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考题库-2017-产业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考题库-2017-产业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考题库-2017-产业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考题库-2017-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一)论20、试论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是20 世纪3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特定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内在联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揭示产业组织活动的内在规律性,为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为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政策建议为目标的一门微观应用经济学。

1)起源。产业组织理论的第一次研究高潮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未。1938年,梅森教授(Mason)在哈佛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机构——梅森联谊会,并将以往对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从偏重于垄断和反垄断扩大到整个市场和厂商的分析上。1939年梅森出版的《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从而为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形成。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J.Bain)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理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Structure)—行为(Behavior)—绩效(Performance)分析范式,即强调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在一个给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又是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由于以梅森、贝恩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本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该学派被称为哈佛学派。

3)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即所谓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他们强调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在实际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仍然应该从价格理论的视角来展开研究,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4)新产业组织理论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新产业组织理论,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以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1970s以后,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及合约理论等新理论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基础、方法工具及研究方向都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在研究基础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注重市场环境与厂商行为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体现了在逻辑上的循环和反馈链。在方法和工具上,则运用了大量的现代数学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多变量的分析工具。在研究方向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强调了在不完全市场结构条件下厂商的组织、行为和绩效的研究,特别是寡占、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市场,在理论假定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信息的维度。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沃特森(Waterson)、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等。

(二)简28、产业经济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产业经济学涉及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等多项内容。总体而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方法的集合。最基本研究方法乃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两种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1)基本的研究方法——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往往是描述性的,主要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规范分析则是一种命令性的表述,它做出关于:“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判断,即在有关经济现象的分析中得出的一种价值判断。

(2)理论分析方法和经验分析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是指在特定的框架内对事物进行理论上的演绎、推理和归纳;经验分析方法则是运营数据或实际资料的经济学研究。(3)具体研究方法

3.1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

3.1.1 案例研究(CASE-STUDY)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实际中的经济现象作为案例,定性定量相结合地分析说明某一经济规律,特别适用于无法精确定量分析的复杂经济事例。

3.1.2 经济计量(Econometrics)方法(20世纪60年代):基本思路是以结构和行为为一方,以绩效为另一方,找出他们之间的一般关系。

3.1.3 博弈论(Game Theory)分析方法(20世纪70年代):用于研究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状态下的市场均衡和厂商行为,已成为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统一方法,其中非合作博弈论及其分析方法又居于统治地位。

3.1.4 产业实验室研究方法

是利用计算机在实验室内观察现实市场中无法观察到的某些变量,如信心、边际成本等对产品价格,对厂商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然后通过控制部分变量来考察研究者最为关心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2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

3.2.1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3.2.2跨国比较分析法

3.2.2.1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揭示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2.2.2截面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点上,或研究某一对象在同一时刻内部结构的数量指标的方法,又称为横断面分析法。

(三)简26、什么是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产业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附:(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

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四)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分为A-Q共17个部门,其中包括99个行业类别。这17个部门为:A、农业、狩猎业和林业;B、渔业;C、采矿及采石;D、制造业;E、电、煤气和水的供应;F、建筑业;G、批发和零售、修理业;H、旅馆和餐馆;I、运输、仓储和通信;J、金融中介;K、房地产、租赁业;L、公共管理和国防;M、教育;N、保健和社会工作;O、社会和个人的服务;P、家庭雇工;Q、境外组织和机构。

(五)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参照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因此产业划分与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第三产业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四)论14、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产业结构优化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2、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产业结构的改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业结构的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3)产业结构的改进是经济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产业结构的状况是经济效益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5)产业结构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论16、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产业结构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依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情况,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制定并实施的有关产业部门之间资源配置方式、产业间及产业部门间比例关系,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促进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综合,是旨在促进本国产业结构优化,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体系。

2、有效产业的扶植政策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政策、财政和税收的倾斜政策、金融和信贷的优惠政策、行政干预的引导政策,法律和法规保护政策、技术人才的支持政策、教育和文化的引导政策、价格体系的指导政策

3、按照政策目标和措施的不同,产业结构政策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1)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主导产业选择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引导、促进主导产业的合理发展,从整个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经济杠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来影响主导产业发展的所有政策的总和。

主导产业的选择政策(特征):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能够迅速吸收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能够创造较高生产效率和更多附加价值

(2)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战略产业,或称先导产业,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

战略产业的成长必须具有战略意义,即受国家政策保护和扶持的某些产业必须具有能够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决定因素,首先是产业本身技术特点、市场前景、成长潜力,其次才是国家资源特定条件、现有产业结构状况、产业本身获取资源的能力等

(3)衰退产业撤让政策

衰退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陷入停滞甚至萎缩的产业。就具体产业而言,都存在由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衰退产业正是处于衰退期的产业,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的需求量和销售量大幅度减少,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技术进步缓慢、创新乏力,从业人员流失和失业现象严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4)幼小产业扶植政策。

“比较费用论”是李嘉图提出的有关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及维系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原理。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提出,不能仅按这一原理建立国际分工秩序,这样势必使各国产业结构长期不变,后进国家只能永远居于生产初级产品的地位。

筱原三代平认为:从短期看,比较费用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长期看,应当以动态、发展的观点修正比较费用论。他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为幼小产业扶植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主张积极扶持目前暂时处于幼小地位,但需求增长快、生产率上升潜力大的产业。

(六)简27、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具体来说,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

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

2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

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

4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结构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

(七)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

1.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则越小。商品的价格是影响商品市场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2.偏好:这里所说的偏好,既与消费者的个人爱好和个性有关,也与整个社会风俗、传统习惯、流行时尚有关。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商品(如流行时装、音乐唱片)的需求对社会偏好十分敏感,即使价格不变,由于社会时尚的改变,流行时髦的变迁,需求量也会有急剧的变化。

3.收入:一般说来,收入与需求是正相关的,即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这是因为较高的收入代表了较高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而需求是受支付能力的约束的。

4.相关商品价格:需求在相当程度上受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在其他商品中,有两类两品的价格影响最大。一是替代品,即在消费中相当程度上可互相代替的商品,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越高,就显得这种商品相对便宜,因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反之则相反。二是互补品,即经常放在一起消费的商品,当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上涨时,这种商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

5.预期:这里说的预期,不是指消费者的个人预期,而是指对商品需求产生影响的是社会的群体预期。如果人们普遍预期某一商品未来价格会显著上涨,则会增加现时的消费,或多购买一些贮存起来。预期效应有时会带来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的反常现象,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

(八)商品供求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和运动状态

市场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都受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着,两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双方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供给要求有需求来实现,需求又要求有供给来满足。供给决定着需求的物质对象,需求又支配着供给的目的和方向。

运动状态:商品供求之间的基本形态是不平衡,平衡是少有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供求适应。一般来说,由供不应求转化为供过于求,再由供过于求,转化为供不应求;由不平衡转化为平衡,再由平衡转化为不平衡;交替运动、循环不已,就是商品供求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

表现形式:双方都要求对方与自己相适应,但在客观上经常是不一致的,即使在总量上相互适应,而在品种、质量、时间或者空间上也不一定适应。

(1)总量上的矛盾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和同一时期商品购买力所代表的需求,都有一定的量,这两个量相互适应,才能达到供求平衡。在供不应求市场形势下,社会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买方有求于卖方,卖方处于优势,属于卖方市场格局,而在供过于求市场形势下,商品可供量大于社会购买力,卖方有求于买方,买方处于优势,属于买方市场格局。

(2)构成上的矛盾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供求总额平衡了,但由于某一种商品积压,另一种商品脱销,也会反过来引起供求在实际上的不平衡。

(3)时空上的矛盾

许多重要的商品生产比较集中,而消费则比较分散;各地区的商品购买力存在着差异性,并且还需有一定的流动性。商品供应与商品需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矛盾,即在这一地区供过于求,在另一地区供不应求;在这一时间供过于求,在另一时间供不应求;或者供求总量平衡了,但同一种商品在甲地积压、在乙地脱销,在此时积压、在彼时脱销,等等。

(九)简30、垄断有哪些主要类型?反垄断政策的对象是什么?

根据垄断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我们可以把垄断分为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这三种基本类型。

自然垄断是基于效率标准的垄断,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效率,不存在反垄断问题,而是属于政府管制的范围。

行政垄断是导源于政府行政权力的垄断,反行政垄断的主要途径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尽可能减少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导致行政垄断的现象。

经济垄断是限制、排斥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其垄断危害十分明显,因此,经济垄断是反垄断政策的对象。

(十)简25、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

1、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

2、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网络效应、产品差别化和政府管制等。

(1)规模经济壁垒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MES)使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最小量。在产业的市场需求有限,同时存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在最小有效规模进行生产并获得经济利润,如果再有新企业以同样的产量进入,则所有企业可能都会亏损。这是新企业无法通过进入这一产业获利,规模经济成为进入壁垒。

(2)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原有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形成绝对成本优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位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②在位企业掌握重要资源。③在位企业与供应商有长期合作关系。①在为企业控制了产品销售渠道。①在为企业拥有具有特殊技能的经理和技术人员。①进入企业在筹集进入资金时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资金成本。

(3)必要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指在进入者进入某一行业必须要达到的资本量。在不同的产业,随着生产技术、销售、行业特殊性的不同,必要资本量也有较大的区别。

(4)产品差别化形成的进入壁垒

由产品差异化所形成的进入壁垒是指消费者对在位厂商产榀的偏好程度高于新厂商产品,以致引起新厂商产品进入市场的障碍。

(5)政府管制

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一般来说是厂商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当一国政府认为只适合存在一个厂商

或厂商数量不宜过多时,便会颁布政策来限制新厂商的进入

(十一)简10、商业企业从财产组合形态看有哪些类型?各自特点如何

商业企业从财产组合形态看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和合作企业,具体如下:

一、独资企业

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全部资产为投资人所有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其典型特征是个人出资、个人经营。个人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

1、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的企业

2、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3、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4、个人独资企业是一个人投资的经营实体,不具有法人资格

二、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基本特点如下:

1、合伙企业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2、全体合伙人订立书面合伙协议

3、合伙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4、全体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三、公司企业

公司制企业是一种以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以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从事大规模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法人资格并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1、公司制企业是法人,在法律上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在经济上有独立的财产;

2、公司制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以其全部财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东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而是委托董事会聘任总经理来经营管理企业。公司制企业已经成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组织形式。

四、合作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作者与外国合作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按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益或者产品、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其特点是

1、它不一定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合作企业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其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2、是属契约式合作企业,中外各方的投资一般不折算成出资比例,企业的利润也不按出资比例分配。

3、是税前回收投资原则。

4、合作企业的权力机构可以是董事会,也可以是联合管理委员会。

(十二)简12、试述企业经营决策的一般程序

一个完整的经经营决策程序是由以下五个基本步骤组成的,具体如下:

1、提出问题:管理中的问题是指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先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点。具体地,它经常表现为管理中各项活动的实际执行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距。

2.预测分析:预测是决策和计划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科学的预测,就不能有科学的决策,也不能有成功的计划。

3、制定方案:制定可行的经营方案的阶段也是发动群众、集思广益的阶段。制定方案的基本原则是创造性原则。

4、评价和选择方案:决策就是要对某问题做出最后的处理决定。决策进入到评价与选择经营方案的阶段,所要作的事情就是确定最后的经营方案,这是对各个方案进行全面评价之后,从中选出一个较优方案的工作。

5.管理决策的执行和反馈:决策的执行和反馈是决策程序的重要内容。没有决策的执行,就不能达到决策的目的;没有决策的反馈就不能比较分析问题的处理效果,也不能为下一轮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十三)十一、不同商业经营形式的存在依据

(一)按商业运行过程中的环节状况划分的商业经营形式

1、批发经营是在生产商与中间商、中间商与零售商之间进行的供转卖或者生产加工之用的大宗商品买卖的方式。在经济原因上,它产生于现实中所存在的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在空间上的矛盾性。

2、零售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数量零星而次数频繁、处于商业运行最终环节的经营形式。

(二)按商业运行中的营销渠道划分的现代商业经营形式

1、垂直营销系统。目的是为了控制渠道行为,并消除由于独立的渠道成员追求各自目标所引起的冲突。

2、水平式营销系统。每一企业都会由于缺少资金、技术、生产或营销资源而无法单独经营创业,为避免风险或实现最佳协同效应,便可考虑进行水平的合作,这其实是一种共生营销。

3、多渠道营销系统。是指一个企业建立两条或更多的营销渠道以达到一个或更多的顾客细分市场的经营体制。

(三)按生产者销售渠道选择策略划分的商业经营实行

1、专营性经营这是对应于专营性销售渠道侧率的经营形式

2、选择性经营这是对应于选择性销售渠道策略的经营形式

3、普遍性经营这是对应于普遍性销售渠道策略的经营形式

(四)根据商业运行中的环节交错状况的不同划分的现代商业经营形式

1、内部兼业经营A批发兼营零售B零售兼营批发

2、外部兼业经营A商业兼营生产B生产兼营商业

(十四)十三、商业经济效益的性质和特点

商业经济效益,是指商业经营过程中所耗费和占用的社会劳动同所实现的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比较。

(一)商业劳动的有效成果主要表现在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上。商业为生产者实现的商品价值和为消费者提供的使用的使用价值越多,从而体现出商业为社会提供的有效成果就越大,商业经济效益也就越高。

(二)商业劳动耗费上,活劳动的耗费占很大比重。商业要提高经济效益,更应注意活劳动的节约。节约活劳动的根本途径在于努力提高劳动效率,尽快实现商业经营现代化。

(三)商业资金占用上,流动资金占用比固定资金占用多。流动资金的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商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商品流通量既定的情况下,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越快,所需的流动资金就越小,流动资金的利用率就越高,商业经济效益也就越商。

(四)商业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是一种服务性活动。商业服务质量的高低不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商业经营的好坏。因此,要提高商业经济效益,就必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五)商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本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还受许多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须认真分析和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可能影响商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因素,充分发挥商业自身

经营的能动作用,以便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十五)十四、商业利润的存在依据和合理界限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方法是商业差价,即产业资本家以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厂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以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商业利润要靠商业雇员的劳动来实现。商业资本家直接雇佣的是商业职工,纯粹从事买卖活动的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只实现价值而不创造价值。所以商业利润的最终来源是卖价和进价之间的差额,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但商业资本直接剥削的是商业职工的无酬劳动。

商业利润的存在,是商业资本家投入的资金使用效果与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最终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形成了统一的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家因而也获得平均利润,界限是平均利润率。合理界限是资金利润率。

(十六)简29、阐释产业集群的含义?

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系列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机构对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品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设施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或顾客,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材料等方面的公司。最后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信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

产业集群不是众多企业的简单堆积,企业间的有机联系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概括起来,产业集群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每个地理区域的大部分企业基本围绕统一产业、或紧密相关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

第二,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个或某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

第三,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连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

第四,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却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第五,集群产品销售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力。

第六,集群企业具有明显的学习效应。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产生,其学习效应呈裂变式扩张。

(十七)论15、试论中国产业布局的有效途径

1、产业布局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产业布局是产业的空间结构,其合理与否将影响到该国家或地区经济优势的发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产业布局是一种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布局。产业布局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2、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产业布局优化是完成现代工业化战略任务的重要环节。现代产业发展和国际经验证明,集群化是优化产业布局的一种新方向。

3、参照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和产业集群发展新要求,中国产业布局集群化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突出生态效率的原则、追求有序的均衡协调发展原则、培育新区位因素的原则。

4、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创新对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要性,应注重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针对产业集群政策的功能目标,以及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多层面的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其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促进创新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十八)论17、我国最近出台了哪些产业政策?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提出了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八方面发展任务。一是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发展,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二是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三是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培育生物经济新动力。四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五是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创造引领新消费。六是超前布局战略性产业,培育未来发展新优势。七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八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拓展国际合作新路径。

另外,国家还出台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产业政策

(十九)论18、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占比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亟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战略转型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第三产业将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因此第三产业将会主导经济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实现经济跨越式转型的战略选择。

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成为第一大产业,这表明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转型升级已到了关键阶段,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加快转变,中国“服务化”进程已不可逆转,并且越来越快。意味着我国经济工作着力点更多向第三产业转移,通过构建良好制度环境、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五”是我国向服务业大国迈进的关键节点,第三产业的强势增长及其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为经济换挡不失速提供了有力保障,将继续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夯实基础,成为转型升级的主阵地、结构优化的主力军、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引领我国经济向着“中高速增长、中高端水平”的发展目标前行。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第三产业主导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即第三产业超越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将是常态。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是我国当前及下阶段经济增长的新潜力、新空间。

1)第三产业是连接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2)第三产业和消费的关系最为直接,而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可靠、最具可持续性的拉动力量

3)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天然“蓄水池”

4)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需要发展第三产业

(二十)十五、优化我国的区际贸易结构须解决的问题

1、区际贸易是国内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接壤的边界上所进行的贸易。它是国内地区间贸易的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国内地区间的贸易。

2、优化我国区际贸易结构须解决的问题有:

(1)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即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增强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2)规模经济问题,即高区际交易成本带来不利影响,使得规模经济效益差,国内市场缺乏竞争力。

3、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首先要打破地区封锁,克服地方贸易保护主义;

(2)解放思想,坚持对内开放方针;

(3)边界地区要通过区际贸易起中介、传导、窗口、前沿作用,并借此发展边区经济;

(4)坚持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

(5)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6)坚持通过贸易往来、以先进带动和促进后进,梯度推进。

(二十一)十六、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1、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1982年写入宪法,成为基本国策;

2、基本含义-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事业;

3、主要内容如下:

(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

(2)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适用的先进技术;

(3)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4)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

(5)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

(二十二)中国商品市场在改革开放时期迅猛发展的原因

1、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中国商品市场规模的空前扩张。

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流通,生产的规模与结构决定市场交换的规模与结构。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得到了充足发挥。生产的快速发展带动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大,与此相适应的是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突破;

2、改革开放以来是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最快、市场容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居民购买力的大小是决定市场规模大小的基础,它由居民的收入状况决定。国内消费市场总体空间进一步扩大,中国正在向消费性国家过渡。

3、改革开放以来是投资需求增长最快的时期

投资需求也是决定国内市场规模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定的投资需求还会派生一定的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二十三)中国商品市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较高,消费需求动力不足,城乡商品市场发展差距扩大,假冒伪劣商品为害,市场诚信缺失及市场秩序混乱还存在等等

(二十四)论8、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1、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借助扩内需保增长,国内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自救政策,鼓励购买本地区产品,保护当地企业。尽管地方保护主义短期繁荣了本地经济,却在中国各地形成大大小小的分割市场,制约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造成大量重复建设,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市场区域分割既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更不利于全国经济增长。市场被人为分割,加大了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同时也削弱了中国巨大的市场本来应具备的规模效应优势。

2、所谓的统一市场,应该把全国各项制度统筹起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价格和资本制度。说到底还是体制机制改革问题,要通过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调整,减少行政干预,从而理顺市场的价格体系,打破区域市场垄断和分割。

3、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需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去解决:一是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歧视外地企业、实行地方保护的财政补贴政策和各类优惠政策;三是在招投标活动中限制、排斥外地企业参与的规定。

4、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对策

1)要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体系,关键还在于将政府职能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起来,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从而打破区域市场分割。

2)要改变地方政府的增长主义倾向,首先要理顺中央地方关系,弱化市县政府经济增长的指标考核,强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职能考核。

3)涉及全国统一市场的相关管理事项,统一上收至中央。中央层面则加大向市场的放权力度,并监管地方政府向市场放权,防止地方政府把相关的审批权截流自用。

4)劳动力、生产资料、资本是构成生产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如果都能够自由流动,国内市场就能统一了。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钱尽其用”,中国需在这些方面尽快全面深化改革。

5)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十五)论9、如何实现内外贸一体化

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供求规模和产业分工为基础,以国内外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逐步融合为基本内容,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推动力量,并引致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协同变化的经济发展过程。

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

路径选择的主体,归根结底只有两个,一是企业,二是政府。由于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自发演进过程,因此,探讨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必须着重考察企业的行为。因为产业及其结构是企业集群化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而市场及其结构是有政府参与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果以及实现其物质和价值转换的机制和规则,所以,分析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还要考察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演进趋势。

1)企业内外约束条件下的内外贸一体化路径选择

在内外约束条件下,只有具备一定资源存量和潜在递增规模收益,并能实现治理结构转换的企业,才会通过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战略来扩大市场容量。所以,企业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战略的一般路径是:以潜在的外部产品市场需求容量和要素市场供给容量增加为前提,通过资源积累或资源集中,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企业治理结构,实施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提高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收益递增。

2)基于产业链延伸与拓展的内外贸一体化路径选择

内外贸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还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路径。从内外贸一体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来看,可以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不断演进过程的必然伴生现象。

产业链向国内外双向延伸和拓展,不仅使其中的流通和交换(贸易)过程相应延伸,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必然强化伴随产业链延展的内外贸一体化过程。因此,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考察,产业链的延展路径也就是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

3)依赖于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内外贸一体化路径选择

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市场结构各个层次的一体化程度构成其内外贸一体化路径选择的严格的外生约束。由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一体化(特别是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是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交易成本最小化和获取递增规模收益的前提,所以,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就决定着内外贸一体化的程度。在此意义上,市场一体化的路径就是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

4、从企业主体行为角度来看,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是企业在外部市场规模、内部预算约束和成本收益规则制约下的自我成长路经;从产业结构解析角度来看,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是以产业链的内外延伸和纵横拓展为内容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从市场结构变迁角度来看,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是国内外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加快融合的市场一体化路径。

5、尽管内外贸一体化会引致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的协同变化,但政府毕竟不是内外贸一体化的行为主体。政府内外贸管理体制的变化,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潜在收益”,因此,也就不能对“企业、产业、市场”三个层面的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产生直接的实质性推动作用。

6、研究表明,政府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行为目标,应该集中于四个层面:一是完善产业(企业)发展扶持政策(融资政策、税收政策、采购政策等),放松企业的内外约束。二是强化推进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政策,特别是要消除由于“地区封锁”、“行政分割”、“行政垄断”导致的国内区域市场分割。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使企业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摆脱对现有经济体制和利益格局的“路径依赖”,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交易成本”。四是要充分履行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所必需的现代物流体系,提供各种基础设施(交通网络、信息网络、能源系统等)

(二十六)论12、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的技术革命对产业经济有哪些影响?

1、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是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相结合基础上的经济发展范式。总体上呈现以下特征:1)产品制造智能化2)生产方式定制化3)产业边界模糊化。4)要素支撑知识化

2、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领了产业现代化的新方向,将催生大量的新产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3、新技术革命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是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产业分工的全球化。在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使货物、服务、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推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国际分工也由过去的产业间、部门间分工转向进行部门内不同生产部件和不同环节的分工,形成了全球产业链的新分工模式。

2)是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产业制造的智能化。互联网的应用与新技术、新能源以及新生产模式的结合等,将再次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局限,进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重塑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制造模式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生产,生产组织方式从工厂化转向网络化,产业组织形态从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链转向中小企业的网络集聚。

3)是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产业技术的融合化。新一轮技术革命需要协同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

4、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正悄悄向我们走来,给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有利于培育和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的到来,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无线宽带网络、工业机器人将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一批新兴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在产业链上重组和聚集,也将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带动经济发展。

2)有利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以设计、技术、创意的输出为主,普通劳动成本占比低,土地等资源消耗少,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日益趋紧的要素约束、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机会。

3)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改造,将大幅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还将推动一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满足新的市场需求的新产业。

(二十七)论6、市场诚信体系的构建

1、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体现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关系的主体,大体有如下四类:

1)个人,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基本的主体元素,是诚信关系的基本载体;

2)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胞,其经营活动产生出大量的诚信关系,是诚信关系的主要载体;

3)中介组织,即以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纠纷、提供信息咨询为主要业务的媒介组织,它具有既不同于政府又不同于企业的特殊性,以它为核心,也可以产生出一系列诚信关系来;

4)政府,既是社会经济活动一个主体,又是管理、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的权力机构,它既是产生诚信关系的主体,又是保护诚信关系的主体

这些诚信关系的总和及其运动,便构成了我们的诚信体系。

2、以四大诚信主体为核心,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看四个诚信子体系的构建:

(一)个人诚信子体系的构建

1)从自然人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应该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诚信观念。

2)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每个人要在道德与法约束之下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买卖契约一旦形成(包括口头上的)就应该信守承诺,不要随便反悔,即使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处于劣势地位;

二是如果消费者处于优势地位,(如买者可以联盟压价),也不应低价强买,搞不等价交换,因为这与卖者的不等价交换一样,属于诚信缺失行为;

三是即使买者受骗上当了,也不要因力量强大而与卖者发生纠纷或动武,可以请“消协”出面解决或诉诸其他法律手段,以助社会形成诚信文明氛围;

四是杜绝不文明消费、有害消费。

3)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个人的投资行为(如储蓄购买股票和债券、与他人合伙经营等)要符合规则

(二)企业诚信子体系的构建。企业诚信子体系的构建,应围绕以下几点来做:

1)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2)不做假账。会计的账本是各种经济信息的“母信息源”。不做假账才能保证基于会计资料所作的各种分析具有科学性,各种监督才能有效。

3)企业要树立国际诚信观念和品牌意识。加人世贸组织后,国内外经济交往须按世贸组织的规则办事。4)建立诚信管理部门

(三)中介组织诚信子体系的构建。这里主要是指会计、审计律师、信息咨询等事务所的诚信子体系的构建问题。要含有以下规定:

1)中介组织必须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并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2)中介组织须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处理业务,不可见利忘义,不可畏强凌弱,偏袒一方;

严禁信息误导,伪造凭证,违反合同。

3)中介组织要实行公示制度,将收费标准、行业制度、业务规程、纠纷处理等向社会公布,以诚信建造自己的地位。

(四)政府诚信子体系的构建。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政府诚信的建设,对其他主体的诚信建设,起着引导、规范和决定的作用。因此,根据政府的职能,政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其诚信子体系。1.消费诚信的建设。2投资诚信的建设。3管理诚信的建设。

(二十八)论13、以某一行业为例,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集中度的变动趋势及主要原因?

一、改革开放一方面迅速扩大了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允许民营、外资企业进入,两方面合力导致许多产业经历了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的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一些行业集中度逐渐回升,例如电视机、汽车等制造业;也有一些产业集中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例如种植业、零售业等。当然,我国还有个别产业没有经历改革开放的深度洗礼,产业集中度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如石油开采、冶炼业。

二、以汽车产业集中度变化为例

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行业集中度有所不同,相应市场结构类型也不同。

1、第一阶段:自我建设,缓慢发展

从1956年开始-1981年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汽的集中度快速下降,而二汽占有率却没有显著提升,第三第四的汽车厂家各自的市场占有率虽稳定中有所增加,但也不高。直到1981年,二汽才在生产集中度上与一汽接近,形成我国汽车行业的“二元寡占”的格局。然而要明确这两家寡头的形成,并不是自发的,而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这两家汽车企业是我国在高度计划经济时期,为发展汽车业,由国家集中力量重点投资建设的,包括这两家企业之后所建立的行政垄断地位也离不开国家的后续投资。

2.第二阶段:引进外资,稳步发展

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晚,发展慢,技术比较落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央政府也开始鼓励民族汽车厂商和国外接触,中国的汽车业缓缓对外开启大门,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各种国家的关于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也相继出台,在这一阶段,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生产集中度上就是以1992年为转折点的先降后升,那年正是我国经济体制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时期,从那以后,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作用下,通过优胜劣汰,一批批没有优势的企业被淘汰、转产、兼并,继而退出市场,这使得我国汽车工业建立在了规模优势竞争的基础上,其市场集中度在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都是在稳步提高。排在第三和第四的厂家的市场占有率还是比较低,不过有上升趋势。

3.第三阶段:合作兼并,自主创新,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从2002年开始,可以说这段时间是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高峰时期。从进入2002年开始,中国汽车业三大集团与国内外产业资本的兼并合作浪潮迭起。从市场集中度上可看出前几大家汽车厂商市场占有率稳定较接近,且市场集中度较第二阶段有所提高。

三、通过回顾汽车行业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与相关政策有很大的关联性,国家政策对汽车行业集中度,甚至对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方向都有很大影响,也可看出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目前偏低的现状,以及中国汽车行业通过兼并合作的方式提高行业集中度,完善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

四、随着经济体制的完善,随着汽车行业市场结构的稳定和日趋成熟,市场集中度已经开始稳步提高,中国汽车行业比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不过与国外比较起来,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还是太低了,中国的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比较弱。同时也可看出,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性的因素不仅以影响了了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的改变,甚至影响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

(一)简23、流通产业包括哪些产业?

一般按照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范围不同,可将流通产业划分为广义的流通产业和狭义的流通产业。

广义的流通产业是指商品所有者一切贸易关系的总和,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合,包括批发、零售、物流、餐饮、信息和金融等诸多行业。

狭义的流通产业仅仅指批发、零售、餐饮和物流等四个产业。统计上所说的流通产业一般只是包括狭义流通产业概念的前三项。

(二)现阶段商品流通渠道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产销合一的渠道,亦称产销直接联系的渠道。即由生产者把商品直接卖给消费者,不需要商人或商业部门在买卖中间作媒介。如农村集市贸易、城市农贸市场、工厂或农场的自销门市部和某些大型专用设备的定点供应等。

产销分离的渠道,亦称商业渠道。即由商业部门组织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先由商业部门收购进来,经过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然后再转卖到消费者手中。①只经零售商业媒介的,如厂店挂钩;②经过单个批发和零售环节媒介的,主要是地产地销商品;③经过多个批发环节和单个零售环节媒介的,如某些集中生产分散消费的工业品或某些分散生产集中消费的农产品,往往要经过产地批发环节到中转地、集散地和销地批发环节,最后经过零售商业出售给消费者。

产销结合的渠道。即由生产部门和商业部门先后有序地共同组织和完成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先由生产部门的推销机构完成一段商品流通过程,再由商业部门继续完成商品流通的其他过程,直到最后卖给消费者。如生产部门的推销机构只经营产地批发,或同时经营中转地批发,或进一步经营到销地批发。经过上述批发,再由商业部门经营。

(一)论10、流通基础设施的构成

物流基础设施是指在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功能上和供应链的某些环节上,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的、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统称,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流通中心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等。

物流基础设施在整个物流中有着以下重要作用:

(1)物资保管的功能。任何仓库都具备一定的空间,用以容纳物资。现代的仓库不仅是放物场所,还具有各种设施起到适度的保管和保值功能。

(2)调节物资供需的功能。供应与需求存在广泛的联系,同时也相当的复杂矛盾。供需不平衡时,仓库的储存可起到“蓄水池”式的调节作用。

(3)调节物资运输的功能。由于运输工具的不同,运输能力千差万别。这种由于运输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的运输矛盾,可用物资的储存来解决,这便是物资储存调节运输的功能。

(4)物资配送的功能。现代物流事业较发达国家的仓库,已由原来的仅储存货物变为流通配送中心。也就是说仓库要完成物资的分检、配套、捆装、流通加工等新的作业要求,使得仓库具有了物资配送的功能。

(5)节约物资的功能。节约物资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因为人们的生产剩余在一定时间的储存而不至于造成浪费。

(一)流通时间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资本的流通时间即资本作为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在流通领域中运动所需要的时间。资本在流通领域中的运动,必然要经历两种形态变化,一是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二是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因此,资本的流通时间也包括两部分: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即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时间;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即出售产品的销售时间。

影响商品流通时间的因素:生产状况、消费状况、市场商品供求、商品的购买条件和销售条件、买卖双方的互相影响、价格影响、信息影响等等。

(一)十九、如何提高流通效率

1、流通最本质的特征是整合,只有整合才能提高效率。目前我国的整个流通体系综合程度还不够高。流通实际上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如果这几大块分散不成体系,很难做到流通效率的提高。

2、流通效率的提升核心在于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重塑整个商贸流通业,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在商贸流通业内的应用,提高商贸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和运营。

3、提高流通效率有以下方法:

(1)真正确立流通产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宏观到微观有四个层次,即社会经济层次、流通产业层次、流通渠道层次和企业层次,无论哪个层次,都是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2)要优化市场匹配机制,提高流通效率。如果不优化和完善市场匹配机制,供求平衡就很难实现,提高流通效率也就无从谈起。提升市场匹配能力,应从多个方面入手。一要把能否有效实现市场匹配当作选择环节的重要标准;二要为购销搭建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三要大力推动经济信息、仲裁等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四要尽快培育能充当市商的大型流通集团;五要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大众商品特别是农副产品拍卖网和滞销商品的尾货网,发挥匹配撮合功能;六要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组织化程度;七要创新交易方式,增强供求对应空间;八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市场的搜索和撮合能力;九要大力发展产销一体化组织;十要推广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供应链整合。

(3)物流要超越流通,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现代物流发展已经逐渐进入全面、广泛、深入、细化的阶段,在生产、流通、生活、军事领域广泛存在。

(一)流通环节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决定因素

1、商品流通过程,既是商品价值流通过程与实物流通过程的统一,同时也是商品从生产者手中经过各个流通环节,进入到消费者手中的运动过程。包括批发、零售、仓储。

2、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是组织合理的商品流通过程的重要内容。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流通环节过多,就会延长商品流通时间,增加流通费用,加重消费者负担。商品流通环节过少,又不利于开展商品大流通。因此,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是合理组织商品流通应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从根本上来讲,主要取决于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具体决定因素如下:(1)商品的自然属性

不同的商品有其不同的自然属性,按照商业客体运行目标的基本要求,应最大限度地保存商品的使用价值,在组织商品流通时应选择适合各自商品自然属性的流通环节。

(2)交通运输状况

供求双方之间距离的远近及交通运输状况。一般地,距离相差较远的情况下,流通环节可能会多一些;相差较近的情况下,流通环节可能少一些。交通运输条件差的地方,组织商品流通其环节可能会多一些;交通运输条件好的地方,组织商品流通其环节可能会少一些。

(3)政策规定

国家的经济政策,如商品管理政策、价格管理政策等,会影响商品流通环节的选择。

3、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合理组织商品流通,迅速地将商品从生产领域转入消费领域,应尽量减少不必要或不合理的流通环节,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论述题一、商品流通渠道的决定因素

商品流通渠道是由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商品生产和消费的特点以及商品本身的自然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等因素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决定商品流通渠道的因素主要有:

1.品流通渠道的选择,受经济规律的影响、制约

2.商品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流通渠道的影响

3.商品属性与特点对流通渠道的影响

4.产力布局与消费需求的空间分布状况,对流通渠道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5.商品流通渠道还受到国家流通政策、生产者与经营者市场战略的影响

影响商品流通渠道的决定因素,基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有:

1、商品自身条件: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体积与重量;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技术服务力;

2、市场供求条件。确定商品流通渠道,必须要考虑市场供求状况.

3、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制订的法律和政策;交通运输条件;物流设施条件。

(一)十八、流通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我国流通业发展滞后和存在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综合来看,我国流通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高层重视不够,缺乏产业定位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对流通业发展重视不够,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流通业被看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环节,处于社会再生产的“终端环节”,流通过程不创造价值,仅具有价值实现的功能。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价值创造思想指导下,“重工轻商”,“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导向政策盛行。

2、政策歧视,市场分割

对流通业的政策歧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中央和地方预算中,政府历年来对流通业的资金支持相对其他行业明显不足。二是在对待外贸与内贸政策中,存在着重视外贸、轻视内贸的政策导向,同时,内外贸体制存在隔离,导致内外贸长期无法一体化。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在某些地方盛行,导致国内市场分割,无法实现“大市场,大流通”,流通效率有待提高。四是在基础资源使用中,商业企业用水、用电的代价和成本相对于工业企业都要提高,增加了商业企业的运行成本。五是在对国内流通业实行产业政策歧视的同时,却对外资流通企业实行或明或暗的“超国民优惠待遇”,使国内流通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3、我国流通企业散小,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

流通企业散小、流通业市场集中度低和竞争不强可以通过在零售百强销售规模及其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来体现。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整体呈现散小、微弱的状态,流通主体之间关联度低,现代化、信息化、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流通业集团化、规模化程度偏低,流通组织结构松散,流通效率较低,竞争力不强问题依然严重。

4、流通理论研究滞后,无法满足实践需要

多年来对流通经济的研究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原创性理化缺失,研究方法陈旧,再加上西方经济学不断强化,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流通经济论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面前有些力不从心,无法满足流通业进一步发展的实践需要。

5、科学发展滞后,人才队伍培养有待提高

(二)七、衡量流通时间多少是否合理的标准

流通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以下因素:①产销两地之间的距离。产地距离市场愈近,流通时间就愈短,反之,流通时间就愈长;②交通运输的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愈先进,流通时间就会愈短,反之就愈长;③商品价格的高低。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价格愈低,商品销售就愈快,流通时间也就愈短;④商业信息灵通与否,对流通时间的长短也有影响。企业为了实现商品中所包含的剩余价值,总是缩短流通时间,加速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流通环节合理化,是根据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特点与要求,综合衡量各项影响因素,选择最必要的流通环节,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费用,完成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运动,实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流通环节合理化的内涵主要是批发环节的合理性。评价流通环节合理化的标准是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即增减每一道流通环节,是否比原来所经过的环节更能缩短商品流通时间,更能节省流通费用,更能发挥商品效用。

从商业实践来看,产地批发环节、中转地批发环节和销地批发环节,是不能任意取消或精简的,因为不同的商品对于流通环节的多少有极不相同的客观要求。如有不少生产资料商品,可以不经过任何批发环节,由产销直接交易就能完成从生产到消费的转移。而有的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不仅要经过产地批发和销地批发,而且还要经过一二道中转批发的环节,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费用,流向远方的消费区。

有对上述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才能科学地确定贸易环节的合理性。贸易环节必须能够保证商品流通正常进行,在这个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使流通环节合理化。

流通成本与商品剩余价值的平衡,时间对商品价值的损耗?

(三)八、商业商品储存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储存是商业批发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其经济效益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商品储存量的合理性。因为储存量不足带来的商品脱销或者由于储存量过大造成的商品积压,都是商品储存量不合理的表现,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决定于社会需求量,社会需求量越大,库存储备量就越多;

其次,是运输条件,运输条件好,运输时间短,则储存数量可以相应减少;

再次,是物流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条件,如进货渠道、中间环节、仓库技术作业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商品库存量的水平;

另外,资金周转天数指标,商品外拨量,商品现有储存量,市场需求量,商品的有效期和季节性等也是影响商品储存量的因素。

(四)九、流通产业的综合化趋势

流通业态主要发展趋势是大型化、细分化、多元化,廉价化和连锁化。

大型化:当今流通业态演化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各种业态的单体面积在扩大。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商品经济的商品种类和品种极大丰富,需要较大的店铺面积予以展示;另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亦需要较大的面积陈列商品,以建立足够的挑选性和提高一次购足的能力。

细分化:不同业态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业态的目标市场日益细分,即便是同一业态,其目标市场也会显示出差异化。市场的细分,使各种业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目标市场。不同的业态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吸引不同的消费群,提供不同的商品和服务。

多元化:随着流通业态的日益丰富,流通业态的存在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中,往往多种业态并存,以适应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和选择。

廉价化:随着商品供应的日益过剩,降价是当今世界商品竞争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点反应到流通业就是各种廉价化商品的涌现。无论是折扣店、仓储超市,还是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均

以其低价切入市场。

(五)简22、流通与物流有什么区别?

流通是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所经过的全部过程。由不断进行着的亿万次交换所构成的流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客观经济过程,是联结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纽带。流通活动包括: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

物流活动与其他两种流通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的物流与流通路线相关联,物流也直接制约社会生产力要素的合理流动,时刻影响着物品的流通。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采购、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是商流的对称,涉及商品实体转移的使用价值运动。

物流的特征:1、以商流为先导;2、特流属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3、对物质技术的依赖性日渐增强;4、专职的服务性不断在加强;5、物流的增殖性在增强;6、物流成为影响流通力的最主要因素。

(六)简17、新时期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要点

现代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是现代流通服务业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外溢效应或外部性)的总称宏观调控不仅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更需要培育市场、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基础性政策。通过相互关联的五项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在未来5~10年,坚持“减法、效能”的思路,培育市场体系,优化流通环节,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影响力。

一、实施以市场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行动

二、实施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流程优化行动

三、实施以物流合理化为主导的节能降耗行动

四、实施以商品畅销为主导的增进消费行动

五、实施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为主导的反哺农业行动

围绕以上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影响力、从流通领域入手挖掘潜力的思路,还需要有其他方面行动的配合。一是不断增强现代流通服务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改变对外开放中各自为政、少稳多变的优惠吸引政策思路,创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积极开展以服务至上为主导的诚信商业行动,使现代流通服务企业切实提供优质服务,从源头上降低交易成本中的社会防范成本(实际上,化解诚信危机也可从源头上降低至少1万亿元的社会防范成本);三是以精确化为主导的科学监测行动解决数据、信息、指标等的缺失、虚假、混乱、不全、不准、不及时问题,加强现代流通服务业监管体系的精确化、制度化、基础性建设,重点建立现代流通服务业现代化评价体系、标准化指标体系和竞争力评价体系等。

(七)简24、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商贸流通业有哪些促进作用?

电子商务促进了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推动了多种流通渠道和流通环节的创新,带动了商业的快速变革和创新。现代商业企业构建的现代商品市场的流通网络体系,以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为基础,推动了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商流、物流到信息流,从商业企业的组织形式到运作方式,推进零售企业、批发企业和交易市场的电子商务化化。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商贸流通业与互联网的快速“联姻”,不但在企业之间互相通过联网进行连锁经营,而且很多流通企业已通过互联网开展B2C经营活动。传统的经营方式、竞争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引发一场商贸流通业的革命。

以“淘宝网”、“天猫”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对推动大中型企业探索销售新模式、拉动整体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线上商务平台与线下实体平台逐步融合。传统的制造商和渠道商直面电子商务带来的契机,纷纷加入到B2C领域,自建网上直销商城,如苏宁易购、海信等。

同时,电子商务企业线上平台已经开始向线下平台扩张,在B2C、C2C领域,京东商城、当当网在做好线上销售的同时,一方面投入资金到第三方物流,另一方面在一些重要城市自建物流,积极向线下实体平台扩张,抢占市场份额。

(八)论11、一带一路下,我国流通产业走出去有哪些机会?

1、越来越多流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新建、并购、参股、增资等方式建立海外分销中心、展示中心等实现海外投资。商贸流通业占对外投资比例开始大于吸引的外商投资比例。

2、目前流通企业“走出去”比较多的是商品交易市场和餐饮企业。它是流通企业“走出去”中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结合,具体表现为开办市场、设立摊位、批零兼营,交易中国生产的琳琅满目的轻纺小商品。到目前为止,尽管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已经涉及到百货业、超市购物中心和专卖店等四种业态,但与我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相比我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尚处于探索阶段

3、一带一路下,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机会有:

1)一带一路”建设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逐渐形成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新格局,为流通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2)为了鼓励更多国内企业走出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放企业对外审批权限、简化对外审批手续等,为流通企业的境外投资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3)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化竞争。流通企业也不例外,“走出去”可以加速国内零售业的转型。

4)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流通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

5)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设立,为流通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融资机遇。

6)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有利于流通产业走出去流通效率的提高。

7)交易成本降低了,投资环境也改善了,这些都为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4、我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模式只有符合目标国家的市场要求,才能生存发展。要把独具中国特色的批发市场移植海外,作为流通企业“走出去”的一种形式,必须尽可能地创造在国内成功的各种要素,促进其在国外以销售中国商品为主,并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从而引导上游生产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

5、在一带一路下,我国需要进一步推动中国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用自主的品牌,建立自主渠道,掌控价格主导权和分销能力,获取国际供应链分工利益,而不是价值链低端的微薄利润。

(九)论7、流通企业“走出去”途径

1、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首先是国际化经营的需要。2)其次,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3)再次,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需要4)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2、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走出去”呈现以下特点:

1)首先,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增长状况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走出去”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

2)其次,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走出去”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

3)第三,从对外投资主体来看,商贸流通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

4)第四,从经营方式来看,海外经营的业态较为单一。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在海外经营的零售业态有超市、百货、购物中心和专卖店等,零售业态还是比较少,目前主要经营的方式还是批发市场。

3、关于流通企业走出去的路径问题,即流通企业“走出去”主要有以下途径:

1)首先,合资经营。合资经营是指流通企业与东道国企业或私人共同投资,各方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双方都对企业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采用合资经营的方式可以利用当地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从而对当地法律、商业习惯、消费文化、历史传统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投资少,风险小。

2)其次,独资经营。独资经营是指投资的流通企业运用自己的资源完全独立地在国外开发新市场,具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权和收益独占权。采用独资经营的流通企业根据当地市场的特点调整经营战略,直接向当地消费者提供合适的商品和服务。与其他经营方式相比,独资经营的高度控制特性有助于维持流通企业的品牌认知度,而不至于在海外扩张过程中造成流通企业品牌吸引力的下降。其次,独资经营由于产生的是全新企业,不存在公司整合的问题,并且成功的公司一旦建立,其本身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可以实现延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3)第三,品牌经营。品牌经营是将商标、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以及经营模式等无形资产,以契约的形式授予加盟店在规定区域的经销权和营业权。受许方则须在授权者的经营模式下规范经营,并交纳一定的营业权使用费,承担规定的义务。由于成本低、扩张效果好,品牌经营一直被跨国商贸巨头看作是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的最佳方式。但是,不是任何流通企业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因为品牌经营要求流通企业的品牌与服务必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4、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一是要充分发挥商贸服务企业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完善政府支撑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

1)发挥商贸服务企业的主导作用,首先必须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其次要壮大企业规模,增强规模实力和竞争力。。第三要提供有特色的商品和服务,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第四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经营需要

2)完善政府支撑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这一点必须要有深刻理解。第一要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提高对外投资管理效率。第二要健全商贸服务领域对外投资法律体系,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法律保障。第三要完善服务支持政策体系,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全方位服务。

(十)二十、信息技术对流通革命的影响

1、信息技术促进第三次流通革命。随着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兴起,全球产业竞争将从“渠道为王”转向“数据为王”。

2、电子商务对于我国当前转型困境,可能提供革命性的解决方案,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主动权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电子商务能大大减少流通环节,有效解决我国小生产、大市场导致的流通成本高、价格波动大等弊端。我国最大的B2C电商京东商城,通过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基本实现了货物的两次流动——从工厂到物流仓储中心,再到消费者家门。2012年,京东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6%左右。

第二,电子商务对拉动内需起到“井喷”效应,中国可借此加快向消费型经济体转变。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调查发现,我国网络零售额中约60%的网上消费取代线下零售,其余的40%则是如果没有网购就不会发生的新增消费。这种消费现象在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在三四线城市占近60%。

第三,电子商务带动软件开发、客服、物流配送、支付等服务业体系高速发展,成为社会就业的海量吸纳器。

(十一)论5、中国特色流通体系的内容

当前国内商品的流通体系存在着零售方式比较落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市场管理信息不健全、信息不流通等问题仍然存在。未来商务部将从四个方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能够建立起符合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要求,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一是完善批发市场透明的批发体系。二是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系三是加强调控体系。四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培育现代企业体系。

在具体的路径上,建立中国特色大流通体系可从三方面着力:一是,建设法治化市场环境;二是理顺政府商贸流通管理体制;三是以信息化为核心推动流通现代化。

建立中国特色流通体系的首个重点任务是提高立法层次,商务部将加快完善商务管理必须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特别是要研究制定涉及市场交易的规则体系。“一是,着手研究起草《流通促进法》,加快出台网络销售管理条例、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条例、商品交易规范等法规和规章。鼓励地方流通法规先行突破。二是,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增强市场监管、监控和监测手段,推动地方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规定。三是推进商务领域信用制度建设。”

中国大流通“顶层设计”应包含五大要素:一是战略定位。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二是战略目标。即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实现六大功能:保障供给、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和谐社会。三是实现路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城乡一体、内外联通。四是水准要求。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五是保障措施。着力打造商品宏观调控体系(含市场监控体系、流通法律体系、市场信用体系)、流通业态与运作主体体系、流通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体系、商业生态体系。

(十二)二、零售业态变迁的依据及意义

(1)零售轮理论是由美国学者麦克奈尔(Mcnair)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新零售业态几乎都是从低价格、低服务、低费用开始的,由于其价格低,可以吸引消费者,具有竞争优势;但这种业态取得成功后,就会导致模仿者的模仿。这样,无论是对创新者还是对模仿者来说,低价格已很难成为有效的差别化手段,而不得不采取扩大经营商品的范围,增加配送、分期付款、改善店铺装饰等非价格竞争手段。这就是说,当初以低价格、低服务、低毛利为特征的新型业态,在竞争过程中不得不向高服务、高费用、高毛利、高价格业态转换,从而又会给那些低服务、低费用、低毛利、低价格的新业态的进入提供了机会,而这一新业态在竞争过程中又要向高价格、高服务方向转换。

(2)适者生存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吉斯特(Gist)和德雷斯曼(Dreesman)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也是一个“物种”,某一业态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直接相关的,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零售业态就能生存与发展,而不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零售业态就会被淘汰。

(3)综合化与专业化循环理论是由豪尔(Hower)和霍兰德(Hollander)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变迁依据综合化到专业化,再由专业化到综合化的路径循环进行,当综合化的业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以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业态;同样,当专业化的业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出现综合化的业态,零售业态的演进就象手风琴演奏一样,由宽至窄,再由窄至宽,循环不已。

(4)辩证过程理论是由沙里(Schary)和柯比(Kirby)提出的。他们用黑格尔哲学中的正、反、合原理来说明零售业态的变迁。所说的“正”是指现存的零售业态,所谓“反”是指现存业态的对立面,而所谓“合”是“正”、“反”的统一或混合,即新旧两种业态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更新的零售业态。该理论认为,一种新型零售业态出现以后,必然带来另一种与它完全不同的零售业态的出现。该理论还认为,新出现的零售业态基本上是现存零售业态的否定形式或现存零售业态的重新组合。

(5)真空地带理论是由尼尔森(Neelusen)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变迁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的偏好主要表现为对零售商提供的场所(选址)、商品组合、价格和服务的偏好。

(6)生命周期理论是由戴维·索尼特尔(Davidsonetal)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和产品一样也存在生命周期,零售业态的生命周期也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在导入期:新型业态开始出现,新业态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投资收益率、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都

迅速增长。在成长期:新型业态的模仿者大量出现,先进入者开始复制新店,并进行地区扩张。在成熟期:零售业态已失去往日的勃勃生机,并受到处于导入期的新型业态的挑战,从而导致市场占有率稳定或下降,投资收益率下降。但大多数零售业态的成熟期都比较长,若经营者善于应变也会保持稳定增长,并取得中等水平的收益率。在衰退期:零售业态的销售增长率下降,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困难。该理论还认为,各种零售业态虽然都存在生命周期,但不同业态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

(十三)论3、批发市场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问题:

1.缺乏合理规划和布局。我国批发市场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出现的,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形式多样。我国缺乏在宏观上调控和规范批发市场的法规和规范,对全国批发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实践对批发市场的规范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而这些管理办法未能及时修改和完善。新的规范化办法也未出台。

2.在批发市场建设上,重市场载体建设,轻市场主体培育。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兴办开发区热、房地产开发热等,也出现了“建市场热”。一些地方不顾客观实际的需要,盲目发展批发市场,结果出现了不少“有场无市”的“空壳”市场,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在“九五”以后,一些地方仍存在热衷于办有形市场的现象,仍重视市场载体建设,但忽视流通服务、市场主体的培育及市场规则等软件建设。

3.市场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健全。一些批发市场热衷于招商和出租摊位,把办市场简单地等同于物业经营,忽视市场功能的发挥和拓展;一些批发市场规模狭小、交易原始、市场功能和作用难以发挥。这些相互分割的初级化市场在发现价格、分散风险、为市场参与者提供稳定的市场预期等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

4.缺乏规范化管理。很多批发市场的经营主体行为欠规范,经营户的组织形式亟待创新。许多批发市场内的一些经营者其经营规模已相当大,但仍是以个体或家族式经营为主,没有在建立规范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企业制度上努力创新。经营户的经营机制和经营观念与日趋扩大的交易规模不相适应,不能因势形成规范化的经营组织,使一些批发市场始终摆脱不了低水平、低档次经营的现状。

趋势:

1升级

近几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建设速度稍有放缓,但转型升级和市场布局调整明显加快。除了转型高端市场,在经济发达地区,不少工业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仿照大型购物中心的外观形态进行改造,出现了外观商场化的趋势,甚至还将其与商务楼、展示厅、专业店街、商业步行街等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集原料采购、生活购物、休闲游览、餐饮娱乐为一体,类似于MALL的商业集聚。

2集聚

将批发市场聚集在一起也将是批发市场发展的趋势。将商品按照业态划分不同种类,相同属性的归置到同一区域经营成为多地市场的普遍做法。批发市场外迁并将同种业态的商业集中到一个区域,不仅涵盖多业态专业批发市场,还覆盖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核心业务。

3全渠道经营

以消费者为中心、全渠道经营正成为中国零售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将传统的批发业态、批发渠道升级为实体店、电脑网店、手机网店三店合一的形式,通过“全渠道批发”拓展业务成为当前批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除了向线上发展以外,批发市场也需不断对实体市场进行改造。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进一步将实体市场的客流转移至线上,实体市场将逐渐转型成为以商品展示、顾客体验为主的体验店。(十四)论19、试论流通产业是不是我国支柱性产业

1、流通产业是指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服务经过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流通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流通过程。在我国,流通产业已经涵盖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电子商务业,以及特许经营等生活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支柱性产业。流通业不仅促进了不同区域和行业物质流、资金流的加速流转,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还在吸纳大量就业人口、促进社会安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流通企业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消费流的协调与统一,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体系。

2、2016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9.6万亿元占GDP比重12.9%,贡献率居第三产业之首。按照增加值占GDP5%即可称为支柱产业的国际惯例,流通业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3、从我国流通业的基础性、先导性,贡献度和影响力方面来分析,流通产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

1)日益增强的经济产值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行业资产规模日益壮大,企业实力成长迅速,流通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日益增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和整体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日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动力产业。

2)极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影响力。商贸流通业涉及多个经济部门,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延伸性。一方面,商贸流通业属于高中间投入率和高中间需求率的产业,表现出明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性质。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度、产业感应系数和产业影响力系数也相对较高,与整个经济产业有极强的关联性、带动性,能够有力地推动各个产业的发展。

3)日渐突出的财政贡献。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核心产业,近年来创造的税收收入一直持续增长,占全国税收的比例位于较高水平,是全国税收的重要来源。

4)极为重要的就业贡献。流通业涉及多个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吸纳社会就业的最重要产业。

4、总体上看,流通业综合实力日益壮大,产业经济贡献度、影响力、关联度、财政贡献度、就业贡献等日益凸显,在促进消费、扩大市场、引导生产、创造就业、改善民生、增加税收等许多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国计民生已经对流通产业形成高度依赖,其基础性支撑作用和先导性引领作用日益增强。这也进一步提示我们,未来需要更加重视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在深化改革中解决好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便更好发挥商贸流通业多向性影响力,更有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十五)简21、农产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不同点

农产品流通广义的涵义是指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将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配送、分销、信息处理、市场反馈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而狭义的农产品流通是指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一系列过程。

农产品流通的意义:1.实现农产品的价值,为农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条件2.满足城乡人民的农产品需要 3.调节产销矛盾,导向农业生产 4.维持农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产品供需关系5.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农产品损耗

农产品流通的特点:1.明显的季节性(农产品消费具有常年性—需要储备和均衡上市)2.较大的分散性(生产地域性、需求普遍性)3.复杂的技术性(易腐、易损、体积大,经营风险较大)4.较强的政府干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商品流通是指商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相对于商业的概念而言,商品流通的概念有了很大延展,将其由过去的行业的概念上升为产业的概念,并成为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和主导构成部分,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仓储业等。

经营环节。商品在转让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商品价值随着商品的买卖活动而发生转移,每转移一次就发生一笔购销额,就要进行一次结算。因此,经过一次买卖行为,就形成一道经营环节。经营环节也叫结算环节。

仓库环节。商品实体在运行过程中的停顿,即商品储存。商品进出仓库一次就是一道仓库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经营环节和仓库环节是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商品不经过买卖,就不能实现价值的转移。当商品买卖行为发生后,随着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交易双方就要办理开票、托收、结算、记账等事务,在完成商品价值转移的同时,商品实体的运动也跟着进行,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哈佛学派(Harvard School)、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产业组织理论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chmalensee,1988;Williamson,1989;夏大慰,1999;植草益,2000)。

(1)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源配置的认识是建立在亚当?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和市场机制学说基础上的,即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切资源的流动都以均衡价格的高低为导向,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这一流动过程将持续到社会各部门的利润平均化时才会停止,此时资源的配置便达到了最佳均衡状态,厂商在均衡价格体系的调节下,只需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投资和生产,便可以使成本达到最低,产量达于最佳,生产出来的产品刚好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消费者也可以得到最多的剩余。这种古典理论所包含的政策含义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任何人为干预市场的做法都是不必要的。

(2)19 世纪末期,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看到了现实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垄断现象,并指出垄断会带来垄断利润的产生或均衡价格的上升,妨碍资源的最优配置。但他们又认为垄断只不过是竞争过程中的暂时现象,长期来看,垄断企业终将因技术进步受到阻碍而无法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回复到完全竞争状态,所以长期当中调节市场均衡的决定力量仍然是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

(3)直至1936年,张伯伦(E.H.Chamberlin)和罗宾逊才在他们颇具影响的垄断竞争理论中提出,由于存在产品的差异性,现实当中典型的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而是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厂商具有一定的决定价格的“市场力量”,这种力量会使垄断利润长期大于0。因此,单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是不足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而必须由政府出面对垄断势力加以干预,才能确保市场的适度竞争。垄断竞争理论的提出引发了人们对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政府应该用什么样的管制方法才能减少垄断势力对市场机制的逆向影响?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才能保持适度竞争?市场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等等。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过程中,产业组织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4)最早的产业组织理论见于哈佛大学的梅森(E.Mason) 教授和其弟子乔?贝恩(J.Bain)的相关研究中。1959年,贝恩所著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集中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的好坏。这便是产业组织理论特有的“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简称 SCP)分析范式。按照这一分析,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设置障碍,以便谋取垄断利润,阻碍技术进步,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哈佛学派建立的 SCP分析范式,为早期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套基本的分析框架,使该理论得以沿着一条大体规范的途径发展。不过在后来的发展中,SCP分析范式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

(5)20 世纪60—70年代,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势力趋于下降,经济中出现了“滞胀”现象,不少研究者和分析家将招致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哈佛学派主张的强硬的反垄断政策,于是从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以斯蒂格勒(J.Stigler)为代表的一些芝加哥大学学者对哈佛学派的观点展开了激烈抨击,并逐渐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批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认为垄断竞争理论中关于下降的需求曲线的分析在理论上不准确,因为如果说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相近的替代品”或有差别的产品的话,就意味着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是不一致的,它们的需求曲线的倾斜度也必将因替代程度的不同而不一致,但张伯伦却假设竞争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第二,认为张伯伦引入“有差别的产品”这一概念,混淆了“产业”与“市场”的划分界线,使“产业”的范围变得无法定义;

第三,认为垄断竞争理论将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垄断势力的提高视为等同是不对的,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集中度的提高完全有可能是由技术因素或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决定的,并不单纯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

第四,认为哈佛学派提出的SCP范式过于简单武断,事实上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决非是一种简单的、有其一必有其二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多重关系。

基于上述几方面的认识,芝加哥学派提出产业组织问题还是应该透过完全竞争理论而不是垄断竞争理论来加以说明。例如,对于企业规模扩大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以“规模经济”理论来进行分析。

按照规模经济理论的观点,企业的规模经济范围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平均成本也随之而不断降低,因此只要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相一致,就是必然的和合理的。由此他们推断,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仅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反而会因平均成本的降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Stephen,1988;多纳德?海、德里克?莫瑞斯,1998,中译本)。对于企业规模与竞争度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则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contestable market theory)来加以说明。该理论认为,只要潜在竞争者在进入和退出市场时是完全无障碍的,市场上现有的厂商——不论是仅有一家企业还是有许多活跃的厂商,就总是面临来自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而为了避免引来更多的竞争者,

原有企业的定价和产量选择将总是被迫处于一种“无显著超额利润的均衡约束下” (Baumol,1988),并不象哈佛学派所言,大厂商可以任意确定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可竞争市场理论”说明,企业规模的扩大或集中度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垄断程度的提高和竞争程度的下降。在以上两方面分析的基础上,芝加哥学派提出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来作为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垄断企业的标准,也不应该毫无区别地对大企业实行强硬的反托拉斯政策,主张根据企业绩效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放松对大企业的不必要管制。芝加哥学派放松管制的政策主张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同时期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也对后来的新产业组织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6)新产业组织理论

新产业组织理论,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以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1970s以后,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及合约理论等新理论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基础、方法工具及研究方向都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在研究基础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注重市场环境与厂商行为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体现了在逻辑上的循环和反馈链。在方法和工具上,则运用了大量的现代数学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多变量的分析工具。在研究方向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强调了在不完全市场结构条件下厂商的组织、行为和绩效的研究,特别是寡占、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市场,在理论假定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信息的维度。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沃特森(Waterson)、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等。主要理论有:

1、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进入壁垒问题进行了更加严格地分析,通过对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重新定义,证明了在存在进入竞争,或者潜在进入的条件下,即使是自然垄断条件下的现有厂商也只能制定可维持价格,保持接近于完全竞争的价格水平,因为潜在进入者会通过打了就跑的策略消除高价带来的超额利润。这就推翻了垄断市场结构会决定垄断性市场行为,因此导致垄断利润的单向关联的理论假定。

2、博弈论

博弈论对产业组织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为解释和分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提供了很好的行为分析工具。传统的边际分析工具由于受到了假定条件的限制不能给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行为进行很好的解释。如现有企业会阻止进入者进入的动机,在寡占模型中,寡占双方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条件及均衡存在,价格歧视的福利含义,合谋的行为分析,非价格策略(质量、广告和技术进步)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等。由于博弈论在有限局中人行为分析的优势(包括Nash价格模型、Betrand数量模型和Stackelberg 领导者模型),通过各种反应函数的分析,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对市场绩效和结构的影响的解释更加逻辑和合理,传统的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单向关联也演绎成复杂的双向或多重关联机制。

3、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

关于企业是什么,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只讨论了企业的“厂商”理论,该理论就无法解释企业的规模问题和市场的边界。新制度经济学打开了这个“黑箱”,它撇开了企业的技术决定因素,通过“交易费用”的概念广泛地讨论了企业的规模边界问题。在Williamson 的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由于市场不完全和有限理性,交易双方需要通过一体化来最小化交易成本,来防止机会主义导致的欺诈问题,决定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次数、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的交易维度。产权理论则深入讨论了企业内部的权威机制和治理结构的所有权配置问题,同时对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之,新制度经济学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视角。

4、合约理论

从经济学角度上看,合约主要包括了合约的设计和执行不可缺失的两个方面(Masten,1998)。在短期和瞬时合约中,合约的设计和执行相对简单,因为交易双方在进行交易时能够很快地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衡定。与合约相关的信息,特别是交易中的成本和收益的信息,对于交易双方及外部人(如法院)而言都是可以观察和可以证实的。因此,合约中的激励承诺是可信的,也能通过设计达到帕累托最优。在短期和瞬时交易中,合约的信息并不影响合约是否达成和实现。但对于长期合约来说,合约达成的关键性因素是如何使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可信的承诺,这种承诺可以为交易双方以足够的激励约束来达成合意性交易。承诺是一种长期的信号,体现了对信息的确定性描述。如果长期交易中,存在着足够的承诺,就存在适意的激励相容条件,合约的边界就存在最优充分条件(注意:不是必要条件),如果激励失效,并由此导致了合约的低效率(包括生产效率,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合约边界失效。合约引入激励问题体现了对合约达成完整的描述。

合约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厂商的决策过程及目标讨论上,长期以来产业组织理论的厂商假定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假定条件的,但事实上,大量的经验性分析表明,厂商的目标是多元的,厂商可能在价格制定中追求成本加成,或者强调常规、经验性作法,试验以及实际经营行为中的学习过程。合约理论则通过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解释,认为由于各厂商的组织结构、所有权配置的不同,在目标决策机制上也出现了广泛地差异化。由于作为所有者和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代理人,拥有实际决策权经理人员的目标差异,在委托人不能有效地监督或者缺乏足够的激励条件下,代理人在企业决策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偏离企业最大化目标。该假定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产业组织理论的目标决策过程的分析。

2017年银行卡从业人员专业考试精彩试题汇总情况

第一章:产业概述模拟题 共28题,当前第1题 在全球前十大发卡机构中,我们中国占了3席,是哪三家银行?(多选题) A、中国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 共28题,当前第2题 、银行卡产业发展将会呈现哪些趋势?(多选题) 共28题,当前第3题 、目前境银行卡受理市场呈现出哪些特点?(多选题) 共28题,当前第4题 哪些机构共同构成了银行卡产业链?(多选题) 共28题,当前第5题 进入2007年,国银行卡产业步入一个开拓创新的新阶段,呈现哪些新的特点?(多选题) 共28题,当前第6题 国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多选题) A、产业参与主体进一步多样化 B、支付机构国际化势头旺盛 C、传统卡产品升级创新 D、投资并购趋势不改 E、支付安全隐患受到更多重视

F、创新业务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G、产品服务体系持续得到完善 共28题,当前第7题 银行卡转接清算机构主要收入来源是?(单选题) 共28题,当前第8题 以下哪些是未来银行卡产业格局的趋势?(单选题) 共28题,当前第9题 “金卡工程”是在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哪个时期启动的?(单选题) 共28题,当前第10题 银行卡按使用功能可划分为?(单选题) 共28题,当前第11题 、银行卡转接清算机构的核心业务是?(单选题) 共28题,当前第12题 自200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关于跨行交易收费的文件有哪些?(单选题)

D、以上都是 共28题,当前第13题 国的银行卡产品功能不断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单选题) 共28题,当前第14题 银行卡除了给我们的支付带来便利,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多选题) 共28题,当前第15题 、银行卡产业的什么特征使其发展成为一个非常独特的产业?(单选题) 共28题,当前第16题 第一银行卡的产生是源自谁的想法?(单选题) 共28题,当前第17题 我国银行卡产业监管在联网通用阶段的监管方向是?(多选题) 共28题,当前第18题 以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兴支付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支付呈现哪些趋势?(多选题)

2017年公需科目大数据考试--所有测试题答案

?网络时代的国家治理 1.林雅华博士认为,“治理”是一个全新的政治概念,它既不同于“统治”, 也不同于“管理”。(正确) 2.互联网时代最为典型的特征是扁平化、单一向度。(错误) 3.林雅华博士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节目之所以获得成功,是网络时 代的国家治理让民众参与进来的有效体现。(正确) 4.网络时代的国家治理应以文化人、以德化人、以礼化人。(正确) 5.林雅华博士认为,在越来越复杂化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庞大的国家机器也 许无法面面俱到,如果能够广泛地征集群众的智慧,对国家治理而言不失为有效之道。(正确) 6.我国下列哪些城市曾因PX项目问题发生过群体性事件?(多选题)(ABCD) A.大连 B.镇海 C.昆明 D.厦门 7.茂名PX事件发生后,下列哪个学校的化工系学生在网上进行了一场“PX 词条保卫战”?(单选题)(清华) 8.林雅华博士指出,在网络时代,电子政务的发展刻不容缓。(正确) 9.美国首个联邦首席信息官是下列哪位总统任命的?(单选题)(奥巴马) 10.林雅华博士指出,Windows XP“停服”事件是一个事关我国信息安全的重 大事件。(正确) 11.林雅华博士指出,目前中国的是一个复杂社会,是一个转型社会。(正确) ?大数据改变未来(学习笔记) 1.ENIAC诞生于哪一年?(1946年) 2.大数据仅仅是指数据的体量大。(错误) 3.吴军博士认为,所有未来的公司,某种程度上都是大数据公司。(正确) 4.计算机是根据逻辑推理来回答天为什么是蓝色的。(错误) 5.吴军博士认为机器无法取代人类成为放射科医生。(错误) 6.大数据的思维会把原来销售的概念变成服务的概念。(正确) 7.吴军博士认为,彻底解决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需要一些新的方法,比如 双向监督的方法。(正确) ?大数据在交通方面的应用(学习笔记) 1.根据周琦老师所讲,高德交通信息服务覆盖(110)多个城市以及全国高 速路网。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库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历年试题 一、单选题 1.1979年,第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在( )成立。 A.广西贺州 B.河北邢台 C.江苏常州 D.河南驻马店 答案:D 解释:1979年,第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在河南驻马店成立。 2.国际市场通常采用( )对债券风险进行评估。 A.债券信用评级法 B.债券风险评级法 C.内部评级法 D.外部评级法 答案:A 解释:国际市场通常采用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对债券风险进行评估。 3.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促进作用不包括( )。 A.能够在很多方面直接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 B.银行上市发行股票,其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可能导致银行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C.为商业银行的客户评价及风险提供了参考标准 D.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能为商业银行提供大量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市场上通过正常的交易来转移风险 答案:B 解释: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促进作用包括能够在很多方面直接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为商业银行的客户评价及风险提供了参考标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能为商业银行提供大量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市场上通过正常的交易来转移风险等。 4.商业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这属于商业银行的( )。 A.授信业务 B.受信业务 C.表外业务 D.中间业务 答案:A 解释:个人授信是指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和提供的担保,事先给客户核准一个额度,在一定时期内,客户可在该额度内连续、循环使用贷款。 5.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于2005年8月10日,其主要职责包括( )。 A.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B.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C.经理国库 D.组织实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

2017年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98分

“互联网+”开放合作 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韦俏艳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7-11-18 23:25-2017-11-19 00:28 98分 ? 1.移动通讯技术,区别于电子计算技术的一个功能是()。(单选题2分)得分:2分o A.信息传递 o B.信息整理 o C.信息储存 o D.信息收集 ? 2.据联合国预测数据,至205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的人口为城市人口。(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78.1% o B.74.1% o C.64.1% o D.84.1% ? 3.互联网模式下的平台创新从()网站开始,让买卖双方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易,连接了以往缺乏完善渠道的两个用户群体。(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当当 o B.Sohu o C.Yahoo o D.eBay

? 4.分享经济属于“互联网+”的()特征。(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重塑结构 o B.跨界融合 o C.开放生态 o D.尊重人性 ? 5.()年招商银行第一个推出网上银行。(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2000 o B.1997 o C.1998 o D.1999 ? 6.滴滴出行战略入股(),双方将携手共同搭建同城配送体系。(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苏宁 o B.58同城 o C.饿了么 o D.糯米 ?7.()年在美国芝加哥开发出一套基于8080芯片的最早的一套BBS系统。(单选题2分) 得分:2分 o A.1979年 o B.1980年 o C.1981年 o D.1978年

?8.用户思维有()个法则。(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四 o B.三 o C.二 o D.一 ?9.直接为人类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称为互联网()时代。(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A.1.0 o B.3.0 o C.4.0 o D.2.0 ?10.国内最早提出“互联网+”理念的是()。(单选题2分)得分:2分o A.于扬 o B.马化腾 o C.李克强 o D.马云 ?11.马云王健林对赌:到()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超过50%,王健林将给马云一亿元人民币,反之马云输给王健林一亿元人民币。(单选题2分)得分:2分o A.2030 o B.2025 o C.2020 o D.2021

2017年中国银行柜员招聘考试笔试题目试卷 历年考试真题

中国银行招聘考试笔试历年真题汇总整理中国银行校招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行测、综合专业知识、英语和性格测试,题目实际上是不难的,但要有针对性的复习,多练题目是肯定的!建议报考的同学提前做好复习准备,考试资料可以到“壹银考”上面找找,资料确实不错,都是上届学长们根据考试情况精心整理出来的,比较有针对性,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中国银行笔试经验分享一: 中行笔试15日下午1:30-4:30,全国统考,时间和题目都一样。楼主提前40分钟到了考场,一点半开考,正好是吃过午饭开始犯困的时候,楼主就在等候的大楼前坐着闭目养神了一会。亲测有效!考试的时候盯着电脑屏幕3个小时没有强烈犯困。 言归正传,考试之前就看了中行的很多笔经,对中行的题量和难度还是有心理准备的。一点半到两点半,60分钟,100道英语,50选择+50阅读,托业的类型,难度因人而异,就是时间好紧啊!!阅读想看题目再会原文找答案既快又准!2:30-3:30,70道行测题,楼主行测一般般,尤其是计算题,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做题时有选择,对于自己把握大的语言、图形和逻辑花的时间较多,计算和资料题看题目难度,有的计算较简单,有的难的,大致算一下,差不多就选一个!每题不能超过40秒!有选择性地做题才行!而且,有的计算题,就算认证算了也不一定算对!还是把能拿分的拿到手才保险! 3:30-4:10,综合知识,55道单选+25道多选,虽然之前专业知识方面楼主花了较多时间准备,但是还是有好些没遇见的题目!此外这部分涉及中行2015年来的荣誉、大事记、价值观、战略规划等等,这些也是能在中行网上查到的!大约5~6题。 4:10-4:30,就是笔经上大家已经说了太多的6*6方格,粗加工、细加工等,倒不难,主要考人的瞬间记忆和快速反应能力吧! 最后说一句考场,中行给每人发了一瓶水,这是楼主目前参加的所有笔试里唯一一家给考生准备的银行,谢谢!但是这里不得不说下监考老师!考试开始了,对迟到的考生,监考老师的说话声并没有压低,中途有一位考生的闹铃想起,监考老师特严肃地训斥他让他出去,那嗓门!整个考场都能听到!超级大!而当时是

2017公需科目考试题库 整理

2017公需科目考试题库 1 . 保密法属于那门法律的下位法: A. 宪法 B. 行政法 C. 经济法 D. 刑法 正确答案: A B 2 . 定密权属于何种权力: A. 公权力 B. 国家权力 C. 行政权力 D. 私权力 正确答案: A B C 3 . 我国保密法隶属于那种法系: A. 英美法 B. 大陆法 C. 成文法 D. 判例法 正确答案: B C 4 . 美国的保密法律法规有那几部分构成: A. 法律 B. 总统行政命令 C. 法规 D. 习惯 正确答案: A B 5 . 保密法与几个部门法有联系: A. 行政 B. 刑法 C. 民法 D. 社会法 正确答案: A B C 6 . 涉密工程这一概念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 7 . 涉密存储介质是指存储了涉密信息的硬盘、光盘、软盘、移动硬盘及U盘等。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对 8 . 国家秘密的基本保密期限是,绝密级国家秘密不超过25年,机密级国家秘密不超过15年,秘密级国家秘密不超过10年。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 9 . 涉密人员的权益就是所谓的合法权益,就是法律确认的并受法律保护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享有的一定的权利和利益。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对 10 . 保密工作中的定密权可以委托给企事业单位。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

11 . 鉴于保密法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不同,我国把两法分列入不同的法律部门。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 12 . 保密审查的原则是领导负责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 13 . 涉密人员在非涉密区域和时间内,可以自由通行国内外。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 14 . 中国中央办公厅规定,中央电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和公开”五大类型。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对 15 . 所有超过解密期限的保密内容,都可以自动公开。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 1 . 秘密包含、、、四种类型。 正确答案: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2 . 在国家秘密具备、、三个要素。 正确答案:实质要素程序要素时空要素 3 . 商业秘密具备、、、四种特征。 正确答案:秘密性价值性保护性实用性 4 . 保密管理具有、、、、五个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全程化最小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 1 .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由一名领导人亲自负责文件的保密。 正确答案:对 2 .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不行,非十分不可”。 正确答案:错 3 . 1988年通过并于1989年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是我国保密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正确答案:对 4 . 党的保密委员会最早成立于1949年。 正确答案:错

-2020最新银行从业考试题库

银行从业考试 2011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前押密试题及答案(1) (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0 以下各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 填入括号内。 1(承担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融资任务的政策性银行是( A )。 A(国家开发银行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D 2(在现称为“五大行”的五家商业银行中,最早实行股份制的银行是( ),2008 年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银行是( C )。 A(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B(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C(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 3(下列不是中国的政策性银行的是( C )。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 D )在上海成立。 06年9月9日

A(1994年 B(1997年 C(2002年 D(2006年 5(在国际收支的衡量指标中,(A )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 A(贸易收支 B(国外投资 C(劳务输出 D(国外借款 D6(下列( A )属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A(调整货币供应量 B(调整利率 C(调整准备金 D(稳定物价 (( C )的金融机构归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监管。 7 A(票据市场 B(股票市场 C(保险市场 D(期货市场 8(下列关于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贷款属于间接融资工具,其所在市场属于间接融资市场 B(股票属于直接融资工具,其发行、交易的市场属于直接融资市场 C(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属于货币市场,同业拆借是其中的一种短期金融工具 D(银行间债券市场属于资本市场,债券回购是其中的一种长期金融工具 9(按照金融工具的(B )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A(类型

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考试题库

2017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考试题库 1、理财产品对应的由于信托财产变现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理财产品不能按时支付理财资金,理财期限将相应延长的风险是 ( ) A.提前终止风险 B.销售风险 C.操作风险 D.延期风险 【正确答案】:D [解析]延期风险,指理财产品对应的信托财产变现不及时等原凶造成理财产品不能按时支付理财资金,理财期限将相应延长的风险。提前终止风险,指如果在投资期内,如信托融资项目用款人提前全部或部分还款或者发生商业有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客户可能面临不能按预期期限取得预期收益的风险。销售风险,指不实或夸大宣传、以模拟测算的收益替代预期收益、隐瞒市场重大变化、营销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对投资者的误导和不当销售。操作风险,指在办理理财业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不当操作导致的损失。 2、关于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进行风险管理的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定期召集相关人员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 B.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独立的风险评估报告 C.只建立个人理财业务管理部门内部调查一个层面的内部监督机制 D.应充分认识建立银行内部监督审核机制对于降低个人理财顾问服务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C [解析]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建立银行内部监督审核机制对于降低个人理财顾问服务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等的重要性,应至少建立个人理财业务管理部门内部调查和审计部门独立审计两个层面的内部监督机制,并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独立的风险评估报告,定期召集相关人员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估。 3、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限额进行管理,( )应当根据理财计划所涉及的交易工具的实际结算方式计算。 A.期权限额

2017年公需科目试题

《工匠精神与广东制造》考试试题纸 试卷A卷得分: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评卷得分 评卷签名 复核得分 复核签名 一、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2.2016年是工匠精神在中国的政策元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3.在英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工程师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来自于工匠阶层。 4.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由过去的“去工业化”转变为“再工业化”战略。 5.“工业4.0”成为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核心主题,预示着制造业新时代的来临,第四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 6.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智能化,智能化的工厂、智能化的生产和智能化的服务,机器人在此次工业革命将获得广泛的应用。 7.当今日本工匠精神的一大特征就是匠人世家直至今日仍然守护着家业,保持着活性。 8.自古以来,中国对工匠非常重视,地位也较高,把手工艺人称为“工匠”,“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工匠”。 9.职业人对其职业和岗位深深的爱和执着的职业追求,是成就工匠精神的基础性要素。 10.过去工匠精神专指手工业者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二、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正确的选项后打“√”,错误的选项后打“×”) 1.工匠精神一般会将事业上升到尊严的地位。(√) 2.工匠精神的培育重视“先德行,后技能”,最终走向“己成,则物成”。(√) 3.工匠精神的首要原则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这种热爱出自于工作本身,而不是源自工作能够带来的名利财富。(√) 4.现代学徒制是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人的法宝,是德国、瑞士等制造业强国培养优秀产业工人的最重要的手段。(√) 5.实际上,在“智造”时代,人的作用和角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6.广东制造目前状况是大而强、创新力度高、产品品质较高。(×) 7.《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框架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十”。(×) 8.源自美国的现代学徒制有两个最显著的特色,即双主体和双身份。(×) 9.智慧工厂除了包括个性化定制,还涵盖了柔性化生产这一含义。(√) 10.尊重工匠价值,企业首先要转变传统的雇佣理念。(√) 三、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14年由(B.德国)发起的工业4.0时代,拉开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很多国家实行“再工业化”的战略,纷纷呼吁工匠精神。 A. 日本 B. 德国 C. 英国 D.美国 2.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国家所表现出的突出精神特质略有不同。如工匠精神在美国表现为注重(A.创新)的工匠精神。 A. 创新 B. 细节 C. 传承 D. 品质 3.工匠精神的首要原则就是(C.热爱自己的工作)。 A. 职人气质 B.专注 C. 热爱自己的工作 D. 精益求精 4.工匠精神在日本称为(C.职人气质)。这种气质表现为一种倾尽全力做事的态度,一种热情、专注、虔诚的品质。 A. 敬业精神 B.恭敬谦逊态度 C. 职人气质 D. 追求极致 5.现代学徒制要承担工匠精神在人力资源中的塑造,必须要( B.国家主导 )。 A. 企业主导 B. 国家主导 C. 学校主导 D. 个人主导 6.2006年(C.潮州木雕)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A. 东阳木雕 B. 龙眼木雕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aht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所称的小企业是指在本省境内依法设立的,上年销售收入在(D)万元以下,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在()万元以下的生产型、科技型和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 A、1000,500 B、500,500 C、500,300 D、500,200 2.洗钱者首先将犯罪收益存入甲国银行,并用其购买信用证,该信用证用于某项虚构的从乙国到甲国的商品进口交易,然后用伪造的提货单在乙国的银行兑现。试问洗钱者的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洗钱。(C)。 A、借用金融机构 B、保密天堂 C、仿造商业票据 D、通过证券和保险业洗钱 3.公司的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C)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A、30% B、40% C、50% D、60% 4.根据《物权法》规定,收取不动产登记费的标准是(A)。 A、按件收取 B、不动产面积 C、不动产体积 D、不动产的价款 5.在我国(B)列于农村信用社业务收入的首位。 A、中间业务收入 B、贷款利息收入 C、结算业务收入 D、罚没收入 6.甲某是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其给某服装厂进行贷款业务中严格审查服装厂的偿还能力,且数额巨大,致使银行遭受重大损失,司法机关对其的处罚是(A)。 A、处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B、处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C、处于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D、处于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7.逾期支取的定期储蓄,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份,除自动转存外,按(D)支付利息。 A、原订的定期储蓄利率 B、存入日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 C、支取日的挂牌公告定期储蓄存款利率 D、支取日的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 8.农户联保贷款单个借款人的最高借款余额为(D)。 A、3万元 B、5万元 C、7万元 D、10万元。 9.在我国,储蓄存款是指(A)。 A、个人存款 B、企业存款 C、同业存款 D、单位存款

2017年公需科目“互联网+”开放合作考试及答案(98分)

1.互联网模式下的平台创新从( )网站开始,让买卖双方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易,连接 了以往缺乏完善渠道的两个用户群体。(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A.当当
B.Sohu
C.eBay
D.Yahoo
2.据联合国预测数据,至 2050 年,发展中国家将有( )的人口为城市人口。(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A.84.1%
B.78.1%
C.64.1%
D.74.1%
3.浙江规范权力运行的 “一张网”是指( )。(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A.浙江省政府网
B.浙江政务服务网
C.浙江企业网
D.浙江门户网 4.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文字的发明是第( )次信息技 术革命。(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A.二
B.一
C.三
D.四
5.科恩给出了共享经济的驱动力不包括( )。(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A.消费者感觉有更大的主动权和透明度
B.消费者和供应者都在交换过程中更受益
C.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出现信任危机
D.政府推动

6.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方面,( )拥有技术创新优势。(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A.美国
B.朝鲜
C.中国
D.德国
7.1997 年之前是( )。(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A.互联网+时代
B.纯互联网时代
C.信息时代
D.传统企业互联网时代
8.( )年招商银行第一个推出网上银行。(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A.1999
B.1997
C.2000
D.1998
9.2007 年至( )年是传统企业互联网时代。(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A.2009
B.2010
C.2015
D.2013
10.2015 年 3 月,( )在两会上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 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单选 题 2 分) 得分:2 分
A.任正非
B.马化腾
C.潘石屹
D.马云
11.( )不属于共享流量和用户的开放平台。(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A.Facebook
B.腾讯开放平台
C.AppStore 应用商店
D.百度开放平台
12.不属于即时通讯工具的是( )。(单选题 2 分)
得分:2 分

银行从业资格银行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1.存款业务是属于商业银行的( )。 A.中间业务 B.资产业务 C.负债业务 D.其他业务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由存款和借款构成,其中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存款业务也是银行的传统业务。银行从业资格银行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将直接影响( ),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A.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 B.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 C.中央银行再贴现 D.中央银行再贷款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当中央银行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可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买人证券,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通过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功能,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反之则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减少。银行从业多选题 3.金融租赁公司的重大关联交易应经( )批准。 A.总经理 B.董事会 C.风险管理委员会 D.项目审核委员会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金融租赁公司的重大关联交易应当经董事会批准。银行从业准题库 4.重组贷款是指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合同条款作出调整的贷款,重组后的贷款如果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应至少归为( )类贷款。 A.损失 B.次级 C.关注 D.可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重组后的贷款(简称重组贷款)如果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应至少归为可疑类。重组贷款的分类档次在至少 6 个月的观察期内不得调高,观察期结束后,应严格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规定进行分类。银行从业资格题 5.在国际结算的几种方式中,属于顺汇的是( )。 A.银行保函 B.托收 C.信用证 D.汇款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顺汇是债务人或付款人主动将款项交给银行,委托银行使用某种结算工具,支付一定金额给债权人或收款人的结算方式,因结算工具的传递方向与资金的流动方向相同,所以称为顺汇。汇款方式是顺汇法,托收和信用证方式是逆汇法。 6.普惠金融的基本原则有( )。 A.机会平等、惠及民生 B.健全机制、持续发展

2017年公需科目继续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1. 2. 正确 错误 2.素养的创新精神特点是指素养是一个在教育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知行合一的有机体, 正确 错误 3.科学素养其实是素养概念的延伸和派生。 正确 错误 4.习近平引《诗经 正确 错误 5.法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是先秦诸子对中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 正确 错误 6.没有读者, 正确 错误 7.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总称。 正确

8.拱手礼是华人中最流行的见面礼。( ) 正确 错误 9.如果客厅房间比较散乱,客人到后表示歉意并稍整理一下客人的座位即可,不要忙乱地收拾房间,那会让客人感到尴尬。( ) 正确 错误 10.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被称为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或“女儿节”。( ) 正确 错误 11.满族在传统上是禁食狗肉的。( ) 正确 错误 12.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 ) 正确 错误 13.哥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县,典型的特征是开片。( ) 正确 错误 14.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 正确 错误 15.一种艺术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属性。比如绘画,它既是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 正确 错误 16.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中提到的是李白,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大诗人。( ) 正确

17.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文学所反映的世界等同于世界本身,它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是作者的真实的感受。( ) 正确 错误 18.中世纪时期的哲学可以概括为,魏晋玄学、欧洲文学、西欧哲学。( ) 正确 错误 19.在人际交往中,对于自己看不惯的行为就应该当面指出来甚至给予严厉指责。( ) 正确 错误 20.腊八,也称“佛成道节”,腊八日,民间有吃汤圆之俗。( )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中庸之道”是()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但它更是汉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 A.诗人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22.清朝学者姚鼐的《古文辞类纂》认为国学可以分为三门:曰义理,曰词章,曰()。 A.法理 B.天文 C.考据 D.哲理 23.文学活动是由()、作者、作品和读者构成的一个螺旋式的循环结构。 A.物质 B.人文 C.意识

2020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库附全答案

2020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库附全答案 一、单选题 1.我们通常所说的利率是指(B)。 A.市场利率 B.名义利率 C.实际利率 D.固定利率 2.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A)。 A,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B.经济增长、区域协调、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C.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进出口增长 D.经济增长、区域协调、物价稳定和进出口增长 3.在一国经济过度繁荣时,最有可能采取以下哪种政策(B) A.扩张性财政政策,抑制通胀 B.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通胀 C.扩张性财政政策,防止通货紧缩 D.紧缩性财政政策,防止通胀 4.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机构造成的市场空白,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及储蓄业务需求 B.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专业银行的垄断局面,促进了银行体系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竞争水平的提高 C.在经营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是很多重大措施的“试验田”,从而大大推动了整个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D.由于体制优势带来了其发展速度上的优势,目前在总资产规模上已经超过了原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5.城市商业银行是在(D)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 A.农村信用合作社 B.股份制商业银行 C.人民银行 D.城市信用合作社 6.下列农村金融机构中,属于2007年批准新设立的机构是(B)。 A.农村商业银行 B.农村资金互助社 C.农村信用社 D.农村合作银行 7.承担支持农业政策性贷款任务的政策性银行是(B)。 A.中国农业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8.下列不属于商品期货的标的商品是(B)。 A.大豆 B.利率期货 C.原油 D.钢材 9.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行为属于(A) A.公开市场业务 B.存款准备金 C.窗口指导 D.再贴现 10.中央银行票据的特点有(C)。 A.无风险、期限短、流动性低 B.无风险、期限长、流动性低 C.无风险、期限短、流动性高 D.无风险、期限长、流动性高

2017年公需科目大数据考试 所有测试题答案

2017年公需科目大数据考试所有测试题答案 (网上收集,经用过还可以,信不过可以不用) 网络时代的国家治理 1. 林雅华博士认为,“治理”是一个全新的政治概念,它既不同于“统治”,也不同 于“管理”。(正确) 2. 互联网时代最为典型的特征是扁平化、单一向度。(错误) 3. 林雅华博士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节目之所以获得成功,是网络时代的国家 治理让民众参与进来的有效体现。(正确) 4. 网络时代的国家治理应以文化人、以德化人、以礼化人。(正确) 5. 林雅华博士认为,在越来越复杂化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庞大的国家机器也许无法面 面俱到,如果能够广泛地征集群众的智慧,对国家治理而言不失为有效之道。(正确) 6. 我国下列哪些城市曾因PX项目问题发生过群体性事件?(多选题)(ABCD) A.大连 B.镇海 C.昆明 D.厦门 7. 茂名PX事件发生后,下列哪个学校的化工系学生在网上进行了一场“PX词条保卫战”?(单选题)(清华) 8. 林雅华博士指出,在网络时代,电子政务的发展刻不容缓。(正确) 9. 美国首个联邦首席信息官是下列哪位总统任命的?(单选题)(奥巴马) 10. 林雅华博士指出,Windows XP“停服”事件是一个事关我国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正确) 11. 林雅华博士指出,目前中国的是一个复杂社会,是一个转型社会。(正确) 大数据改变未来(学习笔记) 1. ENIAC诞生于哪一年?(1946年) 2. 大数据仅仅是指数据的体量大。(错误) 3. 吴军博士认为,所有未来的公司,某种程度上都是大数据公司。(正确) 4. 计算机是根据逻辑推理来回答天为什么是蓝色的。(错误) 5. 吴军博士认为机器无法取代人类成为放射科医生。(错误) 6. 大数据的思维会把原来销售的概念变成服务的概念。(正确) 7. 吴军博士认为,彻底解决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需要一些新的方法,比如双向监督的方法。(正确) 大数据在交通方面的应用(学习笔记) 1. 根据周琦老师所讲,高德交通信息服务覆盖(110)多个城市以及全国高速路网。 2. 根据周琦老师所讲,将大数据智能化融入高德地图,能够提供更精准的到达时间预 测和实时躲避拥堵功能。(正确) 3. 根据周琦老师所讲,通过索引技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可以回调出每条道路对应

银行从业资格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下载

1.以下不属于现场检查程序的是( )。 A.现场检查准备阶段 B.现场检查实施阶段 C.现场检查处理阶段 D.现场检查后续阶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现场检查的程序包括现场检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处理阶段,检查档案 整理。银行从业资格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下载 2.风险信息披露是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最为薄弱的部分,通常只披露( )。 A.核心资本指标 B.附属资本指标 C.资本充足率指标 D.资本扣除项指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风险信息披露是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最为薄弱的部分,通常只披露资本充足率指标,缺少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及资本扣除项等指标。2017银行从业考试题库 3.下列关于风险监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监管部门所关注的风险状况包括行业整体风险状况、区域风险状况和银行机构自身的风险状况 B.银行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等手段。对银行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 监控 C.监管部门高度关注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以及风险计量模型的有效 性 D.在分析银行机构风险状况时,只需分析银行整体并表基础上的总体风险水平即可,不需分析分支 机构的风险水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分析银行机构风险状况时,既要分析银行整体并表基础上的总体风险水平,还要分 析其单一或部分分支机构的风险水平。风险管理练习题 4.监管部门监督检查与( )共同构成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外部保障。 A.最低资本充足率 B.市场约束 C.外部审计 D.内部审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监管部门监督检查与市场约束共同构成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外部保障。 5.资本充足率压力测试框架以( )的压力测试为基础。 A.综合风险 B.混合风险 C.多风险 D.单一风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资本充足率压力测试框架以单一风险的压力测试为基础。 6.原则上,定期压力测试至少( )一次。银行从业公共基础试题 A.两年 B.半年 C.一年 D.一季度

2017年绵阳公需科目考试题

1. 正确 错误 2.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说就科学研究而言, 正确 错误 3.科学假设就是 正确 错误 4.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是密切相关的,仅有研究不写论文等于没研究。 正确 错误 5.论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更可靠的证据材料,使自己的研究结果看起来 正确 错误 6.对联 正确 错误 7.国学是中国文化之根,是中国民族灵魂之核。 正确

错误 8.国学经部——儒学经典,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 正确) 正确 错误 9.《论语》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内容非常丰富。(正确) 正确 错误 10.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这一最高统一体展开为“逻辑、自然、精神”三大阶段。( 正确) 正确 错误 11.欧洲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明相融合的产物,在思想上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制约和影响,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表现了特定阶层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正确) 正确 错误 12.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走在后面。( 正确) 正确 错误 13.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周勃勘平“诸吕之乱”而设的。(正确) 正确 错误 14.青藏高原少雨干旱,昼夜温差大,多砌筑厚墙式平顶碉房。( 正确) 正确 错误 15.哥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县,典型的特征是开片。(正确)

正确 错误 16.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正确) 正确 错误 17.广义的民俗语言包括民间俗语、该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等。( 错误) 正确 错误 18.腊八,也称“佛成道节”,腊八日,民间有吃汤圆之俗。( 错误) 正确 错误 19.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 错误) 正确 错误 20.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错误)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C )。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D.《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2017年重庆公需科目测试题(卷)与答案(全新)

2017年公需科目测试题及答案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领先国家是(英国 ) 2、熊彼得认为,每个创新短周期的时间大约是(3年时间 )中周期的时间大约是 (9-10年之间 )长周期的时间大约是(48-60年时间 )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是(相对论 )。 4、第二次科技革命进入(电器时代 )时代 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0 )年我国进入创新国家行列。 6、国际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标准要求研发投入占 GDP 的比重超过(0.02 ) 7、将以“ 1+X”的方式,全国增强创新驱动力与产业竞争力, “ 1”是(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的《市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5-2020年) 》。 8、在新常态下,我们必须把(创新 )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9、在新常态下,我们必须把(创新 )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0、关于创新一下错误说法是(西部地区投资比创新更重要。 ) 11、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而努力, 必须把 (创新驱动力发展战略 ) 实施好。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力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力发展战略到 2020年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创新驱动对经济贡献达到先进水平。 ) 13、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标准要求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 ) 14、经济常态下的新动力是(创新 ) 15、关于创新发展理念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错误说法是(创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容。 ) 单项选择题(共 30题,共 60分) 1. 为了在未来几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保持科技创新领先地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制订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新技术创新计划。由此,我国推出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提升制造业质量和水平。 [2分 ] A. 《高技术战略 2020》 B.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C. 《先进制造伙伴计划》 D. 《中国制造 2025》 正确答案:D

2017银行从业《个人理财》机考模拟试题【二】

2017银行从业《个人理财》机考模拟试题 【二】 导读:本文2017银行从业《个人理财》机考模拟试题【二】,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0小题,每小题0.5分,共45分。在以下各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1.下列国内机构中,无法提供理财服务的是()。 A.基金公司 B.保险公司 C.信托公司 D.律师事务所 2.下列关于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理财顾问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 B.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 C.理财顾问服务是综合理财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综合理财服务是理财顾问服务的核心和延伸部分

D.理财顾问服务只是提供资产的投资和管理等服务,而综合理财服务则提供包括咨询、建议、理财计划制定和执行、资产的投资和管理在内的一揽子理财服务 3.2007年3月,()首开私人银行业务。 A.中国银行 B.中国建设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工商银行 4.个人理财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 A.公司金融业务 B.个人金融业务 C.政府金融业务 D.社会金融业务 5.在商业银行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投资和资产管理方式是()。 A.客户根据银行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 B.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投资计划和投资方式并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 C.客户授权银行代表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 D.银行为客户提供投资计划和投资方式,由客户自己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 6.理财师职业特征中的()要求商业银行提供理财顾问服务应具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