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和平解决意义。

2、讨论东北沦亡的原因,提高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讨论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能够正确分析问题。

3、牢记历史,感受情境中中国人民的悲愤与抗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做真正的中国人。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并根据知识的联贯性分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与必然性。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突破难点:在突出重点时,分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可以得出西安事变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而它的这两种特性,势必会有两种结果,引导学生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选取有用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一组新闻:

1、九一八70周年时,辽宁省及沈阳市将相继举行一系列纪念活

动。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教授认为,这一天是国耻日,全体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惨痛的历史教训。“在这样的日子里,再搞嫁娶和开业之类的庆典活动,实在不应该”。

2、原定于9月18日开业的沈阳一酒店为了纪念这一国耻日,特意推迟了开业日期。一些原打算这一天喜结良缘的年轻人也改变了结婚日期。

3、今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最少也应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4、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师问:“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它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师边说边板书难忘九一八)

二、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生默读

三、学习新课:

(一)预习

要求:同学们在通读课文的时候,对重要的年代、人物、事件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学生阅读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的录音,烘托本课历史氛围。)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一、二、三组负责“九一八”事变这一目的内容,提出问题,准备讲答;四、五、六组负责“西安事变”这一目的内容,提出问题,准备讲答

2、小组交流合作,考虑自己拟的题好不好,拟定的答案对不对。

3、问题(一个)答得正确,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奖个人一分,(班长记录)小组所有同学都答对了,奖小组一分

(三)展示、交流

要求:小组内部展示交流后,派一名代表写在黑板上,每组写一、两个问题。

一组:(1)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借口、结果

(2)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

二组:(3)69页资料说明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三组:(4)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5)中国人民怎样开展局部抗战?

师评价:这三个小组抓住了重点,逻辑性强,板书工整。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讲得清楚明白,通顺流畅,有感情。

1、(生争相登台,以先者为准)一组王晓佳上台讲答第一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柳条湖

借口:柳条湖事件

结果:日军占领东三省,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二组于海洋回答第二题: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师补充: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接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3、三组丁佳回答第三题:不抵抗政策。为了集中力量消灭红军。

4、二组蔡泽南回答第四题: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

5、一组王明媚回答第五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侵略军,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师评价:讲解通顺流畅,简明扼要,声音响亮,人人加分。

师:面对日本残暴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反应又是如何呢?教师提供一些图片资源拓展、挖掘学生的知识库。

生:杨靖宇事迹、“八女投江”

生:列举一些抗日英雄:佟麟阁、赵登禹、吉鸿昌、马占山、马本斋;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驰骋抗日战场的名将──赵尚志;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永远的丰碑──左权;功勋卓著的将军──徐海东。

视频出示大量的图片资料来说明人民、东北义勇军、东北游击队三股势力如何抗战的。

师: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它们在极为险恶的环境里英勇抗战,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回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生2回答:热爱祖国,保卫家乡。

生3回答: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抵抗外侮。

师小结:我们要铭记九一八,而不是高呼“勿忘国耻”的口号。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死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

过渡:从九一八事变中,我们可能看出日本的野心不仅是东三省,而是要独占中国。他占领东北后还步步进逼,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哪里?(──华北)而且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团结起来,

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在全国人民反日运动推动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视频:西安事变

1、四五六组展示交流:

四组:1、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人物、目的。

五组:2、西安事变的结果

六组:3、西安事变的意义

师评价:抓住了要点,写得美观。

2、四组孙玉上台讲答第一题: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地点:西安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逼蒋抗日。

师问:西安事变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

师: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生: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师: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

3、五组李立答第2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

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发生当年,如果是你会主张杀蒋、放蒋、还是囚蒋?为什么?(小组讨论)

一组:我们主张杀蒋,1926年由于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轰轰烈烈的北伐失败了,失败后还屠杀大量共产党员。1933年蒋介石调集50多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进行长征。

五组:我们主张囚蒋,把蒋介石囚起来以后,逼着他和共产党合作,因为蒋介石言而无信。

三组:我们主张放蒋介石,按照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杀死他也不解恨,如果杀死他国民党那里就群龙无首,引起天下大乱。

师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A日本: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

B英美:担心亲日派趁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C 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准备趁乱夺权。

D 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亲自到西安与张、杨谈判。

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

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师:西安事变的性质是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张学良、杨虎城能以民众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功臣,伟大的爱国者。

4、六组蔡龙答第三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师问:你知道十年内战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1927年至1936年)师评价:大家预习得好,合作得好,问题答得很好,而且表现得落落大方,人人加分。

小结: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争史。正是中国人民的顽强的抗争,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牢记历史,做真正的中国人!

(五)、归纳梳理记忆:出示的知识内容

(六)达标测试:(二人互查,人人过关)

(1)西安事变:时间:地点:人物:目的:

原因:根本原因:性质:结果意义

(2)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3)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抵抗侵略,中共派()等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4)擂台赛,看谁答得快又准

阅读材料: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请回答:1、日军在“东北寻衅”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一表明了事件发生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3、材料二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出的?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态度?

(5)、阅读下列材料: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的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①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于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②“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③“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七)总结:同学们自学得认真,合作得愉快,掌握得牢固,很不错,请再接再厉,做好下一节课的预习。

附板书:

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借口、结果

(2)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

(3)69页资料说明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4)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5)中国人民怎样开展局部抗战?

1、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人物、目的。

2、西安事变的结果

3、西安事变的意义

教后反思

为完成本课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预习课文

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完成分派任务,小组交流合作,考虑自己拟的题好不好,拟定的答案对不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交流展示

同学们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呈现给大家,问答讨论中加深印象至记忆深刻。这一环节大家各尽所能,大胆提问回答,锻炼了同学大声发言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得到沟通,智慧得到启迪,认识得到升华,充满了喜悦感和成就感。

你登台,我捧场,教师补充的内容包括影像资料都是为学生理解服务的。

三、梳理知识归纳记忆让学生尽量课堂掌握相关内容。

四、达标测试二人一组检查当堂学习效果,以达到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公布检查结果,表扬积极进取的同学,以带动大家齐头并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得到体现,养成了自觉学习、合作探究、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积极进取的好习惯。

美国一位中学校长在给每一位新教师的一封信中,都有这样的一句话: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进入新课程后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我想,我是在为此而努力。

、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勇往直前,直至成功!

、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磨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坚强的信念。

、对坚强的人来说,不幸就像铁犁一样开垦着他内心的大地,虽然痛,却可以播种。

、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

10、上有天,下有地,中间站着你自己,做一天人,尽一天人事儿。

11、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

12、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13、对没志气的人,路程显得远;对没有银钱的人,城镇显得远。

14、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拼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15、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16、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17、泉水,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18、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为的时机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

19、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20、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

21、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22、一个人,只要知道付出爱与关心,她内心自然会被爱与关心充满。

23、你要求的次数愈多,你就越容易得到你要的东西,而且连带地也会得到更多乐趣。

24、有大快乐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独。

25、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26、生命之长短殊不重要,只要你活得快乐,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事,便已足够。

27、路在自己脚下,没有人可以决定我的方向。

28、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29、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30、改变自我,挑战自我,从现在开始。

31、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

32、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33、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

34、不会生气的人是愚者,不生气的人乃真正的智者。

35、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36、能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以讲述九一八事变、事变后社会各界的不同态度,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为抗战带来的转机等为主要内容。本课为抗日战争史的第一课,是为日军侵华、民族危亡的开始。 学情分析:学生每每学习这部分历史,都会热情高涨,心中充满爱国主义情绪,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性的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及其危害、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培养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思考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培养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全面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探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过程与方法: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强感性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课本,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解决策略:通过视频材料辅助及图表方式学习 难点:西安事变 解决策略:讨论如何处置蒋介石从而理解西安事变制造了改变抗站局面的机会,而能够把握住机会,将事变解决好怎至关重要。 教学过程预设: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城关中心校刘志辉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先听一段音乐《松花江上》(教师播放)。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请同学们想一个问题,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一组投影。 [学生回答]①日本很早就作好了侵略中国的准备;②中国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③三十年代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④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

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⑤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九一八事变”目下的前两段内容。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真实过程。并能复述主要内容。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铁轨,反诬为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侵略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大家可以互相交换看法,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这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回答二:给侵略战争制造一个借口,以便师出有名。 回答三:为了欺骗世界舆论,给人造成一种是中国军队挑起事端的假象。 回答四:柳条湖距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很近,离东北重镇沈阳也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 [教师小结]确实是这样的,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为了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而制造的一个借口。 [教师过渡]九一八事件以后,全国要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南京政府、蒋介石的态度怎样呢?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2.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东三省的沦陷。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一齐来读一下课本上关于蒋介石不抵抗和东三省沦陷一段的内容。 (再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体会东北人民失去家园的痛苦和对日本野蛮侵略的愤慨) [教师引导]同学们,不到四个月,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呢?一曲《松花江上》表现了东北人民的痛苦和愤慨。可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为现实服务。只有弄清了东北三省沦陷的真正原因并对其作深入分析,我们才能从中吸收到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工作。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 1、教学内容分析: 《难忘九一八》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4课,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非常感兴趣,但对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容易偏激,不够客观。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目标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尤其对社会热点更加关注。根据以上特点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对西安事变经过的报道,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4)通过辩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的探究、小组合作、辩论探讨,培养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运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课件、图片、文字,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板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爆发(时间、地点)

2.经过 3.结果 二、西安事变 1.背景 2.发生(时间、人物) 3.经过 4.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了解一组新闻: 1.变爆发70周年,辽宁省及沈阳市将相继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教授认为,这一天是国耻日,全体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惨痛的历史教训。“在这样的日子里,再搞嫁娶和开业之类的庆典活动,实在不应该”。 2.在去年“九一八”前夕,曾担任辽宁省副省长和政协副主席的林声在一次有老红军、老战士和二战受害劳工参加的座谈会上,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吁,他说:“现在还有一些市民在9月18日这天仍然搞一些喜庆活动,这是不合时宜的”。林声的倡议不仅得到了在场的老红军、劳工等的热烈掌声,一些商家和市民也积极响应这一呼吁。 3.去年,原定于9月18日开业的沈阳一酒店为了纪念这一国耻日,特意推迟了开业日期。一些原打算这一天喜结良缘的年轻人也改变了结婚日期。 4.今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最少也应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5.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6.2003年9月18日,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72周年的国耻日。而这几天的珠海,却发生了足以令整个中国愤怒的一幕——数百名日本男客人组成的一个观光团,在一个五星级酒店中大肆“买春”,并公开称“就是来玩中国‘小姐’的”。 7.晨报合肥专讯13日下午2时,鄂州、珠海两地警方联手,成功抓获“9·16”珠海特大组织、介绍卖淫案重要涉案嫌疑人廖某。14日,鄂州警方将廖某移交珠海警方。 承上启下,设问过渡:“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布置学生阅读68—7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在学生阅读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录音,烘托本课历史氛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课程标准: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一、教材地位 《难忘九一八》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 从整个近代史来看,这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面对日本入侵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会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此外,学习本课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对如何处理中日关系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A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B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A.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B.让学生利用政史互融的特点,拉近历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学会运用正确眼光审视历史;使学生学会用史实说话。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人教版必修Ⅲ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案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13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任秋菊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 通过九一八事变发生背景的分析,从而理解日本侵华政策,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西安事变的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简述柳条湖事变的真相,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 结合历史地图册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册的能力和直观认识历史、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史料了解历史的真相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 通过展示图片、讲述杨靖宇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让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政策的第一步,同时介绍日本的侵略罪行、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责任感,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历史背景;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日本侵华政策的由来和九一八事变的关系 教学过程: [老师单元开篇]: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新的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请同学们打开第四单元的首页,从1931年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侵占我国的领土,掠夺资源、劳动力,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战争罪行。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抗日”成为当时的主旋律。经过14年艰苦的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历史解开了新的一页。下面,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中华

《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在这一天拉响了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 1.教师出示图片,并将学生简单叙述九一八事件的大致经过。 学生回答: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经过——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北三省;结果——短短4个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2.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3.教师提问:伪满洲国于何时何地成立?执政是谁?有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1932年,长春。执政是末代皇帝溥仪。危害: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3000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4.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提问: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教师提问: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学生回答: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难忘九一八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今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最少也应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5、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6、2003年9月18日,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72周年的国耻日。而这几天的珠海,却发生了足以令整个中国愤怒的一幕——数百名日本男客人组成的一个观光团,在一个五星级酒店中大肆“买春”,并公开称“就是来玩中国‘小姐’的”。 7、晨报合肥专讯13日下午2时,鄂州、珠海两地警方联手,成功抓获“9·16”珠海特大组织、介绍卖淫案重要涉案嫌疑人廖某。14日,鄂州警方将廖某移交珠海警方。 承上启下,设问过渡:“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布置学生阅读68——7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在学生阅读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录音,烘托本课历史氛围。)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九一八事变 1、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2、69页“文献资料”说明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不抵抗政策。) 3、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 4、东北沦陷后,中国人民怎样展开局部抗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教师小结、过渡: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激发了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的抗日决心。 西安事变

《难忘九一八》教案设计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设计二 学习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及其危害、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探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3、引导学生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张学良、杨虎城,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西安事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①阅读教材找出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和结果 ②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有何反应?(蒋介石、全国人民、中国共产党) ③西安事变的背景是什么?找出西安事变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①九一八事变以后,当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却执行不抵抗政策。(大屏幕显现不抵抗政策,链接到蒋介石图片及给张学良密电,内容: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为什么蒋介石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请同学们分析。 ②请同学们分析西安事变发生后,全国各界会有什么反映?请同学们讨论,积极发言。 ③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三)拓展延伸 1、伴随着歌曲《松花江上》,展示一副副图片,如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沈阳、1931年日军侵略中国东北满洲里、日军残杀中国老百姓等,使学生充分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难忘九一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强感性认识。 3.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三、教学方法 1.情景引导法。 2.讨论法。 3.材料提炼法。 4.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 九一八事变 [视频] 九一八事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 在学生提取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补充。 引导一:日本为何制造“柳条湖事件”? 引导二:日本打到我们家门口,作为中国人,正常反映应该如何?而事实呢? 引导三:引导学生判定蒋介石的态度,教师可以出示材料。 引导四:蒋介石为什么要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呢?有什么理论依据吗?出示材料。 引导五:东北三省沦陷后,人民生活在日本的铁蹄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可以通过日军大量的屠杀、迫害中国人的图片配上插曲《松花江上》将日军在东北的种种罪行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得出九一八事变的第一个结果──东北三省沦亡。 引导六:面对日本残暴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反映又是如何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提供一些图片、视频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东北抗日联军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苦岁月里,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与日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难忘九一八》,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我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砾鏈癉轔鐘庙 二、教学目标: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尤其对社会热点更加关注。根据以上特点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濺賠韋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及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4)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幃哟澀鄭浇(5)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綾诰潛鐺劝轎骛杩靄 (6)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覬鷥昙癲钬垭歼緱鋌駟廠練睐蓟挚韧網鯽阐轭瑣騰鵓贈撵賣钺檜鏡绣閨繯 2.过程与方法:

(1)依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学生有的放矢,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通过问题的探究,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尔蛮叙 (3)运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课件、图片、文字,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裤樺釤躜殫轮勋骓頓狈统輕机嶗鼋涞来讽泷攜侪锥骀惭劇鸹缅蔺囑贅鹈亚壇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蛺郑绑鏌雜哟挢欤鲱柽鐙浹閌湯疠韙鲁办肮镳憤跄遥绥觉訝 (2)通过学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 (3)教育学生发扬抗日英雄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目标导学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托尔斯坦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学为主,利于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鞏據膿挠趸鷗膠垆慍錟聂蓀黿鹭恥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图、音像、文字资料,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

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新人教版

第6课难忘九一八 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内容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标准 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形成学生的大局观、民族利益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教师: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心里很难受。 教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九一八变成了一个悲惨的时刻,从此东北三省的人民脱离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而只能到处流浪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九一八事变。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的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以下表格。

初二历史《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钟祥市旧口一中吴庆艳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难忘九一八》,设计课时为一课时,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下面我从教材、教法、 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板块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版块:说教材 1、教材内容、地位 《难忘九一八》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 从整个近代史来看,这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面对日本入侵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会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⑴、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⑵、方法与过程: A、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B、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C、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B、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重点与难点及落实方案 (1)九一八事变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 方案:通过材料提炼信息以及学生复述,回答相关问题,完成相关目标。 (2)西安事变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又是本课的难点

冀教版八上第18课难忘九一八

第18课难忘九一八 一、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过程与方法:多渠道收集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地图、音像等,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爱憎分明;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的博大胸 三、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四、学法指导: 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最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期。课文三个子目内容紧密联系,围绕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展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中国人们开始了局部抗战;民族的怒吼反映了民族危机加剧背景下中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了;西安事变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在民族危亡、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发动的,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一、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步骤) 1、原因(补充 2、经过: 时间年9月18日,借口: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预谋地炸毁 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污蔑中国军队搞破坏,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称为。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采取了政策,导致的沦陷。

3、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原因: 不抵抗的恶果 4、影响 二、民族的怒吼(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进一步扩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背景:1933年,日本侵犯,国民政府。1935年,迫使 与签订,中国驻军 随后在五省策划,妄图。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一二九运动:(时间)在爆发一二九运动,口号: 3、影响: 三、西安事变 1、背景:(补充中国面临的两种前途;原因;目的 2、经过: 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和发动“兵谏”,扣押了,并通电全国,要求,。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又称。 3、问题解决:中国共产党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主张,并派出了以 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到西安调停。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意义: 五、练习检测 (一)达标反馈 1、下面不属于一二九运动的口号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反对华北自治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3、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是在( A、上海 B、北平 C、沈阳 D、长春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堂实录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堂实录 先请同学们听一种声音《防空警报》(媒体播放)。 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对,是防空警报。每到“九月十八日”,全国各地总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沈阳上空总会响起长长的警报声,那凄厉的警报声仿佛在提醒每个炎黄子孙,永远不要忘记80多年前在沈阳所发生的一幕。历史上的9月18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岁月,走进那段令国人深感耻辱的历史: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先请同学们看视频《九一八事变》 下面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和结果,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展示给大家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下面请同学们从下面的阅读材料中找出原因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思考: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国民党政府蒋介石是怎样的态度呢?下面请看当时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密电: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在短短

的四个多月的时间,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蒋介石为什么不抵抗呢?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组材料: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从此,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图片,看看日军在东北惨无人道的暴行。(展示图片,同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 同学们,看到这此图片,你的心情如何呢?你不想对日本人说些什么吗?你想对当时的中国人说些什么?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但全国人民是怎样做的?中国共产党和东北人民是什么态度呢?下面请同学阅读教材70 页最后一段。 (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制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坚决抵抗。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制日本的侵略)(白板展示抗日英雄杨靖宇、马占山、赵一曼图片,并用放大镜放大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文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设计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要求为: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初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在能力层面,学生课余查阅资料,分析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还不成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课前历史书籍的发放,微视频、图片等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学习本课,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历史基础知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一书中,张学良内心独白为主线,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微视频、电子相册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合作探究,形成历史理解、史料实证以及此基础上的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抗战将士誓死保卫家乡的爱国情怀,理解张学良等爱国人士的进步立场,形成时空观念,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教学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过程教学法、个别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2、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自责 局部抗战——欣慰 联共抗日——觉醒 西安事变——无悔

18.九一八事变教学设计

18.难忘九一八 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知识与能力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日本侵略中国是其长期以来的既定政策,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的史实,树立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通过对西安事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概况的了解,学习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他们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 重点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难点 中日民族矛盾与西安事变发生及和平解决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描述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大家先看一张图片,这是沈阳市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近年来每年9月18日9时18分,辽宁省沈阳市全城拉响防空警报,民众和军人共同撞响刻有“勿忘国耻”的警钟,来纪念九一八这一历史事件。在向大家介绍一首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曾流行一时,它真实的唱出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东北人民的心声。请听(播放歌曲)。歌声带我们走进历史,歌声带我们开始思考。(请同学读:本课问题) 讲授新课: 同学们,每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我们都要先了解它所发生的背景,请看幻灯片,试一试: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一)“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由日本 来参予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折》 “满蒙并非中国的领土。”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学习目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知识梳理】 时间: 地点: 一、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政策: 结果: 影响:开始了。 1、日军侵略华北,民族危机严重。 背景 2、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3、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而蒋 介石不接受二人建议,到西安督促张、杨二人进攻红军。 时间: 人物:、 经过: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二、西安事变 (双十二事变) 1、中共出发点: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 中共主张争取一切力量抵抗。 2、中共代表: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西安事变 得到。 影响:基本结束,初步形成。【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①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②我们要不忘历史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蒋介石在发给张学良的密电中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应予不抵抗, 力避冲突。”这份电报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南京大屠杀 3、西安事变又叫() 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4、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A.改善两党关系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用心爱心专心 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洹滨中学曹艳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意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如何解决。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引导 教学准备《松花江上》歌曲、《西安事变》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听后想想:这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懑。九一八事变这一国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没齿难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二、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生预习。 (出示预习要求:预习时,请认真捕捉有效地历史信息: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原因(背景)等。) 四、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主完成“导学案”的“独立试航”。——然后请一个同学在全班交流答案。 五、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我找到了哪些历史知识点、提出了哪些历史问题)。 2、思考:动脑筋(第70页: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活动与探究(第73页) 六、班内小组交流 1、小组抢答: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要先制造柳条湖事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九一八事变”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待日本的侵略是什么态度?(不抵抗)。我们可以从他发给张学良的密电可以看出:(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并分析) 2、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国共两党正在内战,蒋介石提出“先剿共、后抗日”的主张。)危害:只有四个多月,东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师:东北沦陷后,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同时日本在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下面看一组照片。(出示日军杀害中国东北人民的照片)。 师:面对日本的侵略屠杀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的呢?(学生根据P70-71页的内容回答) 过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不满足于在东北的既得利益,接着把侵略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