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邮信息工程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4报告——Floyd算法

北邮信息工程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4报告——Floyd算法

北邮信息工程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4报告——Floyd算法
北邮信息工程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4报告——Floyd算法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实验四 Floyd 算法

一、实验目的

Floyd 算法通过图的权值矩阵求出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矩阵和路由矩阵。优点是容易理解,可以算出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距离的算法,且程序容易实现,缺点是复杂度达到 ,不适合计算大量数据。

本次实验要求利用MATLAB 实现Floyd 算法,可对输入的邻接距离矩阵计算图中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矩阵和路由矩阵,且能查询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和路由。

二、 实验原理

Floyd 算法可描述如下:

给定图G 及其边(,)i j 的权,(1,1)i j w i n j n ≤≤≤≤ F0:初始化距离矩阵(0)W 和路由矩阵(0)R 。其中:

(0)

0ij ij ij ij w e E w e E i j ∈??

=∞???=?

 若(有边)

 若(无边) 若(对角线元素) (0)(0)

w 0,ij ij

j r ?≠∞=??

 若 其它

F1:已求得(-1)k W 和(-1)k R ,依据下面的迭代求()

k W

和()

k R

()(1)(1)(-1)

,,,,min(,)

k k k k i j i j i k k j w w w w --=+ (1)()(1)

,,,()

,(1)

()(1)

,,,k k k i k i j i j

k i j k k k i j i j i j

r w w r r w w ----?,终止。

三、 实验内容

用MATLAB 仿真工具实现Floyd 算法:给定图G 及其边(,)i j 的权,(1,1)i j w i n j n ≤≤≤≤,求出其各个端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以及路由。 1、分别用以下两个初始距离矩阵表示的图进行算法验证:

(0)

0 100 100 1.2 9.2 100 0.5100 0 100 5 100 3.1 2100 100 0 100 100 4 1.51.2 5 100 0 6.7 100 1009.2 100 100 6.7 0 15.6 100100 3.1 4 100 15.6 0 1000.5 2 1.5 100 100 100 0]W ??

??

??

??

??=????

??

??

??

??

(0)0 0.5 2 1.5 100 100 1000.5 0 100 100 1.2 9.2 1002 100 0 100 5 100 3.11.5 100 100 0 100 100 4100 1.2 5 100 0 6.7 100100 9.2 100 100 6.7 0 15.6100 100 3.1 4 100 15.6 0W ?????????

?=??

?????????? 分别求出(7)W 和(7)

R

2、根据最短路由矩阵查询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和路由

(1)最短距离可以从最短距离矩阵的()j i ,ω中直接得出;

(2) 相应的路由则可以通过在路由矩阵中查找得出。由于该程序中使用的是前向矩阵,因此在查找的过程中,路由矩阵中r(i,j)对应的值为Vi 到Vj 路由上的下一个端点,这样再代入r(r(i,j),j),可得到下下个端点,由此不断循环下去,即可找到最终的路由。

(3)对图1,分别以端点对V4和V6, V3和V4为例,求其最短距离和路由;对图2,分别以端点对V1和V7,V3和V5,V1和V6为例,求其最短距离和路由。

3、输入一邻接权值矩阵,求解最短距离和路由矩阵,及某些点间的最短路径。

4、扩展的实验内容(选作部分) (1)实现Floyd 算法的回溯路由矩阵; (2)探讨可降低算法复杂度的算法。

四、程序基本信息

1、设计语言及开发工具: MATLAB 。

2、数据结构:

本次实验涉及到了数据结构中图的相关内容,如图的遍历等等。另外,实验中采用不定长数组存储算法的相关矩阵信息。

3、主要函数(算法):

本程序采用MATLAB 语言编写,程序文件名为Floyd.m 。

第一部分:Floyd 算法求出其各个端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以及路由

这里包含两种路由方法的Floyd 算法:前向路由和回溯路由。下面先介绍其中的前向路由方法部分。它的主要思想及流程在实验原理部分已给出,下页以流程图的形式给出该段程序的工作流程,和原算法本身相比并无太多不同。

回溯路由方法的Floyd 算法流程如下: F0:初始化距离矩阵(0)W 和路由矩阵(0)R 。其中:

(0)

0ij ij ij ij w e E w e E i j ∈??

=∞???=?

 若(有边) 若(无边) 若(对角线元素) (0)(0)

w 0,ij ij i r ?≠∞=??

 若 其它

F1:已求得(-1)k W 和(-1)k R ,依据下面的迭代求()

k W

和()

k R

()(1)(1)(-1)

,,,,min(,)

k k k k i j i j i k k j w w w w --=+ (1)()(1)

,,,()

,(1)

()(1)

,,,k k k k j i j i j

k i j k k k i j i j i j

r w w r r w w ----?,终止。

可见该算法仅在路由矩阵更新方面有些许不同,因此这里不再给出它的流

程图。

另外要说明的一点是,程序中∞无法表示,用100代替。

Floyd算法(前向路由)流程图

第二部分:Floyd算法程序改进

Floyd算法中,距离矩阵每次更新的元素非常少(相对于矩阵元素总个数而言),而路由矩阵又随着距离矩阵的更新而更新。原先的程序中无论是否更新都要执行一次赋值操作,其实只需要保留需要更新值的赋值操作,不更新值的赋值操作没有意义。因此优化后的程序可以大大减少赋值次数。这个程序其实没有改变原算法思想,只是针对程序本身进行了优化。

第三部分:查询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和路由

这段算法非常简单,主要利用了Floyd算法生成的距离矩阵和路由矩阵,以下简述它的工作流程:

五、程序运行结果与分析

1、利用给定的两个路由矩阵判定算法正确性:

(0)0 100 100 1.2 9.2 100 0.5 100 0 100 5 100 3.1 2 100 100 0 100 100 4 1.5 1.2 5 100 0 6.7 100 100 9.2 100 100 6.7 0 15.6 100 100 3.1 4 100 15.6 0 100 0.5 2 1.5 100 100 100 0]

W

??

??

??

??

??

=??

??

??

??

??

??

(0)

0 0.5 2 1.5 100 100 100

0.5 0 100 100 1.2 9.2 100

2 100 0 100 5 100 3.1

1.5 100 100 0 100 100 4

100 1.2 5 100 0 6.7 100

100 9.2 100 100 6.7 0 15.6

100 100 3.1 4 100 15.6 0

W

??

??

??

??

??

=??

??

??

??

??

??矩阵1的执行结果:

矩阵2的执行结果:

注:上面的运行结果中,W1为最短距离矩阵,R1为最短路由(前向)矩阵,R2为最短路由(回溯)矩阵。

2、根据最短路由矩阵查询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和路由:

以下查询均使用前向最短路由矩阵。

矩阵1:V4到V6,V3到V4。

即V4到V6的最短距离:6.8,最短路由:V4→V1→V7→V2→V6;

V3到V4的最短距离:3.2,最短路由:V3→V7→V1→V4。

矩阵2:V1到V7,V3到V5,V1到V6。

即V1到V7的最短距离:5.1,最短路由:V1→V3→V7;

V3到V5的最短距离:3.7,最短路由:V3→V1→V2→V5;

V1到V6的最短距离:8.4,最短路由:V1→V2→V5→V6。

3、原程序与改进后的程序运行结果及时间比较:

采用矩阵1进行测试。

测试时,原程序的回溯矩阵处理语句被注释掉,即不让它处理回溯矩阵,同时两个程序的初始化矩阵W0和R0的时间都不考虑。

原程序运行结果:

改进后程序运行结果:

这里仅给出一次运行的结果。由上图可见,两个算法的运行结果是完全相同的(路由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不同,但是实际应用时对角线上的元素值没有意义),且优化后的程序执行时间比未优化的程序短。当然,每次运行结果都是不同的,有极小的可能会出现二者执行时间近似甚至优化后程序超过未优化程序。由于时间所限,无法对每次的运行时间加以统计,但大致上,优化后程序平均起来运行时间要比未优化的程序短20%到30%。对于阶数较大的输入矩阵,优化后程序的性能提升更为明显。

六、遇到的主要问题

1、W k和R k矩阵的表示问题

两个矩阵本身是二维的,又要考虑一个k变量,因此采用三维数组。另外由于W和R矩阵都有一个初始矩阵W0和R0,因此k取值范围为1到n+1(n 为方阵阶数)。

2、多次执行查询两点间最短距离和路由算法时,输出的最短路由出现错误。

该问题当上一次执行的路由比这次的多时就会出现。每次执行都要处理一个数组并输出它的所有内容,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本次算法执行前数组没有清空,导致前一次的路由信息也一并输出了。

七、实验总结

北邮通信网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通信网概述 简述通信系统模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并举例说明。答: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六部分。 信源:产生各种信息的信息源。变换器: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信道:按传输媒质分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或光电信 号约束在某种传输线上传输;无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沿空间传输。 反变换器:将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信息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信宿:信息的接收者。 噪声源:系统内各种干扰。 现代通信网是如何定义的答: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适应用户呼叫的需要,以用户满意的效果传输网内任意两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试述通信网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答: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硬件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构成,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软件由: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 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分析通信网络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各种网络的拓扑结构图要掌握) 答:基本组网结构: 》网状网:优点:①各节点之间都有直达线路,可靠性高;②各节点间不需要汇接交换功能,交换费用低;缺点:①各节点间都有线路相连,致使线路多,建设和维护费用大;②通信业务量不大时,线路利用率低。如网中有N 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H=1/2*N(N-1)。 》星形网:优点:①线路少,建设和维护费用低;②线路利用率高;缺点:① 可靠性低,②中心节点负荷过重会影响传递速度。如网中有 N 个节点,则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 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题目: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2013211124 专业:信息工程 姓名:曹爽 成绩:

目录 实验一:抽样定理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要求 (3) 三、实验原理 (3)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3) 五、实验总结和讨论 (9) 实验二: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10) 一、实验目的 (10) 二、实验要求 (10) 三、实验原理 (10)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10) 五、实验总结和讨论 (19) 实验三:16QAM的调制与解调 (20) 一、实验目的 (20) 二、实验要求 (20) 三、实验原理 (20)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21) 五、实验总结和讨论 (33) 心得体会和实验建议 (34)

实验一:抽样定理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抽样定理。 2. 通过时域频域波形分析系统性能。 二、 实验要求 改变抽样速率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 三、 实验原理 一个频率限制在0f 的时间连续信号()m t ,如果以0 12S T f 的间隔进行等间隔均匀抽样,则()m t 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还原确定。 四、 实验步骤和结果 1. 按照图1.4.1所示连接电路,其中三个信号源设置频率值分别为10Hz 、15Hz 、20Hz ,如图1.4.2所示。 图1.4.1 连接框图

图1.4.2 信号源设置,其余两个频率值设置分别为15和20 2.由于三个信号源最高频率为20Hz,根据奈奎斯特抽样定理,最低抽样频率应 为40Hz,才能恢复出原信号,所以设置抽样脉冲为40Hz,如图1.4.3。 图1.4.3 抽样脉冲设置 3.之后设置低通滤波器,设置数字低通滤波器为巴特沃斯滤波器(其他类型的 低通滤波器也可以,影响不大),截止频率设置为信号源最高频率值20Hz,如图1.4.4。

北邮 通信网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2013211124 学号: 姓名:

实验一 ErlangB公式计算器 一实验内容 编写Erlang B公式的图形界面计算器,实现给定任意两个变量求解第三个变量的功能: 1)给定到达的呼叫量a和中继线的数目s,求解系统的时间阻塞率B; 2)给定系统的时间阻塞率的要求B和到达的呼叫量a,求解中继线的数目s,以实现网络规划; 3)给定系统的时间阻塞率要求B以及中继线的数目s,判断该系统能支持的最大的呼叫量a。 二实验描述 1 实验思路 使用MA TLAB GUITOOL设计图形界面,通过单选按钮确定计算的变量,同时通过可编辑文本框输入其他两个已知变量的值,对于不同的变量,通过调用相应的函数进行求解并显示最终的结果。 2程序界面 3流程图 4主要的函数 符号规定如下: b(Blocking):阻塞率; a(BHT):到达呼叫量;

s(Lines):中继线数量。 1)已知到达呼叫量a及中继线数量s求阻塞率b 使用迭代算法提高程序效率 B s,a= a?B s?1,a s+a?B(s?1,a) 代码如下: function b = ErlangB_b(a,s) b =1; for i =1:s b = a * b /(i + a * b); end end 2)已知到达呼叫量a及阻塞率b求中继线数量s 考虑到s为正整数,因此采用数值逼近的方法。采用循环的方式,在每次循环中增加s的值,同时调用B s,a函数计算阻塞率并与已知阻塞率比较,当本次误差小于上次误差时,结束循环,得到s值。 代码如下: function s = ErlangB_s(a,b) s =1; Bs = ErlangB_b(a,s); err = abs(b-Bs); err_s = err; while(err_s <= err) err = err_s; s = s +1; Bs = ErlangB_b(a,s); err_s = abs(b - Bs); end s = s -1; end 3)已知阻塞率b及中继线数量s求到达呼叫量a 考虑到a为有理数,因此采用变步长逼近的方法。采用循环的方式,在每次循环中增加a的值(步长为s/2),同时调用B s,a函数计算阻塞率并与已知阻塞率比较,当本次误差小于预设阈值时,结束循环,得到a值。 代码如下: function a = ErlangB_a(b,s)

北邮scilab_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实验二时域仿真精度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时域取样对仿真精度的影响 2. 学会提高仿真精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般来说,任意信号s(t)是定义在时间区间(-无穷,+无穷)上的连续函数,但所有计算机的CPU 都只能按指令周期离散运行,同时计算机也不能处理这样一个时间段。为此将把s(t)按区间[-T/2 ,+T/2 ]截短为按时间间隔dert T均匀取样,得到的取样点数为N=T/dert T. 仿真时用这个样值集合来表示信号s(t)。Dert T反映了仿真系统对信号波形的分辨率,越小则仿真的精确度越高。据通信原理所学,信号被取样以后,对应的频谱是频率的周期函数,其重复周期是1/t; 。如果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那么必须有 才能保证不发生频域混叠失真,这是奈奎斯特抽样定理。设 则称为仿真系统的系统带宽。如果在仿真程序中设定的采样间隔是,那么不能用 此仿真程序来研究带宽大于这的信号或系统。换句话说,就是当系统带宽一定的情况下,信号的采样频率最小不得小于2*Bs,如此便可以保证信号的不失真,在此基础上时域采样频率越高,其时域波形对原信号的还原度也越高,信号波形越平滑。也就是说,要保证信号的通信成功,必须要满足奈奎斯特抽样定理,如果需要观察时域波形的某些特性,那么采样点数越多,可得到越真实的时域信号。 三、实验步骤 1.将正弦波发生器模块、示波器模块、时钟模块按下图连接:

时钟设置0.01,得到的结果如下: 时钟设置0.3,以后得到的结果如下:

五、思考题 (1)观察分析两图的区别,解释其原因。 答:因为信号周期是1,而第一个图的采样周期是0.01,所以一个周期内能采样100个点,仿真出来的波形能较精确地显示成完整波形,而第二个图采样周期是0.3,所以一个周期内只有三个采样点,故信号失真了。 (2)将示波器的控制时钟的period的参数改为0.5,观察仿真结果,分析其原因。 结果如下:

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

一、通信原理Matlab仿真实验 实验八 一、实验内容 假设基带信号为m(t)=sin(2000*pi*t)+2cos(1000*pi*t),载波频率为20kHz,请仿真出AM、DSB-SC、SSB信号,观察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二、实验原理 1、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幅度调制信号AM 该幅度调制是由DSB-SC AM信号加上离散的大载波分量得到,其表达式及时间波形图为: 应当注意的是,m(t)的绝对值必须小于等于1,否则会出现下图的过调制: AM信号的频谱特性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以发现,AM信号的频谱是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的频谱加上离散的大载波分量。

2、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信号的产生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s(t)是利用均值为0的模拟基带信号m(t)和正弦载波c(t)相乘得到,如图所示: m(t)和正弦载波s(t)的信号波形如图所示: 若调制信号m(t)是确定的,其相应的傅立叶频谱为M(f),载波信号c(t)的傅立叶频谱是C(f),调制信号s(t)的傅立叶频谱S(f)由M(f)和C(f)相卷积得到,因此经过调制之后,基带信号的频谱被搬移到了载频fc处,若模拟基带信号带宽为W,则调制信号带宽为2W,并且频谱中不含有离散的载频分量,只是由于模拟基带信号的频谱成分中不含离散的直流分量。 3、单边带条幅SSB信号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要求信道带宽B=2W, 其中W是模拟基带信号带宽。从信息论关点开看,此双边带是有剩余度的,因而只要利用双边带中的任一边带来传输,仍能在接收机解调出原基带信号,这样可减少传送已调信号的信道带宽。 单边带条幅SSB AM信号的其表达式: 或 其频谱图为:

北邮微波实验报告整理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微波实验报告 班级:20112111xx 姓名:xxx 学号:20112103xx 指导老师:徐林娟 2014年6月

目录 实验二分支线匹配器 (1) 实验目的 (1) 实验原理 (1) 实验内容 (1) 实验步骤 (1) 单支节 (2) 双支节 (7) 实验三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 (12) 实验目的 (12) 实验原理 (12) 实验内容 (13) 实验步骤 (13) 纯电阻负载 (14) 复数负载 (19) 实验四功分器 (23) 实验目的 (23) 实验原理 (23) 实验内容 (24) 实验步骤 (24) 公分比为1.5 (25) 公分比为1(等功分器) (29) 心得体会 (32)

201121111x 班-xx 号-xx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二 分支线匹配器 实验目的 1.熟悉支节匹配器的匹配原理 2.了解微带线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3.掌握Smith 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匹配网络 实验原理 支节匹配器是在主传输线上并联适当的电纳(或者串联适当的电抗),用附加的反射来抵消主传输线上原来的反射波,以达到匹配的目的。 单支节匹配器,调谐时主要有两个可调参量:距离d 和由并联开路或短路短截线提供的电纳。匹配的基本思想是选择d ,使其在距离负载d 处向主线看去的导纳Y 是Y0+jB 形式。然后,此短截线的电纳选择为-jB ,根据该电纳值确定分支短截线的长度,这样就达到匹配条件。 双支节匹配器,通过增加一个支节,改进了单支节匹配器需要调节支节位置的不足,只需调节两个分支线长度,就能够达到匹配(但是双支节匹配不是对任意负载阻抗都能匹配的,即存在一个不能得到匹配的禁区)。 微带线是有介质εr (εr >1)和空气混合填充,基片上方是空气,导体带条和接地板之间是介质εr ,可以近似等效为均匀介质填充的传输线,等效介质电常数为 εe ,介于1和εr 之间,依赖于基片厚度H 和导体宽度W 。而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与其等效介质电常数为εe 、基片厚度H 和导体宽度W 有关。 实验内容 已知:输入阻抗Z 75in ,负载阻抗Z (6435)l j ,特性阻抗0Z 75 ,介质基片 2.55r ,1H mm 。 假定负载在2GHz 时实现匹配,利用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单支节和双支节匹配网络,假设双支节网络分支线与负载的距离114d ,两分支线之间的距离为21 8 d 。画出几种可能的电路图并且比较输入端反射系数幅度从1.8GHz 至2.2GHz 的变化。 实验步骤 1.根据已知计算出各参量,确定项目频率。 2.将归一化阻抗和负载阻抗所在位置分别标在Smith 圆上。 3.设计单枝节匹配网络,在图上确定分支线与负载的距离以及分支线的长度,根据给定的介质基片、特性阻抗和频率用TXLINE 计算微带线物理长度和宽度。此处应该注意电长度和实际长度的联系。 4.画出原理图,在用微带线画出基本的原理图时,注意还要把衬底添加到图中,将各部分的参数填入。注意微带 分支线处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模型。 5.负载阻抗选择电阻和电感串联的形式,连接各端口,完成原理图,并且将项目的频率改为1.8—2.2GHz 。 6.添加矩形图,添加测量,点击分析,测量输入端的反射系数幅值。 7.同理设计双枝节匹配网络,重复上面的步骤。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PCM编译码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加电后,将交换模块中的跳线开关KQ01置于左端PCM编码位置,此时MC145540工作在PCM编码状态。 2. 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 (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输出时钟信号(TP503),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抽样时钟信号与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同步沿、脉冲宽度等)。 (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 3. PCM编码器 (1)方法一: (A)准备:将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跳线开关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分析为什么采用一般的示波器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 (2)方法二: (A)准备:将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将交换模块内测试信号选择开关K001设置在内部测试信号(左端)。此时由该模块产生一个1KHz的测试信号,送入PCM编码器。(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内部测试信号(TP501)做同步(注意:需三通道观察)。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帧同步时隙信号、发送时钟的对应关系。 4. PCM译码器 (1)准备: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K504设置在正常位置,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此时将PCM输出编码数据直接送入本地译码器,构成自环。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2) 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解码器输出信号端(TP506)和编码器输入信号端口(TP501),观测信号时以TP501做同步。定性的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延时。 5. PCM频率响应测量:将测试信号电平固定在2Vp-p,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的观测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观测输出信号信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

现代通信网综合练习题_含答案(北邮)

1、通信网的硬件构成要素有___终端设备___、__传输链路___和_交换设备_ 。 2、通信网按服务范围可分为__本地网_、__长途网__和_国际网___ 。 3、通信网的基本结构有_网形_、星形_、_复合形_、_总线形_、_环形_、_树形_和_线形_。 4、支撑网包括_信令网__、_同步网__和__管理网___。 5、业务网即用户信息网,按功能又可分为用户接入网、交换网和传输网三部分。 6、电话网的接续质量通常用接续损失和接续时延来衡量。 7、本地网的类型有特大和大城市本地网和中等城市本地网。 8、本地网的网络结构有_网形网__和__二级网__两种。 9、路由按呼损分有_高效路由__和_低呼损路由__两种。 10、路由选择结构有_有级选路结构___和___无级选路结构____两种。 11、SDH的基本网络单元有__终端复用器___、__分插复用器__和_数字交叉连接设备___。 12、现阶段我国SDH传输网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省际干线层、省内干线层、 ___中继网层面___和用户接入网层面。 13、点线图中点的度数是__与之关联的边的个数__。 14、点线图中的路径是__无重复边的链路___。 15、正则图是__所有点的度数相等___。 16、树的定义是无回路的连通图,只有连通图才有支撑树。 17、具有n个点的树共有n-1 个树枝。 18、B-ISDN业务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交互型业务和分配型业务。 19、ATM的信息单元叫做信元,固定长度为53字节,其中信头为5字节。 20、B-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配置中,U B接口的标准速率为155Mbit/s 和622Mbit/s 。 21、ATM交换包括__ VP交换____和__ VC交换___。 22、ATM交换的缓冲排队方式有__输入缓冲排队方式___、__输出缓冲排队方式______ 和___中央缓冲排队方式______。 23、接入网的三种主要接口类型是用户网络接口、业务节点接口和维护管理接。 24、利用分层模型可以将接入网的传送网划分为电路层、传送通道层和_传输媒介层_三个层次。 25、业务节点接口主要有两种,其一是__模拟接口(Z接口)_,其二是_数字接口(V5接口) 26、ADSL系统将双绞线对上的频谱分为三个,分别是___双向普通电话业务_____、______ 上行信道_____________和下行信道。 27、光纤接入网的基本结构有___星形_____、__总线形____和___环形___三种。 28、HFC是一种以模拟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综合应用___模拟___和__数字传输__传输技术、光纤和同轴 电缆基础、射频技术及高度分布式智能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络,是____ CATV ______网和___电话网_________网结合的产物。 29、按网络覆盖范围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成___广域网__、_城域网___和__局域网___。 30、一般将城域网的结构分成3层:__核心层____、_汇聚层___和__接入层__。 31、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有:_ ADSL _、__ HFC_、_ FTTX+LAN __和_无线宽带接入__等。 32、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分成两大类,即:_内部网关协议(IGP)_和_外部网关协议(EGP)。 33、信令网由__信令点__、_信令转接点____和连接它们的信令链路组成。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 2012211110 学号: 2012210299 姓名:未可知

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课上,老师提到的一个词“通信人”警醒了我,尽管当初填报志愿时选择了通信工程最终也如愿以偿,进入大三,身边的同学忙着保研、考研、出国、找工作,似乎大家都为了分数在不懈奋斗。作为一个北邮通信工程的大三学生,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找寻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通信这个行业如此之大,我到底适合什么。本学期,现代通信技术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规划,也让我对“通信人”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通信知识的储备 《现代通信技术》第一页指出,人与人之间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知现实世界而获取信息,并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所谓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可靠的因素”,它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因此,我们通信人的任务就是利用有线、无线等形式来将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在传输过程中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而具体来讲,要实现信息传递,通信网是必需的通信体系,其中通信网分层的结构形式需要不同的支撑技术,包括业务网技术,向用户提供电话、电报、数据、图像等各种电信业务的网络;介入与传送网技术,实现信息由一个点传递到另一个点或一些点的功能。对此,我们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课程的安排让我们一步步打下基础,建立起知识储备。 知识树如下: 如知识树所述,通信工程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一下6类基础:

数学基础: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基础,随机过程; 电路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通信电子电路; 场与波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射频与天线; 计算机应用能力:C 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时嵌入式系统 信号处理类课程: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图像处理,DSP 原理及应用; 通信类课程: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论基础,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从大一开始学习的工科数学分析,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我们的语言能力,数学基础,物理基础,计算机能力,然后逐步加大难度,细化课程,方向逐渐明朗详细。同时,课程中加入了各种实验,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二、通信知识的小小应用 实验课上老师说过,以我们所学的知识已经可以制作简单通信的手机的草图了,我对此跃跃欲试。经过思考和调研,以下是我对于简单手机设计的原理框图和思考结果。 一部手机的结构包括接收机、发射机、中央控制模块、电源和人机界面部分,如下图 手机结构设计图 电路部分包括射频和逻辑音频电路部分,射频电路包括从天线到接收机的解调输出,与发射的I/O 调制到功率放大器输出的电路。其中,射频接收电路完成接收信号的滤波、信号放大、解调等功能;射频发射电路完成语音基带信号的调制、变频、功率放大等功能。要用到的超外差接收机、混频器、鉴相器等在《通信电子电路》书本中的知识。逻辑音频包括从接收解调到接收音频输出、送话器电路到发射I/O 调制器及逻辑电路部分的中央处理单元、数字语音处理及各种存储器电路。由核心控制模块CPU 、EEPROM 、 FLASH 、SRAM 等部分组成,一个基本 天线 接收机 发射机 频率合成 电源 逻 辑 音 频 人 机 交 互

北邮《现代通信网》期末复习题含答案+阶段作业汇总

现代通信网-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所谓通信系统就就是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递信 息的系统,也叫电信系统。 2、通信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构成要素就是终端设 备、传输链路与交换设备。 3、若按服务范围分,电话网通信网可分为本地网、 长途网与国际网。 4、通信网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网形、星形、复合形、 总线形、环形及线形、树形。 5、未来的通信网正向着数字化、综合化、智能 化与个人化的方向发展 6、电话通信网通常由用户终端(电话机)、传输信道 与交换机等构成。 7、我国电话通信网由长途电话网(长途网)与本地电 话网(本地网)两部分组成。 8、二级结构的本地网,有分区汇接与全覆盖两种结 构。 9、按组成路由的电路群的个数,路由可分为直达路 由与汇接路由两种。 10、路由选择计划有固定选路计划与动态选路计划 两种。 11、动态选路方法有时间相关选路(TDR)、状态相关 选路(SDR)与事件相关选路(EDR)三种。 12、 B-ISDN的业务分为两大类,分别就是交互型业务 与分配型业务。 13、 B-ISDN的信息传递方式采用异步转移模式 (ATM)。 14、 ATM交换包括VP交换与VC交换。 15、 ATM协议参考模型的三个平面包括用户平面、控 制平面与管理平面。 16、 ATM交换的缓冲排队方式有输入缓冲排队方式、 输出缓冲排队方式与中央缓冲排队方式。 17、TCP/IP协议就是IP网络的基础与核心。 18、宽带IP城域网的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与接 入层三层。 19、路由器按位置划分有核心路由器与接入路由器。 20、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I)与用户网络接口 (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与传 输设施)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 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21、接入网的业务节点接口主要有两种,模拟接口(Z 接口)与数字接口(V5接口)。 22、根据传输设施中就是否采用有源器件,光纤接入 网分为有源光网络 (AON)与无源光网络 (PON)。 23、无源光网络(PON)的拓扑结构一般采用星形、树 形与总线形。 24、无线接入网可分为固定无线接入网与移动无线 接入网两大类。 25、无线局域网(WLAN)就是无线通信技术与计算机 网络相结合的产物。 26、 No、7信令网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 与信令链路组成。27、三级信令网由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低级信 令转接点(LSTP)与信令点(SP)三级构成。 28、我国No、7信令网就是由长途信令网与大、中城 市本地信令网组成。 29、我国数字同步网的基准时钟有两种:全国基准时 钟(PRC)与区域基准时钟(LPR)。 30、 TMN主要从三个方面界定电信网络的管理:管理 层次、管理功能与管理业务。 31、我国电信管理网的网络结构一般也分为三级, 并且在各级网管机构设置该级的网管中心,即全 国网网管中心、省级网网管中心与本地网网管中 心。 32、没有自环与并行边的图称为简单图。 33、一般有两种距离测度方法,即欧氏距离测度与矩 形线距离测度。 34、具有n个点的树共有 n-1 个树枝。 35、排队系统的基本参数包括:顾客到达率、服务员 数目与服务员服务速率。 36、通信网络规划按时间跨度可分为长期规划、中 期规划与近期规划(滚动规划)。 37、通信业务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用户预测、业务 量预测与业务流量预测。 38、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局所采用“大容量、 少局点”的布局已显得十分必要。 39、用户环路的配线方式有直接配线、复接配线与 交接配线。 40、两交换局间中继路由种类主要由费用比与局间 话务量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通信网的核心要素就是(C)C 交换设备 2、通信网的下列基本结构中可以采用自愈环的就是 (C)C 环形网 3、响度、清晰度与逼真度就是用来衡量电话通信网的(B)B 传输质量 4、我国电话网现在采用的等级结构为(B)B 三级 5、我国在二级长途网上采用选路方式为D)动态无级 6、话务量不允许溢出的路由为(D) A 低呼损直达路由C 基干路由 D A与C 7、电子邮件属于(B)B 消息型业务 8、 ATM网中VC交换就是(B)B VPI值、VCI值均改变 9、下列关于ATM的描述中,不正确的就是(C) C ATM网中,要进行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与流 量控制 10、二层交换机的特点就是(A)交换速度快,控制功能弱 11、路由器可以实现协议转换的层次为(D) D 物理层、链路层及网络层 12、下面所列接入网接口中,不属于用户网络接口的 就是(C)C V5、2接口 13、目前以太网接入的实现方式为(A)A FTTC与 FTTB 14、属于移动无线接入的有(C)C 蜂窝移动通信系 统 15、我国No、7信令网的级数为(B)B 三级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 姓名: 姓名:

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 )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SB-SC AM 信号的产生以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了解DSB-SC AM 信号波形以及振幅频谱特点,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了解在发送DSB-SC AM 信号加导频分量的条件下,收端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4、掌握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方法,掌握锁相环提取载波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DSB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cos DSB c s t m t t ω= 频域表达式为 1 ()[()()]2 DSB c c S M M ωωωωω=-++ 其波形和频谱如下图所示 DSB-SC AM 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将均值为零的模拟基带信号m(t)与正弦载波c(t)相乘得到DSB—SC AM信号,其频谱不包含离散的载波分量。 DSB—SC AM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相干解调。为了能在接收端获取载波,一种方法是在发送端加导频,如上图所示。收端可用锁相环来提取导频信号作为恢复载波。此锁相环必须是窄带锁相,仅用来跟踪导频信号。 在锁相环锁定时,VCO输出信号sin2πf c t+φ与输入的导频信号cos2πf c t 的频率相同,但二者的相位差为φ+90°,其中很小。锁相环中乘法器的两个 输入信号分别为发来的信号s(t)(已调信号加导频)与锁相环中VCO的输出信号,二者相乘得到 A C m t cos2πf c t+A p cos2πf c t?sin2πf c t+φ =A c 2 m t sinφ+sin4πf c t+φ+ A p 2 sinφ+sin4πf c t+φ 在锁相环中的LPF带宽窄,能通过A p 2 sinφ分量,滤除m(t)的频率分量及四倍频载频分量,因为很小,所以约等于。LPF的输出以负反馈的方式控制VCO,使其保持在锁相状态。锁定后的VCO输出信号sin2πf c t+φ经90度移相后,以cos2πf c t+φ作为相干解调的恢复载波,它与输入的导频信号cos2πf c t 同频,几乎同相。 相干解调是将发来的信号s(t)与恢复载波相乘,再经过低通滤波后输出模拟基带信号 A C m t cos2πf c t+A p cos2πf c t?cos2πf c t+φ =A c 2 m t cosφ+cos4πf c t+φ+ A p 2 cosφ+cos4πf c t+φ 经过低通滤波可以滤除四倍载频分量,而A p 2 cosφ是直流分量,可以通过隔直

(精品)(通信企业管理)北京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阶段作业全

(通信企业管理)北京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阶段作业 全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错误) 欧式距离测度适用于固定电话,考虑到用户线路沿着方格形街道铺设的情况。 1正确 1错误 知识点: 通信网络结构设计基础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B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1 (错误) 度数为奇数的点的数目必为偶数。 1正确 1错误 知识点: 通信网络结构设计基础

学生答案: [] 标准答 案: A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错误) 主从同步方式各节点必须采用原子钟作为时钟源。 1正确 1错误 知识点: 第6章电信支撑网 学生答案: [] 标准答 案: B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3 (错误)

No.7信令是一种数字式随路信令方式。 1正确 1错误 知识点: 第6章电信支撑网 学生答案: [] 标准答 案: B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4 (错误) 交接配线的通融性要好于复接配线。 1正确 1错误 知识点: 第8章通信网络规划 学生答案: [] 标准答 案: A 得分: [0] 试题分10.0

值: 提示: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错误) 关于排队系统,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1顾客到达间隔时间的分布为负指数分布 1服务时间的分布为负指数分布 1系统只有一个服务员 1为损失排队系统(即时拒绝方式) 知识点: 网络流量设计基础 学生答案: [] 标准答 案: D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5 (错误) 关于排队系统,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硬件部分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题目:基于TIMS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2009211126班 专业:信息工程 姓名: 成绩:

实验1振幅调制(AM)与解调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具有离散大载波(AM)调制的基本原理; (2)掌握包络检波器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3)掌握调幅波调制系数的意义和求法。 二、实验原理 幅度调制是由DSB-SC AM信号加上一离散的大载波分量(设载波的初始相位φc=0),其表示式为 s t=A c1+m t cos2πf c t 式中要求基带信号波形m t≤1,使AM信号的包络A c1+m t总是正的,式中的A c cos2πf c t是载波分量A c m t cos2πf c t是DSB-SC AM信号。 定义 m n t= m(t) max?|m(t)|,|m(t)|≤1 a=max m t,|m(t)|≤1 称标量因子a为调制系数或调幅系数。 有两种调制方式,调制框图如下 AM 信号调制原理框图1 AM 信号调制原理框图2 解调原理框图如下 AM 信号解调原理框图

三、实验步骤 1、按如下所示的连接图连接好 AM信号调制连接图 AM信号解调连接图 2、调节加法器上两路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同时用示波器监测,在保证加法器输出波形不削顶的情况下,调节至交流信号峰值与直流成分之比(即调制系数)为小于1、等于1、大于1,观察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波形图; 3、观察滤波器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原因。 四、实验结果 音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调整为1kHZ,直流电压幅度调整为1V。 a<1时,基带与调制信号波形如下

调制与解调输出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阶段作业全

北京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阶段作业全 1 (错误) 欧式距离测度适用于固定电话,考虑到用户线路沿着方格形街道铺设的情形。 1 正确 1 错误 知识点: 通信网络结构设计基础 [A;] B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错误) 度数为奇数的点的数目必为偶数。 1 正确 1 错误 知识点: 通信网络结构设计基础 [] A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3 (错误) 主从同步方式各节点必须采纳原子钟作为时钟源。 1 正确 1 错误 知识点: 第6章电信支撑网 [] B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4 (错误) No.7信令是一种数字式随路信令方式。 1 正确 1 错误 知识点: 第6章电信支撑网 [] B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5 (错误) 交接配线的通融性要好于复接配线。 1 正确 1 错误 知识点: 第8章通信网络规划 [] A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6 (错误) 关于排队系统,下面讲法错误的是( ) 1 顾客到达间隔时刻的分布为负指数分布 1 服务时刻的分布为负指数分布

1 系统只有一个服务员 1 为缺失排队系统(即时拒绝方式) 知识点: 网络流量设计基础 [] D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7 (错误) 关于排队系统,下面讲法错误的是( ) 1 顾客到达间隔时刻的分布为负指数分布 1 服务时刻的分布为负指数分布 1 时,为等待制排队系统(不拒绝方式) 1 当时,为混合制排队系统(延时拒绝方式) 知识点: 网络流量设计基础 [] D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8 (错误) 开放业务、停开业务属于TMN 的( ) 1 性能治理 1 故障(或爱护)治理 1 配置治理 1 安全治理 知识点: 第6章电信支撑网 [] C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北邮研究生计算机网络VOIPSIP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报告 课题:SIP客户端的开源实现 姓名张涛 学院网络技术研究院 班级 学号 注册组号 2015年11月21日

1.小组信息 2.实验目的 1)理解VOIP,SIP技术,用开源代码实现一个SIP客户端(PJSIP) 2)用实现的客户端完成在SIP呼叫中心上的注册和测试 3.实验背景知识 3.1.阅读VOIP,SIP技术相关内容,加深对VOIP技术原理的理解。 1)VOIP技术原理 在现在的网络通信中,Email服务已经不是现在首选的通信方式了更多的即时通信,语音服务等,在网络上面层出不穷VoIP传统的电话网是以电路交换方式传输语音,所要求的传输宽带为64kbit/s而所谓的VoIP是以IP分组交换网络为传输平台,对模拟的语音信号进行压缩打包等一系列的特殊处理,使之可以采用无连接的UDP协议进行传输为了在一个IP 网络上传输语音信号,要求几个元素和功能最简单形式的网络由两个或多个具有VoIP功能的设备组成,这一设备通过一个IP网络连接VoIP设备是如何把语音信号转换为IP数据流,并把这些数据流转发到IP目的地,IP目的地又把它们转换回到语音信号两者之音的网络必须支持IP传输,且可以是IP路由器和网络链路的任意组合因此可以简单地将VoIP的传输过程分为下列几个阶段语音-数据转换语音信号是模拟波形,通过IP方式来传输语音,不管是实时应用业务还是非实时应用业务,首先要对语音信号进行模拟数据转换,也就是对模拟语音信号进行8位或6位的量化,然后送入到缓冲存储区中,缓冲器的大小可以根据延迟和编码的要求选择许多低比特率的编码器是采取以帧为单位进行编码典型帧长为10 30ms考虑传输过程中的代价,语间包通常由60120或240ms的语音数据组成数字化可以使用各种语音编码方案来实现,目前采用的语音编码标准主要有ITU-T G.711源和目的地的语音编码器必须实现相同的算法,这样目的地的语音设备帮可以还原模拟语音信号原数据到IP转换一旦语音信号进行数字编码,下一步就是对语音包以特定的帧长进行压缩编码大部份的编码器都有特定的帧长,若一个编码器使用15ms的帧,则把从第一来的60ms的包分成4帧,并按顺序进行编码每个帧合120个语音样点(抽样率为8kHz)编码后,将4个压缩的帧合成一个压缩的语音包送入网络处理器网络处理器为语音添加包头时标和其它信息后通过网络传送到另一端点语音网络简单地建立通信端点之间的物理连接(一条线路),并在端点之间传输编码的信号IP网络不像电路交换网络,它不形成连接,它要求把数据放在可变长的数据报或分组中,然后给每个数据报附带寻址和控制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一站一站地转发到目的地传送在这个通道中,全部网络被看成一个从输入端接收语音包,然后在一定时间(t)内将其传送到网络输出端t可以在某全范围内变化,反映了网络传输中的抖动网络中的同间

现代通信网北邮函授考试试题含答案要点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远程教育 《现代通信网》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每空1分】 1. 所谓通信系统就是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递信息的系统,也叫。(电信系统) 2. 通信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构成要素是、和。(终端设备传输链路交换设备) 3. 若按服务范围分,电话网通信网可分为、和。(本地网长途网 国际网) 4.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网形、、、、及线形、树形。 (星形复合形总线形环形) 5. 未来的通信网正向着、、和的方向发展(数字化 综合化智能化个人化) 6. 电话通信网通常由、和等构成。(用户终端(电话机)传输信 道交换机) 7. 我国电话通信网由和两部分组成。(长途电话网(长途网)本地电话网(本 地网)) 8. 二级结构的本地网,有和两种结构。(分区汇接全覆盖) 9. 按组成路由的电路群的个数,路由可分为和两种。(直达路由汇接路 由) 10. 路由选择计划有和两种。(固定选路计划动态选路计划) 11. 动态选路方法有、和三种。(时间相关选路(TDR)状态相 关选路(SDR)事件相关选路(EDR)) 12. B-ISDN的业务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和。(交互型业务分配型业务) 13. B-ISDN的信息传递方式采用。(异步转移模式(ATM))( 异步转移模式(ATM)) 14. ATM交换包括和。(VP交换 VC交换) 15. ATM协议参考模型的三个平面包括、和。(用户平面控制平 面管理平面 ) 16. ATM交换的缓冲排队方式有、和。(输入缓冲排队方式 输出缓冲排队方式中央缓冲排队方式)

17. 协议是IP网络的基础与核心。(TCP/IP) 18. 宽带IP城域网的结构分为、和三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 层) 19. 路由器按位置划分有和。(核心路由器接入路由器) 20. 接入网由和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为供 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业务节点接口(SNI) 用户网络接口(UNI)) 21. 接入网的业务节点接口主要有两种,和。(模拟接口(Z接口)数字接 口(V5接口)) 22. 根据传输设施中是否采用有源器件,光纤接入网分为和。(有源光网络 (PON)) 无源光网络 (AON) 23. 无源光网络(PON)的拓扑结构一般采用、和。(星形 树形总线形) 24. 无线接入网可分为和两大类。(固定无线接入网移动无线接入网) 25.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与相结合的产物。(无线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 26. No.7信令网由、和组成。(信令点(SP)信令转 接点(STP)信令链路) 27. 三级信令网由、和三级构成。(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 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信令点(SP)) 28. 我国No.7信令网是由和组成。(长途信令网大、中城市本地信令网) 29. 我国数字同步网的基准时钟有两种:和。(全国基准时钟(PRC) 区域基准时钟(LPR)) 30. TMN主要从三个方面界定电信网络的管理:、和。(管理层次 管理功能管理业务) 31. 我国电信管理网的网络结构一般也分为三级,并且在各级网管机构设置该级的网管中心,即、和。(全国网网管中心省级网网管中心本地网网管中心) 32. 没有和的图称为简单图。(自环并行边) 33. 一般有两种距离测度方法,即和。(欧氏距离测度矩形线距离测度) 34. 具有n个点的树共有 n-1 个树枝。 35. 排队系统的基本参数包括:、和。(顾客到达率 服务员数目服务员服务速率) 36. 通信网络规划按时间跨度可分为、和。(长期规划

北邮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日期:

一、实验目的 1移动通信设备观察实验 1.1RNC设备观察实验 a) 了解机柜结构 b) 了解RNC机框结构及单板布局 c) 了解RNC各种类型以及连接方式 1.2基站设备硬件观察实验 a) 初步了解嵌入式通信设备组成 b) 认知大唐移动基站设备EMB5116的基本结构 c) 初步分析硬件功能设计 2网管操作实验 a) 了解OMC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b) 掌握OMT如何创建基站 二、实验设备 TD‐SCDMA移动通信设备一套(EMB5116基站+TDR3000+展示用板卡)、电脑。 三、实验内容 1TD-SCDMA系统认识 TD-SCDMA是英文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简称,TD-SDMA是由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也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TD-SCDMA在频谱利用率、业务支持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有独特优势。TD-SCDMA由于采用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基本一致,因此,基站根据接收信号估计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比较容易。TD-SCDMA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有先天的优势,而智能天线技术的使用又引入了SDMA的优点,可以减少用户间干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TD-SCDMA还具有TDMA的优点,可以灵活设置

上行和下行时隙的比例而调整上行和下行的数据速率的比例,特别适合因特网业务中上行数据少而下行数据多的场合。但是这种上行下行转换点的可变性给同频组网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TD-SCDMA是时分双工,不需要成对的频带。因此,和另外两种频分双工的3G标准相比,在频率资源的划分上更加灵活。 图1 3G网络架构 2硬件认知 2.1 RNC设备认知 TDR3000整套移动通信设备机框外形结构如图2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