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冲刺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学形式,简言之,为笔记体式的短篇故事。最早可追溯至魏晋时期,时人多有志人志怪类文集。就数量而言,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可谓浩如烟海,至清末,存世有数千种之多。种类繁多的笔记小说所记内容也极为驳杂,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内容体量如此巨大,不易全部辨析厘清现实真假,纵如此,依旧有其史料学意义。

作为笔记小说,定然不失虚构与主体自我创作的成分,但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自面世伊始,便受到史学影响,有注重实录的传统,且希冀在事件描述中给人以道德教化。魏晋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为后世笔记小说开拓了题材、确立了基本精神,此期间的作者多有史官等文职身份。比如,志怪小说《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在晋元帝时期任佐著作郎一职,为编修国史的史官。

因此,鲁迅先生对此期间的笔记小说有”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的判断。简言之,魏晋笔记小说的创作性质为”采录传闻”,秉笔实录当朝事件,非有意虚构。笔记中虽然有文学性的虚构叙事,但依旧在不背离历史背景真实的前提下展开。

后世笔记小说多沿用魏晋六朝志人志怪的叙事视角,以记事者的角度客观记录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人物的姓名与籍贯等具体信息。书中屡见”秀州天宁长老妙海时在彼县,亲见之”“小二至庆元时尚存,安国长老了祥识之”“泉州僧本傅说”之类的句子,借他人之口来佐证自己记载之可靠,强调所录内容的真实性。

唐之后,笔记小说就内容而言,多具有民间性及社会性的特征,多述各地风俗怪谈。比如,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中有《叶限》一文,记录古代邕州地区百越民族的口传故事,为世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灰姑娘”类型故事。至宋,大量笔记作品记录诗歌本事与诗人言行,成为后世诗评家所沿用的笔记体文学评论形式。而以洪迈《夷坚志》为代表的志怪类笔记作品,细述宋代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逸闻、掌故、民俗等,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史料参考。明清两代笔记小说类文献多有训诂考据之类的内容。清代笔记小说中的边疆地理内容日益增多,如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记录当数量的新疆社会民俗内容,其中有关屯田制度及”玛哈沁”的相关记载,为研究边疆史重要的参考内容之一。

学者们普遍关注到笔记小说创作的史学倾向及其内容的史料学意义,对之多有阐述。明代王士禛有”说者,史别也”的判断,认为笔记小说为史家另一种。相对于正史以政治历史为脉络,侧重对典章制度、

帝王将相的书写,笔记小说记载了大量平民社会的生活,拓宽了史料的范围,弥补了正史对民间关注度有限的缺憾,成为正史的重要补充材料。

(摘编自司聃《笔记小说:弥补正史对民间关注有限的缺憾》)

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中国最早的较为常见的文学形式,笔记小说是笔记体式的短篇故事。

B.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内容驳杂,无法厘清现实真假。

C. 后世笔记小说源自魏晋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作者多有史官等文职身份。

D. 笔记小说面世伊始就受史学影响,注重实录,同时有文学性的虚构叙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介绍笔记小说起源、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古代笔记小说有史料学价值。

B. 文章引述鲁迅的评论,论证魏晋笔记小说的创作性质为”采录传闻”的观点。

C. 文章比较正史与笔记小说的不同,是为了论证正史重政治,对民间关注有限。

D. 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证,第五段按朝代先后的顺序进行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笔记小说虽然难免虚构叙事,但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有史料价值。

B. 魏晋六朝之后的笔记小说赓续传统,客观叙事,书中常强调所录内容的真实性。

C. 拓宽史料范围、弥补正史对民间关注有限的缺憾体现了笔记小说的史料学意义。

D. 中国笔记小说与正史有机融合,全面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发展面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全球汉服文化社团大概有1300多家,到了2019年有2000多家,两年时间增加了46%。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增加到200万,产业总规模增加到10.9亿元。

在汉服兴起的同时,汉服周边产业也受此影响大幅发展。从汉服周边配饰,到汉服租赁、旅拍,汉服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对于绝大多数购买汉服的消费者,同时会选择购买汉服配饰,如发饰、鞋子、团扇等。在高昂的配饰价格面前,还催生了”汉服手作”的职业。一些手工能力较强、设计感较强的创作者自己购买制作配饰的原材料,自行设计、加工,做成发饰、手提包等周边小物卖出,这类创作者被称为”手作娘”。

汉服近年来大幅增长有诸多原因,经济发展带来民族自信的提升,再加上汉服作为传统文化被鼓励继承与创新,于是出现了不少企业从事此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影视剧的题材中,古装剧逐渐占据热播榜榜单,慢慢被市场认可,古装用户人数基数也逐渐扩大,这也成为汉服市场兴起的另一大因素。而一些汉服爱好者的宣传、推广,汉服复兴运动的兴起也是汉服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此外,古镇、文化产品备

受热捧也推动了汉服文化的推广。大数据显示,文化旅游类相关产品线上预订量将同比去年激增超2倍。

(摘编自《汉服产业规模超10亿》,《新京报》2019年9月14日) 材料二:

(摘编自《2018年汉服产业报告》) 材料三:

近几年汉服销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但要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向大众消费转变,汉服还面临着诸多难题。

在作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核心动力的资本层面上,人们并没有表现出如同共享单车、新零售等领域相同的热情,这背后是汉服的产业链尚不完善。从品牌供应角度来看,当下的汉服市场主要由头部商家支撑,缺少腰部商家,出现较为严重的断层现象,这也导致汉服的价格体系极为混乱。一方面,头部品牌的单价高达数万,而小作坊模式下商家的单价只要100多元。相距悬殊的价格引发的竞争势必对服装质量造成影响,久而久之影响用户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汉服单量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所以汉服商家一直都是采取”预售+尾款”的销售模式,以销售量决定生产量,只有极少常规款式的汉服会预留库存。

汉服体量小导致很多工厂不愿意加工生产,再加上汉服面料普遍较贵、人工成本高等原因,将进一步压缩商家的利润。目前汉服平均毛利率仅在30%左右,品牌零售服装业平均毛利率在50%左右。

除此之外,汉服在产品营销推广方面始终缺少引爆大众的助推器。目前,汉服商家的推广仍然停留在每个商家创立自己的微博、建立自己的用户群上,用户回头率很高但很难拓展新用户,即使是像”重回汉唐”这样的头部品牌也是如此。

汉服市场一直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尤其在服装形制上。一直以来,汉服都有改良派与传统派之分。前者认为,为符合现代审美和穿衣习惯可进行适当改良;后者认为,汉服代表一种正统文化,不能改动。在网络语境下,这一分歧被无限放大,加大了大众的认知壁垒。当然,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要实现日常化消费才是汉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摘编自《汉服破圈道阻且长:这几道坎怎么过》)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我国汉服产业发展很快,汉服文化社团数、消费人群、产业规模均有增加。

B. “手作娘”自己购买原材料,自行设计,做成发饰等,她们手工能力、设计感较强。

C. 在汉服产业发展壮大的环境下,古装剧也慢慢得到市场认可,逐渐占据热播榜榜单。

D. 人们通过朋友、网络等途径了解并接触汉服;汉服爱好者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很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服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引起了连锁反应,主要原因是汉服复兴运动兴起,一些汉服爱好者积极宣传、推广汉服。

B. 根据材料二可知,能够接受100元至300元的汉服价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穿汉服的受调查者的比例超过了一半。

C. 相比共享单车、新零售等领域来说,人们对汉服没有多大的热情,这需要汉服行业从其背后去思考深层次的原因。

D. 头部品牌商家与小作坊模式下商家的汉服价格相距悬殊,这会引起非良性竞争,久而久之会影响用户的消费欲望。

6. 请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汉服产业的发展还需在哪些方面做努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连着两发子弹打过来。父亲丢下树杈,使对方以为他中弹了。当敌手走了十多米准备察看战果时,父亲扣动扳机,可是手冻得麻木了,子弹打飞了。

对峙了近半个小时,敌手背后传来凄厉的狼嚎,危机使敌手终于起身了。父亲一直全神贯注盯着敌手,就在敌手露头的一瞬,打了最后一枪。父亲很镇定,撤退时没忘了将中弹的秋衣拿上。父亲说自己太走运了,后来才知道最后一枪,击中了敌手的左肩,而那人开的最后两枪,都成了献给夜的小礼花。

雪越下越大,敌手无路可走,紧追父亲。父亲手握钢刀,做好了决战准备。可是敌手踩着父亲趟出的脚印,趔趔趄趄靠近他时,一头栽倒在雪地上,父亲先缴了他的枪。敌手挣扎了最后一程,死了。父亲在灌木丛划拉了一抱干枯的树枝,生起火来。父亲说作为火头军,他总是背着一口铁锅;靠近胸口的地方,还缝了两个布袋,一个装盐,一个盛火柴。

篝火太美了,将它周围飘舞的雪花,映照得像一群金翅的蝴蝶!父亲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可没有可煮食的东西。父亲突然有了救命的发现:敌手穿着的马靴,是长靴。

马靴被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他将剩下的牛皮捞出来分别揣

进裤兜。父亲本不想天亮前出发的,可是狼逼得他必须走,因为它们窸窸窣窣地冲出灌木丛,朝向篝火了。父亲借着残余的篝火,望见了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呈一条直线,前面的狼高大威猛,后面的狼矮小瘦削。前狼挣扎着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的尾巴,试图阻止它的步伐。父亲认出了后狼就是瞎眼狼。父亲”嗨一嗨一”地叫了两声,这是以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惯常的招呼声。瞎眼狼显然熟悉父亲的呼唤,它更加用力地往回拽前狼,最终前狼让步了,被拖回灌木丛。父亲长舒一口气,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

父亲说得逆风而行才能到密营。走了一两里路后,风竟然没了,他等于丧失了唯一的路标。此时,他听见了背后的声音,回身一望,是那两条狼!瞎眼狼仍叼着前狼的尾巴。前狼见着父亲,目光柔和多了。瞎眼狼低低叫着,安慰着陷入绝境的父亲。父亲仔细打量前狼,发现它是条年轻的公狼,它对瞎眼狼不敢违命,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父亲说瞎眼狼所叼着的尾巴,是它生命的脐带,也是一道藏在心底的光啊。

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引路,把父亲领出迷途。他们靠着所剩的煮熟的马靴皮,和山洞的骨头,渡过难关。而那些骨头,是瞎眼狼备下的。而小狼很卖力地想帮他们解决伙食,其间它发现一只雪兔,可它跳跃着要扑的时候,瞎眼狼松开它的尾巴过慢,扑了个空。母子狼最终带着他,靠近了一个村庄。父亲说闻到炊烟的气息后,瞎眼狼松开嘴,用两只前瓜激动地刨着地,在雪地打了几个滚,然后起身抖了抖毛,沾在它身上的雪粉飞溅出来,飞进父亲的眼睛,与他的泪水相逢。

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弹孔还在,边缘处的烧灼痕迹清晰可见,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每到小年的时候,他都要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所以我落下了一个毛病,每年腊月二十三,我也给我的儿子,讲炖马靴的故事。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让隐蔽的敌人出来,父亲不顾严寒,脱下秋衣用树杈挑起来,还大声咳嗽,这表现了父亲的机智与勇敢。

B. 父亲撤退时不忘拿走中弹的秋衣这一情节,看似闲笔,实则在结构上为文章后文写秋衣的去向埋下了伏笔。

C. 标题”炖马靴”简洁醒目,既吸引了读者,又贯穿全文内容,是小说的线索,”炖马靴”体现了父亲的革命精神。

D. 小说以”我”的口吻主要叙述了父亲与敌人战斗、瞎眼狼和小狼带父亲走出困境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扣人心弦。

8. 小说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在”残酷的战争中体现了一丝温馨”,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悦,字.众喜,京兆蓝田人也。少有气干,为州里所称。太祖

..初定关、院,悦率募乡里从军,屡有战功。大统四年,东魏将候景攻围洛阳,太祖赴援。悦又率乡里千余人,从军至洛阳。将战之夕,悦馨其行资,市牛维战士。及战,悦所部尽力,斩获居多。十三年,候景据河南来附,仍请兵为援。太祖先遣韦法

保帅众助之。悦言于太祖曰:”候景之于高欢,始则笃乡党之情,末乃定君臣之契,位居上将,职重台司

..,论其分义,有同鱼水。今欢始死,景便离贰,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今若益之以势,援之以兵,恐朝廷贻笑将来也。”太祖纳之,乃遣赵士宪追法保,而景寻叛。十四年,率所部兵从杨忠征随郡、安陆,并平之。时悬兵深入,悦支度路程,勒其部伍,节减粮食。及至竟陵,诸军多有匮乏,悦出原米六百石分给之。太祖闻而嘉焉。又从达奚武征梁汉。军出,武令悦说其城主杨贤。悦乃贻之书曰:”梁主内亏刑政,

外阙藩篱。匹夫攘袂,举国倾覆。非直下民离心,抑亦上玄所弃。我相公膺千龄之运,创三分之业。兵车

..所指,云除雾廓。君兵粮既寡,救援路绝。欲守,则城池无萦带之险;欲战,则士卒有土崩之势。以此求安,未见其可。事有变通,今其则也。”贤于是遂降。悦白武云:”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若蜀兵更至,攻之实难。”武然之,令悦率轻骑七百,径趣白马。悦先示其祸福,其将梁深遂以城降。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保定元年,卒于位。

(选自《周书·王悦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B. 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C. 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D. 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本名之外另取的通常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联的称呼。

B. 太祖,帝王谥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

C. 台司,指三公等宰辅大臣,也可以指御史台主管某事的机构或官员。

D. 兵车,又称战车,是载兵的车辆,用于陆上战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悦年轻有为,屡立战功。王悦年少时就有气量才干,被同乡人称道;率领乡里人跟随太祖的军队,多次立下战功;转战洛阳,用尽随身财物买牛款待战士,激励战士奋勇杀敌。

B. 王悦颇有眼光,识人精准。侯景投靠朝廷,请求派军队作为援助,太祖应允,王悦进言,分析侯景和高欢的关系,认为不宜援助候景,太祖采纳建议,之后侯景果然反叛,印证了王悦的判断。

C. 王悦节减粮食,援助友军。王悦率领军队跟随杨忠征讨随郡、安陆,他孤军深入,走错了路,命令部属减少粮食开支。到了竟陵,将节约下来的六百石米分给缺少粮食的各路军队。

D. 王悦洞察形势,劝降有方。王悦出征梁汉,奉命劝降城主杨贤,王悦剖析形势,指出杨贤面临绝境,说服杨贤归降;率领轻骑兵奔赴白马,陈述利害关系,说服白马守将梁深投降。

13. 把文中画横线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侯景之于高欢,始则笃乡党之情,末乃定君臣之契。(2)今欢始死,景便离贰,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和卢国华) 辛弃疾汉节东南①,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

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②。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③无根潦④。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注]①汉节东南:指卢国华时任福建提刑使。②旌纛:军中之旗。③易除殆类:指南宋朝廷中那些不以金人为意,专事享乐的人。④根潦:指浮萍。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节东南”几句写卢国华任福建提刑使时,乘坐四匹马拉的车子光彩满路,仕途上春风得意。

B. “须信是”几句写相信友人为官之处的七闽大地会有福星来到,也是期望友人在任能有所作为。

C. “庭草”两句描述卢国华做官闲暇时光的惬意生活,闲看秋草自生、秋阳照在榕树上而心满意足。

D. “但欲搜”几句紧扣标题中的”和卢国华”,写”我”现在只想寻找一些好的词语来答谢您的新词。

15.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

空,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唱词描写在铺满月光的江面上用桨划船,逆流而行,极富诗情画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年的暑假,博物馆成了当之无愧的旅游”热点”,可博物馆里展出的”高仿品”却让不少旅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博物馆不展出真品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真品被外借,不得不拿仿品暂

时;有的是因为真品品相不好,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便将品相更好的仿品拿出来展览;但更多情况下,( ),毕竟真品保护起来工序复杂,用仿品替代则方便许多。不少游客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到文物面前,忽然得知文物竟是仿造的,不免一时间。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让博物馆就是大众的”第二课堂”,学校不仅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不少历史爱好者也已然是博物馆的常客。一些博物馆和文物更是晋升成了”网红”,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游客赶来,却只能看到一件仿品,自然心有不甘。当下,博物馆需要重新”定位”,把真品藏着掖着已经明显挫伤了公众学习参观的兴趣,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也会跟着大打折扣。博物馆要收起”高冷范”,转变得生活化些、接地气些,让文化历史因为”活”而变得”火”,更好地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填补心灰意冷陆陆续续不约而同

B. 补充心灰意冷络绎不绝不远万里

C. 填补兴味索然络绎不绝不远万里

D. 补充兴味索然陆陆续续不约而同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展出真品的博物馆还是出于成本考虑

B. 由于商业原因,博物馆才不展出真品

C. 出于保密考虑,博物馆才不展出真品

D. 博物馆不展出真品还是出于成本考虑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几乎就是大众的”第二课堂”,不仅学校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不少历史爱好者也已然是博物馆的常客。

B.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让博物馆变成大众的”第二课堂”,不仅学校会组织学生到博

物馆参观学习,不少历史爱好者也已然是博物馆的常客。

C.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几乎就是大众的”第二课堂”,学校不仅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不少历史爱好者也已然是博物馆的常客。

D.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让博物馆几乎变成大众的”第二课堂”,学校不仅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的常客还有不少历史爱好者。

20.阅读下面某社区火警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请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在①②处填上合理的内容,每处不超过6个字。

(2)根据图中内容,说说”控制室”在火警工作中的地位。要求:体现流程图内容,语言简明、准确。 21.从下面这段新闻报道中提取五条关键信息,每条不超过12个字。

今年上半年,电竞市场实际销售收入513.2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具潜力的电子竞技市场。据报道,目前国内电竞人才缺口为50万~100万人。基于这一现状,教育部将电子竟技正式纳入大学专业,申报电竞专业的院校从以前的18所,增长到了现在的51所。尽管如此,仍然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渴求。业内人士同时指出,需要在行业组织、赛事体系、竞赛规则、从业人员认证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有一条”从天而降”的水渠。这条水渠,是团结村原村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村民,用双手在大山绝壁间开凿出来的,用了整整36年。第一次修渠失利后,54岁的黄大发报名去枫香水利站学习。3年时间里,陪伴他的,除了煤油灯,还有内心深处坚不可破的修渠梦想。学成归来,黄大发带领村民,捡拾初心,踏上了第二次修渠的征途。没有通电,他们用炸药、锄头、锤子和双手;没有通路,只能用马驮用肩扛;遇到悬崖峭壁拦路,只能将人从山顶吊下来施工。就这样,他们硬生生在大山绝壁间开凿出一条总长9400米的”天外来渠”。水渠竣工后,村民们的粮仓充实起来。如今,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利用大发渠打造了旅游度假区和生态产业园。3到5年内,团结村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村民可增收近5亿元,将彻底告别贫穷落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黄大发被誉为”当代愚公”。

事迹报道后,人们极力赞颂黄大发的愚公精神。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已不合时宜。读了以上材料后,你认

为愚公精神是否仍有现实意义?请以”我看愚公精神”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与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学形式,简言之,为笔记体式的短篇故事。最早可追溯至魏晋时期,时人多有志人志怪类文集。就数量而言,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可谓浩如烟海,至清末,存世有数千种之多。种类繁多的笔记小说所记内容也极为驳杂,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内容体量如此巨大,不易全部辨析厘清现实真假,纵如此,依旧有其史料学意义。

作为笔记小说,定然不失虚构与主体自我创作的成分,但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自面世伊始,便受到史学影响,有注重实录的传统,且希冀在事件描述中给人以道德教化。魏晋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为后世笔记小说开拓了题材、确立了基本精神,此期间的作者多有史官等文职身份。比如,志怪小说《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在晋元帝时期任佐著作郎一职,为编修国史的史官。

因此,鲁迅先生对此期间的笔记小说有”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的判断。简言之,魏晋笔记小说的创作性质为”采录传闻”,秉笔实录当朝事件,非有意虚构。笔记中虽然有文学性的虚构叙事,但依旧在不背离历史背景真实的前提下展开。

后世笔记小说多沿用魏晋六朝志人志怪的叙事视角,以记事者的角度客观记录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人物的姓名与籍贯等具体信息。书中屡见”秀州天宁长老妙海时在彼县,亲见之”“小二至庆元时尚存,安国长老了祥识之”“泉州僧本傅说”之类的句子,借他人之口来佐证自己记载之可靠,强调所录内容的真实性。

唐之后,笔记小说就内容而言,多具有民间性及社会性的特征,多述各地风俗怪谈。比如,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中有《叶限》一文,记录古代邕州地区百越民族的口传故事,为世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灰姑娘”类型故事。至宋,大量笔记作品记录诗歌本事与诗人言行,成为后世诗评家所沿用的笔记体文学评论形式。而以洪迈《夷坚志》为代表的志怪类笔记作品,细述宋代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逸闻、掌故、民俗等,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史料参考。明清两代笔记小说类文献多有训诂考据之类的内容。清代笔记小说中的边疆地理内容日益增多,如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记录当数量的新疆社会民俗内容,其中有关屯田制度及”玛哈沁”的相关记载,为研究边疆史重要的参考内容之一。

学者们普遍关注到笔记小说创作的史学倾向及其内容的史料学意义,对之多有阐述。明代王士禛有”说者,史别也”的判断,认为笔记小说为史家另一种。相对于正史以政治历史为脉络,侧重对典章制度、帝王将相的书写,笔记小说记载了大量平民社会的生活,拓宽了史料的范围,弥补了正史对民间关注度有限的缺憾,成为正史的重要补充材料。

(摘编自司聃《笔记小说:弥补正史对民间关注有限的缺憾》)

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中国最早的较为常见的文学形式,笔记小说是笔记体式的短篇故事。

B.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内容驳杂,无法厘清现实真假。

C. 后世笔记小说源自魏晋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作者多有史官等文职身份。

D. 笔记小说面世伊始就受史学影响,注重实录,同时有文学性的虚构叙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介绍笔记小说起源、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古代笔记小说有史料学价值。

B. 文章引述鲁迅的评论,论证魏晋笔记小说的创作性质为”采录传闻”的观点。

C. 文章比较正史与笔记小说的不同,是为了论证正史重政治,对民间关注有限。

D. 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证,第五段按朝代先后的顺序进行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笔记小说虽然难免虚构叙事,但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有史料价值。

B. 魏晋六朝之后的笔记小说赓续传统,客观叙事,书中常强调所录内容的真实性。

C. 拓宽史料范围、弥补正史对民间关注有限的缺憾体现了笔记小说的史料学意义。

D. 中国笔记小说与正史有机融合,全面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发展面貌。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作为中国最早的较为常见的文学形式”错,”最早”于义无据,原文只是说”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学形式”。

B项,”无法厘清现实真假”错误,原文是”不易全部辨析厘清现实真假”,曲解文意。

C项,”作者多有史官等文职身份”中的”作者”是指后世的笔记小说的作者,而原文”此期间的作者多有史官等文职身份”中的”作者”是魏晋时期的作者。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是为了论证正史重政治,对民间关注有限”错,应该是论证笔记小说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项,”有机融合”“全面记录了”于文无据。原文在最后只是说”相对于正史以政治历史为脉络,侧重对典章制度、帝王将相的书写,笔记小说记载了大量平民社会的生活,拓宽了史料的范围,弥补了正史对民间关注度有限的缺憾,成为正史的重要补充材料”,阐述的是笔记小说对正史的补充作用。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既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全球汉服文化社团大概有1300多家,到了2019年有2000多家,两年时间增加了46%。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增加到200万,产业总规模增加到10.9亿元。

在汉服兴起的同时,汉服周边产业也受此影响大幅发展。从汉服周边配饰,到汉服租赁、旅拍,汉服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对于绝大多数购买汉服的消费者,同时会选择购买汉服配饰,如发饰、鞋子、团扇等。在高昂的配饰价格面前,还催生了”汉服手作”的职业。一些手工能力较强、设计感较强的创作者自己购买制作配饰的原材料,自行设计、加工,做成发饰、手提包等周边小物卖出,这类创作者被称为”手作娘”。

汉服近年来大幅增长有诸多原因,经济发展带来民族自信的提升,再加上汉服作为传统文化被鼓励继承与创新,于是出现了不少企业从事此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影视剧的题材中,古装剧逐渐占据热播榜榜单,慢慢被市场认可,古装用户人数基数也逐渐扩大,这也成为汉服市场兴起的另一大因素。而一些汉服爱好者的宣传、推广,汉服复兴运动的兴起也是汉服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此外,古镇、文化产品备受热捧也推动了汉服文化的推广。大数据显示,文化旅游类相关产品线上预订量将同比去年激增超2倍。

(摘编自《汉服产业规模超10亿》,《新京报》2019年9月14日) 材料二:

(摘编自《2018年汉服产业报告》) 材料三:

近几年汉服销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但要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向大众消费转变,汉服还面临着诸多难题。

在作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核心动力的资本层面上,人们并没有表现出如同共享单车、新零售等领域相同的热情,这背后是汉服的产业链尚不完善。从品牌供应角度来看,当下的汉服市场主要由头部商家支撑,缺少腰部商家,出现较为严重的断层现象,这也导致汉服的价格体系极为混乱。一方面,头部品牌的单价高达数万,而小作坊模式下商家的单价只要100多元。相距悬殊的价格引发的竞争势必对服装质量造成影响,久而久之影响用户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汉服单量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所以汉服商家一直都是采取”预售+尾款”的销售模式,以销售量决定生产量,只有极少常规款式的汉服会预留库存。

汉服体量小导致很多工厂不愿意加工生产,再加上汉服面料普遍较贵、人工成本高等原因,将进一步压缩商家的利润。目前汉服平均毛利率仅在30%左右,品牌零售服装业平均毛利率在50%左右。

除此之外,汉服在产品营销推广方面始终缺少引爆大众的助推器。目前,汉服商家的推广仍然停留在每个商家创立自己的微博、建立自己的用户群上,用户回头率很高但很难拓展新用户,即使是像”重回汉唐”这样的头部品牌也是如此。

汉服市场一直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尤其在服装形制上。一直以来,汉服都有改良派与传统派之分。前者认为,为符合现代审美和穿衣习惯可进行适当改良;后者认为,汉服代表一种正统文化,不能改动。在网络语境下,这一分歧被无限放大,加大了大众的认知壁垒。当然,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要实现日常化消费才是汉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摘编自《汉服破圈道阻且长:这几道坎怎么过》)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我国汉服产业发展很快,汉服文化社团数、消费人群、产业规模均有增加。

B. “手作娘”自己购买原材料,自行设计,做成发饰等,她们手工能力、设计感较强。

C. 在汉服产业发展壮大的环境下,古装剧也慢慢得到市场认可,逐渐占据热播榜榜单。

D. 人们通过朋友、网络等途径了解并接触汉服;汉服爱好者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很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服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引起了连锁反应,主要原因是汉服复兴运动兴起,一些汉服爱好者积极宣传、推广汉服。

B. 根据材料二可知,能够接受100元至300元的汉服价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穿汉服的受调查者的比例超过了一半。

C. 相比共享单车、新零售等领域来说,人们对汉服没有多大的热情,这需要汉服行业从其背后去思考深层次的原因。

D. 头部品牌商家与小作坊模式下商家的汉服价格相距悬殊,这会引起非良性竞争,久而久之会影响用户的消费欲望。

6. 请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汉服产业的发展还需在哪些方面做努力。

【答案】4. C 5. D

6. ①完善汉服的产业链,扩大腰部商家,完善价格体系。②减少恶性竞争,提高质量,形成规模效应。③提高体量,降低成本,提高商家利润。④加大产品营销推广力度,拓展新用户。⑤制订统一的行业规范。

⑥实现汉服的日常化消费。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C项,”在汉服产业发展壮大的环境下,古装剧也慢慢得到市场认可”分析错误,根据原文”近年来,影视剧的题材中,古装剧逐渐占据热播榜榜单,慢慢被市场认可,古装用户人数基数也逐渐扩大,这也成为汉服市场兴起的另一大因素”,应陔是古装剧慢慢得到了市场认可,逐渐占据热播榜榜单,促使汉服产业发展壮大。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A项,”主要原因”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应该只是原因之一而不是”主要原因”。

B项,”……并且……也……的受调查者的比例超过了一半”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图二,应该是”能接受100元至300元的汉服价格”的受调查者和”在日常生活中穿汉服的受调查者”两者的比例分别超过一半。

C项,”人们对汉服没有多大的热情”说法错误。原文是”在作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核心动力的资本层面上,人们并没有表现出如同共享单车、新零售等领域相同的热情”,只是说在资本层而上人们的热情没有如同共享单车、新零售等领域那么高。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回答本题要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答题围绕的第三则材料共有六个方面,难度不大,只要找准内容、进行分类,再稍作概括即可。如”在作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核心动力的资本层面上,人们并没有表现出如同共享单车、新零售等领域相同的热情,这背后是汉服的产业链尚不完善”“从品牌供应角度来看,当下的汉服市场主要由头部商家支撑,缺少腰部商家,出现较为严重的断层现象,这也导致汉服的价格体系极为混乱”“相距悬殊的价格引发的竞争势必对服装质量造成影响,久而久之影响用户的消费欲望”“汉服单量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所以汉服商家一直都是采取”预售+尾款”的销售模式,以销售量决定生产量,只有极少常规款式的汉服会预留库存”“汉服体量小导致很多工厂不愿意加工生产,再加上汉服面料普遍较贵、人工成本高等原因,将进一步压缩商家的利润”“汉服在产品营销推广方面始终缺少引爆大众的助推器”“汉服市场一直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尤其在服装形制上”。概括时可通过抓住关键词”产业

链”“价格体系”“规模效应”“行业规范”“日常化消费”“体量”“成本”“利润”整合即可。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要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连着两发子弹打过来。父亲丢下树杈,使对方以为他中弹了。当敌手走了十多米准备察看战果时,父亲扣动扳机,可是手冻得麻木了,子弹打飞了。

对峙了近半个小时,敌手背后传来凄厉的狼嚎,危机使敌手终于起身了。父亲一直全神贯注盯着敌手,就在敌手露头的一瞬,打了最后一枪。父亲很镇定,撤退时没忘了将中弹的秋衣拿上。父亲说自己太走运了,后来才知道最后一枪,击中了敌手的左肩,而那人开的最后两枪,都成了献给夜的小礼花。

雪越下越大,敌手无路可走,紧追父亲。父亲手握钢刀,做好了决战准备。可是敌手踩着父亲趟出的脚印,趔趔趄趄靠近他时,一头栽倒在雪地上,父亲先缴了他的枪。敌手挣扎了最后一程,死了。父亲在灌木丛划拉了一抱干枯的树枝,生起火来。父亲说作为火头军,他总是背着一口铁锅;靠近胸口的地方,还缝了两个布袋,一个装盐,一个盛火柴。

篝火太美了,将它周围飘舞的雪花,映照得像一群金翅的蝴蝶!父亲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可没有可煮食的东西。父亲突然有了救命的发现:敌手穿着的马靴,是长靴。

马靴被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他将剩下的牛皮捞出来分别揣进裤兜。父亲本不想天亮前出发的,可是狼逼得他必须走,因为它们窸窸窣窣地冲出灌木丛,朝向篝火了。父亲借着残余的篝火,望见了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呈一条直线,前面的狼高大威猛,后面的狼矮小瘦削。前狼挣扎着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的尾巴,试图阻止它的步伐。父亲认出了后狼就是瞎眼狼。父亲”嗨一嗨一”地叫了两声,这是以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惯常的招呼声。瞎眼狼显然熟悉父亲的呼唤,它更加用力地往回拽前狼,最终前狼让步了,被拖回灌木丛。父亲长舒一口气,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

父亲说得逆风而行才能到密营。走了一两里路后,风竟然没了,他等于丧失了唯一的路标。此时,他听见了背后的声音,回身一望,是那两条狼!瞎眼狼仍叼着前狼的尾巴。前狼见着父亲,目光柔和多了。瞎眼狼低低叫着,安慰着陷入绝境的父亲。父亲仔细打量前狼,发现它是条年轻的公狼,它对瞎眼狼不敢违命,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父亲说瞎眼狼所叼着的尾巴,是它生命的脐带,也是一道藏在心底的光啊。

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引路,把父亲领出迷途。他们靠着所剩的煮熟的马靴皮,和山洞的骨头,渡过难关。而那些骨头,是瞎眼狼备下的。而小狼很卖力地想帮他们解决伙食,其间它发现一只雪兔,可它跳跃着要扑的时候,瞎眼狼松开它的尾巴过慢,扑了个空。母子狼最终带着他,靠近了一个村庄。父亲说闻到炊烟的气息后,瞎眼狼松开嘴,用两只前瓜激动地刨着地,在雪地打了几个滚,然后起身抖了抖毛,沾在它身上的雪粉飞溅出来,飞进父亲的眼睛,与他的泪水相逢。

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弹孔还在,边缘处的烧灼痕迹清晰可见,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每到小年的时候,他都要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所以我落下了一个毛病,每年腊月二十三,我也给我的儿子,

讲炖马靴的故事。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让隐蔽的敌人出来,父亲不顾严寒,脱下秋衣用树杈挑起来,还大声咳嗽,这表现了父亲的机智与勇敢。

B. 父亲撤退时不忘拿走中弹的秋衣这一情节,看似闲笔,实则在结构上为文章后文写秋衣的去向埋下了伏笔。

C. 标题”炖马靴”简洁醒目,既吸引了读者,又贯穿全文内容,是小说的线索,”炖马靴”体现了父亲的革命精神。

D. 小说以”我”的口吻主要叙述了父亲与敌人战斗、瞎眼狼和小狼带父亲走出困境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扣人心弦。

8. 小说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在”残酷的战争中体现了一丝温馨”,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

【答案】7. C 8. ①结尾描写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及交代其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的下落,既使小说更具有真实感,也与上文形成照应。②父亲每年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说明了它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烘托了人物彤象。③”我”照例对儿子讲这个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传承,从而深化了主旨。

9. ①狼与战争一样,本来是残酷的,但小说中的瞎眼狼却因为父亲往常的关爱而给予回报,不仅咬住小狼的尾巴,不让其伤害父亲,还救了陷于困境中的父亲,并带父亲走出困境,呈现人与狼之间的和谐,体现了温馨。②父亲被敌人追击后又被狼追随,形势十分危急,但小说中父亲的镇定从容让人心安,父亲对狼满怀关爱让人温暖。在残酷的战争中彰显了人性与尊严,体现了温馨。③生死之间,环境恶劣,天气寒冷,但小说对雪花、篝火等的描绘充满了诗意美,呈现温馨的画面。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贯穿全文内容,是小说的线索”分析错误,前面写父亲与敌人的周旋与战斗,跟”炖马靴”并无直接关系。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题干要求分析最后一段有何作用,可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给读者的感受等角度分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结尾的作用,在

掌握结尾的一般作用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作答。本文结尾是对结局等后续事件的一个交代,可以从艺术效果、人物形象、主旨等方面进行作答。结尾主要描写了两件事,一是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还在,被陈列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交代这个事件,可以使作者叙述的故事更具有真实感,也与上文所叙述的故事形成照应;二是父亲每年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我也给我的儿子讲炖马靴的故事。父亲每年都要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可见这个故事对他很重要,烘托了父亲不忘革命传统的精神;我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才每年也给儿子讲这个故事,表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传承精神,有深化主旨的作用。【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学作品内涵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但一定要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贴近文本,尊重文本。一般采用”述”和”评”相结合的形式。此题要求探究战争中的温馨,即战争题材中表现出来的温情的一面。找出作品中残酷战争之外的人、景、物等进行分析即可。如文章中的”父亲”“狼”“雪花”“篝火”等等,概括出这些内容所蕴含的温情,如作品中的狼对父亲的感恩之情,父亲对狼的关怀之情,雪花、篝火的诗意美等。具体答题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来分析,不可随意臆造。

【点睛】小说情节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如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

②从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考虑,如创造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③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④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悦,字.众喜,京兆蓝田人也。少有气干,为州里所称。太祖

..初定关、院,悦率募乡里从军,屡有战功。大统四年,东魏将候景攻围洛阳,太祖赴援。悦又率乡里千余人,从军至洛阳。将战之夕,悦馨其行资,市牛维战士。及战,悦所部尽力,斩获居多。十三年,候景据河南来附,仍请兵为援。太祖先遣韦法

保帅众助之。悦言于太祖曰:”候景之于高欢,始则笃乡党之情,末乃定君臣之契,位居上将,职重台司

..,论其分义,有同鱼水。今欢始死,景便离贰,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今若益之以势,援之以兵,恐朝廷贻笑将来也。”太祖纳之,乃遣赵士宪追法保,而景寻叛。十四年,率所部兵从杨忠征随郡、安陆,并平之。时悬兵深入,悦支度路程,勒其部伍,节减粮食。及至竟陵,诸军多有匮乏,悦出原米六百石分给之。太祖闻而嘉焉。又从达奚武征梁汉。军出,武令悦说其城主杨贤。悦乃贻之书曰:”梁主内亏刑政,

外阙藩篱。匹夫攘袂,举国倾覆。非直下民离心,抑亦上玄所弃。我相公膺千龄之运,创三分之业。兵车

..

所指,云除雾廓。君兵粮既寡,救援路绝。欲守,则城池无萦带之险;欲战,则士卒有土崩之势。以此求安,未见其可。事有变通,今其则也。”贤于是遂降。悦白武云:”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若蜀兵更至,攻之实难。”武然之,令悦率轻骑七百,径趣白马。悦先示其祸福,其将梁深遂以城降。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保定元年,卒于位。

(选自《周书·王悦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B. 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C. 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D. 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本名之外另取的通常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联的称呼。

B. 太祖,帝王谥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

C. 台司,指三公等宰辅大臣,也可以指御史台主管某事的机构或官员。

D. 兵车,又称战车,是载兵的车辆,用于陆上战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悦年轻有为,屡立战功。王悦年少时就有气量才干,被同乡人称道;率领乡里人跟随太祖的军队,多次立下战功;转战洛阳,用尽随身财物买牛款待战士,激励战士奋勇杀敌。

B. 王悦颇有眼光,识人精准。侯景投靠朝廷,请求派军队作为援助,太祖应允,王悦进言,分析侯景和高欢的关系,认为不宜援助候景,太祖采纳建议,之后侯景果然反叛,印证了王悦的判断。

C. 王悦节减粮食,援助友军。王悦率领军队跟随杨忠征讨随郡、安陆,他孤军深入,走错了路,命令部属减少粮食开支。到了竟陵,将节约下来的六百石米分给缺少粮食的各路军队。

D. 王悦洞察形势,劝降有方。王悦出征梁汉,奉命劝降城主杨贤,王悦剖析形势,指出杨贤面临绝境,说服杨贤归降;率领轻骑兵奔赴白马,陈述利害关系,说服白马守将梁深投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侯景之于高欢,始则笃乡党之情,末乃定君臣之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