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收稿日期:2006208216

作者简介:刘小怡(1961—),男,博士,华中师大经济学院教授。

2007年1月第1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Jan .,2007No .1

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刘小怡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在制度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动力与机制、制度变迁的形式

与方式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因而都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既包含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方面,也包含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的方面。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一部分是科学的,一部分是非科学的。我们应该吸取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中的科学因素,摈弃其非科学的成分,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新综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

中图分类号:A81;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608(2007)0120005207

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在制度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动力与机制、制度变迁的形式与方式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因而都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批判地吸收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对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新综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

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已经建立的狭义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

规律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本书(《资本论》———引者)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1]11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制度概念是

和社会形态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经济关系来,并把它当作社会经济结构,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

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2]82

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决定着整个社会面貌。这样,这一理论就提供了一个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和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标准,使人们有可能将一般科学的重复律应用到特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上来,从而,就有可能把各国制度概括为一个基本概念,即社会形态。这就使我们可以记载社会现象,进而科学地分析社会现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中,社会形态相当于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形态相当于经济制度,它是决定其他社会制度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阐明了社会发展服从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12

以此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从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角度,将社会形态区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以,马克思主

5—

义者所说的制度变迁首先是指社会形态的更替。而特定的社会形态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每一个特定的阶段,也会由比较低的发展阶段演进到比较高的发展阶段。例如,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由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演进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生产中,人们一方面要和自然发生关系,另一方面相互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关系。前者构成社会生产力,后者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对立统一关系首先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方面,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态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3]3202321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还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4]108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生产力的消极产物,它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然而,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而生产关系则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同它一直活动于其中的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此时,就要求用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代替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但是,旧的上层建筑仍然保护着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着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了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或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就必须改变旧的上层建筑。因此,变革生产关系的要求,必然要发展为变革上层建筑的要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82283所以,制度变迁的最终原因和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的变革,从而整个社会制度的更替,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人类社会中,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社会地位不同,客观上存在着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存在着一个阶级剥削和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现象。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制度对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意义,即制度是非中性的。当一种生产关系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转化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处于剥削和压迫地位的阶级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会利用国家政权极力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而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地位的阶级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必须团结起来同剥削和压迫阶级进行斗争。“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4]474在阶级斗争中,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阶级最终掌握了国家政权,在政治上取得了统治地位。它们利用国家政权改变旧的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代之以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社会制度,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当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制度变迁主要适用于基本社会制度的变革。至于非基本的具体制度的变革,则不必通过革命的方式进行,并且未必需要整个阶级的参与。

阶级斗争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如何使具有共同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个人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对此,马克思主义通过提出群众、政党和领袖的概念,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阶级斗争中,最先认识到社会发展趋势、代表进步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先进分子自觉形成领导集体———领袖。这个领导集体提出反映本阶级意义要求的一套纲领(意识形态),并逐步建立起一定的政治团体———政党。政党通过自己的政治活动,教育和组织本阶级的广大群众,使之作为一个阶级进行集体行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同阶级的个人之间、同一阶级的不同个人之间,都是有差异的。正是这种差别,使得不同的个人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可见,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在阶级社会中,尽管个人是利己的和理性的,但不同个人之间利己和理性的程度又是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可以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量变之中包含部分质变,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因此,制度的变迁,包括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演变,或同一社会制度内部不同阶段之间的转变,都可采量变和质变两种不同的形式。而社会制度方面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就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变化来说,封建制度之

6

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从历史上看,尽管协作和分工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但只有当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时,资本主义制度才最终战胜封建制度,从而确立自己对社会生产的支配地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4]108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又可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9世纪60—70年代,自由竞争发展到顶点,垄断组织开始出现。1873年经济危机以后,垄断组织得到了广泛发展,但还不很稳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高速增长,各国的垄断组织普遍地迅速地发展起来,它们控制了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和银行等部门,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这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垄断资本主义已经代替了自由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垄断阶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变迁可以采取暴力与和平、革命与改良两种不同的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根本制度及其变迁都是非中性的。因为根本制度变迁所涉及的收益和成本,是分别由不同的阶级来获得和承担的。在新制度与旧制度的斗争中,代表新制度的进步阶级和代表旧制度的落后阶级之间,往往要进行激烈的阶级斗争,甚至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过程中,代表资本主义新制度的资产阶级和代表封建旧制度的地主贵族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并最终采取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式。在革命中,资产阶级用暴力推翻封建贵族阶级的政治统治,取得对国家政权的控制权,通过变更旧的上层建筑,在政治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当然,如果只是个别具体的非根本制度的调整,则可以采取和平改良的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有利于工人利益的制度变迁,如社会救济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8小时工作日制度、普选制度等等的推行,就是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来进行的。当然,这种和平改良也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目的,是要通过对制度变迁的考察揭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科斯指出,新制度经济学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的一种学说,其目的是“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5]252。诺斯明确指出:“新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6]2因此,尽管不同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都把制度看作约束人们行为的一套规则。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他还把制度划分为四类:(1)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市场等;(2)用于影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分成制等;

(3)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联系的制度,如产权、资历等;(4)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框架的制度,如学校、农业实验站等。舒尔茨关于制度的这个定义被后来的新制度经济主义者所接受。例如,拉坦认为,制度是一套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诺斯也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制度确定和限制了人们的选择集合。制度包括人类用来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任何形式的制约。……制度制约既包括人们对所从事的某些活动予以禁止的方面,有时也包括允许人们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从事某些活动的方面。因此,正如这里所定义的,它们是为人类发生相互关系所提供的框架。”[7]425从新制度主义者对制度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谓的制度,是现实社会关系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表现为法律规定或社会习惯。这些作为法律或习惯的制度,形成约束和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

拉坦认为,区分制度和组织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他所谓的制度变迁是指:(1)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的变化;(2)这一组织与其环境的变化;(3)在这一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诺斯对制度变迁的看法更具代表性。他区分了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与法律规则”,如支配选举、产权与合约权利的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

7

则”,它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能只包括个人,也可能是一批资源合作者,或政府性安排。诺斯所谓的制度变迁,是指“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机制组合的边际调整”[6]2252226。“经济变迁是一个无处不在,持续进行的增量过程,它是组织内的个体行为和组织内企业家每日每时进行选择的结果。”[8]因此,尽管新制度主义者区分了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但他们所说的制度变迁,主要是指具体的制度安排的演变。

新制度主义者关于制度变迁的模型很多,这些模型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制度变迁的特征和过程。其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是诺斯的制度变迁模型。该模型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制度变迁的动因在于行为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或外部利润。这种外部利润不可能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中获取,要获取外部利润就必须进行制度的再安排或制度创新。人们进行新的制度安排的目的,就在于使显露在现存的制度结构安排外面的利润内部化,使潜在利润转化为真正能够获得的利润。没有潜在利润,固然不可能有制度变迁,但有了潜在利润,制度变迁未必就会发生。这是因为,制度变迁除会带来收益外,还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制度变迁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对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当制度创新可能带来的潜在利润超过为获取这种利润而付出的成本时,行为主体才会推动实现制度变迁,制度创新才有可能发生。正如诺斯和戴维斯所指出的:“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只有当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我们才可望发现在一个社会内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9]274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步骤:(1)由于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市场规模变动、技术进步、人口增加等原因,若干个人或团体预期到正的潜在制度净利益,从而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或初级行动团体。这是熊彼特意义上的“制度企业家”的集合体,是对制度变迁起决定作用的集团。他们一旦发现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制度变迁的成本,就会竭力推动制度变迁。(2)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具体的制度变迁方案。(3)第一行动集团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制度变迁的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并推动和实施制度变迁。(4)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或次级行动团体。这是在制度变迁中起次要作用的集团,其职责是帮助第一行动集团获得收入而进行一些制度安排。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都是制度变迁的主体。第一行动集团是制度变迁的创新者、策划者和推动者,第二行动集团是制度变迁的实施者。第一行动集团能通过制度变迁创造收入,第二行动集团则不创造收入,只参加收入的再分配过程。(5)两个行动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并就可能获得的创新收益进行分配。

因为制度创新与集体行为有关,所以,如何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参与到集体行动之中,是制度变迁理论必须解释的一个问题。诺斯批评新古典主义把人的“搭便车”行为绝对化,因为这一假设使大集团行动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但事实上,“大集体行动确实存在并且是导致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6]11。另一方面,诺斯并不否认新古典主义关于“理性人”和“最大化”的假设。所以,他也批评马克思的阶级观点,认为马克思把阶级行为理想化,忽视了“搭便车”行为。诺斯的基本观点是,一方面应承认人们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动机,另一方面又不能将其绝对化。之所以社会上并不是人人都有“搭便车”行为,是由于存在意识形态(某种观念、道德、理想等)的力量。个人利益与意识形态对个人行为的共同作用,构成集团行动的基础。可见,诺斯是借助意识形态的作用来解决“搭便车”问题、从而解释集团行动的。

如前所述,新制度主义所谓制度变迁是具体的制度安排的变化,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机制组合的边际调整”,它“是一个无处不在,持续进行的增量过程”,是“组织内的个体行为和组织内企业家每日每时进行选择的结果”。因为制度变迁只是某些具体的制度安排的边际调整,是持续进行的增量过程,所以,制度安排的变化只能采取量变的形式。同时,因为制度变迁收益和成本的获得者和承担者又都是同一些社会成员,是他们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所做出的选择的结果,所以,制度变迁可以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来进行。以这种分析为基础,新制度主义者从制度供给者———制度创新主体的角度,将制度变迁区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类型。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新制度安排的创造,是由单个行为主体(个人或利益集团)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而自发组织实施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是个人或群体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所进行的自发性制度变迁。它以排他性产权结构与分权决策体制为制度条件。诱致性制度变迁强调的是制度变迁的经济性原则,这是制度变迁

8

的基础。但是,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存在外部效应和“搭便车”问题,初级行动团体不可能进行充分的制度创新。所以,由诱致性制度变迁所实现的制度安排的社会供给量,要少于社会的最佳供给量。因此,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有强制性制度变迁作为补充。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国家借助于行政、经济或法律的手段,自上而下组织实施的制度创新。它以非排他性产权结构和集权型决策体制为制度条件。国家是一个在某个给定地区对合法使用强制性手段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其基本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并保护产权以换取税收。由国家推行制度变迁的优势是明显的。第一,国家在使用强制力时存在很大的规模经济。国家作为自然垄断者,能以比竞争性组织低得多的费用提供上述制度性服务。第二,国家可以凭借其强制力、意识形态等优势减少或遏制“搭便车”现象。第三,制度安排属于公共物品。由国家提供公共物品比由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更有效,在制度安排这种特定的公共物品上更是如此。当然,由国家进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统治者的偏好与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集团利益冲突、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及官僚机构等问题。但只要预期的利润增长超过费用,制度企业家终究会出现,有效的制度安排也会被创造出来。因此,由国家进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弥补诱致性制度变迁所导致的制度供给不足。

三、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

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人类历史上最后的社会制度、因而把研究的对象局限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运行不同,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都把制度及其变迁作为研究的对象,并认为制度变迁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但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对制度与制度变迁的看法是有差别的。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从内容的角度来考察和定义制度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制度是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新制度主义是从形式的角度来考察和定义制度的,新制度主义所说的制度是制约人们行为的一套规则。第二,马克思主义对制度的划分或者是根据制度的性质进行的,如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划分;或者是根据制度的内容进行的,如对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划分。新制度主义对制度的划分,或者是根据制度的功能划分的,如前述舒尔茨对制度的划分;或者是根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划分的,如诺斯对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的划分。第三,马克思主义对制度的看法是和它对社会结构的看法联系在一起的。在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中,制度是分层次的,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制度,其他制度如政治和法律制度都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是经济制度的反映。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是一系列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主要表现为法律规定或社会习惯。这些法律规定或社会习惯,只不过是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因为新制度主义看到的只是各种制度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同制度之间并不存在基本的和非基本的区别,也不存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第四,马克思主义所谓制度变迁,是根本社会制度的演变,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更替和同一社会制度自身的变化。新制度主义所谓的制度变迁,主要是具体制度安排的变化。第五,马克思主义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认为经济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与制度(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制度是由经济增长的状态决定的,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另一方面,制度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制度适应经济增长的状态时,就促进经济增长,当制度不适应经济增长的状态时,就阻碍经济增长。新制度主义则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是制度变迁的结果。制度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增长只是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之一。

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都考察了制度变迁的动力与机制,都重视对制度变迁的主体、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的关系问题的研究,都强调意识形态和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但它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第一,马克思主义把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其中的技术进步。因此,在制度变迁的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是一元论的。而新制度主义则把制度变迁的动力归结为人口变化、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技术进步等。因此,在制度变迁的动力问题上,新制度主义是多元论的。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既包括根本制度的变化,也包括一些具体制度安排的变化,如货币、信用、股份公司和交易所的产生等。而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则主要指具体的制度安排的变化。第三,在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中,根本制度及其变迁都是非中性的。因为根本制度变迁中所涉及的收益和成本,是分别由不同的阶级来获得和承担的,所以,根本制度的变迁往往伴随激烈的阶级斗争。制度变迁的障碍不仅来自代表先进制度的阶级成员中可能存在的搭便车动机,而且来自代表落后制度的阶级的

9

强烈抵制。而新制度主义强调的是具体的制度安排的变化,制度变迁的收益和成本似乎都是由同一行动集团获得和承担的:同一行动集团基于对制度变迁对自身的收益和成本的考虑来决定是否进行制度创新。因此,制度变迁通常不涉及集团利益的冲突。第四,马克思主义把阶级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把国家视为进步阶级借以进行制度变迁的工具。因此,根本制度的变迁往往涉及国家政权的更替。而新制度主义把国家看作制度变迁的主体本身,看作促进制度变迁的主体之一。

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都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形式和方式,都重视国家和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作为基本的方法,认为制度变迁既可以采取量变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质变的形式,而量变的积累可以带来质的变化。新制度主义把形而上学作为基本的方法,认为制度变迁是制度安排的边际调整,制度变迁只有量变这一种形式。第二,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及其变迁是非中性的,制度变迁涉及不同阶级利益的调整。因此,制度变迁的过程往往伴随着阶级斗争。当根本制度发生变化,阶级斗争非常激烈时,制度变迁就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当具体制度发生变化,阶级斗争比较和缓时,制度变迁可以采取和平改良的方式。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则认为,制度变迁只是制度安排的边际调整,因而只能采取和平改良这一种方式。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辩证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是经济制度决定政治制度,而后者对前者有巨大的反作用。新制度主义的看法则恰好相反,认为“一个国家政体决定着,指导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这也就是说,除非我们制造出一个稳定的对高效率的经济制度起支持作用的政治制度,否则我们决不可能建立起稳定的、高效率的经济结构。”[8]这就把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恰当地夸大了。

从前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新制度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也存在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方面。

第一,从方法论原则来看,马克思主义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同时也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而新制度主义基本属于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把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给颠倒了。

第二,从对制度变迁方式的划分来看,马克思主义从阶级斗争形式的角度将制度变迁划分为暴力革命与和平改良两种方式。新制度主义则从制度变迁主体的角度将制度变迁划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方式。前一种划分是科学的,后一种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科学的。因为大量的制度变迁是非中性的。这种制度变迁对其推动者来说是诱致性的,而对其纯粹的承受者来说则是强制性的。

第三,从对人性的看法来看,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这种社会关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由这种关系所规定的人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制度主义所说的人虽然是现实的、社会的人,但这种人似乎是一成不变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强调阶级分析法,它不仅重视意识形态的功能,而且重视意识形态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一个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是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新制度主义没有阶级分析法,它只重视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但其意识形态是抽象的、没有阶级内容和阶级差别的。

从前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新制度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之间也存在许多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方面。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从整体的角度分析了根本制度的演变,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则从局部的角度分析了具体的制度安排的演变。这些分析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

其次,从研究方法来看,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属于方法论集体主义,分析阶级斗争如何推动制度变迁,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则属于方法论个人主义,分析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人如何组织成为集体进行制度创新活动;马克思主义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动力和社会力量,因而事实上分析了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但毕竟没有提出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的概念,新制度主义则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这些都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

再次,从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主要从制度的内容来定义制度,新制度主义则从制度的形式来定义制度;马克思主义根据制度的性质或内容对制度进行分类,新制度主义则根据制度的功能或范围对制度进行分类;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都强调集体行动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意识形态对集体行为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重视通过

1

国家进行的制度变迁的研究,而新制度主义不仅分析了通过国家进行的制度变迁,而且分析了通过民间进行的制度变迁;马克思主义通过考察政党、阶级和群众的关系对制度变迁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新制度主义通过对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的行为考察,将制度变迁的过程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同时分析了制度变迁的两种形式———量变和质变,而新制度主义着重分析了制度变迁的量变形式;马克思主义分析了制度变迁的暴力革命与和平改良两种不同形式,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第一种方式,新制度主义则着重分析了其中的和平改良方式。这些内容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

最后,从理论观点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是发展变化的,制度的变迁是理解人类历史的枢纽,新制度主义也认为制度是可以变化的,认为制度的变迁是理解人类历史的关键。马克思主义不仅从长期的角度考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认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而且从短期的角度考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认为生产关系的变更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反作用。新制度主义则从短期的角度考察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运用制度—行为—绩效的范式,分析了制度及其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这些方面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

总之,新制度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既包含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的方面,也包含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方面。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一部分是非科学的,一部分是科学的。我们应该摈弃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中的非科学成分,吸取其科学的因素。惟其如此,才能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新综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

[5]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6]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

店,1991.

[7]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1994.

[8]诺斯.历时经济绩效[J].经济译文,1994(6).

[9]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北

京:三联书店,1991.

(责任编辑:吴增基)

Theor i es of I n stituti ona l Changes of M arx is m and I n stituti ona lis m:

Com para ti ve and Syn theti c Stud i es

L I U Xiao2yi

(School of Econom ics,Central Nor mal University,W uhan43007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 oduces the theories of instituti onal changes ofMarxis m and ne w instituti onalis m syste mati2 cally,and compares the both in ter m s of instituti on and changes of instituti ons,motive power and mechanis m of in2 stituti onal changes,f or m s and modes of instituti onal changes.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theories of instituti onal changes of ne w instituti onalis m and Marxis m are not only mutually co mp le mentary and m ixed,but als o mutually contradict ory and conflicting.The f or mer part of the theory of instituti onal changes of ne w instituti onalis m is scien2 tific,while the latter part of it is unscientific.W e should abs orb the scientific ele ments of theory of instituti onal changes of ne w instituti onalis m,abandon the unscientific component parts of it,s o as t o synthesize the theory of in2 stituti onal changes on the basis ofMarxis m.

Key words:Marxis m;ne w instituti onalis m;theory of instituti onal changes

1

1

新制度主义理论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启示

新制度主义理论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启示 摘要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拓展了制度的内涵与结构,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强调制度环境,尤其是文化―认知层面的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制度环境要求组织追求合法性。组织趋同的制度变迁就是组织在制度环境中遵循合法性机制,追求合法性的结果。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这些理论核心对于制度环境下学校组织的发展带来重要启示。 关键词:组织趋同;合法性机制;合法性;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理论的形成、拓展和理论综合三个阶段。以迈耶和罗恩、迪玛其奥和鲍威尔等为代表从宏观层面探讨制度环境与组织的关系,强调组织被动适应环境。后期托尔博特和朱克尔则拓展了制度影响的微观层面,研究组织在制度环境中的策略性选择。斯科特则对各制度学派的思想进行了综合,提出了综合的制度分析的框架,包括制度的结构要素、制度对组织结构和行为的影响机制、制度的变迁以及制度分析层次等。 本文将在探讨制度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对制度如何在场域层次上影响组织行为和模式的机制进行阐释,以期对学校组织的发展带来启示。

一、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中“制度”的内涵与结构 1.制度的内涵 制度作为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制度分析方法的逻辑起点,在整个制度学派的研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学家理查德?斯科特综合了制度各派的代表观点,认为:“制度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1]在这里,制度是由符号性因素、相关社会活动和物质资源构成的体系结构,其中符号性因素是制度的核心要素,但相关的行动和物质资源也不可缺少。 2.制度结构的三要素 斯科特强调制度是一个具有多侧面的结构,包含三种类型的制度形态,而在一套复杂的制度体系中,这三种制度形态一般是同时存在的,他们共同构成了这套制度的基本要素,即规制性要素(regulative)、规范性要素(normative)和文化―认知性要素(culture-cognitive)。 规制性要素主要指那些明确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行为的合法性在于服从这些规则。这些规则具有强制性,伴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如果不遵守就会受到规则的制裁,组织或社会成员出于工具性逻辑而权益应对。除非获得其他要素的支持,否则尽管规则和制裁比较容易得到实施、效果也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C.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答案解析】:答案选C。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参见教材P40。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德国古典哲学 【答案解析】:答案选C。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参见教材P40。 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答案解析】:答案选D。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参见教材P44。 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国家与革命》 【答案解析】:答案选A。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论我国革命》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参见教材P45。 5、列宁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C.《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答案解析】:答案选C。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参见教材P45。 6、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政治立场 【答案解析】:答案选A。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参见教材P48。 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B.实践性 【答案解析】:答案选B。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参见教材P49。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体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几代领导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大学里面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我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我们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以下几点指导意义: 第一、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制约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而纵观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消极、糟粕的世界观肆意横流。若没有良好的引导语与指导,科学的世界观将会被打压得不得翻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名良师益友,它能帮助我学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我在学习、生活中受益.也指导我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我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会我怎样积极做人,教我明确人生的价值,不自暴自弃,要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 第二、帮助认清客观规律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的,人的意识活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规律的支配。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跟消灭。规律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它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创造性,更具有指导实践跟改造客观世界、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而想要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就必须尊重规律。现在处于学生阶段的我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第三、监督做好实践工作,做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中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大家庭中,还有很多东西不够完善,如体制、法律等,但是 第四、帮助认清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做有理想的新一代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对中国人民进行文化、思想和宗教渗透,笔者就曾在北京某大学游玩时发现大量大学生学习基督教。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 这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同时, 也使西方一些非科学的或糟粕的思想意识大肆侵占大学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新制度主义主要三大流派

新制度主义主要包括社会学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等几个流派。各派之间差异很大: 1、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作为新制度主义三大主要流派之一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首先产生于美国国会研究,其原因是理性选择理论在解释政治现象时存在局限。理性选择理论假设个人是完全理性的,在这种假设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导致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多数,即阿罗不可能定律,但在现实之中却存在一个稳定的多数,为了解释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人们转向了对制度的研究,从而形成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这一流派,诺斯被视为理性选择选择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个人层面探讨制度问题,以个人理性的假设为基础通过演绎方法来研究制度的产生、变迁和影响的规律。它仍假定人是理性的,追求财富最大化,但这种追求是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进行。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产生的前提是合作,但合作往往是难以进行的,“囚徒困境”就被用来描述合作的困难性,交易成本的出现是难以合作的结果,合作产生于危机情况如战争、自然灾害和多轮博弈中,但危机情况和多轮博弈中产生的合作会遇到“搭便车”和欺骗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监督,加强监督就会产生交易成本,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制度就成为必需,制度的作用如温加斯特(温格斯坦)所说为行为者提供积极的激励和消极的激励,使行为者遵守制度,从而实现行为者的自我实施,进而实现制度的自我实施。 2、社会学制度主义 社会学制度主义,是从社会学组织理论中发展出来的,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其出现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代表人物主要有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在他们的著作《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中对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政治学提出了批评。社会学制度主义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倾向于比政治科学家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界定制度,打破了制度与文化概念之间的界限;强调制度行为的方式是通过提供行为所必不可少的认知模板、范畴和模式,而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制度就不能解释世界和其他人的行为;采用某一制度,是因为它提高了组织或其参与者的社会合法性。 理论基础:建立在社会人的假设基础之上——区别于单纯的经济人或理性人,强调义务和责任,但也没有忽视人的自利特征。个人的政治行动受到制度、习俗、惯例的规定和制约,不完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个人的偏好不是既定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能够影响和塑造个人的性格、偏好以及行为方式等。 3、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是西方政治科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出现的一个新制度主义流派,它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对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行为主义和宏大理论的反动。历史制度主义主要批判地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一些观点,吸收了比较政治学中的政治发展理论。 历史制度主义冠之以“历史”,因为这一学派认为历史是克服人类理性局限性的一个主要途径;之所以又是“制度主义”,因为他们注重以制度为核心来考察历史,以国家、政治制度为中心来分析历史。在历史制度主义那里,制度是扎根于政体的组织结构或政治经济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惯例、规范等,它们包括宪法规则、官僚标准的执行程序等。 彼得?豪尔和罗斯玛丽?泰勒在《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中指出,历史制度主义具有相对明显的四个特征: 第一,历史制度主义倾向于在相对广泛的意义上界定制度与个人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历史制度主义强调在制度的运作和产生过程中权力的非对称性; 第三,历史制度主义在分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时强调路径依赖和意外后果; 第四,历史制度主义尤其关注将制度分析和能够产生某种政治后果的其他因素整合起来进行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2005-2016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试题

2005年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一、辨析题(10X3) 1、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2、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体现。 3、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没搞好。 二、简答题(15X3) 1、简述社会有机体及其特征。。 2、如何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3、简述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三、论述题(25X3) 1、从文化的功能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2、有人认为,产权改革是我国国企改革唯一的出路;也有人认为,走产权改革之路,我国的国企是没有出路的。试结合我国国企改革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消除其固有的矛盾。

2005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 一、简答题(3题,45分) 1、简评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 2、简述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二、辨析题(2题,30分) 1、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2、析美国“先发制人”战略产生的背景及其实质。 三、论述题 1、试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关系。(40分) 2、问什么说南方国家的贫困会引发世界的冲突域不稳定。(35分)

2006年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一.辨析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2.因为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因此,二者在质上和量上没有本质区别。 3.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前一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 二.简答 1. 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2. 简单论述收入分配制度中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关系。 3.简单论述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三.论述 1.试论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 2.描述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宏观调控,并阐述其政策和措施。 3.试论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它和哲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等学科方向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前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学科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努力提高学科质量和水平。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的阵地,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199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2002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均属于本学科第一批授权点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二级学科,同时建设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2个二级学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新制度主义与管理1

新制度主义与管理学 在新制度主义与管理学这一章,作者首先对社会学上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及其相关的组织理论和环境理论进行了梳理和介绍,然后将新制度主义与组织联系起来,对合法性在管理学研究中的意义和如何依据合法性做出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概括。读完本章节后,我着重关注了以下几个问题: 1.“新制度主义”新在哪里? 在新制度主义出现之前,早期制度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建立的技术的组合体(韦伯的理性组织模式),同时组织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塞尔兹尼克)。此外,在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一个组织具体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等。然后在前述理论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新制度主义理论。梅耶和罗文从现实现象的观察中提出了与权变理论相反的观点:为什么不同的组织会有类似的内部制度和机构?,由此,他们得出不能仅从技术环境的角度来解释组织现象,而是要考虑企业的制度环境,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等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 早期与新制度主义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1)早期的组织研究强调环境的技术方面,即关注组织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环境。研究者往往从狭义上把环境等同于生产过程所必需的知识,比如输入的可预期性、有关因果联系的知识、研究过程的可分析性等,并且认为是技术塑造了组织的结构;而新制度主义强调制度环境,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2)早期研究技术环境重视效率,要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生产;而新制度主义要求企业运用正确的结构和程序,“形式上”要正确,要与制度环境“同行”,要服从“合法性”机制,采用那些在制度环境下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而不管这些形式和做法对组织内部运作是否有效率。因此,新制度主义最大的“新”在于:改变了人们将组织环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多选题)

1、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 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的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3、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属于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5、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 验活动 7、正确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的有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 然趋势、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9、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祸兮福所倚,福兮 祸所伏、物极必反,相反相成、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10、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 11、正确揭示事物本质的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国家是阶级 压迫的工具、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2、各项体现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3、正确说明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有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形式对内容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14、属于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有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 活动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活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15、人类意识具有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世界、指导改造客 观世界的实践 16、正确体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的有自由是对必然的认 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17、属于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的有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认识主体具有有历史性、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18、能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有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 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情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19、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更重 要,这是因为认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检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20、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21、真理具有绝对性。能正确说明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的有任何真理 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22、能正确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相对真理中含着绝对 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23、能正确说明真理的价值的表现的有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 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真理具有教育的功能、真理具有激励的功能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组织研究

一、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塞尔兹尼克是较早明确地对组织进行制度分析的学者。他认为,组织不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机械工具,而是受其环境和成员影响的有机系统。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自然过程中,组织也成了一个充满意义和价值的制度化组织(institution)。不过,尽管塞尔兹尼克强调环境影响,但他的分析主要停留在组织层次,将组织本身视为一种制度。与此相对,以迈耶(JohnW.Meyer)和罗万(BrainRowan)1977年发表的 《制度化组织:作为神话和仪式的正式结构》[1] 为标志的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则将 组织环境看作制度要素,认为环境中的规则、规范和信念解释了组织是什么,并规定了组织该怎样行动。由此出发,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区分了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强调正式组织结构不仅反映了技术需求和资源依赖,更体现了各种习以为常 的社会事实的合法性要求。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又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与完善: 其一,从模糊解释到框架明晰。早期的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未能清晰地指出符号系统、文化制度以及心智模式等因素,是通过何种机制限制或决定组织选择的。1983年迪玛奇奥(PaulJ. DiMaggio)等人的研究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他们 在解释组织同形问题时提出了各种制度性因素影响组织选择的三种机制:强制、 规范和模仿。[2]此后,斯科特(RichardW.Scott)又进一步发展了包含 规则、规范和文化/认知这三个维度的综合框架。 [3] 另外,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的不断清晰还表现为制度环境构成要素的不断完善。与早期理论把国家和专家视为制度环境中的支配者不同,晚近的制度理论也开始关注诸如私营企业、政治利益群体、家庭等行动者的作用,尤其是突出了制度环境中的市场力量,主张兼合政治和市场来分析组织 ①本文系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中国近现代学校组织结构变革研究”和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当代中国教育转型研究”的子课题“教育转型中的制度问题研究”的初期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陈学军(1978-),男,江苏兴化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组织研究 陈学军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与教育组织研究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一方面,前者的很多概念和观点是藉由后者而得出或加以求证的;另一方面,后者又借助前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理论视野关注组织同形、松散结构以及制度和组织的变革等问题,但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在凸显环境、历史和认知因素在教育组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存在忽略微观基础,淡化批判意识以及缺乏实践关联等不足。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教育组织研究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8)07-0022-05 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重点及复习参考题答案

绪论 一、教学重点 1、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复习思考题 1、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另一种答法比较全的,如下: 答:(1)关于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如果从狭义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术体系,如果从广义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还不太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它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创立并在此后得到不断发展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他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为什么当今时代离不开马克思?可能从三个层面来讲,一个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的 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既属于那个时代也是超越那个时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步骤已经实现,而我们当下已经为他实现更高目标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其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指导价值。如果站在今天来看,当然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具体判断可能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经典原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相矛盾,资本与矛盾相冲突,东方与西方相冲突,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遇到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人类千年更迭之时,为什么马克思在西方的主流媒体发起的千年伟人评选中获得认可?因为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其后一百五六十年来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演化的大趋势,说明马克思的学说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理论。 (综合着答,针对自己的特点,选择重点来作答) 2、马克思17岁时在自己的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答:1835年秋天,马克思写了这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当时,马克思和他的同学就要毕业,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马克思与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4、知难行易。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5、知行分离。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6、知行合一。王守仁持这种观点,他是认为“知”与“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归宿和结果,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论说。其他的“知行观”还有很多,难以细致归类总结。理学家之所以重视知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知行观”一出现,就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根本讨论范畴,因此知行关系的讨论自来就带着伦理道德的内涵。二程把知行关系归结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朱熹继承二程知行观的道德说,肯定了知与行即道德理想与道德践履相结合的重要性。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做了进一步发挥,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他将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合二为一,认为知行分离不利于道德的最终完成,使他的“致良知”有了可行性的保证。总之,传统知行关系的探讨总是以道德为其根本内容的,自来就带着以道德为底色的浓厚伦理色彩。 二、实践的智慧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以知行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认识论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最终落在“行”上,尽管这里的“行”只是内涵狭隘的道德伦理范畴,但却处处体现了重“行”的实用精神。中国文化充满了这种精神。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他更注重学而知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实质上是行或做的意思,即他更强调的是行而知之。朱熹一方面认为“论先后,知为先”,但又认为“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必须在行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复习试题(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复习试题(一)

综合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 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

场 D.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5、毛泽东指示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能厚古薄今,又不能崇洋媚外。毛泽东的思想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 A.事物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的原理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原理 6、“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是( ) A.一切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一切唯心主义观点 7、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8、《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201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两部分组成。课程考核目标主要考察考生能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占30%,简单理解和应用占30%,综合分析和应用占4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两部分组成。考生首先应认真通读教材,从总体上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其次,按照大纲要求,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以熟练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再次,要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能运用有关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相关内容要求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世界统一于物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4.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科学的实践观 2.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3.真理与价值 4.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5. 必然与自由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科学技术与社会历史发展 4.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3.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本质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的产生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