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外篇·天地》新解

《庄子·外篇·天地》新解

《庄子·外篇·天地》新解
《庄子·外篇·天地》新解

《庄子·外篇·天地》新解《庄子·外篇·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庄子在《天地篇》记录了黄帝一次游玩遗失玄珠的故事,在此我们不去探讨故事的哲理意义,仅就黄帝的行走路线进行考证。

我们看看黄帝的行走路线,是“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在赤水之北,登昆仑而南望。从这里可以看出昆仑在赤水之北。

现在我们称为赤水的河流在贵州省,称为昆仑的山在新疆和西藏之间。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赤水的北边是四

川盆地,再往北是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

这里没有昆仑。我们现在的昆仑在新疆

和西藏之间,到贵州的赤水应该跨越了

大半个中国,得有数千公里之遥。如果

黄帝是从这个赤水到这个昆仑,这数千

公里的距离,怎么看也不像游玩,更像是千里奔袭,或者是战略大转移。那为什么要把这条河命名为赤水呢?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这条赤水位于现在昆仑的东南,至少在方位上说得过去,这符合《山海经》对赤水的记载。

其实,现在的昆仑是汉武帝在凿通西域之后,批图视典给命名的。在庄子时代,还不知道有这座山,所以,黄帝登的昆仑应该不是现在的昆仑。

黄帝游玩的赤水是不是现在的赤水呢?从名字来看,赤水似乎是红色的。通过赤水河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赤水和其他河流没有什么区别,是一江清水。至少从名字上看,不符合赤水的特点。

那么黄帝登昆仑是不是庄子杜撰的呢?我想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看法,

把这看成无稽之谈。其实,

我们看看下面这座山,这

条河,就知道,庄子的这

一段并非杜撰。

卫星图中的这座山叫

做鲁文佐里山脉,位于非

洲中部,它的最高峰玛格丽塔峰是非洲第三高峰,海拔5109米,高峰顶上有庞大的冰川,山下是热带草原,从山下到顶峰的植被呈明显带状分布。山的周围有白赤青黑四条河,分别流向四方。关于这座山就是昆仑山,在《石破天惊重见昆仑》里有论述,右边的河水就是大河之源,色白,出于昆仑,在《寻找梦中的大河》也有论述。现在说说赤水。

我们传说中的赤水,并不是贵州的赤水河,而是远在非洲的鲁文佐里山东南的一条河,名字叫River Nymwamba 。理由如下:(1)位置和流淌的方向与文献吻合

据《山海经》记载: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

赤水出于昆仑,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如图,在鲁文佐里山的东南方的River Nymwamba,发源于鲁文佐里山,向东南方向流进一个湖泊里(乔治湖)。与文献记载的出于昆仑,东南流注氾天之水完全吻合。现在中国境内的赤水河除了在昆仑山的东南方与文献吻合之外,再也没有吻合的地方了。首先是发源不吻合,赤水河不是发源于昆仑,流淌的方向也不吻合,赤水河是向北流,颜色不吻合,赤水河是一江清水。

(2)河水颜色吻合

水,

顾名

义,是红色河水。我曾经和一名贵州人聊起赤水,问他你们那里的赤水河到底是不是红色的,他笑了,说一个名字而已,何必较真,这也是多数人的想法。古人在取名字的时候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不会随随便便就把这条河叫赤水,那条河叫白水,这个是黄河,那个是黑河。这其中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鲁文

佐里山东

南的这条

河的颜色

和赤水的

名字是吻

合的。在鲁

文佐里山

的周围有

赤白青黑

四条河流。

这条River

Nymwam

ba,便是

其中的红

色河流,从

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条河流的颜色是铁红色,完全和赤水的名字吻合。

(3)和和庄子的描写吻合

从图中可以看出,鲁文佐里山是东北西南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所以River Nymwamba(赤水)出其东南,黄帝从赤水往北可以登上昆仑,因为赤水在昆仑的东南,但是昆仑在赤水的北边。黄帝是在赤水游玩而登上昆仑,从赤水到昆仑的距离不会太远。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赤水从入湖口到发源地不过40公里,不算太长,如果从入湖口到鲁文佐里山的南端,不过来区区20公里,这符合游玩的距离。

因此,从河水的颜色,河水的位置,河水到昆仑的距离等方面来看,这条River Nymwamba就是我们典籍中记载的赤水。

艾略特波浪理论详细的规则和指引

艾略特波浪理论详细的规则和指引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形态(或叫浪形)必须完全符合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规则,不过,却不完全符合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指引。但是,一个形态越符合指引,那它正确的可能性越大。 名词解释 1、价格运行总量:与“正统的头和底”相对应,有时,一个形态的终点与它的内部的价格端点不一致。例如:2浪的B子浪高于A子浪的起点。 2、楔形:有的中文书翻译成“倾斜三角形”,但由于本文的规则和指引较多,为不引起与调整性质的“三角形”造成误会,本文使用“楔形”的说法。 3、价格与时间:请注意,本文有些地方说的长短有时指的是时间、有时指的是价格、有时指的是价格与时间,文中相应位置会注明。 4、双重和三重横向整理:一般称为“双重三浪”和“三重三浪”,但其原英文直译为“双重和三重横向整理” 1、推动浪 推动浪是5浪结构的形态,而且运行方向总是与大一浪的趋势相同,我们将它标示为1-2-3-4-5。它是最为常见的艾略特波浪形态。 1.1.推动浪的规则 ●浪1必须是推动浪或者是一个引导楔形 ●浪2可以是除了三角形外的任意一种调整浪。 ●浪2的任何部分不能回撤过浪1的起点 ●浪2必须至少回撤浪1的20% ●浪2运行的时间最长只能为浪1的9倍 ●浪3必须是推动浪 ●在价格上,浪3必须长于浪2的运行总量 ●在价格上的运行总量上,浪2必须长于浪1之2子浪和浪1之4子浪, 浪2也必须长于浪3之2子浪和浪3之4子浪。同时浪2也必须比上述4个子浪的运行总量的61.8%长。 ●浪3和浪1都不能同时有失败的第5子浪(失败浪指浪5在价格上短于 浪4) ●在价格上,浪3不能短于浪1的1/3 ●在价格上,浪3不能长于浪1的7倍 ●尽管在最小时间上对浪3没有什么限制,但一般而言浪3的时间不能长 于浪1的7倍 ●浪4可以是任何一种调整浪 ●浪1和浪4不能重叠,除非是在有缸杆的市场浪4可以进入浪2 的15%, 但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天。 ●在价格运行总量上,浪4必须长于3浪之2子浪和3浪之4子浪,浪4 也必须长于浪5之2子浪和浪5之4子浪和浪5之4子浪。同时浪4也必须比上述4个子浪的运行总量61.8%长。 ●在价格上和百分比的运行总量上,浪4必须比浪2长1/3。 ●但在价格上和百分比的运行总量上,浪4必须短于浪2的3倍。 ●浪3和浪5不能同时有失败的第5子浪,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 正文: 第一部分艾略特理论 第二章波浪构成的指导方针 本章中介绍的各项指导方针都是以牛市为背景进行讨论和图解的。除了特别指出的以外,它们同样也能应用于熊市,在这种背景中,各种图解和推论就得颠倒过来。 交替 交替的指导原则在应用中十分广泛,它提醒分析人员总是要预期在相似波浪的下一个表现中会有所不同。汉密尔顿博尔顿曾写到: 作者并不确信交替在各类波浪构成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褒替出现的频率之高说明人人应寻找它,而非相悖。 尽管交替没有精确说明即将发生什么,但它对于那些不要期望的事提供了宝贵的提示,所以在分析波浪构成以及估计未来的概率时牢记它很有用。它主要是指导分析人员,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仅因为上个市场循环以某种风格发展,就相信这次的情况肯定一模一样。正如"反对者"不停指出的那样,大多数投资者"理解"成一种明显的市场习惯行为之时,就是市场对投资者完全变化之日。然而,艾略特更进一步地说明,交替事实上是一种市场规则。 推动浪中的交替 如果一个推动浪的第二浪是急剧调整,那就得预计第四浪是盘档调整,反之亦然。就像交替指导方针说明的那样,图2-1是推动浪--无论向上还是向下--最典型的调整方式。急剧调整从不包含新的价格极端,即超过先前推动浪正统的价格终点的位置。它们几乎总是锯齿形(单锯齿形、双锯齿形或三锯齿形)调整浪;有时它们是以锯齿形开始的双重三浪。盘档调整包括平台形调整浪、三角形调整浪、双重三浪和三重三浪。它们通常包含新的价格极端,即超过先前推动浪正统的价格终点的位置。在少数情况下,处于第四浪位置的正规三角形调整浪(不包含新的价格极端的二角形调整浪)会取代急剧调整,并与处在第二浪位置的另一种盘档模式交替。调整浪中的交替观点可以选样来概括:两个调整过程中的个会包含回到或超过先前的推动浪终点的运动,而另一个则不会。

江恩理论与艾略特波浪理论之间的不同看法

东方油评网丗股票基础知识之如何处理江恩与艾略特之间的不同 处理江恩与艾略特之间的不同看法 究竟如何去处理江恩与艾略特之间的不同看法呢?一般认为有三种可能: 1)所多出的一段浪可能是低一级不规则浪的b浪。 2)所多出的一段浪可能是形态较突出的延伸浪中一个。 3)所多出的一段浪可能是调整浪中的不规则b浪。 江恩对于市场运行的研究,其中有一个重点是基于数字学之上。所谓数字学,乃是一套研究不同数字含意的学问。对于江恩来说,市场运行至某一个阶段,亦即市场到达某一个数字阶段,市场便会出现波动及市场作用。江恩的第六条买卖规则是: 1)若趋势是上升的话,则当市场出现5至7点的调整时,可作趁低吸纳,通常情况下,市 场调整不会超过9至10点。 2)若趋势是向下的话,则当市场出现5至7点的反弹时,可趁高沽空。 3)在某些情况下,10至12点的反弹或调整,亦是入市的机会。 4)若市场由顶部或底部反弹或调整18至21点水平时,投资者要小心市场可能出现短期市势 逆转。江恩的买卖规则有普遍的应用意义,他并没有特别指明是何种股票或哪一种金融工具,亦没有特别指出哪一种程度的波幅。因此,他的着眼点乃是市场运行的数字上,这种分析金融市场的方法是十分特别的。 若将上面的规则应用在外汇市场上,一般而言,短期波幅可看为50至70点,100至120点,而重要的波幅则为180至210点。汇市超过210点的反弹或调整,要小心短线市势逆转。 江恩第七条买卖规则是观察市场的成交量除了市场走势的趋势,形态及各种比率外,江恩特别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的成交量方面,以配合其他买卖的规则一并应用。他认为,经常研究市场每月及每周的成交量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市场成交量的目的是帮助决定趋势的转变。利用成交量的纪录以决定市场的走势,基本以下面两条规则为主: 第一,当市场接近顶部的时候,成交量经常大增,其理由是:当投资者蜂拥入市的时候,大户或内幕人士则大手派发出货,造成市场成交量大增,当有力人士派货完毕后,坏消息浮现,亦是市场见顶的时候。因此,大成交量经常伴着市场顶部出现。

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

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 我不想只重复前辈、大师的著作。否则,倒不如建议读者去详细阅读由A?J?FROST和R?R?PRECHTER?JR合著的《艾略特波浪理论》(这是波浪理论的入门必读书目,当然需要仔细阅读)。我怀疑,艾略特及其继承者恐怕未必百分之一百“知道”为什么波浪理论是“自然律”的最近似表达之理论。我想,“新解”就是要向世人阐明波浪理论的真谛。 还在孩童时代,我就很想知道我们的“世界”是如何(HOW)、为何(WHY)、何时(WHEN)肇始的?它有多大?形状如何?又由何物构成?从伽利略到哥白尼,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前辈大师所作的努力都值得我们敬佩。20世纪30、40年代,“大爆炸”理论出现。比利时的乔治?勒梅特在此事的起步阶段起了带头作用,他的“原始原子”理论乃是“大爆炸”理论的鼻祖。40年代后期,俄国人乔治?盖莫夫与他的学生拉尔夫?阿尔弗和费伯特赫尔曼又迈出了最重要的几步。1948年,阿尔弗和赫尔曼预言,从大爆炸散落的残余辐射由于宇宙膨胀而冷却,如今它所具有的温度约为5K(即-268℃)。 1957年,前苏联物理学家诗茂诺夫(SHMAONOV)建造了一具天线,探测到了某种在天空中不同方向上均匀的信号,与之相当的辐射所具有的温度在1-7K之间。这些预言与发现使人们开始认真研究大爆炸模型。人们对宇宙微波作了更多的观测。1980年,美国粒子物理学家阿伦?古斯提出“暴胀宇宙”的概念。他认为我们这个可见的宇宙在极早期阶段经历了一个短期的加速膨胀阶段。所需的时间简直是短极了。 从宇宙“诞生”后的10(-35)秒加速到10(-33)秒。这种理论的好处是完全解决了现在我们为什么观察不到磁单极的问题,磁单极问题乃是极早期宇宙中视界尺度过小造成。大统一时期(电磁力、引力、核力和放射能力统一)的视界尺度膨胀到今天也只能是100公里左右的区域,与现实相差太大,但是只要加入暴胀的概念,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经过暴胀之后,宇宙的膨胀速度渐渐变慢。奇怪吗?这和波浪理论中关于推动浪的描述十分相似!暴胀阶段是第3浪,此后的超长期膨胀是延伸的第5浪(指在“指数图”上)。 更进一步,1983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安德列?林德提出随机暴胀宇宙的想法。极早期宇宙中不同的子宇宙经历不同程度的暴胀。只有暴胀得足以产生尺度至少达90亿光年的子宇宙,存在的时间才会长得足以产生稳定的恒星、碳和有生命的观测者。不过,既然有暴胀,就必然伴随着“坍聚”。这样才可以保证宇宙永远是运动的。这就是波浪理论的真谛! 索罗斯及其师认为科学是不可信的。他的基金取名“量子”,意印在此。他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牛顿力学是错误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后人总是不断证明前人是错误的。事实上,如果不是这样才是怪事呢。开始的时候,“科学”是“错误”,并且不断逼近“绝对正确”。 波浪理论描述了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发展进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肯定会有人对波浪理论作出重大修改。我个人也已对一些细小的地方产生不满,但暂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艾略特波浪理论图解和口诀Word版

艾略特波浪理论图解和口诀口诀一: 一三五浪可加长,每段细分五小浪; 另有等长九段波,顶底不连通道长; 三三相隔十五段,五三交错亦寻常; 波起浪伏有形状,常见上斜与扩张; 喇叭斜三现一浪,二浪之后走势强; 五浪若是此模样,分批减磅远危墙; A浪止住回头看,A3A5不一样; 三波之字双回撤,五波右肩做B浪; 回撤二次分三五,三波弱来五波强; B浪右肩a-b-c,轻仓快手捕长阳; 口诀二: 调整浪型有三种,之字平坦三角型; 之字三段a b c,5-3-5浪要记清; 特殊情况双之字,七波两个之字型; 平坦都是三三五,略与之字有不同; 九种变形不复杂,区别尽在BC中; 口诀三: 无论直三与斜三,浪型间隔皆3-3; 不管扩张与收缩,万变不离是五波; 三角整理四形态,怎么进去,怎么出来; 口诀四: 双三特例七段波,两波调整来组合; 待到整固突破后,上下波澜皆壮阔;

口诀之详细说明-- 一三五浪可加长,每段细分五小浪; 指的是推动浪的第一子浪,第三子浪和第五子浪都可能有延伸形态,但有几个注意事项: 第一,若一子浪加长,即一子浪延伸,则三子浪和五子浪等长; 第二,若三子浪加长,即三子浪延伸,则一子浪和五子浪等长; 第三,若五子浪加长,即五子浪延伸,则一子浪和三子浪等长;

另有等长九段波,顶底不连通道长; 这段口诀的意思是说: 除了前面讲到的三种推动浪形态以外(即图一至三),还有一种特殊的浪型(即图四),这种浪型的特点如下: 第一:该浪分为九个子浪; 第二:一子浪,三子浪,五子浪,七子浪,九子浪全部等长; 第三:四子浪底不破一子浪头,同样的,六底不破三头,八底不破五头,即所谓“顶底不连”。 三三相隔十五段,五三交错亦寻常; 这句话的含义如下: 五浪形式的推动浪,都有十五个子浪(请再看一遍图一,图二和图三,3+3+5=16),而图四的九浪推动,则是二十七个子浪(3*9=27); “三三相隔”和“五三交错”指的是:推动浪并不只是前面四种形态(其他形态我以后会陆续讲解),还有很多种,但浪型只有两种,即所有子浪都由三个细浪组成或所有子浪都由三个细浪与五个细浪间隔组成; 口诀二的说明: 调整浪的浪型分为三种:即之字型整理,平坦型整理,和三角形整理,这个是常识,不多说了;重要的是后面这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调整浪是对主要趋势的反方向修正,在之字型整理中a和c段与主趋势方向相反,b段和主趋势方向相同(b段是对主要趋势的反方向修正的反方向修正),a段和c段都由5个小浪组成,b段由3个小浪组成; 其实我也觉得艾略特这样数浪有些机械和教条,但是没有办法,他至少还能创造出“波浪”这一学说,我们只有先照搬学会他的理论,才能在他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以后才有可能超越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理论,大家说是吗? 特殊情况双之字,七波两个之字型; 所谓“双之字”型,指的是一个“之字型”调整之后有一个“X”浪,然后再有一个“之字型”调整浪,加在一起以七浪的复杂形式完成调整(这种浪型不是很常见,多见于大熊股中,我记得“深科技97 年以后的月线好象是这种情况”),这种浪型的结构是a(5)+b(3)+c(5)+x+a(5)+b(3)+c(5); 平坦都是三三五,略与之字有不同;九种变形不复杂,区别尽在BC中; 这一部分是个重点,请大家参考大图中的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最后三张小图(这九张图是平坦型整理的九种形式,请印在你的大脑中,你将终生受益);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读书笔记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读书笔记 第一章总的概念 在20 世纪30 年代,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曾发现股票市场指数以可识别的模式趋势运动和反转。他辨认出的这些模式在形态(Form)上不断重复,但并不一定在时间上或幅度上重复。艾略特分离出了十三种这样的价格运动模式或“波浪”,它们在市场数据中反复出现。他给各种模式一一命名,逐个定义,分别图解。他随后解释了它们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形成它们自身的更大的变体,以及它们是如何依次相连形成大一级的相同模式。依此类推,从而产生结构化的价格行进。艾略特称这种现象是波浪理论。 五浪模式 在各种市场中,价格行进最终采取一种特定结构的五浪形态。其中分别表示为1、3 和5 的三个浪,真正影响有向运动。它们又被二个表示为2 和4 的逆势休整期所分割,如图1—1 所示。对于将要发生的整个有向运动,这两个休整期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艾略特记录了五浪形态中的三个永恒之处。它们是:浪2 永远不会运动到超过浪1 的起点;浪3 永远不是最短的一浪;浪4 永远不会进入浪1 的价格范围。 艾略特并未具体说明仅有一种支配形态,即“五浪”模式,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任何时候,市场都处于最大级数趋势中的基本五浪模式中的某个位置。由于五浪模式是市场行进中的主导形态,因此其他所有模式都被包含在了其中。 波浪发展方式 有两种波浪发展方式:驱动方式(Motive Mode)和调整方式(Corrective Mode)。驱动浪有一个五浪结构,而调整浪有一个三浪结构或其变体。图1—1 中的五浪模式及其同向上的分量(Component),即浪l、3、和5,都以驱动方式发展。它们的结构被称为“驱动浪”是因为它们有力地驱动着市场。所有逆势的体整期均以调整方式发展,这包括图1—1 中的浪2 和4。它们的结构被称为“调整浪”是因为每一个调整浪都作为一种对在前的驱动浪的反应出现,但它产生的行进只能完成部分回撤或“调整”。因此,无论在角色上还是在结构上,这两种波浪发展方式完全不同。

简述艾略特波浪理论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一、什么是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 (1) 二、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基本要点、特点和三个关键部分 (1) (一)基本要点 (1) (二)基本特点 (1) (三)三个关键部分 (1) 三、艾略特波浪理论的三个原则 (1) (一)修正波纵深原则 (1) (二)费波纳奇原则 (1) (三)交替原则 (1) 四、波浪理论现存的缺陷以及关于自然法则的探讨 (1) (一)缺陷 (1) (二)关于自然法则的探讨 (1) 参考文献 (1)

摘要:在20世纪30年代,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曾发现股票市场指数以可识别的模式趋势运动和反转。他辨认出的这些模式在形态上不断重复,但并不一定在时间上或幅度上重复。艾略特分离出了十三种这样的价格运动模式或称“波浪”,它们在市场的价格数据中反复出现。他给各种模式命名,逐个定义并图解。他随后解释了它们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形成其自身的更大的版本,以及它们是如何依次相连形成大一级的相同模式。依此类推,从而产生结构化的价格行进。艾略特称这种现象是波浪理论。尽管波浪理论是现存最好的预测工具,但它主要不是一种预测工具;它是对市场行为的细致刻画。这种刻画的确传达了有关市场在行为连续统一体中所处位置,及其随后的运动轨迹方面的学问。波浪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为市场分析提供了一种背景。这种背景既提供了严密思考的基础,又提供了对市场总体位置及前景的展望。 关键字:波浪理论理解 一、什么是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 美国证券分析家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根据发现他提出的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13种型态或谓波,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绎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又称波浪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是股票技术分析的一种理论。认为市场走势不断重复一种模式,每一周期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组成。艾略特波浪理论将不同规模的趋势分成九大类,最长的超大循环波是横跨200年的超大型周期,而次微波则只覆盖数小时之内的走势。但无论趋势的规模如何,每一周期由8个波浪构成这一点是不变的。 这个理论的前提是:股价随主趋势而行时,依五波的顺序波动,逆主趋势而行时,则依三波的顺序波动。长波可以持续100年以上,次波的期间相当短暂。 艾略特理论认为,不管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每个完整循环都会有几个波

波浪理论

《艾略特波浪理论新解》 艾略特波浪理论新解 人生旅途,有顺境有逆境。顺境时开心、高兴,度日自然容易;逆境时万事不顺心,你会觉 得日子难熬。股市的波动也有类似的情况,推动浪容易判别,修正浪较不容易清楚地加以辨识和 划分。我的经验是:除非修正浪已经结束,并且完整地呈现在投资者面前,否则要辨认是一件相 当困难的事情。而事实上,修正浪的变化相当复杂,型态种类比推动浪要多得多。 传统上,波浪理论将修正浪分为四种型态,现分别介绍如下: (1)锯齿型:锯齿型的修正浪是三浪运行的,以A-B-C标识。它可以细分为更小一级 的5-3-5的形式。多头市场中的锯齿型态,是三浪下跌的修正浪,空头市场中的锯齿型态, 是三浪上升的修正浪。锯齿型态的修正浪,其A浪由5个次一级的子浪组成。B浪则由3个次一 级的子浪组成,而且B浪的终点明显地低于A浪的始点水平(如图1)。有时,特别是当一个锯 齿型态未能达到正常的目标时,市场会出现连续两个(至多三个)锯齿型态。每一个锯齿型态之

间由一个“三浪”所连接,即所谓的双重锯齿型或三重锯齿型(图2)。这些衍生的变化型态就 好比是推动浪中的延伸型态,只是较为少见。 (2)平台型:和锯齿型不一样,平台型的修正浪细分为3-3-5,同样以A-B-C标 识(如图3)。由于市场在推动浪之后缺乏足够的拉回力度,使得A浪无法像锯齿型修正浪那样

形成完整的五浪。因此,B浪的反弹(下调)也得以接近A浪的始点才结束。当然,接下来的C 浪一般也在较A浪终点不远的地方即告结束。不像锯齿型中的C浪,结束的位置往往明显低于A 浪的终点。空头市场中的平台型态,与多头市场相同,只是倒转过来而已。整体而言,平台型态 的修正浪,对于先前推动浪的拉回力度,经常小于锯齿型态。这也是读者预测市场走向比较可靠 的依据之一。 艾略特波浪理论认为,平台型修正浪经常出现在强劲的市场趋势中,许多时候是在延伸浪后 出现。而且,市场走势愈强,平台整理的时间就愈短。与双重(三重)锯齿型态一样,平台型态 也有双重平台、三重平台之说。但是艾略特却把它们归入双(三)重三的复杂型态之中——稍后 我们也将讨论。上帝是公平的。由于平台型态通常修正幅度比较小,也因此而令其变化比较多。 艾略特赋于了三种不同的标记——常态、扩张以及强势平台(如图4)。扩张平台是指在平台型 态中,B浪的终点超出A浪的始点水平,而C浪也明显击破A浪的终点而进一步探底。而强势平

外汇波浪理论图解,一张图看懂波浪

外汇波浪理论图解,一张图看懂波浪 在进入任何行业时,新手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掌握一种新的理论或技术时,总会有难点要去攻克,下面我们将就每波段浪进行简单的解释。 HMA皇玛外汇小编今天将利用汇市作为我们的例子,因为艾略特先生就是利用波浪理论来研究汇市的,但是真的,这并不重要。波浪理论对货币对、债券、黄金、石油等价格走势也是十分有效。最重要的是,艾略特波浪理论也适用于外汇市场。 第1浪 股价最初呈现出上行趋势。这通常是突然受到相对小部分投资者的买盘推动的结果(因为不同的原因,真实的或人为臆测的),这小部分投资者人为,股价较为便宜,因此是时候买进。这导致股价开始走高。

第2浪 进入本阶段,相当一部分之前选择买入的投资者认为股价有些高估,进而选择获利回吐。这导致股价的回落。不过,股价并未跌破之前低点,因为投资者在股价经过回调后,认为是时候再次买入。 第3浪 浪3通常是5浪中最长也是最强劲的一波浪。该股已经受到市场上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关注。更多的投资者已经发现该股的投资价值,并打算买入。这也促使该股不断走高。该波段浪通常超过浪1尾期所创出的高度。 第4浪 投资者在这一阶段再次选择获利回吐,因为他们再次认为股价被高估。但该波段浪的回调较为疲弱,因为市场上相对多数的投资者仍然看好该股票前景,并打算逢低买入。 第5浪 在本阶段,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将投资的触角伸向该股,股价也是受到市场狂热的追捧。你通常会看到,该公司CEO通常作为年度人物出现在某知名财经杂志封面上。交易者和投资者们开始疯狂追涨该股票,当有人和他们持不同意见时,他们会展开强烈的反驳。而此时,股票价值也是高估最为严重的阶段。市场上的反对人士开始做空该股,于是,ABC调整浪出现了。

艾略特波浪理论

艾略特波浪理论 艾略特波浪理论——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马克思哲学说过什么是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波浪是指股票价格的波动,都与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样,一浪跟着一浪,周而复始,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以一种"可识别的模式"前进和反转,这些模式在形态上不断重复(不一定在时间和幅度上重复)。 波浪理论的两个出发点: 人类社会永远进步向前; 人类群体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股市反映的就是人类的群体行为。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是波浪理论的创始人。1871年7月28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玛丽斯维利镇Marysville. 1891年,也就是艾略特20岁的时候,他离家在墨西哥的铁路公司工作。大约在1896年,艾略特开始了他的会计职业生涯。在随后的25年里,艾略特在许多公司(主要是铁路公司)任职,这些公司遍布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州。后来,他在危地马拉大病一场,并在1927年退休。退休后,他回到加利福尼亚的老家养病。正是在这

段漫长的休养期间,他揣摸出了股市行为理论。他认为波浪理论是对道氏理论的必要补充。 1934年,艾略特与正在投资顾问公司任股市通讯编辑的查尔斯·J·柯林斯(CharlesJ·Collins )建立了联系,告诉了他自己的发现。到了1938年,柯林斯终于被他深深地折服了,于是帮助他开始了他的华尔街生涯,并且同意为他出版《波浪理论》(The Ware Principle )。柯林斯举荐艾略特担任了《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 )杂志的编辑。 1939年,艾略特在这份杂志上一边发表12篇文章精心制作宣传自己的理论。1946年,也就是艾略特去世前两年,他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 (Nature`sLaw--The SecretOf The Universe)。 “当我们经历了许多难以想像与预测的经济景气变化,诸如经济萧条、大跌以及战后重建和经济繁荣等,我发现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和现实经济的发展脉动之间竟是如此地相互契合。对于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分析、预测能力,我深具信心。”——《The Elliott Wave Principle —A Critical Appraisal》 如果由我选出20世纪最有价值的发现,我会选“艾略特波浪理论”。因为它是自然界波动规律的一种近似“数学表达模型”。基本上,它和其他股市分析方法不处在同一层次上。如果以集合来说明,就如图1所示。事实上,可能是运气的关系,瑞福尼森·艾略特(Ralph

波浪理论3.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

波浪理论3.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我不想只重复前辈、大师的著作。否则,倒不如建议读者去详细阅读由A?J?FROST和R?R?PRECHTER?JR合著的《艾略特波浪理论》(这是波浪理论的入门必读书目,当然需要仔细阅读)。我怀疑,艾略特及其继承者恐怕未必百分之一百“知道”为什么波浪理论是“自然律”的最近似表达之理论。我想,“新解”就是要向世人阐明波浪理论的真谛。 还在孩童时代,我就很想知道我们的“世界”是如何(HOW)、为何(WHY)、何时(WHEN)肇始的?它有多大?形状如何?又由何物构成?从伽利略到哥白尼,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前辈大师所作的努力都值得我们敬佩。20世纪30、40年代,“大爆炸”理论出现。比利时的乔治?勒梅特在此事的起步阶段起了带头作用,他的“原始原子”理论乃是“大爆炸”理论的鼻祖。40年代后期,俄国人乔治?盖莫夫与他的学生拉尔夫?阿尔弗和费伯特赫尔曼又迈出了最重要的几步。1948年,阿尔弗和赫尔曼预言,从大爆炸散落的残余辐射由于宇宙膨胀而冷却,如今它所具有的温度约为5K(即-268℃)。 1957年,前苏联物理学家诗茂诺夫(SHMAONOV)建造了一具天线,探测到了某种在天空中不同方向上均匀的信号,与之相当的辐射所具有的温度在1-7K之间。这些预言与发现使人们开始认真研究大爆炸模型。人们对宇宙微波作了更多的观测。1980年,美国粒子物理学家阿伦?古斯提出“暴胀宇宙”的概念。他认为我们这个可见的宇宙在极早期阶段经历了一个短期的加速膨胀阶段。所需的时间简直是短极了。 从宇宙“诞生”后的10(-35)秒加速到10(-33)秒。这种理论的好处是完全解决了现在我们为什么观察不到磁单极的问题,磁单极问题乃是极早期宇宙中视界尺度过小造成。大统一时期(电磁力、引力、核力和放射能力统一)的视界尺度膨胀到今天也只能是100公里左右的区域,与现实相差太大,但是只要加入暴胀的概念,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经过暴胀之后,宇宙的膨胀速度渐渐变慢。奇怪吗?这和波浪理论中关于推动浪的描述十分相似!暴胀阶段是第3浪,此后的超长期膨胀是延伸的第5浪(指在“指数图”上)。 更进一步,1983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安德列?林德提出随机暴胀宇宙的想法。极早期宇宙中不同的子宇宙经历不同程度的暴胀。只有暴胀得足以产生尺度至少达90亿光年的子宇宙,存在的时间才会长得足以产生稳定的恒星、碳和有生命的观测者。不过,既然有暴胀,就必然伴随着“坍聚”。这样才可以保证宇宙永远是运动的。这就是波浪理论的真谛! 索罗斯及其师认为科学是不可信的。他的基金取名“量子”,意印在此。他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牛顿力学是错误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后人总是不断证明前人是错误的。事实上,如果不是这样才是怪事呢。开始的时候,“科学”是“错误”,并且不断逼近“绝对正确”。 波浪理论描述了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发展进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肯定会有人对波浪理论作出重大修改。我个人也已对一些细小的地方产生不满,但暂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在另一方面,神学家对于大爆炸理论的描述非常满意,特别是该理论中以前关于奇点的假设。是这样的,膨胀宇宙图意味着过去必定出过某种灾变事件。试想一下,我们的宇宙沿着时间回溯,某一个时候任何东西都会与其他所有的东西撞在一起,这是“开端”,全部质量被压在无限小的空间里。神学家认为,谢天谢地,上帝总算抽空创造了一个奇点!这个奇点突然出现大爆炸,从而形成目前的宇宙。 宇宙有生有灭,万物都有生有灭。总会有一天,我们坚固无比的宇宙会受到敌对势力的围攻,直至崩溃!

艾略特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 ),是波浪理论的创始人。1871年7月28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玛丽斯维利镇Marysville.1891年,也就是艾略特20岁的时候,他离家在墨西哥的铁路公司工作。大约在1896年,艾略特开始了他的会计职业生涯。在随后的25年里,艾略特在许多公司(主要是铁路公司)任职,这些公司遍布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州。后来,他在危地马拉大病一场,并在1927年退休。退休后,他回到加利福尼亚的老家养病。正是在这段漫长的休养期间,他揣摸出了股市行为理论。他认为波浪理论是对道氏理论的必要补充。1934年,艾略特与正在投资顾问公司任股市通讯编辑的查尔斯·J·柯林斯(CharlesJ·Collins )建立了联系,告诉了他自己的发现。到了1938年,柯林斯终于被他深深地折服了,于是帮助他开始了他的华尔 街生涯,并且同意为他出版《波浪理论》(The Ware Principle )。柯林斯举荐艾略特担任了《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 )杂志的编辑。 1939年,艾略特在这份杂志上一边发表12篇文章https://www.doczj.com/doc/be18969819.html,精心制作宣传自己的理论。1946年,也就是艾略特去世前两年,他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Nature`sLaw--The SecretOf The Universe)。 波浪理论 ——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 波浪理论(Wave Principle)的创始人—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提出社会、人类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呈可认知的型态(Patterns)。利用道琼斯工业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艾略特发现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型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十三种型态(Pattern)或谓波(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的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译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动理论。 五升三降是波浪理论的基础 “当我们经历了许多难以想像与预测的经济景气变化,诸如经济萧条、大跌以及战后重建和经济繁荣等,我发现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和现实经济的发展脉动之间竟是如此地相互契合。对于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分析、预测能力,我深具信心。” ——《The Elliott Wave Principle—A Critical Appraisal》 如果由我选出本世纪最有价值的发现,我会选“艾略特波浪理论”。因为它是自然界波动规律的一种近似“数学表达模型”。基本上,它和其他股市分析方法不处在同一层次上。如果以集合来说明,就如图1所示。事实上,可能是运气的关系,瑞福尼森·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竟然在养病的三年期间,通过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仔细研究,而发现我们现在所谓的“波浪理论”,就像“高尔夫球落点问题”一样,我们已经无从知道艾略特是如何发现的,只能说是他的运气而已。

波浪理论详细的规则_Rules_和指引_Guidelines(无水印,所有图件全部清绘)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形态(或叫浪形)必须完全符合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规则(Rules),不过,却不必完全符合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指引(Guidelines)。但是,一个形态越符合指引,那它正确艾略特波浪理论详细的规则(RULES)和指引(GUIDELINES)

[名词解释] 价格运行总量(The gross price movement):与“正统的头和底”相对应,有时,一个形态的 终点与它的内部的价格端点不一致。例如:2浪的B子浪高于A子浪的起点。 楔形(Diagonal Triangle):有的中文书翻译成“倾斜三角形”,但由于本文的规则和指引较多,为不引起与调整性质的“三角形”造成误会,本文使用“楔形”的说法。 价格与时间(Price and Time):请注意,本文有些地方说的长短有时指的是时间、有时指的 是价格、有时指的是价格与时间,文中相应位置会注明。 双重和三重横向整理(Double and Triple Sideways):一般坊间称为“双重三浪”和“三重三浪”,但其原英文直译为“双重和三重横向整理”。 1. 推动浪(IMPULSE) 推动浪是5浪结构的形态,而且运行方向总是与大一浪级的趋势相同,我们将它标示为 1-2-3-4-5。它是最为常见的艾略特波浪形态。 1.1. 推动浪的规则 ?浪1必须是推动浪或者是一个引导楔形 (Leading Diagonal); ?浪2可以是除了三角形(Triangle)外的任何 一种调整浪; ?浪2的任何部分不能回撤过浪1的起点; ?浪2必须至少回撤浪1的20%; ?浪2运行的时间最长只能为浪1的9倍; ?浪3必须是推动浪; ?在价格上,浪3必须长于浪2的运行总量; ?在价格的运行总量上,浪2必须长于浪1之2 子浪和浪1之4子浪,浪2也必须长于浪3之2 子浪和浪3之4子浪。同时浪2也必须比上述4 个子浪的运行总量的61.8%长; ?浪3和浪1都不能同时有失败的第5子浪(5th Wave failures,失败浪指浪5在价格上短于浪4); ?在价格上,浪3不能短于浪1的1/3;

艾略特波浪理论

艾略特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由艾略特(R.N.Elliott)在1934年他63岁时创立。艾略特波浪理论是最常用的趋势分析工具之一。群体心理是该理论的重要依据,清淡的交易市场难以发挥它的作用。 1.特点 (1)该理论由波浪形态、比数、时间三方面组成,三者的重要程度依次而降低; (2)该理论在股市中应用于股市平均价,个股市场并不同样有效; (3)该理论应用在广泛参与的商品期货市场上; (4)该理论建立在道氏理论和传统的图表分析基础之上。 2.基本要点 (1)期货价格或股价指数的升跌会交替进行。趋势的规模长至200年的超长周期,短至数小时的短暂时刻。 (2)从波峰到波谷或从波谷到波峰为一浪,所有的浪可分为推动(进)浪和调整浪两种。它们是价格波动的两个最基本形态:推动浪——和大趋势走向一致的波浪,可再分割为5个小浪,用l、2、3、4、5表示。其中第1、3、5浪与推进方向相同,是低一级次的推动浪;第2、4浪与推进方向相反,是砥一级次的调整浪。 调整浪——该阶段的子浪用A、B、C字母表示。 (3)8个波浪(5上3落)完毕后,一个循环即告完成,将进人另一个8波浪循环。 (4)时间的长短不会改变波浪的形态,波浪可拉长、可缩短,但

基本形态永恒不变。 (5)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是奇异数字(费波纳西数列)。奇异数字是指数列1,2,3,5,8,13,21……它的通项公式为:An=An一1+An 一2(详见费波纳西神奇数一栏)。 (6)在一个推动浪后紧跟一个调整浪,调整比例经常是0.382、0.618倍。一个推动浪推进的初级目标为从第1浪起点算起的第1浪长度的3.236倍,终极目标为第1浪终点算起的第1浪长度的3.236倍;一个调整浪的初级目标为A浪起点算起的A浪长度的1.618倍,终极目标为A浪终点算起的A浪长度的1.618倍。 5波上升3波下降的基本形态如图8—22所示:5波的上升趋势可分为三个推动波,第1、3、5波和两个修正波,第2、4波;3波的下降趋势波则分为a、b、c。这上升及下降的8波形成一个完整周期,而且这样的周期将不断地反复持续,并且这其中每一个波都可包含更小规模的波动,并且每一个波也都为另一个更大的波所包含。 图8—22波浪理论图解 3.波浪详述 (1)第1浪:循环的开始,属于营造底部形态的一部分,涨幅通

艾略特波浪理论(非原著)

艾略特波浪理论 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Principle)——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 波浪理论概述 波浪理论(Wave Principle)——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最常用的趋势分析工具之一。群体心理是该理论的重要依据,清淡的交易市场难以发挥它的作用。 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大师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发明的一种分析工具,与其他追随趋势的技术方法不同,波浪理论可以在趋势确立之时预测趋势何时结束,是现存最好的一种 预测工具. 美国证券分析家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利用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发现不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形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13种型态(Pattern)或谓波(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译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又称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的创始人—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提出社会、人类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呈可认知的型态(Patterns)。利用道琼斯工业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艾略特发现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型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十三种型态(Pattern)或谓波(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的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译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动理论。 波浪理论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工具,具体表现在其普遍性及精确性。说它具普遍性,是指我们可在许多有关人类活动的领域中运用到它,且许多时候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说它具有精确性,是指在确认以及预测走势的变化上,其准确性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其他分析方法所难望其项背的。当时,准确地说在美股见底之前的半个小时,艾略特就预言,在未来的几十年将会出现一个大多头市场。他的这项预言,与仍然弥漫着熊气的市场截然相反。其时大部分人都不敢想象

艾略特波浪理论

艾略特波浪理论 基本概念和规则 波浪理论是在道氏理论、趋势理论的基础上对股市进行的定量分析。 波浪理论其关键主要包括个三部分: 第一,波浪的型态(波形) 第二,浪与浪之间的比例关系(波幅比率)第三,作为浪间的时间间距。 波浪的基本组成: 五升三降是浪的基础 1、股票市场的发展遵循着五浪上升,三浪下降的基本型态,从而形成包含八浪的完整周期。 2、五浪所组成的波浪是股市运行的主要方向,而后三浪所组成的波浪是股市运行的次要方 向。 (如主要方向运行向下即为熊市) 3、第1、3、5浪称为推动浪,第2、 4、浪则称为修正浪;第a、b、c浪为次要方向的大修正浪 4、八浪在运行过程中,经常性的会出现延伸现象,尤其是第3浪的延伸最为常见。 |5] C5) b a\ y 3 A f 波浪的级别: 完整的八浪周期结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个类似的周期变动??…,-如此不断重复, 由此而形成了大级别套着中级别浪,中级别套着小级别浪。 1、大级别:超大循环浪、大循环浪、循环浪 2、中级别:基本浪、中型浪、小型浪 3、小级别:细浪、微浪、次微浪 波浪形成的基本概念可总结如下: 1、股价运行不会单纯呈一直线,而是如波浪起伏变化的,同时一个浪型运动之后必有相反的运动发生; 2、主趋势上的推进波与主趋势方向相同,通常可分为更低一级的五个浪;修正浪与主趋势方向相反(或上升或下降)?通常可分为更低一级的三个波。 3、八个波浪运动(五个上升,三个下降)构成一个循环,自然又形成上级波动的两个 分支。 4、市场形态并不随时间改变。波浪时而伸展时而压缩,但其基本形态不变。在实践中, 每一个波浪

并不是相等的,它可以压缩,可以延长,可以简单,可以复杂。总之,一切以型态为准。 波浪运行的基本规则: 1、第三浪(第三推动)永远不允许是第一至第五浪中最短的一个浪。在股价的实际走势中,通常第三浪 是最具有爆炸性的一浪,也经常会成为最长的一个浪(如果是短的一定会出现延伸)。 2、第四浪的底部,不可低于第一浪的浪顶。(如是这个波浪则不成立)。每一波浪的特性 第一浪:筑底启涨。属于筑底形态的一部分。成交量及市场宽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场内人士只把它当成是一次大的反弹行情。 第二浪:整理洗盘。调整幅度大,往往吃掉第一浪的大部分。成交量萎缩,波动幅度慢慢变窄,很多人以为熊市没有结束。二浪调整最低点不能低于一浪起点。 第三浪:强劲拉升。最具爆发性的一浪,上升空间和幅度往往最大,多数会发展成一涨再涨的延升浪。成交量急剧放大,体现出具有上升潜力的动能。三浪的初始上升是缓慢的,并且到浪一高点会出现很多抛盘,交易者并不确定这是一次向上的趋势。 第四浪:获利回吐调整。为第五浪制造泡沫打底。从形态的结构来看,第四浪常以三角形的调整形态进行。是一次有序的获利回吐。 第五浪:持续上涨。股票价值严重高估。此浪涨幅大多数情况下比第三浪小,市场中原先的领头羊退居二线,二三线股普遍上升,但成交开始背离,市场人气高涨,欢乐气氛充斥着市场 A 浪:调整转势浪。在上升循环中,此浪紧随第五浪而产生的,大多数人认为大势并未逆转,并未有防备之心,只以为是个短暂调整。但量能明显跟不上。 B 浪:转势反弹浪。市场的多头陷阱。很多人以为新一轮上涨已经展开;成交稀疏,量价明显背离,上升量能明显接济不上。 C浪:急速下跌。由于B浪的完成顿使许多市场人士醒悟,一轮多头行情已经结束,期望继续上涨的希望彻底破灭,所以,大盘开始全面下跌,从性质上看,其破坏力较强。C浪 往往要大与A 浪的跌幅。 A、B、C 浪可变成熊市的前三波。 二、推动浪及其变异形态 推动浪型态在艾略特波浪理论中,波浪的型态决定了其性质是推动浪还是修正浪,但每一个浪的型 态也不完全一样。推动浪会因基本面的不同而出现一些变异型态,但一标准的推动浪来说,它们是五浪推动的,在牛市中是五浪上升,在熊市中是五浪下降,五浪结束就会运行修正浪。 1、第一浪通常只由一小部分交易者参与的微弱波动。一旦浪 1 结束,交易者们将在浪 2 卖出。 2、浪2 的卖出是十分凶恶,最后浪2 在不创新低的情况下,市场开始转向启起下一浪波动。

艾略特波浪理论学习笔记

艾略特波浪理论学习 前言: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通过自然法则的启发对股市的总结,其定义充分依据斐波纳契数列这一自然法则。波浪理论既是形态的总结,又是对行情前进的结构的总结,所以可以视为可靠的理论。实践证明他的理论经过了检验,所以应该当成一种理论认真学习,但是自然的规律都是大道至简,要想熟练应用不可较真。 一、五浪结构 五浪形态的三个永恒定律: 1、浪2的运动永远不会超过浪1的起点 2、浪3永远不会是最短的一浪 3、浪4永远不会进入浪1的价格范围 五浪模式是市场行进的主导形态 波浪理论中基本趋势的实质是:与大一级趋势同向的作用以五浪方式发展,而与大一级趋势逆向的反作用以三浪方式发展,在任何级数的趋势中均是如此。 所有的波浪不仅含有分量波浪,同时也是大一级波浪的分量波浪。 浪级并非基于特定的价格或时间跨度,而是基于形态,形态是时间和价格共同作用的结果。 各浪的功能:每一浪的功能或是作用或是反作用。波浪的功能由其相对方向决定。 二、然而市场并不会严格地按照规范的模式运行,会存在一些基

本概念的变化,但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补充的技术问题简述如下:大多数驱动浪以推动浪的形态出现,即五浪模式,推动浪的子浪4与子浪1不重叠,而且子浪3也不是最短的推动浪。 推动浪通常可用平行线限制边界。 推动浪中的一个驱动浪,即浪1或3或5通常会延长,即远比其它两个驱动浪长。且仅有一个延长浪,因延长浪的子浪同大级别浪相近,那么5浪通常变成了9浪。 驱动浪有两种少见的变体,称作倾斜三角形,这两个楔形模式,一种只出现在更大一级浪的开始阶段(浪1或浪A),另一种只出现在结束阶段,(浪5或浪C)。 调整浪有许多变体,其中最主要的是锯齿型、平台型、三角型,这三种简单的调整浪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调整浪。 在推动浪中浪2和浪4的形态几乎总是交替出现,如果其中一个调整浪是锯齿型的,那另一个就不是。 调整通常在前面同级推动浪的浪4范围内结束。 每一浪都有特殊的成交量变化,以及有与伴随的动量与和投资者情绪有关的“个性”。 一般规律: 五浪延长或衰竭、倾斜三角形,意味着后市要发生重大转折。推动浪 大多数驱动浪以推动浪的形态出现,即五浪模式,推动浪的子浪4与子浪1不重叠,而且子浪3也不是最短的推动浪,浪2不会完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