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毕业论文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毕业论文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毕业论文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目录

目录 (1)

摘要 (4)

ABSTRACT (5)

1引言 (6)

1.1研究背景 (6)

1.2研究意义 (7)

1.3文献综述 (8)

2模型选取 (9)

2.1数据预处理 (9)

2.2模型识别 (10)

2.2.1 AR模型 (10)

2.2.2 MA模型 (11)

2.2.3 ARMA模型 (11)

2.3参数估计 (12)

2.4模型检验 (12)

2.5模型优化 (12)

2.6预测结果 (13)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实证分析 (13)

3.1数据的选取以及分析 (13)

3.2平稳性和白噪声检验 (14)

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

3.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序模型分析及建立 (16)

3.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序模型检验及优化 (16)

3.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8)

3.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 (17)

3.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时序模型分析及建立 (18)

3.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时序模型检验及优化 (18)

3.4.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预测 (19)

4结论分析 (20)

5不足与改进 (21)

参考文献 (23)

摘要

本文基于ARIMA模型,分别采集了从1978年至2013年这36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持续收入以及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数据,对其进行短期预测分析,主要得到2015年及2016年的预测值。得出的结论是这两者在未来短期内均会持续上升,且城镇居民人均可持续收入的增幅大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此研究结果对宏观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基于此结果提出一些经济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ARIMA模型,宏观经济,收入支出

ABSTRACT

In the article, the approach based on ARIMA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a short-term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the per capita incomes and per 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collected from 1978 to 2013 (36 years in total), based on which the predicted value for 2015 and 2016 is then mad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both of the figures will continue to rise in a short time, and the figure for income will increase faster than that for expenditure.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might yield to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thus be constructive to macro economy.

Key Words:ARIMA model,Macro economy,Income and expenditure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

1引言

1.1研究背景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来了促进

城镇化健康发展。城镇再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而其中的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如何,消费性支出水平如何,自然也与之息息相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照定义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中能用

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那部分收入。它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是衡量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故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应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样有着重要的

意义,它是指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购买商品的支出及服务、文化等非商品性的支出(不包括罚款、纳税等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收入与支出成对出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城镇化问题有着积极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今中国经济在持续不断的腾飞,城镇居民的收入支出也在持续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增长而不断变好?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若有规律可循,那又是什么规律?找出其中规律之后是否能做可靠的分析预测,对政府的宏观调控给予适当帮助?这些问题都是本文想要解决的。科学可靠地预测城镇居民的收支水平,可以方便有关本门和单位提前做出政策调整和变化,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良好推行。这不光对中国经济,乃至对中国政治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因为不同年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经过排列后是存在

时间序列的,运用广泛适用于统计、经济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也可对其未来短期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可靠的预测分析。查阅各种文献,发现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研究分析的大有人在,但是研究消费性支出的比较少见。作者以为可支配

收入与消费性支出是成双成对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单研究其中一面还不够全面。两者放在一起对比研究研究的意义重大。综合以上几个因素,故本文决定从这个角度入手。

1.2研究意义

对于该课题的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通常来讲,正常情况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应该大于消费性支出,倘若预测所得结果是前者小于后者,那就说明市场、经济出了很大的问题,老百姓将会面临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这时,政府便可提前行动,找出症结所在,做出宏观调控,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合理干预,从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抑制消费,防患于未然,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可能发生的社会动乱;若是支出远小于收入或者是支出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下滑,这也应当引起重视,因为这可能会出现经济滞涨的情况,政府可依据分析预测的结果来对货币政策的宽紧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采取如扩大需求、刺激消费的手段,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在有预见性的干预下,市场也会更加合理,经济得以持续腾飞。

其次,对于城镇居民家庭财政预算具有指导意义。由于本文研究对象是涵盖全国范围的人均情况,所以具有普遍性。(在经济较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则可根据本文的方法选择合适数据来进行更为具体的小范围研究。)城镇居民可根据分析数据对来年家庭大事进行规划,比如:是否购房、购车,是否外出旅游,抑或是否将钱存入银行来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等等。这可以使得城镇居民消费更为合理。

再者,社会资源也可得以合理配置。根据分析数据,各个企业在研究未来短期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后,便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商品数量、定位以及非商品性的服务做合理的规划。减少盲目生产,这可以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及资源浪费。居民收支的预测结果往往于企业而言就如同一个风向标,可以轻松地为企业解决诸如来年究竟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扩大生产上还是科技创新上的问题。

另外,有助于问题的发现。很多时候城镇居民很少同时关注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过得云里雾里。若是预测数据一旦公布,城镇居民就可能会有一种验证心理:我个人与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会如何?这种验证心理可以激起城镇

居民的好奇心,从而增加他们对自己个人乃至家庭的收支关注,发现其中的问题,使自己收入与支出更为合理。从小的角度来说,居民个体可以发现问题,从大的角度来说,国家政府亦能发现问题。当某年过后,相关部门统计出该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的数据,将其与之前预测出的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预测值与实际值在一个合理区间内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则说明有异常的情况发生,国家政府应当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研究问题所在,制定干预手段,以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3文献综述

为了使本文有更好的理论指导,作者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及资料,发现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研究的文献不少,但是运用到时间序列的少之又少。不过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启发与帮助。西方学着很早就注意到了单体的经济活动对于整体的影响,挪威的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在他的著作《经济计划研究论文集》中认为宏观的经济运行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居民的收入以及消费水平又可以作为信号诱导,使市场自行调整与平衡,在市场无法达到平衡,处于失灵状况下,政府就有必要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整与控制,因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国的学着同样也有大量的研究分析。朱慧明、韩玉启(2002)定量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认为该两者绝对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但在通过差分运算或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后的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陈飞(2005)用结构时间序列模型对经济预测方面做了应用研究,他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来研究经济时间序列的结构,并且在次基础上利用所做的模型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GDP)等经济相关的时序进行了分析预测。研究表明,时间序列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对经济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汤岩(2007)在对时间序列进行研究后,论述了它使用的背景和意义,并深入讨论了时间序列分析建模的理论方法。赵婷(2011)运用ARMA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后近三十年的GDP数据,并建立模型,对其后3年中国的GDP 进行了短期预测,与实际值相比,误差较小,证明ARMA模型非常适合于短期预测。孙海涛(2011)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了我国从1978-2009年之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结果显示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许宪春(2013)对中国的居民收入、消费和投资做深入理解,认为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没有很好的帮助到中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在分配结构和最终需求结构等重大经济结构的准确判断,建议进行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的推行,以提高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和数据可核查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2模型选取

时间序列指的是将某一个统计指标在其各个不同时间上所得的统计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而成的一组序列。它是一种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在统计学中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预测手段,被广泛应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法是对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规律用以预测将来趋势的一种科学方法。这套方法可以细致入微地寻找出隐藏在直观数据背后的深层内涵。辅以其他统计知识与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使原本看似简单毫无意义的数据变得有价值。时间序列分析逻辑严谨,也适合现代的应用需求。这套科学统计方法形成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其共有六个主要步骤,分别为数据预处理、模型识别、参数估计、模型检验、模型优化和预测结果。2.1数据预处理

数据处理目的在于找到有价值的数据。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据规模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可以用来使用的,对于本文而言,数据若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变化则毫无意义。只有得到有规律可寻的数据,才能研究是什么规律,才能研究隐藏于数字表面的意义。判断数据是否有价值在于该组数据是否平稳、是不是非白噪声。

平稳是指数据的统计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由于这一点在现实存在的数据中

很难找到,宽平稳的概念由此提出,即如果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一)任取,有;

(二)任取,有,其中为常数;

(三)任取,且,有;

则是宽平稳序列。判断一组数据是否平稳的方法可以观察该组数据的时序图和自相关图,时序图中如果显示数据有明显趋势或自相关图中没有短期相关性则认为该组数据不平稳。

白噪声指的是序列各项没有任何关系。若一组数据是白噪声序列,那么该随机事件就没有包含任何值得提取的有用信息,再去对它进行分析也就没有意义了。非白噪声的要求则与之相反。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是白噪声可进行假设检验:假设原假设认为它是白噪声,运用统计软件求出P值,观察P值是否小于显著性水平,如果小于,那就拒绝原假设,认为该序列是非白噪声,有研究价值。

2.2模型识别

模型的识别是时间序列法的重点、难点之一,原因在于时间序列模型有很多种,而每种模型又有各自的特点。最基本的模型有三种,AR(p)、MA(q)、ARMA(p,q)。它们各自的特点如图:

表1 模型特点

2.2.1 AR模型

AR模型是自回归模型,常用于线性预测。已知N个数据,可以通过它推出第N个数据前或后的数据,它将时间序列看成是前期值和随机项的线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有效数据。常用于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等学科的应用。

令,,…,为自回归系数,则AR模型的数学公式为:

式中,p为差分阶数。简记为AR(p)模型。

该模型有三个限制条件:

1. ,即模型的最高阶为p;

2. ,,,其中,即要求为零均

值的白噪声序列;

3. ,。即现在的随机干扰和过去的序列值无关。

2.2.2 MA模型

MA模型是滑动平均模型,是现代谱估中常用的模型,它是将时间序列看成是当期和前期的随机误差项的线性函数。同样适用于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等学科。

令,,…为滑动平均系数,则MA模型的数学公式为:

式中,q为自回归模型的阶数。简记为MA(q)模型。

该模型有两个限制条件:

1. ,最高阶只能为q;

2. ,,,其中,即要求为零均

值的白噪声序列。

2.2.3 ARMA模型

以AR模型(自回归模型)与MA模型(滑动平均模型)为基础,共同“混合”构成ARMA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它将时间序列看成是当期和前期的随机误差项以及前期值的线性函数,是时间序列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ARMA模型是研究平稳随机过程有理谱的典型方法,它同样也适用于很多实际问题。

由AR模型和MA模型可以得出ARMA模型的数学公式为:

其中,是在时刻预测对象的预测值。,, ,是预测对象的观测值。该时间序列为服从(p,q)阶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简记为ARMA(p,q)模型。

2.3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parameter estimation)指的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来估计总体分布中所包含的未知参数的方法。本文运用SAS软件对确定的模型进行参数的估计,同时进行检验显著性。参数估计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如:最小二乘估计、极大似然估计等,本文所采用的是最小二乘估计。

2.4模型检验

模型检验主要包括两部分: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前者是用来检验模型是否有效,具体方法就是检验模型中的残差序列是否是白噪声,是白噪声模型才算拟合成功,模型中数据所包含的规律才能被发掘,此模型才算有效。而后者则是要对不必要的参数进行筛选剔除,为了让模型更加精准可靠。2.5模型优化

因为时间序列所能确立的模型不是唯一的,虽然这些模型也都能对未来进行预测,但是也有优劣之分。为此,就必须按照一定的准则来选择最佳的模型。为了解决该问题,引进AIC和SBC信息准则的概念,进行模型优化。

AIC准则是由日本统计学家Akaike于1973年提出的,其全称为最小信息准则(An Information Criterion)。通常似然函数值越大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越好。模型中的未知参数个数越多,说明模型拟合的准确度也越高。但是未知参数越多,也说明模型中未知的风险也多。一个好的拟合模型应该是拟合精度和未知参数个数的综合最优配置。AIC模型也正是在这种考虑下提出的,它是要让拟合精度和位置参数个数的加权函数达到最小。但AIC准则也有不足之处,在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AIC准则选择的模型不收敛于真是模型。为了弥补不足,Schwartz 于1978年提出根据Bayes理论得出SBC准则。SBC准则是最优模型的真实阶数

相合估计。在所有通过检验的模型中使得AIC或SBC函数达到最小的模型为相对最优模型,即选择AIC和SBC值中较小的那个。

2.6预测结果

模型建立确定好之后,将数据带入模型进行运算即可。如今只需将适当的步骤代码以及数据键入相关统计软件便可得到预测值,本文所运用的统计软件是SAS统计软件。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实证分析

3.1数据的选取以及分析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四人帮等特殊事件,国家经济处于一个相对比较混乱的阶段,而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统计也不完善,为了确保研究的严谨、数据的有效,故本文对1978年之前的数据不进行选取。作者在翻阅各大权威统计网站之后决定选取从1978

(数据源于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2014年到2013年这36年之间的相关数据。

年数据)数据如下所示:

表二1978年到201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2014年)

将表一中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分别绘制成时序图:

图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时序图

由图一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这两者都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且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大于人均消费性支,未来的发展是否也会延续这样的趋势?还是会有其他的变化?在未做科学的统计分析之前还不敢妄下结论。

3.2平稳性和白噪声检验

根据上文所做的时序图可以判断出无论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人均消费性支出都是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即非平稳的。分别对这两组数据取对数再进行二阶差分,得到差分结果如下两图所示。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2018版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 2018版

序言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解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8)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篇一: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日期 XXXX 院、系(部)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 专业及班级工程管理专业XX级 01 班 姓名及学号 XX XXXXXXX 工程管理系 XX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审查表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中美两国人均年消费支出比较

1、中美两国的消费 美国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主编的国际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3],美国2008年居民消费支出高达10.1万亿美元,当年美国人口约3.01亿,等于美国人均消费3.36万美元,按照当年年平均汇率1美元合6.95元人民币计算,约合人民币23.32万元。由于美国政府补贴,美国失业人员最低年收入也高达1.6万美元,超过人民币10万元,使得美国不存在贫困人口和营养不良人口。与此相比,当年中国人口约13.256亿,居民消费支出总计为11.06万亿元人民币[3],人均消费支出约8343.4元,合美元约1200。与美国相比,美国人均消费支出是中国消费人均支出的28倍。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是按2005年美元购买力统计的,2012年美国人均消费支出30903美元,中国人均消费支出1221美元,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均消费支出约5400美元[4],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不到世界平均四分之一,不到美国1/2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按照购买力评价汇率计算,中国日均收入不足2美元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到2009年仍然高达27.2%[5],等于全国贫困人口超过3.6亿。如果按照实际平均汇率1美元兑换6.832元人民币计算,中国占人口约一半的农民,平均年收入仅有3505元,折合日均收入仅有1.406美元,都不足2美元,如果根据美元购买力修正到2005年美元,则1美元都不到,比世界银行极端贫困人口日均消费支出1.25美元还低。由于收入严重不足,按照世界银行数据库公布的资料,直到2012年,我国人口中还有11%营养不良[6],等于全国超过1.45亿人营养不良。图1、中美两国人均年消费支出比较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4] 如图1所示,最近30多年来,两国老百姓消费支出的差距一直很大,美国居民享用的商品远超过中国居民。美国每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量还远大于中国,常常是中国增量的数十倍,也就是说,美国与中国在人均年消费商品方面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4],1978年,两国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是1.5万美元/年,10年后,两国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已超过2万美元/年,再过20年后,其差距已经接近3万美元/年了,等于每过10年,两国年人均消费商品的差距增大5000美元,美国居民平均每年增加的消费支出差不多等于中国老百姓一年的平均消费。即使此后因2008年底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人均消费一度下降,但仅仅过了一年,消费又迅速增加,仅过了3年,消费水平就超过了危机前,又开始拉大与中国的差距。表1 中美年消费的几种主要工业消费品量 (台)年份产品中国年消费量美国年消费量中国人均美国人均美国/中国 2010电视机51,070,300[7] 46,141,530[8] 0.0381 0.1492 3.92 2010计算机67,800,000[9] 86,701,498[8] 0.0506 0.2803 5.54 2010小汽车9,379,553[7] 11,588,783[10] 0.0070 0.0375 5.36 2009鞋(双)2,145,456,0002,258,109,0001.6[11] 7.3[11] 4.56 2010成衣(件)11,719,553,400[12]20,242,697,000[8]8.7465.44 7.49 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中美统计局数据库,部分来自公开报道图2 美国和中国人均消费商品之比 (数据见表1) 从人均消费的工业消费品来看,虽然差距没有收入那么大,但也非常大,如表1和图2所示,美国人均消费是中国人均消费的4-7.5倍。其中2010年美国人均消费的成衣达到了惊人的65件,等于一个人每5-6天买入一件新衣服,同时扔掉一件“旧衣服”。网上有人介绍,有的美国人买来很多衬衣,只穿一次就扔掉,因为拿去洗太麻烦了,虽然美国都是用洗衣机洗衣服,从没有手工洗衣的。这里我们没有分析美国和中国工业基础产品的人均消费量,这是因为很多工业基础产品都是工业消费品的原料,很大部分的实际最终消费者是消费工业消费品的消费者。例如,钢铁是生产家用电器,计算机和小汽车的主要原料之一。 2、中美两国的生产

毕业设计开题可行性分析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可行性分析报告 1.国内外研究动态: 多路温度控制系统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等领域,早期的温控系统一般由继电器调温电路组成,很便宜,但是很容易接触不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样的温控系统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精度要求,比如样品的干燥,在某温度下做实验,都需要非常高的精确度。从以前最早的模拟、集成温度控制器到智能数码温控仪再到现在的数字、智能温控仪,数字 PID 控制、模糊控制等技术都在温控系统上得到了应用,这使得温控系统的安全性还有稳定性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国外仪器仪表普遍采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数字信号处理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及表面贴装技术SMT等技术,并且越来越智能化和数字化,其中在温度控制系统构成的温控仪器仪表这块,英国的 STRIX 公司在电热水壶温控器方面产品大约占据了世界 45的销售额,在这方面更是有其独特的“三金属片”,专利多达 250 项,主要特色是简单快速,即方便上手,烧水又快。外国人相当重视科学仪器的发展,因为这是科研工作的基础。 国内对于温控系统的发展相对于国外要晚一些,不过还是有很多可喜的的,比如 KL808 温控仪是国外技术垄断,但是我国自主研发了一款叫做“二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交流器”,能够实现替代 KL808 温控仪。除此之外,我国工农业发展形势乐观,这更加大了市场对温控系统的需求。大棚种植,大规模室内养殖,要求恒温环境的科研研究等,都需要温控系统来对环境有一个良好的把握。 2.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在工业、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本次设计通过使用 51 单片机来完成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设计全过程。在工业检测系统中,热电偶作为一种主要的测温元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测温范围宽、测温精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温度控制过程中。但热电偶输出电势及其微弱,而且存在冷端温度误差和输出电势与被测温度的非线性问题,易引起较大测量误差,尤其在以单片机为器件的智能装置中,需进行复杂的信号放大、A/D 转换、查表线性、温度补偿及数字化输出接口等软硬件设计,硬件芯片使用过多,软件编写任务重,不能适应现阶段产品集成化、模块化的需要。 故本设计中的温度传感器采用 MAXIM 公司的 MAX6675 芯片,该芯片是 K 型热电偶串行模数转换器,它能完成信号放大、冷端补偿、线性化、A/D 转换及SPI 串口数字化输出功能,大大简化了热电偶测量智能装置的软硬件设计。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基本内容:利用单片机技术设计多路温度测控系统实现多路温度的测量和控制。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温度可设定、可测、可控; 2)测控温范围 0~100℃、精度0.3℃; 3)“多路”是指最少两路。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1)温度测量原理多路温度测控系统的数据采集部分由多路转换器和热电偶数字转换器构成。系统设定测温范围是0~1 000 ℃传感器采用K 型热电偶。 K 型热电偶与8 选1 多路转换器CD4051 连接由单片机AT89C52 给出地址选通代码输入到CD4051 的输入端8 路温度采样信号经多路转换器分时选通输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1978-2012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 (1978-2012 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 12.5%,经营净收入增15.3%,财产性收入增长8.9%,转移性收入增长11.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5.0%。 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4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9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4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1456元。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3%,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9.7%,财产性收入增长9.0%,转移性收入增长2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019元,名义增长13.3%。 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316元,

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480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 入704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0142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9009元。 全年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 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290元,比上年增长11.8%。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 (1978-2011)年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 农民纯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引言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衡量国民经济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解决了消费问题。研究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产业结构如何适应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对消费支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 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了解消费需求变动的规律,不仅在理论分析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档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从消费结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三个角度来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几大趋势。 (一)费结构的变化分析 表1 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单位:%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

称为恩格尔系数。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发现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作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指标。国际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提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根据有关资料计算的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如上面表1所示。 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我国城镇居民从1993年的50.2%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37.7%,年平均下降1.39个百分点,表明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逐渐从低水平的温饱向高层次的小康、富裕型转变。 2.从消费的用途结构来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住房、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加速演进,主要体现为受改革影响较大的各项消费(住房、医疗、交通通讯和教育等)支出比重上升,恩格尔系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2年同1993年相比,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上升了4.4个百分点,用于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上升了5.8个百分点,用于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上升了6.6个百分点,同时衣着支出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业略有下降。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新趋向,并显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 3.从各种消费所占比重由高到低的顺序看,1993—2002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由食品、衣着、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消费顺序转变为食品、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居住、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及服务。这种消费顺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显示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根据1993-2001年数据对各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总需求函数为: Q=246.531+0.751y (3.615) (60.023) 括号内为t值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详细步骤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 分析 对中国1985—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如附表1。为了便于分析降低数据数量级,进而对原有数据都取对数。用y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用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y1,x1分不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文中的可能结果由Eviews5.0输出。 一、长期均衡分析 (一)序列线性关系检验 原有序列时序图

取对数后的序列时序图 原有序列散点图

取对数后序列散点图 从上述时序图和散点图能够比较明显的看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下面对取对数后的序列进行分析。 (二)对对数序列进行ADF检验 表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049393 0.7100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886751 5% level -3.052169 10% level -2.666593 表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941651 0.306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920350 5% level -3.065585 10% level -2.673459 从表1 和表2能够看出,进行ADF检验的结果表明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二者都为非平稳序列。由于多元序列的建模前面要求序列必须平稳才能进行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而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序列不能建模,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假如存在协整关系即可进行建模,下面对两个序列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809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209.154 df 28 Sig. .000 kmo接近于1,适合做因子分析,sig小于0.05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即适合做因子分析。 只有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1,且累计占80.625%,因此提取前两个作为主因子

通过图可以看出,主因子的斜率较陡,剩余因子较为平缓,因此选择前两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公因子方差 初始提取 食品 1.000 .828 衣着 1.000 .84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0 .723 医疗保健 1.000 .683 交通和通讯 1.000 .839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1.000 .841 居住 1.000 .875 杂项商品和服务 1.000 .813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主成分分析提取信息,可以看出居住的最多,医疗保健的损失率最低。 成份矩阵a 成份 1 2 食品.905 -.090 衣着.298 .87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47 .076 医疗保健.722 .401 交通和通讯.876 -.270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916 .032 居住.737 -.577 杂项商品和服务.895 .112 提取方法 :主成份。 a. 已提取了 2 个成份。 第一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 Y=0.401*食品+0.131*衣着+0.375*家庭+0.319*医疗+0.388*交通+0.406*娱乐 +0.326*居住+0.396*杂项 第二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 Y=-0.077*食品+0.749*衣着+0.065*家庭+0.345*医疗-0.232*交通+0.028*娱乐 -0.496*居住+0.096*杂项

计量经济学论文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题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己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也几倍于收入的平均增长;百姓对医疗领域向盈利方面的转化开始强烈不满。教育、医疗和住房三方面支出的过快增长,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 二、理论综述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 ①居民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 居民的被动储蓄直接导致购买力的巨大分流, 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②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消费品市场已发生了新的根本性变化:居民低层次消费已近饱和,而更高水平的消费又未达到。 ③物价总水平持续在低水平运行,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不利于消费的增长 加入WTO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进口规模的扩大,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国际价格紧缩对国内价格变化将产生负面影响。物价的持续下降,不利于居民的消费增长。 ④我国现阶段没有形成大的消费热点,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住房消费、居民汽车消费、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等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但始终未能形成大的消费热点,因此不能带动消费的高速增长。 三、模型设立 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的概念,可知消费和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对消费者而言,决定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实际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通常消费函数可以用以下简单的模型形式来表示: Y = a + βX 其中a > 0 0 < β < 1 模型中,系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新增购买力与新增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X代表居民的收入,Y代表居民的消费支出。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序言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 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 最大化,是了解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比重统计.3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8)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2018年1-6月单位:元 注:由于北京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所涉及农村居民样本数量减少,代表性降低,故自2018年起,北京市不再对社会公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统计范围、采集渠道及主要指标解释 一、统计范围 住户调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住户,既包括城镇住户,也包括农村住户;既包括以家庭形式居住的户,也包括以集体形式居住的户。调查对象按照常住地确定,既包括户口在本地的住户,也包括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一定时间(通常为半年)以上的住户。城镇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城镇”的区域,农村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乡村”的区域。 二、采集渠道 住户调查采用日记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基础数据。其中,居民现金收入与支出、实物收入与支出等内容主要使用记账方式采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和耐用品拥有量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民生状况等资料使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消费支出:指住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食品烟酒:指用于各种食品和烟草、酒类的支出。 衣着:指与居民穿着有关的之支出,包括服装、服装材料、鞋类、其他衣类及配件、衣着相关加工服务的支出。 居住:指与居住相关的支出,包括房租、水、电、燃料、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也包括自由住房折算租金。 生活用品及服务:指家庭及个人的各类生活品及家庭服务。包括家具及室内装饰品、家用器具、家用纺织品、家庭日用杂品、个人用品和家庭服务。 交通和通信:指用于交通和通信工具及相关的各种服务费、维修费和车辆保险等支出。 教育、文化娱乐:指用于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 医疗保健:指用于医疗和保健的药品、用品和服务的总费用。包括医疗器具及药品,以及医疗服务。 其他用品及服务:指无法直接归入上述各类支出的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2018版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 2018版

序言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解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指标分析 (3)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比重统计 (3)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8)

英文可行性报告范文

英文可行性报告范文 论文对于每个大学生和读过大学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词,因为它关系到你能否顺利毕业,能否拿到别学位证和毕业证,也关系到工作问题。 那么什么是论文? 用专业术语来讲: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按照我们现在本科学生的想法说,就是写一篇符合大学里毕业要求的文章,给导师看,导师觉得可以说通过后再经学校安排的答辩(就是问你关于论文里的问题),答辩通过之后就算你完成了毕业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是研究生3年(有的是2或者2.5年)所学东西的总结,基本步骤差不多,只是过程相对要严格很多,需要另外做试验,采集数据(就是把试验过程中得到的图片,像细胞分裂的图片之类的。还有一些试验中得到的数字,比如高度,速度)。当然毕业论文都是他们要过得一个砍,或者说是一个毕业的必要前提条件。

我本科毕业时候,很多同学对毕业论文根本找不到头绪,整体忙里忙外却不知道在做什么,论文还没有一点进展没有直到邻近提交论文结点的时候,才会糊里糊涂的凑出一篇文章交上去,最后被学习要求二次答辩,很尴尬也很没面子。 毕业论文到底该怎么写? 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提纲、文献翻译、论文,下面就这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首先是开题报告 我用市场营销举例具体如下: 论文题目:制约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因素及其对策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21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给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但是生态环境却遭到极大强度的破坏,人们开始担心自己的生存环境,于是逐渐开始自觉地保护环境,慢慢地变成一种自律行为,这是更加注重无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

摘要: 本文采用2011年我国31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根据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以及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水平很不平衡,消费结构差异也较大。本文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法等方法,对2011年我国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各项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以期反映消费水平与结构上的差异,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的引导性政策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物质文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加之各地人口、资源、政策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各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情况 其次,消费结构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消费结构就越趋向于追求安逸享受的消费结构。在这样的消费结构中,奢侈品支出如住房、服务性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反之,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主要利用三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本文选取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和排序,并与人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 二、实证分析 指标体系的选择 (1)评价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九个指标,分别为: y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元/人); x人均食品支出(元/人);x2人均衣着支 1 出(元/人); x3人均居住支出(元/人);x4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元/人);x5人均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分析 ——基于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李丹吴伊刘覃莹国贸5104班 摘要:为了考察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的关系,运用统计检验、协整检验等检验分析方法采用Eviews6.0软件分析了1994-2010中 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 年消费性支出变化的99.8764%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来解释。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13的临界值(13)=2.160,且该斜率值满足 t0.025 0<0.666754<1,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表明2010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增加 0.666754元。 关键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分析统计检验协整 检验 一、引言 二、时间序列数据的来源

表一收集了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时 间序列数据,其中Y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代表消费支出。下面给出Eviews 进行相关分 析。 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1993年至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下所示: 表一 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Y 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X 1994 3496.2 3125.32 1995 4293 3537.56 1996 4838.9 3919.46 1997 5160.3 4158.62 1998 5425.1 4331.61 1999 5854 4998 2000 6280 5090.1 2001 6859.6 5308.99 2002 7702.8 5834.31 2003 8472.2 6510.94 2004 9421.6 7182.1 2005 10493 7942.88 2006 11759.5 8696.55 2007 13785.8 9994.47 2008 15780.8 11242.85 2009 17174.7 12264.55 2010 19109.4 13471.45 三、建立模型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Y=+X+ ,,,01 下表给出了采用Eviews软件对表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

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未成)

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李智鹏 一、前言 一,统计学及其方法在社会发展与评价、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电子商务、保险精算、金融业数据库建设与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政府统计数据收集与质量保证、分子生物学、高科技农业研究、生物制药技术法、流行病规律研究与探索、人类染色体工程研究、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领域以及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 二、相关背景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从农村市场看,我国有近六成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质量反映了全社会居民物质和文化消费的基本水平,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 近年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国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人均生活消费水平均有了显著性提高,但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却没有缩小,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很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将通过运用SPSS软件(常用统计软件)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二、前人的研究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徐会奇、李敬强(2009)利用1978~2007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数据,研究了各种来源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发现消费函数在收入来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性,变化前后家庭经营性收入对消费支出有较高的影响力,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在变化后降低,而财产性收入和专营性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则随着其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上升而发生根本转变。 本文拟利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000年~2011年的农村居民数据,研究不同来源收入对家庭消费的不同影响,从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有所补充和改进:首先,部分学者对模型的适用性了解不过深入,存在误用或者造成误差较大的情况;其次,普遍缺乏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验证;最后本文利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分析和论证,对模型的科学选择、验证和误差分析。 三、正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分析报告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分析对中国1985—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如附表1。为了便于分析降低数据数量级,进而对原有数据都取对数。用y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用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y1,x1分别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文中的估计结果由Eviews5.0输出。 一、长期均衡分析 (一)序列线性关系检验 原有序列时序图

取对数后的序列时序图 原有序列散点图

取对数后序列散点图 从上述时序图和散点图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下面对取对数后的序列进行分析。

(二)对对数序列进行ADF检验 表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049393 0.7100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886751 5% level -3.052169 10% level -2.666593 表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941651 0.306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920350 5% level -3.065585 10% level -2.673459 从表1 和表2可以看出,进行ADF检验的结果表明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二者都为非平稳序列。由于多元序列的建模前面要求序列必须平稳才能进行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而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序列不能建模,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如果存在协整关系即可进行建模,下面对两个序列进行协整检验。(三)协整检验 对数消费支出2阶差分的ADF检验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3.790603 0.0011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2.754993 5% level -1.970978 10% level -1.603693 对数可支配收入2阶差分的ADFj检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