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新方法探讨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

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即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主动地模仿

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观察、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

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

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下面我来谈谈新课程标准下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

及运用。

一、观察法:

案例:在学习“月相变化规律”时,要求通过观察来探索月亮圆缺的变化规律,所以我

设计了以下表格,让学生来观察记录月相变化。为了避开阴雨天气,要求学生在五个时间段

内进行观察,在每时间段中选择晴朗的一天进行观察,具体观察的时间选择在学校夜自修的

第二节课( 19:00 — 20:00 ),并要求记录观察结果(连续一个月左右)。

时间段观察日月亮所在的位置(东、中、西)月亮形状

初一、初二、

初三

初六、初七、

初八

十四、十五、

十六

廿一、廿二、

廿三

廿八、廿九、

三十

一个月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本与观察记录,来推断出月相变化规律及原因,并

让每组学生推荐一名学生上讲台来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二、实验法:

案例:在学习“地球温室效应”时,讲到引起气候变暖的原因,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

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就是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CO2等气体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增高。这时我就利用CO2气体、玻璃瓶和温度计,给学生演示一个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来证明其观点。

1、实验材料准备:

我让我校的化学实验教师准备了一支温度计、一只带温度计装满空气的密封烧瓶、一只

带温度计装满 CO2气体的密封烧瓶。

2、实验过程:

我用三个铁架台分别固定好一支温度计(测外界气温),二只分别装空气的和装满 CO2气体的烧瓶,放在阳光下,经过 15 分钟后,让三个学生分别读出各温度计的温度。

3、实验结果:

( 11 月 25 日)外界气温是19℃,装空气的烧瓶中温度为20℃,装 CO2气体的烧瓶中的

温度为 24℃。

通过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大气

温度升高。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外活动作业,每班分成8 个组,在化学实验教师帮助下,要求每组分别测出装空气烧瓶中的温度、加入少量CO2的空气烧瓶中的温度和加入较多CO2的空气烧瓶中的温度,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三、通过收看媒体资料收集数据法:

案例:在学习“锋面与天气”知识的时候,我运用简易的天气图,要求学生简要分析冷

锋与天气的变化。

1、材料准备:

①根据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提供未来的天气变化大势,有明显冷锋活动的 5— 7 天的预报材料(网上下载以后再播放)。②空白中国地图

2、收看并分析冷锋移动与天气变化(网上下载以后在课外活动时间播放)。①在准

备好的中国地图上标出不同时间,冷锋所在的位置(如图),并填好下表:日期

锋位置

10月21

10月24

10月28

实际冷锋位置: 10 月 21 日在东北、华北北部; 10 月 24 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10 月 28

日在广东、广西北部。

②记录学校所在地的天气变化过程:学校位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张家界),将观测到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日期天气状况

10月21

10月24

10月28

这三天我校的天气变化为: 10 月 21 日天气晴朗,气温较高,风力微弱; 10 月 24 日云层增厚,风力增大,并伴有降雨; 10 月 28 日雨过天晴,气温下降,风力减小。

③要求学生分析10 月 21 日与 10 月 28 日学校所在地天气变化的成因。

四、验证法:

案例: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讲到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导致地球表面沿水

平方向运动的物体的方向产生一定的偏转时。我就给学生做一实验,根据方向偏转现象反过

来验证地球自转的存在。

1、实验材料准备:

一个地球仪,一支墨水笔。

2、验证过程:

①地球仪静止,分别在南半球、北半球上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其流动轨迹。

②地球仪由西向东转动起来,又分别在北半球、南半球上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其流动轨迹。

3、分析墨迹,证明地球自转:

地球仪静止不动时,墨水呈直线流动。地球仪转动时,北半球墨迹向右偏移,南半球的

向左偏移,由此可以验证地球自转的存在。

对于传统地理教学而言,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赋予了地理教学新的教学理念,宽泛的教

学空间。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得以解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多媒体资源、并开展探究性地理教学的尝试,构建起了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教

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取得一定得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你的家乡有哪些资源优势?目前对这些资源利用的现状如何?要促进家乡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你能为此做哪些工作? 2.调查当地某一旅游景点,分析该景点的形成条件,并提出发展建议,思考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 3.当地有没有突出的环境问题?如果有,探讨该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4.观察你熟悉的某交通路线(或路段)常出现的交通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5.调查各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会减少垃圾污染?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你计划用什么办法协调这些部门间的联系,促使其共同参与治理垃圾污染? 6.你的家乡附近有山地或丘陵吗?如果有,目前该山地、丘陵开发和保护的现状怎样?你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7.近几年来,你家乡农村的种植业结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8.当地有没有人外出谋生?到什么地方去谋生?有没有外地人来本地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哪些行业?这种人口

流动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9.统计自己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各类商品,哪些是本地、本国生产的,哪些是外国生产的。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请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10.你的家乡附近有河流、湖泊或池塘吗?如果有,自你记事以来,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否满意这种变化?请分析河流(湖泊或池塘)变化的原因,并为该河流(湖泊或池塘)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11.连续一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记录与地理有关的报道。选择其中的一则报道,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或评论。 12.调查你居住的城镇是否已有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规划。你对家乡的城镇规划有何建议?请给有关部门写一封可行性建议书。 13.你所居住的乡村是否需要进行科学规划?请你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绘制一幅简单的规划图,为家乡建设与发展的美好图景出谋划策。 14.假如你的学校建筑可以像玩具积木一样移动到你想任意选择的地方,如大城市、小城市、北方、南方、沿海、内陆等地,你将选择何处?请用你学过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说明你所选择的依据和道理。 15.在电话簿里查找本地主要的大学、党政机关、工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背景 地图是实施地理教学必备的工具,也是考查地理学习情况的载体。近年来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中,地理图表试题占了绝对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对读图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做读图题会丢分很多,给出的原因最多的就是读不懂。通过对一部分学生的调查,我发现学生失分多的原因不外乎是这两种:一是不会给题中地理空间准确的定位。比如说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给出地图A代表西北地区,B代表黄土高原地区,C代表青藏高原地区,题中给出问题“判断B所在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果不能迅速准确地把B区域定位在黄土高原,而是误判成西北地区,那么给出的答案就不是“水土流失”而是“土地荒漠化”。二是不能准确地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很多同学做地理题目一遇到图就会晕头,找不到思路,无从下手。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有时候会把地理读图能力与地理解题能力相混淆,尽管地理读图能力与地理解题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甚至读图能力是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并不能因为学生没有得分就完全归因于读图能力的问题,会存在读图过程清楚而没有得分的情况,有欠缺答题技巧和表述不当等各种原因。进入高中后由于学科地位、学生基础、教师教学方法等原因,特别是在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阶段,发现很多学生基础很薄弱,对图掌握的能力很差,往往无从下手,得分普遍较低。而地图可以把零散的地理知识点归纳到图中进行综合概括,使之条理化,能够清楚地找出知识间的在联系,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可以这样讲,学生对地图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理学习成绩,进而影响到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读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锦集(三)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锦集(三) 七班级地理美育内容体系研究 中学地理多电视台教学与素质教育教学法的整合尝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英、汉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测试研究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的体现策略 初中地理游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论地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习生理研究 新百年我国地理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教育理念的厘革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 论中学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全球变化视阈中的中学地理探索追究型课程构建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数码地球技术支持下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地理学业成就检测评定系统研究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中学地理可持续成长思想教育的模式研究 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 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 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都会地理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软件资源的建设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研究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中学地理科学观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地理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情况教育的切磋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基础教育初中学段地理课程成长初探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地理新课程“认识区域”部分的教学策略 中学地理教学中成长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高中地图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以银川地区为例地理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研究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地理教学成长学生多元智能的模式与策略 素质教育中的地理教学与可持续成长

高一地理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3-2014学年度砀山铁路中学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堂小组活动有效实施》结题报告 高一地理组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 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活中接受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授课方式占据着学生太多的时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的记忆课本教材知识,许多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许多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还充斥着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起来非常困难,但作为教育者,应该为改变这些发出自己的声音、付出自己的行动。 地理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好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欠缺的课堂设计可能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那么如何才能让地理课生动有趣,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呢?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高一两个学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开展设计与有效性评价实验,建立易于操作的高中教师和学生课堂小组活动设计评价模式,从而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提升学生地理素养双赢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高中地理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为主课题《地理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提供资料。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1、研究的主要方法 准备阶段主要采用学生课前准备调查法、讨论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或研究成果。通过利用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对此问题的态度看法。 实施阶段课堂教学中让各个小组派代表讲解本节知识点,学生代表负责记录。 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比较分析法。总结研究过程,比较分析,归纳研究成果,形成报告、论文、等。 2.研究过程 新课标下地理课堂的设计要让地理课堂“新”起来,不仅是形式“新”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情感都活起来。地理课堂小组活动的创新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成为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地理,开辟地理教学的新天地。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1、评价的指导思想得以明晰。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 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高中地理课每一学期要求学生至少做一次专题研究。每一研究课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要明确研究目的,拟定研究题目,采取可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结论(探究报告)。下列课题供参考,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或设计其他课题。 1.连续观测一个月(至少半个月)的月相,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尝试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2.你的家乡有哪些资源优势?目前对这些资源利用的现状如何?要促进家乡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你能为此做哪些工作? 3.调查当地某一旅游景点,分析该景点的形成条件,并提出发展建议,思考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 4.当地有没有突出的环境问题?如果有,探讨该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5.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 6.针对“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一问题,有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你支持哪一方意见?用搜集的资料论证你的观点。 7.观察你熟悉的某交通路线(或路段)常出现的交通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8.调查各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会减少垃圾污染?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你计划用什么办法协调这些部门间的联系,促使其共同参与治理垃圾污染? 9.找两幅或两幅以上不同时期的家乡地图,对比地理要素的变化,结合该区域面积、人口等统计资料,分析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10.对比你的家乡与你所观察或通过传媒了解的地理区域,分析这两个区域在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其对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11.你的家乡附近有山地或丘陵吗?如果有,目前该山地、丘陵开发和保护的现状怎样?你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思维导图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思维导图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结题报告) 《思维导图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负责人:李巍巍摘要:高中学生面对无限的知识和有限的时间,知识学的越多,笔记记得越多,思维反而更加混乱。在这个知识和信息时代,让学生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本课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不同的学习手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和网络,并将其转化为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学会将思维导图的方式尽可能多的应用于生活和学习的各方面,从而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关键词:思维导图联想创造地理学习一、问题的提出背景: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

代初,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所做的有关笔记的启发,不断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记忆技巧,理解力和创意思考及一般科学,形成了思维导图的初步设想。此后东尼·博赞将其运用于训练一群被成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平时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能够很快变成好学生,甚至可以使部分同学成为佼佼者。1971年东尼·博赞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意义: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状的辐射性思维表达方式,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可

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高中地理本身是具有原理性、联系性的,可以利用这些符号连接来让学生很快记住高中地理的知识点,每个同学的头脑中就像有很多幅美妙的动画一样,从而减轻学生负担,使得每个学生很容易的掌握高中地理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思维技术,利用思维导图的有关软件,通过对众多知识点的自组合或建构多种方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全局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最有力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技术,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 1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外思维导图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在不同类别的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以及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学习思维的影响,以期能更

高中地理课题题目

高中地理课题题目 篇一: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你的家乡有哪些资源优势,目前对这些资源利用的现状如何,要促进家乡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你能为此做哪些工作, 2(调查当地某一旅游景点,分析该景点的形成条件,并提出发展建议,思考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 3(当地有没有突出的环境问题,如果有,探讨该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4(观察你熟悉的某交通路线(或路段)常出现的交通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5(调查各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会减少垃圾污染,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你计划用什么办法协调这些部门间的联系,促使其共同参与治理垃圾污染, 6(你的家乡附近有山地或丘陵吗,如果有,目前该山地、丘陵开发和保护的现状怎样,你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7(近几年来,你家乡农村的种植业结构有什么变化,为 1 什么, 8(当地有没有人外出谋生,到什么地方去谋生,有没有外地人来本地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哪些行业,这种人口流动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9(统计自己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各类商品,哪些是本地、本国生产的,哪些是外国生产的。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请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10(你的家乡附近有河流、湖泊或池塘吗,如果有,自你记事以来,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否满意这种变化,请分析河流(湖泊或池塘)变化的原因,并为该河流(湖泊或池塘)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11.连续一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记录与地理有关的报道。选择其中的一则报道,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或评论。 12(调查你居住的城镇是否已有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规划。你对家乡的城镇规划有何建议,请给有关部门写一封可行性建议书。 13(你所居住的乡村是否需要进行科学规划,请你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绘制一幅简单的规划图,为家乡建设与发展的美好图景出谋划策。 14(假如你的学校建筑可以像玩具积木一样移动到你想任意选择的地方,如大城市、小城市、北方、南方、沿海、 2 内陆等地,你将选择何处,请用你学过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说明你所选择的依据和道理。 15(在电话簿里查找本地主要的大学、党政机关、工业公司等单位的地址,并把它们标到地图上,分析其分布规律,并阐述你的看法。 16(把学生分成五个组,假设分别到地球上的某类型自然区域(如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雨林、高山地区、极地等)走访或旅游,要求学生思考去适应那里环境所必须携带的物品,并说明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 17(请将你居住的城市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利用该城市的地图)。你对这种已经形成的功能区有何评价,请你根据自己对城市合理发展的思考,在地图上划分出新的功能分区,比较两者的异同,并就此发表个人见解。 18(设计一份对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社会环境教育的建议。

高中地理课题开题报告

高中地理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以下是收集的高中地理课题开题报告,欢迎查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地图是地理知识最有效地载体之一,学生一旦掌握了读取地图信息的方法也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然而目前的中学地理读图的现状让人担忧,一方面是相当多的地理教师满足于不断重复地读图经验的传授,甚至在考试的巨大压力下,一部分教师读图经验的传授完全变为自己多年累积的大量图形的一个个 知识点的传授,其教学目标为最大限度地做到以全为主、以全仿偏,图图俱到。 另一方面就是那些可爱的学生,经常会受到近似饱和的图形知识点轰击,学生完全无法体会到图形给他们地理学习带来的高效和实惠,反而有了“地图无用”,增加学习负担的感觉。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呼声愈高的今天,现在的中学地理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目前国内对培养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研究主要特点是从目前地理试题中所涉及知识点出 发提出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很多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地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大有帮助。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另一方面良好的读图能力还将有助于学生

从图中更好更快的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拥有持久的优势,更好的生活。 随着世界交往日益密切以及传媒的发展,初中学生对于中国和世界的了解愈来愈多,因此,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不仅是课程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一步,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技能”是新《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探索和总结出一系列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可操作的有效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图,喜欢读图,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针对这一个特点,本研究拟对在中学地理读图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并通过日常教学实践和反思,总结出有效的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方法策略。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读图能力主要包括了识记图形的能力、理解图形的能力和应用图形的能力。识记图形的能力就是对图形的记忆和识认的能力;理解图形的能力是指明了由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构成图形的意思的能力;应用图形的能力主要涉及一图多用能力、多图并用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三个方面,主要包括了对每幅地图,学生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从而实现一图多思、多用,发现地理事物及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学生要关注各种地图间的联系,学会用几种地图来综合说明、比

高中关于地理的研究性课题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地理(一) (1)新闻联播与“地理” (2)山谷风的形成 (3)(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 (4)“三圈环流模型”制作 (5)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 (6)(某地)旅游景点的开发 (7)自然带与旅游特色 (8)城市功能分区 (9)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 (10)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11)月相变化观测 (12)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13)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 (14)火山模型的制作 (15)利用GIS信息技术制作(某地)人口分布特征图(16)(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18)(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 地理(二) 1、月相成因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2. 对于时间和日期变化的研究 3. 关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4. 关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研究 5. 地球大气运动规律的研究 6. 世界大洋洋流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7. 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8. 太阳与地球关系的研究 9. 地球自转意义的研究 10. 时区划分与日界线的意义研究 11. 对黄赤交角的研究 12. 地表形态成因的研究 13.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4. 某地区人口结构调查 15. 自然灾害对人类危害的研究 16. 人与资源的关系研究 17. 旅游区的环境保护研究 18. 莘县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 19. 莘县使用一次性制品的调查与研究 20. 城市光污染现状调查与危害分析 21. 城乡结合部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 22. 互联网对聊城旅游业的影响 23. 莘县商业现状调查

小课题研究题目参考(教师)高中地理

小课题研究题目参考(教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课程资源研究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使用教材的差异与修改完善研究 2.地方性地理高程资源与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 3.新课程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4.高中地理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研究 5.课程标准要求与课程教学内容细化的对比分析 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1.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2.“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行为化策略研究 3.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与案例研究 4.地理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案例研究 5.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 6.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的策略研究 7.地理课中有效问题的设计与展开的研究 8.优化组合教学媒体,提升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的研究 9.地理课中探究活动设计与探究思维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10.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阅读的策略研究 11.地理有效复习课型的实践与研究 12.高中地理课堂有效讨论的策略研究 地理教学评价研究 1..“三维”教学目标达成有效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2.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与成果评价研究 3.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与评改方式的研究 地理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方略研究 13.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编制研究 14.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分析研究 15.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研究 16.“3+文综”高考模式下的地理试题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17.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化研究 18.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19.初中地理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 20.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 21.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 22.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23.初中(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形成的研究 24.初中(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25.初中(高中)地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 26.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的方法研究 27.地理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方略研究 28.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与实践 29.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 30.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选修教材的研究与实践 31.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编制研究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仁怀市农村垃圾 ——现状及处理调查报告 课题研究组组长: 课题研究组副组长: 成员: 指导教师: 单位:仁怀市酒都高级中学

仁怀市的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 一、问题背景: 仁怀市在西南边陲,那里本是一个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的地方。近几年来,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主要以高粱,烤烟为主的农副产 品为经济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通过调查垃圾的处理情况,初步研究在家乡是否深受到垃圾的影响。 二、课题目的: 本课题采取行动研究法,首先对课题进行全面规划,使调查研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仁怀农村垃圾状况,了解人们的 环保意识和对垃圾污染的认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仁怀周边进行调查,分析 其结果,最后整理研究资料,形成总结论文。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仁怀市农村垃圾现状,增强同学们仍至全体市民的环保意识,通过调查研究,为当地人民提出可行的垃圾治理建议。 三、课题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垃圾的来源 通过调查一个村仅有的几个垃圾池,发现农村垃圾主要包括两大类:一、 日常生活垃圾和食品垃圾,约占了总量的50~60%,如各种食品包装袋、方便袋、废旧电池等;二、废弃生活用品,约有30%,如残破衣布、玻璃等,其它占了不到 10%。

令人痛心的农村垃圾 2、问卷调查农村居民的垃圾处理和环保意识 农村家庭生活垃圾状况问卷调查 1、被调查家庭住址: 2、家庭人口:人。 3、家庭经济状况属于()。 A 高收入家庭(年收入 5 万元以上) B 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 1 万—— 5 万元) C 低收入家庭(年收入 1 万元以下) 4、家庭每日产生垃圾总重量为()千克,其中: ①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可卖废品回收站)重量为()千克; ② 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蔬菜等食品类,可填埋)重量为 ()千克; ③ 有害垃圾(包括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过期药品、废弃农药等, 需特殊安全处理)重量为()千克;

关于高级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关于高级高中地理研究性 学习课题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你的家乡有哪些资源优势目前对这些资源利用的现状如何要促进家乡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你能为此做哪些工作 2.调查当地某一旅游景点,分析该景点的形成条件,并提出发展建议,思考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 3.当地有没有突出的环境问题如果有,探讨该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4.观察你熟悉的某交通路线(或路段)常出现的交通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5.调查各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会减少垃圾污染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你计划用什么办法协调这些部门间的联系,促使其共同参与治理垃圾污染 6.你的家乡附近有山地或丘陵吗如果有,目前该山地、丘陵开发和保护的现状怎样你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7.近几年来,你家乡农村的种植业结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8.当地有没有人外出谋生到什么地方去谋生有没有外地人来本地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哪些行业这种人口流动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9.统计自己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各类商品,哪些是本地、本国生产的,哪些是外国生产的。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请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10.你的家乡附近有河流、湖泊或池塘吗如果有,自你记事以来,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否满意这种变化请分析河流(湖泊或池塘)变化的原因,并为该河流(湖泊或池塘)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11.连续一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记录与地理有关的报道。选择其中的一则报道,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或评论。 12.调查你居住的城镇是否已有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规划。你对家乡的城镇规划有何建议请给有关部门写一封可行性建议书。 13.你所居住的乡村是否需要进行科学规划请你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绘制一幅简单的规划图,为家乡建设与发展的美好图景出谋划策。 14.假如你的学校建筑可以像玩具积木一样移动到你想任意选择的地方,如大城市、小城市、北方、南方、沿海、内陆等地,你将选择何处请用你学过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说明你所选择的依据和道理。 15.在电话簿里查找本地主要的大学、党政机关、工业公司等单位的地址,并把它们标到地图上,分析其分布规律,并阐述你的看法。 16.把学生分成五个组,假设分别到地球上的某类型自然区域(如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雨林、高山地区、极地等)走访或旅游,要求学生思考去适应那里环境所必须携带的物品,并说明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 17.请将你居住的城市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利用该城市的地图)。你对这种已经形成的功能区有何评价请你根据自己对城市合理发展的思考,在地图上划分出新的功能分区,比较两者的异同,并就此发表个人见解。 18.设计一份对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社会环境教育的建议。

高一地理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一地理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题目:森林与环境。 课题内容:了解森林与环境的关系。 课题安排:布置任务,听讲;多次在组里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成果和计划的分布。 课题参与成员:梁虹,黄佳瑜,龙腾,符俊婵,黄娟华. 组长:黄娟华 指导老师:潘东平 一、森林的作用 森林不愧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一棵椴树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顷杨、柳、槐等阔叶林一天可产生100吨氧气。城市居民如果平均每人占有10平方米树木或25平方米草地,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了去处,所需要的氧气也有了来源。 1、木材的用途。 木材的用途很广,造房子,开矿山,修铁路,架桥梁,造纸,做家具……森林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他的林产品也丰富多彩,松脂、烤胶、虫蜡、香料等等,都是轻工业的原料。 我国和印度使用药用植物已有5000年的历史,今天世界上大多数的药材仍旧依靠植物和森林取得。在发达国家,1/4药品中的活性配料来自药用植物。 2、森林能涵养水源。 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降水的雨水,一部分被树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树下的枯枝败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

留起来,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过蒸发返回大气。1公顷森林一年能蒸发8000吨水,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冬暖夏凉,这样它又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3、森林能防风固沙。 制止水土流失。狂风吹来,它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降低风速,树根又长又密,抓住土壤,不让大风吹走。大雨降落到森林里,渗入土壤深层和岩石缝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缓缓流出,冲不走土壤。据非洲肯尼亚的记录,当年降雨量为500毫米时,农垦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100倍,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3000倍。我们不是要制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吗?最有效的帮手就是森林。 4、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 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据测定,森林种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5、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6、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据测定,夏季森林里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4℃,相对湿度则高15-25%,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气温要低10-20℃。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的吸取深层土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你的家乡有哪些资源优势?目前对这些资源利用的现状如何?要促进家乡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你能为此做哪些工作? 2.调查当地某一旅游景点,分析该景点的形成条件,并提出发展建议,思考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 3.当地有没有突出的环境问题?如果有,探讨该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4.观察你熟悉的某交通路线(或路段)常出现的交通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5.调查各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会减少垃圾污染?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你计划用什么办法协调这些部门间的联系,促使其共同参与治理垃圾污染? 6.你的家乡附近有山地或丘陵吗?如果有,目前该山地、丘陵开发和保护的现状怎样?你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7.近几年来,你家乡农村的种植业结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8.当地有没有人外出谋生?到什么地方去谋生?有没有外地人来本地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哪些行业?这种人口流动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9.统计自己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各类商品,哪些是本地、本国生产的,哪些是外国生产的。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请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10.你的家乡附近有河流、湖泊或池塘吗?如果有,自你记事以来,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否满意这种变化?请分析河流(湖泊或池塘)变化的原因,并为该河流(湖泊或池塘)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11.连续一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记录与地理有关的报道。选择其中的一则报道,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或评论。

12.调查你居住的城镇是否已有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规划。你对家乡的城镇规划有何建议?请给有关部门写一封可行性建议书。 13.你所居住的乡村是否需要进行科学规划?请你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绘制一幅简单的规划图,为家乡建设与发展的美好图景出谋划策。 14.假如你的学校建筑可以像玩具积木一样移动到你想任意选择的地方,如大城市、小城市、北方、南方、沿海、内陆等地,你将选择何处?请用你学过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说明你所选择的依据和道理。 15.在电话簿里查找本地主要的大学、党政机关、工业公司等单位的地址,并把它们标到地图上,分析其分布规律,并阐述你的看法。 16.把学生分成五个组,假设分别到地球上的某类型自然区域(如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雨林、高山地区、极地等)走访或旅游,要求学生思考去适应那里环境所必须携带的物品,并说明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 17.请将你居住的城市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利用该城市的地图)。你对这种已经形成的功能区有何评价?请你根据自己对城市合理发展的思考,在地图上划分出新的功能分区,比较两者的异同,并就此发表个人见解。 18.设计一份对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社会环境教育的建议。 19.结合当地情况,了解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提出减轻和防治灾害的建议。 20.新闻联播与“地理” 21(.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22.“三圈环流模型”制作 23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24.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25.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 26.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27.火山模型的制作 28.(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9.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30.(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新方法探讨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即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主动地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观察、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下面我来谈谈新课程标准下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及运用。 一、观察法: 案例:在学习“月相变化规律”时,要求通过观察来探索月亮圆缺的变化规律,所以我设计了以下表格,让学生来观察记录月相变化。为了避开阴雨天气,要求学生在五个时间段内进行观察,在每时间段中选择晴朗的一天进行观察,具体观察的时间选择在学校夜自修的第二节课(19:00 — 20:00 ),并要求记录观察结果(连续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本与观察记录,来推断出月相变化规律及原因,并让每组学生推荐一名学生上讲台来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二、实验法: 案例:在学习“地球温室效应”时,讲到引起气候变暖的原因,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就是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CO2等气体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增高。这时我就利用CO2气体、玻璃瓶和温度计,给学生演示一个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来证明其观点。 1、实验材料准备: 我让我校的化学实验教师准备了一支温度计、一只带温度计装满空气的密封烧瓶、一只带温度计装满CO2气体的密封烧瓶。 2、实验过程: 我用三个铁架台分别固定好一支温度计(测外界气温),二只分别装空气的和装满CO2气体的烧

高中地理校本研修课题

高中地理校本研修课题 篇一:高中地理校本研修计划 校本研修是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改革以来一直所倡导的一个十分利于教师成长的方式,它的制定和实施理念更加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能力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和学校的工作实际,自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此次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研修,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自身教师的专业化,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 1、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不断学习课程标准,提高个人专业素养。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建立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 3、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三、研修内容 1、认真研读教育教学专著,写好个人读后感。 2、学习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教;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3、课前精心备课,认真上好课,课后及时进行小结、反思。 4、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写好教学设计。 5、认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6、认真参加“教研组学习研讨”活动,将在培训学习中所得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7、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准不足之处,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促进自己的不断进步。 8、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标、及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策略,课堂教学技巧等,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政治业务学习不放松,勤学多记。 2 2、坚持备好课、上好课。 3、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努力做“学习型”教师。 4、积极参加网络教研,高标准严要求完善自我。 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6、在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决不松懈。 通过此次校本研修,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个重新认识,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把个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为了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高中地理地图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开题报告2010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高中地理地图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开题报告 绥林一中张慧文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高中地理地图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开题报告 绥林一中张慧文 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替代表达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需要用地图来表示地物和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苏联彼得罗夫斯基曾说:“查看地图是一所培养再造想象的特殊学校。”地图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提高学生地图能力,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问题的提出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以确定各种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获得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知识;它可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和形状等各种特征;它有助于阐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便于综合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动态变化的规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是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形式;通过地图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地达到形成学生地理意识的程度。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在科学的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学习地理有助于学生科学地认识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增强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基本技能,因此地理教学对本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绥林一中的学生,经过中考的筛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学习主动性、自主性不够,地理学习能力亟待培养。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中学地理教学创设了一个教改的舞台,我们借此良机,在学校开展“新课标背景下发展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通过在实践基础上对学生学科能力的测定和培养,探索一条促使学生均衡发展的中学地理教学模式。 (一)、发挥地理学科特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图表的基本技能,是国家地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特殊之所在。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其范围是十分巨大的,大到全球,小到某个区域,如此广阔的研究对象,单凭眼睛在同一时间内是不可能直接把它尽收眼底,只有通过地图,才能一览无余。 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是中学地理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当前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中学地理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在国家社会急需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今天,鉴于地理教学的特殊性。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地图的突出地位,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以确保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 中学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中唯一传播可持续发展知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课程,也是将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综合、阐明人与环境关系的课程。要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首先要对社会、对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负责。因此在地理课程与教材内容方面早已打破传统的“地理八股”体系,重视地理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及实用性等特点,从素质教育高度选择地理教学内容,突出特征、抓住要点,通过案例说明观点。并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材的变革与地理科学的发展,带来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 新编初中地理(人教版)教科书是由文字系统、图象系统、作业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图象形式多样,数量大,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据统计,新教材中有各种地理图象800多幅。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各类地图;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图;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配以示意图;为了增强直观感受,每册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图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每册课本封面配以卫星图片;为了增强德育功能,配以幽默漫画。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