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天祥的正气歌及翻译

文天祥的正气歌及翻译

文天祥的正气歌及翻译
文天祥的正气歌及翻译

文天祥的正气歌及翻译 导语: 《正气歌》是南宋诗人文天祥 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 那它是怎么翻译的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文天祥的正气歌及翻译, 希 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 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 沤历澜, 时则为土气; 乍晴暴热, 风道四塞, 时则为日气; 檐阴薪爨, 助长炎虐, 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 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 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 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 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 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 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 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 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 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 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 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 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
1/5

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 颜色。 翻译 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在一间土屋里。土屋有八尺宽,大约四寻深。有一 道单扇门又低又矮,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脏又矮,又湿又暗。碰到这 夏天,各种气味都汇聚在一起:雨水从四面流进来,甚至漂起床、几,这时屋子 里都是水气;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阳光,蒸熏恶臭,这时屋子里都是土气;突 然天晴暴热,四处的风道又被堵塞,这时屋子里都是日气;有人在屋檐下烧柴火 做饭, 助长了炎热的肆虐, 这时屋子里都是火气; 仓库里储藏了很多腐烂的粮食, 阵阵霉味逼人,这时屋子里都是霉烂的米气;关在这里的人多,拥挤杂乱,到处 散发着腥臊汗臭,这时屋子里都是人气;又是粪便,又是腐尸,又是死鼠,各种 各样的恶臭一起散发, 这时屋子里都是秽气。 这么多的气味加在一起, 成了瘟疫, 很少有人不染病的。 可是我以虚弱的身子在这样坏的环境中生活, 到如今已经两 年了,却没有什么病。这大概是因为有修养才会这样吧。然而怎么知道这修养是 什么呢?孟子说: “我善于培养我心中的浩然之气。 “它有七种气, 我有一种气, 用我的一种气可以敌过那七种气,我担忧什么呢!况且博大刚正的,是天地之间 的凛然正气。 (因此)写成这首《正气歌》。
2/5

3/5

4/5

5/5

文天祥正气歌原文注音

文天祥正气歌原文注音 《正气歌》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 所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天祥正气歌原文注音,欢迎阅读。
译文: 天地之间有刚正之气,通过万事万物表现给我们: 在地上就是高山大河,在天上就是日月星辰; 在人间就是浩然之气,充满着社会的古今。 社会清平,表现为朝廷修明。 时局艰危表现为气节,流传在史册中: 春秋时齐国有不怕死的太史,晋国有秉笔直书的董狐, 秦朝有张良的铁椎刺客,汉朝有苏武的出使节操; 是断头将军严颜,是血溅御衣的嵇绍侍中; 是碎齿骂贼的睢阳张巡,是断舌骂叛的常山颜杲卿; 避居辽东的管宁拒仕魏国,是为守汉朝的冰雪节操; 诸葛亮为复兴汉朝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出师表》; 还有祖逖为收复失地而渡江北上中流击楫的慷慨激昂; 和段秀实用笏板击叛贼朱头额使其血流满面而惊慌。 这些充满正气的典型,威严壮烈地万世永存。 受着那与日月齐光的正气鼓舞,还有什么生死问题值得议论; 地角靠正气撑着,天柱靠正气拄着。 三纲靠正气维系,道义的根本在正气。 可叹我遭到厄运,作为丞相而匡时不力。 成了囚犯也誓不忘国,从容而有尊严地登上被解北方的囚车。 把被锅煮看作是吃饴糖,这是我求之不得的收场。 阴森的牢房中鬼火无声地闪,春夜深闭的庭院漆黑一团。 平庸之辈与杰出的人关在一起,凤凰竟落在了鸡窝里。 哪一天风霜雾露加重,我会死于沟壑之中。
1/6

这样又过了两年,不料一切病毒自己走远。 可叹这低下潮湿之地,竟是我的安乐园。 我哪里有什么特殊的妙法儿,不受一切邪恶之气的侵害, 只有一颗光明正大的忠心像晴空浮云那样的洁白。 我心里亡国的悲伤不已,就像苍天一样无穷无极: 杰出的人物已经远去,他们的典范都留在史册中。 在牢房的屋檐下打开史册来读,这些正气形象的光辉仍然和我的脸色相映。 赏析: 《正气歌》是我国南宋末大臣、著名文学 家、爱国诗人文天祥在狱中写就的一首五言古诗 。文天祥 1278 年抗元被俘,宁死不屈,1283 年慷慨就义。这首诗是他牺牲 前一年在狱中所作。在元朝大都幽暗而逼仄的土牢中,文天祥凛然不屈,坚守正 义, 以浩然正气战胜诸多邪气, 用豪迈的气概、 充沛的情感写就了这篇千古流传、 掷地有声之作 《正气歌》 , 其流露出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浩然正气不仅为后人所敬仰歌颂, 对于当代党员干部也具有极为深刻的昭示和 借鉴意义。 济世报国,坚守道义。作为生活于南宋的封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儒家的激 浊扬清、去恶向善、成仁取义成就了文天祥济世报国、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文 天祥吸取了孟子“浩然之气”说的思想, 认为天地正气流布在人身上, 直接体现 为“浩然正气”。浩然正气要用道义去培养,而“道义”就是为国为民。因此, 文天祥的正气主要是民族气节,忠君报国。正是怀着这一满腔济世报国之志,他 在国家遭逢危难的关头,竭忠效诚,力挽国运。1274 年,元军大肆南侵,文天 祥捐产勤王。1276 年 2 月,临危受命出使元营,以凛然正气震慑了元人。被拘 逃脱后,辗转回到福建重组义军,坚持抗元直至被俘。在系囚燕狱的岁月里,他 持志守一,即使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仍严辞拒绝。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列 举出历史上 12 位忠义之士的烈功殊勋,称赞他们“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展现出震铄古今的伟大人格力量和崇高民族气节。 正气从来贯穿于国人的血脉和精魂,铸就了民族的脊梁,开拓着中国的希望。在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用鲜血和生命书写 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浩然正气之歌。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和平环境里,共产 党人的正气就是时刻保持坚定的党魂, 时刻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尽忠报国 的道德操守。 淡泊名利,扶正祛邪。文天祥生性刚介正洁,嫉恶如仇。在《正气歌》中, 他歌颂了古代两位秉笔直书,宁死不屈的史官:“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而他自己也因维护正义,不惜开罪于权贵。理宗开庆元年(1259 年)9 月,他因
2/6

文天祥的正气歌原文

文天祥的正气歌原文 《正气歌》是南宋诗人文天祥 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的内 容为大家准备的是文天祥的正气歌原文,欢迎大家阅读。 文天祥的正气歌原文 原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鉴赏 《正气歌》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 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狱 中三年,受尽各种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1281 年夏,在湿热、腐臭的牢 房中,文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他在自序中说 道: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
1/7

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 沤历澜, 时 则为土气;乍晴暴热, 风道四塞, 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 助长炎虐, 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汗垢,时则为人 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 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 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 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该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1283 年 1 月 9 日,在拒绝了元世祖最后一次利诱之后,文天祥在刑场向南拜祭,从容就义。其 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 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系写作于北京(元大都),鲜为人知的文天祥祠 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 是抗元英雄文天祥曾被元朝关押三年的地方。 文天祥 祠现有前后两进院落, 前院东墙上嵌有诗碑, 镌刻着文天祥当年在这里写作的著 名诗篇《正气歌》;后殿庭中,有一株向南方倾斜近 45 度角的古老枣树,就是相 传代表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不屈精神的“指南树”。 文天祥,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1236 年生于诗书之家,1256 年 21 岁时赴南宋国都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应试,得中状元。1259 年,文天 祥为父守孝三年期满, 正式步入仕途时, 南宋已面临蒙古大军南下入侵的危急局 面。忧心如焚的文天祥上书朝廷,揭露奸臣误国劣迹,并提议“建立方镇、各守 一方”,即军事防御按地段承包责任制,但是“书奏、不报”,不被理睬。耿直 忧国的文天祥宦海沉浮 20 年,始终遭压制、排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1271 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1274 年, 忽必烈派丞相伯颜率军 20 万再次侵宋。 南宋虽然有兵 70 余万, 但主幼臣奸, 一触即溃。文天祥捐出家产,筹饷募集民兵 5 万进京勤王,反被奸臣阻挠,解除 兵权。 1276 年阴历正月十八日,伯颜元军进抵距临安只有 30 里的皋亭山,右丞相 陈宜中畏敌逃遁。正月十九日,时任临安知府的文天祥临危受命,被朝廷授为右 丞相,前往皋亭山议降。掌权的太皇太后谢氏授意如能谈成,可以让小皇帝向忽 必烈称侄子,实在不行,称孙子也答应。正月二十日,文天祥面见伯颜,说自己 只议和,不议降,并要求元军先撤兵,后谈判。伯颜大怒,扣押了文天祥。正月 二十一日,谢氏率南宋君臣举国投降。 1276 年阴历二月初九日,誓死不降的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出发前往大都(今北 京)。中途在镇江停留时,文天祥与同伴共 12 人于二月二十九日夜设计逃脱,历 尽艰险经仪征、扬州、通州(今南通)乘船回归南宋故土。在长江口绕道先北后南 迂回航行时,文天祥在船上写下了赤诚感人的诗篇《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 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文天祥终于回到
2/7

古诗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翻译赏析

古诗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翻译赏析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前言】《竹枝词九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竹枝词原是古代四川东部人口头传唱的一种民歌。刘禹锡的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言绝句,可以看成是一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作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作。这些作品都寓情于景,感情色彩也各有侧重,一方面既有民风习俗,另一方面又有个人境遇。【注释】银钏二句:描写戴着银钏金钗的妇女们到江边汲水;持长刀披短笠的男子到山上开荒种田【鉴赏】 这是组诗《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人家”三字是诗人注意力的归着点。“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诗人探

寻的目光越过满山的桃李,透过山顶的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美是由人创造的。山美、花木美,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以下即转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劳动场景的描画。“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两句写山村居民热气腾腾的劳动生活。挎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戴着饰物的青年妇女们下山担水,准备做饭。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借代。用“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用“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二、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还采用了句中自为对(即当句对)的办法,把语言锤打得十分凝炼。全诗短短四句,每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图,孤立起来看,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合起来看,恰好构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由满山的桃李花引出山村人家,又由山村人家引出劳动男女戮力春耕的情景,全诗至此戛然而止,而把妇女们负水对歌、烧畲时火光烛天以及秋后满山金黄等情景统统留给读者去想象,画面的转接与安排极有理致。诗中没有直接发出赞美,但那种与劳动生活的旋律十分合拍的轻快的节奏,那种着力描绘创造力之美的艺术构思,都隐隐透露出诗人欣喜愉快的心情和对劳动生活的赞叹。刘禹锡贬谪巴山楚水之时,接近了人民,南国的风土人情,激荡了他的诗情,丰富和提高了他的艺术情趣,使他在美的探索中扩大了视野,在审美鉴赏力和表现力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文天祥正气歌原文及注释

文天祥正气歌原文及注释 一代诗人文天祥 所写的 《正气歌》 应该怎么理解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天祥正气歌原文及 注释,欢迎参考阅读! 正气歌 宋代: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 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 沤历澜, 时则为土气; 乍晴暴热, 风道四塞, 时则为日气; 檐阴薪爨, 助长炎虐, 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 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 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 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 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译文 诗人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土屋有八尺宽,大约四寻深。
1/6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正气歌翻译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正气歌翻译 《正气歌》是南宋诗人文天祥 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正气歌翻译,我们来看看。 原文 正气歌 宋·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 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 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 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 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 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 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 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1/8

古诗正气歌翻译赏析

古诗正气歌翻译赏析 《正气歌》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前言】 《正气歌》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开头即点出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至时穷之际,必然会显示出来。随后连用十二个典故,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凛然显

示出浩然正气的力量。接下来八句说明浩然正气贯日月,立天地,为三纲之命,道义之根。最后联系到自己的命运,自己虽然兵败被俘,处在极其恶劣的牢狱之中,但是由于自己一身正气,各种邪气和疾病都不能侵犯自己,因此自己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全诗感情深沉、气壮山河、直抒胸臆、毫无雕饰,充分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注释】 予:我,一作余。北庭:指元朝首都燕京(今北京)。 寻:古时八尺为一寻。 单扉:单扇门。 白间:窗户。 污下:低下。 萃然:聚集的样子。 雨潦:下雨形成的地上积水。 涂泥半朝:“朝”当作“潮”,意思是狱房墙上涂的泥有一半是潮湿的。 蒸沤历澜:热气蒸,积水沤,到处都杂乱不堪。澜:澜漫,杂乱。 乍晴:刚晴,初晴。 风道四塞:四面的风道都堵塞了。 薪爨(cuàn):烧柴做饭。 炎虐:炎热的暴虐。 仓腐寄顿:仓库里储存的米谷腐烂了。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组写于公元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水俗和男女,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3] 整体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这组民歌体诗共九首,其中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写作品是词作,这九首词是一个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名家点评 其一

《笺要》: 按此词起于《巴渝》,唐人所作皆古蜀中风景,后人效此体于他地为之,非古矣。 《诗境浅说续编》: 此蜀江《竹枝词》也。首二句言夔门之景,以叠字格写之,两用白字,以生韵趣,犹白狼山下白三郎,亦两用白字,诗中偶有此格。后二句言南人过此,近乡而喜;北人溯峡而上,则乡关愈远,乡思愈深矣。[4] 其二 《诗境浅说续编》: 前二句言仰望则红满山桃,俯视则缘浮江水,亦言夔峡之景。第三句承首句山而言,郎情如花发旋凋,更无余恋。第四句承次句蜀江而言,妾意如水流不断,独转回肠。隔句作对偶相承,别成一格,《》比而兼兴之体也。[5] 其六 《诗境浅说续编》: 首句言滟滪堆所在之地。次句言数十丈之奇石,屹立江心,千百年急浪排推,凝然不动。后二句以石喻人心,从《诗经》我心匪石脱化,言人心难测,东西无定,远不如石之坚贞。慨世情之云翻覆,不仅如第二首之叹郎情易衰也。[6] 其七

文天祥正气歌读后感_心得体会

文天祥正气歌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文天祥正气歌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文天祥正气歌读后感(一) 在我看来,喜欢一篇文章不外乎两种理由:一是由于文章本身的魅力,二是出于对作者的仰慕。而于文天祥,无疑是两者兼而有之。 知道文天祥其人,其实早于他的诗文,并一度惊讶于在暗弱的南宋,曾有过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文人。 当元军的铁骑南下,国家危在旦夕时,他变卖家财,毁家纾难;在宋朝风雨飘零之际,他率军转战四方,奈何不遂人愿。而最为人所折服的,是在被捕之后,面对威逼与利诱,犹能坚守节操,毫不屈服。与众多降元甚至转而为元灭宋的南宋官员相比,愈加让人感佩。 我们不必深究他的坚持是出于什么的影响,一个能坚持自己信念与理想并为之付出生命的人,无疑是一盏明灯,照彻了昏暗历史的一角。斯千百世以下,犹能振奋人心。 文天祥在诗文中提过骂贼而死的颜杲卿,可见一个榜样的力量。而自宋以降,无人不知文天祥,至明末转战中原的张苍水, 犹比之于文天祥。正是他们,塑造了中国人的脊梁。其一人之行,胜过立万言书,功莫大焉。 文天祥的风骨与信念,于其诗文中可见一斑。《正气歌》写于他被元军羁押狱中三年之后,而于其中,我们仍能看到他的不屈服。在序中他描述了狱中生活环境的恶劣,而胸中自有正气可凭。而后历数先贤,以明心迹,“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譬如莲生淤泥中,取莲华而勿观于淤泥。不必看那卑微,那软弱,那屈服,那残忍,只需看这黯淡却永久的灯火,而心慕之向往之行效之,便足矣。 于今之世,我们虽不必如文天祥一般以生命来坚持,然而,存养胸中一段正气,塑造自己的信念,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王阳明临死前对弟子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对于学习文天祥,我们只要做到这般,便足矣。 斯人已远,留下的是充塞苍冥的正气,而正要我辈中人发扬光大,教这《正

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鉴赏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水俗和男女,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分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 第一首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

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迟疑貌。芙蓉也就是莲。见莲,双关见怜。)《七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因为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刘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正气歌文天祥诗歌朗诵

正气歌文天祥诗歌朗诵 正气歌文天祥 诗歌 原文大家有没有学习过, 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正气歌文天祥诗歌原文以及译 文吧! 《正气歌》原文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 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 沤历澜, 时则为土气; 乍晴暴热, 风道四塞, 时则为日气; 檐阴薪爨, 助长炎虐, 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 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 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 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 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 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 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 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 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 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 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 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 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 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 颜色。 《正气歌》参考译文 天地之间, 有一种气, 叫作正气。 这种气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 在大地上, 这种气凝结为高山大河;在天宇中,这种气凝结为日月星辰;在人的身上,这种 气就叫做浩然正气,雄浑而磅礴,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 在太平盛世时, 这种浩然正气饱含祥瑞遍布普天之下; 而在时势维艰的关键 时期, 这种浩然正气就表现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节操, 展示并留存在历史的长河之 中。 春秋时齐国的史官直书史实、晋国的董狐直言犯上、秦朝的张良为复国仇, 遣壮士刺杀秦始皇、西汉的苏武囚居匈奴十九年而不改其志、汉末的严颜,宁做 断头将军,不做降将军、晋惠帝时的嵇绍挺身救主,血溅帝衣、唐玄宗时的张睢 阳怒骂叛贼、 咬碎钢牙、 颜杲卿骂贼不止, 割舌如故、 东汉的管宁清操可比冰雪, 令人钦敬、汉末的诸葛亮《出师表》,惊天地泣鬼神、晋朝的祖逖击楫中流,英 风浩浩、唐朝的段秀实笏击叛贼,正气凛然,等等等等,均可名标青史、垂范后 世。 这种浩然之气磅礴凛冽,留存万古,可以冲贯日月;生与死在这种浩然之气 的激励之下,还有什么可以计较的!苍茫大地,就是赖有这种浩然之气才得以挺 立,浩浩天宇也是赖有这种浩然之气,才得以让人敬畏!三纲以此得以延续,道 义以此为其根本啊! 可叹的是,我生在国家衰亡之际,仅凭个人之力实在也无法改变其命运。自 己最终则成为敌国的俘虏,被囚车连天加夜的送往元人的京城。在敌巢之中,我 将生死都置之度外, 各种刑法又算得了什么?以死来报答我的国家是我现在最心 甘情愿的作为! 阴黑的牢房,闪烁着片片磷火;虽是春天,牢院却似夜般漆黑。各种囚犯都 关押在这里, 是牛是马、 是凤是鸡、 是大宋丞相, 还是犯科小人都没有什么区别。 有一天,大伙死在一起,共同化作沟中的污泥,谁能分出彼此?像这样度过了两 年有余,我居然百邪不侵、健康如常!唉呀!如此糟糕透了的恶劣环境,居然是 我的安乐所在! 岂是我有所准备或是上天给予的侥幸, 使得任何艰难困苦也无法 将我摧残! 看着自己空有的伟岸之躯, 仰视高天上洁白无暇的浮云, 再次引发了我心中 深深的悲愤,让我从心底发出呼喊:苍天啊,你哪里是个尽头,使我大宋王朝及 其子民重新拥有兴旺发达与幸福安乐的时刻! 那些可敬可佩的仁人志士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 他们的典型事迹也已成为陈 年的历史, 但是每当我们打开历史的长卷重温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宏伟业绩的时候, 依然会感受到它们的精神品质对我们的深深震撼与激励!

大学语文 语文背诵和翻译

翻译: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一个人本身的行为端正,即使他不下令,别人也会奉行,一个人本身行为就不端正,即使他下达命令,别人也不会遵从。或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因此,太山不拒绝细小的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大海不放弃细小的流水,所以能成就它们的深邃;当帝王的不驱赶老百姓,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3.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因此,要查考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先从六方面去观察:第一是看作品采用什么体裁,第二是看作品的遣词造句,第三是看作品对前人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第四是看作品中不同的表现方式,第五是看作品用典的意义,第六是看作品的音律。 4.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家先在内心有所活动然后才表现在作品中;读者却是先看作品,然后才深入作家内心。或写作文章的人因感情触动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背诵: 1.子曰: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下士杀人用石盘。 2.“正气歌”全文不带序; 3.“采薇” 4.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 5.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别赋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学常识: 1.《冬至之晨杀人记》是林语堂的一篇幽默小品 议论文三大要素:论点(正确性,鲜明性,新颖性);论据(确凿性,典型性,论据与论点的统一性);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2.《非攻》即非难、反对对别国的攻伐,是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子之作,其主要思想是“兼爱”,“尚贤”,“非攻”,“节用”,该书的特点是思想严密,逻辑性强。语言质朴。

正气歌文天祥的翻译

正气歌文天祥的翻译 正气歌是南宋诗人文天祥 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正气歌文天祥的翻译,欢迎大家浏览。 正气歌的原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正气歌的翻译 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 在下面就表现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现为日月辰星。 在人间被称为浩然之气,它充满了天地和寰宇。 国运清明太平的时候,它呈现为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 时运艰危的时刻义士就会出现,他们的光辉形象一一垂于丹青。 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在晋国有坚持正义的董狐笔。 在秦朝有为民除暴的张良椎,在汉朝有赤胆忠心的苏武节。 它还表现为宁死不降的严将军的头,表现为拼死抵抗的嵇侍中的血。 表现为张睢阳誓师杀敌而咬碎的齿,表现为颜常山仗义骂贼而被割的舌。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九首原文I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组写于公元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水俗和男女,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3] 整体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这组民歌体诗共九首,其中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写作品是词作,这九首词是一个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名家点评 其一 《笺要》: i

按此词起于《巴渝》,唐人所作皆古蜀中风景,后人效此体于他地为之,非古矣。 《诗境浅说续编》: 此蜀江《竹枝词》也。首二句言夔门之景,以叠字格写之,两用白字,以生韵趣,犹白狼山下白三郎,亦两用白字,诗中偶有此格。后二句言南人过此,近乡而喜;北人溯峡而上,则乡关愈远,乡思愈深矣。[4] 其一 /、k 《诗境浅说续编》: 前二句言仰望则红满山桃,俯视则缘浮江水,亦言夔峡之景。第三句承首句山而言,郎情如花发旋凋,更无余恋。第四句承次句蜀江而言,妾意如水流不断,独转回肠。隔句作对偶相承,别成一格,《》比而兼兴之体也。[5] 其六 《诗境浅说续编》: 首句言滟滪堆所在之地。次句言数十丈之奇石,屹立江心,千百年急浪排推,凝然不动。后二句以石喻人心,从《诗经》我心匪石脱化,言人心难测,东西无定,远不如石之坚贞。慨世情之云翻覆,不仅如第二首之叹郎情易衰也。[6] 其七 《诗境浅说续编》: 首言十二滩道路艰难,以质朴之笔写之,合《竹枝》格调。第四 直(按指城西门前滟滪堆)以石喻人心,此首以水喻人心。后二句言翟唐以险恶著

文天祥正气歌楷书

文天祥正气歌楷书 文天祥 的《正气歌》是 1283 年他在狱中所写的五言诗,当时文天祥虽然被俘,但 是他以《正气歌》中的他认为的历史正义人物勉励自己,那《正气歌》到底写了 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文天祥正气歌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正气歌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 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 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 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 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 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 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 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 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 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 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 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 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 不力。
1/6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 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 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 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 颜色。 文天祥正气歌赏析 《正气歌》是南宋文天祥的代表诗作之一。公元 1279 年,文天祥被元兵俘 虏,见劝降不成,元朝统治者便将其收押于牢狱之中,以挫其锐气。 文天祥入狱前后,前南宋状元的留梦炎、元朝宰相阿合马,以及在北京当” 国公爷“的宋恭帝先后多次劝文天祥投降元朝, 皆被凛然拒绝。 身在狱中的文天 祥,并未意志消沉,而是立志写出勉励世人的正气之诗。1281 年夏,在环境恶 劣的监牢里,一代英杰文天祥流传千古的正气之诗《正气歌》。文天祥正气歌为 五言诗,全诗共六十句,句句珠玑,读来朗朗上口。 正气歌的开头交代了写作背景,写道:“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 气歌一首。” 接下来是《正气歌》的诗文,“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 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 一一垂丹青。”诗的开头即点出“天地有正气”,至“时穷节乃见”;随后,连 用十二个典故,列举出历史上有名“正气”人物,以他们的精神为例,表明正气 的力量之大以及自己将效法先人的心志。 接下来, 全诗用八句道出浩然正气的重 要性,指出正气存乎天地,贯穿日月,为三纲所在以及道义的根本。 在《正气歌》的最后,文天祥由古人的遭遇联系到自己的命运,表明自己虽 身处牢狱,处于肮脏晦气的环境当中,但自己被一身正气包围,无论何种邪气都 不能入侵,因此能做到坦然面对命运。《正气歌》通篇文辞隽永、激昂慷慨,充 分体现了文天祥才学及其不朽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正气歌写了什么 文天祥认为自己一身正气, 所以各种邪恶的东西都不能侵犯自己, 文天祥要 按照古人的光辉继续走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文天祥在文中写道自己被囚禁在北国 的一间土屋里面, 这里的条件很不好, 很黑很潮湿, 到了夏天味道很重又很闷热, 遇到雨水天这里会积满水,长年不能照到太阳,许多人都因此得了瘟疫,但是文 天祥却在这样环境里生存了下来, 并没有得病, 之所以没有生病是因为自己是一 个有修养的人,孟子说的浩然正气有七种,但是文天祥有一种气能抵过七种气,
2/6

正气歌 文天祥

正气歌文天祥 正气歌 宋代/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肩杂,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逆竖头破裂。是气所,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甘如,求之不可得。 阴房鬼火,春院天黑。牛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自辟易。 嗟哉沮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注释】

予:我,一作余。北庭:指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 寻:古时八尺为一寻。 单扉:单扇门。 白间:窗户。 污下:低下。 萃然:聚集的样子。 雨潦:下雨形成的地上积水。 涂泥半朝:“朝”当作“潮”,意思是狱房墙上涂的泥有一半是潮湿的。 蒸沤历澜:热气蒸,积水沤,到处都杂乱不堪。澜:澜漫,杂乱。 乍晴:刚晴,初晴。 风道四塞:四面的风道都堵塞了。 薪(cuàn):烧柴做饭。 炎虐:炎热的暴虐。 仓腐寄顿:仓库里储存的米谷腐烂了。 陈陈逼人:陈旧的粮食年年相加,霉烂的气味使人难以忍受。陈陈:陈陈相因,《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肩杂(tà):肩挨肩,拥挤杂乱的样子。 腥臊:鱼肉发臭的气味,此指囚徒身上发出的酸臭气味。 (qīng hún):厕所。 毁尸:毁坏的尸体。 秽:肮脏。 叠是数气:这些气加在一起。 侵(lì):恶气侵人。:恶气。 鲜不为厉:很少有不生病的。厉:病。

文天祥正气歌诗朗诵

文天祥正气歌诗朗诵 《正气歌》是南宋诗人文天祥 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诗的开头即点出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至时穷之际,必然会显示出来。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文天祥正气歌诗朗诵,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正气歌 宋代: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 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 沤历澜, 时则为土气; 乍晴暴热, 风道四塞, 时则为日气; 檐阴薪爨, 助长炎虐, 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 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 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 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 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译文
1 /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