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比较优势是个动态概念---

近年来,经济学者们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比较优势问题。从讨论的情况来看,不少学者的思维还是集中在当前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以及应如何发挥上面。当然这是极有意义的探讨,但笔者认为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如果不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人口众多的中国势必长期只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国,而永远不能攀上以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高端产品阶梯,成为经济和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古典经济学中,比较优势原理是人们作出选择和决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是分工、交易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

比较优势是相对优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比较优势原理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在狩猎社会,一个人一开始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造弓箭,于是就专门造弓箭换猎物;另一个人一开始也是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打猎,于是就专门打猎,然后用猎物交换弓箭。如此一来,两个人的“蛋糕”都可以做得更大,整个社会的“蛋糕”也因之更大。

在斯密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一国只要生产自己在成本上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与其他国家交换即可。例如,甲国较为发达,呢绒和葡萄酒的生产较之乙国都有成本优势,但相比之下呢绒更有优势,于是甲国可以集中资源专门生产呢绒;乙国虽然两种商品的生产效率都不如甲国,但相对而言,生产葡萄酒的效果更好一些,于是乙国可以专门生产葡萄酒。甲国和乙国彼此进行交换,双方乃至整个社会都可以由此把“蛋糕”做得更大。后来,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其要素禀赋理论中进一步认为,各国之间的贸易缘于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别,各国、各地区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在回顾了经济学说史上的观点后指出,根据这些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理论,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成功就在于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不失时机地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也符合这一理论的基本逻辑:浙江民营企业在起始阶段选择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不高、资金需求不多、滚动发展能力较强的产业,而这些恰恰是浙江民营经济最初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内蒙古的一些知名企业,如伊利、蒙牛、草原兴发的产业特征,也充分反映了当地的资源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广泛存在,更是体现了我国经济在特定阶段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成本优势。

但李义平接着警告说,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在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甚至有可能使人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陷入或者陶醉于自己自然资源、成本或既有能力的比较优势而不能自拔。事实上,以劳动力成本或天然资源为优势的产业,通常都是进入门槛不高的产业,因而会吸引更多的进入者。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地区、国家被这类产业所吸引时,人们很快就会发现,除了优势不断消失之外,还因为过多资产的投入而被套牢,其竞争优势也会日渐削弱乃至消失。

事实也是这样,近些年我国一些矿城的衰落证明了这一点。仅靠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而不注意培养未来优势,势必导致原有优势发挥殆尽之日即是此地或此国衰落停滞之时!而且从

低技术劳动力生产优势来看,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处在这种“比较优势”阶段,这就难免造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激烈竞争,利润低下也就不言而喻。所以,从国际视角全面看,这样的比较优势还是否属实就很难说了。

魏杰教授也认为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产品优势生产国,但他强调了比较优势学说成立的条件,那就是自由贸易,所有国家的商品都可以自由地交易,没有进口限制,没有配额,只要世界人民需要,我们想卖多少就卖多少。如果这一假设前提不能满足,那么比较优势学说也就不能成立。应当说,在一般情况下,这一前提是满足的,现在我们加入了WTO,关税大大降低,外国的商品可以更方便地进来,而我们的商品也可以更方便地出去,贸易还是比较自由平滑的。

魏杰认为,问题在于,我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贸易足以产生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冲击,影响世界市场上某些产品的供求状况,直至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我国有高达40%的储蓄率,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7万亿元,劳动力每年仅新增就有1000万人,这些投资和劳动力如果都投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能力相当惊人,足以对整个世界市场同类产品造成严重冲击。2004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95,539亿元,很多产品产销量世界第一,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安。中国商品在国外也屡遭反倾销等各种贸易壁垒的伤害。随着我国贸易量的继续增加,这种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如果严重到一定程度,比较优势学说将因失去前提条件而失效。

另外,魏杰也注意到了资源禀赋的变化问题,尤其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资源禀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林毅夫也曾经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严重匮乏,因此只能是选择那些劳动比较密集的产品来生产,他们的这些产品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力,也就能够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进而拥有最大的利润,资金很快积累起来,于是他们的资源禀赋开始发生变化,资本从稀缺转为充裕,它的比较优势就转化为资本密集型产业了。事实上,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资源禀赋确实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一些原来单纯或较多使用劳动力的企业开始提升其资本和技术水平,从手工业作坊变成了现代化的企业,产品的资本和技术含量具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再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来看,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多数地区资本是匮乏的,可是并不排除在某些地区资本相对丰富一些;多数地区技术是非常落后的,也并不排除在某些地区和某些领域存在十分先进的技术,这样我国的产业发展也就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虽然就整体来看我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如果某些地区确实具有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条件,我们也同样应当给予支持。

从讨论中的情况看,有些学者特别强调比较优势的自然演化,即由市场来决定比较优势,政府和社会只是在国内经济表现出某种比较优势之后再去做些辅助工作,而不需或不能去主动培养潜在的比较优势,这是笔者所不能同意的。法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在其成为发达国家之前,无不经过一个有意培养本国比较优势时期。各国的自然禀赋相差较大,开放之初,各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是必然的,否则你就没有竞争优势,但仅止于此肯定就会遭受相对发达国家的剥削,造成大量财富的转移和损失。相对后发国家有意培养未来竞争优势确是必要和现实的。由劳动力资源优势向资本和技术资源优势转化是人为加自然演化结合的结果,完全放弃人为因素或一味地拔苗助长都不是科学的做法。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一个非均衡、发展中的区域,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或路径,当然有各种各样理论和现实的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无疑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或路径选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但在如何认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问题上,存在许多重大分歧和缺陷。本文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竞争优势本质上就是广义的比较优势。在一个发展中的区域经济中,只有充分地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才有可能创造和维持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内在一致性

1.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同属贸易理论,只有其特定的解释领域,两者既不相互对立,也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而更接近于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自从大卫·李嘉图创立比较优势理论以来,作为一种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就一直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深化。按照李嘉图的说法,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该差异的来源是各国生产产品时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毋庸置疑,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仅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在多种要素存在的情形下,该理论在解释比较优势来源时发生困难;完全竞争,不存在规模经济和公司活动等诸多局限性。因此,其后的贸易理论都把克服这些局限作为努力的方向。无论是赫克歇尔——俄林“要素份额理论”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方面来寻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还是“新的贸易理论”放弃关于规模收益不变和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以及不同国家的企业或产业获得不同水平或内容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都发展和深化了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新的发展动向提供了程度不同解释。但至今也没有出现一种具有普适性解释力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仍被用来与新贸易理论一起,解释和实证检验各种不同的国际贸易现象,两者不存在相互代替的问题,而更接近于一种互补的关系。

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一致性,竞争优势本质上就是广义的比较优势。

(1)内容上的一致性。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来源通常有如下几个方面:特殊的资源优势(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其它竞争者使用较低的成本也能够取得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发展规模经济等。尽管竞争优势的重心不在于低成本竞争优势,但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上,低成本竞争优势作为低层次的竞争优势,其内涵是与比较优势相一致的。

(2)来源上的一致性。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李嘉图认为,贸易是基于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因而他的理论中已经包含了关于技术差异的观点。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上,而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则建立在通过对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的投资和创新而创造更能符合客户需求的差异型产品上。为了创造高层次的竞争优

势,企业唯一的选择是进行持续的投资和创新,因此,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持续不断的投资和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与比较优势理论关于比较优势来源的看法具有一致性,至少要素禀赋的投入是企业投入和创新的基础,只不过竞争优势理论更强调创新。

(3)本质上的一致性。竞争优势,无论是低成本竞争优势还是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归根到底仍然是一种比较优势,是针对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在处于新技术前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或各个产业中的新产品研发区段具有比较优势。在这些产业和产业区段中的生产和研发活动,需要有高人力资本的人才,才能较好的克服新技术开展和新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所以,具有高物资资本水平国家企业,必须雇佣其有高人力资本的人才,强调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这是这些企业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和表现。因此,从本质上说,竞争优势是广义的比较优势。

3.竞争优势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和前提条件。

按照波特的观点,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的建立需要相应的环境,也就是需要钻石体系中的四种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的相互配合才能够形成。但是,只要我们稍加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正是波特“钻石体系”中的主要因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充分地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是国家创造和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其理由在于:第一,充分利用现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生产活动,不仅是企业和国家具有竞争力的前提,而且也是创造更为“高级”的生产要素的必要条件。第二,只有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同业之间才会有最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第三,只有那些符合经济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利机率高,吸引投资多,分工才可能比较细,新的相关或者支持性企业才会不断出现,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产业集群。

二、发展中的区域经济战略和路径选择

通过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的选择问题上,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以下三点:

1.为了形成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实现人均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充分地利用自己当前的比较优势。如前所述,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或区域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经济的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其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只有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企业和产业才能够拥有最大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国家和区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进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与发达国家不断接近,最终达到获得高层次竞争优势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目的。发展中的区域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要素投入约束。这些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充分发挥传统的以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本和技术,培养企业家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2.利用外部经济和后发优势,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较优势的利用和发挥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的作用将逐步减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的区域将变得无所作为。通过贸易活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并迅速地“外溢”到其他产业,这类外部经济以及可以借鉴发达地

区的经验教训并结合自身实际作出更为明智的发展战略选择,以避免“弯路”的后发优势,构成发展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广义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对于发展中的区域而言,仅仅依靠从内部演化出现代经济结构的过程是缓慢的,因此,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的情况,更好地利用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是发挥并拓展比较优势,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的重要举措。这方面,可以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加强国内的区际贸易;积极与国际跨国公司开展合作;重视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

3.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努力创造高级生产要素,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作用的同时,必须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使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与联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竞争,并使技术能力和优势成为竞争的主要基础;由此也赋予了市场竞争以新的特征,使得竞争的关口前移,即从以往的最终产品的竞争前移到产品开发甚至科学研究阶段,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至关重要。这些新的发展加上国际贸易的扩大,使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作用相对减弱,高级要素诸如知识、人才、科研开发机构以及信息网络等的作用日渐突出。而高级生产要素的创造依赖一定的环境和制度基础。因此,对于发展中的区域而言,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努力发展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创造高级生产要素,对于提高竞争优势,加快自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总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立性,逐步积累条件,最终以发展竞争优势为主导,切实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是发展中的区域战略和路径的正确选择。

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

比较优势是指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产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从亚当·斯密提出绝对成本理论至今200多年的历史上,比较优势理论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为代表,可以称之为“比较成本理论”阶段。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利益的驱动,主观上为自己服务的微观经济主体可以通过分工和交易,在客观上为社会工作的同时,实现自利和互利、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联系。其实现的方式是,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最终可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这种交易活动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这一理论被称之为“绝对成本”或“绝对优势”理论。这个理论在历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但问题是它难于回答,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缺乏绝对优势,这个国家能不能或者怎么样参与国际分工?李嘉图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它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大部分处于劣势,也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相对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比较内容是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他这个被称之为“比较成本”或“比较优势”的理论的精髓在于,如果一个国家所有商品的劳动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高,但只要这些商品的劳动成本相对于贸易伙伴而言并不完全一样,那么该国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从而在贸易中获益。当然,这个理论有着其前提条件,即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第二阶段是以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为代表。李嘉图的理论无法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H-O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它的前提是,各国的生产函数是相同的,而李嘉图的理论认为,各国比较成本的差异是由于各国生产函数不同带来的,即各国的生产要素不同。在H-O理论中,劳动不再是惟一的投入,但生产规模报酬仍然不变,市场经济也为完全竞争。第三阶段是以二战以后崛起的所谓各种新贸易理论为代表。由于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在前提中假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存在理论前提上的不足,也由于它们难于解释二战以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新特点,这些为比较优势理论进入新阶段创造了条件,一些新的理论如产品生产周期论、人力资本论、技术贸易论、收入偏好论、产业内贸易论等应运而生。近20年来,许多经济学家利用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和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差异产品等概念大大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1985年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兼容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导入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因素等新的条件,他们认为,第一,产业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国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国,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比较优势。第二,产业内贸易则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基础上的,即使两国具有同等的技术水平和相同的资本的劳动比率,两国同产业的厂商仍将生产异质产品,消费者对外国差异制成品的需求仍将引致产业内贸易。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贸易双方一般能生产种类有限的产品,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来增进双方的社会福利。第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和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是

可以共生并存的。

从发展历程看,比较优势理论不论是从内涵,还是从研究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较优势理论由一般贸易理论,成为产业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特别是所谓加快发展战略和跨越式战略的重要依据。从这样的层面看,特别是结合后发国家经济的实际、世界性信息化浪潮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比较优势理论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第一,比较优势理论已经实现从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的转变。传统理论的出发点是过去或现在我们有什么,而不是考虑到这些因素可能在未来发生变化,不是考虑到比较对象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因而根据静态目标考虑的产业重点和政策选择往往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动态比较优势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后发国家处于劣势或优势地位的资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形势的变化,可能由劣势转为优势,或由优势转为劣势。例如中国的纺织业,在加入WTO前,由于受到种种国际贸易的制约不能发挥优势,一直处于劣势状态,国内大量的企业亏损,减人压锭,关门停产。现在加入WTO之后,中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全面显现,很快由劣势转为优势。二是先进国家的某些资源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它们与后发国家的相对优、劣势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例如由于外币汇率的变化,可能导致东南亚地区劳动力成本下降,中国的劳动力的优势地位相应地减弱等等。

第二,比较优势的内涵由单一的劳动力成本发展成多个因素的综合比较转变,而其中某些因素的作用,特别是技术能力、人力资本的作用在进一步强化。由单一考虑劳动力成本,向综合考虑劳动力、技术、资金、原材料等诸多因素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信息化的浪潮和知识经济的推动,生产力中各个要素的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新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因此资金、劳动力数量和原材料正退居生产力的次要地位,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知识信息上升为第一生产要素,成为比较优势的主要依靠力量和产业主导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比较优势也要由简单比较劳动力成本,转为比较综合成本,进而比较产业的最终竞争能力。

第三,比较优势理论从供给方的比较优势分析转向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转变。传统理论的出发点是供给方,考察它的劳动力成本、资源状态和变化情况,这是比较优势的基石。但是仅仅考虑供给方会产生偏差,容易导致错误的决策。例如中国的制鞋业,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占据了美国的很大一部分市场,美国作为一个需求方,它的比较优势在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领域。中国生产的耐克球鞋是一种高档球鞋,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具有高档鞋的比较优势,而该国的比较优势在农产品方面。那么,我们对先进国家和后发国家要采取不同的比较分析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比较效益。因此,需求方的比较优势也是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四,从适应比较优势到创造比较优势转变。正如前面所讲的,比较优势本身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这就为发展中国家扬长避短、加快发展提供了可能。那么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够扬长避短,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呢?这就是要在适应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创造比较优势。自然资源状态难于改变,人力资本水平是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的。在信息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就是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这种比较优势的最终形成和产生效果,可能需要更大的投入、更长的时间、更大的努力,但它能充分发挥知识外溢的功效,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发挥比较优势的需要,彻底改变落后和被动的局面。即各个国家在比较优势的规律面前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否则它就可能是一个枷锁,迫使后发国家永远落在别人后面不能超前。不能创造比较优势、不会创造比较优势、不敢创造比较优势,是发展中国

家在比较优势理论面前的一个可怕的“陷阱”!

第五,要从重视绝对比较优势向重视相对比较优势转变。比较优势是相对优势,不等于绝对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的技术在世界上可能没有比较优势,更谈不上竞争优势,但它有可能是该国产业技术上最先进的技术,那么就应该优先发展本国有相对优势的该项技术及产业。同样,一个国家的某些技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相比没有比较优势,但在第三国可能有比较优势。由于世界是如此之大,那么这种技术和产业仍然可以优先发展,因为它也可以在第三国找到优势。现在有这种观点,发展中国家就只能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型的产业和产品,这种把比较优势理论凝固化的观点是为后发国家设置的另一个“陷阱”。

中国高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04年中国铁路长远规划,经过多年的高速铁路新线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 一、比较优势 1、建造成本较低。中国铁路呈网络规模化发展使得桥梁、隧道、车站等不同建设部分的设计可以实现标准化;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总体来讲,中国铁路建造成本是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二。原因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施工单位及设备供应团体建设积极性较高;业务量庞大,可以采用摊销资金的方式去购买施工设备;较完整的产业链降低了成本。 2、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是中国高铁独具的优势。中国的高铁建设历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目前大力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 二、竞争优势 中国高铁是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这并不是它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就具体的一些项目而言,中国的报价并不比国外低多少。中国高铁的优势是综合性的。 1、中国高铁拥有全球最丰厚的运营经验,每年有几千列动车组在运营,有9亿人乘坐,这是一种无比庞大的数据库。中国高铁在不同的运营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由此获得的运营

数据也是全球最丰富的,这些数据反过来对世界范围的高铁建设提供了庞大的实践数据支持。且中国高铁运营成本低,由此也产生了规模效益,有国外统计,中国高铁的运营成本是每公里7美分,而法国TGV(高速列车)该项数据是27美分,西班牙高铁该项数据是25美分。 2、中国高铁快速且安全。据《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杂志统计,在目前全世界运营速度最快的20条高铁排名中,中国囊括了前6名。2008年6月24日,中国制造的和谐号动车组,以时速394.3km 从北京驶至天津,创造了中国高铁最高时速。2011年12月,中国南车制造的CIT500型动车试验时速达到了605km,打破了法国的最高纪录。中国高铁的行驶速度超过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开始领先世界。 中国高铁不仅速度跑在世界前列,在安全可靠方面也毫不逊色。就轨道技术来说,中国已经建成1000多km长轨道的无缝线路,而日本只有几百公里;中国的高铁轨道实现了100℃温差不变形,而德国、日本尚未掌握该项技术 3、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修筑时间短。在保证交货期方面,中国的竞争力是世界上最强的。比如印尼的高铁项目是140公里,要完成它,日本动辄报个五年。而对中国人而言,五年时间大概能完成京沪高铁间长达1000多公里的项目。中国高铁已经是批量的工业化生产制造方式了,快到了什么程度呢?正常的一列动车组由8辆构成,2014年前后,中国的工厂在生产制造巅峰时就可以达到1天产7辆,也就是差不多一天生产一列动车组。 4、中国高铁勘测设计与施工领先。 中国铁路在勘测设计中已广泛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BIM技术等,实现了勘测设计一体化,为中国高铁勘测设计的高效精确提供了有效保证,铁路工程勘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的高铁施工队伍在高铁路基、桥梁、隧道、线路、电化、电力、通讯、信号、车站的建设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曾建设总里程世界第一、最高设计时速350km的武广高铁;我国首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研究 经济贸易系 国际经济贸易实务(物流与报关)1班 2009级 09421107 刘杏铃

发展前景:东盟业已形成的国际经济、政治实力;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东盟内部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上的改善; 以及东盟艰难跋涉、发展壮大的实践本身等,却为东盟一体化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障碍:东盟的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相比,其进程中还存在着社 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经济结构缺陷等重重障碍. 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 状态或过程。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以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合作、变化、发展的浅析。

东南亚国家自由贸易区经济学家大英帝国经济一体化

三、正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经济方面的优点,重要的有: (一).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二).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 (三).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四).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 (五).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六).生产要素跨越国境; (七). 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 (八).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跨国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的活动日益频繁。各国政府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放开以前对外国公司封闭的产业,更强更广泛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运动,资金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认同并强化了一体化的潮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二)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四)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 ———兼论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 比较优势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在80年代发表了其著名的三部曲,即《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那么,比较优势论与竞争优势论到底有何异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取向。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应追求竞争优势来发展对外贸易,另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还是应该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本文首先从学术背景上对这两个理论进行概念辨析,然后介绍波特教授最新提出的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萨缪尔森认为,比较优势这一概念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美妙想法。对于这一经济学概念的内涵,80年代初期我国国际贸易学界曾经热烈讨论过。正是通过对它的讨论,迎来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确实,比较优势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概念。说它古老,因为在古典经济学时代,李嘉图就创立了它;说它年轻,是因为其内涵在当代还在发展。比较优势概念内涵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经济学时期,比较优势的含义是比较成本。 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他本人提出的是比较成本论。他以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葡萄酒为例,证明对外贸易发生的原因是两国劳动生产率差异造成的劳动成本的不同。李嘉图也考察了技术对贸易的影响。但他没有考察技术进步的原因,即技术是外生决定的。以现代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李嘉图的例子,李嘉图确实具有机会成本的思想,只不过他考察的只有劳动这一稀缺要素。 2.新古典经济学阶段,比较优势的含义是机会成本。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市场交换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变成对稀缺资源如何进行配置。实质上是论证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这样,比较优势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机会成本概念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当代。俄林运用一般均衡价格理论和经济地理理论,提出要素比例论,认为一国比较优势的源泉在于其天然要素禀赋,包括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 3.当代经济学阶段,强调比较优势的内生性与动态性。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外生性与静态性,如李嘉图的外生技术比较优势、俄林的外生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它们需要一系列严格的前提假设才能成立,包括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技术水平不变、要素质量相同及数量保持固定不变、要素在两国之间完全不流动、不考虑需求差别、无交易成本、实行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我国对外贸易得到持续性发展,防止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我国需要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阐述了我国对外贸易可能存在的“比较优势陷阱”,最后探讨了新经济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来源。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善,逐步实现了出口去向从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向以发达国家为主,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制成品的比重已经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这些都表明我国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从出口总额来看,中国出口总额在近20年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加入WTO 之后出现更大幅度的增长。从1978年97.5亿美元增长到了2006年9691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近20%。从出口商品结构上来看,工业制成品比重明显高于初级产品比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980年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仅45.9%,2005达到93.6‰从出口去向来看,我国出口发达国家的比例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出口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在逐年下降。2006年与我国发展贸易往来的国家有228个,美国和加拿大、日本、欧盟是主要贸易合作伙伴,拉美、非洲和大洋洲地区与我国的贸易总额在上升。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在逐年增加,从1999年占出口总额的16.7%到2003年的27.1%。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比较优势陷阱” 上述变化标志着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无论在产品质量和规模上,都随着贸易成果的扩大而增强。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比较优势不具备持续性。我国能否保持外贸的持续快速发展仍然是一个焦点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我国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加快,活力加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但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不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生产关系范畴,直接关系到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最早源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状况,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加之各地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或道路,从而必然带来区域间的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理论上讲,它是学术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反思的结果。从实际上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为解决区域差异扩大问题提出的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谓区域协调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城市问交流,合作和协商等的多层次平台,加强彼此协作,强化各自联系,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区域内部各地区,区际之间协调发展,而且要求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究竟什么是协调发展,却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区域协调发展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 (1)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即各区域都享有发展经济的机会,国家政策在向西部倾斜的同时,也要为中部的崛起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兼顾东部落后区县,做到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因此“公平”和“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立足点。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上看,是在满足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同时实现公平,即实现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区域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提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区域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竞争策略)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最全版

(竞争策略)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文献号】1-41 【原文出处】理论学刊 【原刊地名】济南 【原刊期号】200403 【原刊页号】38~42 【分类号】F10 【分类名】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405 【标题】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必然选择 【作者】胡俊文 【作者简介】胡俊文,江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胡俊文(1962—),男,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副教授。 【内容提要】以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为核心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以新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 的竞争优势理论,为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相互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既相互分 离,又相互联系,且在壹定条件下实现转变。中国产业发展必须强化现有比较优势,加快引进新的比较优势,培 育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加快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摘要题】产业结构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相互关系/战略调整

【正文】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04)03-0038-05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应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而深刻认识这壹问题,就必须分析比较优 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相互关系,进而推动中国产业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快速转变。 壹、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学中,用来解释比较优势的理论主要包括英 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1919年用瑞典文发表的壹篇重要论文,因而要素禀赋学说又称赫克 歇尔—俄林模型。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从俩个方面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和动力:壹是生产同壹 产品时,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二是各国间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各国间的这种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 形成。也正是这种差异,成为各国产业间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原因。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主要在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以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即壹 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涉及的是各国间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在市场不完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西方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轨迹及其启示 【文章日期】2005-05-20 【作者】郭波/吕守庆 【正文】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2395(2006)01-0071-06 由托伦斯首先提出并由李嘉图系统创建起来的比较优势学说,是西方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20世纪中期以后,以赫克谢尔—俄林—萨谬尔森模式出现为标志,它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从理论上证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各国都会得到比较利益。一二百年来,这个理论一直受人称颂,反复论证,成为经典。但在国际经济现实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比较优势学说究竟是否正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参加WTO 能否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得到比较利益?如果能,其条件又是什么?为此,本文试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作一番回顾和分析,以便从其变化的轨迹中找到解答问题的线索来。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轨迹 (一)古典阶段的李嘉图贸易理论 作为国际贸易成因的比较优势,其来源是比较成本。虽然首先提出比较成本这一观点是托伦斯(R. Torrens),①但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并对此进行系统论证用以解释国际贸易现实的却是李嘉图。 李嘉图首先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他说:“使我们决定输入商品的动机是发现外国的价格比较便宜,是商品的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的比较。如果一国输出帽子,输入毛呢,那是因为制造帽子以交换毛呢比自己制造毛呢所得更多。”②李嘉图曾以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来说明比较优势以及比较利益的形成。他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如下表所示: 表1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单位:人/年 呢绒酒 英国 100 120 葡萄牙 90 80 比较成本(英/葡) 100/90=1.1 120/80=1.5 从表中可以看出,英国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比葡萄牙高,但比较起来,英国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高一些(或者说成本相对低一些),即英国生产呢绒具有相对优势,通过交换可获得比较利益;而葡萄牙尽管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占绝对优势,但两相比较,生产酒的优势更大,故生产酒更有利,生产呢绒则相对不利。李嘉图借此说明:当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存在比较差异时,只要两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两种商品的产量都会增加,通过交换各国都能得到比较利益。当我们将上述结论进一步推广到三个国家三种商品的交换活动进行验证,发现它仍然适用,这就证明比较成本说的基本原理是完全科学的。对此,马克思事实上也曾予以肯定。③重视比较成本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创立比较优势学说,是李嘉图对国际贸易学说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对地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研究摘要:通过对保定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运用结构偏离度方法研究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测算保定市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灰色关联系数,分析了高等教育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性。结论表明,驻保高校是促进保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深层次动力,基于此提出了合理发展保定高等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保定历史悠久,崇尚文化,汇集了河北省大部分高等学校。在“十一五”期间,保定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各县区存在较大差距。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逐步改善和调整产业结构,对推动经济发展尤其重要。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出现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这些新的经济社会变革又必将促使为其提供智力、人才与科技支撑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结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上作出相应的调整。本文以保定市为例,通过对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的关联分析,研究如何发展高等教育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保定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保定市产业结构的总体发展分析。2003年以来,保定市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见图1)。 从总体趋势来看,2003—2008年这一阶段保定市的产业结构呈

“二、三、一”型,即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标志着保定的产业结构向更高阶段迈进了一大步。但根据世界银行钱纳里等经济学家研究,人均GDP 2 000美元以上(1980年,美元),第一、二、三产业生产结构为15.4%、43.4%、41.2%,而保定市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5.62%、48.31%、36.07%,距此标准尚有差距,有待发展调整。而与发达国家的“三、二、一”型结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保定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其中产业结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发展变化客观上要求就业结构与之相适应,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升级也伴随着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对于就业结构来说,除产业结构外,还受体制、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并不表现为与产业结构同步变化,就业结构调整可能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一般用结构偏离度来表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非同步关系。当结构偏离度等于0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完全协调,若偏离0越远则意味着结构的偏差越大。根据统计数据,对2003年以来保定市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绝对值很大。这表明,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很不协调,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但这种不协调性较为平稳;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均小于零,说明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讲演者小传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有著作13本,其中《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翻译成6种语言出版,《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与《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分别获1992及2001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授予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2000年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1997年被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授予约翰·克劳夫爵士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 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 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存量的小国,但是,已经成为增量的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前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一套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资源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区域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为了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地区经济合作,我国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强调,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进一步开放价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培育和发展商品市场、资金、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推动区域贸易和生产要素的区域合理流动,加快地区产业结构的和合理化调整,为“十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各区域之间产业优势比较: 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工业、精密仪器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轻纺工业等。这些产业明显体现了东部发达地区的资源及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优势,并且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与较长的产业链,各行业的技术现代化水平较高。 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机械制造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以及煤化、盐化、磷化为主的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也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成长性不高,面临比如发展空间有限、设备老化、附加值不高等发展困难。 西部地区则主要集中于资源相关的产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天然气开采、旅游业、畜牧产品,这些产业均为资源型,耗能高、产量大、附加值低,没有形成产业链,多为原材料与初级产品。 东北地区:所谓老工业基地,主要是指在新中国成立前以及20世纪50、60年代(部分为70年代)形成的,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生产规模大、历史上曾对我国经济起到很大作用、做出很大贡献,但现在却表现出产业结构老化、产品不适应市场、技术落后、体制陈旧、产业竞争力下降、陷入整体困境的工业基地。东北三省的原油产量和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商品粮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其中重型卡车产量占全国的1/2,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钢产量占全国的1/8,重型装备制造业,军用飞机、核潜艇等重要的军品生产任务均在东北。 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综合比较单位:(万人)

目前我国的比较优势分析

对“比较优势陷阱”的认识以及目前我国的比较优势分析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从中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人“比较利益陷阱”。 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表明:比较优势战略不能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面貌,也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不公平现象。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即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的推动作用。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具有固化原有产业分工的作用,使发展中国家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突破比较优势战略的束缚,实行竞争优势战略。所谓竞争优势战略就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强调贸易动态利益的贸易发展战略。它强调贸易利益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为了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贸易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一些中短期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注重产业内部的交换关系和产业的生产率以及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能适应当前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不断上升的趋势,它所关心的是如何将一国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充分发挥对外贸易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 比较优势原理虽然发端于对贸易问题的研究,却根植于市场经济体制,依赖于市场体制的充分作用。它与国家的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利用比较优势实际上是对市场机制的遵循。在经济发展每一阶段,运用比较优势可迅速增加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这方面来说,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现实的世界并非是完全自由贸易的。在保护本国产业和维持本国充分就业的压力下,国家就会采取种种贸易壁垒限制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入。在全球劳动力密集的低端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贸易条件日趋恶化的条件下,如果一味运用比较优势参与世界分工,就会强化本国在这种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从而陷入比较利益的陷阱。同时在资本存量增加时,低素质的劳动力数量是阻碍比较优势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若未看到我国的比较优势而盲目地追求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由于资金支持的不足而陷入到赶超的陷阱中。 产业政策的前瞻性和现实性决定了其目标的多元化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说,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加速阶段,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全面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信息化代表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潮流,而全球化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所以,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必须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国际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采取多目标战略。 (1)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虽然在现实的不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源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但作为一国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产业演进来说,比较优势仍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正如迈克.波特所言,比较优势是最大的竞争优势。产业政策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阶段,因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先阶段实施竞争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丰裕的劳动资源、既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和尚可通过技术改进和制度改革拓展的产业发展空间等条件,使得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处于劳动要素具有比较禀赋优势阶段时推动经济增长的理想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地吸引我国城乡中存在的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