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 副本
- 格式:doc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17
基于HPSO-RBF神经网络的瓦斯传感器故障诊断王婷;李国勇;吕世轩【摘要】针对瓦斯传感器常见故障,提出一种混合粒子群优化(HPSO)算法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新方法.文中首先采用HPSO算法对RBF神经网络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在详细分析瓦斯浓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瓦斯浓度非线性预测模型.然后将瓦斯浓度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相比较得到残差,并分析残差的变化趋势,从而实现对瓦斯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HPSO-RBF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有效地诊断瓦斯传感器的故障状态.【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瓦斯传感器;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RBF神经网络;故障诊断【作者】王婷;李国勇;吕世轩【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煤矿装备与安全控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瓦斯传感器是煤矿瓦斯监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系统通过它对矿井瓦斯浓度进行检测,因此其输出信号质量的优劣对煤矿生产安全程度及瓦斯监测系统性能会产生重大影响[1]。
在井下高湿度、高粉尘、强电磁干扰等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瓦斯传感器经常会发生卡死、冲击、漂移等故障[2],若不及时解决这些故障问题,会严重影响煤矿生产安全[3]。
因此研究瓦斯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瓦斯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有冗余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以及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智能方法。
影响瓦斯传感器浓度的诸多因素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神经网络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其中,RBF神经网络是一种在曲线拟合、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故障诊断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的神经网络,它不仅拓扑结构简单、非线性逼近能力强、收敛速度快,而且具有唯一最佳逼近的特性,但是其模型参数难以设置是应用研究的难点[4]。
第28卷第4期2012年12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Vol.28No.4Dec.2012文章编号:1004-6011(2012)04-0042-06基于RBF 与BP 神经网络的建筑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比较研究吴茜,王亚慧(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44)摘要:建筑电气系统的故障自诊断一直是国内外故障诊断领域的空白,其主要原因是建筑电气系统庞大、复杂,子系统多,难于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神经网络不依赖模型和收敛速度快的优势和特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由于神经网络在建筑电气故障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非常少,通过对经典的RBF 和PB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通过利用建筑电气系统试验平台的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神经网络未经优化的情况下,RBF 网络在建筑电气故障诊断的应用上要优于BP 网络.基于RBF 网络的建筑电气故障诊断方法在工程上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故障诊断;建筑电气系统;神经网络中图分类号:TP389.1;TU855文献标志码:AComparative Study on Fault Diagnosis of Building Electrical SystemBased on RBF and BP Neural NetworkWu Qian ,Wang Yahui(School of Electricity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UCEA Beijing 100044)Abstract :Building electrical system fault diagnosis is the blank in the fault diagnosis field at home and abroad.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building electrical systems have many complex and huge subsystems ;meanwhile ,it is very hard to establis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system.By using the neural networks which is not depending on the model and using its advantage of convergence speed ,the difficulties of building electrical system fault diagnosis can be well solved.The basic research of neural network on building electric field is very little.But the two basic methods on building electrical fault diagnosis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By comparing these two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of them could complete the diagnosis ,but the RBF network on building electrical fault diagnosis application is superior to BP network and 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 words :fault diagnosis ;building electrical system ;RBF neural network 收稿日期:2012-09-24作者简介:吴茜(198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智能化技术.随着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建筑电气系统正朝着规模庞大、结构复杂,集照明、动力、控制于一体的大型智能系统发展.老旧建筑一般只有供配电系统和照明系统,电气故障发生后多依靠电工经验,由人工检测排查故障,对于日益复杂且各子系统之间存在耦合关系的现代建筑电气系第4期吴茜等:基于RBF与BP神经网络的建筑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比较研究统,人工经验往往不足以支撑整个系统的故障判断,这就需要提出新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在建筑电气故障诊断领域的相关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在研究方法上借鉴与比较成熟的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目前故障智能诊断技术包括专家系统、人工神经元网络、决策树、数据挖掘等.由于建筑电气故障类型多且关联性强,采用专家系统、决策树等逻辑推理的方法不易规则表达形成案例,而通过对建筑电气关键位置的电信号的检测与数据采集容易获得大量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数据挖掘的方法更符合诊断对象的特点.神经网络是故障诊断问题的一种重要解决途径,尤其是针对建筑电气这样的庞大复杂系统,经过有效训练的神经网络可以记忆相关的过程知识,直接从历史数据中学习,使其适用于在线检测和故障诊断,具有分辨故障原因和类型的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引起故障的因素多种多样,但相同的故障表现出的征兆大多具有相似性,所以神经网络技术成为了故障诊断的有效手段.目前在工业领域中,BP和RBF神经网络的应用比较广泛,尤其在元件加工和电子制造行业,已经先后应用于实际工程.但在建筑电气系统中,基于RBF与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复杂建筑电气系统,将RBF和BP神经网络分别进行应用,建立两个网络模型,对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出更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1.1RBF网络的基本原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J.Moody和C.Darken提出的一种神经网络,它是一种以到固定点的距离为自变量的函数.RBF网络属于三层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分布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输入层到隐含层是非线性映射,输出层是隐含层单元输出值的加权和,即线性映射.在RBF网络中,隐含层采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激励函数,此函数通常为高斯函数,当输入样本为x,则隐含层第i个单元的输出为:Ri (x)=e-‖x-c i‖22σ2i i=1,2,…,L(1)图1RBF神经网络结构图其中,ci为基函数中心,σi是第i个隐含层单元的高斯函数宽度.相应的输出节点的输出为:Y=∑Li=1WiRi(x)(2)其中,Wi是第i个隐含层节点到输出层节点的权值.隐含层将输入空间映射到一个新的空间,输出层在新空间中实现线性组合,如式(2)所示,Wi作为权值是可调的参数.当输入样本离该中心距离越远时,神经元的激活程度就越低,当超过一定的距离,神经元就不被激活.隐含层节点的这个特性通常被称为神经网络的局部特性.因此,RBF神经网络的每个隐含层节点都具有一个数据中心.1.2BP网络的基本原理BP网络(Back-Propagation Network,简称BP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由Rumelhart与McClelland在探索人类认知微结构时,发展而来的一种学习算法.BP网络一般由输入层、隐含层(隐层可有多层)和输出层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图2BP神经网络结构BP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其特点是信号前向传递,误差反向传播,前向传递用于网络计算,对某一输入求出输出;反向传播用于逐层传递误差,修改连接权值和阈值.在前向传递中,输入信号从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处理,直到输出层,每层的神经元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如果输出层得不到期望输出,则转入反向传播,根据预测误差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从而使BP神经网络预测出不断逼近预期的输出[1].3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2建筑电气故障诊断应用2.1建筑电气试验平台简介建筑电气测试平台是根据德国METREL建筑电气测试实验系统优化改进而来,将实际建筑电气的主要元素集中于一个试验平台上,为建筑电气测试实验带来了极大便利.以实验系统为例,其原理结构如图3所示.图3建筑电气测试平台的实际物理模型图4中的建筑低压配电系统有多个元件组成,如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断路器、熔断器、单相插座和三相插座等.电源为220V,经过变压器可输出15V直流给弱电保护部分和故障设置板供电.强电系统是该系统的主体,真实模拟了住宅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可连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居民用电设备.故障设置面板可以提供五大类常见家庭用电绝缘性测试故障和22个故障位置按钮,完全模拟了民用住宅的电气系统和常见故障.图4建筑电气测试平台实物2.2故障诊断思想与方法应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的基本思想是以故障特征作为网络输入,诊断结果作为网络输出,用已测得的多组历史故障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离线训练,使得网络通过权值记忆故障征兆与对应的故障类型之间的特定对应关系.输入层为根据测试平台监控对象采集的各种故障信号,由于所采集的数据中存在奇异数据,先根据公式(3)进行归一化处理.y=x-MinValueMaxValue-MinValue(3)故障特征值为X=[x1,x2,…,xn].中间层获得输入层的信息后经内部学习转化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完成输入到输出的非线性映射.输出层输出为故障模式向量,通过神经元输出与阈值的比较得出诊断结果,本文诊断的故障节点总数有22个,故障类型分别为:线路阻抗故障、连续性故障、接地电阻异常、接地电阻率异常、绝缘电阻过小,五大类故障对应着22个故障位置.故障向量中,用0表示无故障,1表示发生故障,所对应的编码状态为:正常(0,0,0,0,0),线路阻抗故障(1,0,0,0,0),连续性故障(0,1,0,0,0),接地电阻异常(0,0,1,0,0),接地电阻率异常(0,0,0,1,0),绝缘电阻过小(0,0,0,0,1).实测样本数据共有90组,其中60组作为训练样本,30组作为测试数据.表1节选了部分采集的样本,5种故障模式,每种故障对应了10个位置的特征值.2.3神经网络的构建比较网络输出为Position1-Position10,10个不同测试位置的故障信息值,网络输出为线路阻抗故障、连续性故障、接地电阻异常、接地电阻率异常、绝缘电阻过小五种故障状态,所以神经网络的输入神经元个数为10个,输出神经元个数为5个.BP网络隐含层单元数的确定,采用经验公式m= n+槡l+α来计算,其中,m为隐含层单元数,n为44第4期吴茜等:基于RBF与BP神经网络的建筑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比较研究表1训练输入样本编号故障样本组特征参数110.7710.7410.7210.7910.7510.7710.7110.7310.7810.75 2F1线路阻抗故障10.7410.7110.7310.7510.7410.7310.7910.7210.7910.7739.899.919.869.819.819.839.819.879.899.8942000200020022000200020012000200520002000 5F2连续性故障 3.68 3.76 3.45 3.56 3.45 3.65 3.64 3.64 3.69 3.586 2.78 2.71 2.34 2.77 2.21 2.45 2.56 2.64 2.57 2.547 3.45 3.65 3.76 3.56 3.54 3.85 3.25 3.42 3.62 3.528F3接地电阻异常 3.66 3.68 3.67 3.89 3.67 3.45 3.44 3.76 3.25 3.789 6.01 6.19 6.05 6.07 6.12 6.11 6.09 6.03 6.07 6.11100.320.330.310.360.340.330.360.350.330.34 11F4接地电阻率异常9.219.329.249.219.279.259.299.319.349.42 120.1430.1410.1390.1420.1440.1470.1480.1430.1430.145 130.320.330.310.360.340.330.360.350.330.34 14F5绝缘电阻过小9.219.329.249.219.279.259.299.319.349.42 150.1430.1410.1390.1420.1440.1470.1480.1430.1430.14516 1.21 1.11 1.150.230.580.630.250.270.360.6817无故障 1.23 1.13 1.180.220.490.600.220.290.330.6818 1.23 1.13 1.180.220.490.600.220.290.330.68表2诊断结果对比编号理想输出RBF诊断结果BP诊断结果11,0,0,0,0 1.00730.03050.00000.00020.00060.95960.00860.02700.00230.0046 21,0,0,0,0 1.00730.03060.00050.00070.00050.94810.00670.05030.00760.0034 31,0,0,0,0 1.00730.03050.00000.00050.00040.95280.0205-0.0331-0.04130.0391 40,1,0,0,00.00020.99840.00020.00010.00120.0653 1.01370.07010.00440.0980 50,1,0,0,00.00010.99840.00000.00040.00150.00530.9777-0.0275-0.06410.0359 60,1,0,0,00.00010.99840.00000.00050.00040.00200.9592-0.2506-0.03040.0823 70,0,1,0,00.00010.0006 1.00120.00190.0009-0.0270-0.0051 1.1251-0.00300.1891 80,0,1,0,00.00010.0002 1.00000.00000.00090.1891-0.01670.96490.02700.0519 90,0,1,0,00.00010.00020.00000.00030.00050.04450.05300.99860.01000.0200 100,0,0,1,00.00020.00050.0001 1.00090.00060.06860.03140.0156 1.00780.0280 110,0,0,1,00.00010.00020.0000 1.00000.00040.0172 1.00680.0407 1.05000.0057 120,0,0,1,00.00010.00000.0005 1.00010.00090.01800.06320.0642 1.03870.0407 130,0,0,0,10.00000.00020.00040.0001 1.00060.00060.07010.00440.02540.0980 140,0,0,0,10.00010.00020.00000.0008 1.00060.03240.01230.0029-0.0054 1.0470 150,0,0,0,10.00010.00000.00060.0002 1.00040.00410.0300-0.03910.08060.9864输入层单元数,l为输出层单元数,α为1至10之间的整数.根据多次测试验证,网络效果最好时m= 15,因此BP网络的最终结构为10-15-5的三层结构.利用Matlab中神经元工具箱中的newff创建BP 网络,隐含层的传递函数为正切S形函数;输出层传递函数为对数S形函数;训练函数为traingdm.训练次数为10000次,训练目标为0.00001,其余参数取默认值.RBF网络的构建与BP相比非常简单,利用函数newrb创建网络,均方误差取0.00001,扩展速度经验证取0.9为佳.2.4神经网络训练比较在训练时,为了使BP网络的训练效果最佳,需要不断改变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传递函数、训练次数等相关参数,需要较长的调试时间.而在RBF网络训练中,隐含层神经元数量有两种确定方式,一般常用的方法是与输入向量的元素相等,但这种方法在输入矢量较多时,会导致隐含层单元数过多使网络结构复杂化;另一种方法并不需要直接确定,而是通过训练和优化来计算其数目,其方法是设置隐含层的节点数目从0个开始训练,通过检查输入误差,使隐含层自动增加神经元.累积迭代循环使用,使网络产生的最大误差所对应的输入向量作为权值向5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量,产生一个新的隐含层神经元,然后检查新网络的误差;重复此过程直到达到误差要求或最大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为止.训练结果如图5与图6所示,在训练精度均设计为0.00001时,RBF 网络只需要8步即可达到要求,而BP 网络需要2197才能达到要求,可见RBF网络的训练效果明显好于BP 网络.另外,在两种神经网络参数确定的情况下,BP 网络的每次训练的结果并不稳定,有时候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而RBF 网络的训练结果则基本一致,与BP 网络相比要更加稳定.在针对建筑电气测试平台故障的诊断结果上,两种神经网络均可实现对故障的有效诊断,其结果如表2所示,但RBF 网络对目标相量的逼近精度更高一些.由此可见,本次试验只采集了90组测试数据,在实际工程中,面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分类与识别时,RBF 网络比BP 网络更有优势.图5BP 算法的训练曲线图6RBF 算法的训练曲线故障诊断的目的在于对系统的预测作用,所以神经网络对故障数据的拟合能力非常关键,当拥有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后,一个成熟的神经网络应该起到较为准确的预测作用.在实验中,随机选择30组采样的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测试,RBF 网络和BP 网络对故障值的逼近能力如图7、图8所示.图7RBF 网络对故障点的预测图8BP 网络对故障点的预测在故障点的预测性能上,RBF 网络的性能稳定,可以准确的捕捉故障值,而BP 网络对故障点的预测能力稍差一些,并且对故障值的捕捉并不稳定,通过多次试验只有60%的情况可以全部将故障数值预测准确.3结论与展望RBF 与BP 网络在故障诊断上各自具有优势,输出误差均较小,但两种网络在未经过优化的前提下,RBF 网络训练时间短,结果稳定,网络构建简单且网络结构和参数调节方便.BP 网络的构建相对复杂一些,参数整定需要耗费一些时间,训练结果不如RBF 网络稳定并且在训练中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在建筑电气系统故障诊断的应用中,RBF 神经网络的应用能准确、快速地判断故障类型,这种方法配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智能化实验中心研发64第4期吴茜等:基于RBF与BP神经网络的建筑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比较研究的建筑电气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建筑电气系统中关键节点的状态,智能诊断算法在实验室阶段验证成功后,会寻找实际的典型工程,进一步对诊断算法进行验证.参考文献:[1]方莉莉,张兵临,禹建丽,等.用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电铸自支撑金刚石-镍复合膜沉积结果[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35(4):638-641[2]李自珍,白玫,黄颖.BP网络和RBF网络在期货预测中的比较研究[J].数学的时间与认识,2008,38(1):60-64[3]MATLAB论坛.MATLAB神经网络30个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2010:65-72[4]霍一峰,王亚慧.基于Spiking的RBF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算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7(4):57-61[5]周开立,康耀红.神经网络模型及MATLAB仿真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1-106[6]王焕.建筑电气测试系统智能自诊断技术的研究[P].2010[7]Mark J L.Orr.Introduction to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J].Center for Cognitive Science,University ofEdinburgh,Buccleuch Place,Edinburgh EH89LW,Scot-land,1996:54-60[8]Zhu Yongli,Member,IEEE,Huo Limin,Lu Jinling.Bayesian networks-based approach for power systems faultdiagnosi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A-PRIL,2006,21(2):634-639[9]Jun Zhu,Member.IEEE automated fault location and di-agnosis on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feeders[J].IEEE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April1997,12(2):801-809[10]孙大洪,王发展,刘强,张顾钟,原思聪.基于BP和RBF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比较[J].轴承,2010(2):53-56[责任编辑:佟启巾]74。
1 任务和要求 页脚内容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摘要: RBF 神经网络即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c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是一种高效的前馈式神经网络,它具有其他前向网络所不具有的最佳逼近性能和全局最优特性,并且结构简单,训练速度快。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非线性函数逼近等领域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对变速箱齿轮进行故障诊断仿真,并创建RBF神经网络与BP神经网络来进行故障诊断。通过对比诊断结果,证明RBF网络在诊断精度,诊断速度上均优于BP网络,说明RBF网络应用于齿轮的故障诊断准确、可靠,在机械故障诊断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神经网络;故障诊断;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RBF网络; 引言 由于汽车的特殊运行条件和运行环境,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性换档,使得变速箱常发生故障.具体有: 1.(1)异响的原因:①齿轮间隙过大;②轴承磨损松旷,③挂挡齿轮滑键槽与滑键轴磨损松旷;④轴承漏油或壳体漏油以致滑油减少,或变速箱底部放油堵脱落,以致滑油全部漏完,⑤金属小铁件混入变速箱体内;⑥滑油粘度不适当或品质不佳,⑦齿轮与轴的间隙过大以致松旷,⑧变速器与飞轮壳连接螺栓松动;⑨发动机与飞轮壳连接螺栓松动。 2. ①挂挡齿轮与被挂齿轮、套牙同套齿都在齿长方向磨成锥形或短缺;②闸叉锁止螺钉松脱,闸叉变形,叉部磨损;③闸轨凹槽磨损,定位钢球磨损,弹簧弹力减弱或折断,④轴承磨损松旷,⑤齿轮间隙过大。 3. ①滑油不够或不适 当,致使齿轮磨损,②变速箱内混有泥砂污物,致1 任务和要求 页脚内容2 使齿轮磨 损,③中间轴变形;④中间轴轴承松旷,致使啮合各齿发生拢击,⑥第二轴常啮合齿轮滚针轴承碎裂或定位圈卡簧破 碎,甚至被轧入两啮合齿轮之间。 据统计由齿轮失效引起的汽车变速箱故障占全部原因的10%。在这里齿轮失效的主要形式有齿根裂痕和弯曲疲劳引起的断齿等,因而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变速箱实施故障诊断、特别是对齿轮的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齿轮是汽车行业主要的基础传动元件,通常每辆汽车中有18~30个齿部,齿轮的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的噪声、平稳性及使用寿命。齿轮加工机床是一种复杂的机床系统,是汽车行业的关键设备,世界上各汽车制造强国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也是齿轮加工机床制造强国。 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汽车齿轮由国产制齿装备加工完成。同时,汽车工业消费了60%以上的齿轮加工机床,汽车工业将一直是机床消费的主体。 通过对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分析,可以及早发现故障和预防故障的进一步恶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已进入到智能化阶段。目前,对汽车变速器齿轮故障诊断的实施方法有很多种,如磨损残余物分析诊断法、振动监测技术诊断法、声发射技术诊断法、光纤传感技术诊断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诊断法等。 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是由大量的、同时也是很简单的处理单元(或称神经元)广泛地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因此,在智能化故障诊断技术领域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模式识别角度,应用具有感知器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或各种联想记忆模型实现征兆集到故障集之间的非线性特征映射关系;二是从专家系统的角度,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本文探索了神经网络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特别是对实践中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复杂系统,训练过的神经网络能存储有关过程的知识,能直接从历史故障信息中学习,滤除噪声的能力使神经网络适合在线监测和诊断,具有1 任务和要求 页脚内容3 分辨故障原因及类型的能力。近几年,RBF神经网络大量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如汽车发动机、压缩机、水轮机、内燃机等。在故障诊断的应用中,RBF神经网络的应用能准确、快速地判断故障类型和原因,对及早发现和排除故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实际运行中,引起故障的原因很多,不同故障表现出的征兆有时具有相似性。针对故障原因与故障征兆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应用RBF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能准确、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原因,对于提高安全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提出了RBF网络应用于变速箱齿轮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对变速箱齿轮进行故障诊断仿真,并创建RBF神经网络来进行故障诊断。 1神经网络故障诊断原理 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由大量的节点(或称神经元)和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称为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称之为权重,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网络的输出则依网络的连接方式,权重值和激励函数的不同而不同。而网络自身通常都是对自然界某种算法或者函数的逼近,也可能是对一种逻辑策略的表达。
图1-1神经元模型结构 1 任务和要求
页脚内容4 如图所示 a1~an为输入向量的各个分量 w1~wn为神经元各个突触的权值 b为偏置 f为传递函数,通常为非线性函数。以下默认为hardlim() t为神经元输出 数学表示 t=f(WA'+b) W为权向量 A为输入向量,A'为A向量的转置 b为偏置 f为传递函数 可见,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是求得输入向量与权向量的内积后,经一个非线性传递函数得到一个标量结果。 单个神经元的作用:把一个n维向量空间用一个超平面分割成两部分(称之为判断边界),给定一个输入向量,神经元可以判断出这个向量位于超平面的哪一边。 该超平面的方程: Wp+b=0 W权向量 b偏置 p超平面上的向量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处理单元互联组成的非线性、自适应信息处理系统。它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试图通过模拟大脑神经网络处理、记忆信息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 任务和要求 页脚内容5 (1)非线性 非线性关系是自然界的普遍特性。大脑的智慧就是一种非线性现象。人工神经元处于激活或抑制二种不同的状态,这种行为在数学上表现为一种非线性。具有阈值的神经元构成的网络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以提高容错性和存储容量。 (2)非局限性 一个神经网络通常由多个神经元广泛连接而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不仅取决于单个神经元的特征,而且可能主要由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连接所决定。通过单元之间的大量连接模拟大脑的非局限性。联想记忆是非局限性的典型例子。 (3)非常定性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神经网络不但处理的信息可以有各种变化,而且在处理信息的同时,非线性动力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变化。经常采用迭代过程描写动力系统的演化过程。 (4)非凸性 一个系统的演化方向,在一定条件下将取决于某个特定的状态函数。例如能量函数,它的极值相应于系统比较稳定的状态。非凸性是指这种函数有多个极值,故系统具有多个较稳定的平衡态,这将导致系统演化的多样性。 人工神经网络中,神经元处理单元可表示不同的对象,例如特征、字母、概念,或者一些有意义的抽象模式。网络中处理单元的类型分为三类: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隐单元。输入单元接受外部世界的信号与数据;输出单元实现系统处理结果的输出;隐单元是处在输入和输出单元之间,不能 由系统外部观察的单元。神经元间的连接权值反映了单元间的连接强度,信息的表示和处理体现在网络处理单元的连接关系中。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程序化、适应性、大脑风格的信息处理 ,其本质是通过网络的变换和动力学行为得到一种并行分布式的信息处理功能,并在不同程度和层次上模仿人脑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它是涉及神经科学、思维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 人工神经网络是并行分布式系统,采用了与传统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技术完全不同的机理,克服了传统的基于逻辑符号的人工智能在处理直觉、非结构化信息方面的缺陷,具有自适应、自组织和实时学习的特点。 1 任务和要求 页脚内容6 2 RBF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这主要得益于径向基函数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将RBF神经网络应用在变速箱齿轮进行故障诊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RBF神经网络具有运算速度快、识别率高、算法简单等特点。在训练样本减少的情况下,该学习机的分类性能没有明显退化。不同于以往的一些论文,现着重从理论上对径向基函数本身进行分析,并将RBF网络与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网络和支持向量机进行对比,以突出该方法的优势所在,为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机提供一定的参考。 RBF网络由三层组成,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如图1所示。假定输入向量 在这里将隐含层
RBF网络是一种三层前向网络,由输入到输出的映射是非线性的,而隐含层空间到输出空间的映射是线性的,前者是一个非线性优化的问题,求解方法较复杂,目前可选用的学习方式较多,主要有随机选取RBF中心(直接计算法)、无监督学习选取RBF中心(K-均值聚类法)、有监督学习选取中心(梯度下降法)和正交最小二乘法(OLS)等。本文主要采用第一种方法。RBF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ψ1
ψi
ψN
x1xmxMω11
ω1j
ω1JωNJωN1ωNjωiJωi1ω
ij
输入层N个基函数的隐含层输出层
图2-2 RBF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