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区域

认识区域

认识区域
认识区域

认识区域

制作:周永清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

2、除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如国家、行政区)外,其他区域根据内部特征如何划分。

3、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如何划分。

教学过程:

一、区域的含义

1、读课本“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两图,讨论下列问题:

(1)、从图中读出甘肃省所跨的干湿区,回忆划分各干湿区的依据;

(2)、你知道甘肃省所跨的温度带吗?温度带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3)、甘肃省兼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2、归纳区域含义。 (1)、区域的概念:

(2)、区域的特点:

思考: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吗?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 .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

C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

D .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

二、区域的类型

1、区域的划分: (1)、区域划分的目的:

(2)、如何划分:请列举事例。 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

自然要素还是人文要素:

(3)尝试区域划分。补全下列区域分类体系中的分类指标。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按 划分 按 划分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按

划分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按 划分 东亚文化区

中东和北非文化区

欧美文化区

2、区域的类型:

3、区域的空间尺度:

读课本“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三级空间尺度区域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

(2)、大经济地带分别包括那些省级行政区?

(3)、图中各区域分别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活动:一些区域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读课本“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地属于什么汉语方言区? (2)、汉语方言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它们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3)、说说汉语方言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典型例题:

1、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有( )

①我国北方方言区 ②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 ③京津唐工业基地 ④东北平原区 ⑤浦东新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下列区域中,区域特点的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

A .东部沿海经济地带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长江沿岸经济地带

D .浦东新区 3、我国下列区域既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又属于均质区的是( ) ①甘肃东南部的湿润区 ②华北地区 ③东部季风区 ④浦东新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三、区域的特征

1、填出体现区域特征的关键词,理解区域三大特征的含义:

2、读课本“青藏高寒区整体性”图,理解区域的整体性。 (1)、说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其“高”和“寒”的整体特征。 (2)、模仿青藏地区,设计西北地区的联系图表,说明其“干旱”的整体特征。

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 、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差异性: 和 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各区域内部有 性,各区域间普遍存在 性。 开放性:区域并不是 的,而与其他区域有着 ,使地理空

间呈现出开放性特点。

3、讨论: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是否存在差异性?

4、读课本“区域之间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理解区域的开放性。

(1)、区域之间存在开放性的前提是什么?开放性的表现是什么?

(2)、图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在发达区域城市数量规模,有

方面的优势;落后区域城市数量规模,有方面的优势。

(3)、经济全球化是区域开放性的表现。阅读“知识窗——经济全球化”,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结果及影响因素。

活动:阅读课本的一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海南岛的地理位置。

2、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简要分析海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典型例题:

1、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综合性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

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开放性特征 D.综合性特征

3.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读课本海南岛地图,回答问题。

(1)海南岛的优势资源有( )

A.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

B.较丰富的矿产和沿海大陆架的油气资源

C.全国最为丰富的光照和热量资源

D.独特的热带旅游资源

E.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2)此岛最著名的盐场是盐场,

这里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是

(3)椰林主要分布在该岛的带.其原因是:①;②。

(4)在该岛拟建一纯碱厂,此厂应建在附近,原因是纯碱厂的布局需要。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A、干旱

B、降水稀少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

(3)据图,请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其统一的演化过程: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认识区域

制作:周永清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

2、除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如国家、行政区)外,其他区域根据内部特征如何划分。

3、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如何划分。

教学过程:

一、区域的含义

1、读课本“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两图,讨论下列问题:

(1)、从图中读出甘肃省所跨的干湿区,回忆划分各干湿区的依据;

(2)、你知道甘肃省所跨的温度带吗?温度带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3)、甘肃省兼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2、归纳区域含义。 (1)、区域的概念:

(2)、区域的特点:

思考: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吗?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 .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

C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

D .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

二、区域的类型

1、区域的划分: (1)、区域划分的目的:

(2)、如何划分:请列举事例。 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

自然要素还是人文要素:

(3)尝试区域划分。补全下列区域分类体系中的分类指标。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按 划分 按 划分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按

划分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按 划分 东亚文化区

中东和北非文化区

欧美文化区

2、区域的类型:

3、区域的空间尺度:

读课本“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三级空间尺度区域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

(2)、大经济地带分别包括那些省级行政区?

(3)、图中各区域分别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活动:一些区域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读课本“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地属于什么汉语方言区? (2)、汉语方言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它们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3)、说说汉语方言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典型例题:

1、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有( B )

①我国北方方言区 ②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 ③京津唐工业基地 ④东北平原区 ⑤浦东新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下列区域中,区域特点的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

A .东部沿海经济地带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长江沿岸经济地带

D .浦东新区 3、我国下列区域既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又属于均质区的是( A ) ①甘肃东南部的湿润区 ②-华北地区 ③东部季风区 ④浦东新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三、区域的特征

1、填出体现区域特征的关键词,理解区域三大特征的含义:

2、读课本“青藏高寒区整体性”图,理解区域的整体性。 (1)、说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其“高”和“寒”的整体特征。 (2)、模仿青藏地区,设计西北地区的联系图表,说明其“干旱”的整体特征。

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 、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差异性: 和 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各区域内部有 性,各区域间普遍存在 性。 开放性:区域并不是 的,而与其他区域有着 ,使地理空

间呈现出开放性特点。

3、讨论: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是否存在差异性?

4、读课本“区域之间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理解区域的开放性。

(1)、区域之间存在开放性的前提是什么?开放性的表现是什么?

(2)、图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在发达区域城市数量规模,有

方面的优势;落后区域城市数量规模,有方面的优势。

(3)、经济全球化是区域开放性的表现。阅读“知识窗——经济全球化”,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结果及影响因素。

活动:阅读课本的一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海南岛的地理位置。

2、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简要分析海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典型例题:

1、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C )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综合性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C )

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开放性特征D.综合性特征

3.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B )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读课本海南岛地图,回答问题。

(1)海南岛的优势资源有( ABD )

A.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

B.较丰富的矿产和沿海大陆架的油气资源

C.全国最为丰富的光照和热量资源

D.独特的热带旅游资源

E.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2)此岛最著名的盐场是莺歌海盐场,

这里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是该地位于冬夏季风及台风的背风坡,晴天多,蒸发旺盛.利于晒盐。

(3)椰林主要分布在该岛的东部沿海带.其原因是:

①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②平原分布广。

(4)在该岛拟建一纯碱厂,此厂应建在莺歌海盐场附近,原因是纯碱厂的布局需要接近原料地(盐场)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A、干旱

B、降水稀少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

气候。

(3)据图,请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其统一的演化过程:

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受到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地形封闭,海洋湿润气流到达这里的很少,降水稀少。干旱成为了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了本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动植物是耐旱、耐渴的动植物,河流稀少,绝大部分多为内流河、湖;由于降水稀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合发展牧业,有水源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人烟也稀少,农田、村镇、城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5分)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资源丰富 C.气候冷湿,无霜期短 D.河流无结冰期 2.微信好友小青说:“我的家乡的土地具有“黑金子”之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那么,小青的家乡所属的地形与温度带正确的组合是 A.东北平原中温带 B.华北平原暖温带 C.东北平原高原气候区 D.四川盆地亚热带 3.我国东北三省是指() A.河北、山东、湖北 B.湖北、广西、山东 C.黑龙江、吉林、辽宁 D.吉林、辽宁、内蒙古 4.东北三省的地形主要有:() A.盆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山地和平原 D.平原和高原 5.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③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土壤肥沃A.灌溉便利 B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热量丰富 DC 6.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是().甘肃省的兰州市.内蒙古的河口镇A B .河南省的桃花峪C.河南省的郑州市 D 7.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传统产业的是()电力 B.煤炭 A.钢铁机械电子.集成电路.石油C 化工 D 8.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区位优势是().平原面积广阔A.劳动力资源充足 B DC.邻近港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 .长江流域的下列铁矿产地,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9. A.大冶、攀枝花、马鞍山 B.攀枝花、大冶、马鞍山 C.攀枝花、马鞍山、大冶 D.马鞍山、攀枝花、大冶 10.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模式为“前店后厂”,“前店”、“后厂”分别指()A.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B.香港珠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香港 D.香港香港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回答下面小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知识点 (新版)湘教版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东北地区 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山区人口较少。(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5.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2)哈尔滨:职能: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工业部门: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3)长春:职能: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工业部门:汽车制造、铁路车辆制造。 (4)沈阳:职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业部门: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5)大连:职能: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工业部门: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 6.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 (2)主要农作物:①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小麦在东北平原广泛分布。②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甜菜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3)农业地位: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7.重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黑龙江省--鸡西、鹤岗煤矿,大庆油田。辽宁省—抚顺煤矿,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 (2)工业特征和工业部门: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学工业等。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3)工业布局:哈尔滨是中国重要的动力机械基地。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了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生产基地。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了运输机械制造基地。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

_认识中国地地理区域目标检测题

第九章认识中国的地理区域 第一节北方地区 一、选择题 (A ) 1.关于北方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B.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 C.太行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D.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 B) 2.下列省区中濒临渤海与黄海的是 A.河北省 B.山东省 C.河南省 D.江苏省 ( B) 3.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相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河流含沙量大 B.1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 C.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D.都属于湿润地区 (B ) 4.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C.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D.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 A )5.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 A ) 6. 水土流失、旱涝盐碱、水资源短缺、风沙危害等严重环境问题的地区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C ) 7.北方地区中,拥有大片肥沃黑土的是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A )8. 下列产于我国北方的温带水果是 A.苹果B.香蕉C.椰子D.柑橘 ( C ) 9.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农作物主要产在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 B ) 10华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A.水稻和玉米 B.小麦和棉花 C.水稻和甘蔗 D.玉米和大豆 ( B ) 11.北方地区特产丰富,著名的东北“三宝”是 A、东北虎、金钱豹、人参 B、鹿茸、貂皮、人参 C、东北虎、松鼠、人参 D、东北虎、紫貂、人参 ( C ) 12.煤炭产量长期居全国第一位的省区是 A.山东省 B.河南省 C.山西省 D.陕西省 ( B ) 13.我国矿产能源工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是 A.西北和东南 B.华北和东北 C.西南和东南 D.华北和西南 ( B ) 14.位于华北平原上的大油田主要有 A.胜利油田和大庆油田 B.华北油田和中原油田 C.大庆油田和大港油田 D.华北油田和辽河油田 ( A ) 15.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B.修建各种水利工程

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知识点梳理

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 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有利条件:①区位因素:南邻南海,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②人文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 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P53活动1、2。3 1、外向型经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 方向。 2、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产品也主要通过 港澳贸易渠道出口,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 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它们之间的分工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3、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的比较:导学练 三、城镇的发展 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

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 一、地理位置:P60活动1、2 1、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我国的西南边陲,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1、这里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独特,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热带动物王国”。 3、这里少数民族集中,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诱人. 注:西双版纳主要少数民族是傣族,住竹楼,吃竹筒饭,过泼水节,跳孔雀舞。这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60活动2 三、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2、旅游业下滑的原因:①周边景点增多;②本地景点分散;③不法商贩缺德;④生态环境压力大;⑤景点大同小异。P63活动2、3 重振对策:P63活动2①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②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五节 黄土高原中图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四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五节黄土高原 中图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A、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和采矿筑路 B、有黄河、渭河和汾河等河流经过,冲走大量泥沙 C、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植被覆盖率低 D、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沙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 ) A、制止滥垦、滥伐、滥牧 B、实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C、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 D、在沟口打坝淤地,不让水土出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导致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黄土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B、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C、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D、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黄土高原地区丰富的能源包括( ) ①煤炭资源②石油资源和天然气③水能④煤层气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居民形式是( )

A、厚墙加小窗 B、窑洞 C、竹楼 D、帐篷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组成 B、位于从湿润、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干旱地区过渡、从种植业向畜牧业的过渡地带 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河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高原 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说明

《我国四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地理区域部分的衔接点。本节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岭—淮河线,四理区域。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容要求第一知道“岭-淮河”的位置,通过“比较”活动认识岭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理解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第二明确“四理区域”各区的围和划分依据,通过“比较”活动揭示各个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 本节的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可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区域划分的方法,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地理学习能力:七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习惯,已基本掌握了地理读图、看图的方法,具有一定绘图能力,能通过自主探究初步完成老师的问题;但学生整体的分析、归纳能力,仍然较弱,比较依赖老师或优生分析解答。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他们思考、分析、归纳。通过“提问—探究—小结”来完成学习任务。目前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自主探究完成老师的问题,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了能力基础。 2、知识水平: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情况,行政区域划分,经济概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好我国四理区域的划分,奠定了知识基础。 3心理特性:七年级学生兴趣较浓,求知欲较强,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强,喜欢表现自己,集体荣誉感强,部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本课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岭、淮河一线,说明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围及划分原因以及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能够读图查找地理界线,通过读图讨论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点。 情感目标:让学生关注家乡所在地区的区域特征,找出与相邻地区的差异。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四理区域的位置、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四理区域的差异。 五、教学策略: 指导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和主动探究。基于本节课空间分布思维的特点和学生本身对四理区域的自然景观等没有基本的认识,故主要运用powerpoint课件,结合导学案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集图片、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绘制简易“中国四理区域图”,准备地区景观图片,导学案。 (2)学生准备:七年级下册课本、地图册、彩笔。 七、教学过程:

如何认识区域(教案)

《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 执教者临平三中周莉敏[课程标准] 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民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图文资料,了解南非的位置和范围,掌握南非及其他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描述方法。 2、通过地图、图表、照片和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角度认识南非的自然环境特征。 3、初步了解、掌握一个地区自然特征的工具和方法。 4、能熟练地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区域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特征,提高利用地图、图表等的能力。 5、树立区域位置与范围决定该区域基本特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图表、照片、文字等工具认识南非的位置和范围、自然条件等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对南非案例的具体分析,归纳要说明一个区域的自然特征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回顾第三单元的已学知识,提问: 1、在我们之前学习的这些区域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吗? 2、在我们介绍一个区域的时候,通常首先介绍的是哪个方面? 二、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 活动探究一:请对南非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并完成书本上的探究题。想一想:你是通过哪些方法来描述?用到了哪些资料?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来确定。 三、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南非的地理位置特点,是否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产生影响?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活动探究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四个内容中的一个,合作完成相关题目。 1、地形特征 引导学生在探究的时候,注意观察《南非地形图》,利用分层设色法判断南非的地表起伏和地势特点。 2、气候特征 在对气候类型和特点分析后,指导学生观察各类型中的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点,进一步归纳南非的气候特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 3、主要河流 在图中找出南非的主要河流,并说出其流向,引导学生认识地势与河流流向之间的关系。 4、自然资源 由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联系到南非自然资源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归纳认识区域的方法 经纬度位置 位置和范围(地图、地球仪等) 相对位置 地形 气候 自然条件河流(地图、图表、照片、文字等) 自然资源 五、区域位置大挑战 在课本附录《世界政区图》中,选择一个国家,挑选一位班上的同学,请他(她)说说这个国家的位置和范围。

地理: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必备知识点【经典】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仁爱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检测题(含答案)

《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长江干流沿岸的地理事物中,按从长江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钢铁工业城市:武汉、攀枝花、上海 B.铁路线:成昆线、京广线、京沪线 C.长江支流:汉江、乌江、赣江 D.地形区:成都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 读“地上河”图,完成下列问题。 2.出现此现象的河段主要是黄河的() A.上游段B.中游段C.下游段 3.要彻底治理该河段以消除水灾隐患的根本措施是() A.加固“水上长城”——黄河大堤 B.在上游段种草种树保持水土 C.在中游段种草种树保持水土 D.在下游段种草种树保持水土 4.对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B.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朝鲜为陆上邻国 C.东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森林资源丰富 D.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5.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C.千沟万壑,沟壑纵横D.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6.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地区的原始森林比大兴安岭地区的茂密,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 C.热量 D.土壤 7.东北地区降水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人类活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8.贝贝家乡的人们热爱唱秦腔,歌声高亢.往往是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可能是因为()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塔里木盆地沙丘起伏 C.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D.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甲地—电子工业B.乙地—种植业 C.丙地—制糖工业D.丁地—畜牧业 10.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11.关于黄土高原地面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千沟万壑、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B.平地大,沟谷多,地面沟壑纵横 C.高原坦荡,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D.高原波状起伏,平地少,斜坡多 1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湖泊众多、河渠稠密 B.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 C.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四大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之一,农产品都面向国内市场 D.该地区海陆交通运输便利 13.“黑土地”是指下列哪个地形区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结构布局,知道能源矿产的分布特点;知道主要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了解气候和农业结构布局;洪涝和干旱灾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台湾。 3、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类型;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 4、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说出河流在西北地区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二、预习要点 1、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结构布局,能源矿产的分布特点;主要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和农业结构布局;洪涝和干旱灾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台湾。 3、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类型;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 4、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说出河流在西北地区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三、课上自测 1.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 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B.临海、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D.劳动力丰富 2.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 A.北京B.上海C.西安D.广州 3.香港与台湾的经济特点分别是() A.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B.香港是转口贸易型经济,台湾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C.都属于加工贸易型经济 D.台湾是转口贸易型经济,香港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4.台湾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地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地处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 D.地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5.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A.祖国大陆B.美国C.韩国D.菲律宾6.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干旱原因的是() A.纬度位置 B.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C.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D.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7.关于西北地区干旱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距海较远B.植被稀少,荒漠广布C.气候干旱,降水较少D.水汽少,日照长 8.来自海洋性的气流不易到达塔里木盆地的原因是()A.海拔太低,海洋性气流被山岭层阻挡 B.海洋性气流被青藏高原挡住了 C.距海洋远,盆地周围高山环绕 D.纬度高,冬季风阻挡了海洋湿润气流深入 9.我国西北地区西部广布() A.森林B.草原C.荒漠草原D.沙漠10.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 B.太阳能、地热等资源丰富 C.藏羚羊被称为“高原之舟” D.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探究案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一)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大、太、巫、雪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单元 认识区域教案

富宁一中高效课堂高一年级地理教案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主备:孔繁艳副备:王兴竹蒙绍能王钟 【课标要求】了解区域的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区域的一般特征 ⑵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 ⑵通过观察图像、搜集资料、独立思考、归纳演绎等过程,使学生亲身感受区域的存在,更深入地理解和领悟区域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形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 ⑵使学生认识到区域的三个特征是辩证统一的,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⑶使学生了解区域间的开放性有利于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 ⑴区域的含义⑵区域的三个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难点 区域两种类型的概念及区分(均质区与功能区) 【学法指导】 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必修一和必修二我们分别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修三我们开始学习区域地理。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关。例如,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那

么,到底什么是区域吗?让我们共同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一、区域的含义 投影展示:“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 提问:甘肃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甘肃省自东南向西北可分为哪四个干湿区? 干湿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 学生: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甘肃省自东南向西北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干湿区划分的指标主要是降水量多少及其与蒸发量的大小关系(补充干湿区的划分,200、400、800(秦岭—淮河)mm等降水量线) 学生讨论归纳“区域”的定义 教师小结并强调:⑴区域必须占据一定的地理空间。⑵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性。 ⑶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但界线多是模糊不清的, 有明确界线的如——行政区域的界线。 阅读知识窗:“区域的划分” 二、区域划分的指标 1、单一指标 教师讲述:根据≥10℃积温,把我国从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五个温度带(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知识拓展: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①秦岭—淮河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秦岭—淮河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③秦岭—淮河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④秦岭—淮河是我国旱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⑤秦岭—淮河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与水稻主产区的分界线 2、综合指标 教师讲述: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欧美文化区等 小结: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以是综合指标; 区域既可以按照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又可按人文要素来划分。 三、划分区域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四、区域的类型 学生列举一些曾经学过的区域并对所列区域进行分类,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即区域一般分属两类,一类是均质区,一类是功能区 学生若列举不出,教师可提供一些区域,如热带、北温带、北寒带、自然带、东亚、南亚、巴西高原、住宅区、商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和港口腹地等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1、均质区: 提问:什么叫均质区?学生回答: 提问:按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均质区又可细分为哪两类? ①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如平原 区、高原区、气候区、温度带、干湿区域、植被区②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的

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

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 摘要:本文侧重从区域认知是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策略与思维方式;是在“对区域本身”认识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能力;不仅具有“认知”的价值,同时也蕴含价值判断的成分等方面对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进行解析。 关键词:区域认知;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策略;能力区域认知是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并列的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与其它三大核心素养比较,对于区域认知的界定难度相对更大,对区域认知的理解分歧点似乎更易产生。以下是课标修订过程中曾做过的界定。 其一,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 其二,区域认知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 其三,“指人们运用区域的观点(或视角)和方法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区域认知”一词,应包含“用区域的方式认识”和“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的涵义。前者是将区域认知理解为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一种策略和视角,后者是指对

某一区域加以认识。上述三个界定中,前两个都指向“对区域本身的认识”,没有将其视为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一种策略和视角”,而第三个界定则兼顾了“策略、视角”和“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因此,上述三种界定中,第三种更为恰当。为什么对区域认知作第三种界定更为合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重点是什么?本文主要就这两点加 以阐释。 一、区域认知是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策略与思维方式 从“区域――空间”的维度上探寻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潜在空间秩序、空间规律是区域认知的基本意涵。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表面积达5.1亿平方千米的巨大星球,“地球表面没有两个地方是完全相同的”,形象地告诉人们地球表面是极其复杂多样的。如何认识如此巨大、复杂多样的地球表面?地理学家认识到,虽然“地球表面没有两个地方是完全相同的”,“但整个世界的组成部分的某些重要特性有其内在的相似性,又有不同于周??地区的独特性”,因此,可“将地球表面复杂的现实状况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部分”来分别加以认识。人们将这些“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部分”称之为“区域”。并将区域界定为“地球上显示了重要元素的内部一致性与周围地域的外部差异的地方”。可见,区域是划分出来的。划分区域是认识的需要,是为了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认识我国的区域》测试题(含答案)

第7章《认识我国的区域》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北京的地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部、南部高,东部、北部低 B.东部、南部高,西部、北部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高西低 2022年北京将举办冬奥会,冰上项目在北京市区举办,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等雪上项目在延安和张家口举办。读北京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与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北京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C) ﹣ 4.7 ﹣ 1.9 4.8 13.7 20.1 24.7 26.1 24.9 19.9 12.8 3.8 ﹣ 2.7 降水 (毫米) 3 7. 4 8.6 19.4 33.1 77.8 193 212 57 24 6.6 2.6 2.北京举办冬奥会适宜的气候条件是() A.春季少雨B.夏季高温C.秋季干燥D.冬季寒冷 3.广州与北京的距离为2000多千米,广州的观众前往北京观看冬奥会,选择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海洋运输C.航空运输D.公路运输 4.图中阴影区域中,箭头代表滑雪方向,如果只考虑地形因素,滑雪速度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措施() A.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B.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

C.在中游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D.在下游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 读材料四和台湾岛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四: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6.诗中的“海峡”以及隔海相望的省份分别是() A.台湾海峡江西省B.琼州海峡海南省 C.台湾海峡福建省D.琼州海峡广东省 7.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 A.稻谷B.甘蔗C.茶叶D.香蕉 8.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岛地形以为主 A.山地和丘陵B.平原C.盆地D.高原 9.下列属于台湾旅游景点的是 A.秦陵兵马俑B.日月潭 C.黄山D.布达拉宫 10.台湾岛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A.沙尘暴B.低温寒潮 C.干旱D.地震台风 11.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福建省B.澳门特别行政区 C.北京市D.台湾省 12.下列叙述不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貌有() A.黄土坡B.黄土塬C.黄土峁D.黄土梁13.关于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区域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32、高原上第一条铁路—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加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和建设。 33、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拉萨。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及答案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姓名: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46.0分) 1.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 是() A. 长江水的灌溉 B. 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 纬度位置好 D. 地势平坦 2.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 ) A. 中国大陆 B. 美国 C. 英国 D. 澳门 3.按照湘江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三个城市排列正 确的是() A. 长沙、株洲、湘潭 B. 长沙、湘潭、株洲 C. 株洲、湘潭、长沙 D. 湘潭、株洲、长沙 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内陆省份 B. 正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农产品出口创汇少 D. 深圳、珠海、汕头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 5.下列关于图所示区域工业、城市密集原因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 地理位置优 越,处于沿江与沿 海的结合部,交通 条件得天独厚 B. 资源丰富、能 源充足 C. 人才、信息等 优势明显D. 历史上经济就发达 6.下列各组城市中,均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 A. 广州、佛山、东芜、珠海 B. 广州、株洲、湛江、汕头 C. 广州、南宁、南昌、厦门 D. 广州、深圳、海口、三亚 7.香港地形主要是( ) A. 平原、丘陵 B. 低山、丘陵 C. 低山、盆地 D. 平原、盆地 8.香港与祖国内地在发展经济中优势互补、互惠互 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祖国大陆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低廉 B. 香港具备丰富的人才和管理经验 C. 祖国大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D. 祖国大陆资金丰富,技术力量雄厚 9.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 电子工业 B. 纺织工业 C. 旅游博彩业 D. 玩具制造 10.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珠江东侧②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 成 ③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最优 良的天然海港之一 ④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运输中心和金融中心之一.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1.港珠澳大 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挢,大挢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船只的通行往来.据此读图,回答. 与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是() A. 珠海 B. 深圳 C. 厦门 D. 广州 12.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不正确的是() A. 地势低平、气候湿润 B. 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C. 其北翼的中心城市是杭州 D.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之称 13.西气东输工程能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哪一种环 境问题() A. 水资源污染 B. 水土流失 C. 酸雨污染 D. 汽车尾气污染 14.图中虚线范围内的 行政区是( ) A. 广东省 B. 海南 省C. 澳门特别行 政区 D. 香港特别行政区 15.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概括不正确的是() A. 其核心城市上海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B. 本区湖泊星罗,河网密布,是我国“鱼米之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