长的,在数量上可以是是无限多的。 3. 大脑左右半球分工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脑主管语言、逻辑、书写及右侧肢体运动,而右脑主管色彩、空间感、节奏和左侧肢体运动。大脑两半球分工是人类特有的,但出生婴儿大脑两半球没有分工。 4. 非语言交际工具或副语言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我们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称为副语言交际工具。副语言交际工具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 不足。 5. 辅助性交际工具 指的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工具。这些交际工具若离开语言 就不能独立存在。其特点是: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语言学 重点笔记 考研可用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To define language and its defining features ◆To distinguish the distinctive terms in linguistics ◆To master functions of language Teaching difficulties 3 origins 4 scholars’ viewpoints 5 defining features 6 distinctive terms 7 functions of language What is language? Sapir’s definition (1921) “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交流思想、感情和愿望的非本能的方法。——撒皮尔,1921 Hall’s definition (1968) Language is “the institution whereby humans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by means of habitually used oral-auditory arbitrary symbols.” 语言是人们通过惯用的任意口头—听觉符号进行交际 和互动的惯例。——霍尔,1968 Chomsky’s definition (1957) “From now on I will consider language to be a set of (finite or infinite) sentence,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从现在起,我将语言看作是一系列(有限的或无限的)句子,每个句子的长度有限,并由有限的成分组合而成。——乔姆斯基,1968 许国璋先生认为把语言定义成交际工具不够科学,至少不够严谨.他对语言的定义做了如下概括: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当它作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 当它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 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的载体. Language can be generally defined a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语言是一个用于人类交际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系统。 The design/defining features (识别性特征) Arbitrariness (任意性) Productivity/Creativity(创造性) Duality (双重性) Displacement (空间移位性) 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 Arbitrariness means that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meanings and sounds.

《语言学纲要》考研修订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语言学纲要》考研修订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0-1复习笔记 ―、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住质 (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L语言现红 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迴具有的现象,它是G早纳人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 (1)人类对于世界上的齐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以及相关的许多抽象观念, 是在各个古典文明形成的时期出现的。有关语言的理性思考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2)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古希腊的竹学家.古代印度的思想家等,都提岀了对语言的一股看法,并且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对语言的最早的理性认识。 2.语言学的发展过程 (])语言甞的三大发源地 在齐个文明的发展过程?l', I l f代文化典籍的传欣成为文化发展延续的重要途径。这些政 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若作要得到学习和继承,郁需姿语言方而的分析和解 释。这样,在许多有若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都出现了语文学研究,这是语言的系统研究的开 始。中国、印度和希腊一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足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语苜学三大发源地的成就 ①中国传统语言研究 3.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大域的文化典籍,它们所使用的古代书面语体被后人学习继承,称作文言文Q宜至20世纪初,正式的书而语一直使用这种文言文的形式。 b?屮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解读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主要是分析汉字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②古代印度语言研究 a.在印度,文化经典主要是宗教典鉛,所川的语言是古代的梵语。最初这些经典是靠口耳相传,后来由文字记载下来。 b?占代印度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对这些宗教经典的解读C占代印度的学者在对语言般件质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语音和语法研究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树?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语言研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C

语言学(胡壮麟)期末总结

名词解释 Sociolinguistics 1.Sociolinguistics: a field that studi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between the uses of language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which the language users live. 2.Linguistic determinism:L may determine our thinking patterns; 3.Linguistic relativity: different languages offer people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ng the world around 4.standard language:the dominant, or prestigious variety is often called standard variety or standard language/dialect, the variety of language which has the highest status in a community or nation and which is usually based on the speech and writing of educated natives. 5.Social dialect, or sociolect, refers to the linguistic variety characteristic of a particular social class. 6.Idiolect is a personal dialect of an individual speaker that combines elements regarding regional, social, gender, and age variations. 7.Register:Varieties of languag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use in terms of formality, situation and so on. ; Register: Register, also situational dialect, refers to the language variety appropriate for use in particular speech situations on which degrees of formality depends. 8.Bilingualism: a situation where two languages are used by an individual or a group of speakers since they had regular and continued exposure to more than one language. 9.pidgin: 10.Creole: When a pidgin develops beyond its role as a trade language and becomes the first language of a social community, it becomes a creole. 11.Diglossia: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different varieties of the same language are used side by side for two different sets of functions. https://www.doczj.com/doc/b716920181.html,nguage planning means that certain authoritie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choose, a particular speech variety, standardize it and spread the use of it across regional boundaries. 13. A lingua franca is a variety of language that serves as a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among groups of people for diverse linguistic backgrounds. 14.Speech variety refers to any distinguishable form of speech used by a speaker or group of speakers. Pragmatics 1.Pragma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use, meaning in context, speaker’s meaning, utterance meaning, contextual meaning. 2.Speech acts: actions performed via utterances, such as apology, complaint, compliment, invitation… 3.Constatives: utterances which roughly serves to state a fact, report that something is the case, or describe what something is. They are usually verifiable. 4.Performatives: utterances which are used to perform acts, do not describe or report anything at all; they cannot be said to be true or false. 5. A locutionary act (发话行为) : the act of saying something,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utterance. 6.An illocutionary act (行事行为): the extra meaning of the utterance produced on the basis of its literal meaning, an act performed in saying something. 7.illocutionary force: meaning is used in a narrow sense and is the more constant, inherent side of meaning whereas force is equivalent to speaker’s meaning, contextual meaning, or extra meaning(言外之意).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6~12章【圣才出品】

第6章语言与认知 6.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Psycholinguistics 心理语言学 2.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language production 语言习得,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生成 3.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一语言习得 4. 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 常考考点: 语言习得;第一语言习得;语言的理解和生成;范畴;隐喻;整合理论等。 本章内容索引: I. Definition of cognition II. Definition of Psycholinguistics III. Language acquisition 1. The Behaviorist Approach

2.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IV. Language comprehension 1. Sound Comprehension 2. Word recognition 3. Comprehension of sentences 4. Comprehension of text V. Language Production 1. Access to words 2. Generation of sentences 3. Written language production VI. Cognitive Linguistics 1. Definition 2. Construal and Construal Operations (1) Attention/ Salience (2) Judgment/ Comparison (3) Perspective/ Situatedness 3. Categorization (1) Basic level (2) Superordinate level (3) Subordinate level 4. Image Schemas 5. Metaphor

语言学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一九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语概·现汉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研究方向:训诂学与汉语词汇学、汉字学、汉语语法学、修辞学 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及现代汉语 语言理论部分(共50分) 一、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20分) 语法范畴历史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语义场音位 二、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的?这两种语系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2、怎样认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强制性”? 3、按照功能分类法,世界文字大致可经划分为几种类型?现代汉字属于哪种类型? 现代汉语部分(共50分) 一。、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什么是“异读词”?它与多音多义字有何区别? 2、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进行现代汉字的整理和规范? 3、什么是基本词汇?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4、什么叫歧义句式?什么叫同义句式? 安徽师范大学1996年招收研究生考题·语言学 招生专业、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考试科目:语言学基础 一、解释下列术语:(17分) 音位(3分)变词语素(3分)态(一种语法范畴)(3分)语言融合(4分)言内意外(4分) 二、结合汉语词类的划分谈谈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的联系。(10分) 三、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6分) 四、怎样确定音位的区别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12分) 五、汉语中的助词“们”与英语里表示名词复数的“-6”相比有哪些不同?请举例说明。(13分) 六、语言的结构类型有哪四种?它们主要有哪些特点?(10分) 七、结合同义词、反义词现象谈谈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附加色彩)之间的关系。(12分) 八、外业词进入汉语以后会发生哪些变化?试举例说明。(10分) 安徽师范大学1994年招收研究生考题 招生专业、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考试科目:语言学基础 一、简述语言系统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0分) 二、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简述之。(12分)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的区别特征有哪几对?试举例说明。(16分) 四、简述词义的概括性的几种表现形式。(10分) 五、举例说明词语搭配(组合)所受到的语义条件限制(12分) 六、不同的语言的词类体系相同不相同?为什么?(10分) 一、举例说明语法规则的递归性。(10分) 二、运用变换的方法,辨析下列句子句法意义的细微区别。(10分) A、院子里站着许多人。 B、院子里唱着黄梅戏。

叶蜚声版语言学纲要学习笔记

叶徐版语言学纲要复习重点 导言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舌位是指发元音时舌头隆起部分在口腔中所处的位置。前,指舌的前部隆起;后,指舌的后部隆起;高,指舌位隆起点距离上腭的位置,口腔开口度越小,隆起点离上腭越近,舌位就越高;低:口腔开口度大,隆起点离上腭越远,舌位就越低;如i.e.a的相同点是舌位前,不同点是舌位高低不同。嘴唇的圆展,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拢圆还是自然展开。不同元音的音色就是上述三个方面协同作用形成的。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元音如y.-i.-i.e等,这样既可以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二、辅音 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例如发辅音[p],双唇闭合阻挡气流,发[k]时,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形成阻碍。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

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2.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来认识。 第三节音位 一、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也就是说,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音位总是属于一定语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 二、音位的对立和互补 1.对立:所谓对立,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它们不能划为一个音位,而要看作是不同的音位。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 2.互补:所谓互补,是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出现环境各有分工,我出现在甲处,你出现在乙处,他出现在丙处,各守一个地方,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之中。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每个音素都不是独立的音位,它们可以共同归纳为一个音位,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对立关系,不能构成对立,互相可以替换,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替换以后不影响一个音节所代表的意义。 三、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