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石材加工行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调查

关于石材加工行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调查

关于石材加工行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调查
关于石材加工行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调查

关于石材加工行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调查

同样也是应付电大毕业的社会调查:

关于石材加工行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调查

本人于8月2日至8月28日对位于惠安县洛阳镇的惠安**石材有限公司进行为期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调查。本次调查的采用访谈法、查阅资料法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惠安石材加工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及控制常用的方法及手段。调查意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

一、被调查企业简介:

该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产品为各式墓石,外栅等,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及西欧,年产值1000万元左右。工厂设有基本生产车间及一个机修动力辅助车间。基本生产车间下设:大切、大磨、手拉切、造型、软磨、包装等工序。

二、产品生产流程:

1、叉车工将根据客户订单选好同规格的荒料石由从堆场搬运至大切车间,由车间的行车吊往锯台进行切割。

2、切割后的半成品经验收合格后吊往大磨车间进行平面的磨光。

3、磨光后的半成品吊往造型车间,平拉切工人进行头尾及不同造型的进一步裁切。

4、造型工人手工进行各种造型的进一步加工。经造型工人加工后,产品毛坯基本完成。

5、软磨工人对造型过程中造成的粗糙部份进行磨光。

6、经软磨后产成品即可运往成品库拼装打包。

三、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该公司利用荒料石加工生产各种石制品,不同石种因天然属性不一,因而荒料石成材率的提高对于公司而言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是采购部门对原材料质量的把关程度,其次是大切工序对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程度。公司对以上两个问题予以充分的关注,要求财务部门应准确地核算每一张订单的产品单位成本,尤其是原材料耗用情况,并与每一不同石种的正常成材率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差异,做好成本控制。

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该公司以每批产品作为成本的核算对象,并以自然月作为会计核算期。会计期间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公历年制,每年核算公司的损益,并编制相应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告。在成本核算方法上,该公司采用分批法。生产部门每下达一张生产指令单,均把其中一联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据此设立生产成本明细帐。该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领料单上也能注明各订单号,每月完工产品产量及生产进度报表较为完整,能准确计算各批产品工人计件工资。

各成本费用项目核算方法如下:

1、直接材料的核算:

该公司属一次性投料企业,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全部投入,月末原材料耗用采用约当产量法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直接人工的核算:

该公司根据工资结算单将已加工完工部件应结算的工资作为产成品的单位成本。在产品工资则不予计提,工资费用也不计入当月在产品成本。

3、制造费用的核算:

该公司是在同一个大车间里分别设置了大切、大磨、手拉切、造型、软磨等

工序,可以看出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中很多项目都是共同的。诸如:车间的维修费用、折旧、水电费等,因而该公司对生产车间的费用未再按车间设置,而是合并在一起进行归集,月底根据已完工整套产品体积及已完工部件的体积分配到有关的成本对象中。

车间里领用的磨料、锯片、劳保用品、工具等物品,该公司的操作流程为:由各该工序生产工人向该工序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主管生产的厂长批准后向仓库领用。该公司对价值低于500元以下的工具用具采用一次性摊销;对单位价值500元以上的工具器具由工序集中管理,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其摊销期限一般为一年。在“制造费用”明细科目中,该公司单设的项目里有“锯片、磨料、工具费用”等项目。

各工序上未完工的在产品只计算其原材料价值,不考虑其应负担的各种费用。

4、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

对于辅助车间的费用,该公司在“辅助生产成本――动力机修”明细帐核算,主要核算动力车间耗用的发电及机修等费用。月末根据已完工整套产品及已完工部件(半成品)的体积分配到“基本生产成本”各项明细帐,同时我还注意到该公司辅助生产发电车间并没有对外供电只是偶尔停电时的备用。

5、包装费用的核算:

该公司产品是根据客户订单生产,一般是拼装验收合格后,再拆成各部件用现场木料装订成木箱,再由叉车搬运上车间。其耗用包装木料等费用并不构成产品的成本,只形成一种销售费用,因而该公司在“产品销售费用”中设置“包装费用”子目加以核算。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以上是我在实践调查中了解到的该公司成本核算具体情况。该公司的成本核算方法,我认为基本上能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归集分配,该公司对原材料的把关、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耗用控制及各种生产费用的核算等方法均可在石材加工行业推广。但该公司的成本核算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1、对未完工的半成品零部件只考虑材料成本,这种核算方法运用于原辅材料在产品比重中占绝大多数的情况。该公司虽也属于一次性投料的企业,但在不同的工序里一概而论地采取这种办法显然欠妥。本人认为如果根据不同工序的历史经验采用约当产量法或定额成本法进行费用成本的分配,则更能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制造费用及辅助生产成本以产品体积作为分配标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分配方法。但如果以工人计件工资作为分配标准则更合理些。这是因为计件工资制定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本地区的工资水平及生产工人的进行产品生产所需耗费的时间来测算,所以计件工人的工资最接近实际的生产工时。如产品工时记录不够完整的话,采用此办法不失为一个折中而切合实际的做法。

3、该公司比较注重材料成本的控制,能根据领料单汇总计算产品成本,控制成材率。从表面上看这种核算方法似乎较准确,但是由于没有完整的工序进程记录,对原辅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造成的废品损失将无法控制,失去了财务核算的另一个作用,将属于监督控制的职能变成算“死帐”的现象。

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本人向该公司领导提出上述的意见和建议,对此该公司领导予以充分的重视。惠安的石材生产加工企业已达几百家,以上的调查结果对于其他同行业企业既相对独立,又带有普遍性。因此,本人建议石材加工企业在

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也应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经过这次的社会调查,我也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的差距,理论只有跟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 http: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家具成本核算方法

家具成本核算方法 家具成本核算方法 直接成本 1、材料成本核算 (1)木材成本 备料材积:按净尺寸加加工余量;板材到备料毛料尺寸的利用率:需要根据板材的实际状况进 行测定。50%计算,如果是国内贸易,就只能按照60%计算。 般而言,按 材料单价:按照出具增殖税票的价格加运费(到厂价格)计算 MDF板,利用率按照惯例按80 85%+算 木皮按照65%计算 材料价格=材料材积/利用率*材料到厂价格 (2)、五金、包装价格 按照产品实际需要1:1+算 (3)、油漆材料价格: 按照产品喷涂面积和混合油单价+算 喷涂面积按产品实际情况+算 混合油单价例: 面油:固化剂:稀释剂比例1:0。5:0。8 面油价格+固化剂单价*0 。5+稀释剂单价*0 。8 混合油单价= ——————————————————————— 1+0。5+0。8

底油用量400克/ 平方米 面油用量250克/ 平方米 (4)、以上(1)、(2)、(3)三项相加即为材料成本 2、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按照材料成本总额的15%计算(含所有的间接和直接人工成本) 3、水电费机物料损耗成本 6 ——10% 4、以上三项累加得到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材料成本+五金包装成本+水电费机物料成本+人工成本间接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按直接成本5%计算 业务费用按5%计算 财务费用按5%计算运输费用按实际计算税按上述累计7%计算 利润按10%计算 如果企业有历史财务数据,间接成本分摊就比较方便。当然,间接成本分摊要根据企业实际业务状况来计算,即:业务状况良好时,可以高一点,业务状况差时,可以低一点。 简易报价法:报价=直接成本* 系数 系数的确认: 自主新产品开发 2 。2——2。5 老产品 2 。0——2。2 加工产品 1 。8——2。0 数量巨大的产品1。5——1。8 实木料:净料x 2.35 = 毛料方数 枫木:材质重量适中,结构细,切削面光滑。优点在于易加工,涂饰胶合性较好。缺点是干燥时有翘曲现象。

公司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可自行制定成本核算办法,报公司批准后执行。第二章成本开支范围 第三条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1. 直接材料:指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 2. 直接工资:指在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 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燃料和水、电、汽、冷动力费用。 4. 制造费用:指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降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四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 1. 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 对外投资的支出。 3.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 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 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 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7. 各种捐赠支出。 8. 各种赞助支出。 9. 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0. 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任务、原则 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的任务是: 1.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 2. 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3. 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成本核算工作的原则 1.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费用核算体制。 2. 开展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加强对二级核算单位以及班组成本核算的组织与管理。 3. 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必须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使成本费用的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4. 成本费用计算期应与会计核算期一致,规定为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每月1日至当月末。计入当月成本的费用要素消耗和产品产量的起止日期须与成本计算期保持一致,不得提前和延后。 5. 成本核算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真实准确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成本水平的经营成果。 6. 成本核算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在产品与产成品的界限、各种产品之间的成本界限。 7. 根据计算期内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数量、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不得以估计成本、目标成本代替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进行核算的,应在月末调整为实际成本。 8. 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设置成本费用账册,以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成本项目在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象间进行分配,做到

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完整)

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 首先必须明白精确的成本核算是一种建立在进销存、生产和财务都准确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活动,任何一个不准确的进销存、生产和财务信息都可能造成成本的计算不准确,但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财务的账面价值必须和仓库、生产线的库存价值保持一致。存货核算的方法有很多,有月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等多种方法, 首先明白构成产品成本的几大要素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外工缴费。我以一个成品A为例子,生产数量为30个,产品BOM和产品Routing(工艺路线)如下:1.直接材料的计算 月加权平均单价:P=(上月结存金额+本月购入金额)/(上月结存数量+本月购入数量)该月领用材料的金额:S=P*N (其中S为领用金额,P为加权单价,N为领用数量)现假设:上月B原料的库存数量为10,财务账面价值为100 本月B原料的入库数量为40,单价为12,入库金额为480,则财务必须记账为:借:原材料—B原料480 贷:应付账款480 那么,本月的B材料加权平均单价: P=(100+480)/(10+40)=11.6 这也是B原料的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B原料数量为35,那么本月的B原料领用金额:S=11.6*35=406 上月C原料的库存数量为50,财务账面价值为150,本月没有购入,那么本月C材料加权平均单价:P=150/50=3 这也是C原料的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C原料的数量为40,那么本月的C原料的领用金额:S=40*3=120 当月底计算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26 贷:原材料526 2.直接人工的计算 现假设:组装和包装车间各有甲和乙参加了这个A产品的生产,甲的工资是3000元/月,乙的工资是1500元/月,甲和乙每天都工作10小时,那么甲的工资率为:(3000/30)/10=10元/小时,乙的工资率为:(1500/30)/10=5元/小时 在组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费了甲3个小时, 那么该批产品的组装车间直接人工为:10*3=30 在包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用了乙2个小时, 那么该批产品的包装车间直接人工为:5*2=10 那么在月末计算工资和分摊该批30个A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40 贷:应付工资40 3.制造费用的计算 现假设:组装车间本月共计发生制造费用30000元,该车间共20人,每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那么本月该车间共计有效工时为30*20*10=6000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费率30000/6000=5元/小时,那么分摊到该批产品时的制造费用为:5*3=15元包装车间本月共计发生制造费用18000元,该车间共10人,每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那么本月该车间共计

美国哈佛的RBRVS方法与全成本核算法之比较

美国哈佛的RBRVS方法与全成本核算法之比较-山东 [摘要]目前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多采用以收入为主导的全成本核算方式。这种方式曾经在激励员工积极性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已经不能适应医疗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我院借鉴台湾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以质量控制为重点、以综合评价为手段的绩效分配方法。本文将首先分析全成本核算绩效分配方式的局限性,再对我院绩效分配方法做具体介绍。 [关键词]公立医院; 绩效分配;质量控制 目前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多采用以收入为主导的全成本核算方式,这种方式曾经在激励员工积极性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全成本核算方式下,很多医院简单的以“(收入-支出)*分配系数=分配金额”的模式来实施分配,引发了分配过程中的一些问题【1】。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不能适应医疗改革的需要。 1.以收入为主导的全成本核算进行绩效分配的局限性 1.1无法体现不同医疗服务项目技术和风险上的差异 在全成本核算绩效分配方式下,对不同的服务项目简单的给予相同的分配系数。这样,不同项目间的差别仅体现在收费价格上。而现阶段,我国非盈利性医院收费项目标准完全是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2】。物价部门在定价过程中,虽然考虑到了医疗项目的服务成本,但并不能全面合理的反映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资源投入情况。例如,“剖宫产术”定价为每台1000元。“食管癌根治术”每台3000元。而两台手术在风险、技术等资源投入上的差距并不是2000元能简单代表的。 如果对所有医疗项目给予相同的分配系数,就无法全面反映提供不同医疗服务所需的技术含量、风险因素等资源投入情况。如此以来,医生可能更倾向于多做风险含量底,技术含量低的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阻碍医疗技术的进步。 1.2 难以反映实际工作量和服务质量 在全成本核算绩效分配方式下,以科室为单位,以收入为主导,将医、护合并在一起核算。医生、护士的工作成果全都反映在科室的总收入上。然而,医、护工作性质不同,简单的以收入为核算指标不能反映医、护各自的工作量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变化。 1.3 不可控成本较多,科室意见很大 在全成本核算绩效分配方式下,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可变成本随着工作量的变化而变化,科室控制能力较强。但是像设备折旧、房屋折旧、人员工资这些成本,他们的发生并不是科室所能控制的,其总额也不随工作量的变化而变化,不是科室通过主观努力能改变的。将这些已经发生的、科室可控能力差的成本作为绩效分配的因素意义不大,相反还会打击临床科室的工作积极性。 绩效分配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员工,成本控制应由专门的成本核算系统负责。两者理想的关系应该是成本核算系统的结果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反馈给绩效分配系统,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不应将成本核算完全纳入绩效分配当中,让绩效分配完全承担两个系统的功能。 鉴于以收入为主导的全成本核算绩效分配的局限性,自2006年起,我院借鉴台湾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对绩效分配办法进行了改革。将原来以收入

工程成本核算统计表

分项类别构造做法部位规格工程量 砌体200mm MU10承重砌块 M5水泥砂浆 砌块容重≤14KN/m3 地下室MU10砌块325.32㎡300mm MU5.0承重砌块 M5砌块专用砂浆 砌块容重≤8KN/m3 地上外墙MU5.0砌块6342.24㎡ 200mm MU3.5非承重砌块 M5砌块专用砂浆 砌块容重≤8KN/m3 地上内墙MU3.5砌块 7831.97㎡100mm 3732.52㎡ 混凝土普通砼 一层悬挑 梁、板 C30普通砼27.09m3普通砼 机房 框柱、核心筒 C30普通砼85.99m3普通砼 机房 梁、板、柱 C25普通砼77.01m3普通砼一层4#楼梯C30普通砼 5.86m3膨胀砼地下室后浇带C35膨胀砼59.86m3 墙面外墙面 1 (1)2:8灰土分层夯实(最薄处500) (2)200厚火山灰砼砌块,cb20砼灌孔 (3)80厚EPX保温板 (4)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 (5)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两道>6厚 (6)防水钢筋砼侧墙(抗渗等级S8) 地下室外墙 EPX保温617.2㎡ 防水卷材617.2㎡ 水泥砂浆617.2㎡外墙面 2 (1)外墙涂料 (2)阻燃挤塑聚苯板80厚 (3)300厚空心砌块,砌块专用砂浆砌筑 (4)砌块及砂浆标号见结施 五层—顶层 抹灰(1—顶) 11201.53㎡ 保温(1—顶) 11201.53㎡ 涂料(5—顶) 8718.93㎡外墙面 3 (1)外墙幕墙 (2)阻燃挤塑聚苯板80厚 (3)300厚空心砌块,砌块专用砂浆砌筑 (4)砌块及砂浆标号见结施 一层—四层 石材幕墙2482.59㎡ 玻璃幕墙274.41㎡内墙面 1 (1)1:2.5水泥砂浆保护层20厚,内掺5%防水剂 (2)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两道>6厚至板下 (3) 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0厚 (4)现浇钢筋混凝土侧墙 消防水池 水泥砂浆462.78㎡ 防水卷材766.47㎡内墙面 2 (1)300×200白色瓷砖5厚,白水泥擦缝卫生间瓷砖2865.9㎡

企业核算成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企业核算成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 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 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 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 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 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 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 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青 对财务部要求: 一、采购材料入库 1.根据仓库给的产成品入库单、材料入库单、其他入库单以及出库单(领料单)调拨单核对各仓库系统录入的,确保出各单据的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下面以用友U6软件为大家介绍电脑操作流程 操作如下: 2.供应部作订购单,仓库生成采购入库单,财务部入库单审核,财务或者供应部根据入库单生成发票,将普通发票或者专用发票送财务部,财务及时进行采购结算和审核,并生成凭证。操作如下: 点击“增加”,右击拷贝入库单,点击“保存”。点结算!

然后, 输入供应商的 名称,日期,找出要审核的单据号,打开点击“审核”是否立即制单是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开票) 如果含有运费发票,要先进行运费发票结算,运费发票结算时,要点击“分摊”。 3、银行付款对于收到的付款审批单,首先检查部门经理及总经理是否签字,这样方可填制付款单操作如下: 财务会计应付款管理付款单据处理付款单据录入点击“增加”根据付款审批表做付款单点击“保存”、“审核”并进行制单即生成凭证。(也可以不立即制单,审核后,到“制单处理”下的选收付款单制单进行制单。)然后要进行核销处理,核销处理手工核销选择要核销的供应商,输入结算单、单据过滤条件,点击“确认”。进入核销界面,选择要核销的相应单据(金额要同本次付款一致),点击“保存”,本次核销完成。 4、暂估/冲暂估 对于本月材料已经入库但发票未来:先进行暂估入库,首先采购入库单记账存货核算正常单据记账采购入库单记账 供应链存货核算财务核算生成凭证选择供应商和仓库和采购入库单(暂估)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 下个月来发票时再冲暂估:供应链- 存货核算- 结算成本处理- 选择仓库–全选,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 对于本月材料已经入库来发票:在2中已经描述。 补充: 对于冲暂估的,发票要参照所冲暂估月份的入库单生成,然后进行发票结算和审核,结算时,如果发票和参照的入库单一一对应,可以直接点击“结算”,如果是部分冲,要进行手工结算,具体如下: 发票结算后,要进行审核,然后进入“存货核算”“业务核算”“结算成本处理”选择相应的仓库,点击“确定”进入“暂估结算表”,选择要结算的单据,单击“暂估”,然后进行“正常单据记账(冲暂估的记账)”,选择要记账的单据点击“记账”财务核算生成凭证点击“选择”,选择“红字回冲单”和相应的供应商或仓库,点击“确认”,选择相应单据,点击“确定”,“生成”即生成红字冲暂估凭证。 二、生产加工阶段 车间领用材料填写领料单,仓库录入系统并将领料单一联交财务部审核,月末根据领料数结转成本和费用。月末仓库统计的每种原材料的出库汇总表应与车间统计数量一致(可能单位不一致,注意单位换算)。仓库跟车间进行核对无误后,车间将车间产量明细表和产量汇总表

服装行业的成本核算

服装行业的成本核算 计算成衣生产成本的方法成衣生产成本可以从中决定售价和此成衣是否值得生产,而 成本的计算会受到下列因素影响: A 公司业务 XXXXXX质(例如:贸易公司,制造商) B 适用的付款方式(例如: FOB ,CIF ) C 适用的制造条件(例如:CMT ,CN ) D 公司生产的成衣种类(例如:梭织品,缝接针织品,针织毛衫)计算成衣生产成本的公式:每单位成衣总价格(FOB ) =(布料或纱线成本+生产成本 +本地运费 +文件费 +配额费用 +税项 +杂项) *( 1+ 边际利润)注:以件或打为单位。一、布料成本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本 =每单位长度或重量布料成本*( 1+ 财务费用 % )*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布料用量是指用来制造一个单位成衣(以件或打计)的布料长度(码或 米)或重量(磅或千克),用量的计算应同时包括额外的损耗,例如损坏或缩水。财务费用包括直至成衣付运前,就布料价值所要支付的信用费用或银行利息,这项必须根据买卖双方的付款条件和协议而订定。 A 梭织服装 1 购买成品布每单位成衣的布料成本 =每码成品布价格 *( 1+ 财务费用 % )*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码数或者 =每米成品布价格 *(1+ 财务费用 % )*每单位成衣所需消耗布料用量的米数如:一件女装衬衫需要每码RMB10.00 元的全棉布料 2 码 ,财务费用是 5%.. 那此件衣服的布料成本 是=10 元 /码 *(1+5%)*2 码 =21 元或 10 元 /0.91M*(1+5%)*0.914M=21元 2 购买进一步加工的坯布料计算方式与购买成品布料相近.只要加多一项加工费用 (印花 ,漂染及整理 )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本=( 每码坯布价格 +每码加工费 )*(1+ 财务费用 %)* 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 码数或者 =( 每米坯布价格+ 每米加工费)*(1+ 财务费用 %)* 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 米数注意 , 在计算布料用量时应该加上加工过程中可能的损耗( 如缩水等 )如 :坯布每码是 6.00 元,漂染厂费用是每码 2.00 元 ,每件衣服的布料用量是 2.2 码 ,包含发加工过程中缩水和损耗.衣服的布料成本=(6.00元 / 码 +2.00/ 码 )*(1+5%)*2.2 码 =18.48 =(6.00/0.914M+2.0/0.914M)*(1+5%)*2.2*0.914M=18.483缝接针织服装在纺织行业内 ,纺织服装的布料用量是以磅作单位的,计算缝接针织服装的布料成本所用的公式 与上过公式相同 .每单位成衣布料成料成本=每磅成品布布料的价格*(1+ 财务费用 %)*每单位成衣织料用量的磅数注意如布料用量是以码为单位的,应该先将码数单位化成磅 .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磅数=布料宽度 (英寸 )* 每单位成衣布料用量 (码 )*标准布料重量 (G/M2)*0.00082/16二、纱线成本毛衫类成本是以纱线价格而不是以布料价格来计算的,正常情况下,每单位成本的纱线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将每单位成衣的纱线用量(磅)乘以每磅纱线价格。针织结构越复杂,需要的纱线就会越多,纱线成本也相对越高, 为了更准确的计算布料成本,好多时候都需要做一件样品,才决定成衣的真实重量,然后先至可以准确估计了纱线用量。三、生产成本不同种类成衣的制造工序及技术应 用程度(如电脑系统相对于人手操作效率会更高)都有所不同。不过系大部分情况下制造商 只会以总 CMT 成本给买家报价,而不会提供每个制造过程的详细成本分析。 1 梭织服装及缝接针织服装生产工序相同,虽然所用的布产结构与设备/机械可能不一样,但不会 显著影响生产成本。成本是每项生产工序的费用总和:裁剪,车缝,洗涤,整理费(包括熨 压,修饰,钉纽扣,检查,钉标签,上挂牌和包装),再加上辅料费用(如标签,里布,衬 布,纽扣,肩垫和拉链)。每单位成衣生产成本 =每单位成衣的裁剪费 +车缝费 +洗涤费+ 整理费 +辅料费2毛衫的生产成本也是每项生产工序费用的总和:编织,缝盘,洗 涤和整理(包括整熨,拆线,挑撞,补衣,钉纽扣,钉标签,上挂牌和包装),再加上辅助 物料费用(如标签,里布,衬布,纽扣,肩垫和拉链)。每单位成衣生产成=每单位成衣的编织费 +缝盘费 +洗涤费 +整理费 +辅料费四、其它除了布料成本及生产成 本之外,若是计出成衣的FOB 价格,还要加上以下各种成本费用:本地运输:内陆

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1)、移动平均 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单位成本=存货成本/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2)、全月平均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加权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原来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差价=出库金额*月综合差价率 3)、先进先出 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的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是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同时,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4)、后进先出 与先进先出发正好相反。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 5)、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进行存货管理时存货以单个价格入帐 6)、计划成本法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流程 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流程是什么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1.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2.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一般流程:1、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实际运用中,这三种可以相互结合。如果公司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数据管理软件,而且运行良好(虽然绝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仅仅勉强达到数据统计功能,但也对成本核算的细节起到一定帮助)。2、基本资料收集:2.1《BOM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2.2车间材料领、用、存明细表,这个不用说了,主要材料的统计,重要性不问可知。关键是要根据确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设定统计表的项目格式。或按订单统计,或按产品品种统计,或根据生产步骤统计,或三者结合。2.3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这个是为了检验车间领、用存明细表的正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2.4员工工资明细表,人工成本原始资料。关键是要分部门统计,如果有计件工资更好。2.5制造费用明细表,按部分统计,这个要在原始单据在最初入帐时都要按部门记帐。这个是分步法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一。3、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3.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这个做起来不复杂,关键是之前的资料统计要细致,才能计算的相对精确。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3.3深入的分析是品 究的人,应该明白我所讲的全面性问题和重要性问题了。希望更多对成本有研究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 (一)生产部门日常费用报销 审核原始凭证完整、合法、金额正确、原始凭证与支出证明单是否一致——→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按规范粘贴和折叠——→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核部门费用支出进度(如超计划额度,可拒绝报销)——→编制记账凭证 借:制造费用——车间部门——相关明细科目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涉及现金的凭证传出纳岗,不涉及现金的凭证传主管岗复核。 注: (1)非工资性费用支出须取得税务局监制的发票或收据,填写规范,大小写一致,无涂改痕迹,增值税票须严格遵守填写规范。 (2)保证凭证及附件左上角整齐,附件长宽折叠以记账凭证大小为度,不能带有订书钉。 (3)费用审核要点有:计划额度内费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财务负责人审批;计划外费用须有总经理批示的报告;市内交通费(出租车费)、通讯费须经总经办登记;招聘费用须有人力资源部部长审核;差旅费须附审批后的行程安排表,招待费须附经审批的招待费用明细表。 (4)准确使用明细科目。 (5)支取现金的凭证编制完毕,若遇出纳无现金时,应暂时保存记账凭证,待出纳取回现金时通知领款。 (6)报销人有前期欠款时,报销费用一律先冲抵欠款,由管理费用岗开具还款收据。

快消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流程

快消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流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快消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流程!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除了拥有先进的研发、生产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外,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成本管理环节的控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 一、青岛啤酒成本管理架构及内容 青岛啤酒成本管理体系由总部成本管理、制造中心成本管理和基层工厂成本管理组成。这三个主体共同搭建了青岛啤酒三级、垂直化的成本管理体系。总部成本管理包括制定成本核算办法;监督核算流程和制度的执行;实施成本分析,发现成本异常及时追踪、查核;关注原材料消耗、价格走势,为公司经营、采购,规避风险提供信息支持;推进公司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制造中心的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对各个工厂的预算管理、成本过程控制、成本考核等工作。基层工厂则是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的基础实施单元。公司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职能。 二、青岛啤酒制造成本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 公司啤酒厂的生产模式属于多工段、多工序连续生产的生产模式;产品种类繁多,不同的啤酒产品所消耗的资源不同,因此,基于以上两个原因,青岛啤酒绝大多数工厂目前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品种法两种方法相结合计算生产成本。成本核算流程如下: 1.确定成本归集、核算对象 啤酒厂成本归集核算的对象是冷麦汁和啤酒产成品。 2.确定成本核算的项目

啤酒厂的生产成本项目主要有五部分组成:酿造主辅材料成本、包装材料成本、能源动力成本、直接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其中,酿造主辅材料、包装材料和能源动力属于变动成本,直接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属于固定成本。酿造主辅材料包括:大麦芽、大米、啤酒花、水以及各种辅助材料等;包装材料包括:纸箱、啤酒瓶、易拉罐、商标、瓶盖等各种包装材料;能源动力包括:生产啤酒所消耗的煤炭、电力、蒸汽等各种能源。 3.冷麦汁成本核算步骤 每月末,财务部成本会计根据酿造部统计员提供的统计台帐,按照品牌和度数,将所有生产批次的麦汁成本累计,得到不同品牌、不同度数的月度汇总冷麦汁成本。 4.产成品成本核算步骤 每月末,财务部成本会计根据包装部统计员提供的统计台帐,按照品牌、度数、内包装形式、外包装形式等区分单品的特性,分别计算每个产成品的月度生产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在青岛啤酒的应用 随着青岛啤酒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核算流程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管理的需要,尤其单个具体产品的成本信息不真实,不能据此合理制定产品价格,从而不能有效反映单个品种的真实盈利能力。并且,青岛啤酒是典型流程化生产的制造企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ERP等先进的信息系统在公司已经应用了十多年,应用水平也相

比较与应用三种成本核算方法

比较与应用三种成本核算方法 【摘要】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成本核算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文章对比了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资源消耗会计三种方法在成本核算上的特点、优势、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举例进行论证、评价、分析,揭示了成本核算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资源消耗会计,成本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以及成本会计的新发展——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与应用作一比较和分析。 一、制造成本法 (一)制造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制造成本法是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将企业一定期间的费用划分为为产品生产而 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与产品生产过程无关的期间费用两部分。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与当期产品成本的计算无关。 1.核算内容。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的制造成本划分为三个基本制造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当然,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成本项目,例如,废品产生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燃料消耗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燃料”成本项目等等。制造成本法在核算时,主要是将企业的生产费用划分为料、工、费三个基本的成本项目,然后进行核算,继而计算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2.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包含三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期末生产费用的分配上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其生产特点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差别导致了企业在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 3.核算过程。成本核算过程,也称成本核算流程,即从费用的发生到产品成本的得出这一过程的核算。一般说来,制造成本法下,无论是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过程都应该是类似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为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和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两种。在成本项目中,如果可以辨清某项费用的发生是专属于某一个成本计算对象,那么这项费用即属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反之,则是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和便是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二)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制造费用的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成本时,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属于企业的间接费用,按照基本生产车间来归集,并于期末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直接人工所占的比重较大,制造费用占的比重较小,因而用上述分配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便有不合理之处,但因为比重较小,通常也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关于石材成本价测算内容和过程

关于石材成本价测算内容和过程 一、从荒料到大板成本价 经过市场的细分,目前石材从荒料到大板都由专门厂家负责切割,多数石材厂家已不再切割荒料,而是从荒料加工厂进货或委托进货加工。 通常1吨大理石荒料可切割出15.5平方的大板,但切割出的大板的厚度仅有17mm,这是行业潜规划。如果要确保2cm的板,成本就要加价。所以我们要测算石材的真正成本,询价源头可从荒料开始,但荒料加工厂的成本是固定的,问准确大板价就可以了。荒料厂切割300元/刀,约合大板80元/平方。 荒料到大板环节的成本计算方法如下: 1、矿山开采下来的荒料价=A元/吨; 2、吨至立方价=A×2.7=B元/立方; 3、立方价至大板平方价=[B÷0.85(出材率)+3000元/立方(荒料加工费)] ÷0.3(毛利)÷2.7÷15.5+80元/平方(加工费)=C元/平方比如:荒料100元/吨 大板价=[(100÷0.85+3000)/0.3] ÷2.7÷15.5+80=328.32元/平米二、从大板至工程板成本价 大板的出材率正常按80%考虑,特别差的(材质脆、软,断纹多等)出材率约60%左右。加工费2012年涨到18元/平方(以前15元/平米)。石材厂管理费包括:房租、水电费、办公室人员工资、办公费、项目经理、深化设计、业务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费率在6-8%之间(根据合同价大小)。运输费5元/平米(江浙沪地区);包装、损耗2%;利润:10%;税金3.41%;如果包安装,人工费单独报外,材料单价上增加补贴费:50元/平方(人工

费补贴,安装损耗2%另计。)主要是和公司指导价比的差价,石材厂统计与安装工人的工资结算价不分墙面、地面,均算约120元/平方。 大板至工程板成本价计算方法如下: 1、大板价=C元/平米; 2、工程板价=C÷0.8+18元/平米(加工费)+6-8%(管理费)+5元/平米(运输费)+16元/平米(六面防护)+2%(包装、损耗)+10%(利润)+3.41%(税金) 三、其它费用单价参考 排版费:6元/平米; 开槽:9元/CM.米; 六面防护:16元/平米; 磨单板层边费:9元/cm.米(不见光,线条折算价格); 水刀切割:15元/米(或120元/平米);主要耗费人工粘接和加网。 开台上盆:30元/个;开台下盆:110元/个;开水龙头孔:5元/个。 拼花加工费:700-1800元/平米。拼花出材率按50%计算。 圆柱的价格主要看几拼。雕刻板厂家一般不预报价。 四、石材询价准确要事先明了的几要素 名称和等级:石材是天然的,有的类型石材等级相差极大,比如莎安娜米黄,大板从600-1800不等,工程板单价差的和顶级的每平米单价相差上千元。最好有实样做询价参考。 规格、厚度:规格在700*700以内和700*700以上的规格,价格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出材率对价格的影响。 用量:不要精确,基本的一个量还是要给厂家报价时参考。

应用文-三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三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r\n 【摘要】随着企业内外 的变化,成本核算方法也在不断地 。文章对比了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资源消耗 三种方法在成本核算上的特点、优势、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举例进行论证、评价、分析,揭示了成本核算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制造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资源消耗会计; 成本核算 随着我国 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以及成本会计的新发展——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与 作一比较和分析。 一、制造成本法 (一)制造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制造成本法是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将企业一定期间的费用划分为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与产品生产过程无关的期间费用两部分。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与当期产品成本的计算无关。 1.核算内容。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的制造成本划分为三个基本制造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当然,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成本项目,例如,废品产生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燃料消耗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燃料”成本项目等等。制造成本法在核算时,主要是将企业的生产费用划分为料、工、费三个基本的成本项目,然后进行核算,继而计算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2.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包含三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期末生产费用的分配上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其生产特点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 的差别导致了企业在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 3.核算过程。成本核算过程,也称成本核算流程,即从费用的发生到产品成本的得出这一过程的核算。一般说来,制造成本法下,无论是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过程都应该是类似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为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和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两种。在成本项目中,如果可以辨清某项费用的发生是专属于某一个成本计算对象,那么这项费用即属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反之,则是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和便是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二)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制造费用的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成本时,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 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属于企业的间接费用,按照基本生产车间来归集,并于期末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直接人工所占的比重较大,制造费用占的比重较小,因而用上述分配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便有不合理之处,但因为比重较小,通常也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又因为该方法的简便易行,被多数制造业企业乐于采用。但是,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